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

文档序号:1915150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 (Hose winding device ) 是由 王静 段浩杰 丁佳伟 陈新响 刘尊程 于 2021-09-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转轴、挡板和手轮,挡板设置于壳体的开口处,且挡板沿壳体开口的直径方向设置,挡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手轮设置于壳体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转轴设置于壳体内,并沿壳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面并与手轮固定连接,转轴与壳体底面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豁口,豁口沿壳体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豁口两侧壳体的侧面上相对称分别设有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第一轧辊机构与第二轧辊机构相互配合将水龙带当中的水排出;本发明对水龙带卷收的速度快,能够显著缩短水龙带的卷收时间,提高卷收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se w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shell with an opening at one end, a rotating shaft, a baffle and a hand wheel, wherein the baffl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shell and is arranged along the diameter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 of the shell, and the baffl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the hand wheel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is arranged along the central line direction of the shell,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ffle through a bear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and wheel,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through a bearing;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notch, the notch is arranged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shell, the side surfaces of the shell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notch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rolling mechanism respectively, and the first roll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olling mechanism ar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to discharge water in the water hose; the water hose wind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water hose winding speed is high, the water hose winding time can be obviously shortened, and the wind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龙带卷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带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其除了可以在发生火灾后的灭火作业中使用外,还可以用于各种液体运输场合中。为储存方便以及下一次使用,水龙带在使用完毕后一般需要先排去其内剩余液体,而后盘卷成圆盘状放置于储存柜中。但长期以来,由于其长度长,重量重,水龙带使用后的回收一直为操作人员所诟病。尤其是在空间狭小、场地受限的船艇上更是如此。另外,船员们日常训练考核时会进行水龙带的抛出以及卷收训练。往往会存在抛出水龙带只需花费几秒,却要花数分钟来将水龙带卷回的情况,浪费了训练的时间,影响了训练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员们进行水龙带的抛出以及卷收训练时,水龙带卷收效率低,影响训练质量的问题,以实现水龙带快速卷收和排水排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转轴、挡板和手轮,挡板设置于壳体的开口处,且挡板沿壳体开口的直径方向设置,挡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手轮设置于壳体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转轴设置于壳体内,并沿壳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面并与手轮固定连接,转轴与壳体底面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豁口,豁口沿壳体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豁口两侧壳体的侧面上相对称分别设有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第一轧辊机构与第二轧辊机构相互配合将水龙带当中的水排出。

进一步的,第一轧辊机构包括第一轧辊架、第一斜板、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轧辊架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侧面上,第一斜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轧辊架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辊筒设置于第一斜板靠近豁口的一侧,第一辊筒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板两端转动连接,第二辊筒设置于第一轧辊架靠近豁口的一侧,第二辊筒两端分别与第一轧辊架两端转动连接,第一斜板与第一轧辊架之间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斜板和第一轧辊架,第一螺杆与第一斜板、第一轧辊架均滑动连接,第一斜板和第一轧辊架之间的第一螺杆上穿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轧辊架远离第一斜板一侧的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第二轧辊机构包括第二轧辊架、第二斜板、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第二轧辊架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侧面上,第二斜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轧辊架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三辊筒设置于第二斜板靠近豁口的一侧,第三辊筒两端分别与第二斜板两端转动连接,第四辊筒设置于第二轧辊架靠近豁口的一侧,第四辊筒两端分别与第二轧辊架两端转动连接,第二斜板与第二轧辊架之间设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斜板和第二轧辊架,第二螺杆与第二斜板、第二轧辊架均滑动连接,第二斜板和第二轧辊架之间的第二螺杆上穿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二轧辊架远离第二斜板一侧的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进一步的,第一轧辊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相对称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侧面的两侧,第二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且第二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靠近豁口的一端,第二辊筒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远离壳体的一端,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与两个第一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第一斜板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斜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壳体之间,第一斜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与两个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螺栓设置于第一斜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斜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螺杆与第一斜板、第一连接板均滑动连接,第一弹簧穿设于第一斜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斜板一侧的第一螺杆上;

第二轧辊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对称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侧面的两侧,第四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四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靠近豁口的一端,第四辊筒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远离壳体的一端,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两个第二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第二斜板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二斜板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与壳体之间,第二斜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螺栓设置于第二斜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斜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螺杆与第二斜板、第二连接板均滑动连接,第二弹簧穿设于第二斜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第二螺杆上,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斜板一侧的第二螺杆上。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五辊筒,且第五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远离壳体的一端,第五辊筒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六辊筒,且第六辊筒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远离壳体的一端,第六辊筒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螺栓的头部与第一斜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一弹簧与第一斜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一弹簧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螺母之间设有垫片;

第二螺栓的头部与第二斜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二弹簧与第二斜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二弹簧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垫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螺母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的距离;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存在间隔,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存在间隔。

进一步的,第一轧辊架、第一斜板、第二轧辊架和第二斜板的棱角均为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包括主轴和副轴;所述主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挡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面并与手轮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另一端与壳体底面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副轴为“7”字型副轴,所述副轴横杆的一端与主轴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副轴竖杆靠近挡板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主轴上沿主轴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位于副轴竖杆的下方;副轴的直径小于主轴的直径,副轴的长度小于主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扣;所述挡板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手轮为包括“Z”字型摇臂,所述“Z”字型摇臂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置于手轮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手轮的下方;所述基座为三角形结构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先将水龙带对折,然后将水龙带折痕处套设于转轴上,将折叠的水龙带置于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之间,将挡板装于壳体上,手握手轮,转动转轴,水龙带顺着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从豁口进入壳体内,卷入转轴上;同时,第一轧辊机构与第二轧辊机构相互配合将水龙带当中的水排出;

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的距离需要进行严格控制,若距离过大,将会导致水龙带中的水挤出不彻底,水龙带中依然残留大量液体,达不到预期的排水效果;若距离过小,则会增大水龙带与辊筒间的摩擦力,使得水龙带收卷不流畅,甚至卡死,导致水龙带磨损加剧,缩减水龙带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使用时,将水龙带置于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之间,拧松第一螺母,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一螺栓的同时带动第一斜板绕第一销轴转动,同时第一斜板带动第一辊筒移动,当第一辊筒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一螺母,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弹簧伸长或缩短;同时,拧松第二螺母,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二螺栓的同时带动带动第二斜板绕第二销轴转动,同时第二斜板带动第三辊筒移动,当第三辊筒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二螺母,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簧伸长或缩短;卷收水龙带时,水龙带顺着辊筒,从豁口卷入壳体内,通过移动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的位置来调整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始终保持合适距离,同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保证两辊筒始终与水龙带保持贴合,更好的挤出水龙带当中的水及异物;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辊和第三辊筒进行一级压缩,再通过第二辊筒和第四辊筒进行二级压缩,使水龙带当中的水能够充分排出;

设置第五辊筒和第六辊筒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挤压水龙带当中的水,另一方面是当卷收水龙带时,可以对水龙带起到导向的作用。

第一轧辊架、第一斜板、第二轧辊架和第二斜板的棱角均为圆角,不仅能够减少对水龙带的磨损,而且也能够降低操作人员被划伤的风险;

副轴的设置,能够使水龙带在卷入或脱落时更为流畅,且副轴的球状接触面也可以减少对水龙带的磨损;同时,在主轴上开设长槽,能够加大水龙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

通过卡槽与卡扣实现挡板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挡板可以装在壳体上,也可以从壳体上卸下来,方便了水龙带装入壳体,以及从壳体内取出;

采用“Z”字型摇臂,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手柄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即可减少占用空间,又可避免造成安全隐患;防滑条纹能够增大手握手柄的摩擦力;

提手的设置能够方便将整个水龙带卷收装置提起进行移动位置;

三角形结构基座使得整个水龙带卷收装置即使在船艇颠簸时也能够保持平衡;

本发明对水龙带卷收的速度快,能够显著缩短水龙带的卷收时间,提高卷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中第一轧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中第二轧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中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挡板、4-手轮、5-轴承、6-豁口、7-第一斜板、8-第一辊筒、9-第二辊筒、10-第一销轴、11-第一螺栓、12-第一弹簧、13-第一螺母、14-第二斜板、15-第三辊筒、16-第四辊筒、17-第二销轴、18-第二螺栓、19-第二弹簧、20-第二螺母、21-第一支撑板、22-第一连接板、23-第二支撑板、24-第二连接板、25-主轴、26-副轴、27-长槽、28-耳板、29-卡槽、30-卡扣、31-把手、32-摇臂、33-手柄、34-提手、35-基座、36-垫片、37-第五辊筒、38-第六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1、转轴2、挡板3和手轮4,壳体1不仅用于存放水龙带,而且还对水龙带起到保护的作用,挡板3设置于壳体1的开口处,且挡板3沿壳体1开口的直径方向设置,挡板3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壳体1采用半开放式的,挡板3可以装在壳体1上,也可以从壳体1上卸下来,方便了水龙带装入壳体1,以及从壳体1内取出,手轮4设置于壳体1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转轴2设置于壳体1内,并沿壳体1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转轴2一端通过轴承5与挡板3可拆卸连接,轴承5可以减缓转轴2与挡板3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转轴2的作用,另一端穿过壳体1的底面并与手轮4固定连接,转轴2与壳体1底面之间通过轴承5连接,这里轴承5选用深沟球轴承,轴承2可以减缓转轴2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转轴2的作用;壳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豁口6,豁口6沿壳体1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豁口6两侧壳体1的侧面上相对称分别设有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分别独立安装,以利于后期的维护保养,第一轧辊机构与第二轧辊机构相互配合将水龙带当中的水排出。

如图5所示,第一轧辊机构包括第一轧辊架、第一斜板7、第一辊筒8和第二辊筒9,第一轧辊架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侧面上,第一斜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0与第一轧辊架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辊筒8设置于第一斜板7靠近豁口6的一侧,第一辊筒8两端分别与第一斜板7两端转动连接,第二辊筒9设置于第一轧辊架靠近豁口6的一侧,第二辊筒9两端分别与第一轧辊架两端转动连接,第一斜板7与第一轧辊架之间设有第一螺栓11,第一螺栓11的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斜板7和第一轧辊架,第一螺杆与第一斜板7、第一轧辊架均滑动连接,第一斜板7和第一轧辊架之间的第一螺杆上穿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第一轧辊架远离第一斜板7一侧的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3;

如图6所示,第二轧辊机构包括第二轧辊架、第二斜板14、第三辊筒15和第四辊筒16,第二轧辊架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侧面上,第二斜板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7与第二轧辊架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三辊筒15设置于第二斜板14靠近豁口6的一侧,第三辊筒15两端分别与第二斜板14两端转动连接,第四辊筒16设置于第二轧辊架靠近豁口6的一侧,第四辊筒16两端分别与第二轧辊架两端转动连接,第二斜板14与第二轧辊架之间设有第二螺栓18,第二螺栓18的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斜板14和第二轧辊架,第二螺杆与第二斜板14、第二轧辊架均滑动连接,第二斜板14和第二轧辊架之间的第二螺杆上穿设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第二轧辊架远离第二斜板14一侧的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0。

如图5所示,第一轧辊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21,两个第一支撑板21相对称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侧面的两侧,第二辊筒9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之间,且第二辊筒9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靠近豁口6的一端,第二辊筒9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2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22,且第一连接板22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一连接板22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2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为一体成型;第一斜板7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之间,且第一斜板7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与壳体1之间,第一斜板7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0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第一螺栓11设置于第一斜板7和第一连接板22之间,第一螺栓11的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斜板7和第一连接板22,第一螺杆与第一斜板7、第一连接板22均滑动连接,第一弹簧12穿设于第一斜板7和第一连接板22之间的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母13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2远离第一斜板7一侧的第一螺杆上;

如图6所示,第二轧辊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23,两个第二支撑板23相对称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侧面的两侧,第四辊筒16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3之间,且第四辊筒16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3靠近豁口6的一端,第四辊筒16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23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板2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24,且第二连接板24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3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二连接板24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2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4与两个第二支撑板23为一体成型;第二斜板14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3之间,第二斜板14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7与两个第二支撑板23转动连接;第二螺栓18设置于第二斜板14和第二连接板24之间,第二螺栓18的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二斜板14和第二连接板24,第二螺杆与第二斜板14、第二连接板24均滑动连接,第二弹簧19穿设于第二斜板14和第二连接板24之间的第二螺杆上,第二螺母20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4远离第二斜板14一侧的第二螺杆上。

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之间的距离需要进行严格控制,若距离过大,将会导致水龙带中的水挤出不彻底,水龙带中依然残留大量液体,达不到预期的排水效果;若距离过小,则会增大水龙带与辊筒间的摩擦力,使得水龙带收卷不流畅,甚至卡死,导致水龙带磨损加剧,缩减水龙带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使用时,拧松第一螺母13,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一螺栓11的同时带动第一斜板7绕第一销轴10转动,同时第一斜板7带动第一辊筒8移动,当第一辊筒8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一螺母13,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弹簧12伸长或缩短;同时,拧松第二螺母20,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二螺栓18的同时带动带动第二斜板14绕第二销轴17转动,同时第二斜板14带动第三辊筒15移动,当第三辊筒15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二螺母20,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簧19伸长或缩短;卷收水龙带时,将水龙带置于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之间,水龙带顺着辊筒,从豁口6卷入壳体1内,通过移动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的位置来调整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之间始终保持合适距离,同时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9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保证两辊筒始终与水龙带保持贴合,更好的挤出水龙带当中的水及异物;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进行一级压缩,再通过第二辊筒9和第四辊筒16进行二级压缩,使水龙带当中的水能够充分排出。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1之间设有第五辊筒37,且第五辊筒37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五辊筒37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21转动连接;

两个第二支撑板23之间设有第六辊筒38,且第六辊筒38设置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3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六辊筒38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23转动连接;设置第五辊筒37和第六辊筒38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挤压水龙带当中的水,另一方面是当卷收水龙带时,可以对水龙带起到导向的作用。

第一螺栓18的头部与第一斜板7之间设有垫片36,第一弹簧12与第一斜板7之间设有垫片36,第一弹簧12与第一连接22板之间设有垫片36,第一连接板22与第一螺母13之间设有垫片36;

第二螺栓18的头部与第二斜板14之间设有垫片36,第二弹簧19与第二斜板14之间设有垫片36,第二弹簧19与第二连接板24之间设有垫片36,第二连接板24与第二螺母20之间设有垫片36。

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辊筒9和第四辊筒16之间的距离;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进行一级压缩,再通过第二辊筒9和第四辊筒16进行二级压缩,使水龙带当中的水能够充分排出;第一辊筒8和第二辊筒9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三辊筒15和第四辊筒16之间存在间隔,保证第一辊筒8、第二辊筒9、第三辊筒15和第四辊筒16始终能够转动。

第一轧辊架、第一斜板7、第二轧辊架和第二斜板14的棱角均为圆角,不仅能够减少对水龙带的磨损,而且也能够降低操作人员被划伤的风险。

如图7所示,转轴2包括主轴25和副轴26;主轴25一端通过轴承5与挡板3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1的底面并与手轮4固定连接,主轴25另一端与壳体1底面之间通过轴承5连接;副轴26为“7”字型副轴26,副轴26横杆的一端与主轴25远离挡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副轴26竖杆靠近挡板3的一端为自由端;主轴25上沿主轴25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槽27,长槽27位于副轴26竖杆的下方;副轴26的直径小于主轴25的直径,副轴26的长度小于主轴25的长度;副轴26可以避免与壳体1发生接触,副轴26的设置,能够使水龙带在卷入或脱落时更为流畅,且副轴26的球状接触面也可以减少对水龙带的磨损;同时,在主轴25上开设长槽27,能够加大水龙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

挡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耳板28,耳板28上开设有卡槽29,壳体1的侧面上设有与卡槽29相适配的卡扣30;挡板3上设有把手31;通过卡槽29与卡扣30实现挡板3与壳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挡板3可以装在壳体1上,也可以从壳体1上卸下来,方便了水龙带装入壳体1,以及从壳体1内取出。

如图8所示,手轮4为包括“Z”字型摇臂32,“Z”字型摇臂32一端与转轴2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有手柄33;手柄33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条纹;采用“Z”字型摇臂32,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手柄33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即可减少占用空间,又可避免造成安全隐患;防滑条纹能够增大手握手柄33的摩擦力。

壳体1的底面上设有提手34,提手34设置于手轮4的上方;提手34的设置能够方便将整个水龙带卷收装置提起进行移动位置。

壳体1的底面上设有基座35,基座35设置于手轮4的下方;基座35为三角形结构基座35;三角形结构基座35使得整个水龙带卷收装置即使在船艇颠簸时也能够保持平衡。

使用时,先将水龙带对折,然后将水龙带折痕处套设于主轴25上,将折叠的水龙带置于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之间,将挡板3装于壳体1上,手握手柄33,通过摇臂32转动转轴2,水龙带顺着辊筒,从豁口6进入壳体1内,卷入转轴2上;水龙带卷收时,第五辊筒37和第六辊筒38一方面挤压水龙带当中的水,另一方面对水龙带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拧松第一螺母13,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一螺栓11的同时带动第一斜板7绕第一销轴10转动,同时第一斜板7带动第一辊筒8移动,当第一辊筒8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一螺母13,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弹簧12伸长或缩短;同时,拧松第二螺母20,往外拉出或往里推动第二螺栓18的同时带动带动第二斜板14绕第二销轴17转动,同时第二斜板14带动第三辊筒15移动,当第三辊筒15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拧紧第二螺母20,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簧19伸长或缩短;卷收水龙带时,将水龙带置于第一轧辊机构和第二轧辊机构之间,水龙带顺着辊筒,从豁口6卷入壳体1内,通过移动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的位置来调整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之间始终保持合适距离,同时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9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保证两辊筒始终与水龙带保持贴合,更好的挤出水龙带当中的水及异物;水龙带在卷收过程中先通过第一辊筒8和第三辊筒15进行一级压缩,再通过第二辊筒9和第四辊筒16进行二级压缩,使水龙带当中的水能够充分排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龙带卷收装置,对水龙带卷收的速度快,能够显著缩短水龙带的卷收时间,提高卷收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用橡胶衬套缩卷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