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起重机

文档序号:1792455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桅杆起重机 (Mast crane ) 是由 赵江平 朱发浩 周玉龙 陈卫东 于 2021-08-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涉及一种桅杆起重机,包括:前车底座,其包括车架和转台,转台为可回转地设置在车架上;作业臂,其底部铰接在转台上;后车底盘,被配置为与地面接触;配重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上并与转台连接;人字架前撑杆,其底部与转台铰接;以及人字架后撑杆,其底部与配重平台铰接。通过设置后车底盘,并将配重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上并与转台连接,实现了配重平台在后车底盘上绕转台回转移动,实现重物的回转方向移动,作业适应性广,扩大了桅杆起重机的适用范围。(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mast crane, comprising: the front vehicle base comprises a vehicle frame and a rotary table, and the rotary table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working arm is hinged on the rotary table; a rear chassis configured to contact a ground surface; the counterweight platform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rear chassi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table;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support rod of the propeller strut is hinged with the rotary tab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propeller strut is hinged with the counterweight platform. Through setting up the rear truck chassis to being connected with the revolving stage with the movably setting on the rear truck chassis of counter weight platform, having realized that the counter weight platform revolutes the platform and turns around the removal on the rear truck chassis, realize that the direction of gyration of heavy object removes, operation adaptability is wide, has enlarged mast crane&#39;s application scope.)

桅杆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桅杆起重机。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起重机主要用来进行大型重物的吊装,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桥梁、码头、港口建设已经屡见不鲜,港口、码头及岸边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等待装船和卸货,需要使用大量的起重机进行作业。目前,港口码头使用的起重机主要有门座起重机、浮式起重机(船吊)和常规桅杆起重机三种。

门座起重机的高度较高,拆装麻烦,不方面日常管理和使用,且其起重能力较小,不适合超重件的吊装;浮式起重机造价较高,结构和机械构造复杂,导致了吊装成本高昂;且浮式起重机受风浪影响较大,当有较大风浪时,浮式起重机必须行驶至避风码头,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常规桅杆起重机固定在码头预制基础上,对码头基础要求较高,且占据了码头大部分的空间,码头造价高且使用场合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桅杆起重机的使用场合有限制,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桅杆起重机,能够扩大桅杆起重机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桅杆起重机,包括:前车底座,其包括车架和转台,转台为可回转地设置在车架上;作业臂,其底部铰接在转台上;后车底盘,被配置为与地面接触;配重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上并与转台连接;人字架前撑杆,其底部与转台铰接;以及人字架后撑杆,其底部与配重平台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车底盘包括后车路基箱、回转轨道以及回转台车,配重平台安装在回转台车上,回转台车通过回转轨道与转台同步回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转轨道包括两个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圆心与转台的回转中心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后车连接架和动力驱动系统,配重平台通过前后车连接架与转台固定连接,动力驱动系统安装在前后车连接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车底座还包括回转支承、承载环和卸荷垫块,转台通过回转支承可回转地设置在车架上,承载环设置在车架上且位于转台下方,卸荷垫块可拆卸地滑动设置在承载环上,以使回转支承和卸荷垫块共同支承转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环的圆心与转台的回转中心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臂在转台上的铰点位于转台的回转中心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字架前撑杆的轴线中心线通过作业臂在转台上的铰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臂在转台上的铰点与人字架前撑杆在转台上的铰点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前车路基箱,车架通过前车路基箱与地面接触。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后车底盘,并将配重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上并与转台连接,实现了配重平台在后车底盘上绕转台回转移动,实现重物的回转方向移动,作业适应性广,扩大了桅杆起重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桅杆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桅杆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桅杆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车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桅杆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车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桅杆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车底座的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车底盘;2、配重平台;3、配重;4、人字架后撑杆;5、人字架前撑杆;6、变幅系统;7、前车路基箱;8、前车底座;9、前后车连接架;10、动力驱动系统;11、作业臂;12、起升绳及吊钩;13、后车路基箱;14、回转轨道;15、回转台车;81、车架;82、回转支承;83、承载环;84、卸荷垫块;85、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桅杆起重机,包括:前车底座8、作业臂11、后车底盘1、配重平台2、配重3、人字架前撑杆5、人字架后撑杆4、变幅系统6以及起升绳及吊钩12;其中,前车底座8包括车架81和转台85,转台85为可回转地设置在车架81上;作业臂11底部铰接在转台85上;后车底盘1被配置为与地面接触;配重平台2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1上并与转台85连接;配重3安装在配重平台2上;人字架前撑杆5的底部与转台85铰接;人字架后撑杆4的底部与配重平台2铰接。

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后车底盘1,并将配重平台2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1上并与转台连接,实现了配重平台2在后车底盘1上绕转台85回转移动,整车作业适应性广,覆盖6个方向自由度:起升绳及吊钩12实现带动重物上下移动;变幅系统6实现带动作业臂11俯仰作业,实现重物的前后移动;后车绕可前车底座8回转实现重物的回转方向移动。本公开桅杆起重机作业适应性广,扩大了桅杆起重机的适用范围。

对于如何实现配重平台2可移动地设置在后车底盘1上,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车底盘1包括后车路基箱13、回转轨道14以及回转台车15,配重平台2安装在回转台车15上,回转台车15通过回转轨道14与转台85同步回转。后车路基箱13保证了后车底盘1于底面接触的平稳性,接地压力更小,场地适应性更好。回转台车15通过回转轨道14和后车路基箱13均载,最终将配重3的载荷传递到地面上,由于均载作用,对地面要求较低,地面适应性好。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桅杆起重机还包括前车路基箱7,车架81通过前车路基箱7与地面接触,接地压力更小,场地适应性更好。若地面经过强化处理,路基箱也可不用。

为保证回转稳定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回转轨道14包括两个环形轨道,环形轨道的圆心与转台85的回转中心一致。回转台车15在两个环形轨道上按照轨道的方向移动,回转稳定性高,且能提升均载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桅杆起重机还包括前后车连接架9和动力驱动系统10,配重平台2通过前后车连接架9与转台85固定连接,动力驱动系统10安装在前后车连接架9上,结构设计合理,减少占用空间,前车通过前后车连接架9与后车形成整体,实现整车回转功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车底座8还包括回转支承82、承载环83和卸荷垫块84,转台85通过回转支承82可回转地设置在车架81上,承载环83设置在车架81上且位于转台85下方,卸荷垫块84可拆卸地滑动设置在承载环83上,以使回转支承82和卸荷垫块84共同支承转台8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承载环83的圆心与转台85的回转中心一致,确保回转支撑稳定性。

当作业臂11较短且起重量需求较小时,由于起重机侧载的存在,同时需要回转作业的影响,需要整机的纵横倾覆线均满足使用要求,可以在运输尺寸范围内选在合适的回转支承82,满足整车的垂直载荷和倾覆力矩即可,载荷经由回转支承82传递至车架81,再经过刚度较好的车架81传递前车路基箱7上,使得对地面局部承载要求降低,进而地面适应性好;

当作业臂较长或起重量需求较大时,由于起重机侧载的存在,同时需要回转作业的影响,整机的纵横倾覆线可能会超出回转支承的尺寸范围,在大载荷作业时安装卸荷垫块84,通过卸荷垫块84将部分载荷经车架81上的承载环83传递,再经过刚度较好的车架81传递到前车路基箱7上,使得对地面局部承载要求降低,进而地面适应性好。

为了尽可能降低回转支承所受倾覆载荷,进而能尽可能减少回转支承的采购成本,同时使得作业更加安全,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业臂11在转台85上的铰点A位于转台85的回转中心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人字架前撑杆5的轴线中心线通过作业臂11在转台85上的铰点A。在再一些实施例中,作业臂11在转台85上的铰点A与人字架前撑杆5在转台85上的铰点B一致。这样可使得水平方向分力尽可能抵消,而垂直方向的载荷尽可能的沿回转中心,使得回转支承收到的倾覆载荷降到最小。

本公开桅杆起重机前后车均通过路基箱与地面接触,对地面要求低,不仅可用于码头,在没有码头的岸边也通用适用。因此,可以和现有码头配合适用,增强码头货物的吞吐能力;也可以用在欠发达地区,地面经过常规处理后使用,为该地区提供大起重能力的设备。

同时,本发明的桅杆起重机还具有扩展工况。具体为扩展直拉式,即:将人字架前撑杆5和人字架后撑杆4去除,变幅系统6中的滑轮组拉板直接拉在后部平台便扩展成直拉式,该种结构形式比较简单,现场组装快。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塔式起重机用塔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