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30813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2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Concrete leveling control method ) 是由 王平 王彦合 王林林 卢晓亮 于 2020-12-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所述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以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排水坡,使得凹槽内不易积水,同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产生的水也不易流到凹槽内,浇筑点处的混凝土台高于设计标高至少2cm,以便于整平后的多余的混凝土能够向前推进填补后面混凝土,避免多次浇筑混凝土,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还能保证浇筑点处混凝土的密实度。(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crete leveling control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a concrete platform structure with a groove structure an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ouring concrete at the top angle of the template with the groove structure; pouring concrete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to the periphery by the groove structure, and controlling the concrete surface at the pouring point to be higher than the elevation of the concrete platform by more than 2 cm; vibrating and primarily leveling the poured concrete; use groove structure to pour the concrete all around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make the peripheral concrete of recess have certain drainage slope after solidifying, make difficult ponding in the recess, the water of the production of concrete solidification in-process also is difficult for flowing to the recess simultaneously, the concrete platform of pouring some department is higher than design elevation at least 2cm, so that unnecessary concrete after the flattening can impel forward and fill the rear concrete, avoid pouring the concrete many times,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is improved, can also guarantee the closely knit degree of pouring some department concrete simultaneously.)

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在高速铁路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自动或半自动化的小型机械设备,用以进行轨道施工。在轨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机械设备作业,且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机械设配进行作业。为了达到施工精度,需要采用较多的作业设备人工配合作业,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常规的混凝土底座的作业模式中,浇筑的布料点常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移动,该模式仅适用于常规的普通混凝土底座板,作业模式不能通用,对于具有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底座板,不能够保证凹槽结构周边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高程,且现有的作业模式,底板的高度以及凝固后的强度不一致,作业后的轨道底座板尺寸精度较差,同时施工过程不能实现标准化,且不易达到轨道运行的强度,进而需要对强度不达标的轨道底板重新作业,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拖慢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现有作业模式不能够保证凹槽结构周边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高程,底板的高度以及凝固后的强度不一致,施工过程不能实现标准化,且不易达到轨道运行的强度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

所述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

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

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采用φ5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振捣;

采用φ3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模板四周的混凝土二次振捣。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对粗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精平。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所述凹槽结构粗平之后,清理所述凹槽模板边沿灰浆;

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后且终凝前拆除凹槽模板,对所述凹槽结构内的表面进行修整。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所述混凝土坍落度低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所述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时;

通过螺旋趴料机构和振动抹平机构同时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粗平。

可选地,所述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包括:

通过圆棍压光机构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收面。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所述混凝土坍落度高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所述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内时;

通过振动抹平机构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粗平。

可选地,所述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包括:

采用铁抹子对整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第一次收面;

采用铁抹子对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的棱角进行收光。

可选地,所述采用铁抹子对所述混凝土结构中的棱角进行收光之后,包括:

采用铁抹子对所述混凝表面进行全面压光。

可选地,所述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包括:

通过全站采集仪实时采集所浇筑的混凝土参数,确定所浇筑的混凝土面标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所述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以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排水坡,使得凹槽内不易积水,同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产生的水也不易流到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整平机通过实时检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面标高,确定需启动的整平机中的整平机构,进而保证整平后的混凝土结构尺寸较为一致,且混凝土的强度较高,同时该过程中为整平机实施,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整平过程,使得混凝土的整平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10,S120,S130,S140。

S110: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

S120: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

S130: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

S140: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

由于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如轨道中的混凝土底座板)在施工时,需要控制混凝土凹槽结构周边混凝土的坡度,以及整平过程中和凝固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凹槽结构的棱角和顶角的混凝土出现裂纹。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以使得凹槽结构的顶角具有足够量的混凝土,避免凹槽结构的顶角出现空鼓状态。然后以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同样使得凹槽结构的模板周边的缝隙内能够充填满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布料过程采用前高后底的原则,即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设计的标高2cm以上。在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过程中,在混凝土振捣且初步整平之后,多余的混凝土能够向前推进填补后面混凝土,避免多余的混凝土需要取出,或者避免浇筑点混凝土不够而需要再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保证了混凝土紧密性、结实性及高程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足够平整,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整平,提高了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光滑度要求。

可选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采用φ5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振捣;

采用φ3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模板四周的混凝土二次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凝固速率以及凝固后的密实度,采用φ50的振捣棒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振捣,即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砼凝捣固,在多个振捣棒同时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cm,振捣棒与侧模板之间保持5-10cm的距离,一般一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s,振捣棒快插慢出,避免上面混凝土先行凝固以及混凝土飞溅,同时保证出来时上层的混凝土也被振捣充分。每一振点持续振捣的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浮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落以及不再有大量气泡冒出为止。在一次振捣完成之后,采用φ30的振捣棒对模板四周的混凝土二次振捣。φ30振捣棒降低了振捣过程中对模板的影响,也便于模板周边的气泡能够完全排出,使得模板周边的混凝土也具有较好的密实度,其中φ50的振捣棒和φ30的振捣棒均为插入式振捣棒。

可选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对粗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精平。

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以为收面做准备,提高混凝土面的光滑度。为了避免凹凸不平的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整体的平整度,对粗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精平。

可选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凹槽结构粗平之后,清理凹槽模板边沿灰浆;

在混凝土初凝后且终凝前拆除凹槽模板,对凹槽结构内的表面进行修整。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混凝土中设有凹槽结构时,当整平机完全通过凹槽结构之后,则清理凹槽模板边沿灰浆,避免凝固后清理会将对凹槽结构的棱角造成损坏。然后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混凝土初凝后且终凝前拆除凹槽结构的模板,并对凹槽结构内的表面进行修整,其中拆除凹槽模板时机一定要控制好,防止过早引起混凝上坍塌或四角产生裂纹,必要时用新鲜混凝土补充压实。

可选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混凝土坍落度低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时;

通过螺旋趴料机构和振动抹平机构同时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粗平。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混凝土坍落度低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时,说明此时混凝土中水分相对较少,不容易下沉,且可能具有较多的气泡,使得混凝土内部不够结实。因此,同时启动整平机中的螺旋趴料机构和振动抹平机构,使得混凝土能够进一步的下沉,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并将其抹平,使得混凝土表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光滑度。示例性地,若预设的坍落度为140mm,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为0-2cm;则在混凝上坍落度低于140mm,且混凝土面高于设计标高2cm时,说明此时混凝土中水分相对较少,不容易下沉,且可能具有较多的气泡,则整平机同时启动螺旋扒料机构及振动抹平机构,使得多余的混凝土能够被推平刮板刮走,同时能将混凝土下压结实,并将其中的气泡振动出,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使整平机粗平后的混凝土标高高度满足设计高度要求。

可选地,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包括:

通过圆棍压光机构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收面。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混凝土坍落度低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在使用整平机进行粗平之后,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得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混凝土融合得更为紧密,在第二次收面时,启动圆棍压光结构对混凝土面进行收面。

可选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混凝土坍落度高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内时;

通过振动抹平机构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粗平。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混凝土面标高在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内时,说明此时混凝土中水分恰当,混凝土容易融合,混凝土中可能具有较多的气泡。此时则启动振动抹平机构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振动排出,使得混凝土结合紧密,并将其表面抹平,以满足混凝土顶面的高程、平整度以及光滑度的要求。如前述示例,若预设的坍落度为140mm,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为0-2cm时,在混凝上坍落度大于140mm,且混凝土面在设计标高2cm内时,说明此时混凝土容易融合,混凝土中可能具有较多的气泡,则整平机启动振动抹平机构对混凝土面进行振动抹平。

可选地,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包括:

采用铁抹子对整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第一次收面;

采用铁抹子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棱角进行收光。

可选地,采用铁抹子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棱角进行收光之后,包括:

采用铁抹子对混凝表面进行全面压光。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整平机粗平混凝土面之后,为了满足整平机整平后,混凝土顶面的高程、平整度以及光滑度的要求。采用铁抹子第一遍对混凝土面收面,第一遍铁抹子抹完后,搭上施工抹面工装,人工用铁抹子全表面压光;之后采用铁抹子第二遍收光轨道施工中底座板凹槽底部、棱角,然后采用铁抹子第三遍全面压光;在现场根据手指按压混凝上表面检查凝固状态进行第三遍全面压光,即当可留有0.5-lmm手指压痕时进行全面压光一遍。

可选地,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包括:

通过全站采集仪实时采集所浇筑的混凝土参数;

基于混凝土参数确定所浇筑的混凝土面标高;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振捣提浆过于频繁而带入更多的气泡,或者整平机行进过快或者过慢,导致部分混凝土面抹平后的平整度和光滑度达不到要求。通过全站采集仪实时采集所浇筑的混凝土参数,混凝土浇筑参数包括凝固状态、混凝土的含水量、混凝土面相关平面尺寸以及混凝土面高程等。整平机接收通过混凝土参数计算出混凝土坍落度和确定混凝土面的标高,进而实现整平机全站采集仪实时采集,根据预设的线路参数与高程参数,自动调整振动抹平结构的高度和坡度,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高程。对混凝土底座板的自动化整平,减少了混凝土底座板整平过程中人工参与的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精度,同时有利于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另外,还能基于混凝土参数确定整平机的推进速度和振捣提浆频率。示例性地,在混凝土快达到初凝时,则加快整平机的推进速度,并降低振动抹平机构的振捣提浆频率,以快速地实现混凝土的振动抹平,同时减少振捣提浆过于频繁而带入更多的气泡。而在混凝土含水量较高,不易达到初凝状态时,则减慢整平机推进速度,同时增加振动抹平机构的振捣提浆频率,以快速地实现混凝土的振动抹平,使得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放出。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使用整平机对混凝土进行整平过程中,需调整整平机的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到预设位置。为了提高整平机振动抹平的效率,以及混凝土抹平后的高度在设计高度的误差范围内,需保证模板中的混凝土堆积高度不会过高,且混凝土堆积高度较低地方的混凝土能够得到补充。因此需要调整整平机的前推平刮板在预设位置,以使得堆积较高的混凝土能够被初步刮平,且多余的混凝土能够被刮到混凝土堆积高度较低的位置,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浇筑在模板内。前推平刮板的预设位置为初步刮平混凝土后,混凝土的顶面抹平的位置能达到设计标高范围。混凝土顶面能刮出设计的排水坡的位置,为后推平刮板所调整到的预设位置。即后推平刮板调整到预设位置后,在整平机行进过程中,刮出设计高度的排水坡。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整平机行进过程中,通过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刮平混凝土面,且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堆积有预设量的混凝土。采用前推平刮板刮走混凝土面多余的混凝土,后推平刮板刮平挂出混凝土面的排水坡,为了避免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对混凝土面的伤害,且在混凝土面具有较少混凝土时能进行补偿,同时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对空作业,前推平刮板和后推平刮板堆积有预设量的混凝土。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以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排水坡,使得凹槽内不易积水,同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产生的水也不易流到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整平机通过实时检测检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面标高,确定需启动的整平机中的整平机构,进而保证整平后的混凝土结构尺寸较为一致,且混凝土的强度较高,同时该过程中为整平机实施,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整平过程,使得混凝土的整平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连接铁轨与枕木的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