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

文档序号:874386 发布日期:2021-03-19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 (Novel infrared burner ) 是由 刘凯 陈琦 潘叶江 于 2020-11-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燃烧板,所述炉头设有复数个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内环气腔和外环气腔,所述内环气腔和外环气腔的顶部均具有开口,所述燃烧板设置于所述炉头上,并且所述燃烧板覆盖所述内环气腔和所述外环气腔的开口。本发明的红外燃烧器,燃气经过炉头的分气后,在燃烧板上表面燃烧时可以形成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小火区和大火区,相比于现有小火只在径向内侧的红外燃烧器,小火火力在径向方向分布更均匀,避免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内侧,有效解决了现有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同时小火形态差异化更明显。(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infrared burner which comprises a burner head and a combustion plate, wherein the burn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ner ring air cavities and outer ring air cavities which are stagger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tops of the inner ring air cavities and the outer ring air cavities are provided with openings, the combustion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urner head, and the combustion plate covers the openings of the inner ring air cavities and the outer ring air cavities. According to the infrared burner, after gas is distributed through the burner head, small fire areas and large fire areas which are arranged in a staggered mode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can be formed when the gas is combus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mbustion plat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nfrared burner with small fire only on the radial inner side, the small fire power is distributed more uniformly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small fire power is excessively concentrated on the inner side is avoided, the problem that food heating is uneven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small fire power is excessively concentrated on the radial inner side is effectively solved, cooking experience of users is improved, and meanwhile the small fire shape difference is more obvious.)

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

背景技术

红外灶因其较高的热效率和较好的加热均匀性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火力分区为大火在外侧、小火在内侧,加上红外灶加热以热辐射为主,其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内侧。大火适于爆炒,中火适于蒸煮,但在小火烙饼、小火煎鸡蛋等需小火烹饪的使用场景下,中间小火环域火力过大食物易糊、其他区域食物不易熟,影响用户的烹饪体验。

另外,市面上的燃气灶,其燃烧器的出火孔大多按环状区域分布,燃烧的火焰形态差异化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小火分布区域较大,并且小火火力在径向方向上分布更加均匀,有效解决了现有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燃烧板,其中所述炉头设有复数个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内环气腔和外环气腔,所述内环气腔和外环气腔的顶部均具有开口,所述燃烧板设置于所述炉头上,并且所述燃烧板覆盖所述内环气腔和所述外环气腔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气腔和所述外环气腔均呈扇形,全部所述内环气腔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对应的,所述燃烧板形成有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小火区、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小火区之间的大火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小火区内设有若干火孔,或者在所述小火区内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小火环,在所述小火环上设有若干火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所述内环气腔分别连通不同内引射管;或者,在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内环气腔分别连通同一个内引射管;或者,在每个所述外环气腔内设有第一气道,相邻两个所述内环气腔通过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内环气腔连通内引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所述外环气腔分别连通不同外引射管;或者,在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外环气腔分别连通同一个外引射管;或者,在每个所述内环气腔的内部或底部设有第二气道,相邻两个所述外环气腔通过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外环气腔连通外引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炉头的底部设有朝外突出的第一进气部和第二进气部,所述第一进气部的入口连通内引射管,且所述第一进气部的出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内环气腔,所述第二进气部的入口连通外引射管,且所述第二进气部出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外环气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气部和所述第二进气部分别与所述炉头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炉头底部在对应所述第一进气部入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部入口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朝内凹陷的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环气腔内部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中环气腔,或者在相邻所述内环气腔与所述外环气腔之间设有中环气腔,所述燃烧板对应所述中环气腔的位置处形成有中火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全部所述中环气腔分别连通不同中引射管;或者,所述炉头还设有第三气道,相邻所述中环气腔通过所述第三气道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中环气腔连通中引射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红外燃烧器,燃气经过炉头的分气后,在燃烧板上表面燃烧时可以形成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小火区和大火区,相比于现有小火只在径向内侧的红外燃烧器,小火火力在径向方向分布更均匀,避免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有效解决了现有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

2、通过增设贯穿炉头和燃烧板的中心通孔,实现为点火针或者点火熄火保护装置的安装位,并且还可以为燃烧板径向内侧补充二次空气,提升径向内侧的燃烧充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二环红外燃烧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炉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炉头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二环红外燃烧器另一小火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二环红外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三环红外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三环红外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红外燃烧器,该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1和具有火孔的燃烧板2,其中炉头1设有复数个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的顶部均具有开口,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均由炉头1的径向内侧延伸至径向外侧,这样,使得炉头1具有复数个间隔布置的内环气腔11,并且每个内环气腔11均从径向内侧延伸至径向外侧,使得内环气腔11的区域相对较大。燃烧板2设置于炉头1上,并且燃烧板2覆盖全部内环气腔11的开口以及全部外环气腔12的开口,这样,当燃气从炉头1向上传输至燃烧板2上方燃烧时,燃烧板2上表面可形成复数个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小火区21和大火区22,进而使燃烧器具有大火和小火两种火力,由于小火区21的总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在径向方向分布更均匀,使得小火火力不会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从而解决了现有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在实施例中,复数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见,本实施例的红外燃烧器,通过在炉头1上设置复数个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使得每个内环气腔11从炉头1的径向内侧延伸至径向外侧,从而使燃气经过炉头1的分气后,在燃烧板2上表面燃烧时可以形成沿周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小火区21和大火区22,相比于现有小火只在径向内侧的红外燃烧器,本产品的小火区21总面积更大,并且小火火力在径向方向分布更均匀,避免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有效解决了现有小火火力过于集中在径向内侧而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升用户的烹饪体验。另外,与现有产品的环状小火相比,本发明的小火形态差异化更明显。

优选地,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均呈扇形,全部内环气腔11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对应的,当燃气经过炉头1的分气并且在燃烧板2上表面燃烧时,燃烧板2会形成有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小火区21、及位于相邻两个小火区21之间的大火区22。由此,在保证小火火力在径向方向分布的均匀性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小火火力在周向方向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有效保证小火烹饪食物的加热均匀性,提升用户的小火烹饪体验。

参见图1,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在燃烧板2的小火区21和大火区22内均设有若干火孔,以使燃气在小火区21上表面燃烧时,形成扇形小火燃烧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5,在燃烧板2的大火区22内设有若干火孔,并且在燃烧板2的小火区11内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小火环211,在小火环211上设有若干火孔,这样,当燃气在小火区21上表面燃烧时,可形成由若干环小火组成的扇形小火燃烧区域。

本实施例以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为例。

关于炉头1的内环气腔11的供气方式具体如下:第一种,炉头1设有与内环气腔11数量相等的内引射管(图中未示出),全部内环气腔11分别连通不同内引射管,这样,内引射管与内环气腔11一一对应布置,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求调节小火火力大小,使得小火的火力档位更加精细;第二种,炉头1设有若干内引射管,内引射管的数量是内环气腔11的数量的二分之一,在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内环气腔11分别连通同一个内引射管,即位于炉头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内环气腔11由同一个内引射管供气,这样,一方面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求调节小火火力大小,使得小火的火力档位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保证小火在周向方向的加热均匀性;第三种,参见图1-3,在每个外环气腔12内设有第一气道110,相邻两个内环气腔11通过第一气道110相连通,其中一个内环气腔11连通内引射管,这样,一个外引射管对全部内环气腔11供气,可实现同步控制全部内环气腔11的气源通断情况,进而实现同步控制红外燃烧器小火的熄火或燃烧状态。

关于炉头1的外环气腔12的供气方式具体如下:第一种,炉头1设有与外环气腔12数量相等的外引射管(图中未示出),全部外环气腔12分别连通不同外引射管,这样外引射管与外环气腔12一一对应布置,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求调节大火火力大小,使得大火的火力档位更加精细;第二种,炉头1设有若干外引射管,外引射管的数量是外环气腔12的数量的二分之一,在径向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外环气腔12分别连通同一个外引射管,即位于炉头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外环气腔12由同一个外引射管供气,这样,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求调节大火火力大小,使得大火的火力档位更加精细;第三种,参见图1和图3,在每个内环气腔11的内部或底部设有第二气道120,本实施例的第二气道120设置在内环气腔11径向外侧的底部,相邻两个外环气腔12通过第二气道120相连通,其中一个外环气腔12连通外引射管,这样,一个外引射管对全部外环气腔12供气,可实现同步控制全部外环气腔12的气源通断情况,进而实现同步控制红外燃烧器大火的熄火或燃烧状态。

本实施例内环气腔11采用第三种供气方式、外环气腔12采用第三种供气方式为例。参见图4,具体地,在炉头1的底部设有朝外突出的第一进气部101和第二进气部102,其中第一进气部101的入口连通内引射管,且第一进气部101的出口连通其中一个内环气腔11。第二进气部102的入口连通外引射管,且第二进气部102出口连通其中一个外环气腔12。由此,不仅可以简化产品的整体结构,还可以同步控制小火以及大火的燃烧或熄火状态,简化控制逻辑。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气部101和第二进气部102分别位于中心通孔的相对两侧,内引射管通过第一进气部101连通靠近中心通孔的内环气腔11,外引射管通过第二进气部102连通远离中心通孔的外环气腔12,这样,保证炉头1底部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第一进气部101和第二进气部102。

更优选地,第一进气部101和第二进气部102分别与炉头1一体成型,以便于第一进气部101和第二进气部102快速加工成型,利于减少装配工序,同时可防止第一进气部101与靠内的内环气腔11的连接处、及第二进气部102与靠外的外环气腔12的连接处发生漏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部101的单位进气面积小于第二进气部102的单位进气面积,以更好地满足小火和大火燃烧所需燃气量,保证燃烧热效率。

参见图4,具体地,炉头1底部在对应第一进气部101入口和第二进气部102入口的位置处分别设有朝内凹陷的安装腔103,这样,通过安装腔103的设置,为第一进气部101与内引射管以及第二进气部102与外引射管的连接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更加方便内引射管和外引射管与炉头1的连接,同时可缩短红外燃烧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利于减小红外灶在竖直方向的厚度。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红外燃烧器还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由下至上依次贯穿炉头1和燃烧板2,用于安装红外燃烧器的点火针或者点火熄火保护装置,必要时,还可以用于为燃烧板2径向内侧补充二次空气,以进一步提升燃烧板2在径向内侧的燃烧充分性。具体地,在炉头1的中心处设有炉头中心孔13,燃烧板2对应炉头中心孔13的位置处设有燃烧板中心孔23,当燃烧板2盖设于炉头1上时,燃烧板中心孔23连通炉头中心孔13并且相互构成红外燃烧器的中心通孔。

实施例2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的数量不同。具体地,为了使红外燃烧器的小火火力在周向方向上分布更加均匀,在炉头1上设有三个以上沿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内环气腔11、及位于相邻两个内环气腔11之间的外环气腔12,这样,使得炉头1的分气更加精细,进而使燃气经过炉头1的分气并在燃烧板2上表面燃烧时,可以形成单个面积更小且数量更多的小火区21和大火区22,使得小火区11的数量越多,小火火力分布更均匀。

本实施例以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的数量均为6个为例,对应的,燃烧板2上表面可形成6个小火区21和6个大火区22。相邻两个内环气腔11的通过第一气道110连通,其中一个内环气腔11连通内引射管;相邻两个外环气腔12通过第二气道120连通,其中一个外环气腔12连通外引射管。

可见,通过在炉头1上设置数量更多的内环气腔11和外环气腔12,使得红外燃烧器具有数量更多的小火区21,使得小火燃烧区域的总面积更大,保证小火火力在周向和径向方向上的分布更均匀,显著提升小火加热均匀性。

实施例3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炉头1还设有中环气腔。具体地,在相邻内环气腔11与外环气腔12之间设有具有向上开口的中环气腔,当燃气从炉头1的中环气腔向上传输至燃烧板2时,可在相邻的小火区21与大火区22之间形成中火区23,使得红外燃烧器具有小火、大火和中火三种火力。

对于中环气腔的供气方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炉头1设有若干中引射管,中引射管的数量等于中环气腔的数量,全部中环气腔分别连通不同中引射管,使得中引射管与中环气腔一一对应布置,这样,一方面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求调节中火火力大小,使得中火的火力档位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保证中火在径向方向分布更均匀,保证中火火力的加热均匀性;第二种,炉头1还设有第三气道(图中未示出),相邻中环气腔通过第三气道相连通,其中一个中环气腔连通中引射管,这样,可实现同步控制全部中环气腔1的熄火或中火燃烧状态。

可见,通过在炉头1上增设位于相邻内环气腔11与外环气腔12之间的中环气腔,使得炉头1的分气更精细,进而使燃烧板2上表面可以形成复数个扇形中火区23,更方便用户精准控制火力大小。另外,与现有产品的环状中火相比,本发明的中火形态差异化明显。

实施例4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外环气腔12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地,在外环气腔12内部设有复数个沿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的中环气腔(图中未示出),全部中环气腔分别连通不同中引射管,或者相邻中环气腔通过第三气道(图中未示出)连通,其中一个中环气腔连通中引射管。当燃气从炉头1的中环气腔向上传输至燃烧板2时,可在大火区22内形成中火区23,使得红外燃烧器除了具有小火和大火火力外,还具有中火火力。

可见,通过在外环气腔12内设有至少一个中环气腔,使得产品具有中火区23,方便用户根据烹饪需求来调节红外燃烧器的大、中和小火。另外,与现有产品的环状中火相比,本发明的中火形态差异化明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红外燃烧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