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文档序号:1226723 发布日期:2020-09-08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Lubricating system and car of engine ) 是由 羊富勇 姜维 张欣林 于 2020-05-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油冷器,油底壳具有储油腔,油底壳的侧壁上具有连接孔,机油泵固定于储油腔中,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与储油腔连通,机油泵的出油口与连接孔连通;机油滤清器固定连接在油底壳的侧壁上,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连接孔连接,机油滤清器的出口与油冷器连接。该润滑系统能够减少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润滑成本。(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bricating system of an engine and an automobile,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engines. The oil pan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storage cavity, a connecting hole is formed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oil pan, the oil pump is fixed in the oil storage cavity, a first oil inlet of the oil pump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storage cavity, and an oil outlet of the oil pump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oil cleaner fixed connection is on the lateral wall of oil pan, and oil cleaner&#39;s im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and oil cleaner&#39;s ex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cooler. The lubricating system ca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lubricating system and reduce the lubricating cost.)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是发动机各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系统,主要功能是润滑发动机各用油部件,为各用油部件提供洁净、具有适当温度和压力的润滑油,减少摩擦、机械振动和噪音,保证各零部件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中的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以及油冷器,通过机油泵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加压后经油冷器、机油滤清器后,泵入缸体主油道,然后由主油道分配至各运行部件中。

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在经过机油泵的加压后,通常通过油管输送到油冷器中进行冷却,再输送到机油滤清器中进行过滤,油路设计较长,在经过油冷器的冷却和机油滤清器的过滤后,容易出现泵入主油道中的压力不足,进而需要提高机油泵的功率,增加了润滑系统能量消耗,导致润滑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汽车,能够减少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润滑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

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油冷器,所述油底壳具有储油腔,所述油底壳的侧壁上具有连接孔,

所述机油泵固定于所述储油腔中,所述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所述机油滤清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油底壳的侧壁上,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与所述油冷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油底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机油泵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具有凹槽,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凹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盖板、筒体和环形的滤芯,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和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筒体具有内腔,所述滤芯位于所述内腔中,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面相贴,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凹槽内具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冷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具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的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贴。

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一个主油道和多个分支油道,所述主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主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多个分支油道连通,所述多个分支油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分支油道与所述油冷器连通。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支油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分支油道与所述机油泵连接。

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控制阀,所述机油泵还包括第二进油口,所述多个分支油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分支油道与所述控制阀的进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若所述控制阀的阀前压力小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启。

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所述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处。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润滑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将机油泵的固定安装在油底壳的储油腔中,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的与内腔连接,当润滑进行系统工作时,机油泵通过第一进油口将储存在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吸入机油泵中,润滑油在机油泵中加压后,由机油泵的出油口输出。加压后的润滑油直接通过连接孔进入机油滤清器中,在机油滤清器中进行过滤后最后输入油冷器进行冷却。通过先对机油泵加压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再对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最后输送到发动机的油道中,减少了润滑油在机油泵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之间流动的距离,避免在润滑油导入到油冷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润滑油中的杂质堵塞管道而导致润滑系统中的整体压力降低形成压损,无需提高机油泵的功率来对润滑油的压损进行压力补充,进而减少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润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底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底壳与机油滤清器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的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以及油冷器,通过机油泵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加压后经油冷器、机油滤清器后,泵入缸体主油道,然后由主油道分配至各运行部件中。

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在经过机油泵的加压后,通常通过油管输送到油冷器中进行冷却,再输送到机油滤清器中进行过滤,油路设计较长,在经过油冷器的冷却和机油滤清器的过滤后,容易出现泵入主油道中的压力不足,进而需要提高机油泵的功率,增加了润滑系统能量消耗,导致润滑成本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1、机油泵2、机油滤清器3和油冷器4。其中,油底壳1具有储油腔1a,油底壳1的侧壁上具有连接孔1b。

机油泵2固定于储油腔1a中,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与储油腔1a连通,机油泵2的出油口22与连接孔1b连通。

机油滤清器3固定连接在油底壳1的侧壁上,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与连接孔1b连接,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32与油冷器4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将机油泵2的安装在油底壳1的储油腔1a中,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的与储油腔1a连通,当润滑系统进行工作时,机油泵2可以通过第一进油口21将储存在储油腔1a中的润滑油吸入机油泵2中,润滑油在机油泵2中加压后,由机油泵的出油口22输出。而机油泵的出油口22通过位于油底壳1的侧壁上的连接孔1b直接与机油滤清器的进口31连通,加压后的润滑油直接通过连接孔1b进入机油滤清器3中,在机油滤清器3中进行过滤后再输送到油冷器4进行冷却,最后分配至发动机中需要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的各运行部件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润滑系统,通过将机油泵的固定安装在油底壳的储油腔中,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的与内腔连接,当润滑进行系统工作时,机油泵通过第一进油口将储存在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吸入机油泵中,润滑油在机油泵中加压后,由机油泵的出油口输出。加压后的润滑油直接通过连接孔进入机油滤清器中,在机油滤清器中进行过滤后最后输入油冷器进行冷却。通过先对机油泵加压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再对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最后输送到发动机的油道中,减少了润滑油在机油泵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之间流动的距离,避免在润滑油导入到油冷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润滑油中的杂质堵塞管道而导致润滑系统中的整体压力降低形成压损,无需提高机油泵的功率来对润滑油的压损进行压力补充,进而减少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润滑成本。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底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油底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底壳与机油滤清器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机油泵2位于第一壳体11中,连接孔1b位于第二壳体12上,第二壳体12的底部具有用于连接机油滤清器3的安装面121,安装面121上具有凹槽13,连接孔1b与凹槽13连通,机油滤清器3安装在安装面121上,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与凹槽13连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油底壳1包括用于承装润滑油和机油泵2的第一壳体11和用于与机油滤清器3配合连接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设置在发动机的缸体下方。

本公开实施例取消了机油泵2的出油口22与机油滤清器3之间的输油管道,由机油泵2中加压的润滑油通过连接孔1b直接输送到到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前,由于经过机油泵2加压后的压力非常大,当润滑系统刚启动时,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所受到的瞬时油压瞬间增大,容易造成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损坏31。通过在第二壳体12的底部设置一安装面121,并在该安装面121上设置一凹槽13,位于第二壳体12上的连接孔1b与该凹槽13连通。在将机油滤清器3安装到该安装面121上后,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与凹槽13连通,经过机油泵2的加压的润滑油可以先通过连接孔1b进入凹槽13中,并在凹槽13中聚集,当润滑油充满凹槽13后,凹槽13中的压力在后续进入的润滑油的油压作用下逐步上升,当凹槽13中的油压达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31的开启压力后,再由机油滤清器的进口31进入机油滤清器3中进行过滤。凹槽13可以起到对导入到机油滤清器的进口31前的高压润滑油进行缓冲的作用,避免因为机油滤清器的进口31所受到的瞬时油压过大而造成机油滤清器3的损坏,提高了润滑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机油滤清器3包括盖板33、筒体34和环形的滤芯35,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和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均位于盖板33上,盖板33位于筒体34的一端,筒体34具有内腔341,滤芯35位于内腔341中,将内腔341分隔为第一腔体3411和第二腔体3412,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与第一腔体3411连通,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32与第二腔体3412连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机油滤清器3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当凹槽13中的润滑油从进口31进入机油滤清器3中后,先进入内体341的内壁和环形滤芯35的外壁所形成的第一腔体3411中,在油压的作用下,润滑油经过滤芯35的过滤后进入滤芯35的内壁与内腔341围成的第二腔体3412中,并最终从出口32中排出并输送到油冷器4中进行冷却。通过将机油滤清器3的进口31和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32均设置在盖板33上,使机油滤清器3和油底壳1之间的连接结构紧凑,机油滤清器的出口32可以直接在凹槽13中与油冷器4连接,减少了润滑系统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润滑系统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盖板33包括一个一个进口31和多个出口32,其出口32位于盖板33的中部,而多个进口31围绕出口32布置。

可选地,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盖板33与安装面121相贴,第一密封圈5位于盖板33与安装面121之间。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安装面121与相贴的盖板33之间可能存在装配缝隙,凹槽13中的润滑油可能从该缝隙中泄露,导致凹槽13中的油压降低,润滑油无法正常进入机油滤清器3中进行过滤,造成整个润滑系统的压损。通过在盖板33与安装面121之间安装第一密封圈5,可以对盖板33与相安装面121之间可能存在的装配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凹槽13中的润滑油在油压的作用下由盖板33和安装面121之间的装配缝隙中泄露,提高了润滑系统的密封性。

可选地,润滑系统还包括连接管6,凹槽13内具有安装孔1321,连接管6位于安装孔1321中,连接管6的一端与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32固定连接,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油冷器4连通,连接管6的外壁上具有外凸缘61,外凸缘61的端面与凹槽13的底面132相贴。机油滤清器3可以通过将盖板33和与安装面12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将机油滤清器3固定安装在油底壳1上,但在润滑系统长时间工作后,需要将机油滤清器3由油底壳1上拆卸下来进行维护和清理,避免机油滤清器3中沉积的杂质过多,造成机油滤清器3内堵塞,从而造成压损。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机油滤清器3与安装面121进行连接,拆卸不方便。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凹槽13包括槽壁131和底面132,底面132上设置有贯穿第二壳体12的安装孔1321。连接管6的两端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在对机油滤清器3和油底壳1进行安装连接时,先将连接管6的一端与机油滤清器3的出口32通过螺纹连接,将连接管6拆装在安装孔1321中,连接管6的另一端由安装孔1321穿出第二壳体12并与发动机的缸体中的主油道7、或者发动机的缸体直接通过螺纹连接。当连接管6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到位后,外凸缘61的端面与凹槽13的底面132相贴,实现对安装孔1321的封堵,完成对凹槽13的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润滑系统的密封性。

可选地,润滑系统还包括一个主油道7和多个分支油道71,主油道7的一端与机油滤清器的出口32连接,主油道7的另一端与多个分支油道71连通,多个分支油道71中的至少一个分支油道71与油冷器4连通。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通过机油滤清器3过滤后的润滑油通常会通过主油道7注入到发动机的缸体内,再通过多个分支油道71输送到到发动机的各个需要进行润滑的运行部件中。通常发动机中仅有部分运行部件需要使用低温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如发动机的活塞冷却喷嘴或者轴瓦。若将油冷器4直接与主油道7进行连接,对进入主油道7中所有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后再将冷却后的润滑油通过多个分支油道71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需要进行润滑的运行部件,对于一些对润滑油的温度要求不高的运行部件,采用油冷器4对这些运行部件所连接的分支油道71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是对油冷器4的冷却能力和能源的浪费。而对于主油道7中润滑油,相比分支油道71中的润滑油流量大,流速快,热交换时间短,为了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油冷器4通常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对通过油冷器4中的高温油进行冷却,而为了对流量、流速更大的主油道7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则需要通过水泵提高对通过油冷器4中的冷却水的流量和流速进行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润滑油的冷却成本。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油冷器4连接在至少一个与主油道7所连接的分支油道71上,仅将连接在通往对润滑油的温度要求高的运行部件的分支油道71与油冷器4连通,只对这部分分支油道71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油的流量和流速相比对主油道7中通过的润滑油更小,热交换的时间长,对通过油冷器4中的冷却水的流量和流速也相对较低,进而降低了润滑油的冷却成本,进一步减少了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润滑成本。

可选地,多个分支油道71中的至少一个分支油道71与机油泵2连接。在润滑系统长时间工作后,机油滤清器3的过滤性能可能下降,经过机油滤清器3的过滤后的润滑油中依然可能存在部分杂质,这些润滑油的杂质在润滑系统的多个分支油道71中流动时进行积累造成分支油道71的阻塞,进而造成整个润滑系统中的整体压力降低形成压损,最终影响其他的分支油道71中的油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与机油泵2连接的分支油道71,当润滑系统中整体压力降低时,一部分经过机油泵2加压后的润滑油由与机油泵2连接的分支油道71再次进入机油泵2并跟随增压后润滑油再次在润滑系统中循环,这部分润滑油可以对润滑系统中的压损进行弥补,无需为了保持润滑系统中的整体压力而提高机油泵2的功耗,进一步降低了润滑成本。

可选地,润滑系统还包括控制器8和控制阀,机油泵2还包括第二进油口23,多个分支油道71中的至少一个分支油道71与控制阀的进口连通,控制阀的出口与第二进油口23连通,控制器8被配置为,若控制阀的阀前压力小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控制控制阀开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控制器8,且控制器8分别与机油泵2和控制阀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8对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远程控制。并且,根据机油泵2所提供的润滑油的油压信息,控制器8也可以对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自动控制。当控制阀的阀前压力小于或等于压力阈值,即润滑系统中的油压不足时,控制控制阀开启,通过与机油泵2相连接的分支油道71中的高压润滑油对润滑系统中的油压进行补充,保证润滑油能够正常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运行部件中。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润滑系统还包括滤网9,滤网9安装在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处。储存在油底壳1中润滑油中的杂质较多,直接通过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21将润滑油吸入机油泵2中进行加压并通过连接孔1b导入到机油滤清器3中,润滑油中的杂质可能在连接孔1b和与连接孔1b连通的凹槽13中积累并造成堵塞,而体积较大的杂质颗粒也有可能损坏机油泵2,导致润滑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21出安装滤网9,可以对进入机油泵2中的润滑油进行粗过滤,将润滑油中的一些大颗粒杂质进行隔离,避免进入机油泵2中造成损坏机油泵2以及连接孔1b或者凹槽13的堵塞,影响机油滤清器对润滑油的进一步过滤。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润滑系统还可以包括机油收集器10,机油收集器10为一个弯曲的吸油管,由于机油泵2的进油口通常设置在机油泵2的侧面,例如图4中的第一进油口21。如果直接通过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对储油腔1a中的润滑油进行吸收,需要将储油腔1a中注入大量润滑油,使润滑油的液面至少部分没过第一进油口21,导致储油腔1a中储存的润滑油过多,远大于润滑系统中循环所需要的量,造成润滑油的浪费。通过在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上连接一机油收集器10,机油收集器10包括用于浸入润滑油液面的第一端101和用于与机油泵2的第一进油口21连通的第二端102,其中靠近第二端102的管体与靠近第一端101的管体呈角度弯曲设置,将第一进油口21与储油腔1a中液位低于第一进油口21的润滑油的液面n相连,方便机油泵2对润滑油的吸取,无需在油底壳1中注入过多的润滑油,进一步降低了润滑系统的润滑成本。

示例性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滤网9也可以设置在机油收集器10的管体中。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图1至图4所示的润滑系统,该汽车中的润滑系统,通过将机油泵的固定安装在油底壳的储油腔中,机油泵的第一进油口的与内腔连接,当润滑进行系统工作时,机油泵通过第一进油口将储存在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吸入机油泵中,润滑油在机油泵中加压后,由机油泵的出油口输出。加压后的润滑油直接通过连接孔进入机油滤清器中,在机油滤清器中进行过滤后最后输入油冷器进行冷却。通过先对机油泵加压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再对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最后输送到发动机的油道中,减少了润滑油在机油泵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的进口之间流动的距离,避免在润滑油导入到油冷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润滑油中的杂质堵塞管道而导致润滑系统中的整体压力降低形成压损,无需提高机油泵的功率来对润滑油的压损进行压力补充,进而减少润滑系统的能量消耗,降低润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润滑油压力调节装置及压力调节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