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014766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Hoisting device and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郭延义 张亚楠 许崇伟 赵欣 何江江 胡董超 代国彬 于 2020-06-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底板、配重块、支撑部、导向轮、起重部和钢丝绳,配重块设置于底板上,支撑部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为朝远离配重块的方向延伸的吊装端,导向轮设置于支撑部的吊装端并与吊装端连接,起重部设置于底板上,钢丝绳一端绕过导向轮,另一端与起重部连接。由于上述吊装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各部件的尺寸,因此具有较广的吊装面,能完成起重高度高、起重重量大的吊装作业,另外,由于上述吊装装置为独立的吊装结构,无需与其它结构进行连接,因此不会产生后期补洞的问题。此外,上述吊装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oisting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Hoisting device includes bottom plate, balancing weight, supporting part, leading wheel, jack-up portion and wire rope, and the balancing weight sets up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supporting part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is the hoist and mount end of the orientation extension of keeping away from the balancing weight, and the leading wheel sets up in the hoist and mount end of supporting par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ist and mount end, and jack-up portion sets up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leading wheel is walked around to wire rope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The hoisting device can select the sizes of all parts according to actual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so that the hoisting device has a wider hoisting surface, can finish hoisting operation with high hoisting height and large hoisting weight, and is an independent hoisting structure without being connected with other structures, so that the problem of hole patching in the later period can be avoided.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hoisting device is simple in steps, 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场施工过程中,吊装作业往往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不同的构件选用相适应的吊装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汽车吊、塔吊、履带吊是常见的吊装设备。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该类机械无法适应现场工况或者不满足经济性要求。

目前,也有一些施工现场会采用小型吊装工具来进行吊装作业,然而,现在普遍运用的一些小型吊装工具由于其支架承载力的限制,其吊装高度和吊装重量都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且此类机具往往是采用与结构连接的方式来固定,吊装作业结束后,会产生后期补洞等遗留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吊装工具存在吊装高度和吊装重量受到限制而且会产生后期补洞的问题,提供一种起重高度高、起重重量大而且无需后期补洞的吊装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一种吊装装置,包括:

底板;

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支撑部,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为朝远离所述配重块的方向延伸的吊装端;

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吊装端并与所述吊装端连接;

起重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钢丝绳,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另一端与所述起重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并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为定向轮,所述定向轮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定向轮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均形成三角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端为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通过安装部与所述吊装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的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安装杆穿设于所述导向轮。

上述吊装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现场确定占地大小以及离地高度,确定底板的尺寸、支撑部的高度以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板的连接角度;

将所述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底板;

将导向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将配重块和起重部安装于所述底板;

将钢丝绳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另一端与所述起重部连接,完成所述吊装装置的施工。

上述吊装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现场工况确定吊装装置的占地大小以及离地高度,然后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并将各个部件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由于上述吊装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各部件的尺寸,因此具有较广的吊装面,能完成起重高度高、起重重量大的吊装作业,另外,由于上述吊装装置为独立的吊装结构,无需与其它结构进行连接,因此不会产生后期补洞的问题。此外,上述吊装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吊装装置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吊装装置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包括底板10、配重块20、支撑部30、导向轮40、起重部50和钢丝绳60,配重块20设置于底板10上,支撑部30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为朝远离配重块20的方向延伸的吊装端300,导向轮40设置于支撑部30的吊装端300并与吊装端300连接,起重部50设置于底板10上,钢丝绳60一端绕过导向轮40,另一端与起重部50连接。

上述吊装装置1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现场工况确定吊装装置1的占地大小以及离地高度,然后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并将各个部件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由于上述吊装装置1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各部件的尺寸,因此具有较广的吊装使用面,能完成起重高度高、起重重量大的吊装作业,另外,由于上述吊装装置1为独立的吊装结构,无需与其它结构进行连接,因此不会产生后期补洞的问题。

底板10是为整个吊装装置1提供支撑,底板10的尺寸可以根据现场工况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为矩形钢板。底板10上设置有配重块20,配重块20是用于增加自身重量来保持平衡的重物,以保证在吊装过程中保持平衡,进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20为铁块。配重块20与导向轮40设置于支撑部30的相对两侧,即,配重块20的设置方式为后置式,以满足受力要求。配重块20的具体重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上垂直设置多根钢筋,多根钢筋平行设置。相应地,配重块20可以开设与钢筋匹配的孔洞,以便钢筋***孔洞中,从而将配重块20设置于底板10上。根据施工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配重块20,进而满足不同的受力要求。另外,配重块20与底板10之间可以不设置连接关系,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在吊装过程中配重块20移出底板10,可以在底板10上设置固定块,以防止配重块20滑出底板10。同时,也可以在底板10上开设凹槽用于容纳配重块20的底部,固定块和凹槽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吊装装置1还包括移动部70,移动部70设置于底板10下方并与底板10可拆卸连接。在底板10的下方设置移动部70,可以方便吊装装置1的移动,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70为定向轮,定向轮的数量为4个,4个定向轮分布于底板10的四个顶角处。在底板10下方设置定向轮能够使吊装装置1能够快速改变作业位置,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移动部70与吊装装置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当吊装装置1移动到施工位置时,拆除定向轮,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吊装装置1发生移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待再次需要移动吊装装置1时,再将定向轮安装于底板10。另外,移动部70采用只能朝特定方向滚动的定向轮,进一步提高吊装装置1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支撑部30为导向轮40的安装提供支撑点,支撑部30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为吊装端300。吊装端300为自由端,为了方便吊装,吊装端300伸出底板10外,即吊装端300在底板10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底板10外部。可以通过调整支撑部30与底板10之间的连接角α的角度大小进而调整吊装装置1的离地高度。例如,当需要较高的离地高度时,可以减小支撑部30与底板10之间的连接角α的角度;反之,当需要较低的离地高度时,可以增大支撑部30与底板10之间的连接角α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0与底板10可拆卸连接,例如,采用螺栓连接,可以使得吊装装置1重复利用,节约施工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0包括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第一支撑架32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34连接,第二支撑架34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32连接。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在底板10上的连接点分别位于底板10的两个相对侧边上,从而使得施加在底板10上的力更加均匀,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更进一步地,支撑部30还包括加强杆36,加强杆36位于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之间并与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连接。加强杆36可以增加支撑部30的强度,防止在吊装过程中,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发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杆36、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均为钢结构,加强杆36为钢管,其与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的之间为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与底板10均形成三角形结构。由于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的结构相同,这里以第一支撑架32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32包括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第一支撑杆320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22连接;第二支撑杆322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20连接。第一支撑杆320、第二支撑杆322和底板10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提高了第一支撑架32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与底板10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现场安装于底板10上,并且在施工完成后,还可以实现材料的回收利用,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而且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具体地,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均通过钢板与底板20连接。钢板一端与底板10焊接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孔洞,螺栓穿过孔洞与第一支撑杆320或第二支撑杆322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与底板10的可拆卸连接。另外,可以在第一支撑杆320或第二支撑杆322与底板10的连接处设置两块钢板,第一支撑杆320或第二支撑杆322位于两块钢板之间,从而提高连接的强度。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杆320和第二支撑杆322与底板10的连接处设置的钢板为镀锌钢板310,并通过螺栓312将镀锌钢板310与第一支撑杆320或第二支撑杆322连接,以提高连接处的强度。此外,镀锌钢板310与底板10之间采用8mm厚焊缝连接。

导向轮40是用于钢丝绳60的绕过,同时节省吊装所需要的力。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导向轮40是设置于支撑部30的吊装端300并与吊装端3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吊装端300为第一支撑架32和第二支撑架34的连接处。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轮40通过安装部80与吊装端300连接。安装部80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板800和第二安装板802、以及位于第一安装板800和第二安装板802之间并与第一安装板800和第二安装板802连接的安装杆804,第一安装板800与第一支撑架32连接,第二安装板802与第二支撑架34连接,安装杆804穿设于导向轮40。导向轮40设置于第一安装板800和第二安装板802之间,安装杆804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板800、导向轮40和第二安装板802,并与第一安装板800和第二安装板8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杆804为M30的8.8级螺杆,导向轮40为铸铁滑轮40。

以下结合图1-2对上述吊装装置1的应用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一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现场确定占地大小以及离地高度,确定底板10的尺寸、支撑部30的高度以及所述支撑部30与所述底板10的连接角度。根据规范确定支撑部30与底板10的连接角度,然后确定底板10和支撑部30的尺寸。

步骤二、将支撑部30安装于底板10。待底板10和支撑部30的尺寸确定好以后,将材料运输至指定位置,安装好支撑部30以后,将支撑部30与底板10连接。

步骤三、将导向轮40安装于支撑部30,将配重块20和起重部50安装于底板10。在支撑部30安装完成后,将导向轮40安装于支撑部30远离底板10的一端,配重块20和导向轮40分别位于支撑部30的相对两侧。

步骤四、将钢丝绳60一端绕过导向轮40,另一端与起重部50连接,完成吊装装置1的施工。在施工时,钢丝绳60一端吊有待吊装的构件,另一端与起重部50连接,当开启起重部50以后,起重部50卷绕钢丝绳60,使得钢丝绳60的长度缩短,从而实现构件的吊装。此外,待支撑部30安装完成后,在吊装装置1的底部和顶部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形状以及设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上述吊装装置1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吊装装置1可以在现场完成安装,能够适应各种工况。

(2)采用放置配重块20来平衡吊重,无需在结构上开洞,避免了吊装装置1对结构的影响。

(3)通过在底板10的底部设置定向导向轮40,使吊装装置1在改变作业位置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4)上述吊装装置1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带限位功能的变幅平衡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