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门把手装置

文档序号:23909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5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辆门把手装置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 是由 远山孝生 于 2020-02-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该车辆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基座和操作把手。操作把手连接到把手基座,以便能够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在该使用位置,操作把手由电致动器驱动;以及闩锁操作位置,在该闩锁操作位置,闩锁装置通过手动地操作操作把手而被操作成超过使用位置。止挡件突起部分设置在可移动部分上,该可移动部分随着操作把手的姿势变换而移位。(The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includes a handle base and an operating handle. The operating handle is connected to the handle base so as to be movable from an initial position to: a use position in which the operating handle is driven by the electric actuator; and a latch operation position in which the latch device is operated beyond the use position by manually operating the operation handle. The stopper projection portion is provided on a movable portion that is displaced as the posture of the operating handle is changed.)

车辆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的用于车辆的把手装置中,连接到支撑壳体(把手基座)的外把手(操作把手)可通过由电致动器驱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弹出位置,并且通过从弹出位置手动操作移动到全行程位置,并且附接到门的闩锁装置通过到达全行程位置的操作而被释放以使门能够打开。

惯性杆(在车辆的侧部碰撞时,惯性杆被惯性力驱动而转动到调节位置,从而防止操作把手被转动)可转动地连接到把手基座,使得当在车辆的侧部碰撞时由惯性力在操作把手中生成沿打开操作方向施加的操作力时,闩锁装置不会被无意地释放。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5-090028A

在专利文献1中的用于车辆的把手装置中,由于在侧部碰撞时由惯性杆对操作把手的旋转调节仅在操作把手处于初始位置时有效,而在操作把手处于弹出位置时不起作用,所以当在操作把手被保持在弹出位置的状态下施加侧部碰撞力时,操作把手无意地旋转到全行程位置,并且门被打开。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于车辆的把手装置中,即使当操作把手处于使用位置时发生侧部碰撞时,也可以可靠地防止门被无意地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车辆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基座1和操作把手3。操作把手3连接到把手基座1,可通过被电致动器2驱动而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并且可通过手动地操作超过使用位置而移动到闩锁操作位置,并且用于门的闩锁装置在该位置被操作,而且操作把手包括位于可移动部分上的止挡件突出部分4,该止挡件突出部分随着操作把手3的姿势改变而移动。把手基座1包括惯性止挡件7。惯性止挡件7可绕垂直于止挡件突出部分4的移动平面的旋转轴旋转,该惯性止挡件具有两个止挡件表面5、6,这两个止挡件表面沿着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形成阶梯形状,并且当碰撞力施加到车辆时,惯性止挡件将由于惯性而从待用位置旋转到调节位置。止挡件突出部分4包括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当操作把手3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止挡件通过抵靠处于调节位置的惯性止挡件7的止挡件表面5、6中的一个来限制操作把手3朝向使用位置的移动(该移动在碰撞力施加到车辆时生成),当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二止挡件限制操作把手3朝向闩锁操作位置的移动。

操作把手3连接到固定至门的把手基座1,并且可在初始位置、使用位置和超过使用位置的闩锁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操作把手3通过被电致动器2驱动而从初始位置到达所述使用位置,并且在所述使用位置处操作把手3从门表面突出。当被电致动器2驱动到使用位置之后,可以通过手动地将操作把手3操作到闩锁操作位置来释放闩锁装置。

当诸如侧部碰撞的碰撞力被施加至车辆时,惯性止挡件7旋转到调节位置。当操作把手3处于初始位置时,惯性止挡件7面向并接触止挡件突出部分4的第一止挡件8,并且当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该惯性止挡件面向并接触第二止挡件9,从而限制操作把手3从初始位置到使用位置或从使用位置到闩锁操作位置的移动。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碰撞力施加至车辆时,惯性止挡件7可以限制操作把手3的移动,而不管操作把手3是处于初始位置还是使用位置。

此外,由于限制操作把手3在两个位置处的操作的惯性止挡件7由单个构件形成,所以部件的数量可以是较少的并且结构被简化。

此外,在惯性止挡件7由单个构件形成的情况下,惯性止挡件7通常需要设置在中间位置附近,所述中间位置在操作把手3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第一止挡件8的位置与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的第二止挡件9的位置之间。然而,在本发明中,惯性止挡件7被形成为具有两个台阶,使得每个台阶分别对应于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并且距惯性止挡件7的旋转中心(C7)的距离可以分别设置,以便能够调整与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中的每一个的间隔,增加了惯性止挡件7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把手基座1的情况下,操作把手3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部,第一连杆10用作驱动连杆,并且操作把手3可作为四杆连杆机构操作,其中当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该操作把手3平行于门的表面。操作把手3和第二连杆11的第二旋转中心(C311)可沿着第二连杆11和操作把手3中的一个以滑动方式从初始端部位置移动,在该初始端部位置处,第二旋转中心(C311)由端部保持弹簧12施加的推动力保持,并且当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操作把手3可绕操作把手3和第一连杆10的第一旋转中心(C310)旋转,并且可朝向超过使用位置的闩锁操作位置手动地操作。第二连杆11包括止挡件突出部分4。

这样,当操作把手3作为四杆连杆机构被驱动(该四杆连杆机构具有作为固定连杆的把手基座1)并且处于使用位置的操作把手3平行于门表面时,可以在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避免操作把手3只有一个端部从门表面突出的情况,这可以防止设计不适的发生。此外,通过惯性止挡件7限制直接操作闩锁装置的第二连杆11的操作,可以提高操作可靠性。

此外,尽管将止挡件突出部分4设置在可移动部分的任何合适位置就足够,但是当止挡件突出部分4包括可移动部分上的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时,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从支撑柱13(该支撑柱相对于可移动部分的移动平面竖直地竖立)处突出并且平行于可移动部分的移动平面,因为止挡件操作表面可以被设置在远离可移动部分的移动平面的位置,所以即使其他部件密集地设置在可移动部分附近时,也可以可靠地防止与其他部件的干涉,并且可以提高操作可靠性。

此外,当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9构造成从支撑柱13突出时,由于各个止挡件能够靠近惯性止挡件7的对应的止挡件表面5、6,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惯性止挡件7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

在这种情况下,当支撑柱13形成在第二连杆11的第二旋转中心轴上时,由于止挡件突出部分4的摆动宽度减小,所以可以高效地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门把手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门把手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3A-3A截取的剖视图。

图4(a)和4(b)是示出操作把手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其中图4(a)是示出初始位置的视图,而图4(b)是示出闩锁操作位置的视图。

图5(a)至5(c)是示出第二连杆和闩锁释放杆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其中图5(a)是图2中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5(b)是沿图5(a)中箭头5B的方向截取的视图,而图5(c)是沿图5(a)中箭头5C的方向截取的视图。

图6(a)和图6(b)是沿着图5(a)中的线6A-6A截取的剖视图,其中图6(a)是示出操作把手的使用位置的视图,而图6(b)是示出闩锁操作位置的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处于待用旋转位置的惯性止挡件的视图,其中图7(a)是沿着图5(a)中的线7A-7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7(b)是沿着图5(a)中的线7B-7B截取的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处于止挡件旋转位置的惯性止挡件的视图,其中图8(a)是沿着图5(a)中的线7A-7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8(b)是沿着图5(a)中的线7B-7B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以下附图所示,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基座1、操作把手3以及将操作把手3连接到把手基座1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并且该门把手装置在把手基座1处固定至车辆的门。

在把手基座1固定到门的状态下,操作把手3可以从图1和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移动到图4(a)所示的使用位置,并且可以移动到图4(b)所示的闩锁操作位置,在所述闩锁操作位置处,操作把手3的一个端部被进一步从使用位置拉动。

门把手装置具有齐平的表面规格,其中当不使用操作把手3时,操作把手3被容纳在门内并且操作把手3的表面基本上与门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操作把手3的初始位置对应于未使用姿势。把手基座1形成有把手容纳凹槽1a,以容纳处于初始位置的操作把手3(参见图6(a)至6(c))。

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连接到把手基座1,从而可绕第三旋转中心和第四旋转中心(C110,C111)旋转。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相对于把手基座1的第三旋转中心和第四旋转中心(C110、C111)在前后方向上(即,在把手基座1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适当地间隔开。第一连杆10的第三旋转中心(C110)设置在第二连杆11的第四旋转中心(C111)的前方。

在本说明书中,图1的左侧被称为“前”,右侧被称为“后”,图1的纸表面的前侧被称为“前表面”方向,并且其相反方向被称为“后表面”方向。

此外,诸如马达的电致动器2固定到把手基座1。凸轮表面10a形成在第一连杆10上,该凸轮表面与由电致动器2旋转驱动的凸轮体14压力接触,并且当凸轮体14被旋转驱动时,第一连杆10能够绕第三旋转中心(C110)旋转。通过缠绕在第三旋转中心(C110)周围的扭转弹簧(未示出),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推动力被施加到第一连杆10,并且凸轮表面10a与凸轮体14压力接触。

操作把手3在操作把手3的前端部部分和后端部部分处都设置有朝向后表面侧突出的连杆连接部分3a、3b,并且在前部和后部的连杆连接部分3a、3b之间形成有手持凹槽3c,所述手柄凹槽在操作把手3被操作时用作手持部(参见图3、图4(a)、以及图4(b))。

第一连杆10的另一端部(第一连杆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把手基座1)可旋转地连接到操作把手3的前连杆连接部分3a,而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后连杆连接部分3b。

第二连杆11和操作把手3可旋转且可滑动地彼此连接。在该示例中,固定到后连杆连接部分3b并用作第二旋转中心(C311)的连接销插入到形成在第二连杆11的端部部分中的长孔15中。因此,连接销或第二旋转中心(C311)可在长孔15中滑动。连接销插入到长孔15中,然后通过适当的保持器件保持。

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10相对于把手基座1的第三旋转中心(C110)、第一连杆10相对于操作把手3的第一旋转中心(C310)、第二连杆11相对于操作把手3的第二旋转中心(C311)和第二连杆11相对于把手基座1的第四旋转中心(C111)设置在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位置处。在长孔15中,在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位置处的连接销的位置被设定为一个端部位置(初始端部位置),并且长孔15朝向后侧和后表面方向延伸,即朝向第二连杆11的连结长度能够通过连接销滑动而延伸的方向延伸。

此外,如图3、图4(a)和图4(b)所示,通过缠绕在把手基座1的第四旋转中心(C111)周围的扭转弹簧,第二连杆11被推向初始旋转位置侧,该初始旋转位置侧对应于操作把手3的初始位置。将第一连杆10推向初始旋转位置侧(对应于操作把手3的初始位置)的扭转弹簧16缠绕在操作把手3和第一连杆10的第一旋转中心(C310)周围(见图4(a))。缠绕在把手基座1和第二连杆11的第四旋转中心(C111)周围的扭转弹簧用作端部保持弹簧12。端部保持弹簧12将连接销推向长孔15中的初始端部位置,即推向前述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位置侧,并将连接销保持在初始端部位置处。

因此,在该示例中,在操作把手3处于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当电致动器2被驱动以使凸轮体14在图3中逆时针旋转时,第一连杆10围绕第三旋转中心(C110)顺时针旋转。

如上所述,因为第二连杆11和操作把手3的连接销由于端部保持弹簧12而被保持在第二连杆11的连结长度被最小化的初始端部位置,所以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操作把手3和把手基座1形成具有作为固定连杆的把手基座1的平行曲柄机构。因此,操作把手3通过第一连杆10的旋转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图4(a)所示的使用位置,同时维持平行姿势。

当操作把手3到达使用位置时,电致动器2的驱动被开关(未示出)停止,并且操作把手3被保持在使用位置,并且当电致动器2从该状态被反向驱动时,第一连杆10通过缠绕在第三旋转中心(C110)周围的扭转弹簧返回到初始旋转位置,并且操作把手3返回到初始位置。

在使用位置,操作把手3被保持在平行于门表面的姿势,并且此后,通过向门的外侧拉出操作把手3的后端部侧,操作把手3绕第一连杆10的第三旋转中心(C310)旋转,直到操作把手3与止挡件(未示出)接触,并且如图4(b)所示,操作把手3可以移动到闩锁释放位置,从前端部部分朝向后端部部分倾斜。

如图4(b)所示,当连接销在长孔15中滑动到的长孔15的相对端部侧并且第二连杆11的连结长度变得基本上更长时,允许操作把手3从使用位置旋转到闩锁释放位置。

操作把手3从使用位置到闩锁释放位置的旋转被手动地执行,并且根据操作把手3到闩锁释放旋转位置的旋转操作,第二连杆11进一步旋转超过使用旋转位置(对应于操作把手3的使用位置)到达闩锁释放旋转位置。

此外,如图5(a)至5(c)中所示,相对于把手基座1在第二连杆11的旋转中心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3竖立在第二连杆11上,并且杆操作突出部分17从支撑柱13的远侧端部朝向前侧突出。

同时,把手基座1设置有闩锁释放杆18。闩锁释放杆18包括线缆连接部分18a和驱动突出部分18b,并且附接到把手基座1,从而可围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中心(C18)旋转。闩锁释放杆18在图5(b)中被顺时针地保持,即通过缠绕在旋转中心(C18)周围的扭转弹簧(未示出)保持在图5(b)所示的初始旋转位置。

如图5(b)所示,当第二连杆11旋转时,闩锁释放杆18的驱动突出部分18b进入杆操作突出部分17的操作平面(S),并且杆操作突出部分17随着操作把手3从初始位置到使用位置以及到闩锁释放位置的移动而沿图5(b)中的箭头方向和图5(c)中的顺时针来移动。

从示出操作把手3的初始位置的图5(a)至5(c)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第二连杆11处于初始旋转位置时,杆操作突出部分17和闩锁释放杆18的驱动突出部分18b不相互接触,并且当通过将操作把手3从该状态操作到使用位置而将第二连杆11旋转到使用旋转位置时,杆操作突出部分17与驱动突出部分18b接触,如图6(a)所示。

从该状态,当操作把手3旋转到闩锁释放位置并且第二连杆11旋转到闩锁释放旋转位置时,如图6(b)所示,杆操作突出部分17推动驱动突出部分18b,并且克服扭转弹簧的反作用力绕旋转中心(C18)逆时针旋转。

线缆装置19的可移动地插入到外部线缆19a中的内部线缆19b连接到闩锁释放杆18的线缆连接部分18a。线缆装置19的外部线缆19a的一个端部固定到把手基座1,并且其另一端部固定到与门固定的门闩锁装置20。当闩锁释放杆18旋转时,操作力经由内部线缆19b传递到门闩锁装置20,并且执行闩锁释放操作。

此外,把手装置中包括惯性止挡件机构21,当侧部碰撞载荷施加到车辆上时,该惯性止挡件机构防止门被打开。如图5(a)至5(c)所示,惯性止挡件机构7包括从第二连杆11的支撑柱13突出的止挡件突出部分4,以及设置在把手基座1上的惯性止挡件7。

止挡件突出部分4平行于上述杆操作突出部分17延伸。止挡件突出部分4在与杆操作突出部分17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即向后突出。止挡件突出部分4具有翼片形状。止挡件突出部分4形成为阶梯形状,包括平行于第二连杆11的侧壁表面并面向第二连杆11的第一止挡件8,以及第二止挡件9,该第二止挡件设置成在远离第二连杆11的侧壁表面的方向上堆叠(accumulated)在第一止挡件8上(见图7(a)至7(c),图8(a)至8(c))。

止挡件突出部分4固定到第二连杆11。止挡件突出部分4随着第二连杆11的旋转而绕第二连杆11的第四旋转中心(C111)旋转。当操作把手3处于初始位置时,即当第二连杆11处于初始旋转位置时,止挡件突出部分4处于图7(a)所示的初始对应位置。当第二连杆11处于使用旋转位置时,止挡件突出部分4移动到图7(b)所示的使用对应位置。

同时,惯性止挡件7可围绕旋转中心(C7)在图7(a)至7(c)所示的待用旋转位置和图8(a)至8(c)所示的止挡件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如图7(a)所示,惯性止挡件7被缠绕在旋转中心(C7)周围的扭转弹簧22推向待用旋转位置侧。

惯性止挡件7形成为柱体,其中重心的位置被设置成使得当施加碰撞力(由于侧部碰撞)时,惯性止挡件7由于惯性从待用旋转位置移动到止挡件旋转位置。

此外,惯性止挡件7具有通过利用惯性止挡件7的侧壁形成的第一止挡件表面5和第二止挡件表面6。如图7(a)所示,第一止挡件表面5设置在第一止挡件8的旋转平面上。第一止挡件表面5形成为具有小于第二止挡件表面6的直径(D)的直径,这将在后面描述。

当惯性止挡件7处于待用旋转位置时,如,惯性止挡件7的第一止挡件表面5在面对止挡件突出部分4的第一止挡件8的位置处打开,该止挡件突出部分处于图7(a)所示的初始对应位置,并且形成了间隙23,该间隙允许第一止挡件8从打开部分朝向内侧进入。间隙23允许第一止挡件8移动超过使用对应位置到达对应于第二连杆11的闩锁释放旋转位置的位置。

同时,当惯性止挡件7处于待用旋转位置时,惯性止挡件7的第二止挡件表面6在面向处于使用对应位置(如图7(b)所示)的第二止挡件9的位置处打开,并且设置有凹槽24,以允许第二止挡件9移动到对应于第二连杆11的闩锁释放旋转位置的位置。

因此,当惯性止挡件7处于待用旋转位置时,第二连杆11的旋转不受限制,并且操作把手3可以移动到初始位置、使用位置和闩锁释放位置。

另一方面,当施加车辆的侧部碰撞力时,惯性止挡件7从待用旋转位置旋转到止挡件旋转位置。当操作把手3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止挡件8的移动路径被惯性止挡件7的第一止挡件表面5(如图8(a)所示)阻挡。当操作把手3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二止挡件9的运动路径被惯性止挡件7的第二止挡件表面6(如图8(b)所示)阻挡,使得移动受到限制。

结果,不管操作把手3的位置如何,都可以可靠地防止第二连杆11由于侧部碰撞而移动,并且防止闩锁释放杆18被操作,并且防止门被不必要地打开。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017939,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参考符号列表

1把手基座

2电致动器

3操作把手

4止挡件突出部分

5第一止挡件表面

6第二止挡件表面

7惯性止挡件

8第一止挡件

9第二止挡件

10第一连杆

10a凸轮表面

11第二连杆

12端部保持弹簧

13支撑柱。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家具铰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