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

文档序号:1960755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 (Accurate stable glass tempering system ) 是由 苏楚焕 钟伟健 黄文俊 黎伟源 李冠泓 于 2021-10-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属于玻璃钢化技术领域,输送辊道依次穿过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和下片台;加热炉的炉顶阵列分布有多个对流装置;送风模块包括集风箱和串联风机组件,集风箱包括箱体、进风管和出风管,箱体内的集风腔和串联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之间通过进风管连接,箱体内的集风腔和冷却风栅的进风口之间通过出风管连接;串联风机组件包括独立风机、串联风管和旋转闸板,串联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开口,串联风管通过调节开口与外界连通;调节开口固定连接有旋转闸板,旋转闸板用于通过旋转调节盖板调节调节开口的开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玻璃钢化系统的加热和冷却不稳定,影响玻璃成品质量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curate and stable glass tempering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tempering.A conveying roller way sequentially passes through an upper piece platform, a heating furnace, a cooling air grid and a lower piece platform; a plurality of convection devic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top array of the heating furnace; the air supply module comprises an air collecting box and a serial fan assembly, the air collecting box comprises a box body, an air inlet pipe and an air outlet pipe, an air collecting cavity in the box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outlet of the serial fan assembly through the air inlet pipe, and the air collecting cavity in the box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inlet of the cooling air grid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 the series fan assembly comprises an independent fan, a series air pipe and a rotary flashboard, wherein an adjusting opening is formed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ries air pipe, and the series air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adjusting opening; the adjusting open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flashboard, and the rotary flashboard is used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adjusting opening through a rotary adjusting cover plat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of the existing glass tempering system are unstable, and the quality of a glass finished product is influenced.)

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广泛应用玻璃的各个领域对玻璃制品的轻质、高强、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玻璃钢化技术随之而产生并迅速发展。物理钢化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生产钢化玻璃的方法,是把玻璃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接近玻璃的软化温度,然后出炉,向玻璃两面吹风进行快速冷却,因此玻璃需要一次经过加热炉和冷却模块后才能加工成型。在加热的过程中,玻璃的加热稳定性非常重要,在冷却的过程中,玻璃的冷却风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玻璃钢化系统加热温度难以控制,导致玻璃加热不稳定,难以精准控制风压,导致吹向玻璃的冷却不稳定,从而影响玻璃成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玻璃钢化系统的加热和冷却不稳定,影响玻璃成品质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包括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下片台、输送辊道和送风模块,所述输送辊道依次穿过所述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和下片台;所述加热炉的炉顶阵列分布有多个对流装置,所述对流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加热炉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对流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炉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炉的进风口设有加热组件;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集风箱和串联风机组件,所述集风箱包括箱体、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箱体内的集风腔和所述串联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之间通过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箱体内的集风腔和所述冷却风栅的进风口之间通过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串联风机组件包括独立风机、串联风管和旋转闸板,多个所述独立风机通过所述串联风管串联;所述串联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开口,所述串联风管通过所述调节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调节开口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闸板,所述旋转闸板包括调节盖板,所述旋转闸板用于通过旋转所述调节盖板调节所述调节开口的开度。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送风模块还包括单风机组件;所述集风腔分为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设有闸板阀,所述闸板阀的启闭控制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连通或关闭;所述进风管分为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二进风管均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后侧面,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串联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单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闸板阀包括连接管道、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连接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管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闸板的下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的上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第二闸板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的下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第一闸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闸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和所述第一闸板上下相隔排列,所述第一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闸板完全盖合所述连接管道,所述第二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闸板盖合所述连接管道的部分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闸板的下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连接管道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形;所述第二闸板的上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连接管道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形;所述闸板阀还包括多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设有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板两两一组且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并且所述导向板分布于所述连接管道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滑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均连通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出风管,所述第一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冷却风栅的通过段送风,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冷却风栅的冷却段送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出风调节装置,所述出风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挡风板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所述挡风板遮挡一排所述出风管或位于上下两排所述出风管之间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出风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传动轮、传动链和连动杆;所述连动杆安装于所述挡风板的下方,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轮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传动轮间隔排列并套装于所述连动杆,第二组所述传动轮安装于所述挡风板的上方,第二组所述传动轮与第一组所述传动轮一一对应地相隔所述挡风板排列;每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传动轮套装有所述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所述挡风板的后侧面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连动杆带动所述传动轮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传动链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挡风板同步上下运行。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箱体还设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所述支撑脚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四个角部的下方;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所在面为同一平面;所述箱体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下方,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出风管的后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间距大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出风管的前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旋转闸板还包括闸板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闸板座为圆柱管体结构,所述闸板座与所述串联风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盖板设置于所述闸板座内并且所述调节盖板的中心轴与所述闸板座的中轴线重合;所述闸板座内固定连接有遮挡板组件,所述遮挡板组件平行于所述调节盖板,所述遮挡板组件与所述调节盖板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闸板座的横截面积;所述调节盖板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调节盖板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驱动输出组件,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调节盖板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闸板座内转动;当所述调节盖板和所述遮挡板组件共同盖合所述闸板座时,所述旋转闸板关闭,使所述调节开口关闭;当所述调节盖板和所述遮挡板组件部分或完全重叠时,所述旋转闸板打开,使所述调节开口打开。

具体地,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包括换向器、丝杆和丝杆座,所述换向器的输入部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换向器的输出部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座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座固定于所述闸板座;所述换向器的输出部的中心轴、所述丝杆座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换向器的输出部和所述丝杆座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换向器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丝杆座和所述换向器的输出部内沿所述调节开口的内外方向做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盖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挡板组件开设有第二开口,当旋转闸板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准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调节盖板划分为第一连接部、多个扇形旋转部和多个第一圆弧连接段,所有所述扇形旋转部的顶点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旋转部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一圆弧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闸板座的中轴线,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遮挡板组件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遮挡板组件划分为第二连接部、多个扇形遮挡部和多个第二圆弧连接段,所述扇形遮挡部的圆弧侧与所述闸板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有所述扇形遮挡部的顶点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遮挡部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二圆弧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弧连接段与所述闸板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闸板座的中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热风吹到玻璃后,热风的热量被玻璃吸收,玻璃的温度升高,热量被吸收后的热风温度降低,被所述对流装置的进风口吸收,然后从所述对流装置的出风口吹出到所述加热炉的进风口后,温度降低后的热风经过所述加热组件,从而重新被加热,温度升高。所述对流装置提高了所述加热炉内的热风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对流装置通过风机的运作来促进所述加热炉内的空气流通,从而更容易控制加热温度,提高玻璃加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玻璃成品的质量。

2、通过所述旋转闸板能精准控制所述调节开口的开度,调节所述串联风管的出风口的风压,从而达到间接控制所述集风箱的出风压的目的,进而精准调节所述冷却风栅吹出的冷风的风压,保证玻璃冷却的稳定兴,保证了玻璃成品的质量。当制作薄玻璃时,旋转闸板关闭,所有独立风机同时工作,前一台独立风机吹风进入后一台独立风机,最后由最后一台独立风机吹风进入集风箱,多台串联使用,总输出风压为多台独立风机各自风压的叠加,提高风压以加快钢化速率,使薄玻璃达到钢化要求。当制作厚玻璃时,只需开启离进风管最近的独立风机,此时旋转闸板打开,外部环境的风从旋转闸板进入该独立风机,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风机吹出的冷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箱体内的集风腔后,经过所述集风腔平均分配风压后再将冷风从所述集风箱的出风管吹向冷却风栅,再经由所述冷却风栅吹向热玻璃,从而使玻璃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玻璃钢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炉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送风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风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闸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闸板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闸板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闸板完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闸板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集风箱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风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集风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集风箱中闸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片台;2加热炉;21对流装置;3冷却风栅;4下片台;5输送辊道;6送风模块;61集风箱;611箱体;6111第一集风腔;6112第二集风腔;6113支撑脚;6114底板;6115吊耳;612第一进风管;613第二进风管;614出风管;62单风机组件;63串联风机组件;631独立风机;632串联风管;6321调节开口;64旋转闸板;641调节盖板;6411扇形旋转部;6412第一连接部;6413第一连接孔;6414第一圆弧连接段;6415第一开口;642闸板座;6421遮挡板组件;642A扇形遮挡部;642B第二连接部;642C第二连接孔;642D第二圆弧连接段;642E第二开口;6422密封条;6423防护网;643驱动机构;6431减速电机;6432驱动输出组件;643A换向器;643AA输出部;643B丝杆;643C丝杆座;65闸板阀;651连接管道;652第一气缸;653第二气缸;654第一闸板;655第二闸板;656导向板;66出风调节装置;661挡风板;662升降装置;6621传动轮;6622传动链;6623连动杆;663驱动电机;67压力计;68维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精准稳定的玻璃钢化系统,包括上片台1、加热炉2、冷却风栅3、下片台4、输送辊道5和送风模块6,所述输送辊道5依次穿过所述上片台1、加热炉2、冷却风栅3和下片台4;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炉2的炉顶阵列分布有多个对流装置21,所述对流装置21的进风口与所述加热炉2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对流装置21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炉2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炉2的进风口设有加热组件;具体地,热风吹到玻璃后,热风的热量被玻璃吸收,玻璃的温度升高,热量被吸收后的热风温度降低,被所述对流装置21的进风口吸收,然后从所述对流装置21的出风口吹出到所述加热炉2的进风口后,温度降低后的热风经过所述加热组件,从而重新被加热,温度升高。所述对流装置21提高了所述加热炉2内的热风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对流装置21通过风机的运作来促进所述加热炉2内的空气流通,从而更容易控制加热温度,提高玻璃加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玻璃成品的质量。所述送风模块6包括集风箱61和串联风机组件63,所述集风箱61包括箱体611、进风管和出风管614,所述箱体611内的集风腔和所述串联风机组件63的出风口之间通过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箱体611内的集风腔和所述冷却风栅3的进风口之间通过所述出风管614连接;所述串联风机组件63包括独立风机631、串联风管632和旋转闸板64,多个所述独立风机631通过所述串联风管632串联;所述串联风管632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开口6321,所述串联风管632通过所述调节开口6321与外界连通;所述调节开口6321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闸板64,所述旋转闸板64包括调节盖板641,所述旋转闸板64用于通过旋转所述调节盖板641调节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开度。通过所述旋转闸板64能精准控制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开度,调节所述串联风管632的出风口的风压,从而达到间接控制所述集风箱61的出风压的目的,进而精准调节所述冷却风栅3吹出的冷风的风压,保证玻璃冷却的稳定兴,保证了玻璃成品的质量。当制作薄玻璃时,旋转闸板64关闭,所有独立风机631同时工作,前一台独立风机631吹风进入后一台独立风机631,最后由最后一台独立风机631吹风进入集风箱61,多台串联使用,总输出风压为多台独立风机631各自风压的叠加,提高风压以加快钢化速率,使薄玻璃达到钢化要求。当制作厚玻璃时,只需开启离进风管最近的独立风机631,此时旋转闸板64打开,外部环境的风从旋转闸板64进入该独立风机631,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风机吹出的冷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箱体611内的集风腔后,经过所述集风腔平均分配风压后再将冷风从所述集风箱61的出风管614吹向冷却风栅3,再经由所述冷却风栅3吹向热玻璃,从而使玻璃降温。

所述玻璃钢化系统加工玻璃的具体流程如下:如图1所示,首先,将待加工的玻璃放置于所述上片台1,待加工的玻璃通过输送辊道5送入所述加热炉2内,所述加热炉2对待加工的玻璃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所述对流装置21工作,促进所述加热炉2内的空气流动,达到提高玻璃加热效率的目的;待加工的玻璃被加热到预设定的温度后,通过所述输送辊道5送入所述冷却风栅3,此时所述送风模块6工作,其对应的独立风机631运动,输送高压风,并通过所述冷却风栅3将高压风吹到玻璃的表面进行冷却,对于加工不同型号尺寸的玻璃,通过所述旋转闸板64调节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开度,从而调节吹到玻璃表面的冷风的风压;在玻璃经过所述冷却风栅3被冷却后,通过所述输送辊道5输送到下片台4,就能形成成品的钢化玻璃。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送风模块6还包括单风机组件62;具体地所述单风机组件62为单个风机,所述单风机组件62的出风口为该风机的出风口。所述集风腔分为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和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之间设有闸板阀65,所述闸板阀65的启闭控制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和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的连通或关闭;所述进风管分为第一进风管612和第二进风管613,所述第一进风管612和所述第二进风管613均安装于所述箱体611的后侧面,所述第一进风管612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613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612的后端与所述串联风机组件6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613的后端与所述单风机组件62的出风口连接;经过所述加热炉2高温加热的玻璃出炉后需要冷却,厚度越大的玻璃冷却降温的速度越低,因为冷却降温的速度过快,会导致玻璃炸裂,产生质量事故。故此,需要根据玻璃的厚度调节冷却风的风压,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如图1、2、3和14所示,设有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串联风机组件63通过第一进风管612向第一集风腔6111输入第一冷却风,单风机组件62通过第二进风管613向第二集风腔6112输入第二冷却风,由于单风机组件62只有一台风机,而串联风机组件63有多个独立风机631串联,因此,所述第一冷却风的风压高于所述第二冷却风的风压。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之间安装有闸板阀65,可以根据需要冷却的玻璃的厚度,选择开启或关闭与第一集风腔6111连接的风机,或选择开启或关闭闸板阀65,以使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获得适用的风压,以保障玻璃冷却时的生产质量。譬如,需要冷却厚度较小的钢化玻璃时,将单风机组件62和串联风机组件63都开启,第一集风腔6111输入的风压较高,第二集风腔6112输入的风压较低,关闭闸板阀65,通过第二集风腔6112和第二组出风管614给玻璃温度较高的冷却段输出分量较低的冷却风,使玻璃先得到预冷却,然后在玻璃经过通过段时,再通过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一组出风管614在通过段输出风压较高的冷却风使玻璃快速冷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反之,需要冷却比较厚的钢化玻璃时,可关闭与第一集风腔6111连接的风压较高的串联风机组件63,或者通过所述旋转闸板64调节所述串联风机组件63的出风口的风压,使所述串联风机组件63的出风口的风压降低,然后开启闸板阀65,并开启与第二集风腔6112连接的风压较低的单风机组件62,通过闸板阀65,将第一集风腔6111中的风与第二集风腔6112的风混合,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风压相同,且风压均较低,让玻璃以相对较低的速度通过冷却段和通过段,并通过第一组出风管614和第二组出风管614输出相同的风压冷却风,使玻璃在冷却段和通过段得到连续均匀的降温冷却,可避免玻璃因降温过快而导致的炸裂,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输出的玻璃质量。

如图13和15所示所述闸板阀65包括连接管道651、第一气缸652、第二气缸653、第一闸板654和第二闸板655;所述连接管道651安装于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和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和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通过所述连接管道651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652和所述第二气缸653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管道651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闸板654的下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651的上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651内,所述第二闸板655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651的下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651内,所述第一闸板65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65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闸板65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5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652带动所述第一闸板654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653带动所述第二闸板655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655和所述第一闸板654上下相隔排列,所述第一闸板654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闸板654完全盖合所述连接管道651,所述第二闸板655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闸板655盖合所述连接管道651的部分区域。通过第一气缸652或第二气缸653可分别控制第一闸板654或第二闸板655上下运动,从而控制闸板阀65的启闭,进而控制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连通或隔断,以调整第一组出风管614和第二组出风管614输出的风压。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通过第一闸板654和第二闸板655之间的间隙相连通,随着第一闸板654向下移动,第二闸板655向上移动,第一闸板654的下端部和第二闸板655的上端部逐步靠近,并且第一闸板654的下端部和第二闸板655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隙逐步缩小,间隙中的风流量也随之减少,当第一闸板654的下端部向下越过第二闸板655的上端部时,可用于送风的通道为第一闸板654和第二闸板655相对的两个板面之间的间隙,当第一闸板654的下端部越过连接管道651的下侧边时达到最大行程,连接管道651被完全隔断,处于完成闭合状态;由完全打开至完全闭合的过程中,连接管道651的送风通道是逐步缩小的;同理,从完全闭合到完全打开的过程,连接管道651的风流输送通道也是逐步扩大的,在风机的风压不变的情况下,连接管道651中所输送的风流的风压起伏较小,可有效避免因风压变化过大而导致玻璃表面出现气纹缺陷。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闸板654的下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连接管道651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形;所述第二闸板655的上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连接管道651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形;第一闸板654的下端的端部边缘和第二闸板655的上端的端部边缘设为突出的圆弧形,当两个闸板相互靠近,第一闸板654的和第二闸板655的圆弧形的端部交叠时,通风面积变化呈曲线变化,风作用于板面的力的变化相对平缓,从而使气缸输出的力度变化更为平缓,第一闸板654和第二闸板655的控制更为稳定,且气缸不容易受损。所述闸板阀65还包括多个导向板656;所述导向板656内设有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板656两两一组且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并且所述导向板656分布于所述连接管道65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闸板654和所述第二闸板655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板656的导向槽滑动。第一闸板654或第二闸板655的前后两侧在对应的导向板656的导向槽中上下移动,可确保第一闸板654和第二闸板655在上下运动时不会左右摆动,进一步提高所述有风压调节功能的集风箱61的运行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2、14和15所示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前端均连通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出风管614,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通过所述出风管614向所述冷却风栅3的通过段送风,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通过所述出风管614向所述冷却风栅3的冷却段送风;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前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出风调节装置66,所述出风调节装置66包括升降装置662和挡风板661,所述挡风板661与所述升降装置662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662带动所述挡风板661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所述挡风板661遮挡一排所述出风管614或位于上下两排所述出风管614之间的区域。可以通过所述出风调节装置66调整挡风板661的上下高度,可部分或全部遮盖一排出风管614或可不遮盖所有的出风管614,以达到调整出风管614输出的风压和风速的目的,保障钢化玻璃冷却的生产质量。

具体地,如图12、14和15所示所述出风调节装置66还包括驱动电机663,所述驱动电机663安装于所述箱体611的外侧;所述升降装置662还包括传动轮6621、传动链6622和连动杆6623;所述连动杆6623安装于所述挡风板661的下方,所述连动杆662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66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轮6621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传动轮6621间隔排列并套装于所述连动杆6623,第二组所述传动轮6621安装于所述挡风板661的上方,第二组所述传动轮6621与第一组所述传动轮6621一一对应地相隔所述挡风板661排列;每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传动轮6621套装有所述传动链6622,所述传动链6622与所述挡风板661的后侧面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63通过所述连动杆6623带动所述传动轮6621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传动链662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挡风板661同步上下运行。通过驱动电机663、传动轮6621、传动链6622和连动杆6623带动挡风板661同步上下运行,可使第一排出风管614或第二排出风管614被挡风板661遮盖,从而保障第一排出风管614或第二排出风管614的各个出风管614输出的冷却风的风压和风速相同,进而使钢化玻璃的表面温度冷却下降的速度保持相对一致,杜绝发生玻璃炸裂的质量事故。

具体地,如图15所示所述箱体611还设有四个支撑脚6113,四个所述支撑脚6113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611的四个角部的下方;四个所述支撑脚6113的底面的所在面为同一平面;四个支撑脚6113的底面的所在面为同一平面,可使箱体611具有更好的安装稳定性,可提高具有风压调节功能的集风箱61的运行稳定性。所述箱体611还设有底板6114;所述底板6114位于所述第一集风腔6111和所述第二集风腔6112的下方,所述底板6114的远离所述出风管614的后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6113的底面的间距大于所述底板6114的靠近所述出风管614的前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6113的底面的间距。集风箱61靠近所述冷却风栅3的冷却段和通过段安装,沿右至左运行的钢化玻璃位于箱体611的前侧,钢化玻璃的冷风朝下吹在钢化玻璃的表面,交换了热量的冷风变成携带热量的热风再通过底板6114的下方排至箱体611的后侧,将底板6114设置为倾斜的,且底板6114的远离出风管614的后侧底边高于底板6114的前侧底边,有利于热风的排出和扩散,有利于钢化玻璃冷却效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计67;两个压力计67分别安装于箱体611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压力计67用于测量第一集风腔6111或第二集风腔6112的风压。如图4和12所示,通过压力计67可以有效监控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风压,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开合闸板阀65、或启闭串联风机组件63以调整输出的风压,进而控制第一集风腔6111和第二集风腔6112的风压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进一步的,箱体611还设有维修门68;两个维修门68分别安装于箱体611的左右两侧,压力计67位于维修门68的前侧或者后侧。如图和所示,通过维修门68可以及时有效地对第一集风腔6111或第二集风腔6112内的设备和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的,箱体611的顶面还设有两个吊耳6115;两个吊耳6115的连线的中点和箱体611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箱体611内的连接角均为圆弧角。如图4和12所示,通过两个吊耳6115可以稳定地吊起具有风压调节功能的集风箱61,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箱体611内的连接角均为圆弧角,可减少风流在箱体611内的风速损失,提高冷却风的利用率。

优选的,如图5和6所示,所述旋转闸板64还包括闸板座642和驱动机构643,所述闸板座642为圆柱管体结构,所述闸板座642与所述串联风管632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盖板641设置于所述闸板座642内并且所述调节盖板641的中心轴与所述闸板座642的中轴线重合;从而能于所述闸板座642内以所述闸板座642的中轴线为转轴转动,并且不会碰撞到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所述闸板座642内固定连接有遮挡板组件6421,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平行于所述调节盖板641,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与所述调节盖板641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闸板座642的横截面积;比如,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调节盖板641也为半圆形结构。又如,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为120°的扇形结构,所述调节盖板641为大于240°的扇形结构。在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和所述调节盖板641相互错开时,能保证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和所述调节盖板641组成的面能覆盖整个所述闸板座642的横截面积,从而达到关闭旋转闸板64的目的。所述调节盖板641设有第一连接孔6413,所述调节盖板641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所述驱动机构643包括减速电机6431和驱动输出组件6432,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6431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6431通过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带动所述调节盖板641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闸板座642内转动;当所述调节盖板641和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共同盖合所述闸板座642时,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使所述调节开口6321关闭;当所述调节盖板641和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部分或完全重叠时,所述旋转闸板64打开,使所述调节开口6321打开。具体地,通过调节所述调节盖板641的转动角度,就能调节所述旋转闸板64的开度,从而调节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开度,达到控制风压的目的。在所述调节盖板641旋转,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使所述调节开口6321关闭的同时,所述调节盖板641会向靠近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的方向运动,当所述旋转闸板64完全关闭后,由于所述调节盖板641靠近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运动,避免了所述调节盖板641于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之间存在间隙,提高了旋转闸板64的气密性,避免了由于所述旋转闸板64漏风而导致调节集风箱61的风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送风模块6的风压的调节精准度,从而使所述送风模块6产生的风流保持稳定,进而使所述冷却风栅3吹到玻璃表面的风流保持稳定,提高玻璃成品的质量。另外,所述旋转闸板64由于采用旋转开合的结构形式,相对于直插式的闸板更加节省使用空间,从而增加了旋转闸板64的应用灵活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包括换向器643A、丝杆643B和丝杆座643C,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入部与所述减速电机6431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出部与所述丝杆643B连接,所述丝杆643B与所述丝杆座643C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座643C固定于所述闸板座642;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出部的中心轴、所述丝杆座643C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丝杆643B依次穿过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出部和所述丝杆座643C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6431通过所述换向器643A带动所述丝杆643B转动,所述丝杆643B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丝杆座643C和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出部内沿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内外方向做伸缩运动。所述减速电机6431通过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带动所述调节盖板641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闸板座642内转动的同时,所述驱动输出组件6432的丝杆643B能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内外方向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调节盖板641在同样的方向做伸缩运动,进而靠近或远离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如此,当所述调节盖板641转动,关闭所述旋转闸板64,使所述调节开口6321关闭时,所述调节盖板641向靠近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的方向运动,最终所述调节盖板641会完全贴紧于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的表面,避免了所述调节盖板641于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之间存在间隙,提高了旋转闸板64的气密性,使关闭后的调节开口6321不会漏风;当所述调节盖板641转动,打开所述旋转闸板64,使所述调节开口6321打开时,所述调节盖板641向远离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所述调节盖板641与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之间产生摩擦,提高了所述调节盖板641的转动的流畅性。由于所述换向器643A的输出部的中心轴、所述丝杆座643C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如此,能保证所述丝杆643B的直线度,从而保证所述丝杠在转动时的流畅性。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调节盖板641开设有第一开口6415,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开设有第二开口642E,当旋转闸板64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6415对准所述第二开口642E;所述第一开口6415和所述第二开口642E起到导风作用,当所述调节盖板641转动,使所述第一开口6415对准所述第二开口642E时,所述第一开口6415与所述第二开口642E连通,风就能通过所述旋转闸板64排到外界。所述第一开口6415和所述第二开口642E能加工成不同的形状,例如矩形、圆形、三角形或扇形等。所述第一开口6415将所述调节盖板641划分为第一连接部6412、多个扇形旋转部6411和多个第一圆弧连接段6414,所有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的顶点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一圆弧连接段641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设置于所述闸板座642的中轴线,所述第一连接孔64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如图5-1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643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转动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于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内外方向做伸缩运动,从而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带动所有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做同样的转动和同样的伸缩运动。由于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为扇形结构,在转动和做伸缩运动的时候,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的圆弧一侧始终与圆柱管体结构的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的形状配合而不会触碰到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保证了所述调节盖板641旋转时的流畅度。所述第一圆弧连接段6414起到加固所述调节盖板641的作用,使所有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圆弧一侧均连接起来,从而提高牢固度,在受到强风时不易损坏。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642E,所述第二开口642E将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划分为第二连接部642B、多个扇形遮挡部642A和多个第二圆弧连接段642D,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圆弧侧与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有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顶点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二圆弧连接段642D连接,所述第二圆弧连接段642D与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设置于所述闸板座642的中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设有第二连接孔642C,所述丝杠643B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42C并于所述第二连接孔642C内转动。由于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为扇形结构,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圆弧侧能与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配合,再结合所述第二圆弧连接段642D的挡风作用,从而能避免在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后所述调节开口6321漏风。另外,由于所有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顶点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相连接,从而使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能稳定地固定于所述闸板座642的内壁,即使受到强风也不容易脱离所述闸板座642。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也起到支撑所述丝杠643B的作用,所述丝杠643B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固定于所述闸板座642,从而实现其自身的连接轴相对于所述闸板座642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调节盖板641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和所述调节盖板641相互错开使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时,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和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组合成的面能覆盖整个所述闸板座642的横截面积,从而达到关闭旋转闸板64的目的。

如图5、6、9和10所示,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间隔设置于所述闸板座642内,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间隔设置于所述闸板座642内,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的数量等于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数量;当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时,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和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交错分布。所述串联风管632的调节开口6321的内侧为进风口,所述调节开口6321的外侧为出风口。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的数量和/或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数量越多,所述旋转闸板64开合时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需要旋转的角度越小,对旋转的精度要求越高。所述旋转闸板64关闭后交错分布的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和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结构,在所述旋转闸板64打开时,能使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与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重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开口6415对准所述第二开口642E,使风能均匀地从所述翻转闸板的出风口排出。优选的,所述调节盖板641包括两个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两个所述扇形旋转部6411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412的两侧;所述遮挡板组件6421包括两个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两个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42B的两侧,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角弧度为90°。当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角弧度大于90°时,单个进风口的角弧度最大值小于90°,使所述进风口的面积过小,不利于强风流过;当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角弧度小于90°时,单个进风口的角弧度最大值大于90°,所述进风口的弧长过长,所述调节盖板641需要旋转的角度过大,不利于所述旋转闸板64的快速开合;当所述扇形遮挡部642A的角弧度为90°时,不但有利于强风流过,也有利于所述旋转闸板64的快速开合。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11所示,调节盖板641设置于闸板座642的进风的一侧,遮挡板组件6421设置于闸板座642的出风的一侧。如此,在旋转闸板64完全关闭后,强风吹到调节盖板641的表面从而将调节盖板641压紧于遮挡板组件6421,进一步提高密封性,避免漏风。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开口642E的边缘设有密封条6422。设置密封条6422能进一步保证了旋转闸板64的气密性,在旋转闸板64完全关闭后,不容易漏风。可选地,闸板座642设有防护网6423,防护网6423的面积等于闸板座642的横截面积。如图4所示,防护网6423能有效隔绝外界的大件物品,从而避免大件物品进入串联风管632而损坏送风单元的相关设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三级火焰VAD工艺沉积喷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