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

文档序号:730811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 (Rail and joint device for rail ) 是由 韦重耕 何先志 詹仕见 于 2020-12-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包括轨道梁、横向补偿部件及导向部件,轨道梁包括支撑部,横向补偿部件包括横向补偿板及夹持部件,夹持部件设置于支撑部的下方,相邻两支撑部之间构造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横向补偿板设置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横向补偿板的上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平齐;导向部件固定于支撑部的下方,且夹持部件设置有与导向部件相适配的约束部,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之间产生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以驱动横向补偿板沿轨道梁的横方向同步移动;本轨道,可以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之间的接缝,具对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低。(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il and a seaming device for the rail, which comprises a rail beam, a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art and a guide part, wherein the rail bea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art, the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art comprises a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late and a clamping part, the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below the supporting part, a first limiting part and a second limiting part are construc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supporting parts, the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late is flush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guide component is fixed below the support part, the clamping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constraint part matched with the guide component, and when two adjacent track beams extend oppositely or contract reversely, stress or stress component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of the track beams is generated between the guide component and the constraint part so as to drive the transverse compensation plate to synchronously move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of the track beams; the rail can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 the joint between two adjacent rail beams, and has low requirements on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installation precision.)

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中,如在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轨道梁通常通过支撑架设置于空中,形成悬挂式轨道,悬挂式轨道通过具有用于容纳车辆(如火车、动车、地跌、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中的轿厢等)的型腔,型腔的下端构造有用于通过悬挂架的开口,车辆设置于所述型腔内,并通过悬挂架连接悬挂于轨道下方的轿厢,车辆通过沿轨道运行带动轿厢前行。

现有技术中,由于各段轨道梁依次对接安装,考虑到相邻两根轨道梁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出现彼此靠近(或挤压)或彼此远离的现象,在加工及安装轨道时,相邻两轨道梁对接端之间通常要预留一定的间隙(或称为接缝),以解决两根轨道梁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相互挤压或者拉伸的问题,但是,由于所述间隙的存在,导致轨道与车辆行走轮之间的接触不连续,使得车辆在通过轨道梁的对接端时存在明显的颠簸,既会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明显的震动和噪声,又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轨道接缝技术,例如中国专利CN107964837 A公开了一种轨道接缝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轨道接缝连接装置的轨道、中国专利CN 206843864 U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轨道接缝伸缩装置用底面走行面伸缩机构等,都可以用于消除两个轨道梁之间的间隙,但现有的这些技术通常需要在轨道梁加工相互约束配合并倾斜设置的滑道和滑动部件,而对滑道和滑动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加工复杂、成本高、需要定期维护;如果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不够,二者不能形成顺畅的配合,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卡顿、卡死等情况,不仅容易损坏补偿部件,甚至达不到自动补偿接缝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不仅可以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对接端之间的接缝,而且具有制造方便、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低、运行稳定等特点,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响、卡顿、卡死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对接端之间接缝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多根轨道梁、横向补偿部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接缝两侧的导向部件,所述轨道梁包括用于供车辆的行走轮行走的支撑部,其中,

所述横向补偿部件包括可沿轨道梁的横方向移动的横向补偿板及与所述横向补偿板相配合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相邻两支撑部的端部之间分别构造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限位部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横向补偿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横向补偿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适配,横向补偿板的上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导向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且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件相适配的约束部,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之间产生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以驱动横向补偿板沿轨道梁的横方向同步移动,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保持接触状态。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夹持部件,可以利用夹持部件与横向补偿板的配合实现对横向补偿板的约束,使得横向补偿板可以稳定的保持于相邻两轨道梁之间,通过构造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并将横向补偿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构造为分别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适配,使得横向补偿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以分别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接触,以便消除缝隙;而通过将导向部件固定于支撑部的下方,并在夹持部件构造约束部,使得导向部件与约束部可以相互配合,使得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时,可以同步带动导向部件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导向部件可以相对于约束部移动,而当导向部件与约束部发生相对运动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之间会产生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并可以作用于约束部,进而可以驱动夹持部件和横向补偿板同步横向移动,从而使得横向补偿板可以始终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保持接触状态,从而达到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对接端之间接缝的目的,而在本方案中,导向部件和约束部并非直接构造于轨道梁,不仅制造、成型方便,而且对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异响、卡顿、卡死等问题。

为解决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成型,使得横向补偿板可以稳定的设置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问题,一种方案中,所述导向部件分别固定于相邻两轨道梁的支撑部;

相邻两轨道梁的支撑部分别构造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为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或,相邻两轨道梁的支撑部分别构造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限位块,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为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在本方案中,相邻两轨道梁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部件,且相邻两轨道梁分别构造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既可以直接构造于相邻两轨道梁的支撑部,也可以构造于限位块,而限位块可以可拆卸的安装于限位槽内,不仅可以与横向补偿板形成配合,而且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

另一种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横向补偿板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别固定于相邻两轨道梁的支撑部,且相邻两支撑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横向补偿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构造于相邻两支撑部的端面,或,横向补偿板与相邻两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为所述限位块的侧壁;

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的下方,所述导向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在本方案中,横向补偿板和夹持部件分别夹持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上方和下方,而并非直接夹持于轨道梁,不需要对轨道梁进行大幅的改造,从而更便于制造、安装和后期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相邻的轨道梁。

为沿竖直方向柔性约束横向补偿板,解决车辆在通过接缝处时,横向补偿部件发生震动、异响等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补偿部件还包括连接件和弹力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补偿板相连,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夹持部件的通孔,且该端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弹力件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夹持部件之间,用于提供沿竖直方向的弹力。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件,使得夹持部件与横向补偿板可以连接为一体,使得夹持部件与横向补偿板可以同步横向移动,而在阻挡部与夹持部件之间设置弹力件,使得横向补偿板和夹持部件可以在弹力件的弹力作用下柔性夹持支撑部或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可以达到沿竖直方向约束横向补偿板的目的,使得当车辆通过接缝时,横向补偿板不会因为行走轮的偏心挤压及轨道梁的震动而容易出现震动、异响等问题,有利于车辆更加平稳、安静的通过接缝处。

为解决提供弹性约束力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弹力件为压缩弹簧或弹簧片;和/或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螺杆或螺栓;和/或所述阻挡部为螺母。尤其是当连接件为螺杆或螺栓,且所述阻挡部为螺母时,阻挡部与夹持部件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可以有效调节弹力件的弹力,使得夹持部件与横向补偿板之间的夹紧力可调,以便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为解决导向部件相对于约束部运动时,约束部可以受到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至少一段弧形或沿轨道梁的横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部,所述约束部与所述导向部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与约束部之间可以产生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从而可以为约束部沿轨道梁横方向的移动提供推力,使得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时,横向补偿板可以同步沿轨道梁的横方向移动,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保持接触状态。

为解决横向补偿板的受力均匀问题,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为导轨,所述约束部为与所述导向部相适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件,

或,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槽,所述约束部的一端卡在所述导向槽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持部件,

或,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杆或导向凸起,所述约束部包括至少一对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分别卡在所述导向部的两侧,并与所述导向部的侧壁相配合。从而使得导向部与约束部之间可以同步传递动力。

为降低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约束部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套设于所述约束杆,滚轮用于沿导向部滚动。通过设置滚轮,可以有效降低约束部与导向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更便于动力的传递。

为与车辆的稳定轮相配合,解决车辆的稳定轮在通过轨道接缝时存在的颠簸明显、震动大、噪声大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内侧、并垂直连接于支撑部的下导轨,

相邻两下导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凹凸结构,且相邻两下导轨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互交错,

或,相邻两下导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构造为凹凸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互交错,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分别与下导轨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本方案中,通过构造凹凸结构,使得在相邻两轨道梁发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接缝处的下导轨可以相互交错,从而可以有效缩小接缝的长度,使得稳定轮在通过接缝的过程中,不会与接缝的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平稳、低震动、低噪声大的通过接缝。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内侧、并垂直连接于支撑部的下导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分别构造有凹凸结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互交错,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与下导轨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同样也能自动补偿下导轨之间的缝隙,使得稳定轮在通过接缝的过程中,不会与接缝的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平稳、低震动、低噪声大的通过接缝。

为解决单独构造和安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横向补偿部件以及分别固定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导向部件,其中,

所述横向补偿部件包括可沿轨道梁的横方向移动的横向补偿板、与所述横向补偿板相配合的夹持部件、连接件以及弹力件,

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别构造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限位部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横向补偿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横向补偿板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适配,

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下方,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横向补偿板相连,下端穿过设置于夹持部件的通孔,且该端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弹力件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与夹持部件之间,用于提供沿竖直方向的弹力,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至少一段弧形或沿轨道梁的横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部,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相适配的约束部,

当相邻两根轨道梁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与约束部之间产生沿轨道梁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以驱动横向补偿板沿轨道梁的横方向同步移动,并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保持接触状态,

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别构造有用于连接轨道梁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安装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端部分别构造有凹凸结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互交错,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与下导轨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和/或,所述导向部为导轨,所述约束部为与所述导向部相适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件,

和/或,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槽,所述约束部的一端卡在所述导向槽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夹持部件,

和/或,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杆或导向凸起,所述约束部包括至少一对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分别卡在所述导向部的两侧,并与所述导向部的侧壁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及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结构紧凑,不仅可以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对接端之间的接缝,而且具有制造方便、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低、运行稳定等特点,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响、卡顿、卡死等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记说明

轨道梁100、支撑部101、侧壁102、顶板103、下导轨104

第一承载部201、第二承载部202、横向补偿板203、限位块204、第一限位部205、第二限位部206、槽口207、安装孔208

夹持部件301、连接件302、弹力件303、阻挡部304、约束部305、滚轮306

导向部401

螺栓或螺钉501

第一连接板601、第二连接板602、凹凸结构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多根轨道梁100,所述轨道梁10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轨道梁10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梁100包括用于供车辆两侧的行走轮行走的支撑部101,且通常包括两个支撑部101,所述支撑部101通常可以是采用钢板和/或混凝土制成的水平板状结构,所述两个支撑部101之间具有所设定的间距,如图1所示,两个支撑部101的外侧分别竖直设置有侧壁102,侧壁102的上方通过顶板103连接为一体,使得支撑部101、侧壁102以及顶板103可以共同围成供车辆运行的型腔。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横向补偿部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接缝两侧的导向部件,如图1-图5所示,其中,所述横向补偿部件包括可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即轨道梁100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横向补偿板203及与所述横向补偿板203相配合的夹持部件301,使得横向补偿板203与夹持部件301可以同步移动;所述夹持部件301可以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01的下方;

为约束横向补偿板203,相邻两支撑部101的端部之间分别构造有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且第一限位部20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限位部206的长度方向相交,所述横向补偿板203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5与第二限位部206之间,且横向补偿板203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2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相适配,横向补偿板203的上表面与支撑部10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部20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限位部206的长度方向相交,作为举例,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分别对称设置,且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的夹角可以为90等,使得第一限位部205与第二限位部206之间具有所设定的夹角,即,第一限位部205与第二限位部206至少有一个沿倾斜于轨道梁100横方向的方向布置,一方面,使得横向补偿板203与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相互配合在一起,并使得横向补偿板203正好被约束在第一限位部205与第二限位部206所形成的夹角内;另一方面,使得横向补偿板203与第一限位部205和/或第二限位部206之间存在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从而可以驱动横向补偿板203横向移动,使得无论相邻两轨道梁100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彼此靠近、还是彼此远离,所述横向补偿板203始终位于所述接缝的上方,并有效支撑车辆的行走轮,确保车辆平稳通过接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01的下方,且所述夹持部件301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件相适配的约束部305,如图1-图5所示,当相邻两根轨道梁100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305之间可以产生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以驱动横向补偿板203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同步移动,使得横向补偿板203与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始终保持接触状态,以便有效消除接缝,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向部件固定于支撑部101的下方,并在夹持部件301构造约束部305,使得导向部件与约束部305可以相互配合,使得当相邻两根轨道梁100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时,可以同步带动导向部件沿轨道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导向部件可以相对于约束部305移动,而当导向部件与约束部305发生相对运动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305之间会产生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并可以作用于约束部305,进而可以驱动夹持部件301和横向补偿板203同步横向移动,从而使得横向补偿板203可以始终与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保持接触状态,从而达到自动补偿相邻两轨道梁100对接端之间接缝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件和约束部305并非直接构造于轨道梁100,不仅制造、成型方便,而且对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异响、卡顿、卡死等问题。

限位部件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支撑横向补偿板203的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分别固定于相邻两轨道梁100的支撑部101,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相邻的轨道梁100,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可以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相邻的轨道梁100,如图1-图5所示,使得相邻两支撑部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承载部201与第二承载部202之间的间距;

如图1-图5所示,所述横向补偿板203设置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在一种实施例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分别构造于相邻两支撑部101的端面,而在另一种实施例方式中,横向补偿板203与相邻两支撑部101之间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的限位块204,此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分别为所述限位块204的侧壁102,作为举例,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04可以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且所述限位块204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501分别固定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如图1-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301可以设置于第一承载部201与第二承载部202的下从而使得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可以夹持于横向补偿板203与夹持部件301之间,如图1-图5所示,所述导向部件可以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补偿板203和夹持部件301分别夹持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的上方和下方,而并非直接夹持于轨道梁100,不需要对轨道梁100进行大幅的改造,从而更便于制造、安装和后期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可以分别为平板状结构,如钢板,当轨道梁100设置有下导轨104时,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还可以优先采用L形板。

为沿竖直方向柔性约束横向补偿板203,防止车辆在通过接缝处时,横向补偿部件发生震动、异响等问题,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横向补偿部件还包括连接件302和弹力件303,如图1-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302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补偿板203相连,另一端可以经由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之间的间隙穿过设置于夹持部件301的通孔,且该端设置有阻挡部304,所述弹力件303设置于所述阻挡部304与所述夹持部件301之间,用于提供沿竖直方向的弹力,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件301可以优先采用板状结构,以便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平稳的移动;所述弹力件303可以为压缩弹簧或弹簧片,以便张紧夹持部件301和横向补偿板203;所述连接件302可以为连接杆、螺杆或螺栓等,连接杆可以焊接于所述横向补偿板203,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横向补偿板203,相应的,当连接件302构造有外螺纹时,所述阻挡部304可以优先采用螺母,不仅可以起到约束弹力件303的目的,而且使得阻挡部304与夹持部件301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可以有效调节弹力件303的弹力,使得夹持部件301与横向补偿板203之间的夹紧力可调,以便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件302,使得夹持部件301与横向补偿板203可以连接为一体,使得夹持部件301与横向补偿板203可以同步横向移动,而在阻挡部304与夹持部件301之间设置弹力件303,使得横向补偿板203和夹持部件301可以在弹力件303的弹力作用下柔性夹持支撑部101或第一承载部201与第二承载部202,可以达到沿竖直方向约束横向补偿板203的目的,使得当车辆通过接缝时,横向补偿板203不会因为行走轮的偏心挤压及轨道梁100的震动而容易出现震动、异响等问题,有利于车辆更加平稳、安静的通过接缝处。

为使得第一承载部201与第二承载部202可以相互接触,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的边缘处分别构造有槽口207,当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相互接触时,所述两个槽口207相互对接在一起,使得连接件302可以正好穿过所述槽口207。

为使得导向部件相对于约束部305运动时,导向部件与约束部305之间可以产生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并作用于约束部305,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至少一段弧形或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部401,所述约束部305与所述导向部401相互配合,以便当相邻两根轨道梁100相向伸展或反向收缩时,导向部401与约束部305之间可以产生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应力或应力分量,从而可以为约束部305沿轨道梁100横方向的移动提供推力,使得当相邻两根轨道梁100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时,横向补偿板203可以同步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移动,并与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保持接触状态。

导向部401和约束部305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401可以为导轨,所述导轨为弧形或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倾斜设置,而所述约束部305可以为与所述导向部401相适配的滑块,使得滑块与导轨可以构成移动副,且所述滑块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件301,使得当导向部401沿轨道梁10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以同步驱动滑块沿轨道梁100的横方向移动;

作为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401可以为导向槽,此时,所述约束部305的一端可以卡在所述导向槽内,并与导向槽构成移动副,另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夹持部件301,同样也能通过导向部401的移动同步带动约束部305移动,且二者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401可以为导向杆或导向凸起等,如图1-图5所示,此时,所述约束部305包括至少一对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分别卡在所述导向部401的两侧,并与所述导向部401的侧壁102相配合,如图1-图5所示,使得导向部401与约束部305之间可以同步传递动力;所述夹持部件301可以优先设置于横向补偿板203与导向部件之间;而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约束部305还包括滚轮306,所述滚轮306可转动套设于所述约束杆,如图1-图5所示,滚轮306用于沿导向部401滚动,可以有效降低约束部305与导向部40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更便于动力的传递;作为举例,所述滚轮306可以优先采用轮子或轴承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中,轨道梁100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轨道梁100的结构不同,区别在于,本轨道梁10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101内侧、并垂直连接于支撑部101的下导轨104,如图1-图5所示,下导轨104用于与设置于车辆的稳定轮相配合,以便维持车辆的稳定;为与该轨道梁100形成配合,防止车辆的稳定轮在通过轨道接缝时存在的颠簸明显、震动大、噪声大的问题,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如图1-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作为举例,如图所示,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501固定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如图所示,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分别垂直于所述横向补偿板203;所述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的端部分别构造有凹凸结构602,使得第一连接板601与第二连接板602可以通过所述凹凸结构602相互交错,且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的外表面与下导轨104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如图1-图5所示,使得在相邻两轨道梁100发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接缝处的下导轨104可以相互交错,从而可以有效缩小接缝的长度,使得稳定轮在通过接缝的过程中,不会与接缝的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平稳、低震动、低噪声大的通过接缝。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及实施例2所提供的轨道,将轨道中的轨道梁100去掉之后,可以形成单独的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如图6及图7所示,而为了便于将该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设置于相邻了两轨道梁100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分别构造有用于连接轨道梁100的安装部,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可以优先采用安装孔208,所述安装孔208可以优先采用圆孔或条孔,如图6及图7所示,在安装时,只需利用螺栓将本用于轨道的接缝装置固定于相邻两轨道梁100之间即可,安装方便。

而为了与横向补偿板203的第一侧壁102和第二侧壁102形成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分别构造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也可以直接构造于相邻两轨道梁100支撑部101的端部,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中,不用设置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而在实施例1中设置或安装于第一承载部201和第二承载部202的部件可以直接设置或构造于对应的轨道梁100,具体而言,所述导向部件可以分别固定于相邻两轨道梁100的支撑部101,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501固定于支撑部10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轨道梁100的支撑部101可以分别构造限位槽,以便为横向补偿板203的安装提供空间;同理,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分别为所述限位槽的侧壁102;或者,相邻两轨道梁100的支撑部101分别构造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限位块204,第一限位部205和第二限位部206可以分别为所述限位块204的侧壁102,不仅可以与横向补偿板203形成配合,而且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中,轨道梁100的结构与上述轨道梁100的结构不同,区别在于,本轨道梁10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部101内侧、并垂直连接于支撑部101的下导轨104,如图1及图4所示,下导轨104用于与设置于车辆的稳定轮相配合,以便维持车辆的稳定;为与该轨道梁100形成配合,防止车辆的稳定轮在通过轨道接缝时存在的颠簸明显、震动大、噪声大的问题,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下导轨10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凹凸结构602,且相邻两下导轨104通过所述凹凸结构602相互交错,如图1及图4所示,使得在相邻两轨道梁100发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接缝处的下导轨104可以相互交错,从而可以有效缩小接缝的长度,使得稳定轮在通过接缝的过程中,不会与接缝的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平稳、低震动、低噪声大的通过接缝。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两下导轨10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例如,所述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可以分别通过螺栓或螺钉50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的一端分别构造为凹凸结构602,第一连接板601与第二连接板602可以通过所述凹凸结构602相互交错,如图1及图4所示,且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的外表面分别与下导轨104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使得稳定轮在通过接缝的过程中,不会与接缝的边缘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平稳、低震动、低噪声大的通过接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既有线道床维修用钻孔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