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装置

文档序号:1107450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分片装置 (Slicing device ) 是由 李明钊 鍾东霖 陈建勳 曹明俊 于 2019-03-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片装置,包括本体、第一杆及第二杆。本体包括中心轴。第一杆包括由上往下依序配置的推片部及第一托片部。第二杆包括由上往下配置依序的第一凹槽及第二托片部。其中,第一杆与第二杆相对中心轴定义碟片区域。当第一杆与第二杆处于第一状态时,推片部位于碟片区域外且第一凹槽背向碟片区域。当第一杆与第二杆从第一状态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推片部位于碟片区域内且第一凹槽面向碟片区域。(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ic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first rod and a second rod. The body includes a central axis. The first rod comprises a push piece part and a first supporting piece part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second rod comprises a first groove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piece portion which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in sequence. Wherein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define a disc area relative to the central axis. When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are in the first state, the push plate part is positioned outside the disc area and the first groove faces away from the disc area. When the first lever and the second lever rotate around the first rotation direction from the first state to the second state, the push plate part is positioned in the disc area and the first groove faces the disc area.)

分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片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碟片的分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分片装置在将最下面一张光碟片放置在光碟机上之前,会先夹持位于该光碟片上方的光碟片的相对二边缘,以避免多片光碟片一次掉落在光碟机上。然而,以夹持光碟片的方式容易夹伤光碟片的相对二边缘,且最下面那张光碟片可能与其他光碟片的碟面产生结合力而无法自然落下,导致分片失败。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分片装置以避免夹伤光碟片并能顺利分片是本领域业者努力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片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分片装置。分片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本体包括一中心轴。第一杆包括由上往下依序配置的一推片部及一第一托片部。第二杆包括由上往下配置依序的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托片部。其中,第一杆与第二杆相对中心轴定义一碟片区域。当第一杆与第二杆处于一第一状态时,推片部位于碟片区域外且第一凹槽背向碟片区域。当第一杆与第二杆从第一状态绕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一第二状态时,推片部位于碟片区域内且第一凹槽面向碟片区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1C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片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外观图;

图1D绘示图1B的分片装置的侧视图;

图1E绘示图1D的分片装置沿方向1E-1E’的剖视图;

图1F绘示图1D的分片装置沿方向1F-1F’的剖视图;

图2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外观图;

图2B绘示图2A的分片装置沿方向2B-2B’的剖视图;

图2C绘示图2A的分片装置沿方向2C-2C’的剖视图;

图3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外观图;

图3B绘示图3A的分片装置沿方向3B-3B’的剖视图;

图3C绘示图3A的分片装置沿方向3C-3C’的剖视图;

图4及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的第一杆及第二杆从第三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A~1F及2A~2C,图1A~1C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片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的外观图(图1C未绘示碟片),图1D绘示图1B的分片装置100的侧视图,图1E绘示图1D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1E-1E’的剖视图,图1F绘示图1D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1F-1F’的剖视图,图2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的外观图,图2B绘示图2A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2B-2B’的剖视图,而图2C绘示图2A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2C-2C’的剖视图。图示的XY平面与碟片平面大致上平行,而Z轴向大致上平行于本体110的中心轴111。

如图1A~1D所示,分片装置100包括本体110、二第一杆120、二第二杆130及驱动机构140。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连接于本体110,且自本体110往下延伸,其中二第一杆120相邻配置,而二第二杆130相邻配置。

本体110包括中心轴111,各第二杆130及各第一杆120相对中心轴111大致上等距配置。各第一杆120包括由上往下(往-Z轴向)依序配置的推片部121、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三托片部123。各第二杆130包括由上往下配置依序的第一凹槽130r、第二托片部131及第四托片部132。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相对中心轴111定义碟片区域DR。如图1A~1D所示,至少一碟片,如碟片11、12及13可位于碟片区域DR内,此些碟片由下往上依序为碟片11、12及13。各碟片11、12及13具有一贯穿部(未标示),以允许中心轴111穿过。在另一实施例中,碟片的数量可少于三片,如一片或二片,或多于三片,如四片或更多。在实施例中,碟片例如是光碟片。此处的碟片区域DR的形状及大小与碟片的形状及大小相同或相近。

如图1A~1D所示,各第一杆120更包括第一杆体124,其中推片部121、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三托片部123皆配置于第一杆体124上且相对第一杆体124的周缘面124s突出。各第二杆130更包括第二杆体134,其中第一凹槽130r相对第二杆体134的周缘面134s内凹,而第二托片部131及第四托片部132皆配置于第二杆体134上且相对第二杆体134的周缘面134s突出。在一实施例中,推片部121、第一托片部122、第三托片部123与第一杆体124例如是一体成形结构,且/或第二托片部131、第四托片部132与第二杆体134例如是一体成形结构。第一托片部122、第三托片部123、第二托片部131及第四托片部132的上表面与碟片的下表面接触,以承接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而非夹持碟片的外边缘,不会对碟片造成损伤。第三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与碟片接触的承接面大致上共平面,此共平面例如是水平面或大致上平行于XY平面。

如图1A~1D所示,驱动机构140可驱动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同步转动,以对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11进行推片及/或分片。此处的「推片」指的是将碟片推入第一凹槽130r的步骤,而「分片」指的是释放碟片使其掉落于光碟机的托盘上的步骤。虽然没有绘示,然驱动机构140可包含马达及齿轮组,其中齿轮组连接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而马达连接齿轮组,以驱动齿轮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同步转动,如带动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同步绕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如图1E及1F所示,当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托片部122(以粗线绘制)及第二托片部131(以粗线绘制)位于碟片区域DR内,以承接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如此些碟片中位于最下方的碟片11(以粗线绘制),避免碟片11及其上方的所有碟片自分片装置100落下。

如图2A~2C所示,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一状态(如图1A~1F所示的状态)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状态(如图2A~2C所示的状态)的过程,推片部121(图2B以粗线绘制)从位于碟片区域DR外转动至位于碟片区域DR内,推片部121接触碟片12的外边缘以将碟片12往第一凹槽130r(图2B以粗线绘制)的箭头方向推动,而第一凹槽130r从背向(或不面向)碟片区域DR转动至面向碟片区域DR,以容纳碟片12的外边缘。如此,即使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释放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11,位于碟片11上方的碟片12也不会掉落至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上。此外,由于碟片12被拘束在推片部121与第一凹槽130r之间,使位于碟片12上方的碟片13不会自分片装置100落下。前述第一转动方向例如是顺时针方向。

此外,如图2B及2C所示,推片部121可阻挡碟片12,避免碟片12沿XY平面脱离第一凹槽130r。另外,如图2B所示,只要推片部121能阻挡碟片12沿XY平面脱离第一凹槽130r即可,推片部121与碟片12的外边缘可具有一间隙c(间隙c绘示于图2B),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推片部121可抵接在碟片12的外边缘,即不具有间隙c。此外,碟片12的外边缘与第一凹槽130r的侧壁之间也可具有类似的间隙,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2A所示,各第二杆130更包括分片部135,其连接于第二杆体134,分片部135为一楔形,具有一尖端。第一凹槽130r、分片部135、第二托片部131与第四托片部132是依序由上往下配置。分片部135相对第一凹槽130r突出。例如,分片部135相对第二杆体134的周缘面134s突出。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分片部135从位于碟片区域DR外,转动至位于碟片区域DR内,分片部135的尖端***碟片11与碟片12之间的间隙h,更将碟片11与碟片12分开。分片部135与推片部121不共平面,分片部135、推片部121及第一凹槽130r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时,将碟片11与碟片12分开。

如图2A~图2C所示,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一状态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从位于碟片区域DR内,转动至位于碟片区域DR外,以释放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11,使碟片11沿箭头方向掉落至下方的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当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三托片部123(图2C以粗线绘制)及第四托片部132(图2C以粗线绘制)位于碟片区域DR内,以承接自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释放的碟片11,避免碟片11自分片装置100落下。

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分别具有第一承接面123u及第二承接面132u。第一承接面123u与第二承接面132u大致上共平面,此共平面例如是水平面或大致上平行于XY平面。由于碟片11在落入光碟机20的托盘21(如图3A所示的步骤)之前,先于第三托片部123的第一承接面123u与第四托片部132的第二承接面132u调整成水平,可使碟片11稳定地落入托盘21上。

综上可知,相较于现有夹持式的分片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100是将碟片12的外边缘推入第一凹槽130r内做为推片方式,因此不会有现有夹伤碟片12的外边缘的问题。

如图1C、1E、1F、2B及2C所示,中心轴111具有第二凹槽111r。当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处于第二状态时,如图2C所示,第二凹槽111r面向推片部121,以承接碟片12的贯穿部12r的内边缘。详言之,第二凹槽111r提供碟片12一容置空间,使碟片12被推片部121往第二凹槽111r及第一凹槽130r的方向推动时,第二凹槽111r可容纳碟片12的贯穿部12r的内边缘,而第一凹槽130r可容纳碟片12的外边缘。

比较图1D与图2A可知,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的过程,由于推片部121将碟片12往第一凹槽130r移动且分片部的尖端***碟片11与碟片12之间的间隙h,因此碟片12相对下方的碟片11彼此沿XY面错开。如此,可降低碟片12与碟片11之间的结合力(如静电力),使碟片11容易掉落至第二托片部131及第四托片部132上。详言之,如图1D所示,相邻的碟片11与碟片12之间的间隙h非常小,因此碟片11的碟面平面与碟片12的碟面平面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结合力,此结合力使碟片11与碟片12不易分开。然,如前述,由于碟片11与碟片12可彼此错开,因此能降低碟片11与碟片12之间的结合力,使碟片11容易掉落至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上。

请参照图3A~3C,图3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100处于第三状态的外观图,图3B绘示图3A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3B-3B’的剖视图,而图3C绘示图3A的分片装置100沿方向3C-3C’的剖视图。

如图3A~3C所示,当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二状态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至一第三状态(如图3A~3C所示的状态)时,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从碟片区域DR内转动至碟片区域DR外,以释放位于其上的碟片11,如图3A所示。被释放的碟片11掉落至图3A所示的光碟机20的托盘21上。此外,当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处于第三状态时,推片部121位于碟片区域DR内且第一凹槽130r面向碟片区域DR,以持续将碟片12拘束在第一凹槽130r与推片部121之间,避免碟片12往下掉落。

在碟片11被放置在托盘21上后,托盘21缩回至光碟机20内,以腾出空间让分片装置100沿Z轴向移动至另一个光碟机20的对应位置,以分配碟片12给另一个光碟机20的托盘21。当然分片装置100也可以沿X轴或Y轴移动至另一个光碟机20的对应位置,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

请参照图4及图5,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片装置100的第一杆120及第二杆130从第三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三状态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凹槽130r从面向碟片区域DR转动至背向(或不面向)碟片区域DR,使位于碟片区域DR内的碟片12得以脱离第一凹槽130r,且第二杆体130的周缘面134s可将碟片12往第一杆120的箭头方向推动,以将碟片12推回至图1D的位置。前述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是二相反方向,第二转动方向例如是逆时针方向。此外,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三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推片部121从位于碟片区域DR内转动至位于碟片区域DR外,以解除对碟片12的止挡。当解除碟片12的拘束状态时,碟片12及其上方的碟片13由箭头方向往下掉落至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在第一杆120与第二杆130从第三状态转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从位于碟片区域DR外转动至位于碟片区域DR内,以承接从上往下掉落的碟片12及碟片13。如图5所示,在第一状态下,位于分片装置100的所有碟片受到第一托片部122及第二托片部131的承托且没有任何碟片位于第一凹槽130r内。

综上所述,在一个分片过程中,分片装置100可藉由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的步骤,利用分片部135、推片部121及第一凹槽130r将碟片11与碟片12分开,将一片碟片分配给光碟机,然后再从第三状态回到第一状态以承接剩余的碟片。依此原则,分片装置100可藉由多个分片过程,依序分配多片碟片给多个光碟机,其中一台光碟机分配到一片碟片。且在分片过程中,分片装置100利用第一托片部122、第二托片部131、第三托片部123及第四托片部132托住碟片表面,而非夹持碟片外边缘,长久操作下来,不会对碟片外边缘造成损伤。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托盘输送装置及面板输送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