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向乘员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1433586 发布日期:2020-03-20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后向乘员保护装置 (Rear passenger protection device ) 是由 森和也 关塚诚 于 2019-07-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所述乘员保护装置适用于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被以背面侧朝向在车室前端部侧配置的车身侧纵壁部的后向状态搭载的车辆、或者所述座椅靠背以能够成为所述后向状态的方式搭载的车辆。所述后向乘员保护装置包括:能量吸收部,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的背面及所述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并构成为通过变形来吸收所述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的能量。(A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is provided. Th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is suitable for a vehicle in which a seatback of a front seat is mounted in a rearward direction with a back surface side thereof facing a vehicle body side vertical wall portion disposed at a vehicle compartment front end portion side, or a vehicle in which the seatback is mounted so as to be able to be in the rearward direction. The rearward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includes: and an energy absorbing portion disposed on at least one of a rear surface of a seat back pad of the seat back and a rear surface of the vehicle-body-side vertical wall portion, and configured to absorb energy at the time of a frontal collision of the vehicle by deforming.)

后向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向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与车辆用座椅装置相关的技术(参照日本特开2017-149331、日本特开2017-149351、日本特开2018-52347、日本特开2017-210173)。例如,在下述日本特开2017-149331中,公开了涉及如下构造的技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座椅被设为面对面的状态的车辆中,具备以横跨处于面对面的状态的前后两个座椅之间的方式展开的横穿气囊。在该现有技术中,在碰撞事故时,在就座于两座椅的乘员之间,横穿气囊挤入,降低乘员的伤害值。

发明内容

然而,在正面碰撞时,对于充分吸收后向就座的乘员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的动能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在正面碰撞时后向就座的乘员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的动能的吸收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后向乘员保护装置,适用于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被以背面侧朝向在车室前端部侧配置的车身侧纵壁部的后向状态搭载的车辆、或者所述座椅靠背以能够成为所述后向状态的方式搭载的车辆。所述后向乘员保护装置包括:能量吸收部,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的背面及所述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并构成通过变形来吸收所述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的能量。在“在至少一方配设有通过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的能量吸收部”中的“在至少一方配设有能量吸收部”的概念中,除了包括在至少一方直接配设有能量吸收部的情况以外,还可以包括在至少一方经由夹设构件配设有能量吸收部的情况。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向车辆前方侧即座椅靠背侧(座椅后方侧)惯性移动,通过利用该惯性移动使能量吸收部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部由能量吸收构件构成,该能量吸收构件构成为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所述正面碰撞时的能量,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在包括上部区域以及下部区域的范围内配设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背面,所述上部区域包括与就座乘员的胸部的重心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区域包括与就座乘员的腰部的重心对应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就座乘员的胸部后侧经由座椅靠背衬垫及能量吸收构件的上部区域而支承于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就座乘员的腰部经由座椅靠背衬垫及能量吸收构件的下部区域而支承于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并且,通过包含能量吸收构件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的范围因就座乘员的惯性移动而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部构成为,在从就座乘员侧向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以所述靠背面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在从就座乘员侧向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作用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能量吸收部以靠背面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由此,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乘员沿着座椅靠背的靠背面的上移,就座乘员的约束性提高。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部构成为,在从就座乘员侧向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以所述靠背面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并且构成为,在从就座乘员侧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靠背面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该能量吸收构件的下部侧与上部侧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在从就座乘员侧向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作用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能量吸收构件的下部侧与上部侧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就座乘员的约束性,并且能够利用能量吸收构件良好地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构件的所述下部区域的硬度比所述上部区域的硬度低。

根据上述结构,虽然是简单的结构,但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使能量吸收构件的下部区域与能量吸收构件的上部区域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对于所述能量吸收构件而言,在座椅侧视观察下,就座乘员侧的面朝向座椅下方侧而向就座乘员侧倾斜,并且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座椅上下方向上的上侧的末端部朝向所述座椅上下方向上的下侧的末端部变厚。

根据上述结构,虽然是简单的结构,但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使能量吸收构件的下部侧的变形量比能量吸收构件的上部侧的变形量大。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座椅宽度方向两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相比向座椅靠背前方侧鼓出的侧支撑部,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具备沿着所述座椅靠背衬垫的背面配设并且配置在所述侧支撑部的内侧的鼓出部,所述能量吸收构件的就座乘员侧的面设定为在其平截面形状中与就座乘员的从背面侧到侧背部侧的形状相应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座椅靠背前方侧”可以视为座椅靠背前后方向(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利用能量吸收构件来吸收就座乘员的动能,在通常时利用能量吸收构件来提高座椅靠背对就座乘员的保持性。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构件与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一体成形。

根据上述结构,制造容易,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在第一形态中,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还具备:一对侧框架,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两端部沿座椅靠背上下方向延伸;上框架,将所述一对侧框架的上端部彼此连结;以及保持管,将所述一对侧框架彼此连结且相对于所述上框架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的下方侧,所述能量吸收部由能量吸收构件构成,该能量吸收构件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所述能量吸收构件以在与所述座椅靠背的面正交的方向上从座椅背面侧与所述上框架及所述保持管这双方重叠的状态被保持,在所述车身侧纵壁部固定有用于对在正面碰撞时由所述能量吸收构件按压的部位进行加强的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若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则能量吸收构件与上框架及保持管一起向车辆前方侧移动而按压车身侧纵壁部。在此,能量吸收构件按压车身侧纵壁部的部位由加强构件加强。因此,在正面碰撞时,通过能量吸收构件良好地塑性变形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缓和对就座乘员的胸部的冲击。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还具备:一对侧框架,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两侧沿座椅靠背上下方向延伸;上框架,将所述一对侧框架的上端部彼此连结;以及保持管,将所述一对侧框架彼此连结且相对于所述上框架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的下方侧。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部由能量吸收构件构成,该能量吸收构件构成为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所述能量吸收构件在所述车身侧纵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后表面侧保持于在所述正面碰撞时由所述上框架以及所述保持管按压的部位,在隔着所述车身侧纵壁部与所述能量吸收构件相反的一侧固定有对所述车身侧纵壁部进行加强的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若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则上框架及保持管向车辆前方侧移动而按压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侧。在此,能量吸收构件在车身侧纵壁部的后表面侧保持于在正面碰撞时由上框架以及保持管按压的部位,在隔着车身侧纵壁部与能量吸收构件相反的一侧固定有对车身侧纵壁部进行加强的加强构件。因此,在正面碰撞时,通过能量吸收构件良好地塑性变形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缓和对就座乘员的胸部的冲击。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能量吸收部构成为,在从就座乘员侧向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以所述靠背面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所述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还具备:座椅靠背框架,保持所述座椅靠背衬垫;以及铰链部,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部和在所述车身侧纵壁部一侧设置的第一车身侧结构部连结,并将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承为能够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所述能量吸收部由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介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端部与在所述第一车身侧结构部的车辆下方侧设置的第二车身侧结构部之间,并对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端部向就座乘员侧施力。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则在弹性体收缩的同时座椅靠背框架绕铰链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此时,由于弹性体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另外,此时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的位移量大,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乘员沿着座椅靠背的靠背面的上移。

在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还具备三点式安全带装置,该三点式安全带装置应用于所述座椅靠背被以后向状态搭载的车辆,具备构成为卷收安全带的卷收器,所述三点式安全带装置构成为利用构成所述安全带的一部分的肩带部来约束就座于后向状态的所述前排座椅的乘员的上身,并且利用构成所述安全带的另一部分的腰带部约束所述乘员的腰部,所述卷收器固定于车辆前部的车身侧。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若在车辆前部的车身侧固定的卷收器卷收安全带,则后向的就座乘员的上身由肩带部约束,并且就座乘员的腰部由腰带部约束。因此,能够在正面碰撞时利用三点式安全带装置有效地约束后向的就座乘员。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后向乘员保护装置,适用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被以后向状态搭载或能够后向地搭载的车辆。所述后向乘员保护装置包括:一对侧框架,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沿座椅靠背上下方向延伸;可动体,上端部以能够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一对侧框架的上部,并具备用于支承就座乘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面板部;连结构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面板部配置在与就座乘员侧相反的一侧,并将所述一对侧框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以及弹性体,介于所述座椅靠背面板部的下端部与所述连结构件之间,并对所述座椅靠背面板部的下端部向就座乘员侧施力。

根据上述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则在弹性体收缩的同时可动体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此时,由于弹性体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动能。另外,此时,座椅靠背面板部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的位移量大,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变化。因此,就座乘员的上移得到抑制,就座乘员的约束性提高。

在第二形态中,也可以是,还具备能够调整所述座椅靠背的倾倒角度的斜躺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具有斜躺机构,因此在正面碰撞时,在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座椅靠背有可能向倾倒的方向稍微倾倒。假如座椅靠背向倾倒的方向倾倒,则在抑制就座乘员的上移方面是不利的。然而,在本发明中,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向座椅靠背侧惯性移动,则在弹性体收缩的同时座椅靠背面板部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因此能够抑制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的上身向车辆前下方侧倾倒。因此,即使具有斜躺机构,也能够抑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的上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具有能够充分地吸收在正面碰撞时后向就座的乘员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的动能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3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3B是将沿着图3A的IIIB-IIIB线剖开的状态放大而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6A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主要部分等的侧视图。

图6B是将沿图6A的VIB-VIB线剖开的状态放大而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8B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正面碰撞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的正面碰撞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8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

如图1所示,在车辆(汽车)10的车室12的前端部侧配置有前车身面板20,该前车身面板2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前车身面板20具备从配置于左右一对前柱14之间的前挡风玻璃(省略图示)的下端附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顶壁部22。另外,前车身面板20具备从顶壁部22的后端向车辆后下方侧延伸的作为车身侧纵壁部的倾斜纵壁部24。

在前车身面板20的车辆后方侧,在车室12的前部搭载有后向的前排座椅30。前排座椅30具有支承就座乘员P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座垫32、与座垫32的座椅前后方后向侧的端部连结并支承就座乘员P的背部的座椅靠背34以及与座椅靠背34的上端部连结并支承就座乘员P的头部的头枕36。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10设为前排座椅30的座椅靠背34被以背面侧朝向前车身面板20的倾斜纵壁部24的后向状态搭载的汽车(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代替实际的乘员,碰撞试验用的假人P就座于前排座椅30。该假人P是AM50(美国成年男性的50百分位数(percentile))。以下,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将就座于后向状态的前排座椅30的假人P称为“就座乘员P”。

座椅靠背34具备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的座椅靠背衬垫34A和覆盖座椅靠背衬垫34A的座椅表皮(省略图示)。座椅靠背衬垫34A由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形成。

在座椅靠背34的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配设有构成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构件38。该能量吸收构件38以夹在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也是作为“车身支承面”而被掌握的要素)之间的状态配设。能量吸收构件38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能量吸收构件38在包括上部区域38A(能量吸收构件38中的比双点划线B1靠上侧的区域)以及下部区域38B(能量吸收构件38中的比双点划线B1靠下侧的区域)的连续的范围内固定于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上部区域38A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下部区域38B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更简单地说,下部区域38B也可以设定为能量吸收构件38中的、从能量吸收构件38的座椅上下方向中央部分靠下侧的区域。

作为一例,能量吸收构件38由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通过与座椅靠背衬垫34A一体成形(更具体而言为一体发泡成形)而固定于座椅靠背衬垫34A。需要说明的是,能量吸收构件38也可以由发泡聚丙烯(EPP)构成。另外,作为其他变形例,能量吸收构件38也可以由树脂肋(作为一例为树脂制的格子状的肋)构成。

另外,与上述的前排座椅30对应地设置有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具备乘员约束用的安全带42。安全带42的一端部经由固定板44安装于座垫32的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的侧部(图1所示的侧面部),安全带42的另一端部卡定于卷收器46的卷轴46S。另外,在座垫32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方侧的侧部(图1的纸面里侧的侧面部)立设有带扣装置48。在插通于安全带42的中间部的状态下被支承的舌板49能够与该带扣装置48卡合。

根据以上内容,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在安全带42由就座乘员P佩戴的状态(参照图1)下,利用构成安全带42的一部分的肩带部42X约束就座乘员P的上身,利用构成安全带42的另一部分的腰带部42Y约束就座乘员P的腰部L。

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的卷收器46固定于车辆前部的车身侧。作为一例,卷收器46配置于前车身面板20的内侧并固定于车身骨架部(省略图示),从卷收器46延伸出的安全带42穿过倾斜纵壁部24的未图示的安全带插通孔而配置于车室12内。卷收器46构成为利用卷轴46S卷收安全带42。卷轴46S的轴心方向配置成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卷收器46通过未图示的施力机构而始终被向卷轴46S卷取安全带42的方向施力。需要说明的是,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具备未图示的预张紧器。预张紧器在利用未图示的前突检测部或前突预测部检测到或预测到车辆10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通过工作而使卷轴46S向卷取安全带42的方向旋转。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碰撞时,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车辆前方侧即座椅靠背34侧(座椅后方侧)惯性移动。此时,就座乘员P的胸部C后侧经由座椅靠背衬垫34A及能量吸收构件38的上部区域38A支承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另外,就座乘员P的腰部L经由座椅靠背衬垫34A及能量吸收构件38的下部区域38B支承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并且,包含能量吸收构件38的上部区域38A及下部区域38B的整个区域由于就座乘员P的惯性移动而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8,能够充分地吸收在正面碰撞时后向就座的就座乘员P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的动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吸收构件38在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及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的连续的范围内配设于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因此,在正面碰撞时,能够在较宽的范围内承受来自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载荷,例如能够有效地抑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吸收构件38与座椅靠背衬垫34A一体成形,因此制造容易,并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碰撞时,当在车辆前部的车身侧固定的卷收器46卷收安全带42时,利用肩带部42X约束后向的就座乘员P的上身,并且利用腰带部42Y约束就座乘员P的腰部L。因此,能够在正面碰撞时利用三点式安全带装置40有效地约束后向的就座乘员P。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2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5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通过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的能量吸收部(以下简称为“能量吸收部”)的构件,在具备能量吸收构件54来代替能量吸收构件38(参照图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8(参照图1)不同。其他结构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前排座椅52中,能量吸收构件54在包括上部区域54A及下部区域54B的连续的范围内配设于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上部区域54A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下部区域54B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该能量吸收构件54以夹在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之间的状态配设。能量吸收构件54的下部区域54B中的硬度被设定为比上部区域54A中的硬度低。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对上部区域54A及下部区域54B应用具有互不相同的材料特性的材料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将下部区域54B中的密度设定得比上部区域54A中的密度低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在能量吸收构件54由树脂肋(作为一例为树脂制且格子状的肋)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下部区域54B及上部区域54A各自中的树脂肋的板厚、间距来将下部区域54B中的硬度设定得比上部区域54A中的硬度低。

能量吸收构件54设定为,在从就座乘员P侧向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该能量吸收构件54的下部侧与上部侧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换言之,在从就座乘员P侧向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能量吸收构件54以靠背面34X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座椅靠背34侧惯性移动,则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从就座乘员P侧作用于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在该情况下,能量吸收构件54的下部侧与上部侧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换言之,能量吸收构件54以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由此,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P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以躯干角减少的方式)变化。因此,抑制了就座乘员P沿着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的上移,就座乘员P的约束性提高,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由能量吸收构件54良好地吸收。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3A、3B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3A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60,在图3B中,以放大剖视图示出了沿着图3A的IIIB-IIIB线剖开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前排座椅62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衬垫34A(参照图1)而设置有座椅靠背衬垫64A。具备座椅靠背衬垫64A的座椅靠背6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34(参照图1)同样地以后向状态搭载。如图3B所示,在座椅靠背衬垫64A的座椅宽度方向两侧部设置有比座椅靠背衬垫64A的座椅宽度方向中间部向座椅靠背前方侧鼓出的侧支撑部64S。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能量吸收构件38(参照图1)而配设有构成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构件66。作为一例,能量吸收构件66由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能量吸收构件38(参照图1)同样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如图3A所示,能量吸收构件66在包括上部区域66A(能量吸收构件66中的比双点划线B3靠上侧的区域)及下部区域66B(能量吸收构件66中的比双点划线B3靠下侧的区域)的连续的范围内配设于座椅靠背衬垫64A的背面64B,上部区域66A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下部区域66B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该能量吸收构件66以夹在座椅靠背衬垫64A的背面64B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之间的状态配设。

如图3B所示,能量吸收构件66具备沿着座椅靠背衬垫64A的背面64B配置且配置于座椅靠背衬垫64A的侧支撑部64S的内侧的鼓出部66S。能量吸收构件66的就座乘员P(参照图3A)侧的面66P设定为在其平截面形状中与就座乘员P的从背面侧到侧背部侧的形状(图3B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形状)相应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而且在通常时能够利用能量吸收构件66提高座椅靠背64对就座乘员P的保持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4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70。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具备构成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构件74来代替能量吸收构件38(参照图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8(参照图1)不同。其他结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前排座椅72中,作为一例,能量吸收构件74由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能量吸收构件38(参照图1)相同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能量吸收构件74在包括上部区域74A(能量吸收构件74中的比双点划线B4靠上侧的区域)及下部区域74B(能量吸收构件74中的比双点划线B4靠下侧的区域)的连续的范围内配设于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上部区域74A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下部区域74B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该能量吸收构件74以夹在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之间的状态配设。能量吸收构件74设定为,在座椅侧视观察下,就座乘员P侧的面74P朝向座椅下方侧而向就座乘员P侧倾斜,并且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座椅上下方向上的上侧的末端部74C朝向座椅上下方向上的下侧的末端部74D变厚。

能量吸收构件74设定为,在从就座乘员P侧向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该能量吸收构件74的下部侧与上部侧相比更大地塑性变形。换言之,在从就座乘员P侧向座椅靠背34的靠背面34X作用有规定值以上的按压载荷的情况下,能量吸收构件74以靠背面34X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大的方式变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也能够有助于乘坐(ride down)效果的提高。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5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5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80。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前排座椅82中,座椅靠背84在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侧具备座椅靠背框架84F。作为一例,座椅靠背框架84F为框状的构件。在座椅靠背框架84F保持有座椅靠背衬垫34A。

在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上端部设置有铰链部86H。铰链部86H将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上端部与设置于倾斜纵壁部24侧的第一车身侧结构部88A连结并将座椅靠背框架84F支承为能够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双点划线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84F示出从实线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位置向车辆前方侧转动了规定角度的状态。另外,作为一例,第一车身侧结构部88A由固定于倾斜纵壁部24的上端部侧的加强件构成。

在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下端部设置有作为弹性体的弹簧86S。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86S为压缩螺旋弹簧,作为一例,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设置有一对。左右一对弹簧86S介于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下端部与设置于第一车身侧结构部88A的车辆下方侧的第二车身侧结构部88B之间,并对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下端部向就座乘员P侧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二车身侧结构部88B是倾斜纵壁部24的下端侧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车身侧结构部88B的车辆前方侧的面也可以由加强构件加强。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86S构成能量吸收部。即,弹簧86S配置在座椅靠背84的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之间,通过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座椅靠背84侧惯性移动,则在弹簧86S收缩的同时座椅靠背框架84F绕铰链部86H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此时,由于弹簧86S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另外,此时,座椅靠背框架84F的下部侧的位移量比上部侧的位移量大,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P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就座乘员P沿着座椅靠背84的靠背面34X的上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有助于乘坐(ride down)效果的提高。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6A、6B以及图7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6A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90的主要部分等,在图6B中示出了沿着图6A的VIB-VIB线剖开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7中,以立体图示出了第六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90的主要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6A所示,车辆用座椅92(以下简称为“座椅92”)的座椅靠背94以后向状态搭载于车辆1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A、6B以及图7中,座椅92仅图示骨架部分,省略了衬垫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座椅92是前排座椅,但座椅92也可以是三列座椅的第二座椅(第二列的座椅)。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90具有能够调整座椅靠背94的倾倒角度的斜躺机构98。该斜躺机构98适用公知结构的斜躺机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座椅靠背94在座椅靠背94的两侧具备沿座椅靠背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94F。左右一对侧框架94F的上端部彼此通过在座椅靠背前视图中为倒U字状的上框架94U连结。另外,左右的侧框架94F的下部彼此通过倾斜杆98S连结。并且,座椅靠背94能够绕倾斜杆98S的轴倾斜。

在左右一对侧框架94F的上部,以能够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有可动体94M的上端部。可动体94M具备构成其上端部并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94X和从轴94X向座椅下方侧延伸出的板状的座椅靠背面板部94A。轴94X能够旋转地架设在左右一对侧框架94F的上部,座椅靠背面板部94A支承就座乘员P(参照图6A)的背部。另外,在相对于座椅靠背面板部94A与就座乘员P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板状的连结构件94B。如图6B所示,连结构件94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左右一对侧框架94F的下部。

如图6B及图7所示,在座椅靠背面板部94A的下端部与连结构件94B之间夹设有作为弹性体的弹簧94S。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94S为压缩螺旋弹簧,作为一例,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左右设置有一对。弹簧94S的一端侧固定于座椅靠背面板部94A的下端部,并且另一端侧固定于连结构件94B,对座椅靠背面板部94A的下端部向就座乘员P(参照图6A)侧施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若图6A所示的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座椅靠背94侧惯性移动,则在弹簧94S收缩的同时可动体94M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此时,由于弹簧94S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另外,此时,座椅靠背面板部94A的下侧的位移量比上侧的位移量大,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P的上身的姿势以接近铅垂姿势的方式变化。因此,就座乘员P的上移得到抑制,就座乘员P的约束性提高,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通过弹簧94S的变形而被良好地吸收。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向乘员保护装置90具有斜躺机构98,因此在正面碰撞时,在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座椅靠背94侧惯性移动的情况下,座椅靠背94有可能向倾倒的方向稍微倾倒。假如座椅靠背94向倾倒的方向倾倒,则在抑制就座乘员P的上移方面是不利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座椅靠背94侧惯性移动,则在弹簧94S收缩的同时座椅靠背面板部94A绕座椅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因此能够抑制车辆侧视观察下的就座乘员P的上身向车辆前下方侧倾倒。因此,即使具有斜躺机构98,也能够抑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上移。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A、8B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8A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00,在图8B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正面碰撞时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00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A以及图8B中,对于前排座椅102的内部的结构部而言,简化示出将前排座椅102的座椅宽度方向中间部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剖开并从座椅侧方侧观察的状态。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前排座椅102在座椅靠背104的两侧具备沿座椅靠背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104F。左右一对侧框架104F的上端部彼此通过上框架104A而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在上框架104A上安装有头枕支柱105A,座椅靠背104和头枕105通过该头枕支柱105A而在座椅上下方向上连结。另外,相对于上框架104A,在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的下方侧配置有将左右一对侧框架104F彼此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的保持管104B。保持管104B配置在座椅靠背104的上部。上框架104A以及保持管104B各自的座椅侧视观察下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矩形状。

在上框架104A及保持管104B的背面配设有构成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构件106。能量吸收构件106的上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上框架104A,能量吸收构件106的下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保持管104B。由此,能量吸收构件106以从座椅背面侧与上框架104A以及保持管104B这双方重叠的状态被保持,并经由上框架104A以及保持管104B配设于座椅靠背104的座椅靠背衬垫34A的背面34B的上部。另外,能量吸收构件106设定于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的胸部对应区域。作为一例,该能量吸收构件106由铝合金制成,由包含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的多孔材料的构造体(例如蜂窝构造体)构成。在座椅靠背104中配置有能量吸收构件106的部位成为向座椅靠背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08。

另一方面,前车身面板20的车室12内侧由内衬件110覆盖。另外,在前车身面板20的倾斜纵壁部24的车辆前方侧,通过焊接等接合(固定)有作为加强构件的托架112,该托架112对在正面碰撞时由能量吸收构件106按压的部位进行加强。作为补充说明,托架112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设定于与在正面碰撞时座椅靠背104一边通过斜躺机构向车辆前方侧倾倒一边向车辆前方侧移动的情况下能量吸收构件106按压倾斜纵壁部24的部位对应的位置(参照图8B)。托架112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形成为使开口部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大致帽形。并且,通过将托架112的上下凸缘部与倾斜纵壁部24接合,从而形成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则如图8B所示,座椅靠背104一边向座椅前方侧倾倒一边向车辆前方侧移动,从而突出部108经由内衬件110与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抵接。并且,通过能量吸收构件106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缓和对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冲击。另外,由于能量吸收构件106设置于座椅靠背104,因此即使不为了斜向碰撞而扩大能量吸收构件106的宽度,也能够应对斜向碰撞。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9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进行说明。在图9中,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后向乘员保护装置120中的正面碰撞时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对于前排座椅122的内部的结构部而言,简化示出将前排座椅122的座椅宽度方向中间部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剖开并从座椅侧方侧观察的状态。另外,作为一例,正面碰撞前的状态下的前排座椅122的座椅靠背124的姿势与图8A所示的座椅靠背104的姿势相同。另外,对与第一、第七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前排座椅122中,座椅靠背124在不具备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能量吸收构件106(参照图8A、8B)这一点上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座椅靠背104不同。座椅靠背124在配置上框架104A以及保持管104B的上部(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的胸部对应区域)具备向座椅靠背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26。

另一方面,前车身面板20的车室12内侧由内衬件130覆盖。在内衬件130中,前车身面板20的倾斜纵壁部24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形成为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使开口部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大致帽形,且其车辆上下方向中间部成为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32。突出部132设定在正面碰撞时(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由上框架104A及保持管104B按压的位置。

在前车身面板20的倾斜纵壁部24与内衬件130的突出部132之间配设有构成能量吸收部的能量吸收构件134。能量吸收构件134是与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能量吸收构件106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设为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正面碰撞时的能量的构件。能量吸收构件134在前车身面板20的倾斜纵壁部24的后表面24A侧通过粘接剂固定并被保持于在正面碰撞时由上框架104A以及保持管104B按压的部位。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斜向碰撞时的座椅靠背124的移动方向,突出部132及能量吸收构件134不仅在与座椅靠背124同样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范围延伸,还延伸至其两侧的规定位置。另外,在隔着倾斜纵壁部24与能量吸收构件134相反的一侧固定有对倾斜纵壁部24进行加强的托架112。作为一例,托架112配置在与能量吸收构件134同样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碰撞时,若后向的就座乘员P向车辆前方侧惯性移动,则座椅靠背124一边向座椅前方侧倾倒一边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如图9所示,座椅靠背124的突出部126与内衬件130的突出部132抵接。由此,从座椅靠背124的突出部126经由内衬件130的突出部132向能量吸收构件134输入载荷,通过能量吸收构件134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乘员P的动能。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缓和对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冲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能量吸收构件134配置在前车身面板20侧,能够降低前排座椅122的质量。因此,能够降低从前排座椅122向车身侧的输入载荷。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排座椅30、52、62、72、82、102、122以及座椅92以后向状态搭载于车辆10,但包含前排座椅的车辆用座椅例如也可以通过能够绕车辆上下方向上的轴旋转而以能够后向的方式搭载于汽车(车辆)。

另外,虽然在所述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说明,但作为一例,能量吸收构件54、66、74通过与座椅靠背衬垫34A、64A一体成形(更具体而言为一体发泡成形)而固定于座椅靠背衬垫34A、64A。另外,作为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在分别形成能量吸收构件及座椅靠背衬垫之后利用粘接剂等将两者接合。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能量吸收构件38、54、66、74在座椅靠背上下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但技术方案2记载的“包含范围”不限定于一个范围。例如,能量吸收构件也可以上下“分割”为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胸部(C)的重心(Cx)对应的位置的上部区域和包含与就座乘员(P)的腰部(L)的重心(Lx)对应的位置的下部区域。

另外,在上述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体的弹簧86S、94S为压缩螺旋弹簧,但作为第五、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弹性体例如也可以如重叠多个板簧而构成的那样由压缩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弹簧和橡胶。

另外,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后向乘员保护装置90具有斜躺机构98,但后向乘员保护装置也可以是具备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斜躺机构98以外的结构的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六~第八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安全带装置的图示,但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也应用安全带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的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而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辆用座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