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

文档序号:730818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 (Multi-energy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 是由 卢源 邵金雁 卢迪 于 2020-12-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包括多用途槽段(200)和多个标准段(100),标准段(1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和标准段行车隧道(120),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标准段左管廊仓(111)、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和标准段右管廊仓(113),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上下连通,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顶部设有标准段透光板(1121)。该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可实现在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地区,主要的地下市政设施与交通设施更高程度的共构与集成,从而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强化设施安全性并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energy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which comprises a multi-purpose groove section (200) and a plurality of standard sections (100), wherein the standard sections (100) comprise standard section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areas (110) and standard section driving tunnels (120) which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standard section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areas (110) comprise a standard section left pipe gallery (111), a standard section ventilation light collecting area (112) and a standard section right pipe gallery (113)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left to right, the standard section ventilation light collecting area (112)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andard section driving tunnels (120) up and down, and the top of the standard section ventilation light collecting area (112) is provided with a standard section light-transmitting plate (1121). The multifunctional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can realize higher-degree co-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ain underground municipal facilities and traffic facilities in a high-strength developed urban central area, so that the spa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facility safety is enhan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reduced.)

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地下设施中的地下道路、市政综合管廊、重力管道、地下人行通道等均有解决方案,但各自独立缺乏整合。在高强度开发条件下,浅层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为此需要精细化的利用方案。地下功能需求多样化,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空间矛盾,为此地下公用基础设施需要一体化的方案。地下设施建安投资高昂,地下公用基础设施需要增强共构、共面、共用以减少基坑开挖、围护和工程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使用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该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可实现在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地区,主要的地下市政设施与交通设施更高程度的共构与集成,从而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强化设施安全性并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包括多用途槽段和多个标准段,相邻的两个标准段首尾对应连接,相邻的标准段与多用途槽段首尾对应连接,标准段内含有上下设置的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和标准段行车隧道,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标准段左管廊仓、标准段通风采光区和标准段右管廊仓,标准段通风采光区与标准段行车隧道上下连通,标准段通风采光区的顶部设有标准段透光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升地下空间使用效率

通过对城市道路下方地下空间的精细化利用,走廊统筹了原本分散、独立建设的车行隧道、人行过街、综合管廊和雨水污水重力流管线等市政功能。这提升了地下设施的集约度,增强了地下空间使用效率,在较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更多、更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

2、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包括多用途孔槽在内的走廊内的节点设施使得走廊中各功能之间实现了连通。这保证了各系统在检修和应急疏散和救援状态下的互为备用,从而提升各系统组成部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降低综合建设成本

3.1走廊内的各设施原本需要建设多个基坑,进行多次开挖。设施的集约化使多个基坑的设施合多为一,从而减少了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和城市道路路面修复的建设投入。

3.2设施的相互叠合使走廊内的车行隧道、人行过街、综合管廊部分边墙、顶板、底板可以使用共同部分建筑结构。这一方面直接减少了土建投入,也通过减少设施间的施工和安全间隔降低了基坑规模。

3.3走廊内主要组成部分的应急使用、人员疏散、设备机房、附属管线、安装施工、采光通风等功能及其所需空间由于在走廊内进行了统筹,所以可以实现部分共用。这降低了各单独系统的建设规模。

4、降低综合运维成本

4.1上述降低建设成本的主要措施也可降低各系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4.2通过多用途孔槽,浅埋的车行隧道可以增加车行隧道和综合管廊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从而降低设备投资和相应的运营成本。

5、减少了施工周期和实施难度

由于一个设施走廊包含多种功能,可以保证通过一次地下工程建设可实现对城市交通、市政多功能的有效支持,减少了施工周期和实施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的示意图。

图2是标准段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多用途槽段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多功能接口段的断面示意图。

100、标准段;200、多用途槽段;300、多功能接口段;400、地面;

110、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20、标准段行车隧道;130、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

111、标准段左管廊仓;112、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3、标准段右管廊仓;114、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5、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6、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7、标准段右侧污水管;

1121、标准段透光板;1122、标准段通风上百叶;1123、标准段通风下百叶;

121、标准段左行车道;122、标准段右行车道;

210、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20、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30、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40、纵向通道;

211、多用途槽段左管廊仓;212、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3、多用途槽段右管廊仓;214、多用途槽段左侧雨水管;215、多用途槽段左侧污水管;216、多用途槽段右侧雨水管;217、多用途槽段右侧污水管;

2121、中层通道;2122、下层通道;2123、检修口;2124、下通风口;2125、多用途槽段透光板;

221、多用途槽段左行车道;222、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3、多用途槽段右行车道;

241、通道透光板;

310、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20、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30、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

311、多功能接口段内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包括多用途槽段200和多个标准段100,相邻的两个标准段100首尾对应连接,相邻的标准段100与多用途槽段200首尾对应连接,标准段1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和标准段行车隧道120,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标准段左管廊仓111、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和标准段右管廊仓113,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上下连通,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顶部设有标准段透光板1121,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标准段100与标准段100首尾对应连接,或者标准段100与多用途槽段200首尾对应连接,标准段100与多用途槽段200均为管道结构,标准段100的延伸方向、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的延伸方向和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延伸方向相同,标准段100沿前后方向延伸。使用时,标准段100和多用途槽段200的大部分均埋设于地面400以下。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下侧壁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共用,标准段右管廊仓113的下侧壁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共用,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左侧壁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左侧壁的右侧,标准段右管廊仓113的右侧壁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右侧壁的左侧,即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的宽度小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还包括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均位于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左侧壁的左侧外,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和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均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还包括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6和标准段右侧污水管117,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6和标准段右侧污水管117均位于标准段右管廊仓113的右侧壁的右侧外,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6和标准段右侧污水管117均位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上侧壁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上端高于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上侧壁,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上端位于地面400以上,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上侧壁位于地面400以下,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左侧壁的中下部与标准段左管廊仓111的右侧壁共用,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左侧壁的上部设有标准段通风上百叶1122,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的左侧壁的下部设有标准段通风下百叶1123。外界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标准段通风上百叶1122和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进入标准段行车隧道120内,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标准段通风下百叶1123进入标准段左管廊仓111。外界的太阳光可以通过标准段透光板1121射向标准段行车隧道120。

标准段行车隧道120含有标准段左行车道121和标准段右行车道122,标准段100的断面结构为轴对称图形,即标准段100的左侧构造与标准段100的右侧构造完全相同且互为镜像。可以根据需要,在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下方设置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130或不设置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130。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130的延伸方向与标准段行车隧道120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标准段100中,标准段左管廊仓111和标准段右管廊仓113内用于安装电力通信线缆和/或燃气管道等,标准段通风采光区112可以使外界的阳光和空气进入标准段行车隧道120。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6和标准段右侧污水管117可以利用隧道基坑边坡敷设。标准段行人过街通道130可与城市轨道交通标高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多用途槽段2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和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多用途槽段左管廊仓211、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和多用途槽段右管廊仓213,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内含有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多用途槽段左行车道221、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和多用途槽段右行车道223,如图3和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上侧壁与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下侧壁之间设有中层通道2121,中层通道2121可以为楼梯或电梯,地面上的行人可以通过中层通道2121进入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下侧壁与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之间设有下层通道2122,下层通道2122可以为楼梯或电梯,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内的行人可以通过下层通道2122进入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

在本实施例中,多用途槽段200还含有纵向通道240,纵向通道240的下端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连通,纵向通道240的上端位于地面400以上,纵向通道240的上端设有通道透光板241。外界的太阳光可以通过通道透光板241射向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

在本实施例中,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检修口2123和下通风口2124,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上端位于地面400以上,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的顶部设有多用途槽段透光板2125,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下方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与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之间可以设有底层通道,该底层通道可以为楼梯或电梯。

多用途槽段200还含有多用途槽段左侧雨水管214、多用途槽段左侧污水管215、多用途槽段右侧雨水管216、多用途槽段右侧污水管217,多用途槽段左侧雨水管214与标准段左侧雨水管114对应连接,多用途槽段左侧污水管215与标准段左侧污水管115对应连接,多用途槽段右侧雨水管216与标准段右侧雨水管116对应连接,多用途槽段右侧污水管217与标准段右侧污水管117对应连接。

多用途槽段200的断面结构为轴对称图形,即多用途槽段200的左侧构造与多用途槽段200的右侧构造完全相同且互为镜像。可以根据需要,在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下方设置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或不设置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延伸方向垂直。多用途槽段200的其余技术特征与标准段100的技术特征相同。

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中层通道2121和下层通道2122进入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内的空气可以通过下通风口进入多用途槽段左管廊仓211,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检修口2123从多用途槽段进出区212进入多用途槽段左管廊仓211,地面400上的行人可以依次经过中层通道2121和下层通道2122进入多用途槽段行人停留岛222。

多用途槽段200的地面部分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进行安排。多用途槽段200可以为走廊中的隧道和综合管廊提供全部或部分自然采光和通风,为走廊中的各项设施提供应急疏散及救援的通道以及为综合管廊等提供管线和设备安装和维修的出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还包括多功能接口段300,多功能接口段300与多用途槽段200连接,多功能接口段300可以位于多用途槽段200的一侧或两侧,多功能接口段30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200的延伸方向垂直,多功能接口段300内含有上下设置的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和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与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连接,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连接,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的断面面积等于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的断面面积,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的断面面积小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断面面积,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的下方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的延伸方向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的延伸方向相同。

多功能接口段300包含地下道路、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地下重力管道和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街等基本功能和可选功能与周边地块或建筑的综合接口。其中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降低层高,设净高为2.2米保证小客车通行,使其能够在第二地下层次与地块的地下车库连接;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层高降低或采取直埋形式,使其能够在第一地下层次与周边建筑地下主要压力管线连接。

以上两类设施所占用空间减少后,使得其可以穿越第一地下层次的重力管道,与重力管形成空间“十”字交叉关系。重力管道可在相应的浅层连接周边建筑地下雨污管;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街)位于第三地下层次可连接周边建筑地下室或轨道交通车站。与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标准段100一致,多功能接口段300组件共用基坑和围护、部分建筑共构。

该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的

1、一坑多用

走廊中的地下车行隧道、地下人行过街、地下综合管廊和雨水污水重力管线可以使用共同的基坑,基坑一次开挖各功能同步实施。

2、共面共构走廊中的综合管廊与车行隧道及其通风孔共用侧墙和

顶、底板;人行通道(地下街)和车行隧道共用顶、底板。

3、功能统筹

走廊中的综合管廊内集中其他各项设施的强电、弱电、消防等线路路由和设备用房;走廊中的车行隧道为其他各项设施提供材料、设备安装和辅助维修运输通道。

下面该多能公用基础设施走廊可以选择的安装和使用方式。

1、根据需要,相邻的两个标准段100首尾匹配对应连接,标准段100与多用途槽段200首尾匹配对应连接。

2、多功能接口段300与多用途槽段200垂直连接,多功能接口段300位于地面以下,多功能接口段内管线311与标准段综合管廊仓区110内的管线对应连接,多功能接口段综合管廊仓区310与多用途槽段综合管廊仓区210连通,多功能接口段行车隧道320与多用途槽段行车隧道220连通,多功能接口段行人过街通道330与多用途槽段行人过街通道230连通。

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发明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2中的上侧方向,“下”表示图2中的下侧方向,“左”表示图2中的左侧方向,“右”表示图2中的右侧方向,“前”表示垂直于图2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后”表示垂直于图2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本发明采用了阅读者或使用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无避让环形停车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