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蒸煮设备

文档序号:1103408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食品蒸煮设备 (Food cooking equipment ) 是由 徐光书 石必文 袁红宝 周靖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品蒸煮设备,包括煮锅,煮锅内设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位于煮锅底部的第一加热器和位于煮锅侧壁的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沿煮锅高度设置。本方案通过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设置达到了加热均匀以及提高热源利用率的目的。(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 food coo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aucepan, wherein a heat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saucepan, the heating unit comprises a first heater positio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aucepan and a second heater position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aucepan, and the second heater is arranged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saucepan. The scheme achieves the purposes of uniform heating and improved heat source utilization rate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irst heater and the second heater.)

一种食品蒸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品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在食品加工中为了使得食品的入味更好,经常采用蒸煮设备对食品进行加工。

加工时,蒸煮设备温度升高,蒸煮设备内的汤料沸腾,使得食物中浸入并吸收汤料的味道,进而达到食品加工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蒸煮设备中因加热器位于蒸煮设备的底部而导致热量在底部位置更为集中而其他位置相对更弱,导致对汤料的加热均匀度并不好,食品的入味均匀度较差;此外因仅从底部进行加热,要想使得整个蒸煮设备内温度达到要求,就必须使得加热器在一定时间内有足够的热量,而加热器一般采用外界输入热源的方式进行,使得加热器的利用率降低,大部分热量还未充分利用就已经被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食品蒸煮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煮设备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食品蒸煮设备,包括煮锅,煮锅内设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位于煮锅底部的第一加热器和位于煮锅侧壁的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沿煮锅高度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加热单元不仅在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器,也在煮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且第二加热器盘在煮锅侧壁上螺旋上升设置,这种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既能使得底部第一加热器对底部及煮锅中部的汤料均匀加热,也能在煮锅侧壁上使用第二加热器使得煮锅在高度方向上能够有热源,便于煮锅在不同高度对汤料的加热,整个煮锅内部对汤料的加热均匀,使得食品入味的均匀性更好。

此外,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的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有一个加热器的情况,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互相分担了对煮锅的加热负担,使得任何一个加热器对热源的要求降低,热源能够更大化得进行热传递后再进行回收,相当于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器呈弓字形。

有益效果:相比于涡旋状的第一加热器,在煮锅从定容(也即将煮锅内液位添加到蒸煮需要的液位高度后)到汤料温度沸腾相比,在达到相同的耗水量(也即食品蒸煮过程中,食品吸收的水份)和食品入味情况的前提下,本方案弓字形的第一加热器加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器呈螺旋状,第二加热器沿煮锅侧壁螺旋上升;有利于煮锅内不同高度汤料的均匀加热。

进一步,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进油管,进油管内通有流动的热油,第一加热器的进油口与第二加热器的进油口均与进油管连通,第二加热器的进油口位于第二加热器最下方。

有益效果:通过向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内不断通入热油的方式实现对煮锅内汤料的加热;本方案中国通过同一个进油口给两个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同时供油,保证了底部的第一加热器和煮锅侧壁的第二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的同一性,有利于煮锅内汤料温度的均匀性;此外,第二加热器的进油口位于最下方,因而使得第二加热器的进油口和第一加热器的进油口之间的距离更短,相对降低了热源进入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前的路径,有利于减少热源的热量流失;此外也因路径的缩短减少了路径对热油流速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器的进油口与进油管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

有益效果:截止阀的设置,使得在煮锅内不需要底部的第一加热器加热时,可以通过截止阀阻碍热油的进入,便于对两个加热器加热情况的分开控制。

进一步,所述煮锅包括锅体和锅盖,加热单元位于锅体内,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升降器、转盘轴承和支杆,转盘轴承下端连接升降器,转盘轴承上端连接支杆,支杆与锅盖固定连接,升降器带动转盘轴承升降。

有益效果:在需要将锅盖打开时,不需要单独的行车或吊车将锅盖打开,而只是需要启动升降器,使得升降器带动转盘轴承上升,转盘轴承上连接的连杆和锅盖也随之上升,在锅盖上升后,人工拉动锅盖,使得锅盖和连杆沿着转盘轴承中心转动,进而将锅体上方开口露出来,便于将食品放入到锅体内,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锅体上转动连接有锁紧圈,锁紧圈周向设有锁紧楔块,锅盖周向设有与锁紧楔块的楔面相配合的锁紧件,锅体与锅盖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

有益效果:在对食品进行蒸煮过程中,煮锅内压力升高,为了保证煮锅的正常蒸煮,通过锁紧圈上的锁紧楔块抵紧锅盖上的锁紧件,保证锅盖与锅体的锁紧;且此外,锅盖与锅体之间的锁紧力大小可以通过锁紧件与锁紧楔块之间配合楔面的贴合长度来调节(煮锅内蒸煮压力越来需要的锁紧力越大),满足了不同蒸煮食品在煮锅内蒸煮压力不同时对锁紧力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锁紧圈上固定连接有圆弧形的齿条;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的轮轴能够外接力臂。

有益效果:在需要转动锁紧圈时,人工借助力臂旋转齿轮,进而使得齿条沿着圆弧形移动,带动锁紧圈转动,操作方式简单且省力。

进一步,所述煮锅上连接有连管,连管一端与煮锅底部连通,连管另一端与煮锅上部连通,连管上设有液位计。

有益效果:连管的存在使得连管内的液位高度与煮锅内的液位高度一致,而液位计的存在一方面能够实时监测煮锅内液位的高度;另一方面,在人工王煮锅内加入液体时,煮锅内因液体的加入而存在液体的波动与荡漾,进而导致工人无法准确地从煮锅内知晓液位高度,而连管与煮锅连通,连管的液位高度即体现煮锅内的液位高度,因而通过连管上液位计的测量情况即可准确得知正在加入液体的煮锅内的液面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能够放入煮锅内的吊笼,吊笼的底壁和侧壁采用多孔结构,吊笼的周向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用于放置熬制汤料的材料。

有益效果:利用吊笼来存放食品,同时利用吊笼上的放置腔来存放熬制汤料的材料,使得在食品蒸煮时,既能方便汤料材料的放入,又能方便食品与汤料材料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锅盖轴测图;

图6为图1中第一加热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吊笼的轴测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煮锅1、调节单元2、升降器21、转盘轴承22、支杆23、锅体3、锁紧圈31、锁紧楔块32、齿条33、排水管34、连管35、液位计36、补水口37、锅盖4、把手41、锁紧件42、排气阀43、第一加热器5、第二加热器6、进油管7、出油管8、截止阀9、弹性密封件10、齿轮11、吊笼80、笼盖81、笼体82、放置腔83。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至图6所示:

一种食品蒸煮设备,包括煮锅1和调节单元2,煮锅1包括锅体3和锅盖4,煮锅1的锅体3内设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位于锅体3底部的第一加热器5和位于锅体3侧壁的第二加热器6,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的截面均呈管状,第一加热器5呈弓字形,第二加热器6呈螺旋状,第二加热器6沿锅体3侧壁螺旋上升(也即第二加热器6沿煮锅1高度设置)。

加热单元还包括进油管7和出油管8,进油管7内通有流动的热油(热油也即具有高温的油,油的高温可由外接的燃烧设备燃烧加热),第一加热器5的进油口与第二加热器6的进油口均与进油管7连通,第一加热器5的出油口与第二加热器6的出油口均与出油管8连通,且第二加热器6的进油口位于第二加热器6最下方,热油不断从外界泵入进油管7内,热油经过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并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油管8流出。第一加热器5的进油口与进油管7之间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截止阀9。

调节单元2包括升降器21、转盘轴承22和支杆23,转盘轴承22的内圈固定连接升降器21,升降器21采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顶部与转盘轴承22连接,转盘轴承22的外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杆23,支杆23与锅盖4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升降器21带动转盘轴承22升降,支杆23能够与锅盖4一起沿着转盘轴承22中心旋转。

锅盖4上焊接有把手41,以便于人工从把手41上施力使得锅盖4绕转盘轴承22中心转动。

锅体3上转动连接有锁紧圈31,锁紧圈31周向焊接有若干个锁紧楔块32,锅盖4周向焊接有与锁紧楔块32的楔面相配合的锁紧件42,锅体3与锅盖4之间安装有弹性密封件10(如密封圈)。

锁紧圈31上一体成型有圆弧形的齿条33;还包括工作台(图中未视出,工作台能够便于人工操作,如人工站在工作台上工作),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33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的轮轴能够外接力臂,该外接的力臂可以是工厂机修用的扳手。

锅体3底部安装有排水管34,排水管34上连接有连管35,连管35的顶端与锅体3上部连通,连管35上安装有液位计36,液位计36采用音叉液位计。

锅体3上部开设有补水口37,补水口37通过管道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外接水管,补水口37与法兰盘之间的管道上安装阀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对煮锅1内的食品进行蒸煮前,将熬制汤料的材料、待加工食品放入到煮锅1内,开启阀门,水经过阀门、补水口37进入到锅体3内,液位计36监测锅体3内液位高度,当液位高度达到蒸煮要求时,关闭阀门,也即完成煮锅1内的定容。

人工站在工作台上并借助扳手使得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齿条33旋转,锁紧圈31跟随旋转,锁紧圈31上的锁紧楔块32压紧锅盖4上的锁紧件42,完成对锅盖4与锁紧圈31的锁紧。

启动加热单元,使得外接的热油通过进油管7进入到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中,经过两个加热器实现对锅体3内汤料的熬制并完成待加工食品的蒸煮。

本实施例中,对煮锅1内部的汤料和食品的加热,既能采用第一加热器5对底部及煮锅1中部的汤料均匀加热,也能在煮锅1侧壁上使用第二加热器6使得煮锅1在高度方向上能够有热源,便于煮锅1在不同高度对汤料和食品的加热,整个煮锅1内部对汤料和食品的加热均匀,使得食品入味的均匀性更好。

此外,第一加热器5、第二加热器6互相分担了对煮锅1的加热负担,使得任何一个加热器对热源的要求降低,热源能够更大化得进行热传递后再从出油管8进行回收,相当于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的食品蒸煮设备的两个加热器(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共用一个进油管7,且第二加热器6的进油口位于最下方,使得第二加热器6的进油口和第一加热器5的进油口之间的距离更短,相对降低了热源进入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6前的路径,有利于减少热源的热量流失;此外也因路径的缩短减少了路径对热油流速的影响。

在蒸煮完成后,停止对加热单元热油的供应,人工再次旋转齿轮11,使得锁紧圈31沿反方向旋转,锅盖4逐渐脱离与锁紧圈31的锁紧,直至锅盖4完全没有被锁住;接着人工启动升降器21,使得转盘轴承22、支杆23和锅盖4同步上升,最后人工手握把手41拉动锅盖4,使得锅盖4从锅体3上方开口移开,便于后续工人将锅体3内的食品取出。

锅盖4上安装有排气阀43,排气阀43用于在煮锅1内压力过大时打开排气。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一种食品蒸煮设备还包括能够放入煮锅1内的吊笼80,吊笼80包括笼盖81和笼体82,笼盖81与笼体82吊笼80的底壁和侧壁采用多孔结构,吊笼80的周向均布有四个放置腔83,放置腔83的侧壁也采用多孔结构,放置腔83与吊笼80侧壁焊接成一体,放置腔83用于放置熬制汤料的材料(汤料的材料放置在菱形的药笼里),放置腔83的截面呈菱形,放置腔83的开口朝向吊笼80外侧,以便于药笼的放入和取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向煮锅1内放入汤料的材料和待蒸煮的食品前,可以将熬制汤料的材料放置在药笼里,再将药笼放置在菱形的放置腔83内;再将食品放置在吊笼80的笼体82内;将吊笼80放入煮锅1时,汤料的材料、待加工食品也一同放入了煮锅1内,而在取出吊笼80时,也将用过的汤料的材料、食品同时取出,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能避免食品遗留在煮锅1内的情况。

实施例二中其他过程与实施例一中一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大豆有机杂质灭菌系统及灭菌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