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文档序号:1808831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Air outlet structure, stand and vehicle ) 是由 张晗 张浩斌 王韬 葛家 田光明 于 2021-08-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该出风结构包括:风管;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二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引风通道配置成使得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第一气流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第二气流相交并将彼此打散。通过使用上述的出风结构,本发明车辆可以扩大送风范围,显著提升送风的均匀性,并可防止直吹乘客。(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outlet structure, a stand column and a vehicle. This air-out structure includes: an air duct; a first outlet and a second outlet configured to be spaced apart from an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 first air-inducing channel extending from the air duct to the first air outlet and a second air-inducing channel extending from the air duct to the second air outlet,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air-inducing channels are configured such that a first air flow flowing from the first air outlet intersects a second air flow flowing from the second air outlet and breaks apart from each other. By using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the vehicle can enlarge the air supply range, remarkably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air supply and prevent direct blowing passengers.)

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为了给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通常会在汽车内设置通风系统,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送风换气和温度调节。通风系统包括进风口和通风口。进风口一般布置在汽车发动机舱左上角且靠近前风挡玻璃左下角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汽车的正压力区,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车内,同时这个位置也相对较高,汽车废气、灰尘等污染物相对较少,也可以保证进入车厢内空气的质量。通风口(或称泄压口、换气口)一般布置在汽车后备箱的两侧,后轮拱的下方或者左右侧围上。这个位置是汽车的负压区,压力要低于汽车前部和车厢内。当汽车的通风系统开启后,风机转动,车外新鲜空气不断从进风口被抽吸进来。接着,新鲜空气顺着通风管路从布置在车厢内的出风口进入车厢。空气进入车厢后,车厢内的压力增加,使得车厢内的空气从处于负压区的通风口流出,从而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通风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以便对进入车厢内的空气进行调节。

现有技术中汽车通风系统的出风口通常布置在靠近仪表盘的位置,使得通风系统能够方便地对汽车前排的局部环境进行制热、制冷和通风换气,并能在低温环境下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然而,大部分低配置汽车在后排都没有设置出风口,导致通风系统出风不均匀,前后排温度存在差异,极大地降低了驾乘人员的使用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发展出一种布置在车辆立柱上的出风结构。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281182U公开了一种具有出风结构的车辆立柱和车辆。在该车辆立柱中设有沿立柱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风道,在该车辆立柱上设有立柱出风单元,以便将风道与车辆的座舱相连通,并且对应于立柱出风单元还设有可控制通断的风门组件。该出风结构能够改善汽车后排空间与前排空间出风不均的情况。但是,该出风结构通过布置在立柱上的多个出风微孔进行出风,从出风微孔吹出的风会直吹乘客且送风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出风结构具有直吹乘客和送风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管;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二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引风通道配置成使得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第一气流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第二气流相交并将彼此打散。

在本发明的出风结构中,包括风管、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第一引风通道配置成从风管延伸到第一出风口,第二引风通道配置成从风管延伸到第二出风口,并且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配置成使得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第一气流能够与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第二气流相交并将彼此打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可以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打散的作用范围更大,从而增强打散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互平行”是指第一出风口的沿其高度(也可称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第二出风口的沿其高度(也可称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以便提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出风口的高度或长度方向上共同覆盖的范围。在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共同覆盖的范围增大的情况下,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又被彼此打散,因此可以显著扩大送风范围,实现立体送风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直吹乘客。另外,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的设置,还能够增强对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导流作用,提高送风效率。

在上述出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为缝隙状的开口。通过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配置成缝隙状的开口,可以起到隐藏出风口的作用,实现隐藏式出风。

在上述出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高宽比的范围分别为≥8。通过设置合适的高宽比,可以使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具有相对较小的宽度,以满足隐藏式出风的需要,同时可以使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具有相对较大的高度(也可称为“长度”),从而保证该出风结构具有较大的出风口面积和通风量。

在上述出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管包括: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一出风段和所述第二出风段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在所述第一出风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引风通道相配的第一出口,并且在所述第二出风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引风通道相配的第二出口;和进风段,所述进风段通过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间隔出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所述第一进风段与所述第一出风段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风段与所述第二出风段相连通。在一个风管内设置可供第一气流流通的第一进风段和第一出风段以及可供第二气流流通的第二进风段和第二出风段,可以使风管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从而获得更大的通风量。

在上述出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出风段内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摆叶组件,所述第一摆叶组件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一摆叶和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第一摆叶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上且可朝向所述第一出口的方向上下摆动;并且在所述第二出风段内形成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摆叶组件,所述第二摆叶组件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二摆叶和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摆叶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上且可朝向所述第二出口的方向上下摆动。通过在第一出风段内设置第一摆叶组件,在第二出风段内设置第二摆叶组件,可以扩大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高度方向上的出风范围,进一步提高出风的均匀性。

在上述出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进风段内设有风阀,所述风阀配置成可调节所述第一进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段内的风量。通过在进风段内设置风阀,可以方便地调节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内的风量,进而使从第一出风段流出的第一气流和从第二出风段流出的第二气流的风量可调节,以产生多样的搭配组合,获得更加均匀的出风效果。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出风结构具有直吹乘客和送风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柱。该立柱包括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中,所述出风结构布置在所述立柱内;并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定位在所述立柱的第一纵向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定位在所述立柱的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的第二纵向壁上。通过使用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本发明立柱能够显著扩大送风范围,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可防止气流直吹乘客。

在上述立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以形成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并且所述第二端部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出风段相配以形成所述第二引风通道。通过设置导风板,并且将导风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配置成分别与第一纵向壁和第二出风段相配以形成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可以使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结构更加紧凑,设计更加合理。

在上述立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成为从所述导风板的本体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一出口的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出风段上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一内壁相抵靠,并且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以形成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弧形壁配置成与第一出风段上靠近导风板的本体的第一内壁相抵靠,可以防止第一气流从第一出风段和第一端部之间的装配间隙处流出而降低出风效率。弧形壁与第一纵向壁间隔出的第一引风通道,可以使从第一出口流出的第一气流方便地从第一出风段内流出,以提高出风效率。另外,弧形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纵向壁的配合,可以使第一气流从第一出风口流出后受到导风板本体的影响而产生康达效应,从而沿着贴近导风板本体的方向流动,进一步提高导流效果。

在上述立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段具有抵靠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纵向壁的第一内壁和靠近所述第二出风段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侧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向壁的方向间隔出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端部沿着所述水平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出口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壁配置成可覆盖所述第一出口,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壁之间间隔出所述第一引风通道。第一端部和第一纵向壁均配置成沿水平方向延伸,以间隔出同样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引风通道,可以增强第一引风通道的导流作用。另外,通过上述的配置还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产品。

在上述立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风段具有可抵靠在所述第二纵向壁上的导流支架,所述导流支架具有从所述第二出口倾斜地朝向所述第二纵向壁延伸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导流壁,所述第二端部配置成从所述导风板的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出口延伸且与所述导流壁相平行以形成所述第二引风通道。通过设置第二引风通道,可以使第二出风段内的第二气流更加方便地导流出去,以提高出风效率。另外,第二端部配置成与第二出风段上的导流壁相平行以形成第二引风通道,能够进一步减小风阻,提高导流效果。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出风结构具有直吹乘客和送风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或者包括根据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立柱。通过上述的配置,本发明车辆能够显著扩大送风范围,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可防止气流直吹乘客。

方案1:

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

风管;

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

第一引风通道和第二引风通道,所述第一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引风通道从所述风管延伸到所述第二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引风通道配置成使得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第一气流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第二气流相交并将彼此打散。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为缝隙状的开口。

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高宽比的范围分别为≥8。

方案4:

根据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包括:

第一出风段和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一出风段和所述第二出风段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在所述第一出风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引风通道相配的第一出口,并且在所述第二出风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引风通道相配的第二出口;和

进风段,所述进风段通过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间隔出第一进风段和第二进风段,所述第一进风段与所述第一出风段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风段与所述第二出风段相连通。

方案5:

根据方案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出风段内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摆叶组件,所述第一摆叶组件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一摆叶和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第一摆叶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上且可朝向所述第一出口的方向上下摆动;并且

在所述第二出风段内形成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摆叶组件,所述第二摆叶组件包括多个彼此间隔的第二摆叶和第二连杆,每个所述第二摆叶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杆上且可朝向所述第二出口的方向上下摆动。

方案6:

根据方案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段内设有风阀,所述风阀配置成可调节所述第一进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段内的风量。

方案7:

一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根据方案1-6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中,

所述出风结构布置在所述立柱内;并且

所述第一出风口定位在所述立柱的第一纵向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定位在所述立柱的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的第二纵向壁上。

方案8:

根据方案7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以形成所述第一引风通道,并且所述第二端部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出风段相配以形成所述第二引风通道。

方案9:

根据方案8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配置成为从所述导风板的本体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一出口的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出风段上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一内壁相抵靠,并且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一纵向壁间隔开以形成所述第一引风通道。

方案10:

根据方案8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段具有抵靠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纵向壁的第一内壁和靠近所述第二出风段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侧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向壁的方向间隔出所述第一出口;

所述第一端部沿着所述水平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出口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接,并且所述第一纵向壁配置成可覆盖所述第一出口,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壁之间间隔出所述第一引风通道。

方案11:

根据方案8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风段具有可抵靠在所述第二纵向壁上的导流支架,所述导流支架具有从所述第二出口倾斜地朝向所述第二纵向壁延伸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导流壁,所述第二端部配置成从所述导风板的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出口延伸且与所述导流壁相平行以形成所述第二引风通道。

方案12: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方案1-6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或者包括根据方案7-11任一项所述的立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车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沿着图2所示的A-A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沿着图6所示的B-B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的正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的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装配在立柱上沿着图8所示的C-C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沿着图11所示的D-D剖面线获得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11、立柱;11a、A柱;11b、B柱;11c、C柱;111、第一纵向壁;1111、弧形段;112、第二纵向壁;12、出风结构;121、风管;211、第一出风段;2111、第一出口;2112、第一内壁;2113、第一侧壁;212、第二出风段;2121、第二出口;2122、导流支架;2122a、导流壁;2122b、斜壁;2122c、直壁;2123、第二内壁;213、进风段;2131、第一进风段;2132、第二进风段;2133、隔板;2134、风阀;21341、叶片;21342、转轴;2135、进风口;122、第一出风口;123、第二出风口;124、第一引风通道;125、第二引风通道;126、导风板;261、第一端部;2611、弧形壁;262、第二端部;263、本体;127、第一摆叶组件;271、第一摆叶;272、第一连杆;128、第二摆叶组件;281、第二摆叶;28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出风结构具有直吹乘客和送风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12。该出风结构12包括:风管121;第一出风口122和第二出风口123,第一出风口122和第二出风口123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第一引风通道124和第二引风通道125,第一引风通道124从风管121延伸到第一出风口122,第二引风通道125从风管121延伸到第二出风口123,并且第一引风通道124和第二引风通道125配置成使得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的第一气流F1与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23流出的第二气流F2相交并将彼此打散。

本文中提及的术语“康达效应”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说明,是指流体(水流或气流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术语“高宽比”是指物体在其高度(或者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与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的比值。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车辆1为轿车。替代地,本发明车辆1也可为SUV、MPV、面包车或者其它合适的车辆。该车辆1包括立柱1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立柱11可以采用合适的钢材通过焊接、液压成型或者其它合适的工艺制成,使其具有较强的刚度,以起到支撑车身结构的作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立柱11靠近车厢内的一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进行包裹,以起到减振、消音、减轻车身重量等作用。立柱11包括位于车辆1的前部的A柱11a(或称为“前柱”)、位于车辆1的中部的B柱11b(或称为“中柱”)、和位于车辆1的后部的C柱11c(或称为“后柱”)。A柱11a、B柱11b、和C柱11c均沿车辆1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车辆1右侧的B柱11b上设置有出风结构12。出风结构12配置成通过通风管路(图中未示出)与车辆1的通风系统(图中未示出)相连通,使得经通风系统处理后的气流能够方便地输送经车厢内,从而实现通风换气和温度调节的目的。替代地,该出风结构12也可配置在车辆1的其它合适的立柱上,例如A柱11a上、C柱11c上等。替代地,该出风结构12也可配置在车辆1的其它合适的位置上,例如顶棚上。

下面,结合图2-图7详细介绍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2-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出风结构12包括风管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出风口123、第一引风通道124、第二引风通道125、和导风板126。风管121布置在立柱11内,使得风管121可隐藏在立柱11的内部而不被用户看到,以起到美观的作用。风管121采用合适的树脂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风管121包括第一出风段211、第二出风段212、和进风段213。第一出风段211和第二出风段212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在第一出风段211上形成可连通第一出风口122的第一出口2111,并且在第二出风段212上形成可连通第二出风口123的第二出口2121。基于图3所示的方位,第一出风段211配置成从进风段213的上部朝向左上侧延伸并抵靠在立柱11的第一纵向壁111上。相应地,第二出风段212配置成从进风段213的上部朝向右上侧延伸并抵靠在立柱11的第二纵向壁112上,使得风管121呈现大致“Y”形的形状。通过上述的配置,使得风管121的结构更加简单,以充分利用立柱11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替代地,第一出风段211配置成从进风段213朝向右上侧延伸并抵靠在第二纵向壁112上,并且第二出风段212配置成从进风段213朝向左上侧延伸并抵靠在第一纵向壁111上。替代地,风管121也可配置成两根独立的风管或者其它合适的形式。

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出风段211具有靠近导风板126一侧的第一内壁2112。第一内壁2112配置成与导风板126相抵靠,以防止第一气流F1从第一出风段211和导风板126之间的装配间隙处流出而降低出风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段211内还设置有第一摆叶组件127。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摆叶组件127包括9个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均匀间隔的第一摆叶271和第一连杆272。替代地,第一摆叶27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9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如图4所示,并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每个第一摆叶271均配置成朝向右侧摆动,即朝向第一出口2111的方向摆动。第一摆叶271摆动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为55°、60°、65°等。每个第一摆叶271均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连杆272上。第一连杆272配置成与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第一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通过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连杆27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摆叶271上下摆动,进一步扩大第一气流F1的出风范围。

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出风段212具有靠近导风板126一侧的第二内壁2123。第二内壁2123配置成与导风板126相抵靠,从而防止第二气流F2从第二出风段212和导风板126之间的装配间隙处流出而降低出风效率。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出风段212具有抵靠在第二纵向壁112上的导流支架2122。导流支架2122包括依次相接的直壁2122c、斜壁2122b、和导流壁2122a。直壁2122c抵靠在第二纵向壁112上。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斜壁2122b配置成从直壁2122c的末端朝向右下方延伸到第二出口2121。导流壁2122a配置成从第二出口2121朝向左下方延伸到第二纵向壁112的边缘。

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二出风段212内还设置有第二摆叶组件128。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摆叶组件128包括9个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均匀间隔的第二摆叶281和第二连杆282。替代地,第二摆叶28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9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如图4所示,并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每个第二摆叶281均配置成朝向左侧摆动,即朝向第二出口2121的方向摆动。第二摆叶281摆动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为55°、60°、65°等。每个第二摆叶281均配置成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连杆282上。第二连杆282配置成与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第二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通过控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连杆28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二摆叶281上下摆动,进一步扩大第二气流F2的出风范围。

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进风段213具有可与车辆1的通风系统相连通的进风口2135,以便接收来自通风系统的气流。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进风段213还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隔板2133,以便将进风段213间隔出第一进风段2131和第二进风段2132。第一进风段2131配置成与第一出风段211相连通。相应地,第二进风段2132配置成与第二出风段212相连通。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进风段213内靠近进风口2135的位置设置有风阀2134,以便调节第一进风段2131和第二进风段2132的风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风阀2134包括叶片21341和转轴21342。叶片21341配置成围绕转轴21342旋转,以便调整叶片21341在进风段213内的角度。转轴21342配置成与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以便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来控制叶片21341的旋转角度。第三电机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导风板126为单一零件并布置在彼此相对的第一纵向壁111和第二纵向壁112之间。导风板126独立于第一纵向壁111和第二纵向壁112单独形成。导风板126的配置,不仅能够引导风向,还能够有效地遮挡风管121,起到美观的作用。导风板126可以采用PP、ABS或者其它合适的树脂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以便简化制造工艺。

如图4所示,导风板126包括第一端部261、第二端部262、和本体263。本体263配置成为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形板。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体263为朝向远离立柱11的方向隆起的弧形本体,具有符合实际需要的预定弧度。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第一端部261配置成从本体263的右端朝向远离本体263的方向延伸到第一出风段211上的第一出口2111,即倾斜地朝向右上方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61为弧形壁2611,并且弧形壁2611朝向远离第一出风段211的方向突起。第一纵向壁111具有与弧形壁2611大致平行的弧形段1111。弧形段1111与弧形壁2611彼此间隔形成第一引风通道124,并且弧形段1111的末端与弧形壁2611配合形成第一出风口122。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2为大致缝隙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使得第一出风口122不易被用户察觉,以起到隐藏出风口的作用,进而实现隐藏式出风,同时也具有美化效果。第一出风口122的高宽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8。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2的宽度为5mm,并且第一出风口122的高度为200mm,即第一出风口122的高宽比为40。通过设置合适的高宽比,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22具有较小的宽度,以实现隐藏式出风的目的,同时可以获得较大的出风口面积,以提高出风量。可以理解的是,经通风系统输送到第一出风段211的第一气流F1可以方便地从第一出口2111沿着第一引风通道124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通过设置第一引风通道124,可以提高第一出风段211的出风效率。另外,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的第一气流F1会受到导风板126的影响而产生康达效应,因此沿着贴近本体263的方向流动。具体地,如图4中箭头方向所示,第一气流F1首先朝向右侧流动,接着受到第一引风通道124的引导转为朝向左侧流动。

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端部262配置成从本体263的左侧朝向右上方延伸到第二出风段212的第二出口2121。替代地,第二端部262也可配置成从本体263的右侧朝向左上方的位置延伸到第二出风段212的第二出口2121,而第一端部261配置成从本体263的左侧朝向左上方延伸到第一出风段211的第一出口2111。此时,第一出风段211和第二出风段212的位置互换,第一纵向壁111和第二纵向壁112的位置也互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端部262的末端配置成与导流支架2122的导流壁2122a大致平行,并间隔出第二引流通道125。在导流壁2122a的末端与第二端部262配合形成第二出风口123。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23为大致缝隙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使得第二出风口123的竖直中线与第一出风口122的竖直中线相互平行。缝隙状的开口设置,可以使第二出风口123不易被用户察觉,以起到隐藏出风口的作用,进而实现隐藏式出风,同时也具有美化效果。第二出风口123的高宽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8。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23的宽度为5mm,并且第二出风口123的高度为200mm,即第二出风口123的高宽比为40。通过设置合适的高宽比,可以使第二出风口123具有较小的宽度,以实现隐藏式出风的目的,同时可以获得较大的出风口面积,以提高出风量。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23配置成具有与第一出风口122相同的宽度和高度,即第二出风口123和第一出风口122也具有相同的高宽比,使得第二出风口123和第一出风口122具有相同的出风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经通风系统输送到第二出风段212的第二气流F2可以方便地从第二出口2121沿着第二引风通道125流动,并从第二出风口123流出。通过设置第二引风通道125,可以提高第二出风段212的出风效率。如图4中箭头方向所示,第二气流F2从第二出风段212内朝向位于左侧的第二出口2121流动,接着受到第二引风通道125的引导转为朝向左下方流动。此时,第一气流F1和第二气流F2可以在靠近第二出风口123的位置相交并将彼此打散,不仅可以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而且可以扩大气流分布的范围,显著提升出风结构12的出风的均匀性。

下面,结合图8-图13详细介绍本发明出风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8-图10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出风结构12包括风管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出风口123、第一引风通道124、第二引风通道125、和导风板126。风管121包括第一出风段211、第二出风段212、和进风段213。在第一出风段211上形成可连通第一出风口122的第一出口2111,并且在第二出风段212上形成可连通第二出风口123的第二出口2121。

基于图9所示的方位,第一出风段211配置成从进风段213的上部朝向左上侧延伸并抵靠在立柱11的第一纵向壁111上。如图8所示,并基于图8所示的方位,第一纵向壁111配置成从立柱11的右侧大致沿水平方向向左延伸,并与位于立柱11左侧的第二纵向壁112彼此间隔。如图10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出风段211具有抵靠在第一纵向壁111上的第一内壁2112和靠近第二出风段212的第一侧壁2113。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内壁2112和第一侧壁2113在垂直于第一纵向壁111的方向上间隔出一定距离以形成第一出口2111。

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段211内还设置有第一摆叶组件127。如图9、图12和图1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摆叶组件127包括9个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均匀间隔的第一摆叶271和第一连杆272。替代地,第一摆叶27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9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如图10所示,并基于图10所示的方位,每个第一摆叶271均配置成朝向左侧摆动,即朝向第一出口2111的方向摆动。

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导风板126布置在彼此间隔的第一纵向壁111和第二纵向壁112之间。如图10所示,导风板126包括第一端部261、第二端部262、和本体263。本体263配置成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形板。基于图10所示的方位,第一端部261配置成从本体263沿大致水平的方向向右延伸到第一出口2111并抵靠在第一侧壁2113上。换言之,第一端部261与本体263为一体的方形板结构。如图10所示,第一纵向壁111可覆盖第一出口2111,并且从第一出口2111沿大致水平的方向向左延伸。因此,第一纵向壁111和导风板126的第一端部261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出预定距离以形成第一引风通道124。此时,第一引风通道124也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预定距离可以是5mm,或者比5mm大或小的其它合适的距离。在第一纵向壁111的左侧末端处,第一纵向壁111与第一端部261配合形成第一出风口122。可以理解的是,经通风系统输送到第一出风段211的第一气流F1可以方便地从第一出口2111沿着第一引风通道124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其它部分可与第一实施例配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中箭头所示,第一气流F1朝向位于左侧的第一出口2111流动,然后受到第一引风通道124的引导大致沿水平向左的方向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第二气流F2在第二出风段212内朝向位于左侧的第二出口2121流动,接着受到第二引风通道125的引导转为朝向左下方流动。第一气流F1和第二气流F2在靠近第二出风口123的位置相交并将彼此打散,不仅可以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而且可以扩大气流分布的范围,显著提升出风结构12的出风的均匀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的出风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