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文档序号:1139529 发布日期:2020-10-09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内燃机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是由 原田诚 上村拓真 北田芳宏 铃木达阳 于 2020-03-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能够实现气缸体的小型化、并且使油的返回顺利的内燃机。内燃机具备凸轮轴传动链室,所述凸轮轴传动链室形成于气缸体并收容凸轮轴传动链,并且也作为使供给到气缸盖内的油向曲轴箱(2)内返回的返回通路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曲轴箱(2)在底面侧具有油贮存部(51),并且所述曲轴箱(2)具有与所述凸轮轴传动链室相连的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在所述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形成有与所述油贮存部(51)连通的落油孔(54)。(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which the cylinder block is reduced in size and oil is smoothly returned.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provided with a camshaft drive chain chamber which is formed in a cylinder block, houses a camshaft drive chain, and functions as a return passage for returning oil supplied into a cylinder head into a crankcase (2), wherein the crankcase (2) has an oil reservoir (51) on a bottom surface side, the crankcase (2) has a crankcase-side camshaft drive chain chamber (52) connected to the camshaft drive chain chamber, and a drop oil hole (54)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il reservoir (51) is formed in a bottom wall (53) of the crankcase-side camshaft drive chain chamber (52).)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供给到气缸盖的气门室内的油返回曲轴箱的油室的结构,例如如日本国特开2007-002747号所公开那样,存在相对于凸轮轴传动链室而言另行设置回油通路的结构。另外,如日本国特开2004-218507号所公开那样,存在将凸轮轴传动链室本身作为回油通路来使用的结构。

然而,在上述日本国特开2007-002747号中,是相对于凸轮轴传动链室而言另行设置回油通路的结构,因此需要将返回通路的空间设置于气缸体,而成为气缸体的小型化的阻碍因素。

另外,在上述日本国特开2007-002747号中,是将凸轮轴传动链室本身作为回油通路而使用的结构,因此气缸体的小型化变得容易,另一方面,油的返回容易晚,而需要预先使油容量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能够实现气缸体的小型化、并且使油的返回顺利的内燃机。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内燃机具备:气缸体,其具有气缸孔;活塞,其在所述气缸孔内往复运动;曲轴,其将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曲轴箱,其保持所述曲轴;气门机构,其控制空气相对于所述气缸孔内的出入;气缸盖,其保持所述气门机构;动力传递构件,其从所述曲轴向所述气门机构传递动力;以及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其形成于所述气缸体并***述动力传递构件,并且也作为使供给到所述气缸盖内的油向所述曲轴箱内返回的返回通路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曲轴箱在底面侧具有油贮存部,并且所述曲轴箱具有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相连的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在所述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底壁形成有与所述油贮存部连通的落油孔。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气缸体隔着衬垫而与所述曲轴箱相邻地配置,所述落油孔相对于所述衬垫分离开设置。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落油孔延伸到位于所述底壁的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的下部。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落油孔相对于所述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后端分离开设置。

(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油贮存部具有经由滤油器而通往油泵的通路,在将所述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侧设为所述油贮存部的上游侧、并将所述滤油器侧设为所述油贮存部的下游侧时,在所述落油孔的下游侧设置有肋,该肋限制油从所述油贮存部侧向所述落油孔侧流动。

(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肋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落油孔在车宽方向上重叠。

(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落油孔具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油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侧向所述油贮存部侧流动,并限制油从所述油贮存部侧向所述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侧流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的方案,在将气缸体的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作为供给到气缸盖后的油的返回通路的结构中,在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底壁形成有与油贮存部连通的落油孔。由此,与相对于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而言另行设置回油通路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气缸体的小型化。另外,与在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底壁整体传递后的油返回油贮存部的结构相比,油也从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底壁的途中返回油贮存部,由此能够使油效率良好地返回。因此,油的淤滞残留量减少,能够减少油的适量。

根据上述(2)的方案,在隔着衬垫而与曲轴箱相邻地配置的气缸体中,落油孔从衬垫隔开一定距离而设置,因此能够容易确保衬垫的气密性,并且容易确保曲轴箱的端面(气缸固定面)的强度。

根据上述(3)的方案,落油孔从底壁延伸到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的下部,因此即使在油量较多时也能够使油效率良好地返回。

根据上述(4)的方案,落油孔从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后端隔开一定距离而设置,因此不容易对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强度产生影响,能够容易确保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的强度。

根据上述(5)的方案,在落油孔的下游侧设置有肋,该肋限制油从油贮存部侧向落油孔侧流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时等的行为而使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根据上述(6)的方案,肋的至少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与落油孔位于相同坐标,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时等的行为而使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根据上述(7)的方案,在落油孔具有将油流动限制为单向的单向阀,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左侧视图。

图3是上述内燃机的沿着主要轴的轴线的展开剖面图。

图4是从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观察上述内燃机的曲轴箱的曲轴箱左半体而得到的侧视图。

图5是上述曲轴箱左半体的前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向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向视图。

图8是图4的C-C剖视向视图。

图9是示出上述曲轴箱左半体的落油孔周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朝向若无特殊记载,则与以下说明的就车辆而言的朝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在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101中,其车架102通过焊接等将多种钢材一体地结合而成。车架102是从将前轮悬架系统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头管103向后下方延伸有单一的主管108、并将头管103与乘员就座用的座椅109之间设为低部而使跨过容易性提升的所谓的脊骨型(back bone)。在主管108的后端部的下方延伸有枢轴架110,在枢轴架110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有后轮悬架系统的摆臂112的前端部。在主管108的后端部的后上方延伸有座椅框架113,在座椅框架113上配置有座椅109,并且在座椅框架113与摆臂112之间配置有后轮悬架系统的后缓冲件114。图中附图标记104表示前轮,附图标记105表示前叉,附图标记106表示转向柱,附图标记107表示转向车把,附图标记111表示后轮。

在主管108的下方支承有机动二轮车101的内燃机1(发动机)。

参照图2、图3,内燃机1是使曲轴9的旋转中心轴线(曲轴轴线)C1沿着左右方向的空冷单气缸发动机,并使气缸3从曲轴箱2的前端部朝向前方大致水平地(详细而言稍微前高后低地)突出。

曲轴箱2以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分割面(例如车身左右中心面)CS为边界而分割为曲轴箱左半体2a、曲轴箱右半体2b。在曲轴箱左半体2a、曲轴箱右半体2b的外侧安装有构成它们的一部分的左曲轴箱罩24、右曲轴箱罩25。曲轴箱2兼用作收容手动变速装置(变速器,以下简称为变速装置。)4的变速箱。在包括曲轴箱2的内燃机1的内部,发动机油适当循环、被搅拌。曲轴箱2保持曲轴9。

从曲轴箱2侧依次连结有气缸3的气缸体(气缸主体)3a及气缸盖3b。在气缸体3a的气缸孔(气缸筒)3d内能够往复运动地嵌合安装有活塞8。活塞8经由连杆(连杆)8a而与曲轴9的曲轴销9a连结。气缸盖3b保持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阀机构)11,气门机构11控制空气相对于气缸孔3d内的出入。

曲轴9具有支承曲轴销9a的左右曲轴臂9b、从左右曲轴臂9b向左右外侧突出的左右轴颈部9c、以及从左右轴颈部9c进一步向左右外侧延伸的左右延长轴9d。曲轴9将活塞8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

在左延长轴9d的基端侧设置有凸轮主动链轮12,在该凸轮主动链轮12卷绕有凸轮轴传动链(动力传递构件)14。凸轮轴传动链14在气缸盖3b内卷绕于气门机构11中的凸轮轴11a左端的凸轮从动链轮11b。凸轮轴传动链14从曲轴9向气门机构11传递动力。气门机构11经由凸轮轴传动链14而与曲轴9连动地驱动。

图中附图标记15表示设置于气缸3的左侧部内的凸轮轴传动链室(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附图标记17表示安装于气缸盖3b的火花塞,附图标记18表示与气缸盖3b的上侧(进气侧)连接的节气门区,附图标记19表示与气缸盖3b的下侧(排气侧)连接的排气管。

气缸体3a在气缸孔3d的左侧形成凸轮轴传动链室15。

一并参照图5~图7,曲轴箱2的曲轴箱左半体2a形成作为凸轮轴传动链室15的一部分的(与凸轮轴传动链室15相连的)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52。凸轮轴传动链室15及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也作为使供给到气缸盖3b内的发动机油返回曲轴箱2内的回油通路而发挥功能。

返回图3,曲轴9的旋转动力经由收容于曲轴箱2内右侧的两个离合器21、22、及收容于曲轴箱2内后部的变速装置4而向曲轴箱2的后部左侧的内燃机输出部23输出。内燃机输出部23经由链条式传动机构23a而与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11连接。以下,在从曲轴9到内燃机输出部23的传动路径中,有时将曲轴9侧称为上游侧并将内燃机输出部23侧称为下游侧。

在曲轴9的右延长轴9d上同轴支承有作为起步用离合器的离心离合器21。离心离合器21在曲轴9的停止时及低速旋转时处于不能传递动力的切断状态。离心离合器21伴随曲轴9的转速(旋转速度)的上升而成为能够传递动力的连接状态。图中附图标记26表示形成于离心离合器21的右侧的离心分离式的油过滤器。

在右延长轴9d的基端侧同轴支承有与离心离合器21的下游侧一体旋转的初级主动齿轮20a。初级主动齿轮20a与初级从动齿轮20b啮合,初级从动齿轮20b同轴支承于位于曲轴9的后方的主轴5的右侧部。初级主动齿轮20a及初级从动齿轮20b构成内燃机1的一级减速机构。

在曲轴9的后方,从前侧依次配置有变速装置4的主轴5及副轴6。主轴5及副轴6使各自的旋转中心轴线C3、C4沿着左右方向而(与曲轴轴线C1平行而)配置。

主轴5的右端部在比曲轴9的右端靠左方(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终止,在该右端部上同轴支承有作为变速用离合器的多盘离合器22。在多盘离合器22的上游侧能够一体旋转地同轴支承有初级从动齿轮20b。多盘离合器22与未图示的换挡踏板的变速操作连动而暂时地解除离合器板的压接,使变速装置4的换挡更加顺利。

变速装置4具备主轴5及副轴6、及跨主轴5及副轴6而被支承的变速齿轮组7。曲轴9的旋转动力经由变速齿轮组7的任意的齿轮而从主轴5向副轴6传递。副轴6的左端部向曲轴箱2的后部左侧突出而成为内燃机输出部23。

在曲轴9的左延长轴9d的左端部上同轴支承有ACG起动器27。ACG起动器27作为起动内燃机1的起动电动机而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伴随内燃机1的运转而发电的交流发电机发挥功能。ACG起动器27的工作被未图示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

如图4所示,曲轴箱2在底面附近(下端附近)具有用于贮存发动机油的油贮存部51。积存于油贮存部51的油通过油泵56的驱动而经由滤油器55被吸入,并向发动机各部分加压输送。

滤油器55呈金属网状,并去除油内的异物。油泵56与曲轴9连动,在发动机运转时驱动。

在曲轴箱左半体2a的下端部形成有油贮存凹部51a,油贮存凹部51a形成油贮存部51的左侧部。在油贮存凹部51a的下部形成有收容滤油器55的滤油器室55a。在滤油器室55a的上方形成有到达油泵56的吸入通路(油通路)61。在油贮存凹部51a的内侧形成有以沿着上下延伸的油通路61的方式延伸的肋62。

一并参照图5~图7,曲轴箱左半体2a形成与凸轮轴传动链室15的后下端部相连的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曲轴箱侧动力传递构件收容室)52。在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的途中形成有与油贮存部51(油贮存凹部51a)连通的落油孔54。从气缸盖3b经由凸轮轴传动链室15而返回曲轴箱2的油在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上流动而到达油贮存部51。在该底壁53的途中形成有落油孔54,因此油的返回早。

一并参照图3,气缸体3a的位于曲轴箱2侧的后下端部隔着衬垫57与曲轴箱2的位于气缸3侧的前上端部(气缸固定面)对置。在该状态下,气缸体3a紧固固定于曲轴箱2的前上端部。落油孔54从衬垫57(气缸固定面)起向与气缸3相反的一侧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

一并参照图8、图9,落油孔54延伸到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车宽方向内侧、左右方向内侧)的侧壁59的下部,并以将该下部局部地切除的方式形成。落油孔54从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后端60向气缸3侧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

在此,在油贮存部51中,将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侧设为油贮存部51的上游侧,将滤油器55侧设为油贮存部51的下游侧。位于落油孔54的下游侧的肋62作为限制油从油贮存部51侧向落油孔54侧流动的壁而发挥功能。由此,在利用落油孔54使油的返回提早的同时,在紧急制动时等抑制油贮存部51的油从落油孔54逆流。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具备:气缸体3a,其具有气缸孔3d;活塞8,其在气缸孔3d内往复运动;曲轴9,其将所述活塞8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曲轴箱2,其保持所述曲轴9;气门机构11,其控制空气相对于所述气缸孔3d内的出入;气缸盖3b,其保持所述气门机构11;凸轮轴传动链14,其从所述曲轴9向所述气门机构11传递动力;以及凸轮轴传动链室15,其形成于所述气缸体3a并***述凸轮轴传动链14,并且也作为使供给到所述气缸盖3b内的油向所述曲轴箱2内返回的返回通路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曲轴箱2在底面侧具有油贮存部51,并且所述曲轴箱2具有与所述凸轮轴传动链室15相连的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在所述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形成有与所述油贮存部51连通的落油孔54。

根据该结构,在将气缸体3a的凸轮轴传动链室15作为供给到气缸盖3b后的油的返回通路的结构中,在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形成有与油贮存部51连通的落油孔54。由此,与相对于凸轮轴传动链室而言另行设置回油通路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气缸体3a的小型化。另外,与在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整体传递后的油返回油贮存部51的结构相比,油也从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底壁53的途中返回油贮存部51,因此能够使油效率良好地返回。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1的基础上,所述气缸体3a隔着衬垫57而与所述曲轴箱2相邻地配置,所述落油孔54相对于所述衬垫57分离开设置。

根据该结构,在隔着衬垫57而与曲轴箱2相邻地配置的气缸体3a中,落油孔54从衬垫57隔开一定距离而设置,因此能够容易确保衬垫57的气密性,并且容易确保曲轴箱2的端面(气缸固定面)的强度。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1的基础上,所述落油孔54延伸到位于所述底壁53的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59的下部。

根据该结构,落油孔54从底壁53延伸到内燃机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59的下部,因此即使在油量较多时也能够使油效率良好地返回。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1的基础上,所述落油孔54相对于所述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后端60分离开设置。

根据该结构,落油孔54从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后端隔开一定距离而设置,因此不容易对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强度产生影响,而能够容易确保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的强度。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1的基础上,所述油贮存部51具有经由滤油器55而通往油泵56的通路61,在将所述曲轴箱侧凸轮轴传动链室52设为所述油贮存部51的上游侧、并将所述滤油器55侧设为所述油贮存部51的下游侧时,在所述落油孔54的下游侧设置有限制油从所述油贮存部51侧向所述落油孔54侧流动的肋62。

根据该结构,在落油孔54的下游侧设置有限制油从油贮存部51侧向落油孔54侧流动的肋62,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时等的行为而使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另外,肋62配置为至少一部分与落油孔54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参照图6~图8)。即,通过使肋62的至少一部分与落油孔54在车宽方向位置上重叠,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时等的行为而使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落油孔54具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油从所述凸轮轴传动链室15向所述油贮存部51流动,并限制油从所述油贮存部51侧向所述凸轮轴传动链室15侧流动。在该情况下,在落油孔54具有将油流动限制为单向的单向阀,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向上游侧流入的逆流。

所述跨骑型车辆包括驾驶员跨过车身地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还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的车辆以外,还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为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替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等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机油滤芯器及其滤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