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文档序号:1820986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Nano-diamond doped with heteroatom ) 是由 间彦智明 牧野有都 鹤井明彦 刘明 西川正浩 于 2020-03-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掺杂有至少一种杂原子,且满足以下的(i)和/或(ii)的要件:(i)BET比表面积为20~900m~(2)/g;(ii)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为2~70nm。(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teroatom-doped nano-diamondA stone doped with at least one heteroatom and satisfying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i) and/or (ii): (i)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20 to 900m 2 (ii)/g; (ii) the primary particles have an average size of 2 to 70 nm.)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背景技术

金刚石的发光中心是纳米尺寸且化学性稳定的荧光性发色团,其不会显示出在有机物的荧光体中常见的生物体内的分解、褪色、闪烁,因此,作为荧光成像的探针而备受期待。另外,也有时能够从外部测量在发光中心内被激发的电子的自旋信息,由此,也期待作为ODMR(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光学检测磁共振)、量子比特的利用。

作为金刚石的发光中心的一种的SiV中心在发光光谱中具有被称作ZPL(零声子水平,Zero Phonon Level)的尖峰(非专利文献1)。

掺杂有硅的金刚石通过CVD(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制造(专利文献1~2)。

非专利文献2对陨石中的纳米金刚石进行了分析,但未制造具有SiV(硅空位,Silicon-Vacancy)中心的纳米金刚石。非专利文献2中通过模拟而示出了在1.1nm~1.8nm的纳米金刚石中,SiV中心是热力学稳定的。

非专利文献3的图1通过AFM(原子力显微镜)而公开了通过CVD法调整的具有SiV中心的纳米金刚石。在图1的右上的曲线图中,记载了纵轴为高度(nm)、横轴为位置(微米),可以明确,其峰高度为约9nm,但宽度(位置)至少为70nm。

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下述内容:作为种子溶液,使用3-4nm的纳米金刚石,通过MWPECVD法使其在硅晶片上生长而得到包含SiV中心的平均粒径73nm的纳米金刚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425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6132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Neuet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8,243107(2011)

非专利文献2:Nat Nanotechnol.2014Jan;9(1):54-8.doi:10.1038/nnano.2013.255.Epub 2013 Dec 8.

非专利文献3:Adv Sci Lett.2011 Feb 1;4(2):512-515.

非专利文献4: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Volume 65,2016,Pages 87-9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掺杂有杂原子的新型的纳米金刚石。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项1.一种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掺杂有至少一种杂原子,且满足以下的(i)和/或(ii)的要件:

(i)BET比表面积为20~900m2/g;

(ii)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为2~70nm。

项2.项1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中,

上述杂原子包含选自碳族元素、磷及硼中的至少一种。

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具有荧光发光峰。

项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中,

上述荧光发光峰来自至少一种杂原子-空位中心。

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中,

发出荧光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是进一步掺杂磷和/或硼而成的。

项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在720~770nm的范围内具有荧光发光峰,杂原子包含硅。

项7.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在580~630nm的范围内具有荧光发光峰,杂原子包含锗。

项8.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在590~650nm的范围内具有荧光发光峰,杂原子包含锡。

项9.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在540~600nm的范围内具有荧光发光峰,杂原子包含铅。

项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包含基于NV(氮-空位)中心的荧光发光。

项11.根据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中,

上述纳米金刚石的形状为球状、椭球体状或多面体状。

项12.根据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碳含量为70~99质量%、氢含量为0.1~5质量%、氮含量为0.1~5质量%。

项13.根据项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拉曼光谱法中的金刚石的峰面积(D)与石墨的峰面积(G)之比(D/G)为0.2~9。

项14.根据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拉曼光谱法中的表面羟基(OH)的峰面积(H)与金刚石的峰面积(D)之比(H/D)为0.1~5。

项15.根据项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拉曼光谱法中的表面羰基(CO)的峰面积(C)与金刚石的峰面积(D)之比(C/D)为0.01~1.5。

项16.根据项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具有至少一种含氧官能团末端和/或至少一种含氢官能团末端。

项17.根据项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其中,至少一种杂原子V中心的浓度为1×1010/cm3以上。

发明的效果

通过对载置于硅基板上的非掺杂纳米金刚石粒子进行CVD处理而使掺杂有Si、B等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层生长的公知的方法,会形成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大、和/或比表面积小的纳米金刚石粒子,形状也会变得扭曲。

另一方面,例如通过爆轰法制造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会成为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小、和/或比表面积大的纳米金刚石粒子,为纳米尺寸、且化学性质稳定,并且不会表现出在生物体内的分解、褪色、闪烁,因此,作为荧光成像的探针是有用的。进一步,也有时能够从外部测量在杂原子V(空位、空穴)发光中心内被激发的电子的自旋信息,由此,也期待作为ODMR(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光学检测磁共振法)、量子比特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三苯基硅烷醇作为杂原子化合物、且添加量以外部比例计为1质量%而得到的纳米金刚石的(a)738nm亮点成像图像、(b)图1(a)的亮点的荧光测定结果、(c)混酸及碱处理后的试样的XRD测定结果。图1(b)中,在750nm附近存在荧光的边带(肩峰),但根据样品的不同也有时不存在该边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掺杂有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满足以下的(i)和/或(ii)的要件:

(i)BET比表面积为20~900m2/g;

(ii)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为2~70nm。

杂原子化合物是包含至少一种杂原子(碳以外的原子)的化合物,可以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任意化合物。

杂原子选自B、P、Si、S、Cr、Sn、Al、Ge、Li、Na、K、Cs、Mg、Ca、Sr、Ba、Ti、Zr、V、Nb、Ta、Mo、W、Mn、Fe、Ni、Cu、Ag、Zn、Cd、Hg、Ga、In、Tl、Pb、As、Sb、Bi、Se、Te、Co、Xe、F、Y及镧系元素,优选选自Si、Ge、Sn、B、P、Ni、Ti、Co、Xe、Cr、W、Ta、Zr、Zn、Ag、Pb及镧系元素,进一步优选选自Si、Ge、Sn、B、P、Ni、Ti、Co、Xe、Cr、W、Ta、Zr、Zn、Ag及Pb

在纳米金刚石中掺杂的优选的杂原子为选自Si、Ge、Sn及Pb中的碳族元素、B(硼)、P(磷)、Ni,更优选的杂原子为Si、B、P。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纳米金刚石包含选自Si、Ge、Sn及Pb中的碳族元素、B、P、Ni中的至少一种、并包含其它杂原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纳米金刚石包含选自Si、B、P、Ni中的至少一种、并包含其它杂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在纳米金刚石中掺杂的杂原子的数量优选为1~5种、更优选为1~4种、进一步优选为1种、2种或3种。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具有荧光发光峰。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包含至少一种杂原子V中心,由此具有荧光发光峰。对于荧光发光峰的波长而言,在杂原子包含硅的情况下优选为720~770nm、更优选为730~760nm,在杂原子包含锗的情况下优选为580~630nm、更优选为590~620nm,在杂原子包含锡的情况下优选为590~650nm、更优选为600~640nm,在杂原子包含铅的情况下优选为540~600nm、更优选为550~590n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杂原子为磷、硼以外的发出杂原子-空位中心的荧光的掺杂纳米金刚石可以进一步掺杂有磷和/或硼。可认为,通过导入这些原子(B和/或P),具有调整B和/或P以外的杂原子-V中心、源自其它所掺杂的杂原子的缺陷(发光中心)的电荷从而使荧光稳定的效果。另外,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也可以包含基于NV中心的荧光发光。NV中心是基于氮和空穴(空位)的发光中心,具有在575nm附近和/或637nm附近具有基于ZPL(零声子线)的峰的宽幅的荧光光谱,例如以532nm激发具有550~800nm左右的宽幅的荧光光谱。例如,在掺杂有与磷、硼等的荧光没有直接关系的杂原子时,存在NV中心强度变强的可能性,因而优选。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杂原子为Si的纳米金刚石的荧光发光峰包含被称作ZPL(零声子水平,Zero Phonon Level)的约738nm的尖峰。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中的至少一种杂原子V中心的浓度优选为1×1010/cm3以上、更优选为2×1010~1×1019/cm3。对于该杂原子V中心的浓度而言,在纳米金刚石包含两种以上杂原子V中心的情况下,为其合计浓度。杂原子V中心的浓度例如可以通过利用共焦激光显微镜、或荧光吸光分光装置来进行鉴定。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荧光吸光分析对杂原子V中心的浓度的确定可参照文献(DOI 10.1002/pssa.201532174)。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20~900m2/g、更优选为25~800m2/g、进一步优选为30~700m2/g、特别优选为35~600m2/g。BET比表面积可以通过氮吸附来测定。BET比表面积的测定装置可举出例如BELSORP-mini II(Microtrac BEL株式会社制),BET比表面积例如可以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

·测定粉末量:40mg

·预干燥:在120℃、真空下处理3小时

·测定温度:-196℃(液氮温度)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优选为2~70nm、更优选为2.5~60nm、进一步优选为3~55nm、特别优选为3.5~50nm。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可根据粉末X射线衍射法(XRD)的分析结果并通过谢乐公式而求出。XRD的测定装置可举出例如全自动多功能X射线衍射装置(株式会社理学制)。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碳含量优选为70~99质量%、更优选为75~9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97质量%。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氢含量优选为0.1~5质量%、更优选为0.2~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4.0质量%。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氮含量优选为0.1~5质量%、更优选为0.2~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4.0质量%。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碳、氢、氮的含量可以通过元素分析来测定。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杂原子含量优选为0.0001~10.0质量%、更优选为0.000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1~1.0质量%。杂原子含量例如可以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ICP-AES)、XRF、SIMS(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来测定,可以在碱熔融后制成酸性溶液对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进行定量。另外,在纳米金刚石包含两种以上杂原子的情况下,杂原子含量为它们的合计含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可以通过拉曼分光法在拉曼位移的图谱中鉴定出金刚石、石墨、表面羟基(OH)、表面羰基(CO)的特征峰。拉曼位移图谱中的金刚石的特征峰为1100~1400cm-1,石墨的特征峰为1450~1700cm-1,表面羟基(OH)的特征峰为1500~1750cm-1,表面羰基(CO)的特征峰为1650~1800cm-1。金刚石、石墨、表面羟基(OH)、表面羰基(CO)的特征峰的面积由拉曼分光装置示出。拉曼光源的激光波长例如为325nm或488nm。作为拉曼分光装置,可使用共焦显微拉曼分光装置(例如,商品名:显微激光拉曼分光光度计LabRAM HR Evolution、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中,金刚石的峰面积(D)与石墨的峰面积(G)之比(D/G)优选为0.2~9、更优选为0.3~8、进一步优选为0.5~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中,表面羟基(OH)的峰面积(H)与金刚石的峰面积(D)之比(H/D)优选为0.1~5、更优选为0.1~4.0、进一步优选为0.1~3.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中,表面羰基(CO)的峰面积(C)与金刚石的峰面积(D)之比(C/D)优选为0.01~1.5、更优选为0.03~1.2、进一步优选为0.05~1.0。

作为纳米金刚石的拉曼分析方法,可参照文献(例如,Vadym N.Mochalin et al.,NATURE NANOTECHNOLOGY,7(2012)11-23、特别是图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具有至少一种氧官能团末端和/或至少一种氢末端。作为氧官能团末端,可列举OH、COOH、CONH2、C=O、CHO等,优选OH、C=O、COOH。作为氢末端,可列举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通过在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存在至少一种氧官能团末端,纳米金刚石粒子的凝聚得以抑制,因而优选。通过在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存在至少一种氢末端,Zeta(ζ)电位为正,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且高度分散,因而优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也可以具有核壳结构。核壳结构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核是掺杂有至少一种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粒子。优选该核是具有杂原子V中心而发出荧光的部分。壳是非金刚石包覆层,可以含有sp2碳,优选进一步含有氧原子。壳也可以是石墨层。壳的厚度优选为5nm以下、更优选为3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nm以下。壳可以在表面具有亲水性官能团。

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可以优选地通过爆轰法来制造。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形状优选为球状、椭圆体状或与它们相近的多面体状。

圆度是指,用于表示图像等所描绘的图形的复杂程度的数值。对于圆度而言,将最大值设为1,图形越复杂则数值越小。圆度例如可以利用图像分析软件(例如,winROOF)对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TEM图像进行解析、并通过下式而求出。

圆度=4π×(面积)÷(周围长)^2

例如,在半径为10的正圆的情况下,为“4π×(10×10×π)÷(10×2×π)^2”的计算式。圆度为1(最大值)的结果。也就是说,对于圆度而言,正圆是最不复杂的图形。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圆度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5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粒子的中心具有包含sp3碳和所掺杂的杂原子的金刚石结构,其表面被由sp2碳构成的非晶层所覆盖。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非晶层的外侧可以被氧化石墨层所覆盖。另外,也可以在非晶层与氧化石墨层之间形成有水合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具有正或负的Zeta电位。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Zeta电位优选为-70~70mV、更优选为-60~30mV。

本发明的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可以通过包括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制造:将包含至少一种炸药和至少一种杂原子化合物的炸药组合物混合的工序;使得到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内爆炸的工序。作为容器,可列举金属制容器、合成树脂制容器。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优选通过压榨法(pressing)、填注法(casting)而成型。作为用于制作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粒子(干燥粉体)的方法,可列举晶析法、破碎法、喷雾闪蒸法(spray flashevaporation)。

在通过压榨法或填注法来成型炸药组合物的情况下,将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以干燥粉末或熔融状态进行混合或使用溶剂进行混合。炸药与杂原子化合物混合时的状态可以是以下的四种中的任意组合:

·炸药(干燥粉末)与杂原子化合物(干燥粉末)

·炸药(干燥粉末)与杂原子化合物(熔融状态)

·炸药(熔融状态)与杂原子化合物(干燥粉末)

·炸药(熔融状态)与杂原子化合物(熔融状态)

炸药与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的混合可以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任意条件下进行,可以在混合后通过压榨法或填注法而成型。

炸药、杂原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它们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光学显微镜、拉曼法来测定。

可以将通过爆炸得到的产物进一步供于纯化工序、后处理工序。纯化工序可以包括混酸处理、碱处理中的一者或两者。优选的纯化工序为混酸处理工序。

如果使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炸药组合物在容器内爆炸,除了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以外,还会生成石墨、金属杂质、杂原子单质、杂原子氧化物等。石墨和金属杂质可以通过混酸处理而除去,在杂原子为Si,Ge、Sn、Pb等碳族元素的情况下,碳族元素单质(Si、Ge、Sn、Pb)和碳族元素氧化物(SiO2、GeO2、SnO、SnO2、PbO、PbO2等)可以通过碱处理而除去。

混酸可列举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酸,可优选列举浓硫酸:浓硝酸=1:1(体积比)的混酸。混酸处理的温度为50~200℃,混酸处理的时间为0.5~24小时。

作为碱,可列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处理的温度为30~150℃,碱处理的时间为0.5~24小时。

后处理工序可以包括退火、气相氧化。通过退火处理,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中掺杂的杂原子可以与缺陷(Vacancy)相遇而形成杂原子V中心。另外,通过气相氧化可以减薄或除去形成于掺杂杂原子的纳米金刚石的表面的石墨层。虽为任选的工序,但也可以在退火之前进行空穴形成工序。空穴形成工序通过离子束或电子束的照射而进行。即使不进行空穴形成工序,也可以通过退火而形成杂原子V中心,但通过进行空穴形成工序之后的退火,能够形成更多的的杂原子V中心。通过离子束照射或电子束照射而导入的空穴密度的上限受到金刚石发生了破坏的浓度(>1×1021/cm3的空穴浓度)限定,关于下限,例如为1×1016/cm3以上、进一步为1×1018/cm3以上。离子束优选为氢(H)或氦(He)的离子束。例如,氢的离子束的能量优选为10~1500keV,氦的离子束的能量优选为20~2000keV。电子束的能量优选为500~5000keV。

退火的温度优选为800℃以上,退火时间为30分钟以上。

气相氧化可以在大气氛围中进行,气相氧化温度优选为300℃以上,气相氧化时间为2小时以上。

作为炸药,没有特别限定,可广泛使用公知的炸药。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三硝基甲苯(TNT)、环三亚甲基三硝胺(黑索今,RDX)、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奥克托今)、三硝基苯甲硝胺(特屈儿)、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四硝基甲烷(TNM)、三氨基三硝基苯、六硝基茋、二氨基二硝基苯并氧化呋咱等,可以将它们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以下记载了具体例的杂原子化合物仅仅为示例,可以广泛使用公知的杂原子化合物。

在杂原子为硅的情况下,作为有机的硅化合物,可列举:

·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二乙酰氧基二甲基硅烷、三乙酰氧基甲基硅烷、乙酰氧基三乙基硅烷、二乙酰氧基二乙基硅烷、三乙酰氧基乙基硅烷、乙酰氧基三丙基硅烷、甲氧基三甲基硅烷、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三甲氧基甲基硅烷、乙氧基三甲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三乙氧基甲基硅烷、乙氧基三乙基硅烷、二乙氧基二乙基硅烷、三乙氧基乙基硅烷、三甲基苯氧基硅烷等具有低级烷基的硅烷;

·三氯甲基硅烷、二氯二甲基硅烷、氯三甲基硅烷、三氯乙基硅烷、二氯二乙基硅烷、氯三乙基硅烷、三氯苯基硅烷、二氯二苯基硅烷、氯三苯基硅烷、二氯二苯基硅烷、二氯甲基苯基硅烷、二氯乙基苯基硅烷、氯二氟甲基硅烷、二氯氟甲基硅烷、氯氟二甲基硅烷、氯乙基二氟硅烷、二氯乙基氟硅烷、氯二氟丙基硅烷、二氯氟丙基硅烷、三氟甲基硅烷、二氟二甲基硅烷、氟三甲基硅烷、乙基三氟硅烷、二乙基二氟硅烷、三乙基氟硅烷、三氟丙基硅烷、氟三丙基硅烷、三氟苯基硅烷、二氟二苯基硅烷、氟三苯基硅烷、三溴甲基硅烷、二溴二甲基硅烷、溴三甲基硅烷、溴三乙基硅烷、溴三丙基硅烷、二溴二苯基硅烷、溴三苯基硅烷等具有卤原子的硅烷;

·六甲基二硅烷、六乙基二硅烷、六丙基二硅烷、六苯基二硅烷、八苯基环四硅烷等聚硅烷;

·三乙基硅氮烷、三丙基硅氮烷、三苯基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六乙基二硅氮烷、六苯基二硅氮烷、六甲基环三硅氮烷、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六乙基环三硅氮烷、八乙基环四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等硅氮烷;

·硅杂苯、二硅杂苯等对芳环导入硅原子而成的芳香族硅烷;

·三甲基硅烷醇、二甲基苯基硅烷醇、三乙基硅烷醇、二乙基硅烷二醇、三丙基硅烷醇、二丙基硅烷二醇、三苯基硅烷醇、二苯基硅烷二醇等含羟基硅烷;

·四甲基硅烷、乙基三甲基硅烷、三甲基丙基硅烷、三甲基苯基硅烷、二乙基二甲基硅烷、三乙基甲基硅烷、甲基三苯基硅烷、四乙基硅烷、三乙基苯基硅烷、二乙基二苯基硅烷、乙基三苯基硅烷、四苯基硅烷等烷基或芳基取代硅烷;

·三苯基甲硅烷基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乙酸、三甲基甲硅烷基丙酸、三甲基甲硅烷基丁酸等含羧基硅烷;

·六甲基二硅氧烷、六乙基二硅氧烷、六丙基二硅氧烷、六苯基二硅氧烷等硅氧烷;

·甲基硅烷、二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二乙基硅烷、三乙基硅烷、三丙基硅烷、二苯基硅烷、三苯基硅烷等具有烷基或芳基并具有氢原子的硅烷;

·四(氯甲基)硅烷、四(羟甲基)硅烷、四(三甲基甲硅烷基)硅烷、四(三甲基甲硅烷基)甲烷、四(二甲基硅醇基)硅烷、四(三(羟甲基)甲硅烷基)硅烷、四(硝酸酯甲基)硅烷;等等。

作为无机硅化合物,可列举: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硅、碳氧化硅、碳氮化硅、硅烷、或掺杂有硅的碳材料等。作为待掺杂硅的碳材料,可列举石墨、石墨(graphite)、活性炭、炭黑、科琴黑、焦炭、软碳、硬碳、乙炔黑、碳纤维、介孔碳等。

作为硼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无机硼化合物、有机硼化合物等。

作为无机硼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原硼酸、二氧化二硼、三氧化二硼、三氧化四硼、五氧化四硼、三溴化硼、四氟硼酸、硼酸铵、硼酸镁等。

作为有机硼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乙基硼烷、(R)-5,5-二苯基-2-甲基-3,4-丙醇-1,3,2-唑硼烷、硼酸三异丙酯、2-异丙氧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双(己烯基甘醇酸)二硼、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H-吡唑、N-[4-(4,4,5,5-四甲基-1,2,3-二氧杂硼烷-2-基)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苯基硼酸、3-乙酰基苯基硼酸、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三氟化硼环丁砜络合物、2-噻吩硼酸、硼酸三(三甲基甲硅烷基)酯等。

作为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无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等。作为无机磷化合物,可列举聚磷酸铵等。

作为有机磷化合物,可列举: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戊酯、磷酸三己酯、磷酸二甲基乙基酯、磷酸甲基二丁基酯、磷酸乙基二丙基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对甲苯基)酯、磷酸双(2-乙基己基)对甲苯基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二(十二烷基)对甲苯基酯、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环己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乙基二苯基酯、磷酸二丁基苯基酯、磷酸苯基双十二烷基酯、磷酸甲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三甲酚酯、磷酸对甲苯基双(2,5,5’-三甲基己基)酯、磷酸甲苯基-2,6-二甲苯基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羟基苯基二苯基酯、磷酸三(叔丁基苯基)酯、磷酸三(异丙基苯基)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基酯、磷酸双(2-乙基己基)苯基酯、磷酸三(壬基苯基)酯、磷酸苯基双新戊基酯等磷酸酯;

1,3-亚苯基双(二苯基磷酸酯)、1,4-亚苯基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1,3-亚苯基双(3,5,5’-三甲基己基磷酸酯)、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4,4’-联苯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1,3,5-亚苯基三(二(二甲苯基)磷酸酯)等缩合磷酸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等亚磷酸酯;

1,3-亚苯基双(二苯基亚磷酸酯)、1,3-亚苯基双(二(二甲苯基)亚磷酸酯)、1,4-亚苯基双(3,5,5’-三甲基己基亚磷酸酯)、双酚A双(二苯基亚磷酸酯)、4,4’-联苯双(二(二甲苯基)亚磷酸酯)、1,3,5-亚苯基三(二(二甲苯基)亚磷酸酯)等亚磷酸酯。

作为锗化合物,可列举:甲基锗烷、乙基锗烷、甲醇三甲基锗、二乙酸二甲基锗、乙酸三丁基锗、四甲氧基锗、四乙氧基锗、异丁基锗烷、三氯化烷基锗、三氯化二甲基氨基锗等有机锗化合物、硝基三酚络合物(Ge2(ntp)2O)、儿茶酚络合物(Ge(cat)2)或氨基芘络合物(Ge2(ap)2Cl2)等锗络合物、乙醇锗、四丁醇锗等锗醇盐。

作为锡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氧化锡(II)、氧化锡(IV)、硫化锡(II)、硫化锡(IV)、氯化锡(II)、氯化锡(IV)、溴化锡(II)、氟化锡(II)、乙酸锡、硫酸锡等无机锡化合物、四甲基锡这样的烷基锡化合物、单丁基氧化锡这样的氧化单烷基锡化合物、二丁基氧化锡这样的二烷基氧化锡化合物、四苯基锡这样的芳基锡化合物、马来酸二甲基锡、羟基丁基氧化锡、三(2-乙基己酸)单丁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等。

作为镍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氯化镍(II)、溴化镍(II)、碘化镍(II)等二价的卤化镍、乙酸镍(II)、碳酸镍(II)等无机镍化合物、双(乙基乙酰乙酸)镍、双(乙酰丙酮)镍等有机镍化合物等。

作为钛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二氧化钛、氮化钛、钛酸锶、钛酸铅、钛酸钡、钛酸钾等无机钛化合物、四乙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四丁氧基钛等四烷氧基钛;钛酸四乙二醇酯、双(三乙醇胺)钛酸二正丁酯、双(乙酰丙酮)酸二异丙氧基钛、辛酸异丙氧基钛、三甲基丙烯酸异丙基钛、三丙烯酸异丙基钛、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十三烷基苯磺酰基钛酸异丙酯、三(丁基甲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异丙酯、二(二月桂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四异丙酯、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酰氧基钛酸酯、二丙烯酰氧基乙酰氧基钛酸酯、二(二辛基磷酸酰氧基)亚乙基钛酸酯、三(二辛基磷酸)异丙氧基钛、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四异丙酯、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四辛酯、双(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四(2,2-二烯丙氧基甲基-1-丁基)酯、双(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氧基乙酰氧基钛酸酯、钛酸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亚乙酯、三(正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异丙酯、三辛酰基钛酸异丙酯、二甲基丙烯酰氧基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异硬脂酰基二丙烯酰基钛酸异丙酯、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异丙酯、三枯基苯基钛酸异丙酯、三(N-氨基乙基-氨基乙基)钛酸异丙酯等有机钛化合物等。

作为钴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钴无机酸盐、钴卤化物、氧化钴、氢氧化钴、八羰基二钴、四羰基氢钴、十二羰基四钴、烷川九羰基三钴等无机钴化合物、三(乙基乙酰乙酸)钴、三(乙酰丙酮)钴、钴的有机酸盐(例如,乙酸盐、丙酸盐、氰酸盐、环烷酸盐、硬脂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辛磺酸盐、十二烷基磺酸盐等烷基磺酸盐(例如,C6-18烷基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萘磺酸盐、癸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等任选被烷基取代的芳基磺酸盐(例如,C6-18烷基-芳基磺酸盐))、有机钴络合物等。作为构成络合物的配体,可列举OH(氢氧基)、烷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酰基(乙酰基、丙酰基等)、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乙酰丙酮基、环戊二烯基、卤原子(氯、溴等)、CO、CN、氧原子、H2O(水合)、膦(三苯基膦等三芳基膦等)的磷化合物、NH3(氨合物)、NO、NO2(硝基)、NO3(硝酸基)、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吡啶、菲咯啉等含氮化合物等。

作为氙化合物,可列举例如:XeF2、XeF4、XeF6、XeOF2、XeOF4、XeO2F4等氟化物、XeO3、XeO4等氧化物;氙酸Xe(OH)6及其盐Ba3XeO6等;高氙酸H4XeO6及其盐Na4XeO6;与金属羰基的络合物M(CO)5Xe(M=Cr,Mo,W)、水合物等。

作为铬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乙酰丙酮铬等铬乙酰丙酮络合物、异丙醇铬(III)等铬醇盐、乙酸铬(II)、二乙酸羟基铬(III)等有机酸铬、三(烯丙基)铬、三(甲代烯丙基)铬、三(巴豆基)铬、双(环戊二烯基)铬(即,二茂铬)、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铬(即,十甲基二茂铬)、双(苯)铬、双(乙基苯)铬、双(均三甲苯)铬、双(戊二烯基)铬、双(2,4-二甲基戊二烯基)铬、双(烯丙基)三羰基铬、(环戊二烯基)(戊二烯基)铬、四(1-降冰片基)铬、(三亚甲基甲烷)四羰基铬、双(丁二烯)二羰基铬、(丁二烯)四羰基铬、及双(环辛四烯)铬等有机铬化合物。

作为钨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氧化钨、钨酸铵、钨酸钠等无机钨化合物、乙基硼基乙叉(ethylborylethylidene)配体等硼原子配位钨络合物;羰基配体、环戊二烯基配体、烷基配体、烯烃类配体等碳原子配位钨络合物;吡啶配体、乙腈配体等氮原子配位钨络合物;配位有膦配体、亚磷酸酯配体等的磷原子配位钨络合物;配位有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盐配体等的硫原子配位钨络合物等有机钨化合物等。

作为铊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硝酸铊、硫酸铊、氟化铊、氯化铊、溴化铊、碘化铊等无机铊化合物、三甲基铊、三乙基铊、三异丁基铊等三烷基铊、卤化二烷基铊、烯基二烷基铊、炔基二烷基铊、三苯基铊、三甲苯基铊等芳基铊、卤化二芳基铊、2-乙基己酸铊、丙二酸铊、甲酸铊、乙醇铊、乙酰丙酮铊等有机铊化合物。

作为锆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硝酸锆、硫酸锆、碳酸锆、氢氧化锆、氟化锆、氯化锆、溴化锆、碘化锆等无机锆化合物、正丙醇锆、正丁醇锆、叔丁醇锆、异丙醇锆、乙醇锆、乙酸锆、乙酰丙酮锆、丁氧基乙酰丙酮锆、双乙酰丙酮锆、乙基乙酰乙酸锆、乙酰丙酮双乙基乙酰乙酸锆(zirconium acetylacetonate bisethylacetoacetate)、六氟乙酰丙酮锆、三氟乙酰丙酮锆等有机锆化合物等。

作为锌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二乙基锌、二甲基锌、乙酸锌、硝酸锌、硬脂酸锌、油酸锌、棕榈酸锌、肉豆蔻酸锌、十二烷酸锌、乙酰丙酮锌、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氨基甲酸锌等。

作为银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乙酸银、新戊酸银、三氟甲磺酸银、苯甲酸银等有机银化合物;硝酸银、氟化银、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硫酸银、氧化银、硫化银、四氟硼酸银、六氟磷酸银(AgPF6)、六氟锑酸银(AgSbF6)等无机银化合物等。

作为铅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一氧化铅(PbO)、二氧化铅(PbO2)、铅丹(Pb3O4)、铅白(2PbCO3·Pb(OH)2)、硝酸铅(Pb(NO3)2)、氯化铅(PbCl2)、硫化铅(PbS)、铬黄(PbCrO4、Pb(SCr)O4、PbO·PbCrO4)、碳酸铅(PbCO3)、硫酸铅(PbSO4)、氟化铅(PbF2)、四氟化铅(PbF4)、溴化铅(PbBr2)、碘化铅(PbI2)等无机铅化合物、乙酸铅(Pb(CH3COO)2)、四羧酸铅(Pb(OCOCH3)4)、四乙基铅(Pb(CH3CH2)4)、四甲基铅(Pb(CH3)4)、四丁基铅(Pb(C4H9)4)等有机铅化合物。

作为铝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氧化铝等无机铝化合物、三甲氧基铝、三乙氧基铝、异丙氧基铝、异丙氧基二乙氧基铝、三丁氧基铝等烷氧基化合物;三乙酰氧基铝、三硬脂酸铝、三丁酸铝等酰氧基化合物;异丙酸铝、仲丁酸铝、叔丁酸铝、三(乙基乙酰乙酸)铝、三(六氟乙酰丙酮)铝、三(乙基乙酰乙酸)铝、三(正丙基乙酰乙酸)铝、三(异丙基乙酰乙酸)铝、三(正丁基乙酰乙酸)铝、三水杨醛铝、三(2-乙氧基羰基苯酚)铝、三(乙酰丙酮)铝、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等三烷基铝、卤化二烷基铝、烯基二烷基铝、炔基二烷基铝、三苯基铝、三甲苯基铝等芳基铝、卤化二芳基铝等有机铝化合物等。

作为钒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钒酸及偏钒酸、以及它们的碱金属盐无机钒化合物、三乙氧基氧钒、五乙氧基钒、三戊氧基氧钒、三异丙氧基氧钒等醇盐;双乙酰丙酮氧钒、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氧钒、氧基乙酰丙酮钒等丙酮盐;硬脂酸钒、三甲基乙酸钒、乙酸钒等有机钒化合物。

作为铌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五氯化铌、五氟化铌等卤化物、硫酸铌、铌酸、铌酸盐等无机铌化合物、铌醇盐等有机铌化合物等。

作为钽化合物,可列举例如:TaCl5、TaF5等无机钽化合物、Ta(OC2H5)5、Ta(OCH3)5、Ta(OC3H7)5、Ta(OC4H9)5、(C5H5)2TaH3、Ta(N(CH3)2)5等有机钽化合物等。

作为钼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氧化钼、钼酸锌、钼酸铵、钼酸镁、钼酸钙、钼酸钡、钼酸钠、钼酸钾、磷钼酸、磷钼酸铵、磷钼酸钠、硅钼酸、二硫化钼、二硒化钼、二碲化钼、硼化钼、二硅化钼、氮化钼、碳化钼等无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等有机钼化合物。

作为锰化合物,可列举例如:锰的氢氧化物、硝酸盐、乙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及碳酸盐等无机锰化合物;包括草酸锰、乙酰丙酮锰化合物、或甲醇锰、乙醇锰、丁醇锰等烷醇锰的有机锰化合物。

作为铁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氟化铁(II)、氟化铁(III)、氯化铁(II)、氯化铁(III)、溴化铁(II)、溴化铁(III)、碘化铁(II)、碘化铁(III)、氧化铁(II)、氧化铁(III)、四氧化三铁(II、III)、硫酸铁(II)、硫酸铁(III)、硝酸铁(II)、硝酸铁(III)、氢氧化铁(II)、氢氧化铁(III)、高氯酸铁(II)、高氯酸铁(III)、硫酸铵铁(II)、硫酸铵铁(III)、氧化钨酸铁(III)、四钒酸铁(III)、硒化铁(II)、三氧化钛铁(II)、五氧化钛二铁(III)、硫化铁(II)、硫化铁(III)、磷化二铁(II)、磷化三铁(II)、磷化铁(III)等无机铁化合物;乙酸铁(II)、乙酸铁(III)、甲酸铁(II)、三甲酸铁(III)、酒石酸铁(II)、酒石酸铁(III)钠、乳酸铁(II)、草酸铁(II)、草酸铁(III)、柠檬酸铵铁(III)、月桂酸铁(III)、硬脂酸铁(III)、三棕榈酸铁(III)、六氰合铁(II)酸钾、六氰合铁(III)酸钾、双(2,4-戊二酮)铁(II)二水合物、三(2,4-戊二酮)铁(III)、三(草酸合)铁(III)酸钾、三(三氟甲磺酸)铁(III)、对甲苯磺酸铁(III)、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III)、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III)、二茂铁等有机铁化合物。

作为铜化合物,可列举例如:草酸铜、硬脂酸铜、甲酸铜、酒石酸铜、油酸铜、乙酸铜、葡糖酸铜、水杨酸铜等有机铜化合物、碳酸铜、氯化铜、溴化铜、碘化铜、磷酸铜、水滑石、铬鳞镁矿(stichtite)、地幔岩等天然矿物等无机铜化合物。

作为镉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氟化镉、氯化镉、溴化镉、碘化镉、氧化镉、碳酸镉等无机镉化合物、苯二甲酸镉、萘酸镉等有机镉化合物。

作为汞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氯化汞、硫酸汞、硝酸汞等无机汞化合物、甲基汞、氯化甲基汞、乙基汞、氯化乙基汞、乙酸苯基汞、硫柳汞、对氯苯甲酸汞、乙酸汞荧光素等有机汞化合物。

作为镓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四苯基镓、四(3,4,5-三氟苯基)镓等有机镓化合物、含氧酸镓、卤化镓、氢氧化镓、氰化镓等无机镓化合物。

作为铟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乙氧基铟、2-乙基己酸铟、乙酰丙酮铟等有机铟化合物、氰化铟、硝酸铟、硫酸铟、碳酸铟、氟化铟、氯化铟、溴化铟、碘化铟等无机铟化合物。

作为砷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三氯化砷、五氯化砷、亚砷酸、砷酸、及作为它们的盐的亚砷酸钠、亚砷酸铵、亚砷酸钾、砷酸铵、砷酸钾等无机砷化合物、二甲砷酸、苯胂酸、二苯胂酸、对羟基苯胂酸、对氨基苯胂酸、及作为它们的盐的二甲砷酸钠、二甲砷酸钾等有机砷化合物。

作为锑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氧化锑、磷酸锑、KSb(OH)、NH4SbF6等无机锑化合物、与有机酸的锑酯、环状烷基亚锑酸酯、三苯基锑等有机锑化合物。

作为铋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苯基铋、2-乙基己酸铋、乙酰丙酮铋等有机铋化合物、硝酸铋、硫酸铋、乙酸铋、氢氧化铋、氟化铋、氯化铋、溴化铋、碘化铋等无机铋化合物。

作为硒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硒代甲硫氨酸、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硒代胱氨酸(selenocystine)等有机硒化合物、包含硒酸钾等碱金属硒酸盐、亚硒酸钠等碱金属亚硒酸盐的无机硒化合物。

作为碲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碲酸及其盐、氧化碲、氯化碲、溴化碲、碘化碲及碲醇盐。

作为镁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乙基乙酰乙酸单异丙酸镁、双(乙基乙酰乙酸)镁、烷基乙酰乙酸单异丙酸镁、双(乙酰丙酮)镁等有机镁化合物、氧化镁、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镁等无机镁化合物。

作为钙化合物,可列举例如:2-乙基己酸钙、乙醇钙、甲醇钙、甲醇乙醇钙、乙酰丙酮钙等有机钙化合物、硝酸钙、硫酸钙、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钙、氰化钙、氟化钙、氯化钙、溴化钙、碘化钙等无机钙化合物。

杂原子为Li、Na、K、Cs、S、Sr、Ba、F、Y、镧系元素的杂原子化合物可使用公知的有机或无机的化合物。

杂原子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物中的炸药的比例优选为80~99.9999质量%、更优选为85~99.9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0~99.99质量%、特别优选为95~99.9质量%,杂原子化合物的比例优选为0.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1~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1~5质量%。另外,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物中的杂原子含量优选为0.000005~10质量%、更优选为0.0000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01~5质量%、特别优选为0.001~3质量%、最优选为0.01~1质量%。

炸药与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在两者为固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粉体混合,也可以进行熔融,还可以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混合。混合可以通过搅拌、珠磨机、超声波等进行。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炸药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任意形态。作为使用冷却介质的方法,可举出将炸药与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在冷却介质中起爆的方法。作为冷却介质,可列举不活泼气体(氮、氩、CO)、水、冰、液氮、含杂原子盐的水溶液、结晶水合物等。作为含杂原子盐,可列举六氟硅酸铵、硅酸铵、硅酸四甲基铵等。冷却介质例如在为水、冰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炸药重量使用5倍左右。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基于由炸药经爆炸而生成的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冲击波所引起的压缩而转变为金刚石(爆轰法)。炸药爆炸时,杂原子被导入金刚石晶格。纳米金刚石的碳源可以是炸药和有机杂原子化合物,但在包含炸药和杂原子化合物的混合物还包含不含杂原子的碳材料的情况下,该碳材料也可能成为纳米金刚石的碳源。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6

使用TNT作为炸药,以相对于TNT 1摩尔为表1所示的摩尔数使用表1所示的掺杂剂作为杂原子化合物,在表1所示的温度(K)及压力(GPa)的条件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利用爆轰法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的制造时,能够得到以表1所示的比例掺杂有硅的纳米金刚石。

以下示出用于掺杂硅的掺杂剂分子(硅化合物)1~6的名称和结构式。

掺杂剂分子1:硅杂苯(silline)

掺杂剂分子2:四甲基硅烷(SiMe4)

掺杂剂分子3:四(硝酸酯甲基)硅烷(SiPETN)

掺杂剂分子4:四(二甲基硅醇基)硅烷(Si(SiMe2OH)4)

掺杂剂分子5:四(三甲基甲硅烷基)硅烷(Si(SiMe3)4)

掺杂剂分子6:四(三甲基甲硅烷基)甲烷(C(SiMe3)4)

[化学式1]

[表1]

根据表1可以明确的是,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大量导入有硅原子的纳米金刚石。

实施例7

在含有三硝基甲苯(TNT)和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的炸药100质量份中分别添加作为杂原子化合物的三苯基硅烷醇10质量份、1质量份或0.1质量份,使用由此得到的炸药组合物约60g、按照纳米金刚石制造的常规方法制造了硅掺杂纳米金刚石。对得到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进行了以下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炸药中的三苯基硅烷醇的添加量为10质量%、1质量%或0.1质量%。

(i)混酸处理

在浓硫酸:浓硝酸=11:1(重量比)的混酸2800g中添加在爆轰试验中得到的纳米金刚石15g,一边搅拌一边在150℃下进行了10小时处理。

(ii)碱处理

在8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中添加进行了混酸处理后的纳米金刚石1g,一边搅拌一边在100℃下进行了10小时处理。

(iii)退火

将碱处理后的纳米金刚石在真空气氛中于800℃下进行了30分钟的退火。

(iv)气相氧化

将退火后的纳米金刚石在大气氛围中于300℃下进行了2小时的气相氧化处理,由此得到了本发明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

(v)荧光分析

将通过气相氧化得到的本发明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的10w/v%的水悬浮液滴加于玻璃基板上,使其干燥,制作了评价样品。使用显微拉曼分光装置(商品名:显微激光拉曼分光光度计LabRAM HR Evolution、堀场制作所株式会社制)对得到的评价样品进行了高速映射,进行了738nm亮点成像。将使用三苯基硅烷醇作为硅化合物、且添加量以外部比例计为1质量%而得到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的738nm亮点成像图像示于图1(a)。将图1(a)的亮点的荧光光谱示于图1(b)。可确认SiV中心的零声子线(荧光峰)。得到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的Si含量在炸药中三苯基硅烷醇的添加量为10质量%时为3.2质量%、在所述添加量为1质量%时为0.15质量%、在所述添加量为0.1质量%时为0.03质量%。

根据图1(b)可确认,本发明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具有源自SiV中心的738nm的荧光。进而,将得到的硅掺杂纳米金刚石的通过XRD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BET比表面积示于以下的表2。

[表2]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装置:BELSORP-mini II(Microtrac BEL株式会社制)

测定粉末量:40mg

预干燥:120℃、真空下处理3小时

测定温度:-196℃(液氮温度)

·初级粒子的平均尺寸的测定(粉末X射线衍射法(XRD))

装置:全自动多功能X射线衍射装置(株式会社理学制)

·Si导入量的测定法(XRF)

装置: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ZSX Primus IV株式会社理学制

实施例8

使用了苯基硼酸1质量份来代替实施例7的三苯基硅烷醇1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了掺杂有硼的纳米金刚石。

实施例9

使用了三苯基膦1质量份来代替实施例7的三苯基硅烷醇1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了掺杂有磷的纳米金刚石。

实施例10

使用了双(乙酰丙酮)镍1质量份来代替实施例7的三苯基硅烷醇1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了掺杂有镍的纳米金刚石。

实施例11

使用了三苯基硅烷醇0.5质量份和苯基硼酸0.5质量份来代替实施例7的三苯基硅烷醇1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了掺杂有硅和硼的纳米金刚石。

实施例12

使用了三苯基硅烷醇0.5质量份和三苯基膦0.5质量份来代替实施例7的三苯基硅烷醇1质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得到了掺杂有硅和磷的纳米金刚石。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