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1221118 发布日期:2020-09-08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mulsion taking 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 extract as antioxidant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emulsion ) 是由 邓乾春 程晨 黄凤洪 禹晓 黄庆德 许继取 于坤 郑畅 于 2020-07-0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乳液包括油相、水相和乳化剂,所述水相包括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及所述乳化剂为植物蛋白类乳化剂。本发明公开的乳液体系通过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比例调控体系的抗氧化性能及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较强的热稳定性及较高的脂溶性活性物质的生物可给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乳化前向水相中添加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所述乳液在保健食品、功能食品以及营养强化食品领域中的应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mulsion taking a 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 extract as an antioxida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The emulsion comprises an oil phase, a water phase and an emulsifier, wherein the water phase comprises a 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 extract, and the emulsifier is a vegetable protein emulsifier. The emulsion system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regulates the antioxidant proper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proportion of secoisolariciresinol SECO and 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 SDG, and has good oxidation stability, strong thermal stability and high biological availability of fat-soluble active substances. Meanwhil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dding an antioxidant into the water phase before emul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mulsion in the fields of health-care food, functional food and nutrition-enriched food.)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食品工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脂溶性活性成分强化食品的需求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植物甾醇等。但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易氧化、水溶性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如何将活性成分引入食品系统成为发展新型功能食品的关键环节。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乳液的递送系统,以提高亲脂性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水包油乳液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来改善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乳液中油相组成、水相组成、液滴大小、乳化剂类型、脂质物理状态和液滴聚集状态等影响脂溶性活性物质的生物可给性。

但是,多数脂溶性活性成分在乳液体系中极容易发生氧化酸败导致营养功能散失,且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过氧化物及环氧化物等,此外还会伴随不愉快气味产生,降低产品品质,因此,抗氧化剂通常被添加入乳液体系中。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抗氧化剂,不仅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一些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所没有的生物活性。其中,亚麻木酚素是来源于亚麻籽中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也是一种植物***,在人体内代谢可产生类***,对乳腺癌、***癌等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亚麻木酚素结构复杂,主要具有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及其二葡萄糖苷(SDG)形式,由于其结构的差异,二者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不同。然而,关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和其二葡萄糖苷(SDG)的比例关系对亚麻木酚素抗氧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因此,开发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以期可以实现体系抗氧化性能及稳定性调控的乳液,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剂的乳液,该乳液体系通过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比例调控体系的抗氧化性能及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较强的热稳定性及较高的脂溶性活性物质的生物可给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包括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其中,以乳液的总质量计,油相为≤60%,乳化剂为≤10%,其余为水相;所述油相包括油脂,所述水相包括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和磷酸缓冲液,所述乳化剂包括植物蛋白类乳化剂。

值得说明的是,植物蛋白是重要的蛋白资源,营养价值高,在肉制品、乳制品等诸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植物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会发生沉淀,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作用。因此,为了避免因蛋白质变性而发生的聚结进而产生絮凝,从而限制植物蛋白的实际应用,本发明限定乳液体系呈弱碱性。

并且,与已知的乳化剂仅作用于体系水油分离速率不同,本发明采用的植物蛋白类乳化剂与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考虑到蛋白类乳化剂的溶解性及种类的差异,蛋白类乳化剂与亚麻木酚素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影响亚麻木酚素(SECO和SDG)在水相中的分布,进一步会导致亚麻木酚素在乳液体系中抗氧化效果的不同。

优选的,所述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混合物,且,所述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摩尔比例为(1:4)~(7:1)。

值得说明的是,亚麻木酚素主要存在于亚麻籽种皮膜层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亚麻木酚素通常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主链由3-10个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通过3-羟基-3-甲基戊二酸(HMGA)连接组成,侧链则由对香豆酸葡萄糖苷、阿魏酸葡萄糖苷等酚酸组成。因此木酚素大分子通过碱水解、酸水解可形成亚麻木酚素SDG及其苷元SECO等。由于木酚素大分子、SDG以及SECO分子结构不同,分子极性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不同乳液体系中所发挥抗氧化作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弱极性SECO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SDG和SECO与蛋白类乳化剂之间可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使其在乳液界面聚集,以此界面上及和水相中的抗氧化可共同通过自由基清除、金属离子螯合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

特别的,本发明以不同浓度比例的SECO:SDG为乳液的抗氧化剂,可以实现乳液体系中抗氧化剂的可调控性及乳化剂的可选择性。具体来说,低水溶性蛋白与SECO和SDG的氢键相互作用及疏水相互作用强,因此抗氧化剂更易存在于界面发挥抗氧化效应;随着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增大,抗氧化剂和乳化剂之间疏水相互作用减弱,因此抗氧化剂在界面吸附量降低,仅依靠弱极性SECO在界面的吸附来发挥其主要抗氧化作用。

优选的,所述油脂包括鱼油、DHA藻油、紫苏油、亚麻籽油、α-亚麻酸、γ-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蛋白类乳化剂包括大豆蛋白、菜籽蛋白、葵花籽蛋白或亚麻籽蛋白。

优选的,所述乳液还包括脂溶性活性成分,所述脂溶性活性成分为类胡萝卜素。

值得说明的是,常见类胡萝卜素包括番茄红素或虾青素。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溶性活性成分的包埋率≥95%。

优选的,所述乳液为水包油乳液递送体系,包括纳米乳液或普通乳液。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I、在磷酸缓冲液中加入以乳液总质量计质量比≤10%的植物蛋白类乳化剂,作为水相备用;

II、在步骤I得到的水相中加入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与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摩尔比例为(1:4)~(7:1)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

III、在步骤II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油相,通过搅拌、剪切、微射流得到乳液。

值得说明的是,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中的SDG和SECO可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乳液体系的化学稳定性。一般而言,对于高水溶性蛋白,SECO比例越高,抗氧化效果越好;对于中度水溶性蛋白,SECO:SDG比例高于或等于4:1时,协同抗氧化效果较好;对于低水溶性蛋白(溶解度>50%),SECO:SDG比例高于或等于3:1时,协同抗氧化效果较好。

特别的,本发明创新性的在乳化前向水相中添加抗氧化剂,研究发现,水相中的抗氧化浓度也可参与油脂核心的抗氧化过程,并于界面抗氧化剂协同提高抗氧化效率。

并且,考虑到植物蛋白类等电点以及亚麻木酚素和植物蛋白类乳化剂发生静电相互相互作用条件等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磷酸缓冲液的pH范围为7~9。在此pH范围内,植物蛋白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且能够促进亚麻木酚素羟基与蛋白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利于亚麻木酚素定位于乳液界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III中的搅拌、剪切、微射流条件为:10000rpm剪切混合溶液5分钟,且微射流压力为8000—12000psi并循环4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III中的油相包括油脂、类胡萝卜素的组合或油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在保健食品、功能食品以及营养强化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值得说明的是,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的交联作用降低SECO或SDG裸露的羟基数量,因此降低其所带来的涩味,提高口服递送体系的口感。并通过抗氧化作用以及蛋白类乳化剂对油脂的包封作用降低了鱼油、DHA藻油和亚麻籽油等多不饱和油脂因油脂氧化所产生的具有的特殊腥味的小分子风味物质的产生及挥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首次将调配型同源性抗氧化剂应用于乳液体系,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氧化稳定性好且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在37℃室温储存1个月后,氢过氧化物含量小于或等于10mmol/kgoil,粒径变化低于10%且不发生油水、乳析、分层、重力沉降等物理非稳态现象;

2、本发明首次以不同溶解度的植物蛋白为乳化剂,通过调配SECO和SDG的比例来控制油脂氧化,以此寻找亚麻木酚素比例与以油料来源植物蛋白为乳化剂制备乳液体系氧化的联动关系。

3、本发明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体系中的油相可用于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其包埋率为均高于95%,且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0%。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后油脂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高达90%,可以显著提高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

4、本发明以SECO:SDG不同浓度比例为乳液的抗氧化剂,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抗氧化剂的可调控性及乳化剂的可选择性,低水溶性蛋白与SECO和SDG的氢键相互作用及疏水相互作用强,因此抗氧化剂更易存在于界面发挥抗氧化效应;然而,随着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增大,抗氧化剂和乳化剂之间疏水相互作用减弱,因此抗氧化剂在界面吸附量降低,仅依靠弱极性SECO在界面的吸附来发挥其主要抗氧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pH=9下溶解度为97%)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5mM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50nm-186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9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菜籽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rape组:1:4、B-rape组1:3、C-rape组1:1、D-rape组3:1、E-rape组4:1、F-rape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rape组:68μmol/L(85%)SECO、300.8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B-rape组:86μmol/L(86%)SECO、288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C-rape组:168μmol/L(84%)SECO、194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D-rape组:246μmol/L(82%)SECO、9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E-rape组261.1μmol/L(81.6%)SECO、76.8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F-rape组280μmol/L(80%)SECO、48.5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39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3.4%;B-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4.2%;C-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3.9%;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8%;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0.5%;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1.3%。

实施例2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pH=9下溶解度:70%)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0nm-22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8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大豆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soy组:1:4、B-soy组1:3、C-soy组1:1、D-soy组3:1、E-soy组4:1、F-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oy组:33.6μmol/L(42%)SECO、288μmol/L(90%)SDG存在于水相;B-soy组:50μmol/L(50%)SECO、261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C-soy组:112μmol/L(56%)SECO、172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D-soy组:177μmol/L(59%)SECO、87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E-soy组186μmol/L(58%)SECO、70μmol/L(87.5%)SDG存在于水相;F-soy组217μmol/L(62%)SECO、43.5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3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4.3%;B-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6.2%;C-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5.9%;D-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0.8%;E-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1.1%;F-soy组氢过氧化物降低了30.3%。

实施例3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9下溶解度:65%)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葵花籽蛋白乳液体系中,乳化前加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分组为A-sun组:1:4、B-sun组1:3、C-sun组1:1、D-sun组3:1、E-sun组4:1、F-sun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un组:30.4μmol/L(38%)SECO、278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B-sun组:42μmol/L(42%)SECO、252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C-sun组:88μmol/L(44%)SECO、166μmol/L(83%)SDG存在于水相;D-sun组:138μmol/L(46%)SECO、87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E-sun组166.4μmol/L(52%)SECO、65.6μmol/L(82%)SDG存在于水相;F-sun组196μmol/L(56%)SECO、43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6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8.2%;B-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0.6%;C-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9.1%;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3.6%;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1.1%;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2.2%。

实施例4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亚麻籽蛋白(pH=9下溶解度:94%)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94nm-220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亚麻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10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亚麻籽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soy组:1:4、B-soy组1:3、C-soy组1:1、D-soy组3:1、E-soy组4:1、F-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flax组:24.8μmol/L(31%)SECO、275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B-flax组:44μmol/L(44%)SECO、252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C-flax组:102μmol/L(51%)SECO、178μmol/L(89%)SDG存在于水相;D-flax组:153μmol/L(51%)SECO、87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E-flax组169.5μmol/L(53%)SECO、68μmol/L(85%)SDG存在于水相;F-flax组206.5μmol/L(59%)SECO、43.5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5.49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flax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9.6%;B-flax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4.3%;C-flax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9.9%;D-flax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3.9%;E-flax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2.7%;F-flax组氢过氧化物降低了32.4%。

实施例5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pH=7下溶解度:97%)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pH=7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74nm-20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pH=7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8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实施例6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pH=9下溶解度:97%)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鱼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50nm-186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乳液总质量20%的鱼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鱼油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rape组:1:4、B-rape组1:3、C-rape组1:1、D-rape组3:1、E-rape组4:1、F-rape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rape组:66.4μmol/L(83%)SECO、304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B-rape组:87μmol/L(87%)SECO、288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C-rape组:168μmol/L(84%)SECO、188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D-rape组:249μmol/L(83%)SECO、9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E-rape组259.2μmol/L(81%)SECO、77.6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F-rape组280μmol/L(80%)SECO、47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7.97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2.4%;B-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6.3%;C-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2.2%;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5.3%;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6.5%;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4%。

实施例7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pH=9下溶解度:97%)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DHA藻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50nm-186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菜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DHA藻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菜籽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rape组:1:4、B-rape组1:3、C-rape组1:1、D-rape组3:1、E-rape组4:1、F-rape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rape组:66.4μmol/L(83%)SECO、295μmol/L(92%)SDG存在于水相;B-rape组:83μmol/L(83%)SECO、28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C-rape组:168μmol/L(84%)SECO、188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D-rape组:249μmol/L(83%)SECO、9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E-rape组260μmol/L(81%)SECO、76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F-rape组280μmol/L(80%)SECO、49μmol/L(98%)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8.2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6.1%;B-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4.4%;C-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7.1%;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3.4%;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5.1%;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9.4%。

实施例8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菜籽蛋白(pH=9下溶解度:97%)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紫苏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50nm-186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菜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紫苏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菜籽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rape组:1:4、B-rape组1:3、C-rape组1:1、D-rape组3:1、E-rape组4:1、F-rape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rape组:67.2μmol/L(84%)SECO、297μmol/L(93%)SDG存在于水相;B-rape组:87μmol/L(87%)SECO、282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C-rape组:164μmol/L(82%)SECO、192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D-rape组:249μmol/L(83%)SECO、9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E-rape组261.1μmol/L(81.6%)SECO、78.4μmol/L(98%)SDG存在于水相;F-rape组280μmol/L(80%)SECO、48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17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1.4%;B-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5.3%;C-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6.7%;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9.4%;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1.3%;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2.4%。

实施例9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大豆蛋白(pH=7下溶解度:60%)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鱼油为油相,5mmol/LpH=7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40nm-260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7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鱼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9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实施例10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大豆蛋白(pH=9下溶解度:70%)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鱼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0nm-22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鱼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大豆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soy组:1:4、B-soy组1:3、C-soy组1:1、D-soy组3:1、E-soy组4:1、F-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oy组:32.8μmol/L(41%)SECO、278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B-soy组:48μmol/L(48%)SECO、267μmol/L(89%)SDG存在于水相;C-soy组:108μmol/L(54%)SECO、172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D-soy组:174μmol/L(58%)SECO、86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E-soy组186μmol/L(58%)SECO、69μmol/L(87%)SDG存在于水相;F-soy组210μmol/L(60%)SECO、43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58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3%;B-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5.4%;C-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0.1%;D-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7.4%;E-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5.4%;F-soy组氢过氧化物降低了23.1%。

实施例11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大豆蛋白(pH=9下溶解度:70%)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DHA藻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0nm-22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DHA藻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大豆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soy组:1:4、B-soy组1:3、C-soy组1:1、D-soy组3:1、E-soy组4:1、F-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oy组:34μmol/L(43%)SECO、294μmol/L(92%)SDG存在于水相;B-soy组:48μmol/L(48%)SECO、264μmol/L(88%)SDG存在于水相;C-soy组:110μmol/L(55%)SECO、168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D-soy组:171μmol/L(57%)SECO、85μmol/L(85%)SDG存在于水相;E-soy组176μmol/L(55%)SECO、69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F-soy组206.5μmol/L(59%)SECO、43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7.42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8%;B-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5.7%;C-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1.9%;D-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4%;E-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6.1%;F-soy组氢过氧化物降低了25.4%。

实施例12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大豆蛋白(pH=9下溶解度:70%)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紫苏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0nm-22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乳液总质量2%的大豆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紫苏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0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大豆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soy组:1:4、B-soy组1:3、C-soy组1:1、D-soy组3:1、E-soy组4:1、F-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oy组:38μmol/L(47.5%)SECO、294μmol/L(92%)SDG存在于水相;B-soy组:52μmol/L(52%)SECO、257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C-soy组:119μmol/L(59.5%)SECO、178μmol/L(89%)SDG存在于水相;D-soy组:164μmol/L(55%)SECO、84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E-soy组194μmol/L(61%)SECO、73μmol/L(91%)SDG存在于水相;F-soy组224μmol/L(64%)SECO、40μmol/L(80%)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39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5.4%;B-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0.2%;C-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7%;D-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4.9%;E-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9.7%;F-soy组氢过氧化物降低了27.3%。

实施例13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7下溶解度:62%)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DHA藻油为油相,5mmol/LpH=7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9nm-23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DHA藻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0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实施例14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9下溶解度:65%)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鱼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鱼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葵花籽蛋白乳液体系中,乳化前加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分组为A-sun组:1:4、B-sun组1:3、C-sun组1:1、D-sun组3:1、E-sun组4:1、F-sun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un组:34μmol/L(42.5%)SECO、274μmol/L(85.6%)SDG存在于水相;B-sun组:45μmol/L(45%)SECO、249μmol/L(83%)SDG存在于水相;C-sun组:79μmol/L(40%)SECO、157μmol/L(78.5%)SDG存在于水相;D-sun组:134μmol/L(44.6%)SECO、85μmol/L(85%)SDG存在于水相;E-sun组159μmol/L(49%)SECO、64μmol/L(80%)SDG存在于水相;F-sun组189μmol/L(54%)SECO、41μmol/L(82%)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37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7.3%;B-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9.4%;C-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6.7%;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8.8%;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6.1%;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5.5%。

实施例15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9下溶解度:65%)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DHA藻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DHA藻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葵花籽蛋白乳液体系中,乳化前加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分组为A-sun组:1:4、B-sun组1:3、C-sun组1:1、D-sun组3:1、E-sun组4:1、F-sun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un组:32.4μmol/L(40.5%)SECO、294μmol/L(91%)SDG存在于水相;B-sun组:40μmol/L(40%)SECO、249μmol/L(83%)SDG存在于水相;C-sun组:85μmol/L(42.5%)SECO、169μmol/L(84.5%)SDG存在于水相;D-sun组:133μmol/L(44%)SECO、83μmol/L(83%)SDG存在于水相;E-sun组171μmol/L(53%)SECO、63μmol/L(78%)SDG存在于水相;F-sun组189μmol/L(54%)SECO、41μmol/L(82%)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45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7.4%;B-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4.3%;C-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4%;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9.1%;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8.8%;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7.9%。

实施例16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9下溶解度:65%)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紫苏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紫苏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葵花籽蛋白乳液体系中,乳化前加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分组为A-sun组:1:4、B-sun组1:3、C-sun组1:1、D-sun组3:1、E-sun组4:1、F-sun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un组:29μmol/L(36%)SECO、264μmol/L(82.5%)SDG存在于水相;B-sun组:39μmol/L(39%)SECO、247μmol/L(82%)SDG存在于水相;C-sun组:86μmol/L(43%)SECO、154μmol/L(77%)SDG存在于水相;D-sun组:133μmol/L(44%)SECO、81μmol/L(81%)SDG存在于水相;E-sun组171μmol/L(53%)SECO、67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F-sun组189μmol/L(54%)SECO、42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3±0.05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2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9.6%;B-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4.2%;C-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7.7%;D-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3%;E-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0.1%;F-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1.2%。

实施例17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乳液总质量2%的葵花籽蛋白(pH=8下溶解度:62%)为乳化剂,以乳液总质量20%的紫苏油为油相,5mmol/LpH=8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8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分别加入2%葵花籽蛋白、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组1:4、B组1:3、C组1:1、D组3:1、E组4:1、F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4℃避光搅拌过夜使之充分溶解且分布均匀。进一步以该含亚麻木酚素的植物蛋白溶液为水相,以20%紫苏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得到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实施例18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1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7: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同样参照实施例1,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高于95%,负载率为12%,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0%,且乳液请过氧化值为6.0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实施例19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2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4: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同样参照实施例2,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高于95%,负载率为11.7%,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2%,且乳液请过氧化值为5.3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实施例20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3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3: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同样参照实施例3,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为100%,负载率为11.4%,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4%,且乳液请过氧化值为4.9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实施例21~23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6、7或8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7: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相应参照实施例6、7或8,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高于95%,负载率为11-13%,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0%,且乳液请过氧化值均低于6.4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实施例24~25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10、11或12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4: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相应参照实施例10、11或12,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高于95%,负载率为10-12%,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2%,且乳液请过氧化值均低于5.3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实施例26~28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参照实施例14、15或16的乳液组成,以SECO:SDG=3:1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并在该体系的油相中负载番茄红素、虾青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制备方法相应参照实施例14、15或16,负载方法为:以人均日摄入量为参考,在油相中加入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使其质量比为50mg/200g乳液。

以上述方法制备负载番茄红素(或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乳液体系中番茄红素、虾青素包埋率高于95%,负载率为10-11.7%,且所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氧化稳定,在37℃室温储存1个月番茄红素、虾青素等成分保留率均高于93%,且乳液请过氧化值均低于4.9mmol/kgoil(低于国标标准)。对该乳液体系进行体外模式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为90-95%,虾青素、番茄红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提高至40-50%。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优异效果,发明人还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对比例1: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2%菜籽蛋白(pH=9下溶解度:97%)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50nm-186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加入2%菜籽蛋白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制备乳液体系,最后分别加入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1组:1:4、B1组1:3、C1组1:1、D1组3:1、E1组4:1、F1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磁力搅拌2h,以此制备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在该菜籽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1-rape组:1:4、B1-rape组1:3、C1-rape组1:1、D1-rape组3:1、E1-rape组4:1、F1-rape组7:1。进一步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1-rape组:75.2μmol/L(94%)SECO、320μmol/L(100%)SDG存在于水相;B1-rape组:91μmol/L(91%)SECO、289.2μmol/L(96.4%)SDG存在于水相;C1-rape组:170μmol/L(85%)SECO、194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D1-rape组:258μmol/L(86%)SECO、97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E1-rape组256.6μmol/L(84%)SECO、76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F1-rape组297.5μmol/L(85%)SECO、48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7±0.07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43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12.3%;B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升高了6.3%;C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4.4%;D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6.7%;E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8.6%;F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5.7%。

将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最优实验条件为在制乳前以SECO:SDG=7:1比例加入抗氧化剂。也即,以溶解度较高的菜籽蛋白为乳化剂制备乳液体系,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抗氧化剂(亚麻木酚素)在乳液制备前加入提高了疏水性亚麻木酚素SECO在乳液非水相层的分布,进而提高其抗氧化效率。此外,通过对不同比例亚麻木酚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在高SDG浓度的乳液体系中,乳液的氧化稳定性明显降低,且在该体系中SECO的比例越高,乳液氧化稳定性越强,因此,SECO是体系中发挥抗氧化效应的重要物质。

对比例2: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大豆蛋白(pH=9下溶解度:70%)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210nm-223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加入2%大豆蛋白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制备乳液体系,最后分别加入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1组:1:4、B1组1:3、C1组1:1、D1组3:1、E1组4:1、F1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磁力搅拌2h,以此制备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大豆蛋白乳液体系中,分组为A1-soy组:1:4、B1-soy组1:3、C1-soy组1:1、D1-soy组3:1、E1-soy组4:1、F1-soy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1-soy组:54.5μmol/L(68%)SECO、320μmol/L(100%)SDG存在于水相;B1-soy组:65μmol/L(65%)SECO、291μmol/L(97%)SDG存在于水相;C1-soy组:126μmol/L(63%)SECO、188μmol/L(94%)SDG存在于水相;D1-soy组:189μmol/L(59%)SECO、9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E1-soy组186μmol/L(53%)SECO、77μmol/L(96%)SDG存在于水相;F1-soy组256.5μmol/L(73%)SECO、47.5μmol/L(95%)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7±0.07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2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4%;B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5.4%;C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9%;D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4%;E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6%;F1-soy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25%。

将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最优实验条件为在制乳前以SECO:SDG=4:1比例加入抗氧化剂。由于抗氧化剂(亚麻木酚素)在乳液制备前加入不仅能够保护在乳液制备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还能增加亚麻木酚素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提高SDG和SECO在乳液非水相层的分布,进而提高其抗氧化效率。通过对不同比例亚麻木酚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在高SDG浓度的乳液体系中,乳液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低于高SECO浓度的乳液体系,且当SECO:SDG的比例为4:1时为最佳的配比。在该比例下,乳液体系中SECO总浓度为320μmol/Lol/L乳液,SDG总浓度为80μmol/Lol/L乳液,此时SECO和SDG分别在界面及水相中协同共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共同提高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对比例3

一种以亚麻木酚素提取物为抗氧化剂的乳液,以2%葵花籽蛋白(pH=9下溶解度:65%)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制备乳液,测定乳液粒径分布于148nm-174nm。

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5mmol/LpH=9磷酸缓冲液为水相,加入2%葵花籽蛋白为乳化剂,以20%亚麻籽油为油相,通过两步乳化法(先10000rpm剪切5分钟,然后微射流压力为12000psi并循环4次)制备乳液体系,最后分别加入不同SECO/SDG比例的亚麻木酚素提取物(A1组:1:4、B1组1:3、C1组1:1、D1组3:1、E1组4:1、F1组7:1),且保证SDG和SECO总浓度为400μmol/L,磁力搅拌2h,以此制备亚麻木酚素稳定的PUFAO/W乳液。

37℃进行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在该葵花籽蛋白乳液体系中,乳化后加入亚麻木酚素类抗氧化剂,分组为A1-sun组:1:4、B1-sun组1:3、C1-sun组1:1、D1-sun组3:1、E1-sun组4:1、F1-sun组7:1。测定了亚麻木酚素在乳化后在水相的分布,结果如下:A-sun组:41.6μmol/L(52%)SECO、294.4μmol/L(92%)SDG存在于水相;B-sun组:54μmol/L(54%)SECO、267μmol/L(89%)SDG存在于水相;C-sun组:112.8μmol/L(56.4%)SECO、172μmol/L(86%)SDG存在于水相;D-sun组:174.9μmol/L(58.3%)SECO、85.6μmol/L(85.6%)SDG存在于水相;E-sun组195.2μmol/L(61%)SECO、67.2μmol/L(84%)SDG存在于水相;F-sun组227.5μmol/L(65%)SECO、44μmol/L(88%)SDG存在于水相。

乳液初始氢过氧化物含量为0.37±0.07mmol/kgoil,37℃储存1个月后空白组乳液氢过氧化物含量为6.57mmol/kgoil。与空白相比,其他各组乳液氧化稳定性如下A1-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7.2%;B1-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8.4%;C1-sun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18.8%;D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0.6%;E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1.2%;F1-rape组氢过氧化物含量降低了30.2%。

将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最优实验条件为在制乳前以SECO:SDG=3:1比例加入抗氧化剂。在以溶解度较低的葵花籽蛋白为乳化剂的情况下,与之前情况一致,在乳化前加入抗氧化剂的效果优于乳化后加入。由于其相对于大豆蛋白具有较低的溶解性,具有较多的疏水区,因此在葵花籽溶液中疏水相互作用力促进了其与蛋白质之间的非共价结合,因此在此阶段有更多的SECO被吸附于乳液界面位置,更易发挥其抗氧化效应。通过对不同比例亚麻木酚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在SECO:SDG的比例为3:1的比例下,此时SECO和SDG分别在界面及水相中协同共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共同提高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生物防腐剂、糯米类即食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