充液式防振装置

文档序号:1769019 发布日期:2019-12-03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充液式防振装置 (Liquid-filled antihunting device ) 是由 山田宪郁 伊泽现 于 2019-02-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解决方案:充液式防振装置具备:轴部件、圆筒状的第一部件、将第一部件与轴部件连结的弹性体、以及配置于第一部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备:一对圆环部、连结一对圆环部并且隔着轴线配置的一对连结部,弹性体具备:将圆环部连结于轴部件的一对第一壁部、与第一壁部一体成型并且将各个连结部连结于轴部件的第二壁部、以及粘接于各个连结部的外表面的外表面部。外表面部具备:与第二部件接触的唇部、以比唇部更大的面积与第二部件接触的第一部,第二部件约束圆环部的整周,并向径向压缩唇部及第一部。(Technical problem: a kind of liquid-filled antihunting device that can be improved durability is provided.Solution: liquid-filled antihunting device has: shaft member, the cylindric first component, by the elastomer of the first component and shaft member connection and be configured at first radial outside cylindric second component.The first component has: a pair of of annular portion, a pair of of the linking part for linking a pair of of annular portion and configuring across axis, elastomer have: annular portion being linked to the first wall portion of a pair of shaft member,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first wall portion and each linking part is linked to the second wall portion of shaft member and is adhered to the outer surface portion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each linking part.Outer surface portion has: the lip contacted with second component, first contacted with the area bigger than lip with second component, and second component constrains the complete cycle of annular portion, and to radial compression lip and first.)

充液式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液式防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将悬架构件、发动机等振动体弹性支撑于车体的装置,公知有利用液体的共振现象来使振动衰减的充液式防振装置(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将圆筒状的第一部件与轴部件利用橡胶状的弹性体连结的中间部件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圆筒状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备一对圆环部、以及连结该一对圆环部并隔着轴线配置的一对连结部。弹性体一体成型有将圆环部连结于轴部件的第一壁部、以及将连结部连结于轴部件的第二壁部,在轴部件及第一部件硫化粘接有弹性体。将中间部件***第二部件后,以第二部件的直径变小的方式拉深第二部件,来制造第二壁部划分第一壁部所形成的液室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180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圆环部通过所硫化粘接的弹性体的第二壁部成型收缩而变形,圆环部中的连结部所连接的部分的直径比圆环部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小。于是,当拉深配置于中间部件的周围的第二部件时,圆环部中的连结部所连接部分的拉深比(加工前的直径/加工后的直径)小于圆环部的其它部分的拉深比。其结果为,第二部件向第二壁部施加的径向的压缩载荷变小,容易在第二壁部(弹性体)产生拉伸应变,因此耐久性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充液式防振装置具备:中间部件以及圆筒状的第二部件,中间部件具备: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轴部件、包围轴部件的圆筒状的第一部件、以及将第一部件与轴部件连结的弹性体,第二部件配置于中间部件的径向外侧。第一部件具备:在轴线的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圆环部、连结一对圆环部并且隔着轴线配置的一对连结部,弹性体具备:将各个圆环部的整周连结于轴部件的一对第一壁部、以及与第一壁部一体成型并且将各个连结部连结于轴部件的第二壁部。充液式防振装置的节流孔连通第二壁部划分的液室。

弹性体具备粘接于各个连结部的外表面的外表面部,外表面部具备:与第二部件接触的唇部、以及设置于不同于唇部的位置并且以比唇部更大的面积与第二部件接触的第一部。第二部件约束圆环部的整周,并向径向压缩唇部及第一部。

(三)有益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粘接于各个连结部的外表面的弹性体的外表面部在不同于与第二部件接触的唇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部。第一部以比唇部更大的面积与第二部件接触。第二部件约束圆环部的整周,并向径向压缩唇部及第一部,因此能够利用第一部确保第二部件向第二壁部施加的径向压缩载荷。由于不易在第二壁部(弹性体)产生拉伸应变,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根据第二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进一步地,在中间部件配置于第二部件的内侧之前的状态下,从轴线到第一部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第一距离长达从轴线到唇部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第二距离以上。由此,即使不在第二部件设置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压缩第一部的部分,第二部件也能够向第一部施加压缩载荷。由于不需要在第二部件设置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因此向中间部件外侧组装时可以不考虑第二部件的方向性。因而,除了第一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向中间部件组装第二部件时的操作性。

根据第三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进一步地,外表面部具备设置于不同于第一部的位置的第二部,在第二部与第一部的边界形成有槽。槽沿与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在与第二部件之间作为节流孔。在中间部件配置于第二部件的内侧之前的状态下,从轴线到第二部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小于从轴线到第一部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第一距离。而且,由于第二部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一部的径向厚度,因此能够使第二部的变形量少于第一部的变形量。其结果为,当使中间部件的外表面部与第二部件接触并且从第二部侧向第二部件***中间部件时,不易由于外表面部的变形而使节流孔的剖面积变窄。由于能够减少节流孔的剖面积与设计值的偏移量,因此,除了第一方案或者第二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减少液体的运动产生的动态弹簧常数及衰减系数与设计值的偏移量。

根据第四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进一步地,第二部的轴线的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部的轴线的方向的长度。因而,相较于第二部的轴线的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部的轴线的方向的长度相同的情况,能够使向第二壁部作用压缩载荷的剖面积扩大。其结果为,更加不易在第二壁部产生拉伸应变,因此,除了第三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壁部的耐久性。

根据第五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进一步地,刚性比弹性体高的中间板配置于轴部件与第一部件之间并埋入第二壁部(弹性体)。因而,除了第一方案或者第二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容易地提高静态弹簧常数。

根据第六方案的充液式防振装置,进一步地,第二壁部中的轴部件与中间板之间的内侧部分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二壁部中的中间板与第一部件之间的外侧部分的径向厚度。由此,使第二壁部的外侧部分的成型收缩大于第二壁部的内侧部分的成型收缩,另一方面,当将中间部件***了第二部件后,第二部件能够容易地向外侧部分施加压缩载荷。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抑制由成型收缩产生的第二壁部的拉伸应变。因而,除了第五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确保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液式防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充液式防振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充液式防振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中间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从图1的箭头V方向观察的中间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中间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中间部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充液式防振装置;11-轴部件;20-第一部件;21、22-圆环部;23-连结部;30-弹性体;31、32-第一壁部;33-第二壁部;33a-内侧部分;33b-外侧部分;34-中间板;38-外表面部;39-第一部;40-第二部;41-槽;42、43、44、45-唇部;50-第二部件;56、57-液室;58-节流孔;60-中间部件;O-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液式防振装置10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充液式防振装置1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充液式防振装置1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液式防振装置10是将支撑汽车的车轮的悬架等弹性支撑于车体的车身支架。

如图1至图3所示,充液式防振装置10具备:由金属制等刚性材料制成的筒状的轴部件11、由金属制等刚性材料制成并与轴部件11空开间隔配置的圆筒状的第一部件20、夹设于轴部件11与第一部件20之间并将轴部件11与第一部件20结合的橡胶状的弹性体30、以及由金属制等刚性材料制成并配置于第一部件20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第二部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侧部件(未图示)固定于轴部件11,作为振动体的悬架构件(未图示)固定于第二部件50。

轴部件11是沿轴线O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件,形成有沿着轴线O的孔部12。轴部件11的大径部13与孔部12的轴线O方向连通。大径部13的内径大于孔部12的内径。孔部12是供螺栓(未图示)***的部位。大径部13是供车体侧部件(未图示)的一部分***的部位。***孔部12的螺栓螺合到形成于***大径部13的车体侧部件的螺纹孔,并将轴部件11固定于车体侧部件。轴部件11的隔着轴线O分别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部14(参照图3)设置于轴线O方向的中央的相对的位置上。

第一部件20是配置于轴部件11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部件。第一部件20具备:在轴线O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圆环部21、22、以及连结圆环部21、22的一对连结部23。圆环部21、22利用带状部件形成为筒状,连结部23利用宽度比圆环部21、22更宽的带状部件形成为圆弧状。连结部23连接于圆环部21、22的轴线O方向的边缘的一部分。一对连结部23在周向上空开间隔并隔着轴线O配置。圆环部21、22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从轴线O到连结部23为止的距离(连结部23的圆弧的半径)小于从轴线O到圆环部21、22为止的距离(圆环部21、22的半径)。连结部23的半径在连结部23的轴线O方向的全长上相同。在第一部件20中,在圆环部22的整周上设置有凸缘24,所述凸缘24从与连结部23所连接的圆环部22的轴线O方向的边缘为相反侧的边缘呈凸缘状突出。

弹性体30是相对于轴部件11弹性支撑第一部件20的橡胶状的部件,硫化粘接于轴部件11及第一部件20。弹性体30具备:分别将圆环部21、22整周连结于轴部件11的一对第一壁部31、32、以及与第一壁部31、32一体成型并且将连结部23连结于轴部件11的第二壁部33(参照图2)。

第一壁部31、32是配置于轴部件11的轴线O方向两侧的圆盘状的部位。在第一壁部31、32的轴线O方向的外侧端面,在隔着轴部件11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向轴线O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凹缺部)37(参照图3)。这是为了缩小弹性体30中的设置有凹部37的方向(图1上下方向)的弹簧常数。

第二壁部33(参照图2)是硫化粘接于轴部件11及连结部23的部位,与第一壁部31、32一体成型。利用第二壁部33,能够使第二壁部33延伸的方向(图1左右方向)的弹簧常数大于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凹部37的方向)的弹簧常数。

在第二壁部33中埋入由金属制等刚性材料制成的板状的中间板34。由此,能够使第二壁部33延伸的方向(图1左右方向)的弹簧常数更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板34是沿着轴部件11在周向上弯曲的板材。

第二壁部33由中间板34划分成轴部件11与中间板34之间的内侧部分33a、中间板34与第一部件20(连结部23)之间的外侧部分33b。内侧部分33a的径向(图2左右方向)厚度小于外侧部分33b的径向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壁部33(图1左右方向)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将凹部37(图1上下方向)配置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由此,利用充液式防振装置10,能够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弹簧设定为较柔软,并且将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弹簧设定为较坚硬。其结果为,能够使乘车舒适性变得良好并且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在凸缘24的轴线O方向的外侧端面设置有连接于第一壁部32的橡胶状的止动部35。止动部35与第一壁部32及第二壁部33一体成型。止动部35是用于抵接至与螺栓(未图示)的头部一体化的凸缘状的部件从而限制第一部件20的轴线O方向的移动的部位。

在轴部件11的突部14(参照图3)设置有与第一壁部31、32一体成型的橡胶状的止动部36。止动部36是用于抵接于第二部件50从而限制第二部件50的径向移动的部位。通过使止动部36抵接于第二部件50,从而能够使弹性体30中的设置有凹部37的方向(图1上下方向)的弹簧在一定程度上硬化。

在连结部23(参照图2)的外表面(径向外侧的面)硫化粘接有橡胶制的外表面部38。外表面部38与第一壁部31、32一体成型。外表面部38配置于连结部23与第二部件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别形成于一对连结部23的两个外表面部38中的一方(图2右侧)的外表面部38的第一部39与第二部40的边界形成有槽41。

第二部件50是压入形成于悬架构件(未图示)的孔部的部件。第二部件50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51、设置于主体部51的轴线O方向的一方边缘的折曲部52、设置于主体部51的轴线O方向的另一方边缘的凸缘53、以及设置于凸缘53的外边缘的折曲部54。

主体部51是包围圆环部21、22、连结部23、第一壁部31、32以及第二壁部33的部位。圆环部21、22、连结部23、第一壁部31、32以及第二壁部33被主体部51包围,从而在主体部51与弹性体30之间形成有液室56、57(参照图3)。在液室56、57中封入有乙二醇等防冻液(液体)。利用形成于外表面部38的槽41(参照图2),在主体部51与连结部23之间形成连通液室56、57的节流孔58。根据节流孔58的长度及剖面积来设定充液式防振装置10的液体运动产生的动态弹簧常数及衰减系数。

凸缘53与第一部件20的凸缘24抵接来限制主体部51的轴线O方向的移动。通过分别使形成于主体部51及凸缘53的折曲部52、54向径向内侧弯折,从而使第二部件50固定于第一部件20。在主体部51的外周面,在轴线O方向上空开间隔地粘接有多个环状的橡胶部55,所述橡胶部55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延伸。橡胶部55实现压入悬架构件(未图示)的孔部的第二部件50的防脱,并且提高压入的第二部件50的稳定性。

充液式防振装置10例如通过以下方法制造。首先,将轴部件11、第一部件20以及中间板34配置于模具(未图示),并将填充于模具的型腔的橡胶硫化接合于轴部件11、第一部件20以及中间板34,来制造中间部件60(参照图4~图7)。此外,中间部件60的外表面部38的外径设定得略大于第二部件50的主体部51的内径。

将第二部件50及中间部件60沉到贮存在液槽的液体中后,将中间部件60的圆环部21侧向第二部件50的凸缘53侧***。将沿第二部件50的轴线O方向***的中间部件60的凸缘24抵靠第二部件50的凸缘53后,在第二部件50的两端形成折曲部52、54,将第二部件50固定于中间部件60。由此,获得在液室56、57及节流孔58中容纳有液体的充液式防振装置10。

接着参照图4至图7对中间部件60进行说明。在图4至图7中图示有配置于第二部件50的内侧之前的中间部件60。图4是从图1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中间部件60的主视图,图5是从图1的箭头V方向观察的中间部件60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中间部件60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中间部件60的剖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外表面部38具备第一部39及第二部40。第一部39是被第二部件50(参照图2)向径向压缩的部位。第二部40配置于第一部39与圆环部21之间。在一方的外表面部38(图4右侧)的第一部39与第二部40的边界,在外表面部38的周向的全长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槽41。另一方的外表面部38(图4左侧)省略槽41及唇部42、43(后述)。两个外表面部38的第一部39所占的面积相同,省略了槽41的外表面部38与形成有槽41的外表面部38相比,省略了槽41的外表面部38的第二部40所占的面积多出槽41相应的部分。

如图4所示,从轴线O到第二部40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第二部40的半径)小于从轴线O到第一部39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第一距离,第一部39的半径)。连结部23的外径在轴线O方向的全长上相同,因此第二部40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一部的径向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39及第二部40形成为沿着连结部23(参照图2)的周向(图5左右方向)延伸的弯曲的带状。第一部39形成于凸缘与第二部40之间。第二部40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部39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

在形成有槽41的外表面部38,形成有由突条状的橡胶制弹性体制成的多个唇部42、43、44、45。唇部42、43在周向上延伸,唇部44、45在轴线O方向上延伸。唇部42设置于延长线上,该延长线是将与槽41接近的第一部39的边缘在周向上延长而成。唇部43沿着第二部40中的与槽41接近的边缘在第二部40的周向大致全长上设置。唇部44沿着第一部39的周向两侧的边缘,除了槽41之外,从第一部39的周向两侧至第二部40设置。唇部45在将第一部39的周向两侧边缘沿轴线O方向延长而成的延长线上,在除了槽41的外表面部38的轴线O方向的全长上设置。

从轴线O到唇部42、43、44、45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第二距离)相同。另外,外表面部38中的第一部39所占的面积大于唇部42、43、44、45所占的面积。

在圆环部21的周向全长上连续的唇部46在圆环部21的外周面并列形成两条。同样,在圆环部22(参照图2)的周向全长上连续的唇部47形成于圆环部22的外周面。唇部46、47是连接于外表面部38、第一壁部31、32的橡胶状的弹性体。从轴线O到唇部46、47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同。从轴线O到唇部46、47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大于从轴线O到第二部40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第二距离)。

如图6所示,从轴线O到唇部43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第二距离)大于从轴线O到唇部46、47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如图6及图7所示,从轴线O到第一部39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第一距离)与从轴线O到唇部43、44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50的主体部51使用内径小于中间部件60的唇部46、47的部分的外径的部件。中间部件60利用所硫化粘接的第二壁部33(弹性体30)的成型收缩而使圆环部21、22呈椭圆状变形,圆环部21、22中的连结部23连接的部分的直径有时小于圆环部21、22的其它部分的直径。此外,圆环部22形成有凸缘24,因此弹性体30的成型收缩所产生的圆环部22的变形比圆环部21的变形少。

当圆环部21、22变形时,使第二部件50及中间部件60沉到贮存于液槽的液体中后,在将中间部件60***第二部件50的主体部51时,椭圆状的圆环部21、22模仿主体部51而复原成圆形。由此,圆环部21、22中的连结部23连接的部分的直径变大,圆环部21、22的其它部分的直径变小。此时,由于第二壁部33被拉伸,因此第二部件50向第二壁部33施加的径向的压缩载荷变小,容易在第二壁部33产生拉伸应变。因而,有可能降低第二壁部33(弹性体30)的耐久性。

与此相对,充液式防振装置10在与连结部23的外表面粘接的外表面部38设置有第一部39。由于第一部39的直径大于主体部51的内径,因此当中间部件60***主体部51而使圆环部21、22复原成圆形时,主体部51向径向压缩第一部39。由此,第一部39抑制在第二壁部33产生的拉伸应变,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壁部33(弹性体30)的耐久性。

第二壁部33的内侧部分33a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二壁部33的外侧部分33b的径向厚度,因此,与内侧部分33a相比,体积较大的外侧部件33b的成型收缩大于内侧部分33a的成型收缩。另一方面,当将中间部件60***第二部件50后,与夹持于轴部件11与中间板34之间的内侧部分33a相比,第二部件50能够易于向夹持于第一部件20与中间板34之间的外侧部分33b施加压缩载荷。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抑制由成型收缩产生的第二壁部33的拉伸应变。因而,能够提高第二壁部33(弹性体30)的耐久性。

***主体部51的中间部件60的唇部46、47被主体部51压扁而密封液室56、57。主体部51在径向上压缩第一部39,同时,压扁唇部42、43、44、45。由于第二部40的直径小于第一部39的直径,因此液室56、57内的液体有可能浸入第二部40。因此,利用在外表面部38的轴线O方向全长上设置的唇部44阻止从液室56、57向第二部40浸入液体。

由于唇部44、45沿着轴线O并列设置,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性。由于第一部39及唇部45从轴线O起的高度设定为相同,因此第一部39的周向边缘发挥唇部的功能,阻止从液室56、57向第一部39浸入液体。

形成于唇部44与唇部45之间的唇部42阻止从节流孔58(参照图2)向唇部44、45之间浸入液体。形成于第二部40的唇部43阻止从节流孔58向第二部40浸入液体。

外表面部38设置于与圆环部21、22的直径相比直径较小的连结部23的外表面,因此能够确保外表面部38的径向厚度。其结果为,能够确保对在径向上被压缩的第一部39的厚度、节流孔58的剖面积产生影响的槽41的深度等的设计的自由度。

关于中间部件60,在中间部件60配置于第二部件50的内侧之前的状态下,从轴线O到第一部39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第一距离与从轴线O到唇部42、43、44、45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第二距离相同。由此,即使不使用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压缩第一部39的部分)的第二部件,使用圆筒状的第二部件50也可向第一部39施加压缩载荷。其结果为,当将第二部件50向中间部件60外侧组装时,可以不考虑第二部件50的方向性。因而,能够提高向中间部件60组装第二部件50时的操作性。

关于中间部件60,在中间部件60配置于第二部件50内侧之前的状态下,从轴线O到第二部40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小于从轴线O到第一部39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第一距离,且第二部40的径向厚度小于第一部39的径向厚度,因此能够使第二部40的体积小于第一部39的体积。因而,能够使第二部件50的摩擦引起的第二部40的变形量比第一部39的变形量少。

其结果为,当使中间部件60的外表面部38与第二部件50接触并且从第二部40侧向第二部件50***中间部件60时,不易由于第二部40(槽41)的变形而使节流孔58的剖面积变窄。由于能够减少节流孔58的剖面积与设计值的偏移量,因此能够减少液体的运动产生的动态弹簧常数及衰减系数与设计值的偏移量。

第二部40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部39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因此,相较于第二部40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部39的轴线O方向的长度相同的情况,能够使利用第一部39向第二壁部33作用压缩载荷的剖面积扩大。其结果为,更加不易在第二壁部33产生拉伸应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壁部33的耐久性。

充液式防振装置10通过将中间部件60***(压入)第二部件50来制造,因此将中间部件60***第二部件50后,可以不需要对第二部件50施加拉深加工并缩小第二部件50的直径的工序(缩径加工)。因而,能够使充液式防振装置10的制造工序简单化。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能够容易地推测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可以适当设定唇部42、43、44、45的数量、位置、第一部39及第二部40的形状、大小等。

在实施方式中,对将充液式防振装置10应用于将汽车悬架等弹性支撑于车体的车身支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充液式防振装置10除了作为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电动机支架、差速器支架等之外,还能作为汽车以外的各种振动体的防振装置应用。

在实施方式中,对准备了将直径比第二部40大的第一部39设置于外表面部38的中间部件60,并将中间部件60嵌入具有圆筒状的内表面的主体部51(第二部件50)的内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使外表面部38的直径在轴线O方向的全长(除了槽41)上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主体部51的内表面设置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部分(以下称为“凸部”),并用凸部向径向压缩外表面部38的一部分,向第二壁部33施加径向的压缩载荷。外表面部38中的凸部被强烈挤压的部分是第一部。由此,能够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抑制第二壁部33的拉伸应变,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壁部33(弹性体30)的耐久性。

在实施方式中,对形成于外表面部38的槽41沿着圆环部21、22延伸,并且槽41的宽度在槽41的全长上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充液式防振装置所要求的动态弹簧常数、衰减系数来适当地设定槽41的形状、长度、槽41延伸的方向。例如,当然可以以与圆环部21、22倾斜相交的方式设置槽41、部分地变更槽41的宽度、深度。

在实施方式中,对利用形成于外表面部38的槽41在与第二部件50之间形成节流孔5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如专利文献1那样,采用在外周面形成有槽的节流孔部件,并使节流孔部件的槽与液室56、57连通,并利用节流孔部件的槽在与第二部件50之间形成节流孔。节流孔部件的材质适宜选择金属制、硬质的合成树脂制等。在使用节流孔部件的情况下,节流孔部件的一部分在外表面部38与第二部件50之间保持,节流孔部件被固定。

在实施方式中,对向第二部件50压入中间部件60且不对第二部件50实施拉深加工而制造的充液式防振装置10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在向第二部件50***中间部件60后,对第二部件50实施拉深加工来制造充液式防振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在连结部23的外表面设置第一部39,并通过第二部件50的拉深加工而将第一部39向径向压缩,能够抑制第二壁部33的拉伸应变,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实施方式中,对在弹性体30的第一壁部31、32形成有凹部37(中空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能够省略凹部37。

在实施方式中,对将与第二部件50发生干涉的止动部36设置于弹性体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在第一壁部31、32的刚性设定得较高的情况下,当然可以省略止动部36。另外,在使用上述节流孔部件的情况下,当然可以省略止动部36并利用节流孔部件来限制轴部件11与第二部件50的径向相对移动。

在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二壁部33埋入有中间板3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根据第二壁部33所要求的弹簧特性而省略中间板34。中间板34的材质可以适宜设定为刚性比弹性体30高的金属制、合成树脂制等。当然可以根据第二壁部33所要求的弹簧特性而在中间板34上开设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孔。

在实施方式中,对从轴线O到第一部39的径向外侧的面为止的距离(第一距离)与从轴线O到唇部42、43、44、45的径向外侧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以下称为“第三距离”)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限定于此。当然可以确保唇部42、43、44、45产生的密封压力并且使第一距离比第三距离稍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向径向压缩第一部39而抑制第二壁部33的拉伸应变,并能够确保唇部42、43、44、45所产生的密封性。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控制司机室或机动车的水平位置的空气弹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