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腿组件和包括支腿组件的诸如移动吊车的车辆

文档序号:1382266 发布日期:2020-08-14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支腿组件和包括支腿组件的诸如移动吊车的车辆 (Leg assembly and vehicle, such as a mobile crane, comprising a leg assembly ) 是由 L·F·J·斯皮林斯 B·弗雷德里克 于 2018-10-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用于支撑车辆的支腿组件(10)包括支腿框架(100);支腿梁(200),所述支腿梁(200)能够相对于支腿框架沿水平延伸方向移动;以及支腿支撑件(300),所述支腿支撑件(300)联接到支腿梁的远侧端部以便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在支腿梁的延伸位置和支腿支撑件的支撑位置中,第一平衡扭矩和第二平衡扭矩作用于支腿梁。第一扭矩由在支腿梁的远侧端部(202)上向上作用的第一垂直力和在近侧端部(201)上向下作用的第二垂直力确定,其中第一水平距离介于远侧端部与近侧端部之间。第二扭矩由在支腿梁的近侧端部的上部部分上向外作用的第一水平力和在近侧端部的下部部分上向内作用的第二水平力确定,其中垂直距离介于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之间。(A leg assembly (10) for supporting a vehicle includes a leg frame (100); a leg beam (200), the leg beam (200) being movable in a horizontal extension dire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leg frame; and a leg support (300), the leg support (300) coupled to a distal end of the leg beam for supporting the leg assembly on a support surface. In the extended position of the leg beam and the support position of the leg support, a first counter-torque and a second counter-torque act on the leg beam. The first torque is determined by a first vertical force acting upward on a distal end (202) of the leg beam and a second vertical force acting downward on a proximal end (201), wherein a first horizontal distance is between the distal end and the proximal end. The second torque is determined by a first horizontal force acting outwardly on an upper portion of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leg beam and a second horizontal force acting inwardly on a lower portion of the proximal end with a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ortions.)

支腿组件和包括支腿组件的诸如移动吊车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包括支腿框架和支腿梁,所述支腿梁可在回缩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相对于支腿框架在水平延伸方向上移动。支腿梁在回缩位置中位于支腿框架内部,并且在延伸位置中从支腿框架延伸。在支腿梁的延伸位置中,支腿梁具有相对于支腿框架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支腿组件还包括支腿支撑件,所述支腿支撑件联接到支腿梁的远侧端部,以允许在支腿梁的延伸位置中将在支腿支撑件的支撑位置中的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设置有具有可水平延伸的支腿梁的这种支腿组件的任何车辆,诸如移动吊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移动吊车和其他车辆具有支腿组件。支腿梁从支腿框架和车辆延伸,并且支腿支撑件在要处理重负载的位置处下降到地面上。延伸的支腿梁为移动吊车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并且随着延伸的支腿组件的宽度增加,可以处理更高的负载。延伸的支腿组件的宽度由支腿梁的长度确定,而支腿梁的长度由支腿梁以其回缩位置容纳在其中的车辆的宽度限制。当前具有支腿组件的车辆,特别是移动吊车,已经达到了可以实现的延伸支腿组件的最大宽度的极限。然而,进一步增加的宽度会提高稳定性或者可以处理的最大负载或负载力矩(在一定半径内的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腿支撑件,所述支腿支撑件具有对于支腿框架的给定宽度以及因此包括所述支腿组件的车辆的给定宽度来说增加的宽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或替代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腿支撑件,所述支腿支撑件的支腿梁可以延伸到多个位置以便支撑车辆。

本发明的又一个或替代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提供支腿梁的高效且稳固的延伸。

以上目的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用于将车辆支撑在支撑表面上的支腿组件实现,所述支腿组件包括:

-支腿框架;

-支腿梁,

所述支腿梁可在所述支腿梁位于所述支腿框架内的回缩位置与所述支腿梁从所述支腿框架延伸的延伸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沿水平延伸方向移动,并且

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中,所述支腿梁具有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以及

-支腿支撑件,所述支腿支撑件联接到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远侧端部,以允许在所述支腿支撑件的支撑位置中将所述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

所述支腿组件被构造成使得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和所述支腿支撑件的所述支撑位置中,

--第一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所述第一扭矩由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远侧端部上的第一位置处向上作用的第一垂直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二位置处向下作用的第二垂直力确定,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由朝向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近侧端部的第一水平距离分开,所述第一垂直力和第二垂直力分别充当所述支腿梁由所述支腿支撑件支撑和所述框架由所述支腿梁支撑的结果,并且

--第二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以平衡所述第一扭矩,所述第二扭矩由所述支腿框架与所述支腿梁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其中所述第二扭矩至少基本上由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三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向外作用的第一水平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四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向内作用的第二水平力确定,所述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由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一垂直距离分开。

具有由水平力确定的所述第二扭矩规定所述支腿梁可以从所述支腿框架进一步延伸,以允许所述支腿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中宽度增加。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力应理解为至少基本上水平的力。另外,可能存在垂直力分量,这可能是由于实际实施原因。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二扭矩由基本上水平的力确定或至少基本上确定。平衡应理解为所述第二扭矩至少基本上抵消或中和所述第一扭矩。此外,所述远侧和近侧端部应理解为远侧和近侧端部区域,并且不仅限于最末端。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近侧端部处,可选地在所述近侧端部的所述最末端处。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是重合的位置。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梁可沿所述延伸方向移动到所述回缩位置与所述延伸位置之间的第一半延伸位置,

所述支腿组件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和所述支腿支撑件的所述支撑位置中,

--第三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所述第三扭矩由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远侧端部上的所述第一位置处向上作用的第三垂直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五位置处向下作用的第四垂直力确定,所述第五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由朝向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近侧端部的小于所述第一水平距离的第二水平距离分开,所述第三和第四垂直力分别充当所述支腿梁由所述支腿支撑件支撑和所述框架由所述支腿梁支撑的结果,并且

--第四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以平衡所述第三扭矩,所述第四扭矩由所述支腿框架与所述支腿梁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其中所述第四扭矩至少基本上由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六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向外作用的第三水平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七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向内作用的第四水平力确定,所述第七位置与所述第六位置由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二垂直距离分开。

这高效地提供了所述支腿梁的一个另外的位置。同样,所述(第三和第四)水平力应理解为至少基本上水平的力,并且所述第四扭矩同样应理解为由基本上水平的力确定或至少基本上确定。另外,可能存在垂直力分量,这可能是由于实际实施原因。根据本发明,所述第四扭矩主要由基本上水平的力确定。平衡应理解为所述第四扭矩至少基本上抵消或中和所述第三扭矩。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五和第六位置是重合的位置。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四和第七位置是重合的位置。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梁可沿所述延伸方向移动到所述回缩位置与所述延伸位置之间的第二半延伸位置,

所述支腿组件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第二半延伸位置和所述支腿支撑件的所述支撑位置中,

--第五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所述第五扭矩由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远侧端部上的所述第一位置处向上作用的第五垂直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八位置处向下作用的第六垂直力确定,所述第八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由朝向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近侧端部的小于所述第一水平距离的第三水平距离分开,所述第五和第六垂直力分别充当所述支腿梁由所述支腿支撑件支撑和所述框架由所述支腿梁支撑的结果,并且

--第六扭矩作用于所述支腿梁以平衡所述第五扭矩,所述第六扭矩由所述支腿框架与所述支腿梁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

其中所述第六扭矩由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九位置处向下作用的第七垂直力和在所述支腿梁上的第十位置处向上作用的第八垂直力确定,所述第十位置与所述第九位置由朝向所述支腿梁的所述近侧端部的第四水平距离分开。

这高效地提供了所述支腿梁的另一个另外的位置。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半延伸位置处于所述回缩位置与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之间,并且所述第三水平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水平距离。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框架包括可移动凸轮,所述可移动凸轮可分别移动到分别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或所述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以便分别允许所述第二垂直力和所述第一水平力或允许所述第四垂直力和所述第三水平力作用于分别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或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可选地,所述可移动凸轮是可旋转凸轮,可选地,所述可移动凸轮可由凸轮致动器、可选地致动气缸、可选地气动、液压、电动或手动控制的致动气缸操作,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支腿梁的上表面中,这提供了对所述支腿梁非常快速且稳固的锁定,以及向外的水平力和向下的垂直力到所述支腿梁上的传递。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框架包括可移动凸轮,所述可移动凸轮可移动到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中,以便允许所述第二垂直力和第一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并且可移动到与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中,以便允许所述第四垂直力和所述第三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可选地,所述可移动凸轮是可旋转凸轮,可选地,所述可移动凸轮可由凸轮致动器、可选地致动气缸、可选地气动、液压、电动或手动控制的致动气缸操作,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支腿梁的上表面中,这也提供了对所述支腿梁非常快速且稳固的锁定,以及向外的水平力和向下的垂直力到所述支腿梁上的传递。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组件包括滑动器元件,所述滑动器元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支腿梁配合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支腿框架配合,以允许从所述支腿框架延伸所述支腿梁,并且以允许所述第二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可选地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支腿梁,以允许所述滑动器元件相对于所述支腿梁的移动,这提供了水平向内的力到所述支腿梁上的稳固传递。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框架包括第一止动件,在所述支腿梁从所述支腿框架延伸时,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可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滑动,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止动件配合,以允许所述第二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支腿梁配合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支腿框架配合,以允许从所述支腿框架延伸所述支腿梁,并且以允许所述第四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所述支腿框架包括第二止动件,并且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止动件配合,以允许所述第四水平力作用于在所述支腿梁的所述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的所述支腿梁。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支腿梁,以允许所述滑动器元件在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由所述支腿梁保持的第一滑动器元件位置与所述第二端部被允许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滑动的第二滑动器元件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支腿梁的移动,这允许所述滑动器元件容纳在所述支腿梁内以不在回缩位置中另外占用并且以允许与所述支腿框架上的多个止动件配合。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梁致动器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所述第一支腿梁致动器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可操作用于使所述支腿梁和所述支腿框架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用于使所述滑动器元件和所述支腿梁相对于彼此移动。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组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支腿梁致动器可操作为允许使所述支腿梁与所述第二支腿梁致动器和所述滑动器元件一起相对于所述支腿框架移动,并且所述第二致动器可操作为允许使所述支腿梁相对于所述滑动器元件和所述支腿框架移动。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腿梁致动器包括第一支腿致动气缸,所述第一支腿致动气缸具有第一气缸部分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气缸部分移动并联接到所述支腿框架的第一活塞部分,所述第二支腿梁致动器包括第二支腿致动气缸,所述第二支腿致动气缸具有第二气缸部分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气缸部分移动并联接到所述支腿梁的第二活塞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气缸部分和第二气缸部分与所述滑动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彼此固定地联接。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如以上所述的支腿组件的车辆。

在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辆是移动吊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以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实施方案的方式从本发明的描述中变得明显。这些实施方案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要求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其他替代方案和等效实施方案可以被构思并简化为实践。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相似或相同的附图符号表示相似、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并且在附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支腿组件的侧视图;

图2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支腿组件的移动吊车;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腿组件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4A至图4D示出图3的支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在从图4A中的回缩位置到图4B和图4C中的中间位置到延伸位置的横截面中示出单个支腿梁,支腿支撑件在图4D中的支撑表面上的支撑位置中;

图5A至图5C示出图3的支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在从图5A中的回缩位置到图5B中的中间位置到第一半延伸位置的横截面中示出单个支腿梁,支腿支撑件在图5C中的支撑表面上的支撑位置中;以及

图6A和图6B示出图3的支腿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在从图6A中的回缩位置到第二半延伸位置的横截面中示出单个支腿梁,支腿支撑件在图6B中的支撑表面上的支撑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在用于操作吊车部分的位置中的移动吊车。支腿组件10的支腿梁200从作为移动吊车的一部分的支腿框架100延伸,并且支腿支撑件300放置在支撑表面S上的支撑位置中,所述支撑表面S可以是路面,但可能是任何其他大致水平的表面。在延伸位置中的支腿支撑件为吊车提供稳定性以便允许操纵重负载。图3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腿组件10,其中支腿梁200均在延伸位置中,并且支腿支撑件300均在支撑位置中,以将支腿梁支撑在支撑表面S上。

图4A至图4D示出四个阶段,以提供从支腿梁位于支腿框架100内的图4A的回缩位置P4到支腿梁从支腿框架完全延伸的图4D的延伸位置P1的支腿梁200。图4B和图4C示出当支腿梁200相对于支腿框架100沿水平延伸方向E移动到图4D的延伸位置时支腿梁200的中间位置。支腿梁可通过操作支腿梁致动器150、160来移动。

支腿框架100包括可移动凸轮400,所述可移动凸轮400在图4D中所示的完全延伸位置P1中移动到设置在支腿梁的顶侧表面中的凹槽211中。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凸轮可绕旋转轴线410旋转并且可以通过凸轮致动器450旋转进入和离开凹槽211,但也可以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移动进入和离开凹槽。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凸轮致动器450是气动控制的致动气缸,但可能是任何其他合适的致动器,诸如例如液压、手动或电动控制的致动气缸。支腿梁在其底侧通过滑动器元件500联接到支腿框架。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呈滑动杆形式的滑动器元件具有第一端部501和第二端部502。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通过滑动器元件的突起部延伸到狭槽中而保持在支腿梁200的底部区域中的细长狭槽250中。在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处的突起部可沿第一狭槽端251与第二狭槽端252之间的狭槽滑动。支腿梁的延伸位置的图4D示出在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处的突起部与第一狭槽端251配合。在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二端部502处的突起部与支腿框架100的底部区域中的第一止动件111配合。

在图4D的支腿梁的延伸位置P1中,支腿支撑件300在其支撑位置SP中。在支撑位置中,支腿支撑件的踏板310通过操作支腿支撑件的致动气缸320已经下降到支撑表面S上。图4A至图4C示出在升高位置中的支腿支撑件300的踏板310,这使得能够在图4A的回缩位置P4与图4D的延伸位置P1之间来回移动支腿梁。支腿支撑件300联接到支腿梁200的远侧端部202,而支腿梁在其近侧端部201处联接到支腿框架100。支腿梁的近侧端部201和远侧端部202相对于支腿框架进行限定。在延伸位置中,支腿梁200的远侧端部202被定位成远离支腿框架,而近侧端部201被定位成靠近支腿框架。近侧和远侧端部各自意图指示端部处的区域,并且不意图指示最末端。

在图4D的支腿梁100的延伸位置中,支腿支撑件300与联接到一个或多个其他支腿梁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支腿支撑件一起支撑车辆(诸如移动吊车)的重量(其是一部分)以及其负载和负载力矩。支腿支撑件300致使第一垂直力Fv1在支腿梁的远侧端部202上的第一位置L1处向上作用。支腿框架通过插入到第一凹槽211中的凸轮400支撑在支腿梁上,这致使第二垂直力Fv2在支腿梁上的第二位置L2处向下作用。第二位置L2与第一位置L1由朝向支腿梁的近侧端部的第一水平距离Dh1分开。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位置L2在支腿梁的近侧端部的最末端附近。实际上,力可分布在区域内,但可以被认为在框架上的单一位置上起作用并如附图中那样示出。由第一水平距离Dh1分开的第一垂直力Fv1和第二垂直力Fv2致使第一扭矩作用于支腿梁。

第一扭矩由第二扭矩平衡,所述第二扭矩由支腿框架与支腿梁之间通过凸轮400和滑动器元件500的相互作用确定。联接到支腿框架100并插入到第一凹槽211中的凸轮400致使第一水平力Fh1在支腿梁上的第三位置L3处向外作用。实际上,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相同或几乎相同,因为第二垂直力Fv2和第一水平力Fh1均由凸轮400致使作用于支腿梁。通常,第二位置L2和第三位置L3不必相同。滑动器元件500通过在其第一端部501处的插入到狭槽250中并与第一狭槽端251配合的突起部致使第二水平力Fh2在紧邻第一狭槽端251的支腿梁上的第四位置L4处向内作用。水平力被定义为相对于支腿框架向外或向内,向外方向指向远离支腿框架,并且向内方向指向支腿框架的内部。第二水平力Fh2可以由滑动器元件施加,因为所述滑动器元件的第二端部502与支腿框架100上的第一止动件111配合。第四位置L4与第三位置L3由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一垂直距离Dv1分开。由第一垂直距离Dv1分开的第一水平力Fh1和第二水平力Fh2致使第二扭矩作用于支腿梁。滑动器元件500还致使较小的向下垂直力分量作用于支腿梁,这是由于所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实际实施。提供第一水平力的情况可能相同。然而,这些力是基本上水平的。基本上,水平力分量起作用以导致第二扭矩。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支腿组件,其中支腿梁200在其从支腿框架100的延伸位置中,并且支腿支撑件300在支撑表面上的支撑位置中。在现有技术的支腿组件中,由分别作用于位置LA和LB的垂直力FvA和FvB导致的扭矩由另一个扭矩平衡,所述另一个扭矩由分别作用于位置LB和LC的垂直力FvC和FvD导致。位置LA和LB由水平距离DhA分开,并且位置LB和LC由水平距离DhB分开。垂直力FvA、FvB和水平距离DhA产生的扭矩与第一垂直力Fv1和第二垂直力Fv2以及第一水平距离Dh1产生的第一扭矩相比较,而垂直力FvC、FcD和水平距离DhB产生的扭矩被在根据本发明的支腿组件中的第一水平力Fh1和第二水平力Fh2以及第一垂直距离Dv1产生的第二扭矩替代。现有技术的支腿组件需要相当长的支腿梁以保持插入支腿框架内部,以允许垂直力FvC和FvD以及水平距离DhB产生的扭矩,这是根据本发明的支腿组件所不需要的。

图5A至图5C示出三个阶段,以提供从图5A的支腿梁位于支腿框架100内的回缩位置P4到图5C的支腿梁从支腿框架部分地延伸的第一半延伸位置P2的支腿梁200。第一半延伸位置P2介于回缩位置P4与图4D的延伸位置P1之间。图5B示出当支腿梁200相对于支腿框架100沿水平延伸方向E移动到图5C的第一半延伸位置时支腿梁200的中间位置。

支腿支撑件300在图5C中所示的第一半延伸位置P2中处于支撑位置SP,以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S上。可旋转凸轮进一步旋转以插入到设置在处于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的支腿梁200的顶侧表面中的第二凹槽212中。支腿梁在其底侧通过滑动器元件500再次联接到支腿框架。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通过滑动器元件的突起部延伸到狭槽中而保持在支腿梁200的底部区域中的细长狭槽250中。支腿梁的第一半延伸位置的图5C示出在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处的突起部与第一狭槽端251配合。在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二端部502处的突起部与支腿框架100的底部区域中的第二止动件112配合。

在图5C的支腿梁的第一半延伸位置中,支腿支撑件300支撑支腿梁和支腿框架。支腿支撑件300致使第三垂直力Fv3在支腿梁的远侧端部202上的第一位置L1处向上作用。支腿框架通过现在插入到第二凹槽212中的凸轮400再次支撑在支腿梁上,这致使第四垂直力Fv4在支腿梁上的第五位置L5处向下作用。第五位置L5与第一位置L1由朝向支腿梁的近侧端部201的第二水平距离Dh2分开。第二水平距离Dh2小于第一水平距离Dh1,并且第二位置L5处于第一位置L1与第二位置L2之间的水平位置。由第二水平距离Dh2分开的第三垂直力Fv3和第四垂直力Fv4致使第三扭矩作用于支腿梁。

第三扭矩由第四扭矩平衡,所述第四扭矩由支腿框架与支腿梁之间再次通过凸轮400和滑动器元件500的相互作用确定。联接到支腿框架100并插入到第二凹槽212中的凸轮400致使第三水平力Fh3在支腿梁上的第六位置L6处向外作用。第五位置L5和第六位置L6相同或几乎相同,因为第四垂直力Fv4和第三水平力Fh3均由凸轮400致使作用于支腿梁。通常,第五位置L5和第六位置L6不必相同。滑动器元件500通过在其第一端部501处的插入到狭槽250中并与第一狭槽端251配合的突起部致使第四水平力Fh4在紧邻第一狭槽端251的支腿梁上的第七位置L7处向内作用。实际上,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四位置L4和第七位置L7是相同的位置。第四水平力Fh4可以由滑动器元件导致,因为所述滑动器元件的第二端部502与支腿框架100上的第二止动件112配合。第七位置L7与第六位置L6由在向下方向上的第二垂直距离Dv2分开。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垂直距离Dv1和第二垂直距离Dv2相同。由第二垂直距离Dv2分开的第三水平力Fh3和第四水平力Fh4致使第四扭矩作用于支腿梁。再次,如针对延伸位置P1已描述过的,除了水平力之外,还可能存在垂直力分量。基本上,水平力分量起作用以导致第四扭矩。

图6A和图6B示出两个阶段,以提供从图6A的支腿梁位于支腿框架100内的回缩位置P4到图6B的支腿梁从支腿框架部分地延伸的第二半延伸位置P3的支腿梁200。没有示出中间位置。在图6B的第二半延伸位置中,与在图5C的第一半延伸位置中相比,支腿梁200从支腿框架100延伸的距离较小。

支腿支撑件300在图6B中所示的第二半延伸位置P3中处于支撑位置SP,以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S上。支腿支撑件300致使第五垂直力Fv5在支腿梁的远侧端部202上的第一位置L1处向上作用。支腿框架处于直接支撑在第八位置L8处的支腿梁上的第二半延伸位置P3,以致使第六垂直力Fv6在支腿梁上的第八位置L8处向下作用。第八位置L8与第一位置L1由朝向支腿梁的近侧端部201的第三水平距离Dh3分开。第三水平距离Dh3小于第一水平距离Dh1,并且第八位置L8处于第一位置L1与第二位置L2之间的水平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三水平距离Dh3还小于第二水平距离Dh2,并且第八位置L8处于第一位置L1与第五位置L5之间的水平位置。由第三水平距离Dh3分开的第五垂直力Fv5与第六垂直力Fv6致使第五扭矩作用于支腿梁。

第五扭矩由第六扭矩平衡,所述第六扭矩由支腿框架与支腿梁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确定。支腿框架致使第七垂直力Fv7在支腿梁上的第九位置L9处向下作用。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八位置L8和第九位置L9实际上相同或几乎相同,因为在支腿梁的上侧与支腿框架之间存在有限接触面积。通常,第八位置L8和第九位置L9不必相同。此外,支腿框架致使第八垂直力Fv8在支腿梁上的第十位置L10处向上作用。第十位置L10与第八位置L8由在朝向支腿梁的近侧端部201的方向上的第四水平距离Dh4分开。由第四水平距离Dh4分开的第七垂直力Fv7和第八垂直力Fv8致使第六扭矩作用于支腿梁。由于第六垂直力Fv6和第七垂直力Fv7作用于(几乎)相同的位置L8、L9,因此它们将添加单一垂直力Fv6+Fv7。然而,仍然有两个扭矩作用于支腿梁以彼此平衡。

支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所述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可操作用于使支腿梁200和支腿框架100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用于使滑动器元件500和支腿梁200相对于彼此移动。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操作以使支腿梁200与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和滑动器元件500一起相对于支腿框架100移动。第二致动器160操作以使支腿梁200相对于滑动器元件500和支腿框架100移动。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包括第一支腿致动气缸,所述第一支腿致动气缸具有第一气缸部分151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气缸部分移动并联接到支腿框架100的第一活塞部分152,并且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包括第二支腿致动气缸,所述第二支腿致动气缸具有第二气缸部分161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气缸部分移动并联接到支腿梁200的第二活塞部分162。第一气缸部分151和第二气缸部分161以及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彼此固定地联接。

在图4A、图5A和图6A中所示的回缩位置P4中,滑动器元件500处于第一滑动器元件位置SE1,其中滑动器元件的第二端部502由支腿梁200保持。在第一滑动器元件位置SE1中,滑动器元件的第一端部501处于狭槽250的第二狭槽端252,而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二端部502保持在支腿梁200的近侧端部的最末端处的滑动器元件凹槽260中。为了到达第二半延伸位置P3,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以从第一气缸部分151延伸出第一活塞部分152来从支腿框架100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而滑动器元件500保持在第一滑动器元件位置SE1中,如图6B中所示。然后,支腿支撑件300的支撑脚310通过支撑气缸320的操作下降到支撑表面S上,以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并且最后到达如图6B中所示的位置。

为了到达图5C的第一半延伸位置P2,操作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以从第二气缸部分161延伸出第二活塞部分162来从支腿框架100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如图5B中针对中间位置所示。在此动作中,滑动器元件500不相对于支腿框架100移动,因为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一端部501固定地连接到第一气缸部分151和第二气缸部分161。随后,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以从第一气缸部分151延伸出第一活塞部分152来从支腿框架100进一步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以到达如图5C中所示的支腿梁位置。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的操作还可重叠以到达图5C的第一半延伸位置P2。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二端部502将在支腿框架100之上滑动并以紧靠支腿框架上的第二止动件112结束。当已经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以使支腿梁在与第一半延伸位置P2相对应的位置中移动时,操作凸轮致动器450以使凸轮400绕其旋转轴线410旋转来使凸轮移动到支腿梁的顶侧中的第二凹槽212中。然后,支腿支撑件300的支撑脚310通过支撑气缸320的操作下降到支撑表面S上,以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并且最后到达如图5C中所示的位置。

为了到达图4D的延伸位置P1,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60以从第一气缸部分151延伸出第一活塞部分152来从支腿框架100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而滑动器元件500保持在第一滑动器元件位置SE1中,如前面参照图6B已经描述过的。当操作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以从第二气缸部分161延伸出第二活塞部分162来从支腿框架100进一步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时,滑动器元件的第二端部502应处于第一止动件111与第二止动件112之间或优选地高于第二止动件112的水平位置,如图4B中所示。在仅从图4B中所示的中间位置操作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到达图4C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在此动作中,滑动器元件500不相对于支腿框架100移动,因为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一端部501固定地连接到第一气缸部分151和第二气缸部分161,如前面参照图5B已经描述过的。随后,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以从第一气缸部分151延伸出第一活塞部分152来从支腿框架100进一步移动并延伸出支腿梁200,以到达如图4D中所示的支腿梁位置。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的操作还可重叠以从图4C的支腿梁位置到达图4D的支腿梁位置。这等效于前面参照图5C已经描述过的。滑动器元件500的第二端部502将在支腿框架100之上滑动并以紧靠支腿框架上的第一止动件111结束。当已经操作第一支腿梁致动器150和第二支腿梁致动器160以使支腿梁在与延伸位置P1相对应的位置中移动时,操作凸轮致动器450以使凸轮400绕其旋转轴线410旋转来使凸轮移动到支腿梁的顶侧中的第一凹槽211中。然后,支腿支撑件300的支撑脚310通过支撑气缸320的操作下降到支撑表面S上,以将支腿组件支撑在支撑表面上并且最后到达如图4D中所示的位置。

分别将支腿梁100从图4D的延伸位置P1或图5C和图6B的第一半延伸位置P2和第二半延伸位置P3中的一个缩回到图4A、图5A和图6A的回缩位置P4中需要适当逆转上述步骤,这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设置有用于移动砖块支撑结构的叉的自动引导车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