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

文档序号:1955039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 (First-aid examination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3D virtual reality interaction ) 是由 陶莉 翟文慧 董翼 叶妍 王伟 路晶凯 李晓刚 张金萍 夏爱祥 林虎 刘志鹏 于 2021-08-1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急救考核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缺少实用且可靠的适用于急救培训的现实环境采集应用系统,从而导致无法真实的进行急救演练,同时无法进行急救分析的问题,具有对人体在急救时的动作重复交互的演练,更为急救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支持,具有简单、实用,适用性强的特点的有益技术效果。(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mergency examination system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examination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3D virtual reality interaction,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in the prior art, because a practical and reliable real environment acquisition applic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emergency training is lacked, emergency drilling cannot be truly carried out, and meanwhile, emergency analysis cannot be carried out.)

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急救考核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急救考核系统一般包括急救培训系统、急救问卷系统、急救仿真系统、急救考核系统等,其中,急救仿真系统是本系统的关键,急救仿真系统一般由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组成,其中虚拟世界构造单元通过环境构建模块和3D模型库组成;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缺少实用且可靠的适用于急救培训的现实环境采集应用系统,从而导致无法真实的进行急救演练,同时无法进行急救分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缺少实用且可靠的适用于急救培训的现实环境采集应用系统,从而导致无法真实的进行急救演练,同时无法进行急救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包括急救培训系统C10,所述急救培训系统C10输出连接于急救问卷系统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急救仿真系统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急救考核系统C13;

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

进一步,所述虚拟世界构造单元包括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所述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分别输出连接于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所述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

所述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分别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

进一步,所述动作采集系统A30包括的头部动作采集单元A301、腰部动作采集单元A308;

左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2、左臂动作采集单元A303、左手动作采集单元A304、右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5、右臂动作采集单元A306、右手动作采集单元A307;

左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09、左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0、左脚动作采集单元A311、右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12、右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3、右脚动作采集单元A314;

均包括动作采集单元。

进一步,所述动作采集单元包括:

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输出连接于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所述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输出连接于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所述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输出连接于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所述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进一步,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包括加速度计U3011,所述加速度计U3011正输出端输出连接于电容C3011的一端和电阻R3011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1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所述加速度计U3011负输出端、电容C3011的另一端以及放大器U3012的正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U3012的输出端反馈连接于电容C3012的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U3012的输出端连接于电容C3013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3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电阻R3013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3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放大器U3013的负输入端,所述放大器U3013的正输入端经电阻R3015接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输出端反馈连接于可调电阻AR3011的一端以及电容C3014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AR3011的两一端连接于电阻R3014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4的另一端和电阻R3014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U3012的可调节端输出连接于电阻R3016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6的另一端连接于可调电阻AR3012的可调端,所述可调电阻AR3012的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正零点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零点端。

进一步,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包括陀螺仪U302,所述陀螺仪U302连接于电阻R3017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7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30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5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018的一端和放大器U3013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3018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负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所述电阻R3020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输出端反馈经电阻R3019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

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的系统地和数字地通过缓冲器U3014隔离。

进一步,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包括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IIC总线的一端经电阻R3021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其另一端经电阻R3022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复位端接地,其复位电容端经电容C3016接地,其旁路电容端经电容C3017接地。

进一步,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包括相应的视频采集单元和音频采集单元;

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A201,所述摄像头A201输出连接于视频解码器A202,所述视频解码器A202输出连接于视频压缩器A203,所述视频压缩器A203输出连接于视频传输模块A204,所述视频传输模块A204输出连接于音视频控制器A209的相应端口,所述音视频控制器A209输出连接于临时存储器A210和数据存储器A211。

所述音频采集单元包括拾音器A205,所述拾音器A205输出连接于音频解码器A206,所述音频解码器A206输出连接于音频压缩器A207,所述音频压缩器A207输出连接于音频传输模块A208,所述音频传输模块A208输出连接于音视频控制器A209的相应端口,所述音视频控制器A209输出连接于临时存储器A210和数据存储器A211。

进一步,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视频采集电路,所述视频采集电路包括摄像头A201,所述摄像头A201输出连接于视频解码芯片U2010,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数据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时钟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IIC总线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2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2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2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2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2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2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2016。

进一步,所述音频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电路,所述音频采集电路包括拾音器A205,所述拾音器A205输出连接于音频解码芯片U1010,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数据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时钟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IIC总线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1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1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1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1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1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1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1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采用所述C10输出连接于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C13;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本系统的基本架构通过急救培训系统、急救问卷系统、急救仿真系统、急救考核系统构造,其中,急救仿真系统主要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组成,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融合实现急救仿真系统的构造,虚拟世界构造单元主要通过基础构建模块和3D模型库共同构建基础环境,再通过现实环境的采集,如音视频采集、动作采集等等,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动作、声音、视频数据录入系统,最后通过虚拟现实融合模块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现实数据拟合到构建的虚拟环境中,就组建了适用于急救演练的仿真系统,可对人体在急救时的动作重复交互的演练,更为急救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模块图;

图2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传感器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动作采集单元的模块图;

图4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动作采集单元的加速度传感电路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动作采集单元的陀螺仪传感电路的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动作采集单元的磁力计传感电路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视频采集单元和音频采集单元的模块图;

图8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视频采集单元的视频采集电路的原理图;

图9是本发明急救考核培训系统的视频采集单元的音频采集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C10-急救培训系统;C11-急救问卷系统;C12-急救仿真系统;C13-急救考核系统;

B20-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10-3D模型库、B30-虚拟世界构造模块、H10-虚拟现实融合模块、A10-音频采集系统、A30-动作采集系统、A40-现实环境采集模块;

A301-头部动作采集单元、A308-腰部动作采集单元、A302-左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3-左臂动作采集单元、A304-左手动作采集单元、A305-右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6-右臂动作采集单元、A307-右手动作采集单元、A309-左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10-左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1-左脚动作采集单元、A312-右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13-右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4-右脚动作采集单元;

A3010-加速度传感电路、B3010-加速度数据处理器、A3020-陀螺仪传感电路、B3020-陀螺仪数据处理器、A3030-磁力计传感电路、B3030-磁力计数据处理器;

U3011-加速度计、C3011-电容、R3011-电阻、U3012-放大器、C3012-电容、R3012-电阻、C3013-电容、R3013-电阻、R3015-电阻、AR3011-可调电阻、R3014-电阻、C3014-电容、R3016-电阻、AR3012-可调电阻;

U3020-陀螺仪、R3017-电阻、C3015-电容、R3018-电阻、U3013-放大器、R3020-电阻、R3019-电阻、U3014-缓冲器;

U3015-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R3021-电阻、R3022-电阻、C3016-电容、C3017-电容;

A201-摄像头、A202-视频解码器、A203-视频压缩器、A204-视频传输模块、A209-音视频控制器、A210-临时存储器、A211-数据存储器、A206-音频解码器、A207-音频压缩器、A208-音频传输模块;

A201-摄像头、U2010-视频解码芯片、U2011-视频压缩芯片、U2013-无线发送芯片、U2014-无线接收芯片、U2016-视频解压缩芯片;

A205-拾音器、U1010-音频解码芯片、U1011-音频压缩芯片、U1012-接口转换芯片、U1013-无线发送芯片、U1014-无线接收芯片、U1016-视频解压缩芯片;

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3D虚拟现实交互的急救考核培训系统,包括急救培训系统C10,所述急救培训系统C10输出连接于急救问卷系统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急救仿真系统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急救考核系统C13;

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

由于采用所述C10输出连接于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C13;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本系统的基本架构通过急救培训系统、急救问卷系统、急救仿真系统、急救考核系统构造,其中,急救仿真系统主要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组成,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融合实现急救仿真系统的构造,虚拟世界构造单元主要通过基础构建模块和3D模型库共同构建基础环境,再通过现实环境的采集,如音视频采集、动作采集等等,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动作、声音、视频数据录入系统,最后通过虚拟现实融合模块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现实数据拟合到构建的虚拟环境中,就组建了适用于急救演练的仿真系统,可以对人体在急救时的动作重复交互的演练,更为急救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支持。

如图2所示,所述虚拟世界构造单元包括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所述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分别输出连接于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所述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

所述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分别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

由于采用所述虚拟世界构造单元包括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所述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分别输出连接于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所述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分别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由于采用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构造虚拟系统,同时通过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采集人体急救时的相关动作,使得本系统具有简单、实用,适用性强的特点。

所述动作采集系统A30包括的头部动作采集单元A301、腰部动作采集单元A308;

左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2、左臂动作采集单元A303、左手动作采集单元A304、右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5、右臂动作采集单元A306、右手动作采集单元A307;

左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09、左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0、左脚动作采集单元A311、右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12、右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3、右脚动作采集单元A314;

均包括动作采集单元。

由于采用所述动作采集系统A30包括的头部动作采集单元A301、腰部动作采集单元A308;左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2、左臂动作采集单元A303、左手动作采集单元A304、右肩部动作采集单元A305、右臂动作采集单元A306、右手动作采集单元A307;左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09、左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0、左脚动作采集单元A311、右大腿动作采集单元A312、右小腿动作采集单元A313、右脚动作采集单元A314;均包括动作采集单元,由于本系统的动作采集通过分布于人体不同关节的传感器单元组成,其主要分布于头部、腰部、左肩部、左臂、左手、右肩、右臂、右手、左大腿、左小腿、左脚、右大腿、右小腿、右脚等部位,通过人体各部位均匀分布的传感器单元,同时传感器单元包括动作采集的子单元,通过这样的具体分布,可以将人体动作数据采集更准确,数据应用更灵活。

如图3所示,所述动作采集单元包括:

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输出连接于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所述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输出连接于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所述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输出连接于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所述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

由于采用所述动作采集单元包括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输出连接于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所述加速度数据处理器B301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输出连接于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所述陀螺仪数据处理器B302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输出连接于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所述磁力计数据处理器B3030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由于本系统的每个动作采集单元分别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根据各传感器不同的特点分别构造不同的传感器电路,三种传感器分别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计传感器,三种传感器分别采集加速度参数、动作角度参数、动作方向参数,将其参数置于虚拟数据环境中,从而构造出仿真系统。

如图4所示,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包括加速度计U3011,所述加速度计U3011正输出端输出连接于电容C3011的一端和电阻R3011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1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所述加速度计U3011负输出端、电容C3011的另一端以及放大器U3012的正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U3012的输出端反馈连接于电容C3012的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U3012的输出端连接于电容C3013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3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电阻R3013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3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放大器U3013的负输入端,所述放大器U3013的正输入端经电阻R3015接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输出端反馈连接于可调电阻AR3011的一端以及电容C3014的一端,所述可调电阻AR3011的两一端连接于电阻R3014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4的另一端和电阻R3014的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U3012的可调节端输出连接于电阻R3016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6的另一端连接于可调电阻AR3012的可调端,所述可调电阻AR3012的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正零点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零点端。

由于采用所述加速度传感电路A3010包括加速度计U3011,所述加速度计U3011正输出端输出连接于电容C3011的一端和电阻R3011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1的另一端输出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所述加速度计U3011负输出端、电容C3011的另一端以及放大器U3012的正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U3012的输出端反馈连接于电容C3012的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2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01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于放大器U3012的负输入端,由于加速度电路通过二次放大,放大倍数为1000倍,该电路具有高阻抗的共模抑制比,二级放大采用高精度仪表放大器,放大倍数精确可调,本电路输出精度高、且稳定、可靠。

如图5所示,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包括陀螺仪U302,所述陀螺仪U302连接于电阻R3017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7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30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5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018的一端和放大器U3013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3018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负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所述电阻R3020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输出端反馈经电阻R3019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

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的系统地和数字地通过缓冲器U3014隔离。

由于采用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包括陀螺仪U302,所述陀螺仪U302连接于电阻R3017的一端,所述电阻R3017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30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015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018的一端和放大器U3013的正输入端,所述电阻R3018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负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所述电阻R3020的另一端接数字地,所述放大器U3013的输出端反馈经电阻R3019连接于电阻R3020的一端;所述陀螺仪传感电路A3020的系统地和数字地通过缓冲器U3014隔离,由于陀螺仪传感电路通过一支100倍放大器将角度数据进行放大,并转入数据处理器进行拟合,形成陀螺仪数据,并计算出人体各关节的动作角度,以构造出人体模型,同时模拟数字地的隔离,有效防止来自地平面的干扰。

如图6所示,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包括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IIC总线的一端经电阻R3021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其另一端经电阻R3022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复位端接地,其复位电容端经电容C3016接地,其旁路电容端经电容C3017接地。

由于采用所述磁力计传感电路A3030包括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IIC总线的一端经电阻R3021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其另一端经电阻R3022输出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的相应端口,所述磁力计集成传感芯片U3015的复位端接地,其复位电容端经电容C3016接地,其旁路电容端经电容C3017接地,由于磁力计电路采用集成芯片完成,简单实用,且采集的方向数据准确。

如图7所示,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包括相应的视频采集单元和音频采集单元;

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A201,所述摄像头A201输出连接于视频解码器A202,所述视频解码器A202输出连接于视频压缩器A203,所述视频压缩器A203输出连接于视频传输模块A204,所述视频传输模块A204输出连接于音视频控制器A209的相应端口,所述音视频控制器A209输出连接于临时存储器A210和数据存储器A211。

所述音频采集单元包括拾音器A205,所述拾音器A205输出连接于音频解码器A206,所述音频解码器A206输出连接于音频压缩器A207,所述音频压缩器A207输出连接于音频传输模块A208,所述音频传输模块A208输出连接于音视频控制器A209的相应端口,所述音视频控制器A209输出连接于临时存储器A210和数据存储器A211。

由于采用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包括相应的视频采集单元和音频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和音频采集单元分别采用线性处理,其电路结构稳定、可靠。

如图8所示,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视频采集电路,所述视频采集电路包括摄像头A201,所述摄像头A201输出连接于视频解码芯片U2010,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数据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时钟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IIC总线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2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2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2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2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2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2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2016。

由于采用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视频采集电路,所述视频采集电路包括摄像头A201,所述摄像头A201输出连接于视频解码芯片U2010,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数据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时钟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同步端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视频解码芯片U2010的IIC总线与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视频压缩芯片U2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2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2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2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2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2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2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2016,由于本电路采用视频解码、视频压缩、视频收发的电路结构组成,同时在视频发送的前端,采用无线发送,使得前端采集和后端集中相互分离,提高了视频前端采集的实用性。

如图9所示,所述音频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电路,所述音频采集电路包括拾音器A205,所述拾音器A205输出连接于音频解码芯片U1010,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数据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时钟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IIC总线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1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1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1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1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1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1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1016。

由于采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电路,所述音频采集电路包括拾音器A205,所述拾音器A205输出连接于音频解码芯片U1010,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数据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数据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时钟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时钟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同步端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同步端相连,所述音频解码芯片U1010的IIC总线与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一个IIC总线相连,所述音频压缩芯片U1011的另一个IIC总线连接于接口转换芯片U1012的IIC总线,所述接口转换芯片U1012输出连接于无线发送芯片U1013,所述无线发送芯片U1013无线输出于无线接收芯片U1014,所述无线接收芯片U1014的IIC总线连接于视频解压缩芯片U1016,由于本电路采用音频解码、音频压缩、音频收发的电路结构组成,同时在音频发送的前端,采用无线发送,使得前端采集和后端集中相互分离,提高了音频前端采集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急救培训系统C10输出连接于急救问卷系统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急救仿真系统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急救考核系统C13;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由于采用所述C10输出连接于C11,所述急救问卷系统C11输出连接于C12,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输出连接于C13;所述急救仿真系统C12前端接入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一端接入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其另一端接入虚拟世界构造单元,本系统的基本架构通过急救培训系统、急救问卷系统、急救仿真系统、急救考核系统构造,其中,急救仿真系统主要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组成,通过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和虚拟世界构造单元的融合实现急救仿真系统的构造,虚拟世界构造单元主要通过基础构建模块和3D模型库共同构建基础环境,再通过现实环境的采集,如音视频采集、动作采集等等,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动作、声音、视频数据录入系统,最后通过虚拟现实融合模块将人体急救操作时的现实数据拟合到构建的虚拟环境中,就组建了适用于急救演练的仿真系统,可以对人体在急救时的动作重复交互的演练,更为急救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支持。所述虚拟世界构造单元包括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所述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分别输出连接于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所述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分别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由于采用所述虚拟世界构造单元包括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所述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分别输出连接于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所述虚拟世界构造模块B3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单元包括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所述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分别输出连接于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所述现实环境采集模块A40输出连接于虚拟现实融合模块H10,由于采用虚拟基础构建模块B20和3D模型库B10构造虚拟系统,同时通过音频采集系统A10、视频采集系统A20、动作采集系统A30采集人体急救时的相关动作,使得本系统具有简单、实用,适用性强的特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缺少实用且可靠的适用于急救培训的现实环境采集应用系统,从而导致无法真实的进行急救演练,同时无法进行急救分析的问题,具有对人体在急救时的动作重复交互的演练,更为急救分析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支持,具有简单、实用,适用性强的特点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排查培训考核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