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

文档序号:1573178 发布日期:2020-01-31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转向装置 (Steering device ) 是由 釜口祥治 门仓诚人 于 2019-07-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可以抑制输入轴的密封部件周边生锈的转向装置。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中,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设置在相比卡定销(21)从密封部件(17)分离的位置处。因此,即便在水分从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浸入的情况下,该水分也难以到达密封部件(17)附近,输入轴(4)的密封部件(17)的附近生锈这种情形被抑制。由此,可以降低伴随着输入轴(4)的生锈的密封部件(17)的损伤、水分从密封部件(17)的周边浸入壳体(1)的内部的风险。(In the steering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th input shaft cover seal part 913 is provided at a position separated from the seal member 17 compared with the locking pin 21, therefore, even if moisture enters from the th input shaft cover seal part 913, the moisture is hard to reach the vicinity of the seal member 17, and the situation of rust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eal member 17 of the input shaft 4 is suppressed, thereby, the risk of damage of the seal member 17 accompanying the rusting of the input shaft 4 and the intrusion of moisture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housing 1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seal member 17 can be reduced.)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转向装置,例如公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转向装置。

在该转向装置中,在收容转向轴(输入轴)的壳体的转向轴收容空间的上端开口部,设置有保护密封部件来抑制水分向转向轴收容空间内浸入的罩部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0542号公报

但是,设置于上述以往的转向装置的罩部件成为仅覆盖转向轴收容空间的开口部的结构。因此,虽然能够抑制异物、水分向转向轴收容空间内侵入,但是难以对从转向轴收容空间露出的输入轴自身进行防锈。其结果是,在输入轴的密封部件的周边会生锈,密封部件可能会因该生锈而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输入轴的密封部件的周边生锈的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中,作为其一个方案,设置有输入轴罩,该输入轴罩具有:输入轴罩主体部,所述输入轴罩主体部将相比在包括输入轴第一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设置的第一输入轴密封部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的部分包围;以及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设置于该输入轴罩主体部,与第一输入轴密封部抵接,并抑制水分向输入轴与该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之间浸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输入轴的密封部件的周边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沿着转向轴的轴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a)和(b)是表示图4所示的输入轴罩单体的图,(a)是俯视图, (b)是侧视图。

图7是图6(a)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沿着转向轴的轴向的截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3…转向轴收容空间、14…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7…密封部件、21…卡定销、3…齿条杆(传动轴)、4…输入轴、40…第一输入轴主体部 (输入轴主体部)、41…输入轴第一端部、410…输入轴第一区域、42…输入轴第二端部、420…输入轴第二区域、43…扭杆***孔、44…输入轴卡定销***孔、45…第一输入轴密封部、5…输出轴、6…扭杆、61…扭杆第一端部、 610…扭杆第一区域、62…扭杆第二端部、620…扭杆第二区域、63…扭杆第一固定部、64…扭杆第二固定部、65…扭杆卡定销***孔、71…电动马达(促动器)、9…输入轴罩、910…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输入轴罩主体部)、 913…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Z…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将该转向装置与以往同样地应用于汽车的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的结构)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系统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图的说明中,将与转向轴2的旋转轴线Z平行的方向作为“轴向”,将与转向轴2的旋转轴线Z正交的方向作为“径向”,并且将绕转向轴2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作为“周向”进行说明。另外,关于“轴向”,将图1 中的上侧作为“一端侧”,将下侧作为“另一端侧”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具备:基于驾驶员的操作而供转向的转向机构SM、以及对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进行辅助的转向辅助机构AM。

转向机构SM具有与方向盘SW连结的转向轴2、以及与转向轮WR、 WL连结的作为传动轴的齿条杆3,转向轴2和齿条杆3经由转换机构RP连结。转换机构RP是由形成于转向轴2(后述的输出轴5)的小齿轮齿50和形成于齿条杆3的齿条齿30构成的所谓齿条小齿轮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传动轴,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齿条小齿轮式转向装置的齿条杆之外,例如也可以是滚珠螺母式转向装置的转向臂。

转向轴2经由扭杆6(参照图2)连结有与方向盘SW一体旋转的作为第一轴部件的输入轴4、以及与齿条杆3连结的作为第二轴部件的输出轴5。输入轴4的轴向的一端侧与方向盘SW连接,另一端侧与扭杆6连接。输出轴5的轴向的一端侧与扭杆6连接,另一端侧与齿条杆3连结。即,在输出轴5的另一端部的外周侧形成的小齿轮齿50与在齿条杆3的轴向的一端侧形成的齿条齿30啮合,从而输出轴5的旋转被转换为齿条杆3的轴向运动而传递到齿条杆3。

另外,在转向轴2的外周侧,作为一个传感器单元SU一体地设置有检测转向轴2的旋转角即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AS(参照图2)、以及检测基于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而施加于转向轴2的转向转矩的转矩传感器TS(参照图 2)。转向角传感器AS基于随着转向轴2的旋转而旋转的未图示的一对齿轮的旋转角度差来检测转向角。转矩传感器TS基于输入轴4和输出轴5的相对旋转位移量来检测转向转矩。

齿条杆3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经由拉杆31、31以及未图示的转向节臂与转向轮WR、WL连结。即,齿条杆3向轴向移动,经由拉杆31、31推拉未图示的转向节臂,从而变更转向轮WR、WL的朝向。

转向辅助机构AM具有:生成转向辅助力的作为促动器的电动马达71、对电动马达71进行驱动控制的作为ECU的控制装置72、以及将电动马达71 的旋转传递到齿条杆3的传递机构73。即,转向辅助机构AM利用基于例如经由传感器线束SH等被输入到控制装置72的转向角传感器AS、转矩传感器TS以及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被驱动控制的电动马达71的旋转力,对齿条杆3的轴向移动进行辅助。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促动器,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电动马达之外,例如也可以是液压动力转向装置的动力缸。此外,本发明的促动器既可以将转向力直接施加于输出轴5,另外,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间接地施加转向力。

传递机构73具有:传递电动马达71的旋转的作为传递部件的带、以及对经由该带传递的电动马达71的旋转进行减速的作为减速机构的滚珠丝杠机构。具体而言,在固定于电动马达71的输出轴的未图示的输出侧带轮和设置在齿条杆3的外周侧的未图示的输入侧带轮之间卷绕有带。而且,通过在未图示的输入侧带轮的内周侧设置滚珠丝杠机构,经由带与电动马达71的输出轴同步旋转的输入侧带轮的旋转被减速并传递到齿条杆3。

〔第一实施方式〕图2~图8表示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示出沿着转向轴剖开图1所示的转向装置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图3 示出将输入轴罩9的附近放大表示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的说明中,将与转向轴2(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 Z平行的方向作为“轴向”,将与转向轴2(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 正交的方向作为“径向”,并且将绕转向轴2(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 Z的方向作为“周向”进行说明。另外,关于“轴向”,将图2中的上侧作为“一端侧”,将下侧作为“另一端侧”进行说明。并且,关于输入轴4,将轴向的一端侧的端部作为“输入轴第一端部41”,将轴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作为“输入轴第二端部42”进行说明。同样地,关于扭杆6,也将轴向的一端侧的端部作为“扭杆第一端部61”,将轴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作为“扭杆第二端部62”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转向装置的转向轴2的轴向的一端侧从壳体1露出,并经由万向接头8与方向盘SW连结,另一方面,另一端侧被收容在壳体1 的内部,在该壳体1的内部与齿条杆3啮合。

壳体1在轴向上构成为两部分,该壳体1具备:在内部具有收容转向轴 2的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第一壳体11、以及与该第一壳体11的轴向的一端侧组合并在内部具有收容后述的密封部件17的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的第二壳体12。

第一壳体11由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形成为有底筒状,在内部,轴向的一端侧开口且另一端侧被堵塞的转向轴收容空间13朝向轴向的另一端侧形成为台阶缩径状。而且,在该转向轴收容空间13中收容有:转向轴2 的轴向的另一端侧、使转向角传感器AS和转矩传感器TS成为一体的传感器单元SU、以及将转向轴2的另一端侧(输出轴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B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承B1通过将其外圈夹入筒状的防松螺母16 与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台阶部130而被保持。并且,在第一壳体11,在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轴向另一端部,以与该转向轴收容空间13正交的方式形成有沿着径向延伸的传动轴收容空间15,在内部收容有作为传动轴的齿条杆 3。

第二壳体12由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内部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在该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收容有抑制水分从外部向壳体1内浸入的密封部件17。并且,在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在比密封部件17靠轴向的另一端侧收容有将转向轴2的一端侧(输入轴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二轴承B2。另外,在第二壳体12的轴向的另一端侧的外周部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凸缘部120,经由该凸缘部120,通过多个螺杆18紧固于第一壳体11(参照图3)。

转向轴2构成为,与方向盘SW连结的输入轴4和与齿条杆3连结的输出轴5沿着轴向相向配置,并经由被收容在输入轴4和输出轴5之间的扭杆 6连结。具体而言,输入轴4和扭杆6的轴向一端部例如利用卡定销21连结,输出轴5和扭杆6的轴向另一端部例如利用未图示的花键连结。

输入轴4由规定的金属材料一体形成,在具有棒形状的输入轴主体部40 的轴向的一对端部中,包括输入轴第一端部41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从壳体1突出而面向外部。另一方面,包括输入轴第二端部42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二区域420能够旋转地收容于壳体1的转向轴收容空间13。

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从输入轴第二端部42朝向输入轴第一端部41延伸的孔形状,在内部***扭杆6的扭杆***孔43沿着轴向开口而形成。扭杆***孔43具有大致恒定的内径,并形成为具有比后述的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外径稍大的内径。

另外,在输入轴主体部40,在与扭杆***孔43在轴向上重叠的输入轴第一区域410形成有输入轴卡定销***孔44。输入轴卡定销***孔44是供用于连结输入轴4和扭杆6的卡定销21***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通孔,以横穿扭杆***孔43的方式沿着输入轴主体部40的径向形成。

另外,输入轴4经由安装于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众所周知的万向接头8,与作为与方向盘SW连结的方向盘侧转向轴的中间轴22(参照图1)连接。万向接头8具有与输入轴4连接的基部81、以及与基部81一体地设置并经由未图示的十字轴与作为对方侧的中间轴22侧的未图示的万向接头(轭部) 连结的分岔状的轭部82、82。在轭部82、82贯通形成有与未图示的十字轴卡合的一对卡合孔820、820。

另外,万向接头8的基部81呈大致圆筒状,外径D2设定为比输入轴主体部40的外径D1大第一长度,在大致中央部,沿着轴向形成有输入轴第一端部41贯穿的输入轴通孔83。并且,在基部81,在轭部82、82之间设置有沿着径向延伸的延伸部84。在该延伸部84,从输入轴通孔83沿着径向贯通形成有将该延伸部84一分为二的狭缝85,通过调整狭缝85的宽度,从而可以调整输入轴通孔83的内径。另外,在隔着狭缝85而分离的一对延伸部841、 842,以与狭缝85正交的方式沿着输入轴通孔83的切线方向贯通形成有未图示的螺栓贯穿的螺栓通孔86、86。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万向接头8将未图示的螺母与被***到了螺栓通孔86、86的未图示的螺栓组合而夹入上述两延伸部841、842,缩小狭缝85的宽度来缩小输入轴通孔83的内径,由此紧固于输入轴第一端部41。

另外,在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且在轴向上的输入轴第一端部41与输入轴卡定销***孔44之间,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有后述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 913抵接的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是比输入轴主体部 40的一般部的外径向径向内侧稍微凹陷的截面凹状的环形槽,通过使后述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抵接,从而抑制水分向输入轴4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之间浸入。

另外,在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且在轴向上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和密封部件17之间,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有后述的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 抵接的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是比输入轴主体部40的一般部的外径向径向内侧稍微凹陷的截面凹状的环形槽,通过使后述的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抵接,从而抑制水分向输入轴4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 之间浸入。

输出轴5在轴向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后述的扭杆6的外花键部66能够花键卡合的内花键部51,通过该花键卡合,与扭杆6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另一方面,在与齿条杆3相向的输出轴5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与齿条杆 3的齿条齿30啮合的小齿轮齿50。根据该结构,输出轴5基于经由扭杆6 传递的输入轴4的旋转力,追随输入轴4而旋转,由此,输出轴5的旋转力转换为齿条杆3的轴向移动力。

扭杆6呈棒形状,在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具有直径较大的扭杆第一固定部63以及扭杆第二固定部64,中间部缩径而形成。扭杆第一固定部 63在包括扭杆第一端部61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一区域610的、与输入轴卡定销***孔44相向的轴向位置,形成有扭杆卡定销***孔65。扭杆卡定销***孔65是与输入轴卡定销***孔44串联地延伸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通孔,沿着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径向形成。另一方面,扭杆第二固定部64设置在包括扭杆第二端部62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二区域620,在外周侧具有与输出轴5的内花键部51能够花键卡合的外花键部66。

另外,在从壳体1露出的输入轴第一区域410的外周侧,设置有覆盖输入轴第一区域410的输入轴罩9。输入轴罩9具有:包围输入轴第一区域410 中的包括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在内的规定的轴向范围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 91;以及设置在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部分并覆盖壳体1的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的开口部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均由相同的树脂材料、例如弹性体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输入轴罩9的一例,例示了将输入轴罩9构成为两部分的结构,但本发明的输入轴罩9并不限定于该分割结构。换言之,本发明的输入轴罩9也可以构成为,将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向轴向的另一端侧延长而仅由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构成,或者将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一体地构成等作为一个部件而构成。

图4示出将图2所示的转向装置的输入轴罩9的附近放大表示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5示出沿着图4中的A-A线剖开的转向装置的剖视图。另外,图6是以单体表示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图,(a)示出俯视图、(b)示出侧视图,图7示出沿着图6(a)的B-B线剖开的输入轴罩9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的说明中,将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 Z平行的方向作为“轴向”,将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正交的方向作为“径向”,并且将绕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作为“周向”进行说明。另外,关于“轴向”,将图4、图5中的上侧作为“一端侧”,将下侧作为“另一端侧”进行说明。并且,关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将轴向的一端侧的端部作为“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将轴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作为“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进行说明。同样地,关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也将轴向的一端侧的端部作为“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将轴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作为“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22”进行说明。

如图4~图7所示,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有:相当于本发明的输入轴罩主体部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以及设置在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的内周侧,与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抵接而将输入轴 4和输入轴罩9(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之间液密地密封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与输入轴4之间不存在任何部件,仅通过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将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与输入轴4之间液密地密封。

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在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轴向位置,设置在比作为输入轴罩第一端部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规定距离的位置处。而且,该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内径设定为比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的外径稍大,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相对于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以规定的过盈量呈弹性地抵接。换言之,基于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相对于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的弹性抵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 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输入轴4一体旋转。

另外,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的内径R1被设定为比输入轴主体部40的外径D1稍大,并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突出量被设定为比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的深度稍大。由此,至少在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区域,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成为在径向上与输入轴4分离的结构。换言之,至少在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区域,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与输入轴主体部40之间形成有微小的径向间隙C2。

另外,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在包括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在内的规定的轴向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轴向另一端部),设置有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并且,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的外侧部,在轴向上的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更靠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一输入轴罩部件肋915。

第一输入轴罩部件肋915如图6(a)所示,分别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约 120度间隔)地配置。并且,如图6(b)所示,上述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肋 915都形成为突出量朝向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侧逐渐增大的所谓锥状。而且,通过上述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肋915,可以实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刚性的增大。即,通过利用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肋915提高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刚性,除提高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安装刚性以及耐久性之外,还可以提高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相对于输入轴4的安装作业性。

另外,尤其是如图7所示,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在包括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在内的规定的轴向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轴向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内径朝向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呈台阶状扩大而形成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扩径部916。而且,在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扩径部916的基端部,形成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内径朝向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逐渐扩大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圆锥状部917。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圆锥状部917利用其圆锥形状、即内径朝向轴向一端侧逐渐缩小的锥形形状,向径向内侧推压与内侧抵接的后述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由此,能够使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相对于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更强地抵接,可以提高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密封性。

另外,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在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圆锥状部917靠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侧的内侧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形成有能够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后述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抵接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而且,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具有纵截面大致凸圆弧形,并且,在轴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内径朝向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逐渐增大的方式形成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919。

另外,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与万向接头8之间的间隙C1比万向接头8的外径(基部81的外径D2)与输入轴4 的外径(输入轴主体部40的外径D1)之差即第一长度短的方式设定有轴向一端侧的延伸量。

另一方面,如图4、图5所示,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以及设置在该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 的内周侧,与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抵接而将输入轴4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 92之间液密地密封的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同样地,在其与输入轴4之间不存在任何部件,仅通过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将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与输入轴4 之间液密地密封。

另外,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的靠近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的包括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在内的规定的轴向区域,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内侧。在该结构中,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被设定为,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内侧而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抵接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的外径在自由状态(无负荷状态)下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的内径稍大。即,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构成为,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以规定的过盈量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的内侧抵接。由此,可以抑制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相对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相对移动,可以抑制例如异常声响的产生、由磨损引起的变形等基于第一、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1、92的相对移动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以规定的过盈量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的内侧抵接”意味着如下状态:如上所述,在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之前的自然状态下,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的外径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的内径大,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被压入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

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位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与被收容于壳体1(第二壳体12的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的密封部件17之间,并且设置在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重叠的轴向位置处。而且,该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基于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施加的弹性力,相对于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以规定的过盈量呈弹性地抵接。换言之,基于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相对于第二输入轴密封部46的弹性抵接,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输入轴4一体旋转。

另外,在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在包括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22在内的规定的轴向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轴向另一端部),设置有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25。该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25的外周缘部以在轴向上与第二壳体 12的一端侧开口部重叠的方式被折返,并形成为覆盖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 的伞状。具体而言,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25具有: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在径向上与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重叠的径向延伸部925a;以及从该径向延伸部925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向另一端侧弯曲并在轴向上与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重叠的轴向延伸部925b。

另外,在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在轴向上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25的轴向延伸部925b重叠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唇部926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唇部 926被设定为在转向装置的组装状态下进入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那样的、即与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在轴向上重叠的延伸量。由此,第二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20与输入轴4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 的密封性。

另外,扭杆6在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相比扭杆卡定销***孔65靠近扭杆第二固定部64的轴向位置具有环形的扭杆密封槽67。该扭杆密封槽67呈纵截面凹圆弧形,沿着周向连续地设置,在该扭杆密封槽67中安装有例如由众所周知的O型环构成的扭杆密封部件60。

扭杆密封部件60具有比扭杆密封槽67的深度大的线径,在安装于扭杆密封槽67的状态下,相比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外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由此,在将扭杆6***到了输入轴4的扭杆***孔43的状态下,扭杆密封部件60呈弹性地与扭杆***孔43的内侧面抵接。即,通过使扭杆密封部件60 呈弹性地与扭杆***孔43的内侧面抵接,从而可以抑制从外部经由输入轴卡定销***孔44浸入的水分经由扭杆***孔43向壳体1的内部浸入。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上述以往的转向装置中,罩部件成为仅覆盖转向轴收容空间的开口部的结构。因此,虽然能够抑制异物、水分向转向轴收容空间内的侵入,但是难以对从转向轴收容空间露出的输入轴自身进行防锈。其结果是,在输入轴的密封部件的周边会生锈,生锈了该输入轴旋转而与密封部件滑动接触,从而可能会因在该输入轴上产生的锈而导致密封部件损伤。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中,通过起到以下的效果,从而可以解决上述以往的转向装置的课题。

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具有:壳体1,所述壳体具备转向轴收容空间13和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输入轴4,所述输入轴4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备输入轴主体部40、扭杆***孔43、输入轴卡定销***孔44及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输入轴主体部40具有棒形状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内部,包括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第一端部41和输入轴第二端部42中的输入轴第一端部41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从壳体1突出,包括输入轴第二端部42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二区域420被收容在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内部,扭杆***孔 43设置于输入轴主体部40,具有从输入轴第二端部42朝向输入轴第一端部 41延伸的孔形状,输入轴卡定销***孔44设置在输入轴第一区域410,具有沿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径向延伸的孔形状,并与扭杆***孔 43交叉,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在输入轴第一区域410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输入轴第一端部41与输入轴卡定销***孔44之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旋转地设置在转向轴收容空间13的内部;扭杆6,所述扭杆具有棒形状,并具有扭杆第一固定部63和扭杆第二固定部64,扭杆第一固定部63设置在包括一对端部即扭杆第一端部61和扭杆第二端部62 中的扭杆第一端部61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一区域610,并具有扭杆卡定销***孔65,扭杆卡定销***孔65具有沿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 相关的径向延伸的形状,并具有与输入轴卡定销***孔44串联延伸的孔形状,扭杆第二固定部64设置在包括扭杆第二端部62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二区域620,并与输出轴5连接;卡定销21,所述卡定销被***到输入轴卡定销***孔44以及扭杆卡定销***孔65,将输入轴4和扭杆6连接;密封部件17,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密封部件收容空间14;作为传动轴的齿条杆3,所述传动轴根据输出轴5的旋转而使转向轮转向;作为促动器的电动马达 71,所述促动器与扭杆6的扭转量相应地对输出轴5施加转向力;以及输入轴罩9,所述输入轴罩具备输入轴罩主体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和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输入轴罩主体部具有筒形状,将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中的、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相比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部分包围,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设置于输入轴罩主体部,与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抵接,并抑制水分向输入轴4与输入轴罩9之间浸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设置在相比卡定销21 从密封部件17分离的位置处。因此,即便在水分从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 浸入的情况下,该水分也难以到达密封部件17附近,输入轴4的密封部件 17的附近生锈这种情形被抑制。由此,可以降低伴随着输入轴4的生锈的密封部件17的损伤、水分从密封部件17的周边浸入壳体1的内部的风险。

并且,通过设置输入轴罩9(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对于卡定销21和输入轴卡定销***孔44而言,也被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包围。由此,也可以抑制水分经由输入轴卡定销***孔44的浸入、伴随着该浸入的卡定销21 的周边生锈。

此外,通过利用设置于输入轴罩9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将输入轴罩9与输入轴4之间密封,从而也不需要在这些输入轴罩9与输入轴4之间另行夹设密封部件。由此,还能够有助于削减转向装置的零件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罩9具有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与密封部件17之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密封部件 17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由此,即便对于超过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而浸入到了输入轴罩9内部的水分,也可以利用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进行二次拦截。其结果是,可以抑制超过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 而浸入到了输入轴罩9内部的水分向密封部件17周边移动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罩9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有将输入轴第一区域410中的、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包括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在内的规定范围包围的形状,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 Z的方向上设置在相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部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输入轴罩9形成为沿轴向分割的分割结构,从而针对转向装置的不同的多个规格,可以使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共用,并对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进行个别设计等,有助于提高针对转向装置的多个规格的设计的自由度、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具备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包括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2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 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以及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在内的规定区域,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相对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 918具有过盈量地抵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 具有过盈量地相互抵接。由此,可以抑制水分从两罩部件91、92之间浸入的不良情况。

并且,成为设置在铅垂方向下侧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结构。由此,也可以抑制从铅垂方向上侧落下来的水分浸入两罩部件91、92之间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具备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在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与密封部件17的之间设置在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重叠的位置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在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与密封部件17之间设置在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重叠的轴向位置处。由此,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以借助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 进行缩径的方式被紧固,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923的密封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的包括输入轴主体部40 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2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21在内的规定区域,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设置在铅垂方向下侧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 92被***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结构。由此,可以抑制从铅垂方向上侧落下来的水分浸入两罩部件91、92之间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 具有筒形状,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设置在包括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在内的规定区域,并具有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910向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相关的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形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外侧部设置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由此,从铅垂方向上侧落下的水分被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拦截,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上述水分浸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之间的不良情况。

并且,由于设置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因此,在通过手工作业将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组装于输入轴4的情况下,可以将手搭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914上。由此,可以提高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相对于输入轴 4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919,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919朝向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 Z的方向上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一对端部即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 911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开口,并具有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 相关的内径朝向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逐渐增大的形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内侧部,设置有对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相对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进行引导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919。由此,可以提高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相对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具备设置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919 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24抵接,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相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 的部分与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分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比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部分、即成为过盈量的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以外的部分,使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分离。由此,可以抑制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918的紧固效果的减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 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92由相同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弹性体)形成,因此,可以抑制由于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两罩部件91、92之间的间隙因热膨胀或冷却收缩而增大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在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相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 的区域,在与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相关的径向上从输入轴4分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轴向的另一端侧,使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和输入轴4在径向上分离,从而减小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相对于输入轴4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实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 91相对于输入轴4组装时产生的滑动阻力的降低,可以提高该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罩9随着输入轴4的旋转而与输入轴4 一起旋转。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使输入轴罩9与输入轴4一起旋转而不使输入轴4和输入轴罩9相对旋转的结构。由此,在第一输入轴密封部45与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之间,不会产生伴随着这两者的相对旋转的滑动,可以抑制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密封性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4可以经由万向接头8与作为连接到方向盘SW的方向盘侧转向轴的中间轴22连接,万向接头8在输入轴主体部 40的旋转轴线Z上的外径(基部81的外径D2)比输入轴4的外径(输入轴主体部40的外径D1)大第一长度量,输入轴罩9以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罩第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和输入轴罩第二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输入轴罩第一端部与万向接头8之间的间隙C1比第一长度短的方式形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输入轴罩9与万向接头8之间的间隙 C1比第一长度短。由此,可以抑制水分从输入轴4与输入轴罩9之间浸入。

并且,由于在间隙C1的正上方设置有大径的万向接头8,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从铅垂方向上侧落下的水分浸入该间隙C1内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在输入轴主体部40 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设置在相比输入轴主体部40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罩第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和输入轴罩第二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912)中的、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的输入轴罩第一端部靠近输入轴第二端部42规定距离的位置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罩主体部延伸至相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侧的位置处。由此,针对延伸至相比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靠近输入轴第一端部41侧的位置处的部分,可以降低成为过盈量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内部应力的影响(蠕变产生的风险)。因此,输入轴罩9的输入轴罩第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911)的伴随着蠕变的产生的刚性的降低得以抑制,可以抑制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的密封性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轴罩9以在其与输入轴4之间不存在任何部件的状态设置于输入轴4。

例如,通过在输入轴罩9与输入轴4之间夹设O型环等密封部件,也可以将输入轴罩9与输入轴4之间密封,但通过省略该密封部件,可以实现零件数量的削减。

〔第二实施方式〕图8示出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扭杆密封部件60,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8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图的说明中,将与输入轴4的旋转轴线Z平行的方向作为“轴向”,将与输入轴4的旋转轴线Z正交的方向作为“径向”,并且将绕输入轴4 的旋转轴线Z的方向作为“周向”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介于输入轴4与扭杆6之间、即扭杆***孔43的内侧面与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外侧面之间的扭杆密封部件60。另外,伴随着不设置该扭杆密封部件60,也不设置扭杆第一固定部63中的扭杆密封槽67,扭杆第一固定部63的外侧面形成为具有恒定的外径的平坦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介于输入轴4与扭杆6之间的扭杆密封部件60,因此,可以削减转向装置的零件数量。由此,可以实现转向装置的结构的简化,可以实现该转向装置的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可以降低该转向装置的制造成本。

换言之,通过利用第一输入轴罩部件91的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913拦截来自外部的水分,从而可以抑制水分从外部通过输入轴卡定销***孔44 浸入。因此,即便不设置扭杆密封部件60,也可以降低水分通过输入轴卡定销***孔44从外部向壳体1的内部浸入的风险。

本发明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示的结构,只要是能够起到上述那样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方式,可以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规格等自由变更。

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例如可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即,该转向装置作为其一个方案,所述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备转向轴收容空间和密封部件收容空间;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具备输入轴主体部、扭杆***孔、输入轴卡定销***孔及第一输入轴密封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具有棒形状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转向轴收容空间的内部,包括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第一端部和输入轴第二端部中的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一区域从所述壳体突出,包括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即输入轴第二区域被收容在所述转向轴收容空间的内部,所述扭杆***孔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具有从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朝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延伸的孔形状,所述输入轴卡定销***孔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第一区域,具有沿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径向延伸的孔形状,并与所述扭杆***孔交叉,所述第一输入轴密封部在所述输入轴第一区域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与所述输入轴卡定销***孔之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转向轴收容空间的内部;扭杆,所述扭杆具有棒形状,并具有扭杆第一固定部和扭杆第二固定部,所述扭杆第一固定部设置于包括一对端部即扭杆第一端部和扭杆第二端部中的所述扭杆第一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一区域,并具有扭杆卡定销***孔,所述扭杆卡定销***孔具有沿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径向延伸的形状,并具有与所述输入轴卡定销***孔串联延伸的孔形状,所述扭杆第二固定部设置在包括所述扭杆第二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即扭杆第二区域,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卡定销,所述卡定销被***到所述输入轴卡定销***孔以及所述扭杆卡定销***孔,将所述输入轴和所述扭杆连接;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件收容空间;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根据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而使转向轮转向;促动器,所述促动器与所述扭杆的扭转量相应地对所述输出轴施加转向力;以及输入轴罩,所述输入轴罩具备输入轴罩主体部和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所述输入轴罩主体部具有筒形状,将所述输入轴第一区域中的、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相比所述第一输入轴密封部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的部分包围,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设置于所述输入轴罩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密封部抵接,并抑制水分向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轴罩之间浸入。

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输入轴罩具有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所述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与所述密封部件之间。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输入轴罩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具有将所述输入轴第一区域中的、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包括所述第一输入轴密封部在内的规定范围包围的形状,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相比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的部分。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具备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包括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被***到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具有过盈量地抵接。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具备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所述第二输入轴罩密封部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与所述密封部件之间,设置在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重叠的位置处。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的包括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和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被***到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具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具有筒形状,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凸缘部设置在包括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的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在内的规定区域,并具有从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主体部向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形状。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具有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朝向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的一对端部即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一端部和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开口,并具有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内径朝向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第二端部逐渐增大的形状。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具备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锥形部的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抵接,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比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抵接部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分离。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罩部件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部件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比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的区域,在与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相关的径向上与所述输入轴分离。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输入轴罩随着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而与所述输入轴一起旋转。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输入轴能够经由万向接头与连接到方向盘的方向盘侧转向轴连接,所述万向接头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上的外径比所述输入轴的外径大第一长度量,所述输入轴罩以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罩第一端部和输入轴罩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的所述输入轴罩第一端部与所述万向接头之间的间隙比所述第一长度短的方式形成。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第一输入轴罩密封部在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相比所述输入轴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即输入轴罩第一端部和输入轴罩第二端部中的、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一端部的所述输入轴罩第一端部靠近所述输入轴第二端部规定距离的位置处。

在又一优选方案中,在所述转向装置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输入轴罩以在其与所述输入轴之间不存在任何部件的状态设置于所述输入轴。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间隙补偿智能电动助力转向器及工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