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剂、含有该改性剂的改性用组合物、及使用它们的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以及这些制品的改性方法

文档序号:410976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改性剂、含有该改性剂的改性用组合物、及使用它们的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以及这些制品的改性方法 (Modifier, composition for modification containing the modifier, and food, drink, pharmaceutical product, cosmetic, industrial product, feed, culture medium or fertiliz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是由 河野敦 山本智大 于 2019-05-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淀粉分解物的新用途。在本技术中提供改性剂,其具有淀粉分解物,该淀粉分解物的葡萄糖聚合度(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葡萄糖聚合度(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通过将该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进行结晶化来将该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本技术所使用的改性剂能够对对象制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食用感、触感、后味、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Provides a new use of starch decomposition product. The present technology provides a modifier having a starch decomposition product, wherein the content of glucos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8-19 of the starch decomposition product is 32% or more, and the content of glucos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20 or more is 30% or less, and the quality of a target product is modified by crystallizing a part or all of the starch decomposition product and a raw material of the target product. The modifier used in the present technology can modify the qualities of the target product, such as moisture absorption resistance, solidification resistance, gelation resistance, shape retention, plasticization resistance, whiteness, water separation resistance, oil separation resistance, eating quality, touch, aftertaste, creaming property, heat resistance, thickening property, aging resistance, and the like.)

改性剂、含有该改性剂的改性用组合物、及使用它们的饮食 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以及这些 制品的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对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等对象制品的品质进行改性的改性剂。更详细而言,涉及对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等对象制品的品质进行改性的改性剂、含有该改性剂的改性用组合物、及使用它们的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以及这些制品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饮食品领域中,淀粉分解物被用于甜味料、味道调节、渗透压调节、保湿剂、粉末化基材等用途。另外,在医药品领域中,淀粉分解物也被用于经肠营养剂的碳水化合物源、药剂的赋形剂等用途。此外,在化妆品领域中,淀粉分解物也被用于将化妆品固态化时的结合剂、乳霜状化妆品的粘度调节等用途。

如此,就淀粉分解物而言,通过对其甜味度、味道、渗透压、粘度、吸湿性等基本物性进行调节,从而可被用于如上所述的各种用途。例如,甜味度高的淀粉分解物适合用作甜味料,相反地,甜味度低的淀粉分解物适合于味道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粉末化基材等。另外,在选择用途方面,淀粉分解物本身的吸湿性等也成为重要的因素。例如,若淀粉分解物的吸湿性过高,则在保存、流通时存在结块或发粘的情况,不适合用于粉末食品、粉末化基材等用途。

另外,使这些淀粉分解物结晶化而得到的淀粉分解物也发挥其吸湿性等特征而被用于各种领域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直链淀粉粒子的制造技术:使环麦芽糊精·葡聚糖转移酶与含有环糊精或淀粉的水溶液作用而在该水溶液中生成不溶性的直链淀粉粒子,并提取该直链淀粉粒子,由此能够用于食品领域、医药品领域、化妆品领域等。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制造微球状微晶的技术:将1,4-α-D-聚葡聚糖或多糖溶解于水中,使其溶解生成物沉淀,将该混合物冷却,然后将形成的粒子分离,由此能够用于化妆品用的添加剂、药学及其他应用中的活性物质的载体、食品添加剂、生物分解性聚合物或工业聚合物用的填充材料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85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12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技术中,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淀粉分解物的新的用途。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的淀粉分解物的用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以大量含有在寡糖中为极高分子成分和糊精的低分子成分为特征的淀粉分解物、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来将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从而完成了本技术。

即,本技术中,首先提供改性剂,其具有淀粉分解物,该淀粉分解物的葡萄糖聚合度(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葡萄糖聚合度(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

通过将该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来将该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所使用的所述淀粉分解物的碘显色值可为0.15以上。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所使用的所述淀粉分解物能够通过至少使去分支酶和分支酶作用于淀粉或淀粉分解中间物而获得。

另外,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所使用的所述淀粉分解物能够通过至少使去分支酶作用于利用酸而液化的淀粉或淀粉分解中间物而获得。

作为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能够改性的对象制品,可列举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及肥料。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能够作为改性用组合物而流通。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能够用于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及肥料。

即,本技术中,提供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其是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而得的,该淀粉分解物的葡萄糖聚合度(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葡萄糖聚合度(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

本技术中,还提供上述对象制品的改性方法,其进行下述结晶化工序:将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该淀粉分解物的葡萄糖聚合度(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葡萄糖聚合度(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

此处,对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进行说明。“去分支酶(debranching enzyme)”是指对将α-1,6-葡萄糖苷键(其作为淀粉的分支点)水解的反应进行催化的酶的总称。例如,“异淀粉酶(Isoamylase,糖原6-葡萄糖苷酶(glycogen 6-glucanohydrolase))”、“普鲁兰酶(Pullulanase,普鲁兰6-葡聚糖水解酶(pullulan 6-glucan hydrolase))”、“淀粉-1,6-葡萄糖苷酶/4-α葡聚糖转移酶(amylo-1,6-glucosidase/4-αglucanotransferase)”是已知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目的将这些去分支酶组合使用。

“分支酶(branching enzyme)”是指具有下述功能的酶的总称:作用于以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的直链葡聚糖,形成α-1,6-葡萄糖苷键。分支酶在动物、细菌等中存在,但也能够由马铃薯、水稻种子、玉米种子等植物来纯化。

发明的效果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由于大量含有寡糖的高分子成分和糊精的低分子成分(葡萄糖聚合度;DP8~19),因此产生在低分子的寡糖中不会产生的直链状糖分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晶性变高,通过利用该性质,能够将各种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实验例5的样品13的脂肪涂抹物的材料、及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混合后经过0分钟、10分钟、30分钟、180分钟后的显微镜照片(400倍)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2]是表示将实验例5的样品13的脂肪涂抹物的材料混合后经过180分钟后、添加经结晶化的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的情况的显微镜照片(400倍)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3]是表示实验例2的样品1、3及4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4]是表示实验例3的样品5及6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5]是表示将实验例4的样品9及11于4℃保存24小时后的状态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6]是表示实验例5的样品13及16的附图替代照片。

[图7]是表示实验例6的样品17及21的附图替代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示出本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由此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狭隘地解释。

<关于淀粉分解物>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是通过将淀粉原料、例如玉米淀粉、糯玉米淀粉、米淀粉、小麦淀粉等淀粉(地上系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等这样的来自块茎或块根的淀粉(地下系淀粉)、或它们的加工淀粉等分解(糖化)而得到。使用的淀粉原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所有的淀粉原料。

作为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组成特性,葡萄糖聚合度(以下称为“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且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由于大量含有寡糖的高分子成分和糊精的低分子成分(DP8~19),因此与通常的寡糖相比,显示出低甜味、低渗透压、耐吸湿性。另外,由于DP20以上的含量少,因此有可能给减损饮食物等的风味的糊精特有的风味被降低。因此,能够合适地用于不需要甜味的用途。例如,也能够用于不希望使用甜味度高的寡糖的食品添加剂或饮食物、以及药剂。另外,即使是由于糊精特有的风味强而难以使用糊精的饮食物等,也能够在不减损饮食物等的风味的情况下使用本技术的淀粉分解物。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由于大量含有寡糖的高分子成分和糊精的低分子成分(DP8~19),因此具有以下特征:产生在低分子的寡糖中不会产生的直链状糖分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晶化能力高。

此外,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由于大量含有寡糖的高分子成分和糊精的低分子成分(DP8~19),因此产生在低分子的寡糖中不会产生的直链状糖分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因为DP20以上的含量少、即DP20以上的直链状糖分子也少,因此具有适度的结晶化能力。因此,制造中、使用中的过度结晶化被抑制,因此能够用于利用结晶化的用途。

此外,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可以为以下使用方法:高效地制造溶于水或可溶于水的非结晶化淀粉分解物、或在结晶化前将淀粉分解物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均匀地混合后使其结晶化。

就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而言,只要DP8~19的含量为32%以上,则其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这是因为:DP8~19的含量越增加,结晶性越高,且会显示更低粘度、低甜味、低渗透压、耐吸湿性。

另外,就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而言,只要DP20以上的含量为30%以下,则其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下。这是因为:DP20以上的含量越少,糊精特有的风味越发降低。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优选其碘显色值为0.15以上。本技术中,淀粉分解物的碘显色值是通过以下的碘显色值测定方法而测得的值。

(碘显色值测定方法)在分注了5ml的水的试管中,添加25mg试样(淀粉分解物)作为固态成分并混合,添加100μl碘显色液(0.2质量/体积%碘、及2质量/体积%碘化钾),搅拌后,以30℃放置20分钟,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使用光路长10mm的玻璃池,测定660nm处的吸光度,将该吸光度与不添加试样的情况下的吸光度测定值之差作为碘显色值。

基于碘的显色反应显示DP16以上的直链状的糖链的存在,由于在DP20以上的含量多的淀粉分解物中大量存在DP16以上的直链状的糖链,因此显示出显色反应,而DP20以上的含量少的淀粉分解物中通常不显示显色反应、或者即使显示碘显色值也是非常低的值。然而,就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而言,尽管DP20以上的含量少,但由于碘显色的下限附近的DP8~19为主成分,且直链状成分多,因此显示基于碘的显色反应。即,在DP20以上的含量少的淀粉分解物中,碘显色值成为显示直链状成分的含量的程度的指标。

本技术中,能够提供下述改性剂,其通过使用碘显色值为0.15以上的淀粉分解物,从而更容易产生在低分子的寡糖中不会产生的直链状糖分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晶化能力更高。

<关于淀粉分解物的制造方法>

关于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取得方法,只要不减损本技术的效果,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对淀粉原料适当地组合实施使用了通常的酸、酶的处理、各种色谱分析、膜分离、乙醇沉淀等规定操作而获得淀粉分解物。

作为高效地获得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方法,有至少使去分支酶和分支酶作用于淀粉或淀粉分解中间物的方法。去分支酶是参与淀粉支链的分解的酶,分支酶是淀粉支链的合成所使用的酶。因此,两者通常不一起使用。然而,通过组合使用显示完全相反的作用的两种酶,能够可靠地制造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该情况下,作为两种酶的作用顺序,是同时作用或者在分支酶作用后使去分支酶作用。

上述去分支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普鲁兰酶(Pullulanase,普鲁兰6-葡聚糖水解酶(pullulan 6-glucan hydrolase))、淀粉-1,6-葡萄糖苷酶/4-α葡聚糖转移酶(amylo-1,6-glucosidase/4-αglucanotransferase),作为更优选的一例,能够使用异淀粉酶(Isoamylase,糖原6-葡萄糖苷酶(glycogen 6-glucanohydrolase))。

另外,上述分支酶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从动物、细菌等纯化而得的分支酶、或从马铃薯、水稻种子、玉米种子等植物纯化而得的分支酶、市售的酶制剂等。

作为其它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还有在淀粉或淀粉分解中间物中加入酸而液化后,使去分支酶作用的方法。此时,可使用的酸只要是能够将淀粉或淀粉分解中间物液化并且不损害本技术的效果的酸即可,能够自由地选择使用1种或2种以上通常的酸。例如,能够适合地应用盐酸、草酸、硫酸等用于不需要甜味的用途。可列举。

在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在上述酶反应之后进行除去杂质的工序。作为杂质的除去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自由地组合使用1种或2种以上已知的方法。例如,可列举过滤、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等方法。

此外,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也能够用作包含酶反应后的淀粉分解物的液状品,也能够通过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而进行脱水干燥并粉末化。另外,也能够通过色谱法、膜分离来分离一部分成分并使用。

<关于包含淀粉分解物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具有上述淀粉分解物,通过将该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来将该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例如能够通过与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等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从而将这些对象制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食用感、触感、后味、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改性。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的改性机理尚不明确,但推测为:上述淀粉分解物随着时间经过而形成微细的结晶,逐渐填满对象制品的间隙,由此引起对象制品的物性改变。

作为一例,将后述实验例5的样品13的脂肪涂抹物的材料混合后经过0分钟、10分钟、30分钟、180分钟后的显微镜照片(400倍)示于图1。如图1所示,确认了上述淀粉分解物随着时间经过而形成微细的结晶,逐渐填满油滴的间隙。所制造的脂肪涂抹物固化成乳霜状,具有保形性,顺滑且易涂抹于面包上,显示出顺滑的食用感。

另一方面,将实验例5的样品13的脂肪涂抹物的材料混合后经过180后、添加结晶化的淀粉分解物的情况下的显微镜照片(400倍)示于图2。如图2所示,确认到即使将已经结晶化的淀粉分解物在脂肪涂抹物制造后添加,结晶与图1相比也更大。所制造的脂肪涂抹物未乳霜化而显示出粗糙的食用感。

如这些显微镜照片所示,认为: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通过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从而将该对象制品的品质改性。

本发明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只要包含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即可,也可以仅由上述淀粉分解物构成,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也能够自由地选择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例如能够使用通常用于制剂化的赋形剂、pH调节剂、着色剂、矫味剂、崩解剂、润滑剂、稳定剂、乳化剂等成分。此外,也能够根据目的适当地并用具有已知的或将来会被发现的功能的成分。上述淀粉分解物被分类为食品,因此根据该淀粉分解物以外的成分的选择,也能够将本发明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作为食品进行处理。

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在各制品中的应用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将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及改性用组合物直接配合于各制品之后,将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的方法;使本技术涉及的改性剂在溶解或分散于任意溶剂的状态下包含于各制品后,将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的方法;等等。

<关于使用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方法>

如上所述,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等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从而能够改性这些对象制品的品质。即,本技术涉及的改性方法是实施将上述淀粉分解物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的结晶化工序的方法。

结晶化工序中的结晶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自由地选择使用1种或2种以上已知的结晶化方法。本技术中,例如能够通过将上述淀粉分解物与对象制品的原材料的混合物、混合溶液或分散液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并进行蒸、熏、冷却等,从而与上述淀粉分解物一起结晶化。

<关于饮食品>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饮食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能够将饮食品的品质改性。具体而言,能够对饮食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食用感、触感、后味、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

作为能够使用本技术的饮食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果汁、运动饮料、茶、咖啡、红茶等饮料、酱油、调味酱等调味料、汤类、奶油类、各种乳制品类、冰淇淋等冷冻点心、各种粉末食品(包括饮料)、保存用食品、冷冻食品、面包类、点心类、米饭、面类、水熬炼制品、畜肉制品等加工食品等。另外,保健功能饮食品(包括特定保健功能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营养功能食品)、所谓的健康食品(包括饮料)、流食、婴幼儿食品、减肥食品、糖尿病用食品等中也能够使用本技术。

<关于医药品>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医药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能够将医药品的品质改性。具体而言,能够对医药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食用感、触感、后味、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

本技术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目的的医药品:散剂、颗粒剂等的粉末化基材、用于片剂等的赋形剂、用于液态制剂、半固态制剂、软膏制剂等的悬浮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料、经肠营养剂等碳水化合物源(热量源)等。

<关于化妆品>

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化妆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能够将化妆品的品质改性。具体而言,能够对化妆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触感、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

本技术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目的的化妆品:粉状化妆品、固态状化妆品等的粉末化基材、赋形剂、用于液态、乳状、凝胶状、乳霜状等的化妆品的悬浮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料等。

<关于工业制品>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工业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能够将工业制品的品质改性。具体而言,能够对工业制品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触感、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

作为能够应用本技术的工业制品,例如可列举载体、各种膜、纤维、胶囊、粘接剂、脱模剂、防附着剂、增量剂、研磨剂、赋形剂等。

<关于饲料、培养基、肥料>

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通过与饲料、培养基、肥料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能够将饲料、培养基、肥料的品质改性。具体而言,能够对饲料、培养基、肥料的耐吸湿性、固态化性、凝胶化性、保形性、塑化性、白色性、耐水分离性、耐油分离性、食用感、触感、后味、乳霜化性、耐热性、增稠性、耐老化性等品质进行改性。

<关于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的制造方法>

通过在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中实施上述本技术涉及的改性方法中的上述结晶化工序,能够制造经改性的饮食品、医药品、化妆品、工业制品、饲料、培养基或肥料。

就各制品的制造方法中的实施结晶化工序的时机而言,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能够根据各制品的制造工序而自由地设定。例如可列举:在各制品的制造过程的任意时机,使各半成品含有淀粉分解物后,使淀粉分解物与各制品的原材料一起结晶化的方法;将淀粉分解物配合至各制品的原材料后,在各制品的制造工序的任意时机将淀粉分解物与各制品一起结晶化的方法;等等。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例表示本技术的代表性实施例的一例,并不由此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狭义地解释。

<实验例1>

在实验例1中,研究了淀粉分解物的具体糖组成如何影响对象制品的改性性。具体而言,测定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糖组成及碘显色值。

(1)试验方法

[分支酶]

本实验例中,作为分支酶的一例,按照Eur.J.Biochem.59,p615-625(1975)的方法,使用经纯化的来自马铃薯的酶(以下,称为“来自马铃薯的分支酶”)、和Branchzyme(Novozymes株式会社制,以下称为“来自细菌的分支酶”)。

需要说明的是,分支酶的活性测定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

作为基质溶液,使用在0.1M乙酸缓冲液(pH5.2)中溶解有0.1质量%直链淀粉(Sigma-Aldrich公司制,A0512)的直链淀粉溶液。向50μL的基质液中添加50μL的酶液,于30℃反应30分钟,然后,加入2mL碘-碘化钾溶液(0.39mM碘-6mM碘化钾-3.8mM盐酸混合用液),使反应停止。作为空白溶液,制备代替酶液而添加了水的溶液。从反应停止起15分钟后,测定660nm处的吸光度。就分支酶的一单位酶活性量而言,设为以上述的条件进行试验时使660nm处的吸光度每分钟降低1%的酶活性量。

[DP8~19及DP20以上的含量]

以下述的表1所示的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基于检测出的峰面积比率,测定DP8~19及DP20以上的含量。

[表1]

色谱柱 MCI CK02AS(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
柱温 80℃
洗脱液
流速 1.0mL/min
检测器 示差折射仪

[碘显色值测定]

在分注了5ml水的试管中,添加25mg试样(淀粉分解物)作为固态成分并混合。向其中添加100μl碘显色液(0.2质量/体积%碘、及2质量/体积%碘化钾),搅拌后,以30℃放置20分钟,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使用光路长10mm的玻璃池,测定660nm处的吸光度,将该吸光度与不添加试样的情况下的吸光度测定值之差作为碘显色值。

(2)实施例·比较例的制法

[实施例1]

在用10%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8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000单位(unit)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于50℃反应24小时。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5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24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1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2]

在用10%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KLEISTASE T10S,天野Enzyme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9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800单位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于65℃反应30小时。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0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30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5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2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3]

在用10%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KLEISTASE T10S,天野Enzyme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8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600单位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于65℃反应15小时。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5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40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5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4]

在130℃的温度条件下,将用10%盐酸调节为pH2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分解至DE13。恢复至常压后,通过使用10%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400单位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于65℃反应48小时。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0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60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用喷雾干燥器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4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5]

在用10%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木薯粉末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KLEISTASE T10S,天野Enzyme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5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2000单位的来自马铃薯的分支酶,于35℃反应30小时。然后,将pH调节为4.2,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0质量%的去分支酶(Isoamylase,Sigma-Aldrich Japan株式会社制),于45℃反应30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6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5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6]

在130℃的温度条件下,将用10%盐酸调节为pH2的30质量%的糯玉米淀粉浆分解至DE6。恢复至常压后,通过使用10%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500单位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5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72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6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7]

在用10%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6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500单位的来自细菌的分支酶,于65℃反应24小时后,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5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24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55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实施例7的淀粉分解物。

[实施例8]

在130℃的温度条件下,将用10%盐酸调节为pH2的2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分解至DE15。恢复至常压后,通过使用10%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1.0质量%的去分支酶(Isoamylase,Sigma-Aldrich Japan株式会社制),于45℃反应50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5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3的淀粉分解物。

[比较例1]

在用10质量%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3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1的淀粉分解物。

[比较例2]

在用10质量%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7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

[比较例3]

在用10质量%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3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30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3的淀粉分解物。

[比较例4]

在用10质量%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30质量%的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0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3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24小时。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KLEISTASE T10S,天野Enzyme株式会社制),升温至80℃后,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18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浓缩为固态成分浓度为40质量%。用喷雾干燥器将该浓缩液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4的淀粉分解物。

[比较例5]

在用10质量%氢氧化钙调节为pH5.8的10质量%的糯玉米淀粉浆中,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0.2质量%的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Novozymes Japan株式会社制),用喷射蒸煮器(温度110℃)进行液化。将该液化液于95℃保温,经时测定DE,在成为DE6的时间点,用10%盐酸调节为pH4,通过煮沸使反应停止。将停止了反应的糖液的pH调节为5.8,然后添加相对于单位固态成分(g)而言为2.0质量%的去分支酶(GODO-FIA,合同酒精株式会社制),于50℃反应24小时。对该淀粉分解物的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离子纯化,用喷雾干燥器进行粉末化,得到比较例5的淀粉分解物。

(3)测定

关于上述得到的实施例1~8及比较例1~5的淀粉分解物,利用上述方法测定DP8~19及DP20以上的含量、以及碘显色值。结果示于下述的表2。

[表2]

<实验例2>

在实验例2中,对于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之中的固态化性及耐吸湿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用作燕麦棒的粘结剂的情况的固态化性及耐吸湿性进行验证。

(1)燕麦棒的制造

以下述表3所示的配合进行混合、混炼。将其各自与燕麦3g混合,填充于模具中,在室温静置8小时,制造燕麦棒。

(2)评价

关于固态化性及耐吸湿性,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的评价基准进行讨论来评价。

[固态化性]

◎:固态化,非常优选

○:稍微固态化,优选

×:未固态化,不优选

[耐吸湿性]

以25℃、相对湿度90%保存15小时后的耐吸湿性

◎:不吸湿,无发粘,非常优选

○:稍微吸湿,感觉发粘,优选

×:潮解,不优选

(3)结果

结果示于表3。另外,样品1、3及4的照片示于图3。样品3及4不凝固,为半固体状或液体状。

[表3]

1)Oligo-no-Okage(オリゴのおかげ,盐水港精糖株式会社)

2)MEIOLIGO G(Meiji Food Materia Co.,Ltd.)

如表3所示,可知:就使用了实施例1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及2而言,将通常不固态化的寡糖进行固态化而粘结燕麦,即使包含易吸湿的寡糖,也赋予耐吸湿性。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中,无法进行固态化(参见图3)。

<实验例3>

在实验例3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保形性、白色性及触感改良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外郎糕的情况下的保形性、白色性、触感改良性(发粘)及食用感(咬感的良好度)进行验证。

(1)外郎糕的制造

在下述表4所示的材料中加入水20质量份,充分搅拌。将其填充于模具中,蒸20分钟。然后,于4℃保存1小时后,从模具移出从而制造外郎糕。

(2)评价

针对保形性、白色性、触感改良性(发粘)及食用感(咬感的良好度),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的评价基准进行讨论并评价。

[保形性]

◎:有硬度,可维持保形性

○:稍微有硬度,有保形性

×:柔软,无保形性

[白色性]

◎:白

○:稍微白

×:不白

[触感改良性(发粘)]

◎:无发粘,非常优选

○:稍微发粘,优选

×:发粘,不优选

[食用感(咬感的良好度)]

◎:咬感良好,非常优选

○:咬感稍微良好,优选

×:咬感差,不优选

(3)结果

结果示于表4。另外,样品5及6的照片示于图4。

[表4]

如表4及图4所示,可知:通过将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用于外郎糕,可赋予即使切断也不崩裂的保形性、良好地呈现着色料的白色性,可得到弹力良好、咬感好的食用感。

<实验例4>

在实验例4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保形性及耐水分离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发泡鲜奶油的情况下的保形性及耐水分离性进行验证。

(1)发泡鲜奶油的制造

使用经冰水冷却的碗,将鲜奶油200g与下述表5所示的材料各20g混合后,使用电动起泡器搅拌直至打发为止,制造发泡鲜奶油。将制造的各发泡鲜奶油用裱花器来成型。

(2)评价

关于保形性及耐水分离性,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的评价基准进行讨论并评价。

[保形性]

将成型的发泡鲜奶油于4℃保存24小时后的保形性

◎:有保形性,非常优选

△:稍微缺乏保形性,稍微不优选

×:无保形性,不优选

[耐水分离性]

将成型的发泡鲜奶油于4℃保存24小时后的耐水分离性

◎:无水分离,非常优选

△:观察到一部分的水分离,稍微不优选

×:观察到水分离,不优选

(3)结果

结果示于表5。另外,于4℃保存24小时后的样品9及11的照片示于图5。

[表5]

如表5及图5所示,可知:通过将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用于发泡鲜奶油,可赋予即使保存也不会崩裂的保形性、耐水分离性。

<实验例5>

在实验例5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乳霜化性及保形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脂肪涂抹物的情况下的塑化性及乳霜化性进行验证。

(1)脂肪涂抹物的制造

量取实施例2至5的淀粉分解物(样品12至15)或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样品16)8质量份、菜籽油25质量份、砂糖4质量份、可可粉1质量份、脱脂奶粉2质量份、水10质量份,用搅拌机溶解、搅拌,移至容器中并于4℃保存24小时,制造脂肪涂抹物。

(2)评价

针对塑化性,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讨论来评价。

[塑化性]

◎:有塑化性,非常优选

○:稍微有塑化性,优选

×:无塑化性,不优选

(3)结果

塑化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6。制造的样品13及样品16的脂肪涂抹物的照片示于图6。

[表6]

如表6所示,使用了实施例2至5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2至15具有塑化性,而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6没有塑化性。在使用了实施例2至5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2至15之中进行比较,可知:碘显色值高时显示优异的塑化性。

另外,如图6所示,使用了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3固化为乳霜状,具有保形性,顺滑且易涂抹于面包上,为优选的塑化性的脂肪涂抹物。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6不固化,为液状。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将任何液状油(例如,含有ω-3系脂肪酸的油、芝麻油、橄榄油等)制成涂抹物,能够在不使用不优选大量摄取的氢化油脂、饱和脂肪酸主体的油的情况下,容易地制造低卡路里、且使用感·食用感优异的涂抹物。

<实验例6>

在实验例6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固态化性及耐热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巧克力类点心的情况下的固态化性及耐热性进行验证。

(1)巧克力类点心的制造

在碗中量取实施例1、4、7、8的淀粉分解物(样品17至20)或比较例1及4的淀粉分解物(样品21及22)22质量份、菜籽油4质量份、砂糖3质量份、可可粉1质量份、脱脂奶粉2质量份、水8质量份,使用橡胶铲充分溶解,移至模具中并于室温保存24小时,制造巧克力类点心。

(2)评价

关于硬度(固态化性),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讨论并评价。

[硬度(固态化性)]

◎:有硬度,非常优选

○:稍微有硬度,优选

×:液状,不优选

(3)结果

硬度(固态化性)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7。另外,制造的样品17及21的各巧克力类点心的照片示于图7。

[表7]

如表7及图7所示,使用了实施例1、4、7、8淀粉分解物的样品17至20成为固态状,成为接近巧克力的硬度、食用感的点心。另外,样品17至20即使在250℃的烘箱中进行5分钟加热也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1及4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21及22不固化,为液状。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将任何液状油(例如,含有ω-3系脂肪酸的油、芝麻油、橄榄油等)固态化,能够在不使用可可块、可可脂的情况下,容易地制造低脂肪、低卡路里且耐热性高的巧克力类点心。

<实验例7>

在实验例7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增稠性及耐老化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芝麻酱的情况下的白色性、甜味性(甜度)、后味、增稠性(粘度)、耐油分离性(浮油)及耐老化性进行验证。

(1)芝麻酱的制造

量取实施例1或6的淀粉分解物(样品23及24)或比较例1、3、5的淀粉分解物(样品25至27)9质量份、砂糖3质量份、研磨芝麻2质量份、醋1质量份、酱油1质量份、水9质量份、芝麻油6质量份,用搅拌机进行溶解、搅拌,移至容器中于4℃保存24小时,制造芝麻酱。

(2)评价

关于白色性、甜味性(甜度)、后味、增稠性(粘度)、耐油分离性(浮油)及耐老化性,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讨论并评价。

[白色性]

◎:白

○:稍微白

×:不白

[甜味性(甜度)]

◎:非常优选

○:优选

×:过甜

[后味]

◎:非常优选

○:优选

×:不优选

[增稠性(粘度)]

◎:非常优选

○:优选

×:不优选

[耐油分离性(浮油)]

◎:无浮油

○:稍微有浮油

×:有浮油

[耐老化性]

将芝麻酱于25℃保存1周后的耐老化性

◎:维持粘度

×:无法维持粘度

(3)结果

白色性、甜味性(甜度)、后味、增稠性(粘度)、耐油分离性(浮油)及耐老化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8]

如表8所示,使用了实施例1或6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23及24的芝麻酱均为有粘度的白色且成为优选的甜味·后味,为顺滑的食用感。另外,样品23及24的芝麻酱在充分振动混合并静置30分钟后,未观察到浮油。此外,于25℃保存1周后,粘度仍得以维持,食用感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1、3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25及26的芝麻酱均为无粘度的液状。另外,充分振动混合并静置30分钟后观察到浮油。此外,样品25的后味差,感受到杂味。另外,使用了比较例5的样品27为白色且有粘度,于25℃保存1周后,粘度仍得以保持。此外,样品27在充分振动混合并静置30分钟后,未观察到浮油,但后味差。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在不使用被分类为食品添加剂的增稠多糖类的情况下实现酱汁、调料的增稠。另外,可知:若使用本技术,则不需要在使用淀粉类时通常必需的加热,能够防止保存中的老化。此外,可知:若使用本技术,则能够赋予耐油分离性,能够抑制浮油。

<实验例8>

在实验例8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固态化性及食用感改良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生芝士蛋糕的情况下的固态化性及食用感改良性进行验证。

(1)生芝士蛋糕的制造

在碗中量取淀粉分解物(实施例3或比较例1)18质量份、鲜奶油30质量份、砂糖4质量份、粉状乳酪2质量份,使用橡胶铲充分溶解。将其移至容器中,于4℃保存24小时,制造样品28及29的生芝士蛋糕。

另外,量取淀粉分解物(实施例3)20质量份、牛奶20质量份、色拉油4质量份、砂糖4质量份、粉状乳酪2质量份,使用橡胶铲充分溶解。将其移至容器中,于4℃保存24小时,制造样品30的生芝士蛋糕。

(2)结果

使用了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28及30的生芝士蛋糕均固态化,且为顺滑的食用感。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1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29的生芝士蛋糕为液状。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在不使用明胶等固态化剂的情况下使原料固态化,且能够不使用奶油乳酪等而实现顺滑的食用感。

<实验例9>

在实验例9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乳霜化性、食用感改良性及耐老化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牛奶馅的情况下的乳霜化性、食用感改良性及耐老化性进行验证。

(1)牛奶馅的制造

在碗中量取淀粉分解物(实施例1或比较例2)5质量份、砂糖2.5质量份、脱脂奶粉2.5质量份、色拉油4质量份、水6质量份,利用搅拌机溶解、搅拌。将其移至容器中,于4℃保存24小时,制造样品31及32的牛奶馅。

(2)结果

使用了实施例1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1的牛奶馅为乳霜状,为顺滑的食用感。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2的牛奶馅为液状。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将馅进行乳霜化,由于没有在通常的面粉糊制造中为了糊化所需的加热,因此风味不劣化且不老化,能够低温保存,也能够有助于卫生。

<实验例10>

在实验例10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固态化性及耐吸湿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粉末化基材的情况下的固态化性及耐吸湿性进行验证。

(1)粉末制品的制造1

在碗中量取下述表9所示的材料并进行混炼。将其移至容器中,于60℃保存12小时并结晶化,将固态化的制品用磨机粉碎,制造样品33至36的各粉末制品。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6不固态化而无法制造粉末制品。

[表9]

(2)粉末制品的制造2

取实施例1的淀粉分解物25g、水25g、0.1N碘液500μL置于小瓶中,使用搅拌器于室温搅拌3天,使其沉淀。将包含沉淀的溶液稀释并过滤,将得到的过滤物进行水洗、风干后,进行粉碎,制造样品37的粉末制品。确认了粉末为紫色,并摄入有碘。

(3)结果

关于使用了实施例1或3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3至35及37,能够进行粉末化。各粉末制品即使在25℃且相对湿度94%的高湿度下保存24小时,全部制品也不吸湿而维持粉末状。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将多种物质进行粉末化。具体而言,可知:在寡糖、酱油等与粉末化基材一起进行喷雾干燥来制作粉末的情况下,对于非常容易吸湿的物质而言,也能够得到具有耐吸湿性的粉末。另外,可知:对于油等干燥时通常需要乳化处理后的喷雾干燥的物质而言,也能够简便地进行粉末化。此外,还可知:能够将碘、脂肪酸等已知基于直链淀粉的包合的物质利用包合作用摄入并粉末化。

<实验例11>

在实验例11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保形性、白色性及后味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杏仁豆腐的情况下的保形性、白色性及后味进行验证。

(1)杏仁豆腐的制造

将下述表10所示的材料于65℃搅拌、溶解,移至模具中于4℃固化而得到杏仁豆腐。

(2)评价

关于保形性、白色性及后味,5名专业评委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讨论来评价。

[保形性]

◎:有保形性,非常优选

○:稍微有保形性,优选

×:无保形性,不优选

[白色性]

◎:白

○:稍微白

×:不白

[后味]

◎:非常优选

○:优选

×:不优选

(3)结果

保形性、白色性及后味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0。

[表10]

如表10所示,使用了实施例2或实施例7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38及39可得到保形性、白色性均良好且后味良好的杏仁豆腐。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2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40的评价全部为不良。另外,使用了比较例5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41的保形性及白色性良好,但后味不优选。

根据该结果可知,碘显色值高时显示优异的保形性及白色性,DP20以上的含量低时显示优异的后味。

<实验例12>

在实验例12中,针对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的改性效果中的固态化性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针对将本技术所使用的淀粉分解物应用于护理食物的情况下的固态化性进行验证。

(1)护理食物的制造·评价

加入煮过的蔬菜(芋头、胡萝卜、青豆、牛蒡)、鸡肉各20质量份、淀粉分解物(实施例3或比较例1)12质量份、色拉油1质量份、大石汤5质量份,用混合器破碎至均匀地混合为止,移至容器中于4℃保持4小时,制造样品42及43的护理食物。结果,使用了实施例3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42能够通过固态化而成型,另一方面,使用了比较例1的淀粉分解物的样品43为液状。

将样品42再成型为各蔬菜、鸡肉的形状,盛放于盘中,淋上40℃左右的温热的调味液,制造煮食的再成型食物,结果,再成型的各食材为固态状且稳定,并且食用时几乎感觉不到纤维感,能够容易地咀嚼。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用本技术,无需加热等而仅是与食材一起进行破碎并混合就能够制造容易咀嚼的再成型食物,且还能够同时补给碳水化合物。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气溶胶供应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