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

文档序号:794138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 (Be used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39;s crane on fire engine ) 是由 张�浩 于 2021-02-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上端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底箱上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底板向上移动时可构成密封板同时向外侧翻转又向下移动的结构;所述底板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可构成夹板同时向外侧扩散且扩散到顶端时卡板又向外侧移动的结构;通过可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的夹板,可对直升机的底架进行夹持后再进行一个限位,以防在消防车行驶时由于路况颠簸或惯性原因导致直升机与底箱内壁发生碰撞。(A lifting frame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n a fire fighting truck comprises a bottom box, wherein a bottom plate capable of moving up and down is moun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box, clamp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mounted on the front side, the rear side,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end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clamp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each clamping plate in a sliding mode, seal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mounted on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ottom box, and when the bottom plate moves upwards; when the bottom plate moves upwards to the top end, the structure that the clamping plate simultaneously diffuses outwards and the clamping plate moves outwards when the clamping plate diffuses to the top end can be formed; through the splint that can move inboard simultaneously or move to the outside, can carry out a spacingly again after the centre gripping to the chassis of helicopter to prevent to bump because road conditions jolt or inertia reason leads to helicopter and bottom case inner wall to bump when the fire engine goes.)

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但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建筑物不断刷新高度、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给火灾防治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大多依靠举高类消防车、高层建筑内的消防管网设施、消防直升机等装备进行灭火;目前世界上举升高度最高的消防车为芬兰博浪涛公司生产的101m登高平台车,造价两千多万,总重60多吨,我国仅有不超过10辆;这样的救援利器理应利用率很高,但据调研,其买来仅仅是个“摆设”,多数都作为平时训练使用;问题主要受制于体积大,最快展开时间也要12分钟,这还不算路上的时间,同时还受制于救援现场的风力大小是否具备作业条件,而在这些时间里,现场的灭火战斗早已开始,从而延误最佳救援时机;消防直升机也是高层建筑灭火的一种方式,通过把消防直升机安装在消防车厢内,既需要满足直升机在使用时车厢能快速的打开,又需要满足消防车在行驶时防止直升机与车厢发生碰撞的现象,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满足其需求,为此设计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在使用时消防车厢可快速的打开,提高救援效率,还可把直升机底架固定在车厢内壁,可防止消防车在行驶时直升机与车厢发生碰撞的现象,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上端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底箱上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底板向上移动时可构成密封板同时向外侧翻转又向下移动的结构;所述底板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可构成夹板同时向外侧扩散且扩散到顶端时卡板又向外侧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箱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后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底箱内壁,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两端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底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箱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上端转动连接在底板内壁,所述伸缩筒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大锥齿轮内壁;所述第一螺纹筒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箱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小螺纹杆,所述伸缩筒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上端左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小螺纹杆外表面右端,所述小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小螺纹筒,所述小螺纹筒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包括第一内杆、第一外筒、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内杆滑动连接在第一外筒内壁,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筒底端内壁,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内杆下端表面,所述第一外筒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滑板,所述第一螺纹筒外表面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长滑板下端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销,所述长滑板下端表面左侧滑动连接有复位导杆,所述复位导杆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内壁,所述U形板下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与长滑板相配合的限位导杆。

优选的,所述大锥齿轮上端右侧啮合有第一小锥齿轮,所述第一小锥齿轮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小锥齿轮,所述第二小锥齿轮外侧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三小锥齿轮,所述第三小锥齿轮前后两侧分别同轴固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板内壁,所述螺旋杆外表面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旋筒,所述螺旋杆外表面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内壁;所述方形块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外侧表面分别开设有V形通孔,所述方形块上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小导杆,两个所述小导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个键板,所述键板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V形槽相配合的第一滑销,所述小导杆外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方形块内壁,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键板上端表面,所述第二螺旋筒外表面分别开设有与键板相配合的键槽,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对应的矩形板相配合的复位挡板,所述夹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方形块上端表面,所述第一螺旋筒外表面分别铰接有向内侧上端倾斜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卡板内壁。

优选的,所述底箱前后两端内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有向上端内侧倾斜的大连杆,所述大连杆上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密封板下端表面内侧前后两端,所述底板前后两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长滑销,所述大连杆前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长滑销相配合的长键形通孔,所述底箱前后两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长滑销相配合的弧形滑槽;所述底箱左右两端表面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上端分别铰接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密封板下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表面左右两侧中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校准板,所述校准板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下端分别啮合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前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外侧分别带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底箱左右两端内壁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直齿轮相配合的第一直齿条。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底板会向上移动,底板向上移动的同时可把直升机从底箱内向上移出,且对应的密封板会向外侧翻转且翻转后又向下移动,使底箱上端口处完全打开,既不影响直升机的飞行使用,密封板打开时又不占用空间,且密封效果好,在不使用时可防止灰尘以及其他杂物污染直升机;当底板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对应的夹板会向外侧扩散,卡板向外侧移动,不再作用直升机底架。

2、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反转,即对应的直升机落会到底板上端表面时,夹板会先向内侧合拢,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夹持固定,且对直升机底架左右校准,夹持过后底板会向下移动,对应的校准板会同时向内侧移动,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前后校准,防止直升机向下移动时刮碰到底箱内壁,且对应的密封板会向内侧翻转且向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箱剖视图I。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箱剖视图II。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箱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板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板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第二支撑板安装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长滑板安装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U形板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第一支撑板安装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长滑板安装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底板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第一螺旋筒安装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矩形板安装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方形块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校准板安装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第一直齿轮安装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大连杆安装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第一铰接板安装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的弧形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箱、2-密封板、3-底板、4-电机、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一转轴、8-第一螺纹杆、9-第一支撑板、10-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第二支撑板、13-第一螺纹筒、14-伸缩筒、15-大锥齿轮、16-主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8-小螺纹杆、19-小螺纹筒、20-U形板、21-限位导杆、22-长滑板、23-卡销、24-复位导杆、25-第一外筒、26-第一弹簧、27-第一内杆、28-第一小锥齿轮、29-第二小锥齿轮、30-第三小锥齿轮、31-螺旋杆、32-第一螺旋筒、33-第一连杆、34-卡板、35-夹板、36-方形块、37-矩形板、38-复位挡板、39-第一滑销、40-键板、41-第二螺旋筒、42-小导杆、43-第二弹簧、44-校准板、45-第一直齿条、46-第一直齿轮、47-第一带轮、48-第二带轮、49-第二直齿轮、50-第二直齿条、51-第一铰接板、52-第二铰接板、53-大连杆、54-长滑销、55-大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车上用于无人机的升降架,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内壁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底板3,所述底板3上端表面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夹板35,所述夹板35上端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卡板34,所述底箱1上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密封板2,所述底板3向上移动时可构成密封板2同时向外侧翻转又向下移动的结构;所述底板3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可构成夹板35同时向外侧扩散且扩散到顶端时卡板34又向外侧移动的结构。

如图1-3、13所示,通过把底箱1固接在消防车上,通过把消防直升机移动至底板3上端表面,通过可同时向外侧扩散或向内侧合拢的夹板35,可直升机的底架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可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的卡板34,可对直升机的底架进行夹持后再进行一个限位,把直升机固定在底板3上端表面,以防在消防车行驶时由于路况颠簸或惯性原因导致直升机与底箱1内壁发生碰撞;当消防车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可上下移动的底板3,可把直升机从底箱1内向上移出,且对应的密封板2会向外侧翻转且翻转后又向下移动,使底箱1上端口处完全打开,既不影响直升机的飞行使用,密封板2打开时又不占用空间,且密封效果好,在不使用时可防止灰尘以及其他杂物污染直升机;当底板3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对应的夹板35同时向外侧扩散且扩散到顶端时卡板34又向外侧移动,不再对直升机的底架进行夹持以及限位,此时的直升机即可进行向上飞行,灭火救援。

所述底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下端后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6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在底箱1内壁,所述第一转轴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左右两端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导杆10,所述第一导杆10底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箱1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杆8外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13,所述第一螺纹筒13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筒14,所述伸缩筒14上端转动连接在底板3内壁,所述伸缩筒14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15,所述第一螺纹杆8转动连接在大锥齿轮15内壁;所述第一螺纹筒13外表面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下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11,所述第二导杆11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箱1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端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20,所述U形板20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小螺纹杆18,所述伸缩筒14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6,所述主动锥齿轮16上端左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17,所述从动锥齿轮17固定连接在小螺纹杆18外表面右端,所述小螺纹杆18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小螺纹筒19,所述小螺纹筒19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包括第一内杆27、第一外筒25、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内杆27滑动连接在第一外筒25内壁,所述第一弹簧26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外筒25底端内壁,所述第一弹簧26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内杆27下端表面,所述第一外筒25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滑板22,所述第一螺纹筒13外表面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长滑板22下端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销23,所述长滑板22下端表面左侧滑动连接有复位导杆24,所述复位导杆24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2内壁,所述U形板20下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与长滑板22相配合的限位导杆21。

如图6-11所示,电机4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第一转轴7滑动连接在第一螺纹杆8内壁,第一转轴7与第一螺纹杆8属于花键连接,当第一转轴7转动时,既能带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且第一螺纹杆8又能在第一转轴7外表面上下滑动;如图3-4所示,底板3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大伸缩杆55,大伸缩杆55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箱1底端内壁,大伸缩杆55的作用是限位底板3只能上下移动;如图8所示,伸缩筒14是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圆柱筒组成的,每两个相邻的圆柱筒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圆柱筒内壁,且圆柱筒均属于花键连接,既能充当转轴转动,又能上下伸缩;大锥齿轮15和主动锥齿轮16安装如图8所示,U形板20、长滑板22、卡销23、复位杆、复位导杆24安装如图9或11所示,第一导杆10的作用是限位第一支撑板9,使第一支撑板9只能上下滑动;第二导杆11的作用是支撑第二支撑板12,使第二支撑板12固定,不能移动;限位导杆21的作用是在复位导杆24的限位下使长滑板22既能在U形板20内壁上下滑动,又能左右滑动;通过启动电机4,电机4启动后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通过与第二锥齿轮6的啮合会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转轴7转动,第一转轴7转动会带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会带动通过与第一螺纹筒13的螺纹连接下,会使对应的第一螺纹杆8向上移动,第一螺纹杆8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9向上移动,第一支撑板9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大锥齿轮15向上移动,大锥齿轮15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伸缩筒14向上伸长,且伸缩筒14向上伸长时会带动底板3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底板3向上移动;当底板3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即对应的第一支撑板9向上移动到与对应的复位导杆24相接触时,则第一支撑板9会驱动复位导杆24会向上移动,复位导杆24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长滑板22向上移动,长滑板22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卡销23向上移动,卡销23向上移动则会脱离卡槽,当卡销23脱离卡槽后则第一螺纹杆8再转动时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螺纹筒13同步转动,第一螺纹筒13转动则会使对应的伸缩筒14转动,伸缩筒14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大锥齿轮15转动,从而使传动力传输到底板3内壁,当伸缩筒14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主动锥齿轮16转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通过与从动锥齿轮17的啮合则会带动从动锥齿轮17转动,从动锥齿轮17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小螺纹杆18转动,由于小螺纹筒19在复位杆和长滑板22、U形板20的作用下只能左右移动,所以小螺纹杆18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小螺纹筒19向左移动,小螺纹筒19向左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复位杆向左移动,复位杆向左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长滑板22、卡销23向左移动,使卡销23远离第一螺纹筒13。

所述大锥齿轮15上端右侧啮合有第一小锥齿轮28,所述第一小锥齿轮28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小锥齿轮29,所述第二小锥齿轮29外侧前端分别啮合有第三小锥齿轮30,所述第三小锥齿轮30前后两侧分别同轴固接有螺旋杆31,所述螺旋杆31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板3内壁,所述螺旋杆31外表面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旋筒32,所述螺旋杆31外表面内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方形块36,所述方形块36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3内壁;所述方形块36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矩形板37,所述矩形板37外侧表面分别开设有V形通孔,所述方形块36上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小导杆42,两个所述小导杆4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一个键板40,所述键板40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对应的V形槽相配合的第一滑销39,所述小导杆42外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3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方形块36内壁,所述第二弹簧43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键板40上端表面,所述第二螺旋筒41外表面分别开设有与键板40相配合的键槽,所述底板3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对应的矩形板37相配合的复位挡板38,所述夹板35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方形块36上端表面,所述第一螺旋筒32外表面分别铰接有向内侧上端倾斜的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33另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卡板34内壁。

如图12-15所示,第一小锥齿轮28和第二小锥齿轮2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底板3内壁;第二螺旋筒41、矩形板37、方形块36、键板40、第一滑销39的安装和形状如图14-15所示,第一螺纹筒13、第一连杆33安装如图13所示;当大锥齿轮15转动时通过与第一小锥齿轮28的啮合,可实现对应的第一小锥齿轮28转动,第一小锥齿轮28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小锥齿轮29转动,第二小锥齿轮29转动通过与第三锥齿轮啮合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螺旋杆31转动,由于第一螺旋筒32在第一连杆33和卡板34的限位下不能转动,螺旋杆31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且与此同时,对应的第二螺旋筒41在键槽与键板40的啮合下不能转动,当螺旋杆31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螺旋筒41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由于第二螺旋筒41安装在方形块36内壁,所以当第二螺旋筒41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方形块36、键板40、矩形板37、第一滑销39、小导杆42、第二弹簧43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且与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保持一致向外侧移动,即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和第二螺旋筒41保持固定距离相对静止状态,当第二螺旋筒41带动对应的方形块36、矩形板37向外侧移动,且矩形板37向外侧移动到与复位挡板38相接触时,则对应的方形块36、第二螺纹筒再次向外侧移动时,则矩形板37便不再移动,则方形块36会带动对应的键板40、第一滑销39同步再次向外侧移动,当第一滑销39向后移动时通过与V形槽的啮合,则第一滑销39会向上移动,第一滑销39向上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键板40向上移动,当键板40向上移动至与第二螺旋筒41的键槽脱离啮合时,则对应的螺旋杆31继续转动时,第二螺旋筒41会随螺旋杆31一起转动,便不再向外侧移动,此时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会继续向外侧移动,第一螺旋筒32向外侧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杆33向外侧移动,第一连杆33向外侧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卡板34向外侧滑动,此时的夹板35以及卡板34不再作用直升机的底架;此时的底板3已经升到最高点位置,在对应的主动锥齿轮16与从动锥齿轮17的啮合下,使从动锥齿轮17带动对应的小螺纹杆18转动,则此时的小螺纹筒19带动对应的长滑板22、卡销23移动至最左端位置;当需要对直升机底架再次固定时,即直升机已经完成灭火救援工作飞落至底板3上端时,通过启动电机4反转,使对应的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通过啮合会带动对应的第二锥齿轮6、第一转轴7、第一螺纹杆8转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第一螺纹杆8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螺纹筒13转动,第一螺纹筒13转动则会带动伸缩筒14、主动锥齿轮16、大锥齿轮15转动,当主动锥齿轮16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从动锥齿轮17转动,从动锥齿轮17转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小螺纹杆18转动,第一小螺纹杆18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小螺纹筒19、复位杆、长滑板22、同步向右移动;当大锥齿轮15转动时则会啮合对应的第一小锥齿轮28转动,第一小锥齿轮28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小锥齿轮29、第三小锥齿轮30同步转动,第三小锥齿轮30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螺旋杆31转动,第一螺旋杆31转动则会使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向内侧移动,当第二螺旋筒41跟随第一螺旋杆31转动使键槽遇到键板40时,则在对应的第二弹簧43的作用下会使键板40向下移动卡在键槽内壁,即再次作用第二螺旋筒41,不再使第二螺旋筒41转动,此时的第一螺旋杆31转动时,会使对应的第一螺旋筒32、第二螺旋筒41、方形块36、键板40、矩形板37同步向内侧移动,且当矩形板37遇到内侧的直升机底架时,便不再向内侧移动,使V形槽与第一滑销39再次作用,可使键板40脱离键槽内壁,此时的第二螺旋筒41便再次跟随第一螺旋杆31转动,即夹板35接触到直升机的底架外侧表面处,对底架进行夹持固定,第一螺旋杆31继续转动时,则第一螺旋筒32会向内侧移动,由于第二螺旋筒41不再向内侧移动,既越来越靠近方形板,则第一螺旋筒32会带动第一连杆33使卡板34向内侧移动,对直升机的底架进行限位;与此同时对应的小螺纹筒19会带动对应的复位杆、长滑板22、复位导杆24、卡销23同步向右移动至第一螺纹筒13的上端,且在复位杆内的第一弹簧26的作用下会使对应的卡销23有个向下移动的作用力,当第一螺纹筒13跟随第一螺纹杆8转动使卡槽遇到卡销23时,此时卡销23会进入卡槽内壁,从而使第一螺纹筒13不再跟随第一螺纹杆8转动,当第一螺纹杆8继续转动时则会使第一螺纹杆8向下移动,第一螺纹杆8向下移动则会使对应的底板3、第一支撑板9同步向下移动,从而使直升机固定后进入至底箱1内部;从而实现对应的底板3向上移动,移动到顶端时,夹板35向外侧扩散、以及对应的卡板34向外侧移动,不再作用直升机,且当直升机回落到底板3上端时,通过启动电机4反转,则会使对应的夹板35、卡板34再次对直升机的底架进行夹持固定以及限位后,底板3才会向下移动。

所述底箱1前后两端内壁左右侧分别铰接有向上端内侧倾斜的大连杆53,所述大连杆53上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密封板2下端表面内侧前后两端,所述底板3前后两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长滑销54,所述大连杆53前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长滑销54相配合的长键形通孔,所述底箱1前后两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长滑销54相配合的弧形滑槽;所述底箱1左右两端表面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51,所述第一铰接板51上端分别铰接有第二铰接板52,所述第二铰接板52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密封板2下端表面。

如图3、18-20所示,长滑销54内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圆垫片,圆垫片分别滑动连接在底板3内壁,圆垫片的作用是实现长滑销54只能在底板3内壁左右移动;当底板3向上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长滑销54向上移动,长滑销54向上移动时则会在对应的弧形滑槽的啮合下使长滑销54边向上移动边向外侧移动,从而驱动对应的长连杆向上端外侧翻转;底箱1内壁开设的弧形滑槽如图20所示,当大连杆53向外侧翻转时,密封板2在第二铰接板52的作用下,会使对应的密封板2边向上翻转边向下滑动,且在展开时不占用空间;当底板3向下移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长滑销54向下移动,长滑销54在弧形滑槽的作用下会使长滑销54向内侧移动,长滑销54内侧移动则会带动对应的大连杆53向内侧翻转,从而使密封板2进行合拢封闭。

所述底板3上端表面左右两侧中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校准板44,所述校准板44下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条50,所述第二直齿条50下端分别啮合有第二直齿轮49,所述第二直齿轮49前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二带轮48,所述第二带轮48外侧分别带连接有第一带轮47,所述第一带轮47后端分别同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46,所述底箱1左右两端内壁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直齿轮46相配合的第一直齿条45。

如图4、16-17所示,第一直齿轮46和第一带轮47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下端表面;第二带轮48和第二直齿轮4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3上端表面;当底板3向上移动时,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一直齿轮46、第二直齿轮49、第一带轮47、第二带轮48、校准板44同步向上移动,当第一直齿轮46移动到与第一直齿条45向啮合时,第一直齿轮46则会在第一直齿条45的啮合下会边转动边向上移动,第一直齿轮46转动则会带动第一带轮47转动,第一带轮47转动则会带动第二带轮48转动,第二带轮48转动则会带动第二直齿轮49转动,第二直齿轮49转动则会带动对应的第二直齿条50向内侧移动,第二直齿条50向内侧移动则会带动校准板44向外侧移动,同理,当底板3向下移动时会带动对应的校准板44向内侧移动,校准板44的作用是直升机在回到底箱1内,防止直升机因落到底板3的位置不当而导致直升机与底箱1内壁发生碰撞的现象;通过夹板35的夹持后,可间接的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左右校准,使直升机底架与底板3保持水平一直,再通过校准板44的向内侧移动,可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前后校准,使直升机准确无误的坐落在底板3上端表面中心处位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4,底板3会向上移动,底板3向上移动的同时可把直升机从底箱1内向上移出,且对应的密封板2会向外侧翻转且翻转后又向下移动,使底箱1上端口处完全打开,既不影响直升机的飞行使用,密封板2打开时又不占用空间,且密封效果好,在不使用时可防止灰尘以及其他杂物污染直升机;当底板3向上移动到顶端时,对应的夹板35会向外侧扩散,卡板34向外侧移动,不再作用直升机底架;通过启动电机4反转,即对应的直升机落会到底板3上端表面时,夹板35会先向内侧合拢,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夹持固定,且对直升机底架左右校准,夹持过后底板3会向下移动,对应的校准板44会同时向内侧移动,对直升机底架进行前后校准,防止直升机向下移动时刮碰到底箱1内壁,且对应的密封板2会向内侧翻转且向上滑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携载翻转功能的AGV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