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席用气囊

文档序号:1281024 发布日期:2020-08-28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副驾席用气囊 (Airbag for assistant driver seat ) 是由 细江幸治 于 2020-02-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副驾席用气囊(13),其折叠收纳于在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具有:乘员侧壁部(40),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17),其形成为从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17a)侧而将前端侧安装于收纳部位侧。在车身侧壁部形成有用于防止与膨胀完毕时的相邻部件(2)发生干扰的凹部(28)。凹部(28)形成为在形成车身侧壁部的气囊用面板(74)设置有夹捏部(30)。使气囊用面板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彼此分离的结合预定部(33、34)彼此结合而形成夹捏部。(An airbag (13) for a front passenger seat, which is folded and stored in a storage portion provided to an instrument panel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front passenger seat of a vehicle, includes: an occupant side wall portion (40) which is disposed on the rear surface side at the time of inflation and receives an occupant; and a vehicle body side wall portion (17) formed so as to be constricted from the outer peripheral edge of the passenger side wall portion to the front end (17a) side when the inflation is completed, and the front end side is attached to the storage portion side. A recessed portion (28)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with an adjacent member (2) when the expansion is completed is formed in the vehicle body side wall portion. The recess (28) is formed such that a pinch portion (30) is provided on an airbag panel (74) forming a side wall por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portions (33, 34) to be joined, which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a state where the airbag panel is expanded flatly, are join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nip portion.)

副驾席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副驾席用气囊,其折叠收纳于在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该仪表操纵板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该气囊从收纳部位向作为副驾席侧的后方侧展开并膨胀。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副驾席用气囊,存在构成为具有在膨胀完毕时不会与导航系统的监视器发生干扰的防干扰用的凹部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7-65395号公报)。该气囊具有:乘员侧壁部,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其形成为从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且将前端侧安装于收纳部位侧,在车身侧壁部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防止与膨胀完毕时的作为相邻部件的监视器发生干扰的凹部。凹部形成为设置有以使得凹部的底部附近的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车身侧壁部的车内侧的壁部、与车身侧壁部的车外侧的壁部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方式将彼此连结的系带。

但是,对于当前的副驾席用气囊,需要与车身侧壁部分体的用于形成凹部的系带,并且,需要使系带的左右端部分别与在车身侧壁部的左右侧分离的壁部的部位彼此结合,构成气囊的部件数量增加,另外,导致气囊的制造工时增加,因此希望简便地构成防干扰用的凹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形成防干扰用的凹部的副驾席用气囊。

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折叠收纳于在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

具有:乘员侧壁部,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其形成为从所述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并将前端侧安装于所述收纳部位侧,并且在所述车身侧壁部的部位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防止膨胀完毕时与车辆的相邻部件发生干扰,其特征在于,

该凹部设为在形成所述车身侧壁部的气囊用面板设置有夹捏部而形成的结构,

使所述气囊用面板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彼此分离的至少2个结合预定部彼此结合而形成所述夹捏部。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而言,以使形成车身侧壁部的气囊用面板变得平整的状态下的分离的结合预定部彼此结合的方式形成夹捏部,由此形成防干扰用的凹部,能够由气囊用面板自身形成、且不增加部件数量地形成凹部。另外,仅通过设置夹捏部并使以接触的方式重叠的部位彼此结合便能够形成凹部,与将在左右两侧大幅分离的部位连结的系带不同,能够进行气囊用面板自身的结合作业,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合作业容易地形成凹部。此外,如果在气囊用面板部形成夹捏部,则实质上能够缩小与该夹捏的折痕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面板的长度尺寸,如果从横截面观察,则能够形成为以夹捏部为弯曲部而使与夹捏部分离的部位彼此接近的形状,能够形成以夹捏部为底部的凹部。

因此,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而言,仅通过配置夹捏部便能够简便地形成防干扰用的凹部。

而且,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而言,优选地,所述夹捏部配置于所述气囊用面板的与外周缘分离的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在使多个气囊用面板的外周缘彼此结合而形成气囊的情况下,对于设置有夹捏部的气囊用面板,难以对外周缘的全长、形状造成影响,因此能够顺畅地使外周缘彼此与相邻的其他气囊用面板结合而形成气囊。

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而言,优选地,所述夹捏部以使得所述结合预定部彼此之间的结合余量部配置于所述气囊的内周面侧的方式形成。

在这种结构中,夹捏部的结合余量部未在气囊的外周面侧露出而能够防止与膨胀完毕时的相邻部件的不必要的摩擦等。

并且,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副驾席用气囊而言,优选地,所述凹部以能防止与在所述仪表操纵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部位配置的所述相邻部件发生干扰的方式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所述车身侧壁部的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侧的部位。

在这种结构中,能够将配置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附近的相邻部件收容于凹部而使得气囊膨胀完毕,容易将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的副驾席侧壁部配置为沿着左右方向的平面状而相对于前后方向不倾斜,能够适当地挡住乘员。

在该情况下,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壁部可以配置为以从所述收纳部位的中央通过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而使得处于所述凹部的后方的车内侧部位比车外侧部位进一步扩展的形状。

即,在这种结构中,乘员侧壁部延伸设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中央坐席配置为与副驾席相邻,即使存在就坐于该中央坐席的乘员(中央乘员),膨胀完毕的气囊的乘员侧壁部也能够顺畅地挡住该中央乘员而进行保护。

而且,优选地,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保护壁部具有: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其对副驾席搭乘者进行保护;以及中央乘员保护部,其对车辆的驾驶席与副驾席之间的中央坐席的乘员进行保护,

如果膨胀完毕时的气囊构成为具有:主体膨胀部,其在后端配置有所述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以及伸出膨胀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后方侧,在后端配置有所述中央乘员保护部,则以将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壁部的所述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和所述中央乘员保护部设为近似平面状的方式配置校正系带,该校正系带使得后端与所述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和所述中央乘员保护部的边界部位结合,并使得前端与所述主体膨胀部附近的所述凹部的底部结合。

另外,膨胀完毕时的气囊构成为具有:所述主体膨胀部,其在后端配置有所述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以及所述伸出膨胀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后方侧,在后端配置有所述中央乘员保护部,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展开膨胀时向车宽方向的摆动,可以配置缘侧系带,该缘侧系带将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侧壁部的所述中央乘员保护部侧的端缘和所述气囊的前端连结。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校正系带和所述缘侧系带并列设置的情况下,校正系带具有供缘侧系带插通的贯通孔部以防止彼此发生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供使用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搭载的车辆的搭载部位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的搭载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是从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下的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观察车外侧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从实施方式的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下的车辆的后方侧观察的概略主视图。

图5是使得实施方式的气囊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概略后表面侧斜视图。

图6是使得实施方式的气囊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概略前表面侧斜视图。

图7是使得实施方式的气囊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8是使得实施方式的气囊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构成材料的俯视图。

图10是对形成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夹捏部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使得其他实施方式的气囊单体膨胀的状态下的概略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

4所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下面,适当地简称为气囊)13用于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下面,适当地简称为气囊装置)M,气囊装置M搭载于车辆V,该车辆V构成为驾驶席DS配置于右侧、且在副驾席PS与驾驶席DS之间设置有能够供中央乘员P2就坐的中央坐席CS,该气囊装置M搭载于该车辆V的副驾席PS的前方的位置。另外,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设为配置于仪表操纵板(下面,简称为“仪表板”)1的上表面1a的内部的上部安装型结构,并且车辆V的仪表板1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附近使得中央面板2局部性地向后方凸出。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与车辆V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构成为具有:折叠的气囊13;充气机8,其将膨胀用气体G供给至气囊13;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其对气囊13及充气机8进行收纳保持;保持件9,其用于将气囊13及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以及气囊罩6,其将折叠的气囊13覆盖。

气囊罩6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与合成树脂制的仪表板1一体地形成,在气囊13展开膨胀时,由气囊13按压前后2个门部6a、6b而打开。另外,在气囊罩6的门部6a、6b的周围,形成有与外壳12连结的连结壁部6c。

如图2所示,充气机8具有:近似圆柱状的主体部8a,其以放射状配置有将膨胀用气体G排出的多个气体排出口8b;以及凸缘部8c,其用于将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在实施方式中,充气机8构成为在车辆V的前表面发生碰撞时工作。

作为气囊13的收纳部位的外壳12,形成为在上表面侧具有长方形开口的薄金属板制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如图2所示,具有:近似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12a,充气机8从下方插入安装于该底壁部12a;以及周壁部12b,其从底壁部12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卡止于该周壁部12b。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配置于气囊13内的保持件9的螺栓9a作为安装单元,使其贯穿气囊13的气体流入口23(参照图7)的周缘部位、外壳12的底壁部12a、以及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并利用螺母10进行紧固,由此将气囊13和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另外,在外壳12的底壁部12a配置有与车辆V的车身侧连结的未图示的托架。

如图7、图8所示,气囊13构成为具有:气囊主体14,其形成膨胀完毕时的外周壁;整流布45,其对向气囊主体14内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制;以及系带49、53、60,其配置于气囊主体14内,对气囊主体14的膨胀完毕形状进行限制。

气囊主体14由具有挠性的片状体形成为袋状,在膨胀完毕时,在副驾席PS的前方,如图1、图2中的双点划线、图3、图4所示,配置为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具体而言,气囊主体14将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以前端侧为顶部的近似四棱锥状,具有:乘员侧壁部40,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副驾席搭乘者P1及中央乘员P2);以及车身侧壁部17,其形成为从乘员侧壁部40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将前端17a侧安装于外壳12侧。另外,气囊主体14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膨胀完毕时,以从外壳12的中央通过、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为中心线CL(图1)而设置有从中心线CL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右侧)大幅伸出的中央乘员保护部43,由此使得乘员侧壁部40的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即,乘员侧壁部40具有: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其能够挡住作为乘员的副驾席搭乘者P1;以及中央乘员保护部43,其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扩展而能够挡住中央乘员P2。而且,作为气囊主体14的膨胀部位,构成为具有:主体部15,其在后端配置有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以及伸出部16,其从主体部15的后端侧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凸出,在后端配置有中央乘员保护部43。

如图2、图3、图5至图8所示,车身侧壁部17是配置为在气囊13膨胀完毕时主要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的部位,具有:上壁部18、下壁部19,它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配置;以及左壁部20、右壁部21,它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配置。在处于膨胀完毕时的前端17a侧的车身侧壁部17的下壁部19的前端附近,能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的气体流入口23形成为能够供充气机8的主体部8a插入、且以近似圆形而开口。在下壁部19的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形成有使得保持件9的螺栓9a插入而用于将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安装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的多个(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4个)安装孔24。该气体流入口23形成于下壁部19的前端侧区域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气囊13构成为以使得气体流入口23的中心C(参照图1、图7)与外壳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大致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2。另外,在车身侧壁部17的左壁部20和右壁部21,用于将流入至气囊主体14内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26以近似圆形而开口(参照图2、图3)。

另外,在车身侧壁部17的右侧(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区域、即作为膨胀部位的伸出部16的前方侧,形成有防止与形成于仪表板1的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的防干扰用的凹部28。该防干扰用的凹部28以使得右壁部21的区域凹陷的方式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为配置于伸出部16的前表面16a与主体部15的右侧面15a之间。

如图7、图8、图10所示,该凹部28形成为,在形成气囊主体14的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以使得车身侧壁部17的右壁部21的前后方向上的实质长度尺寸缩短的方式设置夹捏部30。此外,右前面板74是形成车身侧壁部17的右半部分的区域的部位。

如图10A、图10B、图10C所示,从将右前面板74平整地展开的状态起形成折痕30a,使相互分离的弯曲形状的结合预定部33、34彼此重叠,即,使从折痕30a以相对的方式延伸的板材30b、30c彼此重叠而形成重叠部31,然后对结合预定部33、34进行缝合,由此形成夹捏部30。结合预定部33、34配置为在两端设置有相互交叉的交叉部35、36,重叠部31成为结合余量部32,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重叠部31配置于气囊主体14的内周面14a侧。

另外,通过对平整地展开的右前面板74的与外周缘75分离的夹捏部形成区域77、详细而言对气体流入口23与通风孔26之间的区域77进行夹捏而形成夹捏部30,结合余量部32使得交叉部35、36之间的中央附近形成为宽度尺寸最大的宽幅部32a。并且,通过对平整地展开的右前面板74的与外周缘75分离的夹捏部形成区域77进行夹捏而形成夹捏部30,并以如下方式配置,即,缩小沿着与折痕30a正交的方向的右前面板74的实质长度尺寸,但对于外周缘75自身的长度、相对于其他面板的缝合形状几乎未造成影响。

另外,夹捏部30的宽度尺寸TW和长度尺寸TL(参照图10(C))只要设定为能够在气囊主体14的车身侧壁部17形成能够防止与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的凹部28的尺寸形状即可,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宽度尺寸TW设为约50mm,长度尺寸TL设为约350mm。换言之,结合预定部33、34的相距最远的部位(宽幅部32a的部位)的宽度尺寸为宽度尺寸TW的2倍即约100mm,交叉部35、36之间的分离距离为与长度尺寸TL等同的约350mm。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结合余量部32配置于内周面14a侧,因此在外周面14b侧形成有基于夹捏部30的线状的凹槽37(参照图6、图7)。而且,如图3、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凹槽37配置成使得下端37b侧比上端37a向后下方向延伸,并配置成与中央面板2的向下扩展的向后方侧凸出的凸出形状对应地形成凹部28。

乘员侧壁部40将外形形状设为近似长方形,构成为朝向车宽方向中央的右侧大幅伸出。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乘员侧壁部40构成为具有: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其在气囊13膨胀完毕时由气体流入口23的后方区域构成而对副驾席搭乘者P1进行保护;以及中央乘员保护部43,其配置为向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右侧伸出而对中央乘员P2进行保护。

如图7、图8所示,配置于气囊主体14内的整流布45配置为,将气体流入口23的上方覆盖,并且构成为能够在左右两侧和后侧对从气体流入口23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进行整流。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整流布45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形成为在左右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开口45a的近似筒状,并且在该筒状的部位的后侧的区域(后侧部位47)配置有以圆形而开口的多个(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3个)气体流出孔47a。整流布45由图9所示的近似鼓状的整流布用基材48构成,该整流布用基材48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侧的区域设为相对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的连结部48a,在该连结部48a配置有与气体流入口23以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而且,对于整流布用基材48,在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遍及整周地对该连结部48a进行缝接,对从连结部48a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部48b、48c的区域的周缘彼此进行缝合,由此构成在左右两端侧具有开口45a的筒状的整流布45。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图8所示,在气囊主体14内配置有前后系带49、校正系带53以及缘侧系带60。

前后系带49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气囊主体14内以将气体流入口23附近和乘员侧壁部40连结的方式在气囊主体14膨胀完毕时大致沿前后方向配置,将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延伸的前侧部位50、和从乘员侧壁部40侧延伸的后侧部位51连结。以在左右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对带状材料的后端50b侧进行折叠而构成前侧部位50,作为左右对称形状,使得气囊主体14膨胀完毕时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如下近似于三棱锥状的立体形状,即,使得前端50a侧大致沿着左右方向,使得后端50b侧大致沿着上下方向。与气体流入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形成于前侧部位50的前端50a侧,在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遍及整周地对前端50a侧进行缝接。后侧部位51的外形形状构成为趋向与前侧部位50连结的前端51a侧而宽度减小的近似梯形。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后述的左后面板79和右后面板82的内缘80b、83b彼此缝接时,一并对后端51b侧进行缝合,使得后侧部位51与乘员侧壁部40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大致处于上下左右方向的中央的位置连结。即,后侧部位51构成为使得后端51b与乘员侧壁部40和中心线CL(参照图1)的交点附近(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部位41a)结合。该前后系带49在气囊13膨胀完毕时以大致沿着中心线CL的方式沿前后方向配置,用于抑制气囊13展开膨胀时的乘员侧壁部40向后方过度凸出,并且限制气囊13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40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相对于气体流入口23(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的分离距离。

校正系带53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气囊13膨胀完毕时,使得乘员侧壁部40的中央乘员保护部43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配置为近似平面状,并且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能够以中央41a为基准而左右均等地确保左缘41b侧和右缘41c(相对于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边界部位44)侧的平面度。因此,校正系带53的后端53b的相对于乘员侧壁部40的结合部位57以如下方式配置,即,配置于以中央41a为基准相对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左缘41b侧而位于左右对称的位置的右缘41c侧,使得左缘41b侧的形状的近似左右对称形状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形成为向右方侧凸出的弯曲状,将乘员侧壁部40向前方侧牵引。并且,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校正系带53的前端53a与处于防干扰用的凹部28的底部28a附近的车身侧壁部17的右壁部21结合。因此,修正系带53使得乘员侧壁部40的保护部41、43彼此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的近似平面状,并且限制伸出部16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有助于使凹部28的底部28a附近的凹陷形状稳定。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校正系带53形成为在前侧部位54和后侧部位56的前后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前侧部位54的前缘54a与凹部28的底部28a附近的车身侧壁部17的右壁部21结合,后侧部位56的后缘56b以弯曲状与乘员侧壁部40结合,前侧部位54的后缘54b与后侧部位56的前缘56a彼此结合。另外,前侧部位54的前缘54a构成为在与右壁部21结合的部位具有凹部55、且使得缘侧系带60贯穿该凹部55。即,凹部55配置为以能够防止校正系带53和缘侧系带60彼此发生干扰的方式形成有使得缘侧系带60贯穿的贯通孔部58。

缘侧系带60在气囊主体14内将乘员侧壁部40的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端缘(右缘)和气囊主体14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配置为将乘员侧壁部40的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右缘43a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连结。该缘侧系带60构成为将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延伸的前侧部位61、与从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右缘43a延伸的后侧部位62结合。前侧部位61具有:连结部61a,其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连结;以及主体部61b,其从连结部61a向右方延伸。连结部61a具有与气体流入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在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遍及整周地进行缝接。主体部61b将外形形状设为近似带状,将后端侧对折而与片状的后侧部位62的前端62a结合。后侧部位62由带状的片状体构成,将后端62b侧与在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右缘43a中配置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且配置于最右侧的区域连结,将前端62a侧与前侧部位61的主体部61b的前端61c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缝接右后面板82的外缘83a与右前面板74的后缘75d时一并对后侧部位62的后端62b进行缝合,使得后端62b与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右缘43a连结。另外,如上所述,缘侧系带60配置为将形成于校正系带53的贯通孔部58(凹部55)插入并将校正系带53贯穿。为了抑制展开膨胀时的气囊主体14在车宽方向侧的摆动、且抑制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40的右缘(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右缘43a)过度向后方凸出而配置该缘侧系带60,在气囊主体14膨胀完毕时,插入于贯通孔部58而配置为展开的状态。

对于气囊主体14而言,使规定形状的气囊用面板69的周缘彼此结合而构成为袋状,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构成为作为气囊用面板69而具有: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4,它们构成车身侧壁部17的部位;以及左后面板79、右后面板82,它们构成乘员侧壁部40的部位。

构成车身侧壁部17的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将车身侧壁部17分割成两部分。左前面板70构成气囊主体14的车身侧壁部17的左半部分的区域,且构成左壁部20、上壁部18的左半部分的区域、以及下壁部19的左半部分的区域。该左前面板70在前端侧配置有构成气体流入口23及其周缘的凸出部72。右前面板74构成气囊主体14的车身侧壁部17的右半部分的区域,且构成右壁部21、上壁部18的右半部分的区域、以及下壁部19的右半部分的区域。右前面板74也在前端侧配置有构成气体流入口23及其周缘的凸出部76。该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除了使后缘侧的部位的外形形状不同以外还构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即,右前面板74与左前面板70不同,从外周缘75的上缘75a至后缘75d设置有构成伸出部16的伸出部构成部74a,而且,与构成乘员侧壁部40的右后面板82的外形形状匹配地以向后方大幅凸出的方式构成后缘75d侧的部位。

构成乘员侧壁部40的左后面板79和右后面板82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将乘员侧壁部40分割成两部分,左后面板79在乘员侧壁部40构成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左半部分的区域,右后面板82在乘员侧壁部40构成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41的右半部分和中央乘员保护部43的区域。左后面板79的外形形状设为近似梯形,右后面板82的外形形状设为使得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大于左后面板79(增大向左右方向侧的凸出量)的近似三角形。即,右后面板82在外周缘83的外缘83a侧配置有构成伸出部16的扩展区域84。左后面板79及右后面板82构成为使得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外周缘80、83的外缘80a、83a分别大致沿着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4的外周缘71、75的后缘71d、75d的弯曲形状。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气囊13而言,作为构成气囊主体14的气囊用面板69的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4、左后面板79以及右后面板82、构成前后系带49的前侧部位50以及后侧部位51、构成校正系带53的前侧部位54以及后侧部位56、构成缘侧系带60的前侧部位61以及后侧部位64、构成整流布45的整流布用基材48,分别由聚酯线、聚酰胺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纺布形成。

对实施方式的气囊13的制造进行说明。预先使左后面板79和右后面板82以在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使得外周缘80、83的内缘80b、83b彼此一致的方式重叠,利用缝合线对内缘80b、83b彼此进行缝接(缝合)。此时,对于前后系带49的后侧部位51的后端51b也预先通过共同缝合而进行缝接。

另外,如图10A、图10B、图10C所示,预先在右前面板74的夹捏部形成区域77施加折痕30a,以使面板部件30b、30c重叠的方式对它们进行夹捏,设置重叠部31而在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使得分离的结合预定部33、34重叠,通过利用缝合线的平面缝制对结合预定部33、34彼此进行缝接,在右前面板74形成夹捏部30。

另外,预先使校正系带53的前侧部位54的前缘54a与右前面板74结合,使校正系带53的后侧部位56的后缘56b与右后面板82结合。

然后,以使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的外周缘71、75的下缘71b、75b彼此一致的方式使它们重叠,而且,利用缝合线对下缘71b、75b彼此进行缝接。而且,以使凸出部72、76彼此重叠的方式将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打开。然后,在凸出部72、76上按顺序使前后系带49的前侧部位50的前端50a侧、缘侧系带60的前侧部位61的连结部61a、以及整流布用基材48的连结部48a重叠,在成为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的部位利用缝合线对它们进行缝接,然后,通过开孔加工而形成气体流入口23和安装孔24。而且,利用缝合线对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的外周缘71、75的上缘71a、75a彼此进行缝接。

接下来,以使得外周缘71、75的后缘71d、75d彼此分离的方式将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4打开,将以使得外缘80a、83a彼此分离的方式扩展的左后面板79、右后面板82重叠,利用缝合线对左前面板70的后缘71d和左后面板79的外缘80a进行缝接,同样地,利用缝合线对右前面板74的后缘75d和右后面板82的外缘83a进行缝接。在对该右前面板74的后缘75d和右后面板82的外缘83a的缝接时,通过共同缝合而使缘侧系带60的后侧部位62的后端62b结合。然后,对整流布用基材48的带部48b、48c的外周缘彼此进行缝接而形成整流布45。另外,对前侧部位54的后端侧的后缘54b和后侧部位56的前缘56a进行缝接而形成校正系带53。同样地,对前侧部位50的后端50b和后侧部位51的前端51a进行缝接而形成前后系带49,对前侧部位61的主体部61b的前端61c和后侧部位62的前端62a进行缝接而形成缘侧系带60。然后,利用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4中作为未缝合部分的前缘71c、75c侧的部位的开口,以不使各部位的缝合余量部向外部露出的方式使气囊主体14翻转。接下来,如果分别以对折的方式使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4的前缘71c、75c重叠并利用缝合线进行缝接,则能够制造气囊13。

这样制造的气囊13以能够收纳于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内的方式折叠,在折叠之后,为了不使其折叠变形而利用能够断裂的未图示的包封片材进行包裹。此外,在气囊13内,预先在使螺栓9a凸出的状态下将保持件9内置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而且,将折叠并由包封片材包裹的气囊13载置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接下来,使充气机8的主体部8a从底壁部12a的下方插入于外壳12内,并且使从底壁部12a向下方凸出的各螺栓9a插通于充气机8的凸缘部8c。然后,如果将螺母10紧固连结于从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凸出的各螺栓9a,则能够将折叠的气囊13和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

而且,如果使外壳12的周壁部12b卡止于在车辆V搭载的仪表板1的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并使得外壳12的未图示的托架固定于车辆V的车身侧,则能够将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于车辆V。

此外,如图1、图4所示,方向盘用气囊装置93搭载于在车辆V的中央坐席CS的右侧的驾驶席DS的前方配置的方向盘90。方向盘用气囊装置93具有:方向盘用气囊(下面简称为“气囊”)94,其折叠收纳于方向盘90的中央的凸台部91;以及未图示的充气机,其向气囊94供给膨胀用气体。气囊94为如下结构,即,设为由具有挠性的片状体形成的袋状,在未图示的充气机工作时,使来自充气机的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以将方向盘90的上表面(后表面)的整个面覆盖的方式膨胀。此外,方向盘用气囊装置93的未图示的充气机也与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的充气机8同样地构成为在车辆V的前表面碰撞时工作。

而且,在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于车辆V之后,在车辆V的前表面碰撞时,如果从充气机8的气体排出口8b排出膨胀用气体G,则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内部而使得气囊13膨胀,经由将气囊罩6的门部6a、6b推开而形成的开口从外壳12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车辆后方凸出并展开膨胀,如图3、图4所示,以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的方式完成膨胀。另外,此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以将方向盘90的上表面(后表面)覆盖的方式使得方向盘用的气囊94也完成膨胀。

因此,完成膨胀的气囊13能够挡住前进移动的副驾席搭乘者P1和中央乘员P2而进行保护,完成膨胀的气囊94能够挡住前进移动的驾驶员D1而进行保护。此时,对于副驾席用的气囊13而言,即使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仪表板1的部位配置有作为与向后方凸出且完成膨胀的气囊13相邻的相邻部位的中央面板2,也能够利用防干扰用的凹部28防止与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使乘员侧壁部40不倾斜地配置为沿着左右方向的平面状,能够适当地挡住乘员P1、P2而进行保护。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13中的防干扰用的凹部28,如图10A、图10B、图10C所示,以使平整的状态下分离的结合预定部33、34彼此结合的方式形成夹捏部30,由此形成车身侧壁部17的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从而能够由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自身形成而不增加部件数量地形成凹部28。另外,仅通过设置夹捏部30并使作为以接触的方式重叠的部位的面板部件30b、30c彼此结合而能够形成凹部28,与利用需要在左右两侧大幅分离的2个部位结合的系带形成凹部的情况不同,能够通过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自身的结合作业而进行,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合作业容易地形成凹部28。此外,如果在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形成夹捏部30,则实质上缩小与该夹捏的折痕30a大致正交的方向的面板74的长度尺寸,从横截面观察,如图7所示,能够形成为将夹捏部30作为弯曲部而使与夹捏部30分离的部位彼此接近的形状,能够形成将夹捏部30作为底部28a的凹部28。

因此,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13而言,仅通过配置夹捏部30便能够简便地形成防干扰用的凹部28。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校正系带53的前端53a与主体部15附近的伸出部16的前表面16a侧结合,使凹部28的凹陷状态增大,但如图11所示的气囊13A的气囊主体14A那样,即使不配置校正系带53而仅设置与夹捏部30相同结构的夹捏部30A,也能够形成凹部28A,能够防止与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此外,在未形成基于夹捏部30A的凹部28A的情况下,如图1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与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乘员侧壁部40的中央乘员保护部43向后方凸出,难以顺畅地挡住乘员P1、P2。

当然,对于实施方式的气囊13而言,配置有使前端53a与伸出部16的前表面16a结合的修正系带53,能够使凹部28的底部28a附近形成为较深的凹陷形状,因此能够更顺畅地防止与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

此外,在图11所示的气囊13A未配置缘侧系带60,但也可以如双点划线所示那样配置缘侧系带60。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13的气囊主体14而言,夹捏部30配置于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的与外周边缘75分离的位置的夹捏部形成区域77(参照图10)。

因此,在使多个气囊用面板69的外周缘彼此结合而形成气囊13的气囊主体14的情况下,作为设置有夹捏部30的气囊用面板69的右前面板74难以对外周缘75的总长度、形状造成影响,因此能够顺畅地使外周缘71、83的规定部分彼此与作为相邻的其他气囊用面板69的左前面板70、右后面板82结合而形成气囊13的气囊主体14。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13而言,夹捏部30形成为使得结合预定部33、34彼此之间的结合余量部32配置于气囊13的气囊主体14的内周面14a侧。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夹捏部30的结合余量部(缝合余量部)32未在气囊13的外周面14b侧露出,能够防止膨胀完毕时与相邻部件的不必要的摩擦等。

当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也可以将结合余量部32配置于气囊13的外周面14b侧。

并且,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13而言,凹部28以防止与在仪表板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部位配置的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的方式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车身侧壁部17的车辆V的车宽方向中央侧部位的右壁部21。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配置于车辆V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附近的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收容于凹部28而使得气囊13膨胀完毕,容易将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的乘员侧壁部40配置为相对于前后方向不倾斜地沿着左右方向的平面状,能够适当地挡住乘员P1、P2。

在该情况下,在实施方式中,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40配置为以从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的中央通过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为基准而使得处于凹部28的后方的车内侧部位的右缘43a比车外侧部位的左缘41b进一步扩展的形状。

对于这种结构而言,乘员侧壁部40延伸设置于车辆V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中央坐席CS配置为与副驾席PS相邻,即使存在就坐于该中央坐席CS的乘员(中央乘员)P2,膨胀完毕的气囊13的乘员侧壁部40也能够顺畅地挡住该中央乘员P2而进行保护。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将形成于气囊13的凹部28配置为能防止与作为相邻部件的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但作为与膨胀完毕时的气囊发生干扰的相邻部件,除此之外,还能举例示出导航系统的监视器等,可以使凹部形成为能防止与这些部件发生干扰。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的安装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