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线圈载具装置

文档序号:21768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平板线圈载具装置 (Flat coil carrier device ) 是由 徐文飞 刘红燕 于 2021-08-2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线圈载具装置,包括载具承托机构、装载治具、驱动机构以及线圈吸取机构,所述装载治具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载具承托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承托机构上,所述线圈吸取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治具中,所述驱动机构中具有可夹持所述线圈吸取机构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在驱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线圈吸取机构横移。本申请实现了平板线圈组装自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at coil carri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rrier bearing mechanism, a loading jig,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coil suction mechanism, wherein the loading jig is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bear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bearing mechanism, the coil su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loading jig in a sliding manner, a limiting unit capable of clamping the coil su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limiting unit drives the coil suction mechanism to transversely mov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driving unit. The flat coil assembl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lat coil assembling is automatic,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meanwhile, the safety of operators is guaranteed.)

平板线圈载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线圈载具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线圈在组装时,由于其装配空间小,因而对其组装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在装配到位后还需要在80度高温下加热80秒,附带了很高的温度,如上种种问题导致人工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平板线圈的抓取及组装的自动化,是目前继续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平板线圈载具装置,其实现了平板线圈组装自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线圈载具装置,包括载具承托机构、装载治具、驱动机构以及线圈吸取机构,所述装载治具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载具承托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承托机构上,所述线圈吸取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治具中,所述驱动机构中具有可夹持所述线圈吸取机构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在驱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线圈吸取机构横移。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可选地,所述载具承托机构包括基板,所述装载治具定位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基板处设置有用于检测装载治具到位状况的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顶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装载治具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套。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块以及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的下部固定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限位单元的上部具有对接所述线圈吸取机构的插槽,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块横移,进而带动所述线圈吸取机构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承托机构包括基板,所述装载治具定位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基板处设置有用于检测装载治具到位状况的接近开关,所述限位单元采用的是两块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插槽,所述两块限位板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装载治具包括截面成U形的治具主体,治具主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搁置于所述载具承托机构的顶部,所述治具主体的中部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线圈吸取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翼板上设置有可与载具承托机构进行定位的定位套。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吸取机构包括载板、设置于载板两侧的插板、设置在载板上的固定杆、固定在固定杆上的磁铁,所述载板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插板可插拔地插设于所述限位单元的插槽中,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单元横移进而推动所述载板沿导轨横移,所述导轨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驱动机构中的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载板的后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载板的后侧面,另一端抵接在治具主体上的挡板处,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张紧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主体上方固定有门架,所述门架的前侧固定有定位块,门架前侧与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容所述磁铁穿过的过孔,其中,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置有与平板线圈相适应的定位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平板线圈载具装置,针对平板线圈的组装工艺特点,结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载具承托机构、装载治具相分离的结构,便于在平板线圈抓取后对装载治具进行转运后的加热,弥补了现有工艺本身的缺陷,同时增加了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板线圈载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平板线圈载具装置中载具承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平板线圈载具装置中装载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平板线圈载具装置中线圈吸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载具承托机构,11、基板,12、接近开关,13、定位板,14、定位柱;

2、装载治具,21、治具主体,22、翼板,23、导轨,24、定位套,25、门架,26、定位块;

3、驱动机构,31、驱动单元,32、驱动块,33、限位板,34、插槽;

4、线圈吸取机构,41、载板,42、插板,43、固定杆,44、磁铁,45、弹簧;

5、平板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平板线圈载具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载具承托机构1、装载治具2、驱动机构3以及线圈吸取机构4,所述装载治具2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载具承托机构1上,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载具承托机构1上,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滑动设置在所述装载治具2中,所述驱动机构3中具有可夹持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在驱动单元31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横移。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治具2是可拆卸地装设于载具承托机构1上的,载具承托机构1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线圈吸取机构4动作的限位单元,也就是说,装载治具2在载具承托机构1上放置到位后就能够驱使线圈吸取机构4去吸附线圈,在吸附后就能够保持对于平板线圈的吸附,然后就可以对装载治具2进行转移、便于对平板线圈5进行组装以及后续加热。如此设计不仅仅能够弥补现有平板线圈组装工艺的缺陷,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

具体说来,如图2所示,所述载具承托机构1包括基板11,所述装载治具2定位放置在所述基板11上,在所述基板11处设置有用于检测装载治具2到位状况的接近开关12。基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设置于基板11的外侧,定位板13顶部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装载治具2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14插接的定位套24。定位套24与定位柱14、定位板13的存在能够迅速定位装载治具2与载具承托机构1,便于进行快速定位,便于自动化操作。而为了能够检测装载治具2是否装载到位,在所述基板11处可设置接近开关12,所述接近开关12用于检测装载治具2到位状况。

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单元31、驱动块32以及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的下部固定在所述驱动块32上,所述限位单元的上部具有对接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的插槽34,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块32横移,进而带动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横移。具体说来,所述限位单元采用的是两块限位板33,限位板33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插槽34,所述两块限位板33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基板11的外侧,但是位于定位板13的内侧。

而如图3所示,所述装载治具2包括截面成U形的治具主体21,治具主体2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翼板22,所述翼板22搁置于所述载具承托机构1的顶部,所述治具主体21的中部设置有导轨23,在所述导轨23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翼板22上设置有可与载具承托机构1进行定位的定位套24。

所述线圈吸取机构4如图4所示,包括载板41、设置于载板41两侧的插板42、设置在载板41上的固定杆43、固定在固定杆43上的磁铁44,所述载板41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插板42可插拔地插设于所述限位单元的插槽34中,所述驱动机构3带动所述限位单元横移进而推动所述载板41沿导轨23横移,所述导轨23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驱动机构3中的驱动单元31的驱动方向。所述载板41的后端设置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的一端抵接在载板41的后侧面,另一端抵接在治具主体21上的挡板处,所述弹簧45始终处于压缩张紧状态。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平板线圈进行定位,所述治具主体21上方固定有门架25,所述门架25的前侧固定有定位块26,门架25前侧与所述定位块26上设置有容所述磁铁44穿过的过孔,其中,所述定位块26的外侧设置有与平板线圈相适应的定位槽。

在具体工作时,当装载治具2放到载具承托机构1上时,定位套24与定位柱14对接定位,限位板33上的插槽34夹持住所述插板42,同时接近开关12也能够有效检测到装载治具2;驱动单元31(气缸、电机等)工作,控制驱动块32横移带动限位板33动作,使得限位板33推动所述载板41,使得磁铁44回缩,打开装载治具2处的平板线圈放置位置,也就是磁铁44从定位块26处移出,便于平板线圈5在定位块26处上料;在平板线圈完成上料动作后,驱动单元31复位,磁铁44从门架25及定位块26的过孔中重新穿出,磁铁44吸附住平板线圈5,此时弹簧45顶住载板41,使得平板线圈5始终保持在定位块26中,如此,平板线圈5就可以随装载治具2一起拿到组装位置,进行平板线圈5的组装以及后续加热。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平板线圈载具装置,针对平板线圈的组装工艺特点,结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载具承托机构1、装载治具2相分离的结构,便于在平板线圈抓取后对装载治具2进行转运后的加热,弥补了现有工艺本身的缺陷,同时增加了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油浸变压器生产用改进绕线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