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85960 发布日期:2021-10-08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 (Equipment transmission circuit, device and system ) 是由 曹平 黄锡汝 张可立 郑佳俊 李超 袁建辉 岳琼申 于 2021-07-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传输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热插拔识别装置30,第一差模电感以及第二差模电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备传输装置及设备传输系统。本发明无需额外添加用于热插拔识别电路的物理电线即可实现基于差分传输线的热插拔识别。(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quipment transmission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device, a hot plug identification device 30, a first differential mode inductor and a second differential mode inducto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devic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hot plug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line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additionally adding a physical wire for the hot plug identification circuit.)

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仪器设备系统中,由于工作环境的需要和限制,整个系统被设计成分立模式,包含采集设备、接驳设备、计算机平台,采集设备负责对物理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接驳设备负责将采集设备接入到计算机平台,完成对采集设备与计算机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接,同时支持对采集设备进行供电及充电。一般地,采集设备与接驳设备之间通过电缆进行互连。根据使用环境需要,电缆长度可为一米到几十米。根据功能需要,电缆内部包含几组电线,例如给采集设备供电的电源线组、接驳设备往采集设备传输数据的下行差分传输线组以及采集设备往接驳设备传输数据的上行差分传输线组,当要求在采集设备与接驳设备之间设立热插拔检测电路时,往往需要增加用于热插拔检测的物理电线,加剧电缆内部的电线资源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需额外添加物理电线用于热插拔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传输电路,用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及设备热插拔识别,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热插拔识别装置,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之间;

第二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另一线圈的一端之间,所述另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所述第二电容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所述第三电容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之间,所述第四电容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于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第一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容之间。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包括光电耦合器、第三共模电感,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光发射侧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之间,另一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所述另一线圈的输出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光发射侧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阴极通过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接收侧包括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级管包括发射极以及集电极,所述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射极接地。

一种设备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热插拔识别装置,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连接;

第二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通过物理地线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二差分传输装置、第三差模电感以及第四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传输线路和第四传输线路,所述第三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差模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差模电感分别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传输装置,所述设备传输装置包括上所述的设备传输电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传输系统,所述设备传输系统包括主设备、从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备传输电路、装置及系统,通过在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设置热插拔识别装置、第一差模电感以及第二差模电感构建一个能通直流信号的电流回路以完成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热插拔识别,通过所述第一差模电感将热插拔识别装置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进而通过第二差模电感接收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传输的直流检测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差模电感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回传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从而形成通直流信号的闭合回路,进而根据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确定主设备与从设备的连接状态。从而实现了在不额外添加物理电线的情况下实现热插拔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备传输电路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备传输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备传输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设备传输电路第四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有技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基于主设备传输至从设备,当主设备与从设备的距离较短时,可基于普通的单端传输,在所述距离较大时,基于单端传输的信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因此在长距离的信号传输中,运用差分传输消除干扰。基于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未上电的从设备接入到已上电的主设备时,主设备需要检测是否有从设备接入,从而打开供电开关给从设备上电,进而两个上电的主从设备基于差分传输线传输交流信号;当上电的从设备拔出于主设备或连接主从设备的连接线缆由于外部异常或线路内部异常而导致主从设备之间的传输线出现断开的时候,主设备需要检测两个设备之间是否断开,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额外添加物理电线实现热插拔识别,加剧了电线资源紧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传输电路,应用于设置有差分传输线的设备热插拔识别。

如图1所示,图1是基于差分传输线的设备热插拔识别的原理结构图。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不仅用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还可以用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热插拔识别,该设备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路10和第二传输线路20,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热插拔识别装置30,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和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之间;

第二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另一线圈的一端之间,所述另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可以包括LVDS(Low-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发送器,所述发送器用于输出低压差分传输信号,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中可以包括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器输出的低压差分传输信号,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用于连接所述主设备以及所述从设备,并将所述发送器发送的低压差分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器,进而完成主设备以及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路10和第二传输线路20,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和第二传输线路20用于传输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输出的低压差分信号至所述从设备,还可以用于传输所述从设备的发送器输出的低压差分信号至所述主设备,还可以用于传输直流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待传输信号为交流信号时,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信号与所述第二输线路20的信号数值相同,相位相反;在所述待传输信号为直流信号时,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直流信号值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直流信号值均为所述直流信号值的二分之一。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可以设置于所述主设备中,也可以与所述主设备建立电性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用于将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并输出相应的反馈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设为第一线圈L1,所述第一线圈L1串联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中,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另一线圈,设置为第二线圈L2,所述第二线圈L2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和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返回的直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以供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判断当前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差模电感包括第三线圈L3与第四线圈L4,所述第三线圈L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线圈L4,用于将接收到的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四线圈L4;所述第四线圈L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线圈L3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线圈L3的直流检测信号,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容C1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之间。

可选地,基于上述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可用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在实际的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与所述主设备建立连接,可以理解是,只有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主设备才能将待传输数据传输到所述从设备中。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所述主设备上电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直流检测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第一线圈L1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基于所述第一电容C1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因此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无法流经所述第一电容C1,只能通过所述第一线圈L1流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基于所述第三电容C3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只能传输至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第三线圈L3,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第三线圈L3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后,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第四线圈L4,所述第四线圈L4的其中一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后,基于所述第四电容C4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无法流经所述第四电容C4,只能通过所述第四线圈L4流入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后,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通过第二传输线路20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基于所述第二电容C2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因此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无法流到所述第二电容C2,只能通过所述第二线圈L2流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基于上述设备传输电路,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第一差模电感以及所述第二差模电感形成了直流检测信号的电流回路,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证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连接,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无法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证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间断开连接。基于上述热插拔识别过程,检测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后,将所述从设备上电。待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并且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均处于上电状态时,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输出低压差分信号,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传输到所述从设备,以使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接收到所述低压差分信号。

可选地,所述低压差分信号包括差模交流信号成分以及直流成分,为了避免将所述直流成分输入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基于电容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设置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串联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用于防止所述低压差分信号的直流成分传输至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将所述低压差分信号的差模交流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所述第二电容C2串联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之间,用于防止所述低压差分信号的直流成分传输至第二传输线路20以及将所述低压差分信号的差模交流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其中,电容的容值与所述低压差分信号的频率相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交流传输组件的放置方式可以为将两个电容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还可以是将两个电容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出端,还可以是将两个电容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入端,同时将另两个电容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出端。

可选地,在实际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基于外界的拔出操作或误操作,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会发生断开连接,此时所述主设备仍继续工作,即继续输出所述低压差分信号,但基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已经断开连接,所述从设备无法接收到所述主设备输出的低压差分信号,导致资源损耗。基于此,本方案提出一种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可实时检测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是否成功建立连接。在检测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断开连接时,控制所述主设备停止输出低压差分信号,待检测出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已再次建立连接时,控制所述主设备继续输出低压差分信号,以使所述从设备接收到所述主设备输出的低压差分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

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于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另一线圈串联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与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均为2个匝数相同、相位相同的线圈绕在同一磁芯上形成的四端器件。所述第一共模电感与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对于差模交流信号的电感抗很小从而很容易让差模交流信号通过,对共模高频干扰信号的电感抗很大从而抑制共模高频干扰信号通过,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设置第一共模电感,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出端设置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包括第五线圈L5以及第六线圈L6,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包括第七线圈L7以及第八线圈L8;所述第五线圈L5串联于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传输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输出的差模交流信号以及抑制共模高频干扰信号传输至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所述第六线圈L6串联于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之间,用于传输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输出的差模交流信号以及抑制共模干扰信号传输至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所述第七线圈L7串联于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之间,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差模交流信号至所述从设备以及抑制共模高频干扰信号传输至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所述第八线圈L8串联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之间,用于传输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差模交流信号至所述从设备以及抑制共模高频干扰信号传输至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完成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交流信号传输(即数据传输)的同时,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设置第一差模电感以及第二差模电感,根据所述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以及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构建一个能传输直流信号的电流回路,进而将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以构成用于设备热插拔识别的设备传输线路,根据所述电流回路传输所述直流检测信号,进而根据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判断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是否成功建立连接,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检测端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证明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进而确定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在所述信号检测端未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证明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进而确定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断开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无需添加额外的物理电线情况下完成了主设备与从设备间的热插拔识别,节省了电线资源。

可选地,基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包括光电耦合器、第三共模电感,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串联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光发射侧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之间,另一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所述另一线圈的输出端接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光发射侧,所述第三共模电感包括第九线圈L9和第十线圈L10,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第九线圈L9串联与所述光发射侧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之间,用于将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传输至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第一线圈L1中,所述第十线圈L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返回的直流检测信号,所述第四线圈L10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还包括光接收侧,用于根据所述光发射侧对直流检测信号的响应状态输出相应的反馈信号。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发射侧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阴极通过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其中一线圈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接收侧包括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级管包括发射极以及集电极,所述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射极接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发射侧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级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第九线圈L9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传输至第一传输线路10,在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形成电流闭合回路时,即所述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返回至所述光发射侧时,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反之则熄灭。其中,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可以是供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直流电源,例如驱动时序控制器工作的5V或者3.3V的输出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还可以采用蓄电池,例如锂电池、二次充电干电池、纽扣电池等来实现。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小于发光二极管的被击穿时的电压,也即小于其击穿电压。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所述主设备上电后,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成功建立连接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间通过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向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输入直流检测信号,所述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闭合回路回传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进而所述发光二极管导通,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

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断开连接时,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向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输入直流检测信号,因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间未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无法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进而所述发光二极管不导通,不发光。

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即导通)判断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是否建立连接,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即导通),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间构成闭合回路,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反之,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时(即截止),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间构成不了闭合回路,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接收侧包括光敏三级管,所述光敏三极管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发出光亮,所述光敏三极管接收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时,所述光敏三级管导通,此时所述光敏三级管的集电极为低电平;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不导通时,不发光,所述光敏三极管无法捕捉到光信号,即所述光敏三极管不导通,此时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为高电平。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设置有识别检测点,所述识别检测点用于反馈所述光敏三极管的状态。将所述光敏三级管的发射极接地,将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向所述光敏三级管输出偏置电压,在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连接时,所述光敏三级管导通,所述集电极为低电平时,所述识别检测点为低电平;反之,所述集电极为高电平,即所述识别检测点为高电平。

基于此,在识别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是否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确定所述识别检测点的状态直接判断,在所述识别检测点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成功连接,在所述识别检测点为高电平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断开链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主设备设置热插拔识别装置30,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根据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合而成的光电耦合器判断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是否建立连接,在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低电平时,证明所述光敏三极管导通,进而确定所述与所述光敏三极管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导通,进而确定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形成闭合回路,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连接。在所述集电极为高电平时,证明光敏三极管截止,进而确定所述发光二极管截止,进而确定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没有形成闭合回路,证明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本申请通过简单的光电耦合器即可直观得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热插拔连接状态,电路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地,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包括:

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路10和第二传输线路20,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热插拔识别装置30,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连接;

第二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一线圈L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线圈L2的输入端组合而成,所述组合的方式为在所述第一线圈L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线圈L2的输入端的连接处设置一个中心轴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相当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中心轴头连接。另外,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由所述第三线圈L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线圈L4的输出端组合而成,所述组合的方式为在所述第三线圈L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线圈L4的输出端的连接处设置一个中心轴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相当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中心轴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通过物理地线40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为了使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构成闭合回路,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地线40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以构成基于第一差分装置、物理地线40、第一差模电感、第二差模电感以及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闭合回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第二传输线路20,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分别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第三线圈L3以及第四线圈L4,进而通过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物理地线40,在所述物理地线40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后,进而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以构成所述直流检测信号的直流闭合回路。在所述信号检测端捕捉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代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形成了闭合电流回路,即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在所述信号检测端未获取所述直流信号时,代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没有电流回路,即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断开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通过物理地线40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所述物理地线40会将外界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传输到第二差模电感,进而所述第二差模电感会将所述高频干扰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导致实际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高频干扰信号,基于此,在所述物理地线40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之间,配置低通滤波器50,所述低通滤波器50由两个电容与一个普通电感组成,用于滤除从所述物理地线40引入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高频干扰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线圈L1以及所述第二线圈L2,以供所述第一线圈L1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以及所述第二线圈L2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

可选地,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入端包括所述第三线圈L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线圈L4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线圈L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流经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的直流检测信号,所述第四线圈L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流经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直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设置第一差模电感,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输出端,在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的输出端设置第二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物理地线40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连接,以构成一个通直流检测信号的设备传输电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实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热插拔识别,满足在无需添加额外的物理电线的情况下,实现热插拔识别。

可选地,基于第三实施例,参照图4,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二差分传输装置、第三差模电感以及第四差模电感,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传输线路和第四传输线路,所述第三传输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差模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的输出端通过第四差模电感分别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可用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信号传输,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传输线路60和第四传输线路70,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以及第四传输线路70的输入端与所述从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以及第四传输线路70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设备的接收器连接,用于将所述从设备的发送器输出的低压差分信号传输至所述主设备的接收器,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差分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用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信号互传。

可选地,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配合以用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热插拔识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7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差模电感输出的直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以及所述第三传输线路70中,以供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以及所述第四传输传输线路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

可选地,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三差模电感与第四差模电感,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7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差模电感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路60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路7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的信号检测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差模电感包括第十一线圈L11以及第十二线圈L12,所述第四差模电感包括第十三线圈L13以及第十四线圈L14。

可选地,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所述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与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设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四共模电感以及第五共模电感,所述第四共模电感包括第十五线圈L15以及第十六线圈L16,所述第五共模电感包括包括第十七线圈L17以及第十八线圈L19,所述第四共模电感与所述第五共模电感与上述的第一共模电感以及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基于上述设备传输电路,所述直流检测信号的具体流向为:将所述主设备上电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向已连接的第一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输出直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差模电感接收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路10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传输至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进而通过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进而通过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通过第三传输线路60以及所述第四传输线路70传输至所述第四差模电感的输入端,进而通过所述第四差模电感的输出端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以构成直流检测信号的闭合回路。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获取到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低电平,代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信号检测端无法获取所述直流检测信号时,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高电平,代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差分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差分传输装置配合形成通直流检测信号的设备传输电路,通过所述设备传输电路在完成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信号互传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之间的热插拔识别。

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传输方法,所述设备传输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热插拔识别,所述设备传输方法包括:将所述主设备上电后,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输出直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直流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差分传输装置;进而根据所述直流检测信号获取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识别检测点的状态,进而根据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识别检测点的状态判断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是否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识别检测点的状态判断所述主设备与从设备是否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识别检测点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连接;在所述热插拔识别装置30的识别检测点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断开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传输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发明设备传输装置中使用了上述设备传输电路,因此,本发明设备传输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上述设备传输电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给一种设备传输系统,所述设备传输系统包括主设备、从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设备传输电路,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设备的发送器连接,所述设备传输电路的所述第一传输线路10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从设备的接收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485总线设备自动提速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