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53757 发布日期:2020-10-13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stainless ste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薛烽 于红光 李梦婷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锈钢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2)在溶胶A中浸泡和一次加热;(3)在溶胶B中浸泡和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其中,所述溶胶A包括钛酸丁酯,所述溶胶B包括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所述制备方法通过一次加热,将来自溶胶A中的钛酸丁酯主要分解成纳米二氧化钛,并且通过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使得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和表面上均附着有纳米二氧化钛和盐酸伐昔洛韦、阿昔洛韦复合的抗菌抗病毒成分,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而且,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stainless stee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nodizing the stainless steel to form an anodized film with micropor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ainless steel; (2) soaking in the sol A and he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3) soaking in the sol B and heating for the second time to obtain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stainless steel; wherein the sol A comprises butyl titanate, and the sol B comprises valacyclovir hydrochloride and acyclovir. Accord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 butyl titanate in the sol A is mainly decomposed into nano titanium dioxide through primary heating, and through two times of sol soaking and heating treatment, nano titanium dioxide, 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and acyclovir compound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components are attached to micropores and the surface of an anodic oxidation film, so that the stainless steel has good and lasting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properties; moreov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to operate and is beneficial to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耐磨性及韧性的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好,在建筑行业、家具器具、厨房设备、汽车工业、办公用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不锈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若接触油脂等会促使细菌滋生,对人们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抗菌不锈钢的研究与开发在近些年来成为了新型功能性不锈钢的研究热点,其不仅可以保持不锈钢基体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光洁度,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抗菌不锈钢按照制备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添加抗菌金属元素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和表面涂层型抗菌不锈钢两类。添加抗菌金属元素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指的是,在不锈钢制备过程中添加抗菌金属元素,进而铸造成抗菌金属元素均匀弥散在不锈钢中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例如CN105543709A公开了一种含铜抗菌不锈钢,所述含铜抗菌不锈钢由铁矿石60-90份和铜矿石20-50份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磨成粉末,经过800-1500目筛,在烧结的温度为1400-1700℃,压力为1-3MPa下烧成液体,在压力3-5MPa下压制成型,冷却即可。所述制备方法虽然可以使得不锈钢具备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大量抗菌元素铜的使用会增加原料成本,且制备过程较为繁琐,能耗也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相比于添加抗菌金属元素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有关表面涂层型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较多。例如CN202619086U公开了一种商用光触媒抗菌自净不锈钢工作台,在所述不锈钢工作台的表面设有二氧化钛涂层,使得所述不锈钢工作台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高效杀灭外表面细菌病毒,还具备油污自净功能,但是所述不锈钢工作台是利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特性对病毒和细菌进行杀灭,只能在光照下才能发挥灭杀作用,大大限制了不锈钢工作台的使用环境。

CN108950498A公开了一种抗菌不锈钢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研磨抛光、酸洗和碱洗、等离子渗透钼处理、热轧致密处理、钝化处理和抗菌层制备,所述制备方法通过钼层和钝化层的双重保护,提高不锈钢表层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并通过表面抗菌层提高不锈钢的抗菌性能,但是该抗菌层采用抗菌液浸泡和煅烧形成,不仅存在抗菌层分布不均匀问题,还容易剥落,造成抗菌性能大大减弱。

CN108950575A公开了一种抗菌不锈钢的制备工艺,包括清理打磨抛光、酸洗钝化、碱水冲洗中和、真空镀膜、热压烧结、渗镀、烧结和退火处理,其中,抗菌溶液中的抗菌成分需要经过真空镀膜、热压烧结、渗镀、烧结和退火处理才能渗透并固定在不锈钢表层,不仅操作繁琐,还耗费大量能量,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CN109930191A公开了一种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不锈钢进行前处理后置于酸性溶液中,采用交变电流进行氧化、着色处理,然后进行封孔处理,得到抗菌不锈钢。所述制备方法采用电沉积将抗菌成分附着在不锈钢表面,不仅成本较高、操作繁琐,还不利于快速生产。

然而,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受到各种病毒的重大威胁,特别是SARS病毒、H1N1流感病毒、登革病毒、埃博拉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均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数以万计的人类感染、死亡。目前,一些病毒仍然在某些地区和国家肆虐传播。在各种应对病毒传染的方法中,虽然抗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由于疫苗具有特异性,只能防止特定病毒的感染,因此,有必要开发可以有效灭杀各种病毒的抗病毒材料,尤其是抗病毒不锈钢。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开发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不仅使得不锈钢同时具备抗菌和抗病毒性能,满足人们多元且复杂的抗菌抗病毒需求,还可以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先将不锈钢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再通过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将来源于两种溶胶的抗菌抗病毒成分附着在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和表面上,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而且,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锈钢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进行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进行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A包括钛酸丁酯,所述溶胶B包括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通过阳极氧化使得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再通过一次加热,将来自溶胶A中的钛酸丁酯主要分解成纳米二氧化钛,并且通过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将作为抗菌抗病毒无机化合物的纳米二氧化钛和作为抗菌抗病毒有机化合物的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复合,既填充在了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又附着在了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抗菌率≥99%,抗病毒率≥99%;而且,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之前,对所述不锈钢进行前处理。

优选地,所述前处理依次包括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

优选地,所述机械抛光为采用砂纸进行表面打磨,从400目打磨到3000目。

优选地,所述化学除油采用除油液进行。

优选地,所述除油液的组成包括氢氧化钠40~50g/L,例如40g/L、42g/L、44g/L、45g/L、46g/L、48g/L或50g/L等,碳酸钠10~35g/L,例如10g/L、15g/L、20g/L、25g/L、30g/L或35g/L等,葡萄糖酸钠5~15g/L,例如5g/L、8g/L、10g/L、11g/L、14g/L或15g/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化学除油的温度为65~85℃,例如65℃、70℃、75℃、80℃或85℃等,时间为5~15min,例如5min、8min、11min、14min或15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电化学抛光在抛光液内进行。

优选地,所述抛光液的组成包括磷酸22~28g/L,例如22g/L、24g/L、26g/L或28g/L等,硫酸10~16g/L,例如10g/L、12g/L、14g/L或16g/L等,丙三醇0.5~2g/L,例如0.5g/L、1g/L、1.5g/L或2g/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温度为40~65℃,例如40℃、45℃、50℃、55℃、60℃或65℃等,时间为3~20min,例如3min、8min、13min、18min或20min等,电流密度为10~55A/dm2,例如10A/dm2、20A/dm2、30A/dm2、40A/dm2、50A/dm2或55A/dm2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在本发明所述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之后均会对不锈钢进行水洗,以去除残留的溶液,避免对后续处理的影响;而且,通过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可以有效地清除不锈钢表面的油污、杂质和灰尘等,更有利于后续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的进行。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在酸性氧化液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钼盐和铈盐。

优选地,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200~300g/L,例如200g/L、220g/L、240g/L、250g/L、270g/L、280g/L或300g/L等,钼盐20~35g/L,例如20g/L、25g/L、30g/L或35g/L等,铈盐2~8g/L,例如2g/L、3g/L、4g/L、5g/L、6g/L、7g/L或8g/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钼盐包括钼酸铵和/或钼酸钠。

优选地,所述铈盐包括硝酸铈和/或硫酸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流,将所述不锈钢作为阳极,将石墨作为阴极。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电压为5~20V,例如5V、10V、15V或20V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时间为20~35min,例如20min、25min、30min或35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温度为10~15℃,例如10℃、11℃、12℃、13℃、14℃或1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溶胶A还包括硝酸银和/或碘酸盐。

优选地,步骤(2)所述溶胶A的组成包括钛酸丁酯0.8~1.5mol/L,例如0.8mol/L、1.0mol/L、1.2mol/L、1.4mol/L或1.5mol/L等;硝酸银0.64~1.2mol/L,例如0.64mol/L、0.74mol/L、0.84mol/L、0.9mol/L、1.04mol/L、1.1mol/L或1.2mol/L等;碘酸盐20~35g/L,例如20g/L、22g/L、25g/L、28g/L、30g/L、32g/L或35g/L等;无水乙醇14.4~27mol/L,例如14.4mol/L、15mol/L、18mol/L、20mol/L、22mol/L、25mol/L、26mol/L或27mol/L等;去离子水15~29mol/L,例如15mol/L、18mol/L、20mol/L、22mol/L、24mol/L、27mol/L或29mol/L等;二乙醇胺0.75~1.64mol/L,例如0.75mol/L、0.9mol/L、1.1mol/L、1.3mol/L、1.5mol/L或1.64mol/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碘酸盐包括碘酸钠、碘酸钾、碘酸钙或碘酸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是:碘酸钠和碘酸钾的组合,碘酸钾和碘酸钙的组合,碘酸钙和碘酸镁的组合或碘酸钠和碘酸镁的组合等。

本发明所述溶胶A包括钛酸丁酯、硝酸银和碘酸盐,经后续一次加热后,钛酸丁酯主要分解成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主要分解成纳米氧化银,碘酸盐主要分解成纳米碘单质,三种纳米级材料复合形成的抗菌抗病毒无机化合物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菌抗病毒性能;此外,本发明所述溶胶A采用特定配比组成,使得溶胶A具有良好的粘度,更容易和不锈钢的阳极氧化膜相结合,在后续一次加热过程中并不容易发生流动,进而避免了溶胶附着不均匀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25℃,例如15℃、17℃、19℃、20℃、22℃或2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0~45min,例如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或45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一次加热的温度为500~800℃,例如500℃、550℃、600℃、650℃、700℃、750℃或8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一次加热的时间为8~25min,例如8min、10min、13min、15min、18min、20min、22min或25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一次加热控制温度为500~800℃、时间为8~25min,不仅可以保证溶胶A中的钛酸丁酯主要分解成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银主要分解成纳米氧化银,碘酸盐主要分解成纳米碘单质,还可以将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二乙醇胺充分地蒸发出去,使得三种纳米级材料复合而成的抗菌抗病毒无机化合物能够均匀地附着在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和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所述溶胶B还包括硝酸铜。

优选地,步骤(3)所述溶胶B的组成包括盐酸伐昔洛韦5~15g/L,例如5g/L、8g/L、10g/L、11g/L、14g/L或15g/L等;阿昔洛韦4~20g/L,例如4g/L、8g/L、10g/L、12g/L、15g/L、18g/L或20g/L等;硝酸铜3~18g/L,例如3g/L、5g/L、8g/L、10g/L、12g/L、15g/L、16g/L或18g/L等;去离子水15~29mol/L,例如15mol/L、18mol/L、20mol/L、22mol/L、24mol/L、27mol/L或29mol/L等;二乙醇胺0.75~1.64mol/L,例如0.75mol/L、0.9mol/L、1.1mol/L、1.3mol/L、1.5mol/L或1.64mol/L等;无水乙醇14.4~27mol/L,例如14.4mol/L、15mol/L、18mol/L、20mol/L、22mol/L、25mol/L、26mol/L或27mol/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溶胶B包括盐酸伐昔洛韦、阿昔洛韦和硝酸铜,经后续二次加热后,不仅可以保证硝酸铜主要分解成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还不会使得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受热分解,三者协同作用形成复合型抗菌抗病毒材料,进一步发挥抗菌抗病毒性能;此外,本发明所述溶胶B采用特定配比组成,使得溶胶B具有良好的粘度,更容易和不锈钢的阳极氧化膜相结合,在后续二次加热过程中并不容易发生流动,进而避免了溶胶附着不均匀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骤(3)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25℃,例如15℃、17℃、19℃、20℃、22℃或2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3)所述浸泡的时间为8~19min,例如8min、10min、12min、15min、17min或19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3)所述一次加热的温度为170~270℃,例如170℃、190℃、200℃、210℃、230℃、240℃、250℃、260℃或27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3)所述一次加热的时间为11~38min,例如11min、15min、19min、23min、27min、31min、35min或38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所述二次加热控制温度为170~270℃、时间为11~38min,不仅可以保证溶胶B中的硝酸铜主要分解成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还不会使得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受热分解,又能够将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二乙醇胺充分地蒸发出去,使得三者协同作用形成复合型抗菌抗病毒材料并均匀地附着在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和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不锈钢依次进行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作为前处理,然后在酸性氧化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其中,所述机械抛光为采用砂纸进行表面打磨,从400目打磨到3000目;所述化学除油采用除油液进行,所述除油液的组成包括氢氧化钠40~50g/L,碳酸钠10~35g/L,葡萄糖酸钠5~15g/L,所述化学除油的温度为65~85℃,时间为5~15min;所述电化学抛光在抛光液内进行,所述抛光液的组成包括磷酸22~28g/L,硫酸10~16g/L,丙三醇0.5~2g/L,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温度为40~65℃,时间为3~20min,电流密度为10~55A/dm2

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200~300g/L,钼盐20~35g/L,铈盐2~8g/L;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流,将所述不锈钢作为阳极,将石墨作为阴极,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电压为5~20V,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时间为20~35min,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温度为10~15℃;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20~45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2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500~800℃下进行8~25min的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其中,所述溶胶A的组成包括钛酸丁酯0.8~1.5mol/L,硝酸银0.64~1.2mol/L,碘酸盐20~35g/L,无水乙醇14.4~27mol/L,去离子水15~29mol/L,二乙醇胺0.75~1.64mol/L;所述碘酸盐包括碘酸钠、碘酸钾、碘酸钙或碘酸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8~19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2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170~270℃下进行11~38min的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B的组成包括盐酸伐昔洛韦5~15g/L,阿昔洛韦4~20g/L,硝酸铜3~18g/L,去离子水15~29mol/L,二乙醇胺0.75~1.64mol/L,无水乙醇14.4~27mol/L。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目的之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先通过阳极氧化使得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再通过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等抗菌抗病毒无机化合物和作为抗菌抗病毒有机化合物的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复合在一起,既填充在了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又附着在了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抗菌率≥99%,抗病毒率≥99%;

(2)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流程较短,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2-阳极氧化膜;3-微孔;41-膜层表面的复合抗菌抗病毒成分;42-微孔内的复合抗菌抗病毒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发明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锈钢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进行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进行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A包括钛酸丁酯,所述溶胶B包括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

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不锈钢依次进行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作为前处理,然后在酸性氧化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其中,所述机械抛光为采用砂纸进行表面打磨,从400目打磨到3000目,所述化学除油采用除油液进行,所述除油液的组成包括氢氧化钠45g/L,碳酸钠28g/L,葡萄糖酸钠10g/L,所述化学除油的温度为75℃,时间为10min;所述电化学抛光在抛光液内进行,所述抛光液的组成包括磷酸24g/L,硫酸14g/L,丙三醇1g/L,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温度为50℃,时间为13min,电流密度为30A/dm2

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240g/L,钼酸铵28g/L,硝酸铈5g/L;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流,将所述不锈钢作为阳极,将石墨作为阴极,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电压为10V,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时间为30min,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温度为13℃;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35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0℃,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600℃下进行13min的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其中,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钛酸丁酯1.2mol/L,硝酸银0.9mol/L,碘酸钠27g/L,无水乙醇18mol/L,去离子水20mol/L,二乙醇胺1.15mol/L;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15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230℃下进行23min的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盐酸伐昔洛韦13g/L,阿昔洛韦15g/L,硝酸铜9g/L,去离子水19mol/L,二乙醇胺1.16mol/L,无水乙醇20mol/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2)所述溶胶A中的硝酸银省略,即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钛酸丁酯1.2mol/L,碘酸钠27g/L,无水乙醇18mol/L,去离子水20mol/L,二乙醇胺1.15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2)所述溶胶A中的碘酸钠省略,即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钛酸丁酯1.2mol/L,硝酸银0.9mol/L,无水乙醇18mol/L,去离子水20mol/L,二乙醇胺1.15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3)所述溶胶B中的硝酸铜省略,即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盐酸伐昔洛韦13g/L,阿昔洛韦15g/L,硝酸铜9g/L,去离子水19mol/L,二乙醇胺1.16mol/L,无水乙醇20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不锈钢依次进行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作为前处理,然后在酸性氧化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其中,所述机械抛光为采用砂纸进行表面打磨,从400目打磨到3000目,所述化学除油采用除油液进行,所述除油液的组成包括氢氧化钠40g/L,碳酸钠10g/L,葡萄糖酸钠5g/L,所述化学除油的温度为65℃,时间为15min;所述电化学抛光在抛光液内进行,所述抛光液的组成包括磷酸22g/L,硫酸10g/L,丙三醇0.5g/L,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温度为40℃,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A/dm2

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200g/L,钼酸钠20g/L,硫酸铈2g/L;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流,将所述不锈钢作为阳极,将石墨作为阴极,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电压为5V,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时间为35min,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温度为10℃;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45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500℃下进行25min的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其中,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钛酸丁酯0.8mol/L,硝酸银0.64mol/L,碘酸钠20g/L,无水乙醇14.4mol/L,去离子水15mol/L,二乙醇胺0.75mol/L;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19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170℃下进行38min的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盐酸伐昔洛韦5g/L,阿昔洛韦4g/L,硝酸铜3g/L,去离子水15mol/L,二乙醇胺0.75mol/L,无水乙醇14.4mol/L。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不锈钢依次进行机械抛光、化学除油和电化学抛光作为前处理,然后在酸性氧化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在所述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

其中,所述机械抛光为采用砂纸进行表面打磨,从400目打磨到3000目,所述化学除油采用除油液进行,所述除油液的组成包括氢氧化钠50g/L,碳酸钠35g/L,葡萄糖酸钠15g/L,所述化学除油的温度为85℃,时间为5min;所述电化学抛光在抛光液内进行,所述抛光液的组成包括磷酸28g/L,硫酸16g/L,丙三醇2g/L,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温度为65℃,时间为3min,电流密度为55A/dm2

所述酸性氧化液的组成包括硫酸300g/L,钼酸铵35g/L,硫酸铈8g/L;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流,将所述不锈钢作为阳极,将石墨作为阴极,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电压为20V,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时间为20min,所述阳极氧化的处理温度为15℃;

(2)将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得到的不锈钢在溶胶A中浸泡20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800℃下进行8min的一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

其中,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钛酸丁酯1.5mol/L,硝酸银1.2mol/L,碘酸钠35g/L,无水乙醇27mol/L,去离子水29mol/L,二乙醇胺1.64mol/L;

(3)将步骤(2)所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粗品在溶胶B中浸泡8min,所述浸泡的温度为25℃,然后取出浸泡后的不锈钢在270℃下进行11min的二次加热,得到抗菌抗病毒不锈钢;

其中,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盐酸伐昔洛韦15g/L,阿昔洛韦20g/L,硝酸铜18g/L,去离子水29mol/L,二乙醇胺1.64mol/L,无水乙醇27mol/L。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2)所述溶胶A中的钛酸丁酯省略,即所述溶胶A的组成为硝酸银0.9mol/L,碘酸钠27g/L,无水乙醇18mol/L,去离子水20mol/L,二乙醇胺1.15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3)所述溶胶B中的盐酸伐昔洛韦省略,即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阿昔洛韦15g/L,硝酸铜9g/L,去离子水19mol/L,二乙醇胺1.16mol/L,无水乙醇20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3)所述溶胶B中的阿昔洛韦省略,即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盐酸伐昔洛韦13g/L,硝酸铜9g/L,去离子水19mol/L,二乙醇胺1.16mol/L,无水乙醇20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3)所述溶胶B中的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均省略,即所述溶胶B的组成为硝酸铜9g/L,去离子水19mol/L,二乙醇胺1.16mol/L,无水乙醇20mol/L,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不锈钢的制备方法,除了将步骤(2)所述一次加热和步骤(3)所述二次加热均替换为室温下风干24h,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未经任何处理的不锈钢。

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5制备得到的抗菌抗病毒不锈钢,以及对比例6所述未经任何处理的不锈钢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和抗病毒性能测试,具体如下:

抗菌性能测试:按照国标GB/T 24170.1-2009《表面抗菌不锈钢第1部分:电化学法》公开的测定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菌种;

抗病毒性能测试:以A型流感病毒(H3N2)和猫杯状病毒(F9)作为测试病毒,所述病毒购买自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将4cm×4cm不锈钢试样放置于塑料培养皿,并在试样上滴加0.1mL浓度为100TCID50/50μl的病毒溶液,在室温下作用30min;此时,通过在试样表面覆盖PET薄膜(4cm×4cm)来保持病毒溶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恒定。在使病毒溶液作用30min后,添加1900μL的SCDLP培养液,并通过吹打将病毒洗出;然后,用MEM培养液将各个反应试样稀释至10-2~10-5(10倍连续稀释),将100μL的试样溶液接种到经培养皿培养的MDCK细胞或CRFK细胞上。使培养物静置60min,待病毒被细胞吸附后,在培养皿中的培养物上覆盖0.7%的琼脂培养基。在34℃下、在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将培养物在***中固定。对亚甲蓝染色形成的噬斑数量进行计数,并计算抗病毒率。

有关抗菌性能、抗病毒性能的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先通过阳极氧化使得不锈钢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阳极氧化膜,再通过两次溶胶浸泡和加热处理,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等抗菌抗病毒无机化合物和作为抗菌抗病毒有机化合物的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复合在一起,既填充在了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又附着在了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抗菌率≥99%,抗病毒率≥99%;而且,所述制备方法流程较短,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2)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4可以看出,不管是将溶胶A中的硝酸银或碘酸钠省略,或者是将溶胶B中的硝酸铜省略,虽然不锈钢的抗菌率和抗病毒率均≥99%,但是抗菌率和抗病毒率均稍稍降低;

(3)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1可以看出,将溶胶A中的钛酸丁酯省略,会使得不锈钢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降至97.84%,对于猫杯状病毒(F9)的抗病毒率降至90.25%;

(4)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2~4可以看出,将溶胶B中的盐酸伐昔洛韦和/或阿昔洛韦省略,虽然不锈钢的抗菌率只是稍微降低,最低值仍为94.87%,但是不锈钢的抗病毒率明显降低,当盐酸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均省略时,不锈钢对于猫杯状病毒(F9)的抗病毒率仅为58.23%;

(5)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5可以看出,将一次加热和二次加热均替换为室温下风干24h,不仅无法提供钛酸丁酯、硝酸银、碘酸钠和硝酸铜受热分解需要的温度,还会造成二乙醇胺、乙醇和去离子水挥发不完全,将钛酸丁酯等进行包裹,既阻碍了钛酸丁酯等分解成有效成分,又阻碍了抗菌性能和抗病毒性能的发挥。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氨基树脂改性锆盐前处理与电泳配套的车身涂装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