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44257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针对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Radiotherapeutic medicine for diseases caused by coronavirus or influenza vir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罗志福 李凤林 樊彩云 陈宝军 刘子华 解清华 于 2021-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针对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放射性治疗药物包括靶向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的靶向分子,所述靶向分子上标记有放射性核素。(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adioactive therapeutic medicine for diseases caused by coronavirus or influenza viru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针对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技术应用中的放射性药物领域,特别涉及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WHO将由2019-nCoV所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则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式分类名为SARS-CoV-2,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冠状病毒最早被发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是已知自然界中最长序列RNA病毒,其单股正链基因序列长达26-32kb,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感染。冠状病毒感染在世界上非常普遍,人群中大约10%-30%的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是普通感冒中居第2位的病因,儿童感染率较高。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冠状病毒主要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并且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引起隐形感染,这更促进潜在性传播。部分冠状病毒可导致大范围传播及较高的死亡率,研究显示2003年在中国大陆地区SARS病毒引发的肺炎死亡率为7%,2012年MERS病毒导致的死亡率比SARS更高,而目前的2019-nCoV已在全球导致上千万人感染,死亡率在2%左右。

流感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流感病毒粒子一般为球形或丝状,球形病毒直径80-120nm。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P)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共分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又称A型、乙型流感病毒又称B型、丙型流感病毒又称C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性最强,易感染人类、猪、马、禽类及其他动物,易引起中、重度疾病,能侵袭所有年龄组人群,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根据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抗原性(H)的不同可分为15个亚型,即H1-H15;根据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神经氨酸酶抗原性(NA)的不同可分为9个亚型,即N1-N9;两者可以随意组合,最多可组合成135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类中传播并曾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主要甲型流感病毒有H1N1亚型、H2N2亚型和H3N2亚型,近几年又发现了H9N2亚型和H5N1亚型在人类中的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大变异。曾经有3次导致世界性大流行的流感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

流感每年导致人类死亡的数量远多于其他病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季节性流感可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29-65万死亡病例。2009年,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了严重的甲型H1N1流感,有5900万美国人感染,26.5万人住院,1.2万人死亡,当时WHO第1次将其定性为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次事件的整体死亡率约为万分之二,住院病人死亡率4.5%。最近,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最新估计,从2019年9月至今,美国至少有3400万人感染流感,35万人住院治疗,死亡人数达2万人,住院病人死亡率达5.5%。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年因流感死亡人数达2.7-7万。

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在病毒结构、变异性、传播途径、感染后临床症状等方面有诸多相似点。在结构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蛋白),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E蛋白)较小,是与包膜结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蛋白),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酯酶糖蛋白(HE蛋白)。流感病毒的包膜中含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蛋白突出病毒体外,被称作刺突蛋白;血凝素是受体结合位点,可以协助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相互融合,具有免疫原性;神经氨酸酶可以水解唾液酸,切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联系而使病毒顺利释放,继续感染下一个宿主细胞,此蛋白是流感治疗药物的一个作用靶点。由此可看出,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都含有刺突蛋白,都为受体结合位点,都可以协助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相互融合,具有免疫原性,因此是设计治疗药物的重要靶点,这也是流感病毒药物对冠状病毒也具有一定靶向性的重要原因。其次,研究证实,所有的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有高度的基因变异率,在2种不同基因型的病毒株感染同一细胞时,病毒基因能够重组。即在理论上,目前全球流行的普通冠状病毒或只感染一些动物的冠状病毒以及各类型流感病毒,可能存在病毒基因进行重组变异产生新的毒株,导致不可预见的流行宿主范围和致病性,如今年新冠病毒的爆发和大范围扩散。

流感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轻症,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病患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流感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目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它们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在流感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服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率。但流感病毒极容易变异,目前并没有对所有类型流感均有效的特效药物,而疫苗的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病毒变异速度,因此流感疫苗也不能做到对流感病毒100%的预防。

而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疫苗研究、小分子化学药物研究和中药研究。研究最多的依然集中在化学药物,目前作为抗新冠病毒化学药物设计和筛选的靶标有三大类:一是病毒进入细胞的阶段,介导这一入侵过程的关键蛋白如病毒受体S蛋白和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都可作为靶蛋白,抗体和疫苗也是作用在这个阶段和区域;二是病毒复制阶段,涉及到病毒核酸RNA的合成、蛋白质的翻译和加工等,其中RNA复制所必需的RNA聚合酶(RdRp),以及对病毒蛋白进行加工的蛋白酶如3-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酶(3Clpro)和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Plpro),都是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靶标;三就是病毒释放阶段,涉及到病毒颗粒的组装和出芽,关于冠状病毒的释放过程的分子机制,目前文献报道的不多。但是,到目前为止,本次新冠病毒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

考虑到核技术在现代医学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核医学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已成为诊疗疾病和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当今解决心、脑血管和肿瘤三大疾病的重要方法。在面临流感季节性爆发以及此次新冠病毒持续全球扩散,且针对2019-nCOV尚没有特效药物的形势下,本发明提出了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靶向病毒刺突蛋白的分子,借助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将拥有刺突蛋白的流感病毒和2019-nCOV等冠状病毒杀死,从而为新冠肺炎、流感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核技术新方法。

到目前为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持续在全球蔓延,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面对流感病毒每年季节性的爆发,导致大量死亡病例,但也尚没有对各型流感病毒均有效的特效药物的情形下,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治疗药物研发新思路、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研发针对2019-nCOV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广谱抗病毒特效药,以应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扩散和防治,以及未来有可能产生变异的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挑战。

发明内容

众所周知,紫外线可以杀死病毒,研究证实2019-nCOV和流感病毒亦对紫外线敏感。紫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的电磁辐射,能量在3eV-124eV之间,紫外线照射可以破坏病毒的RNA结构,使病毒生产蛋白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丧失,从而将病毒杀死。另外,为了将照射范围内所有病毒都杀灭,紫外线杀灭病毒需要一定时间,在杀灭时不允许人员进入以避免造成损伤。而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远高于紫外线,某些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γ射线或X射线,其一个光子所产生的能量就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因此放射性核素具有杀死病毒的巨大潜力。

因此,若将合适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在适当的靶向2019-nCOV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分子上,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就可以直接导致病毒RNA链的断裂,另外由射线电离作用产生的自由基与病毒RNA链上基团作用还可以间接导致RNA链的断裂,从而在病毒颗粒范围内(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0nm左右)将2019-nCOV等冠状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杀死,对新冠肺炎、流感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靶向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分子上杀灭病毒类似于肿瘤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能量大部分靶向沉积到病毒蛋白或RNA上,造成病毒结构毁灭而灭活,因此所需剂量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目前该利用放射性治疗药物对新冠肺炎、流感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在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

设计靶向2019-nCOV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的放射性治疗药物,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适合新冠肺炎、流感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的核素应具备以下特性:①射线能量适中,以保证在对靶点造成足够辐射剂量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②半衰期(T1/2)适中,治疗核素的物理半衰期要适当,一般以几天至几十天较为理想,以方便后续标记物的制备;③生产制备方便,易于及时获得,价廉;④化学性质活泼,以易于标记其他物质。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对比各种可治疗的核素性质后,发现发射俄歇电子的125I基本符合上述要求。125I是最早用于疾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它的衰变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电子俘获,第二步是内转换,在这两步过程中分别发射出等量的俄歇电子,共22个,俄歇电子的能量为20-500eV,生物组织内的射程为1-10nm,LET为10-25keV/μm,与γ射线相比属高LET,体内生物效应更高,毒副作用更小。另外,125I还发射27.5keV能量的X射线和35.5keV能量的γ射线,但在生物体内125I主要依靠俄歇电子释放的能量来杀死目标,对多数蛋白的免疫活性辐射损伤影响小,标记物稳定性好,同时对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也较小。125I半衰期较长(T1/2为60.14天),且目前国内可自主生产,比较廉价易得。因此125I是标记抗体、小分子化合物进行放射性治疗的最佳核素之一。同时也是核医学应用最多、临床治疗效果最好的放射性核素之一,目前125I以粒子源的形式在肿瘤治疗中大量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在确定了放射性治疗核素后,需要筛选出对2019-nCOV等冠状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有高靶向性的分子作为载体,这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治疗新冠肺炎等冠状病毒引发疾病及流感能否获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适合新冠肺炎等冠状病毒引发疾病及流感放射性治疗的靶向分子应具备以下特性:①靶向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且与蛋白分子具有较强的结合性;②易被标记,且标记后不改变其对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的靶向性或改变较小;③最好是已有研究表明对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分子,以加快放射性药物的研发进度。

在对报道的众多对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有潜在活性的分子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能靶向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生物大分子,如单抗,小分子多肽及化学药物均具有被125I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潜力。单抗及多肽为生物活性分子,具有独特的靶向性,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能精准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小宇宙”对抗疾病,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后,也是率先被研究开发的方向,它能通过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来保护人体细胞免受侵害。研究最多的小分子化学药物可以作用于病毒进入人体的不同阶段,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多个研究团队已筛选出多个小分子药物,一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因此,在面临本次新冠病毒尚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流感季节性全球爆发导致大量死亡的情势下,以各研究团队筛选出的对新冠病毒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分子为靶分子,对其进行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将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杀死,研发出针对新冠病毒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广谱特效放射性治疗药物,为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核技术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针对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疾病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包括靶向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的靶向分子,所述靶向分子上标记有放射性核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靶向分子选自小分子化合物、多肽和蛋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放射性核素包括但不限于125I、123I、131I、67Ga、111In、201Tl、191Pt、119Sb、161Tb、177Lu、89Zr、77Br、89S、90Y、32P、153Sm和188Re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125I、123I、131I、67Ga、111In、201Tl、191Pt、119Sb、161Tb、177Lu、89Zr、77Br、89S、90Y、32P、153Sm和188Re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阿比多尔、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磷酸氯喹、羟氯喹和其类似物;所述多肽包括但不限于HR2L、HR2P、P1、CP-1、LCB1、LCB3、AHB2、SBP1和其变体,所述蛋白包括但不限于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糖蛋白抗体SARS-CoV-2SpikeRBDNanobody、SAntibody、新冠纳米中和抗体R173c1、新冠抗体k79d9、S309、B38、H4、LY-CoV555、STE90-C11、流感病毒抗体HA antibody、NP antibody、PA antibody和其变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选自阿比多尔、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磷酸氯喹、羟氯喹和其类似物,所述多肽选自HR2L、HR2P、P1、CP-1、LCB1、LCB3、AHB2、SBP1和其变体,所述蛋白选自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糖蛋白抗体SARS-CoV-2SpikeRBDNanobody、SAntibody、新冠纳米中和抗体R173c1、新冠抗体k79d9、S309、B38、H4、LY-CoV555、STE90-C11、流感病毒抗体HA antibody、NP antibody、PA antibody和其变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R2L的氨基酸序列为SIPNFGS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GNYTYYNKW(SEQ ID NO: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R2P的氨基酸序列为S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SEQ ID NO: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P1的氨基酸序列为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SEQ ID NO: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P-1的氨基酸序列为GINASVVNIQKEIDRLNEVAKNLNESLIDLQELGKYE(SEQ ID NO: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CB1的氨基酸序列为DKEWILQKIYEIMRLLDELGHAEASMRVSDLIYEFMKKGDERLLEEAERLLEEVER(SEQ ID NO: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CB3的氨基酸序列为NDDELHMLMTDLVYEALHFAKDEEIKKRVFQLFELADKAYKNNDRQKLEKVVEELKELLERLLS(SEQ ID NO: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HB2的氨基酸序列为ELEEQVMHVLDQVSELAHELLHKLTGEELERAAYFNWWATEMMLELIKSDDEREIREIEEEARRILEHLEELARK(SEQ ID NO: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SBP1的氨基酸序列为IEEQAKTFLDKFNHEAEDLFYQS(SEQ ID NO: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变体是指上述序列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缺失或插入,并且所述变体也能够靶向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蛋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放射性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靶向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的靶向分子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方法包括氯甘脲(Iodogen)法、氯胺T法、乳过氧化物酶法(LPO)和酰化试剂(Bolton和Hunter试剂)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氯甘脲法包括:在内壁上涂有氯甘脲的反应容器中加入待标记靶向分子和放射性核素溶液,室温反应1-60min得到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分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反应容器的内壁上涂布氯甘脲的方法包括:将氯甘脲溶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配成溶液,移取所配成的溶液至反应容器中,氮气吹干后在反应容器的内壁上形成均匀的氯甘脲薄膜,任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或氯仿,所述溶液的浓度为0.04-1mg/mL,任选地,反应容器的内壁上氯甘脲含量为5-50μg,优选地10-50μg、10-40μg、10-30μg、10-20μg、20-30μg、30-40μg,例如10μg、20μg、30μg或40μg。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小分子化合物的标记方法还包括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催化剂、催化辅助剂、反应助剂和还原剂在有机溶剂中于30-60℃反应过夜,反应混合物冷却后除去溶剂并纯化后得到前体化合物;

将所述前体化合物溶于甲醇制成溶液,将制成的甲醇溶液和乙酸加入涂有氯甘脲的反应容器中,混匀,加入放射性核素的溶液,震荡2-10min后将反应物移出终止反应;将所述反应产物纯化,得到放射性核素的最终产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惰性气体是氮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醋酸钯、钯/碳、双(苄腈)二氯化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双(三叔丁基膦)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剂选自醋酸钯、钯/碳、双(苄腈)二氯化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双(三叔丁基膦)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剂是醋酸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辅助剂包括但不限于三苯基膦、三环己基膦和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辅助剂选自三苯基膦、三环己基膦和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辅助剂为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助剂优选四甲基乙二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剂优选硼氢化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和二乙二醇二甲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分子利用色谱柱纯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肽和蛋白的标记方法包括:在内壁上涂有氯甘脲的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多肽或蛋白、PBS缓冲溶液和放射性核素溶液,室温反应1-60min得到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多肽或蛋白,所述多肽和蛋白含有酪氨酸基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分子化合物优选阿比多尔或其类似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放射性核素优选125I。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阿比多尔或其类似物的125I标记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阿比多尔或其类似物的125I或131I标记方法包括:在氮气氛围下,阿比多尔或其类似物、催化剂醋酸钯(Pd(OAc)2)和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BINAP)、四甲基乙二胺(TMEDA)和硼氢化钠(NaBH4)在有机溶剂中于30-60℃反应过夜,反应混合物冷却后除去溶剂并纯化后得到前体化合物;

将所述前体化合物溶于甲醇制成溶液,将所述溶液和乙酸加入涂有氯甘脲(Iodogen)的反应容器中,混匀,加入含有125I-131I-的溶液,震荡2-10min后将反应物移出终止反应;将所述反应产物纯化,得到125I或131I标记的最终产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125I标记多肽或蛋白的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肽或蛋白的125I或131I标记方法包括:

在内壁上涂有氯甘脲(Iodogen)的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多肽或蛋白、PBS缓冲溶液和125I-131I-溶液,室温反应1-60min,将反应液从反应管中移出或加入缓冲液稀释以终止反应,得到125I或131I标记的多肽或蛋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色谱柱选自Sep-pak C18柱和PD-10柱。

药物组合物,包括所述放射性治疗药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放射性治疗药物对应的稳定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放射性核素的对应稳定核素优选碘结合到靶向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的靶向分子上,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小分子前体化合物、碘代试剂、反应溶剂在反应温度10-50℃优选20-25℃,反应12-96h优选72h,反应混合物经硅胶柱纯化后得到对应的稳定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碘代试剂包括但不限于N-碘代琥珀酰亚胺、氯化碘、碘单质、碘化钠、碘化钾和叔丁氧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碘代试剂选自N-碘代琥珀酰亚胺、氯化碘、碘单质、碘化钠、碘化钾和叔丁氧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碘代试剂为N-碘代琥珀酰亚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三氟乙酸、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吡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溶剂选自三氟乙酸、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吡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反应溶剂为三氟乙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SARS-CoV-2Spike RBD Nanobody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RBD区域的抗体,S Antibody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的抗体,R173c1和R175a2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RBD区域的新冠纳米中和抗体,k79d9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RBD区域的抗体,S309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RBD区域和SARS-CoV的S蛋白RBD区域的抗体,B38、H4、LY-CoV555和STE90-C11为靶向SARS-CoV-2的S蛋白RBD区域的抗体。HA Antibody为靶向流感病毒HA蛋白的抗体、NP Antibody为靶向流感病毒NP蛋白的抗体、PA Antibody为靶向流感病毒PA蛋白的抗体。

有益效果:

研究表明,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各研究团队筛选出的小分子化合物、多肽以及单抗等靶向分子均显示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等冠状病毒以及流感病毒,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但临床应用时存在给药剂量过大、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强、对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疗效有限等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标记靶向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分子后将改为主要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将新冠病毒等冠状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杀死,可以解决目前临床应用中给药剂量过大、毒副作用较强的问题,放射性核素标记靶向分子后,多肽、单抗或其他小分子化合物仅作为靶向分子使用,其化学剂量将大大降低,有望能为新冠肺炎、流感等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选择,为应对突发传染病重大疫情提供核技术新方法,为国家广谱抗病毒战略储备药物库提供新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化合物CIAE-001的核磁(1HNMR)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化合物CIAE-001的液质(LC-MS)谱图;

图3示出阿比多尔与RBD的亲和力(传感图:左,拟合图:右);

图4示出CIAE001-1与RBD的亲和力(传感图:左,拟合图: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提及“一个实施例”时均意指在该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参数、步骤等至少包含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因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若采用了诸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用语并不用于特指在同一个实施例中,若采用了诸如“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等用语,也并不用于特指提及的特征只能包含在特定的不同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公开的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参数、步骤等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

1、放射性射线杀死病毒可行性分析

首先,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远高于紫外线,某些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γ射线或X射线,其一个光子所产生的能量就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研究表明RNA链的化学键键能一般在3-11eV,一般当沉积在粒子上的能量大于12.65eV时就会造成一个链断裂,因此放射性核素具有杀死病毒的巨大潜力。而多数俄歇电子的能量为20-500eV,生物组织内的射程为1-10nm,LET为10-25keV/μm,与γ射线或X射线相比属高LET,体内生物效应更高,毒副作用更小,因此俄歇电子杀灭病毒的效果将会更好。

其次,虽然利用放射性治疗药物使病毒灭活与辐射灭菌的机理相同,但所需辐射剂量不同,辐射灭菌是对一定空间内所有细菌病毒的灭杀,因为要保证全部杀灭,必须是最远端甚至有阻挡的位置也能达到杀灭剂量,因此表观剂量很高。同时因为不具有靶向性,大部分射线剂量并没有沉积到细菌病毒上,因此进一步造成所需要剂量的增高,一般在15-50kGy。有研究表明,25-40kGy的剂量能够使动物血清中的许多病毒和支原体失活。用γ射线照射家蚕类葡萄斑点病毒,10kGy时才能够彻底清除。而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靶向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的分子上杀灭病毒类似于肿瘤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能量大部分靶向沉积到病毒蛋白或RNA上,造成病毒结构毁灭而灭活,因此所需剂量较低。

125I是最早用于疾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之一,125I衰变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电子俘获,第二步是内转换,在这两步过程中分别发射出等量的俄歇电子,共22个,俄歇电子总能量约3.1keV,射程小于10nm,远小于新冠病毒的直径(约100nm)。因此若将125I标记在靶向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直径约几纳米)的分子上,则125I衰变直接发生在病毒刺突蛋白上,俄歇电子的能量几乎全部沉积在蛋白上,可导致上百个化学键的断裂(能量大于12.65eV时就会造成一个链断裂),从而使病毒刺突蛋白的结构严重损坏,最终使病毒失去与人体细胞膜结合的能力而不能入侵人体。

文献表明,125I每次衰变的俄歇电子所致吸收剂量为0.74-100Gy,而1Gy吸收剂量可致1000个DNA单链断裂,40个DNA双链断裂,计算得125I每次衰变俄歇电子可致7.4×102-105个DNA单链断裂。以此为计算依据,理论上125I每次衰变的俄歇电子可致7.4×102-105个病毒RNA单链断裂,即125I俄歇电子每次衰变可致7.4×102-105个病毒死亡,1011拷贝数量的病毒则只需106-1.35×108次衰变即可全部杀灭,考虑125I每天发生的衰变率约有1%,即108-1010125I的分子数量,约1nCi-0.1μCi的125I标记药物即可达到,由此推断微居级的有效剂量即可打断病毒RNA连,从而使病毒失去活性。

根据SARS病毒感染患者解剖报告数据,SARS病毒在人体肺部的载量平均为108拷贝/g,成人肺部重量平均为1kg,因此肺部组织的SARS病毒总量为1011拷贝,病毒在其它器官组织的含量比肺中含量低很多,因此估算SARS病毒在人体内的总量也在1011拷贝左右。我们据此假定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在人体内高峰时总量也在1011拷贝左右,而通过计算我们得到放射性活度为1μCi的125I的分子数量在1011个,125I半衰期为60.14天,每天发生的衰变率约有1%,则放射性活度为0.1mCi的125I可在一天内将体内全部病毒杀死(假定125I每次衰变可导致一个病毒灭活)。若给药剂量设定为1-10mCi,则微观上每天衰变的125I分子数量可达1012-1013个,远多于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数量,即使药物进入体内经分布代谢后,只有百分之一(放免治疗中只有1%的剂量可到达靶点)的给药剂量可到达靶器官,理论上也可以将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杀死。同时,结合最新研究理论,认为病毒会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因而采用静脉注射给药,会进一步降低给药剂量。综合分析,应用毫居级125I放射性药物杀灭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另外,125I在衰变释放俄歇电子的同时还发射出27.5keV能量的X射线和35.5keV能量的γ射线。γ射线和X射线在传输过程中部分能量通过与周围介质分子发生电离、激发等反应实现能量的转移,其部分能量沉积到病毒RNA链上也可直接导致病毒RNA链的断裂。另外,γ射线与周围介质中的水分子作用,使水分子电离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RNA链上的碱基或糖磷酸相互作用,间接造成RNA的断裂。综上所述,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杀灭新冠病毒或流感病毒是切实可行的。

2、抗病毒治疗对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分析

由于目前没有125I标记小分子化合物在人体内的有效剂量可以作为参考,因此选用131I标记的小分子化合物邻碘马尿酸在人体内的有效剂量作为参照,对125I标记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体内产生的有效剂量进行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533-2017《临床核医学患者防护要求》数据,131I-邻碘马尿酸在体内的有效剂量为5.2×10-2mSv/MBq,则0.1mCi给药剂量的131I-邻碘马尿酸的在体内的有效剂量为0.19mSv,由此估算给药剂量为0.1mCi的125I-阿比多尔在体内产生的人体有效剂量将低于0.19mSv。该有效剂量远低于居民的年剂量限值1mSv,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损伤。

实施例:1:CIAE-001的制备

1、实验试剂和仪器

阿比多尔盐酸盐:石家庄第四制药厂;醋酸钯(Pd(OAc)2)、二乙二醇二甲醚(Diglyme)、四甲基乙二胺(TMEDA)、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BINAP):分析纯,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氯甘脲(Iodogen):Sigma-Aldrich;Na125I:PerkinElmer;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50mL三口瓶,充氮气,向其中加入8.22g(17.2mmol)化合物1(阿比多尔)、193mg(0.86mmol)催化剂醋酸钯(Pd(OAc)2)、588mg(0.946mmol)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BINAP)和30mL干燥四氢呋喃,室温搅拌20min。然后加入4mL四甲基乙二胺(TMEDA),室温搅拌20min后再加入30mL干燥四氢呋喃。然后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向反应物中慢慢滴加52mL硼氢化钠(NaBH4)溶液(0.5M的二乙二醇二甲醚(Diglyme)溶液),置于30-60℃反应过夜。反应混合物冷却,向其中加入40mL水终止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40mL×3),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除去干燥剂,旋蒸除去溶剂,硅胶柱纯化后得产物化合物2(622mg,产率9%)。这里的前处理是为了去掉小分子结构的溴原子,以便于下一步把放射性碘和稳定碘原子引入到小分子结构中,该步反应对分子结构有特殊要求,有的小分子不能直接和碘原子结合,因此需要进行前处理,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和碘原子结合。

将标记前体化合物2溶于甲醇,制成30mg/mL的溶液。向涂有氯甘脲(Iodogen)(20μg,0.5mg/mL)(氯甘脲是一种温和的弱氧化剂,产率高,对产物活性影响小)的反应管中加入该溶液5μL(30mg/mL)。然后向其中加入Na125I溶液4μL(34MBq),振荡4min后将反应物移出终止反应。用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体,乙酸乙酯:甲醇=5:2(v/v)为展开剂进行TLC分析,计算标记率为97%。

将反应混合物用1mL水稀释,然后用固相萃取柱纯化,得化合物3(CIAE-001)。用放射性TLC或HPLC进行分析和计算纯化后产物化合物3(CIAE-001)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8%。

在该实施例中,阿比多尔为反应底物,醋酸钯(Pd(OAc)2)为催化剂,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BINAP)为催化辅助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反应助剂,硼氢化钠(NaBH4)为还原剂,二乙二醇二甲醚(Diglyme)为溶剂;氯甘脲(Iodogen)为氧化剂;Na125I为碘代试剂,用于将碘原子引入到反应底物中。

图1和图2分别为CIAE-001的核磁(1HNMR)谱图和液质(LC-MS)谱图。

实施例2:125I-靶向多肽(CIAE-002)的制备

1、多肽的125I标记

将氯甘脲(Iodogen)溶于二氯甲烷或其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配成0.4mg/mL溶液,移取100μL该溶液至反应管中,氮气吹干,使溶剂挥发而在反应管壁留下均匀涂布的氯甘脲薄膜,氯甘脲含量为40μg。多肽结构中含有多个氨基酸,本发明选择含有酪氨酸的多肽,其中的酪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和碘原子结合,所以不用前处理。

在上述涂有氯甘脲的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多肽HR2L10μL、PBS缓冲溶液290μL、放射性Na125I溶液1μL(0.28mCi),室温反应20min,将反应液从反应管中移出或加入缓冲液稀释以终止反应,得到产物(CIAE-002)。取样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或HPLC测定标记率为96%。

2、分离纯化

2.1色谱柱预处理

取一支Sep-pak C18固相萃取色谱柱,依次用10mL的无水乙醇和10mL的纯水淋洗,然后将色谱柱中的液体排干,待用。

2.2CIAE-002的分离纯化

将标记后的样品溶液加入到预处理后的色谱柱中,加入纯水淋洗除去游离的125I,并排干色谱柱中液体。然后加入80%的乙醇溶液淋洗,排干色谱柱中的液体,收集洗脱液,即为125I-靶向多肽(CIAE-002),取样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或HPLC测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8%。

实施例3:125I-糖蛋白抗体(CIAE-003)的制备

将氯甘脲溶于二氯甲烷或其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配成0.4mg/mL溶液,移取50μL该溶液至反应管中,氮气吹干,使溶剂挥发而在反应管壁留下均匀涂布的氯甘脲薄膜,氯甘脲含量为20μg。在上述涂有氯甘脲的反应管中依次加入糖蛋白抗体SARS-CoV-2SpikeRBDNanobody、PBS缓冲溶液、放射性Na125I溶液(Na125I在反应液中浓度不低于0.1mCi/mL),室温反应20min,将反应液从反应管中移出或加入缓冲液稀释以终止反应,得到125I标记的糖蛋白抗体(CIAE-003)。取样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或HPLC测定标记率为65%。

2、分离纯化

2.1色谱柱预处理

取PD-10柱(凝胶过滤色谱柱)1个,剪掉其下端的封口,使柱中液体自然滴落,然后加入25mL的0.01mol/L的PBS缓冲溶液(pH 7.4)充分淋洗,待柱面无积液后,再加入0.3mL的10%BSA,待柱面无积液后,继续加入5mL的0.01mol/L的PBS缓冲溶液(pH 7.4)淋洗至平衡,待用。

2.2CIAE-003的分离纯化

将标记后的样品溶液加入到预处理后的PD-10柱中,待柱面无积液后,加入0.01mol/L的PBS溶液淋洗,待柱面无积液后,再加入0.01mol/L的PBS溶液淋洗,收集洗脱液,即得到125I-糖蛋白抗体(CIAE-003),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或HPLC测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为98%。

实施例4:CIAE-001-1的制备

25mL单口瓶,向其中加入750mg(1.88mmol)化合物2(4-(二甲氨甲基)-5-羟基-1-甲基-2-(苯硫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和6mL三氟乙酸(TFA),分批加入528mg(2.07mmol)N-碘代琥珀酰亚胺(NIS)固体。室温搅拌反应48-72h。将反应液移至装有10mL冷水的分液漏斗中,用二氯甲烷萃取(5mL×3),合并有机相,用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水溶液洗涤(15mL×2),无水硫酸镁干燥过夜。抽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镁,旋蒸除去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纯化得到CIAE-001-1(稳定碘代CIAE-001)(6.5mg,产率0.66%)。

三氟乙酸(TFA)为溶剂;N-碘代琥珀酰亚胺(NIS)为碘代试剂,其结构中含有碘原子,是在化合物2结构中引入碘原子的来源;Na2S2O5是还原剂,用于除去过量未参加反应的N-碘代琥珀酰亚胺(NIS)。

在本发明中,CIAE-001为结构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合物,CIAE-001-1为CIAE-001的对应稳定化合物。由于放射性化合物和其对应稳定化合物在很多化学性质上基本相同,因此在放射性药物研发的前期,为了便于测量和操作,通常采用对应的稳定化合物来研究放射性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细胞结合、蛋白结合等)。在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采用稳定化合物CIAE-001-1进行蛋白结合和假病毒结合实验,由此判断放射性化合物CIAE-001与蛋白结合和假病毒的结合能力(参考文献: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2014,41:355–363;PLOS ONE,2013,8(12):e81932.)

实施例5:化合物CIAE-001-1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亲和力实验

1、实验仪器、条件和试剂

实验仪器:Biacore 8K;实验温度:25℃;反应芯片:CM5型S系列传感芯片(货号:29149603,厂家:思拓凡);氨基偶联试剂盒(货号:BR100633,厂家:思拓凡);目的蛋白: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货号:40592-V08B,厂家:义翘神州);运行缓冲液:含5%DMSO(货号:D8418,厂家:西格玛奥德里奇)的1×HBS-EP+(稀释自HBS-EP+10×浓缩缓冲液,货号:BR100669,厂家:思拓凡),具体组分:10mM HEPES,150mMNaCl,3mM EDTA,0.05%(v/v)P20(吐温20),和5%DMSO,pH 7.4。

2、测定方法

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测定CIAE001-1和阿比多尔(对照品)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亲和力。按照氨基偶联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氨基偶联在CM5芯片上(偶联量达约6-8kRU)。将一系列浓度的待测化合物流经芯片表面以测试其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亲和力(稀释倍数:2,不同浓度点(5、10、25、50、100μM):至少5个(含重复浓度),流速:30μL/min)。所有数据在拟合前都经过双扣减和溶剂矫正处理。拟合软件:BiacoreInsight Evaluation Software v3.0,厂家:思拓凡。拟合模型:Steady-state affinitymodel。

3、实验结果

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样品CIAE001-1和阿比多尔(对照品)与氨基偶联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结合信号均未见饱和(外拟合),拟合亲和力均弱于试验最高浓度100μM。可能是因为阿比多尔及其衍生物CIAE-001-1与新冠病毒的结合位点是病毒的立体构型,而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仅为一个蛋白片段,不能满足阿比多尔及其衍生物CIAE-001-1的结合位点要求,需要进一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CIAE-001-1与新冠病毒的亲和力。

实施例6:化合物CIAE-001-1与SARS-COV-2假病毒粒子的结合实验

1、实验试剂、仪器和条件

1x107TU/mL含有S蛋白的假病毒和40μL ACE2-Fc蛋白的RBD抗体:保诺桑迪亚;PBS中50%的蛋白A磁珠重悬液:苏州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C/MS/MS仪器型号:SCIEX Triple QuadTM 7500;LC/MS/MS定量软件版本:SCIEXOS 2.0.0.45330;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目标分析物的离子对:525.4/480.1(EP:10,CE:27,CXP:15)_CIAE-001,477.5/432.1(EP:10,CE:25,CXP:13)_Arbidol;内标分析物的离子对:472.7/436.4(EP:10,CE:38,CXP:14)_Terfenadine。液相色谱方法:泵:SCIEX AD泵;色谱柱:ACQUITYPeptide BEH C181.7μm 300A(50mm*2.10mm)Column;流动相:流动相A:水(1%甲酸),流动相B:乙腈:甲醇:水:甲酸(85:15:5:1)。色谱柱温度(℃):40。进样体积(μL):阿比多尔为10μL;CIAE-001-1为0.5μL。液相色谱梯度见下表:

表1液相色谱梯度

2、化合物与SARS-COV-2假病毒粒子的结合与富集

采用HEK293细胞生产SARS-COV-假病毒颗粒,将病毒以1.8mL/管,分装到2mlEppendorf管(简称EP管)中。分为四组,分别为:(1)阿比多尔(对照化合物)组,(2)CIAE-001-1组,(3)DMSO空白对照组,(4)用培养基取代病毒,设置无病毒对照组。

用DMSO溶液将化合物浓度稀释至1mM,将9μL稀释后的各组化合物加入病毒EP管中,DMSO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最终化合物浓度:5μM,0.5%DMSO。轻柔混匀后,将各实验组样品在旋转仪上,37℃旋转30min。向EP管中加入2μg ACE2-Fc与20μL 50%的蛋白A磁珠。轻柔混匀,样品在4℃旋转3小时。

8000rpm/min,4℃离心1分钟,轻轻吸出上清,保留沉淀,然后加入1mL预冷PBS,用涡旋仪轻柔混匀10秒。重复两次。8000rpm/min,4℃离心1分钟,弃去剩余上清,加入50μL/管的乙醇,轻柔混匀,处理完的样品,-20℃保存。

3、分析方法:

(1)样品体积:样品,工作溶液,空白基质,质控溶液50μL;

(2)样品操作步骤:

1)吸取5μL样品,加入495μL乙醇(用乙醇把样品稀释100倍)。

2)从第一步吸取50μL样品,加入450μL乙醇(用乙醇把样品稀释10倍)。

3)在所有样品里先加入100μL的水。

4)在除了无DMSO、无阿比多尔的两个空白溶液的所有样品里加入20μL 5ng/mL内标特非那定(Terfenadine)。

5)在无DMSO、无阿比多尔的两个空白溶液里加入20μL甲醇/乙腈1:1的溶剂。

6)涡旋一分钟并且离心15分钟进样。

(3)样品基质:乙醇

(4)空白基质:乙醇

(5)标准曲线范围:0.5-50nmol/L

(6)回归方程:线性

(7)权重:1/(x*x)

(9)定量下限:0.5nmol

(10)内标:特非那定(5ng/mL)在甲醇:乙腈(1:1,体积:体积)中

(11)根据建立的标准工作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3、结果总结

根据建立的标准工作曲线得到所检测样品的浓度,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阿比多尔的检测浓度

样品名称 检测浓度(nmol/L) 备注
DMSO空白对照样品 BLOQ* 无假病毒粒子
假病毒粒子对照样品1** BLOQ* DMSO+假病毒粒子
假病毒粒子对照样品2** BLOQ* DMSO+假病毒粒子
阿比多尔阴性对照样品 16801 无假病毒粒子
阿比多尔假病毒粒子结合样品1** 28389 阿比多尔+假病毒粒子
阿比多尔假病毒粒子结合样品2** 40029 阿比多尔+假病毒粒子

*BLOQ=低于定量下限(<LLOQ),LLOQ=0.5(nmol/L);

**样品1和样品2为平行样品。

表3CIAE001-1的检测浓度

样品名称 检测浓度(nmol/L) 备注
DMSO空白对照样品 BLOQ 无假病毒粒子
假病毒粒子对照样品1** BLOQ DMSO+假病毒粒子
假病毒粒子对照样品2** BLOQ DMSO+假病毒粒子
CIAE001-1阴性对照样品 1604 无假病毒粒子
CIAE001-1假病毒粒子结合样品1** 7877 CIAE001+假病毒粒子
CIAE001-1假病毒粒子结合样品2** 9741 CIAE001+假病毒粒子

*BLOQ=低于定量下限(<LLOQ),LLOQ=0.5(nmol/L)

**样品1和样品2为平行样品。

在化合物阿比多尔、CIAE-001-1分别与SARS-COV-2假病毒粒子结合实验中,通过与两组阴性对照组结果比较,证明阿比多尔和CIAE-001-1与SARS-COV-2假病毒粒子有结合。阿比多尔实际检出值为阴性对照的2.04倍,CIAE001实际检出值为阴性对照的5.49倍。结果表明在当前实验条件下,SARS-COV-2假病毒粒子会结合相对更多的CIAE-001-1,由此推测其对应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CIAE001会和SARS-COV-2假病毒粒子结合,说明CIAE-001可与SARS-COV-2病毒结合并用于SARS-COV-2患者的治疗。

序列表

SEQ ID NO:1 HR2L的氨基酸序列

SIPNFGS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GNYTYYNKW;

SEQ ID NO:2 HR2P的氨基酸序列

S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

SEQ ID NO:3P1的氨基酸序列

LTQINTTLLDLTYEMLSLQQVVKALNESYIDLKEL;

SEQ ID NO:4 CP-1的氨基酸序列

GINASVVNIQKEIDRLNEVAKNLNESLIDLQELGKYE;

SEQ ID NO:5LCB1的氨基酸序列

DKEWILQKIYEIMRLLDELGHAEASMRVSDLIYEFMKKGDERLLEEAERLLEEVER;

SEQ ID NO:6LCB3的氨基酸序列

NDDELHMLMTDLVYEALHFAKDEEIKKRVFQLFELADKAYKNNDRQKLEKVVEELKELLERLLS;

SEQ ID NO:7 AHB2的氨基酸序列

ELEEQVMHVLDQVSELAHELLHKLTGEELERAAYFNWWATEMMLELIKSDDEREIREIEEEARRILEHLEELARK;

SEQ ID NO:8SBP1的氨基酸序列

IEEQAKTFLDKFNHEAEDLFYQS。

参考文献

1.Desiree Schütz et al.,Peptide and peptide-based inhibitors of SARS-CoV-2 entry,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167(2020),47-65.

2.Dora Pinto et al.,Cross-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y a humanmonoclonal SARS-CoV antibody,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49-y.

3.Bryan E.Jones et al.,LY-CoV555,a rapidly isolated potentneutralizing antibody,provides protection in a non-human primate model ofSARS-CoV-2infection,https://doi.org/10.1101/2020.09.30.318972.

4.Federico Bertoglio et al.,A SARS-CoV-2neutralizing antibodyselected from COVID-19patients binds to the ACE2-RBD interface and istolerant to most known RBD mutations,Cell Reports 36,109433,https://doi.org/ 10.1016/j.celrep.2021.109433.

5.Y.Wu et al.,A noncompeting pair of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block COVID-19virus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ACE2,Science10.1126/science.abc2241(202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智能烘干功能的家用食具消毒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