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装置、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以及跨乘型乘具

文档序号:1524949 发布日期:2020-02-11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液压控制装置、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以及跨乘型乘具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brake system for straddle-type vehicle,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 是由 池田茂树 于 2018-05-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获得一种能够低成本化的液压控制装置、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以及跨乘型乘具。液压控制装置(110)中,能够液压控制的液压回路为单系统,被用于轮缸的制动液向主缸以不升压的方式被放出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第一线圈(112B)、第二线圈(113B)、以及液压检测器(116)被立设于基体(111)的同一表面,液压检测器(116)的轴从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轴的基准平面偏移,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所述第二平面与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第二线圈(113B)的轴。(Provided are a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a brake system for a straddle-type ride, and a straddle-type ride, which can be reduced in cost. In a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110), a hydraulic circuit capable of hydraulic control is a single system, and a brake fluid used for a wheel cylinder is discharged to a master cylinder without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a first coil (112B), a second coil (113B), and a hydraulic pressure detector (116) are erected on the same surface of a base (111), the axis of the hydraulic pressure detector (116) is offset from a reference plane including the axis of the first coil (112B) and the axis of the second coil (113B)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a first plane orthogonal to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including the axis of the first coil (112B) and a second plane orthogonal to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including the axis of the second coil (113B).)

液压控制装置、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以及跨乘型乘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具备该液压控制装置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具备该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跨乘型乘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被搭载于跨乘型乘具(例如自行车、自动双轮车、自动三轮车、越野车等)的制动系统,存在能够液压控制的液压回路仅具备单系统的技术。在该液压回路中,在将主缸和轮缸连通的主流路中填充有制动液。若搭乘者操作操纵杆等的制动操作部,则主流路的制动液的液压上升,能够令设置有轮缸的车轮产生制动力。此外,在该液压回路中,能够将轮缸的制动液经由副流路而向主缸放出。即,制动系统具备液压控制装置,在该液压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设置于主流路的液压调整阀的动作和设置于副流路的液压调整阀的动作,控制轮缸的制动液的液压,即车轮的制动力。例如,液压控制装置若识别到后轮的浮起或者其可能性,则使副流路的制动液的流动成为可能,使轮缸的制动液的液压减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74533号。

在以往的制动系统中,作为能够液压控制的液压回路仅为单系统的情况的规格,例如存在借助泵的驱动(即升压)而将轮缸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和轮缸的制动将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在为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时,需要在液压控制装置的基体上安装作为泵的驱动源的马达。此外,在为将轮缸的制动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时,有时在液压控制装置的基体上必须设置用于识别后轮的浮起或者其可能性的液压检测器,即检测轮缸的制动液压的液压检测器。但是,在以往的制动系统中,针对各规格,需要令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形状、制造工序等有很大差异,配件费用(例如,采购费用、加工费用、管理费用等)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如上所述的课题作为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低成本化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那样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以及具备那样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跨乘型乘具。

本发明是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是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能够液压控制的液压回路为单系统,在该液压回路中,在将主缸和轮缸连通的主流路中填充制动液,该轮缸的制动液经由副流路而向该主缸以不升压的方式被放出,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其形成有包含构成前述主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流路和构成前述副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流路的内部流路;第一线圈,其作为开闭前述第一流路的第一液压调整阀的驱动源;第二线圈,其作为开闭前述第二流路的第二液压调整阀的驱动源;液压检测器,其被设置于前述内部流路,检测前述轮缸的制动液的液压,前述第一线圈、前述第二线圈、以及前述液压检测器被立设于前述基体的同一表面,前述液压检测器的轴从包含前述第一线圈的轴以及前述第二线圈的轴的基准平面偏移,位于与该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该第一线圈的轴的第一平面和与该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该第二线圈的轴的第二平面之间。

本发明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是具备上述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系统。

本发明的跨乘型乘具是具备上述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乘具。

在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液压检测器被立设于基体的同一表面,液压检测器的轴从包含第一线圈的轴以及第二线圈的轴的基准平面偏移,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平面与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第一线圈的轴,所述第二平面与基准平面正交并且包含第二线圈的轴。在为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时,将马达的轴从基准平面偏移并且使其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这是为了小型化而优选。而且,在将轮缸的制动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中需要的液压检测器通过设置于与该马达同样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形状、制造工序等通用化。因此,液压控制装置被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和应用其的自行车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基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中,说明本发明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被搭载于自行车(例如,双轮车、三轮车等)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也可以被搭载于自行车以外的其他的跨乘型乘具(例如,自动双轮车、自动三轮车、越野车等)。另外,自行车是指能够借助施加于踏板的踩踏力而在道路上推进的所有乘具。即自行车中包含普通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此外,自动双轮车或者自动三轮车是指所谓的摩托车,摩托车中包含电单车、小型摩托车、电动小型摩托车等。

此外,在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为一例,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不被限定于为那样的结构、动作等的情况。例如,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也可以是进行后轮浮起抑制控制以外的装置。

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为相当关系的部件或者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或者省略附图标记。此外,在各图中,详细部分的图示被适当简化或省略。

实施方式一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

<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向自行车的搭载>

对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向自行车的搭载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和应用其的自行车的概略结构的图。另外,在图1中,自行车1示出了为双轮车的情况,但自行车1也可以是三轮车等其他的自行车。

如图1所示,自行车1具备搭乘者跨坐的跨乘部10和相对于跨乘部10能够转动的转动部20。

跨乘部10具备框架11、鞍座12、踏板13、后轮14和后轮制动部15。框架11轴支承转动部20。此外,框架11保持鞍座12。此外,框架11支承后轮14以及后轮制动部15。

转动部20包含转向柱21、手柄杆22、车把23、制动操作部24、叉部25、前轮26和前轮制动部27。手柄杆22被保持于转向柱21,所述转向柱21被轴支承于跨乘部10。车把23被保持于手柄杆22。制动操作部24安装于车把23。前轮26以及前轮制动部27被支承于与转向柱21连结的叉部25。

制动操作部24包含被用作后轮制动部15的操作部的机构和被用作前轮制动部27的操作部的机构。例如,被用作后轮制动部15的操作部的机构被配置于车把23的左端侧,被用作前轮制动部27的操作部的机构被配置于车把23的右端侧。

在自行车1的转动部20上连结有对前轮制动部27中的制动液的液压进行控制的液压控制装置110。此外,后轮制动部15是不能够控制制动力的类型的制动部(即仅是产生与被输入到制动操作部24的搭乘者的操作量对应的制动力、不能控制该制动力的类型的制动部)。即,液压控制装置110仅能够控制在自行车1的前轮26产生的制动力。另外,液压控制装置110也可以连结于自行车1的转动部20以外的部件。

在自行车1的框架11上安装有成为液压控制装置110的电源的电源单元190。电源单元190可以从电池、发电机等获得电力,此外,也可以从蓄电池获得电力,所述蓄电池蓄积由发电机等产生的电力。此外,电源单元190可以是专门用于液压控制装置110的设备,此外,也可以是与其他的装置兼用的设备。

即,在自行车1中搭载有包含后轮制动部15、制动操作部24、前轮制动部27、液压控制装置110和电源单元190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100。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100是借助液压控制装置110仅控制前轮制动部27中的制动液的液压的系统。

<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结构>

对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100中的与后轮14的制动相关的构成要素的图示。

如图2所示,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100中,能够液压控制的液压回路101仅具备单系统。

液压控制装置110具备后述的基体111。在基体111上形成有主缸端口111A和轮缸端口111B。

制动操作部24包含制动杆24A、主缸24B、储液罐24C和液管24D。主缸24B具备活塞部(省略图示),所述活塞部联动于搭乘者对制动杆24A的操作而移动。在储液罐24C中,主缸24B的制动液在大气压下被蓄积。液管24D的一端与主缸24B连接,液管24D的另一端与主缸端口111A连接。

前轮制动部27包含轮缸27A、制动盘27B和液管27C。轮缸27A被保持于叉部25。轮缸27A具备活塞部(省略图示),所述活塞部与连接于轮缸端口111B的液管27C内的制动液的液压变化联动而移动。制动盘27B被安装于前轮26,与前轮26一起旋转。借助轮缸27A的活塞部的移动,制动片(省略图示)被推向制动盘27B,从而前轮26被制动。

此外,在基体111中形成有作为内部流路的第一流路111C、第二流路111D和第三流路111E。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流路111C形成为令主缸端口111A与轮缸端口111B之间连通。即,借助液管24D、第一流路111C和液管27C而构成主流路170,主缸24B和轮缸27A经由主流路170而连通。另外,主缸24B和主缸端口111A可以不经由液管24D而被直接连接,此外,轮缸27A和轮缸端口111B也可以不经由液管27C而被直接连接。即第一流路111C是构成主流路170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流路111D形成为将第一流路111C的一部分区域旁通。即借助第二流路111D而构成副流路180。副流路180是用于将轮缸27A的制动液向主缸24B放出的流路。另外,第二流路111D也可以不经由第一流路111C(即经由与主缸端口111A不同的其他主缸端口、以及与液管24D不同的其他液管)而与主缸24B连接。此外,也可以不经由第一流路111C(即经由与轮缸端口111B不同的其他的轮缸端口、以及与液管27C不同的其他的液管)而与轮缸27A连接。即第二流路111D是构成副流路180的至少一部分的流路。

液压控制装置110具备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第二液压调整阀113、蓄能器114、单向阀115和液压检测器116。这些部件被装配于基体111。

第一液压调整阀112被设置于第一流路111C中的借助第二流路111D而被旁通的区域。第二液压调整阀113被设置于第二流路111D的中途部。第一液压调整阀112是在不通电时打开的电磁阀,在不通电时不切断制动液的流动。若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的后述的第一线圈112B变为通电状态,则第一液压调整阀112变为关闭状态,切断制动液的流动。第二液压调整阀113是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在不通电时切断制动液的流动。若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后述的第二线圈113B变为通电状态,则第二液压调整阀113变为开放状态,令制动液能够流动。第一液压调整阀112以及第二液压调整阀113也可以是在开放状态下不能够调整开度的阀,此外,也可以是在开放状态下能够调整开度的阀。

蓄能器114被设置于第二流路111D中的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下游侧。在蓄能器114中蓄积通过了从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制动液。在蓄能器114中内置有以将流入的制动液排出的方式动作的弹性元件。单向阀115被设置于蓄能器114的下游侧,从而抑止被排出的制动液返回到蓄能器114。即,在液压回路101中,轮缸27A的制动液经由副流路180向主缸24B以不升压的方式(即无泵方式)被放出。

液压检测器116被设置在形成于基体111的内部流路中的与轮缸27A的制动液的液压实质上为同一液压的位置。另外,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第一流路111C中的第二流路111D的上游侧端部连接的位置形成第三流路111E、在该第三流路111E中设置液压检测器116的情况,但液压检测器116也可以经由或者不经由第三流路111E而被连接于第一流路111C中的第一液压调整阀112与轮缸端口111B之间的其他位置。此外,液压检测器116也可以经由或者不经由第三流路111E而被连接于第二流路111D中的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上游侧的位置。

液压控制装置110具备控制部160。控制部160可以包含例如微机、微处理器单元等而构成,此外,也可以包含能够更新的固件等而构成,此外,也可以包含由来自CPU等的指令而执行的程序模块等而构成。

控制部160通过控制液压控制装置110的第一液压调整阀112以及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动作,即后述的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通电而控制轮缸27A的制动液的液压,即前轮26的制动力。

例如,在由于搭乘者进行的的制动杆24A的操作而在前轮26产生制动力时,基于前轮旋转速度检测器(省略图示)以及后轮旋转速度检测器(省略图示)的输出,识别后轮14的锁止或者其可能性,并且,若基于液压检测器116的输出而识别到轮缸27A的制动液的液压过大,则控制部160开始后轮浮起抑制控制。

若后轮浮起抑制控制开始,则控制部160使第一液压调整阀112成为关闭状态,切断主缸24B和轮缸27A之间的制动液的流动,从而抑止轮缸27A中的制动液的增压。另一方面,控制部160使第二液压调整阀113成为开放状态,使制动液能够从轮缸27A向蓄能器114流动,从而进行轮缸27A的制动液的减压。由此,避免后轮14的浮起。控制部160若判断轮缸27A的制动液被减压到既定的值,则使第二液压调整阀113成为关闭状态,在短时间期间,使第一液压调整阀112成为开放状态,进行轮缸27A的制动液的增压。控制部160可以仅进行一次轮缸27A的增减压,此外,也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若后轮浮起抑制控制结束,制动杆24A被返回,则主缸24B内变为大气压状态,轮缸27A内的制动液被返回。此外,借助该大气压状态的产生,蓄能器114内的制动液被返回主缸24B。

<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

对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3以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至图5所示,液压控制装置110包括:形成有内部流路的基体111;装配于基体111的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第二液压调整阀113、蓄能器114、单向阀115、以及液压检测器116;安装于基体111的壳体141;相对于壳体141被设置于基体111相反侧的电子基板161;覆盖电子基板161的罩部142等。

基体111例如为铝制,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块。基体111具有第一表面121、第二表面122、第三表面123、第四表面124、第五表面125、第六表面126。第一表面121以及第二表面122是对置的位置关系。第三表面123以及第四表面124是对置的位置关系。第五表面125以及第六表面126是对置的位置关系。

在基体111的第一表面121上形成有供第一液压调整阀112***并安装的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1、供第二液压调整阀113***并安装的第二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2、供液压检测器116***并安装的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即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第二液压调整阀113、以及液压检测器116被立设于基体111的同一表面(第一表面121)。另外,第一表面121以及其他表面的各自可以包含台阶部,此外,也可以包含弯曲部。

在基体111的第三表面123上形成有连接着液管24D的主缸端口111A和连接液管27C的轮缸端口111B。

在基体111的第四表面124上形成有蓄能器用安装孔134,供蓄能器114以及单向阀115***并安装。

在基体111的第一表面121上安装有壳体141。在壳体141上形成有向基体111的安装表面141A开口的后述的收纳部141B。壳体141以立设于基体111的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第二液压调整阀113、以及液压检测器116被收纳于收纳部141B的状态被安装于基体111的第一表面121。

第一液压调整阀112包含进行线性往返运动而开闭阀体的柱塞部112A和使被***于中空部的柱塞部112A驱动的第一线圈112B。此外,第二液压调整阀113包含进行线性往返运动而开闭阀体的柱塞部113A和使被***于中空部的柱塞部113A驱动的第二线圈113B。在立设的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顶部设置有线圈端子。

在液压检测器116的基部侧的端面设置有液压检测元件,在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侧的端面设置有信号输出端子。

在壳体141的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上形成有线圈端子用贯通孔152、153和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若在基体111的第一表面121上安装壳体141,则第一线圈112B的线圈端子、第二线圈113B的线圈端子、以及液压检测器116的信号输出端子成为向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的里侧突出的状态。在这些上连接作为控制部160的构成要素的电子基板161,以收纳该电子基板161的方式安装有罩部142。

另外,在壳体141的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在夹着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的两侧形成有马达端子用贯通孔155、156。在为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27A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时,在液压检测器116的位置,代替该液压检测器116而立设作为该泵的驱动源的马达,设置于该马达的顶部的马达端子(正端子以及负端子)通过马达端子用贯通孔155、156,成为向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的里侧突出的状态。即,壳体141被兼用于将轮缸27A的制动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和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27A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

<液压控制装置的要部结构>

对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要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基体的一例的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基体111的第一表面121上相互轴平行地形成有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1、第二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2、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的轴A3从包含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1的轴A1、第二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2的轴A2的基准平面PR偏移。此外,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的轴A3位于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之间,所述第一平面P1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轴A1、所述第二平面P2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轴A2。即液压检测器116的轴A3从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A1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轴A2的基准平面PR偏移,位于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之间,所述第一平面P1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A1、所述第二平面P2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第二线圈113B的轴A2。

在基体111的第三表面123上形成有主缸端口111A以及轮缸端口111B。第三表面123是与基准平面PR交叉的、第一表面121的两个侧表面中更靠近轴A1的侧表面。即,在基体111中的以第一平面P1为基准的没有第二平面P2一侧的区域形成主缸端口111A以及轮缸端口111B。

在基体111的第四表面124上形成有蓄能器用安装孔134。第四表面124是与基准平面PR交叉的、第一表面121的两个侧表面中更靠近轴A2的侧表面。在蓄能器用安装孔134的底部形成有单向阀用安装孔135,单向阀115被***并被安装。

另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第二流路111D的上游侧端部在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1的内部与第一流路111C连接、在第二流路111D中的第二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2与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1之间的位置连接第三流路111E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例如,第二流路111D的上游侧端部也可以与第一流路111C的其他位置连接。此外,第三流路111E也可以与第一流路111C连接,此外,也可以与第二流路111D的其他位置连接。此外,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可以不经由第三流路111E而与第一流路111C或者第二流路111D直接连接。

如图7所示,在液压检测器116的基部侧的端部,即安装于基体111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结合部116A,其***并结合于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凸缘部116B,其相对于该结合部116A而形成在具有电子基板161的一侧。结合部116A包含用于按压基体111的按压部116Aa、用于使由于该按压而变形的基体111咬入的多个槽部116Ab。凸缘部116B是用于将夹具从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侧突抵的部件,所述夹具用于将按压部116Aa按压于基体111。在基体111的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的周围形成有比第一表面121的立设有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区域低的台阶面133A。液压检测器116被***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直到其夹具的顶端与台阶面133A突抵。借助这样的装配,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的高度位置被定位。

这样地被装配的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侧的端部通过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而成为向壳体141的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的里侧突出的状态。在电子基板161上形成有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线圈端子被***而连接的贯通孔。在线圈端子被连接于电子基板161的状态下,设置于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侧的端面的信号输出端子成为与设置于电子基板161的接触片161A抵接的状态。

<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效果>

对实施方式一的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液压控制装置110中,第一线圈112B、第二线圈113B、以及液压检测器116被立设于基体111的同一表面,液压检测器116的轴A3从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A1以及第二线圈113B的轴A2的基准平面PR偏移,位于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之间,所述第一平面P1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第一线圈112B的轴A1、所述第二平面P2与基准平面PR正交并且包含第二线圈113B的轴A2。在为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27A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时,将作为该泵的驱动源的马达的轴从基准平面PR偏移并且使其位于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之间的位置是为了小型化而优选的。而且,在将轮缸27A的制动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中需要的液压检测器116与该马达设置于同样的位置,从而液压控制装置110的构成配件、制造工序等能够通用化。因此,液压控制装置被低成本化。

优选的是,在液压控制装置110中,在基体111中的以第一平面P1为基准的没有第二平面P2侧的区域中形成主缸端口111A以及轮缸端口111B,所述主缸端口111A连接与主缸24B连通的液管24D,所述轮缸端口111B连接与轮缸27A连通的液管27C。即,主缸端口111A形成在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的附近而非第二液压调整阀113。在为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27A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的情况下,从泵脉动的传递抑制的观点来看,优选泵的排出口不过于接近主缸端口111A。而且,在主缸端口111A形成在第一液压调整阀112的附近而非第二液压调整阀113的情况下,借助在替换液压检测器116而立设的马达与主缸端口111A之间形成第一流路111C,能够在避免基体111的大型化的同时实现泵脉动的传递抑制。因此,能够确保液压控制装置110的性能,并且能够将液压控制装置110低成本化。

优选的是,液压控制装置110具备,壳体141,其被安装于基体111,具有在向基体111的安装表面141A上开口的收纳部141B,在收纳部141B中收纳第一线圈112B、第二线圈113B、以及液压检测器116;电子基板161,其设置于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的里侧;在底部151的与液压检测器116的轴A3交叉的区域形成有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通过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而向底部151的里侧突出。因此,抑制液压检测器116的向电子基板161的连接被复杂化。

特别地,可以在壳体141的收纳部141B的底部151的夹着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4的两侧形成有马达端子用贯通孔155、156。借助像这样的构成,能够在将轮缸27A制动液以不升压的方式放出的规格、及借助泵的驱动而将轮缸27A的制动液放出的规格中,使壳体141成为同一形状,液压控制装置110被进一步低成本化。

特别地,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与连接有液压检测器116的电子基板161连接,可以在液压检测器116的安装在基体111一侧的端部形成:结合部116A,其被***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而结合;凸缘部116B,其相对于该结合部116A而形成在具有电子基板161的一侧。借助像这样的构成,能够高精度地将液压检测器116的顶部的高度位置定位,并且能够将液压检测器116装配于基体111,能够同时向电子基板161连接第一线圈112B、第二线圈113B、以及液压检测器116。

特别地,可以在基体111的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的周围形成比基体111的第一线圈112B以及第二线圈113B立设的区域低的台阶面133A。借助这样的构成,凸缘部116B的夹具被推抵的表面和结合部116A之间的距离缩短,结合部116A的向基体111的结合能够可靠化。

以上,对实施方式一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被限定于实施方式一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仅实施实施方式一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

1 跨乘型乘具(自行车)、10 跨乘部、11 框架、12 鞍座、13 踏板、14 后轮、15 后轮制动部、20 转动部、21 转向柱、22 手柄杆、23 车把、24 制动操作部、24A 制动杆、24B 主缸、24C 储液罐、24D 液管、25 叉部、26 前轮、27 前轮制动部、27A 轮缸、27B 制动盘、27C 液管、100 跨乘型乘具用制动系统、101 液压回路、110 液压控制装置、111 基体、111A 主缸端口、111B 轮缸端口、111C 第一流路、111D 第二流路、111E 第三流路、112 第一液压调整阀、112A 柱塞部、112B 第一线圈、113 第二液压调整阀、113A 柱塞部、113B 第二线圈、114蓄能器、115 单向阀、116 液压检测器、116A 结合部、116Aa 按压部、116Ab 槽部、116B 凸缘部、121 第一表面、122 第二表面、123 第三表面、124 第四表面、125 第五表面、126 第六表面、131 第一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2 第二液压调整阀用安装孔、133 液压检测器用安装孔、133A 台阶面、134 蓄能器用安装孔、135 单向阀用安装孔、141 壳体、141A 安装表面、141B 收纳部、142 罩部、151 底部、152、153 线圈端子用贯通孔、154 液压检测器用贯通孔、155、156 马达端子用贯通孔、160 控制部、161 电子基板、161A 接触片、170 主流路、180 副流路、190 电源单元、PR 基准平面、P1 第一平面、P2 第二平面、A1、A2、A3 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辆制动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