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29666 发布日期:2020-07-17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ria cocos formula granules ) 是由 胡辉 成焕波 徐名扬 刘源才 孙代华 黄海华 于 2020-04-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茯苓配方颗粒产品质量的方法,先取茯苓丁采用NaOH碱液加热提取两次,过滤,调整pH值,然后减压浓缩、干燥,最后将茯苓干膏粉直接干法制成颗粒。本发明制得的茯苓配方颗粒无需添加任何辅料或茯苓粉末、药渣粉末等,且与饮片当量关系适中,临床调配量确保在1-1.5g范围内,茯苓多糖提取率较传统水煎法提高5倍以上,同时解决了茯苓配方颗粒多糖提取率偏低和当量关系偏高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 poria cocos formula particle product. The poria cocos formula particl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be added with any auxiliary materials or poria cocos powder, decoction dreg powder and the like, has moderate equivalent relation with decoction pieces, ensures that the clinical blending amount is in the range of 1-1.5g, improve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achyman by more than 5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ter decoction method,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extraction rate and high equivalent relation of the poria cocos formula particle polysaccharide.)

一种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仿照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的方法,将中药饮片用水作为溶媒进行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精制而成的颗粒系列产品。

但是,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近20年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研究发现,因中药品种来源非常复杂,完全照搬仿照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的方法并非适合所有品种。如陈皮,现代研究已明确证明其有效成分为橙皮苷类物质,但用水提取其转移率小于10%,绝大多数有效物质未提取出来得到有效利用;又如矿物类中药,因其出膏率过低,致使最终得到的配方颗粒当量关系超:1:100,实际调配中无法操作。

茯苓为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品种,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物质,但其在水中溶解度非常低,采用传统水煎法其出膏率仅为1-2%,多糖转移率小于5%,实际配方颗粒与饮片当量关系达1:50-100,根据茯苓饮片临床推荐用量为10-15g,其实际配方颗粒使用量仅为0.1-0.2g,实际包装与调配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取方法包括两方面:1)在茯苓干膏粉中添加大量的常用药用辅料或将茯苓干膏粉中直接添加一定量的茯苓粉末或茯苓提取药渣粉末,使制剂总量能达到实际包装与调配要求,该方法主要存在问题是患者服用了大量的辅料、茯苓原药材粉末或茯苓药渣粉末等非药用物质,而实际服用的茯苓有效颗粒较少,对药效及患者健康会造成影响。2)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煎煮替代水煎煮提高出膏率,从而提高茯苓配方颗粒当量关系,但是该方法实际操作性差,不符合大生产,主要表现在碳酸钠溶液煎煮温度(近100℃)过高,煎煮液呈黑色,有效物质可能被破坏;碳酸钠碱提液糊化较严重,无法正常过滤,必须先采用现代化离心技术分离粘稠度大的药渣后再进行过滤;碳酸钠煎煮液为碱性,与茯苓配方颗粒提取液为弱酸性不相符,即使采用常规pH调整也不适合生产应用,因为采用碳酸钠提取的碱液加酸中和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且反应发泡严重,实际大生产中操作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茯苓丁加入0.04-0.08mol/L的NaOH碱液加热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碱液为茯苓丁的12-15倍量,先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加热提取30-40分钟,第二次加碱液10-12倍量,加热提取20-30分钟,每次提取液均趁热离心后再进行120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测定滤液体积、pH值。

此步骤中离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过滤,因茯苓碱提后提取液具有一定粘稠性,药渣糊化,采用先离心收集离心液,再120目过滤方法可以有效节约过滤时间,直接过滤糊化的药渣会堵住滤孔,导致过滤困难。

2)调成滤液至弱酸性。

3)将步骤2)中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60-80℃)的浸膏后进行真空减压干燥至干膏含水量≤6%。

4)将步骤3)中茯苓干膏粉干法制颗粒,即得茯苓配方颗粒。

优选地,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60-90分钟。该时间段内浸泡使茯苓多糖类成分与碱液充分反映,利于后续加热提取,时间过短则反应不充分,过长则增加时间成本。

优选地,步骤1)中加热提取的温度为60-80℃。该温度条件下茯苓多糖与碱反应最适中,温度过高则提取液明显变粘稠、糊化、变黑,使多糖类物质破坏,温度过低则需延长提取时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碱液提取分两步添加,第一步添加6-8倍量碱液充分提取10-15分钟后,第二步再添加6-8倍碱液提取10-15分钟。第一次碱液分两次添加有利于茯苓与碱液之间充分提取,使茯苓多糖含量提高。

优选地,步骤2)中取稀盐酸适量加入步骤1)中滤液,调整pH值至6-7。此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提取液的弱酸性,最终化学形态与传统水煎煮保持一致。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方法使茯苓出膏率超过10%,且因干膏粉可压性和引湿性良好,无需添加任何辅料即可正常干法制粒,确保不添加任何辅料前提下最终配方颗粒成品当量关系适中,临床调配量确保在1-1.5g范围内。其次,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茯苓配方颗粒多糖提取率较传统明显提高,提高达5倍以上,使茯苓配方颗粒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高。本发明同时解决了茯苓配方颗粒多糖提取率偏低和当量关系偏高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分别称取茯苓丁5组,每组平行两份样品,每份100g,前四组分别加入12倍量的0.08mol/L的NaOH碱液分别浸泡30、60、90、120分钟后,于75℃水浴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30分钟,提取液趁热离心后再120目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入10倍量相同浓度碱液提取20分钟,提取液趁热离心后再120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测定滤液体积、pH值。调整pH值6-7之间后,减压浓缩、干燥至干膏含水量≤6%,称重,计算出膏率,测定茯苓多糖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第五组按浸泡60分钟,用蒸馏水提取方法随行对照,其他步骤与前四组相同,实验结果详见下表1。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测定茯苓多糖含量方法为硫酸-苯酚法,具体操作方法包括: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茯苓干膏粉样品约0.03g,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加入纯水适量,摇匀,超声处理1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冷却后定容,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10mL量瓶中,纯水稀释定容后摇匀,即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容量瓶中,加纯水溶解定容,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mL、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10mL比色管,分别加水补至2.0mL,各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移液管悬空、垂直精密加入硫酸5mL,立即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15分钟,取出冰水浴冷却至室温,以相应试剂为空白,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至比色管中,照3)中“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补至2.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对应浓度。

5)计算

试样中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计)按下式计算:

多糖提取率=X*W*100%.

式中:X—试样中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计),%;

c—由标准曲线求得供试品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mg/L;

f—试样稀释倍数,250;

m—试样取样量,mg;

W—样品出膏率。

表1:茯苓不同浸泡时间出膏率、多糖提取率比较

结果表明碱提出膏率、茯苓多糖提取率明均显高于水提,碱提较水提多糖提取率高5倍以上,碱提浸泡60-90分钟最适宜。

实施例2

分别称取茯苓丁4组,每组平行两份样品,每份100g,分别加入浓度为0.01、0.04、0.08、0.12mol/L的NaOH碱液浸泡60分钟后提取,提取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计算出膏率和茯苓多糖提取率,实验结果详见下表2,结果表明NaOH浓度小于0.01mol/L时,茯苓出膏率和多糖含量虽相对水煎煮提高,但浓度0.04-0.08mol/L增加更明显,浓度超过0.10mol/L后出膏率增加明显,但茯苓多糖含量并未明显增加,考虑到碱浓度过大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安全,故确定浓度0.04-0.08mol/L最合适。

表2:茯苓不同NaOH浓度出膏率、多糖提取率比较

NaOH浓度(mol/L) 出膏率(%) 茯苓多糖提取率(%)
0.01 5.37 1.32
0.04 10.56 3.02
0.08 12.89 4.37
0.10 17.76 4.77

实施例3

分别称取茯苓丁5组,每组平行两份样品,每份100g,前四组分别在40、60、80、100℃条件下先浸泡60分钟后提取,第五组在常温条件下浸泡3小时对照,提取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计算出膏率和茯苓多糖含量,实验结果详见下表3。结果表明仅浸泡不但耗时长,且提取出膏率和多糖含量均较低,虽提取温度增加,出膏率和多糖含量均增加,但当温度超过80℃时,茯苓开始糊化严重,不利于后面过滤等工序,且提取液明显变黑,可能部分物质发生反应,故选60-80℃最佳。

表3:茯苓不同提取温度出膏率、多糖提取率、糊化程度比较

实施例4

分别称取茯苓丁2组,每组平行两份样品,每份100g,第一组直接按实施例一方法中浸泡60分钟工艺提取,第二组碱液分两步添加,第一步添加6倍量碱液充分提取15分钟后,第二步再添加6倍碱液提取15分钟,其他操作方法仍按实施例一方法中浸泡60分钟工艺进行,计算出膏率和茯苓多糖提取率,实验结果详见下表4。结果表明第二份分部添加溶剂法能较明显提高茯苓出膏率和多糖含量。

表4:不同茯苓样品出膏率、多糖提取率比较

实施例5

取5份按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茯苓干膏粉,分别按照膏粉:麦芽糊精=100:0、95:5、90:10、75:25、60:40的比例,加入麦芽糊精,使物料总量为300g,混匀,适当调整参数进行干法制粒。分别观察干法制粒情况和颗粒性状,收集能通过一号筛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称重,计算成型率,测定颗粒溶化性,引湿性,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五个样品制得的颗粒无明显差异,说明本发明干膏粉可在不添加任何辅料情况下即可制得合格颗粒。

表5茯苓配方颗粒制剂成型辅料添加量考察结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石上柏总双黄酮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