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

文档序号:1857198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 (Geothermal energy collection road surface ) 是由 刘红 朱永 于 2021-09-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涉及地热能热利用技术领域,路面包括垫层、第一基层、面层,垫层为水泥碎石层,第一基层为石墨烯复合填料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第一基层位于所示垫层与面层之间,第一基层内铺设有导热管,导热管由相连通的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构成,第一导热管位于基层的内部,第一导热管的两端伸出至第一基层的外部并与第二导热管连通,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头连接,第二导热管连通地热泵、集热器,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地热泵、集热器形成封闭式循环通道。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基层填料,提高填料热传递、热量存储,提高基层承载能力。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调节路面各层温度,提高路面稳定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eothermal energy collection pave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eothermal energy utilization, and comprises a cushion layer, a first base layer and a surface layer, wherein the cushion layer is a cement gravel layer, the first base layer is a graphene composite packing layer, the surface layer is an asphalt concrete layer, the first base layer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cushion layer and the surface layer, a heat conduction pipe is laid in the first base layer and consists of a first heat conduction pipe and a second heat conduction pipe which are communicated, the first heat conduction pipe is positioned in the base layer, two ends of the first heat conduction pipe extend out of the first base layer and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on pipe, the end parts of the first heat conduction pipe and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on pipe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or,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on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geothermal pump and a heat collector, and the first heat conduction pipe, the second heat conduction pipe, the geothermal pump and the heat collector form a closed circulation channel. The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is used as a base filler, so that the heat transfer and heat storage of the filler are improved,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ase is improved.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technology is utilized to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each layer of the pavem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avement is improved.)

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面普遍由第二基层、基层、面层构成,根据各层承载的功能不同,第二基层、基层、面层通常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以适应不同地使用需求。

但是由于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在夏季温度过高,路面要经受烈日暴晒,导致路面层温度过高,甚至出现融化而导致路面变软的情况。在冬季温度过低,路面又由于温度过低而导致道路结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由于长期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路面各层热胀冷缩,并带来各层的材料性状、内部颗粒体积发生变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路面承载强度降低、结构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且分布广、造价低、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地源热泵技术是以地热能(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低温地热水和尾水)作为冷热源,即冬季把高于环境温度的地能中的热能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释放到低于环境温度的土壤中,同时提供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系统。在整个采暖和制冷过程中,系统只向土壤中吸热或排热,并不消耗水量,也不污染水,也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因此,地热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性强的绿色环保空调产品。

本发明利用地热资源的作用,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路面,在夏季,将路面结构中的热量释放到土壤中,在冬季,将土壤中的热量供给路面结构,使路面结构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不至于路面结构中产生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可大大减少废弃轮胎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减少融雪剂对路面结构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路面结构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存在承载强度降低、结构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所述路面包括垫层、第一基层、面层,所述垫层为水泥碎石层,所述第一基层为石墨烯复合填料层,所述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一基层位于所示垫层与面层之间,所述第一基层内铺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由相连通的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构成,所述第一导热管位于所述基层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两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基层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导热管连通,所述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连通地热泵、集热器,所述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地热泵、集热器形成封闭式循环通道。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复合填料为石墨烯与砂土混合料。

优选地,所述垫层与所述第一基层之间设有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第二基层之间设有弹性层,所述第二基层为混凝土层,所述弹性层为透水土工布层,且所述第二基层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由相通的水平管和竖直管构成,所述竖直管穿过所述第二基层延伸至所述弹性层处,所述水平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基层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水平管由相连通的支管和主管构成,各所述支管位于所述主管的两侧并与所述主管交叉形成十字结构,各所述支管连通相应的各所述竖直管。

优选地,所述主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管包括多个U型部,各所述U型部一体成型,相邻的两个U型部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相邻的开口朝向相同的两个U型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倾斜向上、倾斜向下延伸,位于端部的、与第二导热管连接的两个U型部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层内设有多个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导热管上设有导热副管,所述导热副管的两端与第一导热管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各所述温度感应器、电磁阀、地热泵、集热器连接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导热副管内均套设有石墨烯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通过设置第一基层为石墨烯复合填料层,将石墨烯和砂土混合而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基层填料,不仅提高填料的热传递性能和热量存储能力,还能提高基层的承载能力。并在第一基层内设置导热管,导热管上设置地热泵、集热器,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由于石墨烯具有很好地导热性能,这样地热能通过地热泵和集热器的作用,地热能源就可以通过导热管的作用、并利用第一基层内石墨烯这一良好导热介质,将地热很好地传递到第一基层、位于第一基层上下的面层、垫层,很好地调节路面结构中各层的温度,使路面冬暖夏凉,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路面各层带来的破坏。加强路面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延长寿命,且地热能为自然能源,对地热能的热量利用,保护环境、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位置平面布置图。

图3为图1中沿B-B位置平面布置图。

图4为图2中沿C-C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中:1-垫层;2-第一基层;3-弹性层;4-第二基层;5-面层,6-导热管,601第一导热管;602-第二导热管;7-输送管,701-水平管,702-竖直管,7011主管,7012-支管,8-连接头,9-地热泵,10-集热器,11-空腔,12导热副管,13-温度感应器,1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所述路面包括垫层1、第一基层2、面层5,所述垫层1为水泥碎石层,所述第一基层2为石墨烯复合填料层,所述面层5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一基层2位于所示垫层1与面层5之间,所述第一基层2内铺设有导热管6,所述导热管6由相连通的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6构成,所述第一导热管6位于所述基层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管6的两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基层2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导热管6连通,所述第一导热管6与第二导热管6的端部通过连接头8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6连通地热泵9、集热器10,所述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6、地热泵9、集热器10形成封闭式循环通道。

具体地,垫层1为低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6~10cm,第一基层2为级配良好的石墨烯复合填料,其中石墨烯复合填料为石墨烯与砂土的混合料,按照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配制,第一基层2的厚度为20~36cm,面层5的厚度为16~24cm。导热管6由可导热的材料制成,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金属材质制成,导热管6内部可以流通导热液体。第一导热管6铺设在第一基层2内,第二导热管6呈U型铺设在第一基层2的外部,第一导热管6的两端与第二导热管6的两端固定相接并连通,第二导热管6是非一体成型的,是由至少两部分组成的,地热泵9上的、供导热液体进、出的不同的泵管分别连通第二导热管6的不同部分,形成供导热液体泵入、泵处的通道,第二导热管6上还设有集热器10,导热管6、地热泵9、集热器10共同形成封闭的循环通道,供导热液体循环流通。地热泵9、集热器10为已知技术,均可通过市售得到。

采用石墨烯与砂土混合作为第一基层2,并将导热管6设置在第一基层2,由于石墨烯具有很好地导热性能,这样地热能通过地热泵9和集热器10的作用,地热能源就可以通过导热管6的作用、并利用第一基层2内石墨烯这一良好导热介质,可以将地热很好地传递到位于第一基层2上下的面层5、垫层1,很好地调节路面结构中各层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路面各层带来的破坏。将石墨烯和砂土混合而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基层填料,不仅提高填料的热传递性能和热量存储能力,还能提高基层的承载能力。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垫层1与所述第一基层2之间设有第二基层4,所述第一基层2与所述第二基层4之间设有弹性层3,所述第二基层4为混凝土层,所述弹性层3为透水土工布层,且所述第二基层4内部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设有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由相通的水平管701和竖直管702构成,所述竖直管702穿过所述第二基层4延伸至所述弹性层3处,所述水平管7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基层4的外部。

具体地,弹性层3为1~2层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为有纺土工布,起着过滤、隔离和加筋的作用。第二基层4为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层。

所述水平管701由相连通的支管7012和主管7011构成,主管7011设有一个,主管7011上设有多组支管7012,各组设有两个支管7012,各组中的支管7012位于主管7011的两侧,且各支管7012与所述主管7011交叉形成十字结构,各所述支管7012连通相应的各所述竖直管702。且在所述主管7011上也设置有多个竖直管702。

所述连接头8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头8,方便安装、拆卸及更换。

输送管7用来供稀释菌液和反应液流通进入到第一基层2内,稀释菌液和反应液可以经水平管701位于第二基层4的一端泵入,然后经各个主管7011、支杆、竖直管702经弹性层3进入到第一基层2内,对第一基层2的填料进行生物加固。加强第一基层2的稳固,进一步提高路面的稳固性。弹性层3对输送入的菌液和反应液起到过滤、隔离的作用。生物加固过程结束后,可以经位于第二基层4外的输送管7将残留的液体泵出。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管6包括多个U型部,各所述U型部一体成型,相邻的两个U型部的开口朝向相反的方向,相邻的、开口朝向相同的两个U型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倾斜向上、倾斜向下延伸,也即是开口朝向相反的相邻的两个U型部,一个倾斜向上、一个水平设置,或者一个倾斜向下、一个水平设置,而开口朝向相同的、最靠近的两个U型部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位于端部的、与第二导热管6连接的两个U型部是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第一导热管6设置在第一基层2沿竖直方向的不同区域内。这样既可以兼顾第一基层2的水平方向不同区域的地热能的传递,也可以兼顾第一基层2沿竖直方向的上下区域地热能的传递,更有利于地热能在路面结构的不同层之间的传递,使各层的温度更加均匀、一致。

在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层2内设有多个温度感应器13,所述第一导热管6上设有导热副管12,所述导热副管12的两端与第一导热管6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4,各所述温度感应器13、电磁阀14、地热泵9、集热器10均连接控制单元。

具体地,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第一基层2的不同区域,如各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也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不同平面内。导热副管12可以与第一导热管6的水平设置的U型部设置在一个平面内,也可以倾斜设置,或呈S型设置在第一基层2内,对第一基层2内未被导热管6覆盖的区域进行热传递的补充。也可以在实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判断温度不均匀一致的区域所在之处,利用导热副管12进行地热能利用的补充,导热副管12的排布原则即是沿需要热传递补充的区域走势进行。

温度传感器除了可以作为导热副管12排布走势依据外,还可以为控制单元的控制提供反馈。温度传感器将测量得到的各处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温度是否均匀一致,控制各电磁阀14的启闭,从而控制导热副管12是否启用。且控制单元也可以根据各处的温度反馈,控制地热泵9、集热器10的工作,控制导热管6及导热副管12内导热液体的流量、流速,从而控制地热能量的大小,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路面各层的温度。

同时,在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6、导热副管12内均套设有石墨烯管,石墨烯管可以固定贴合在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6、导热副管12内部,进一步增强导热效果。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热能源采集路面的施工方法为:

1、垫层施工

根据各路段垫层1的宽度、厚度及预定干容重,计算各段所需要的干集料数量;并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摊铺碎石、整型、碾压。

2、第二基层施工

在垫层1上方,支模板,若为素混凝土板,则直接浇筑混凝土底板和侧板;若为钢筋混凝土板,则铺设按构造配置的钢筋网,再浇筑混凝土底板和侧板。在底板上纵横布置主管7011、支管7012、竖直管702。在侧板上方,支带孔的顶板的模板,预留孔应低于竖直管702端口2~3mm,从而保证竖直管702可以伸出顶板圆孔2~3mm。底板、侧板、顶板相围合形成空腔11。

3、弹性层施工

第二基层4的顶板上方铺设1~2层有纺土工布,伸出顶板圆孔的竖直管702应被土工布包裹,并进行绑扎并固定。将土工布清扫干净,表面无浮土、杂物,保持洁净,并洒水使之湿润。

4、第一基层施工

选定级配良好的砂土和石墨烯,比例为1:1,充分拌和。随后,采用多功能摊铺机进行联合摊铺,以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在碾压厚度达到第一基层2厚度一半时,铺设第一导热管6,第一导热管6伸出第一基层2一端适当距离,继续摊铺、碾压直至第一基层2达到指定厚度。

将伸出的第一导热管6与第二导热管6连接,然后第二导热管6与地热泵9、集热器10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式循环通道。

5、胶结液的注入

通过输送管7灌入巴氏芽孢杆菌菌液,使其与第一基层2的混合料充分接触,随后,灌入同等体积的细菌固定液。将反应液1mol/L CaCl2+尿素以1m3/h的流速分10次分别灌入第一基层2内,直至胶结完成,并利用真空机抽出第一基层2表面的多余液体。

6、面层施工

使用拌和站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利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摊铺地点,温度不低于120℃~150℃。采用厚度控制法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全幅摊铺。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设备、方法均为已知技术。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公路节能环保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