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

文档序号:1319291 发布日期:2020-07-14 浏览:3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 (Positioning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xisting railway line contact net ) 是由 杜熙 黎仕强 郑波 包维民 曲键 康勋 汪小锋 高诗乔 杨宾汇 刘林 付帅 蒋 于 2020-04-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属于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门型架,两个所述门型架均固定设置在路基上且分别位于轨道两侧,两侧所述门型架所在的平面呈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门型架均包括两个立柱和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端部之间的横杆,两侧所述门型架的横杆之间设置有横跨于轨道上方的横跨梁,所述横跨梁上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的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采用门型架的设置可跨越铁路下方的涵洞,从而防止涵洞对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无需对既有涵洞或其他构筑物改除,从而减少了工程量,并且节约了成本和工程时间。(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sitioning a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an existing railway catenary,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nsit power supply and comprising two portal frames, wherein the two portal frames are fixedly arranged on a roadbed and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at two sides of a rail, planes on which the portal frames at two sides are positioned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each portal frame comprises two upright posts and a cross rod fixedly arranged between the end parts of the two upright posts, a cross beam crossing over the rai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ross rods of the portal frames at two sides, the transverse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 carrier cable and a contact line of the contact net, the portal frame is arranged to span a culvert below a railway, therefore, the culvert is prevented from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positioning device after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ors do not need to remove the existing culvert or other structures, so that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is reduced, and the cost and the engineering time are saved.)

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进程的加快,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电气化率在70%以上,既有铁路电气化进程也逐渐成为铁路电气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和绝缘子。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039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柱、第一悬挂支架和右横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孔,且支撑柱的上方固定有顶梁,所述支撑柱的右侧上方固定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孔与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右侧通过绝缘子与左横梁臂固定连接,且左横梁臂的中部下方设置有接触网安装结构,所述支撑柱设置有2根,且支撑柱之间关于顶梁的中轴线对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可得知,对于普速的支撑柱定位顺线路方向可调范围只有4至7米,当铁路下方4到7米内存在涵洞、水渠或构筑物时,为了防止涵洞或其他构筑物对整个定位装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就需要改除现有的涵洞等构筑物,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量的增大,增加了工程成本和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改除涵洞且能提高稳定的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包括两个门型架,两个所述门型架均固定设置在路基上且分别位于轨道两侧,两侧所述门型架所在的平面呈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门型架均包括两个立柱和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端部之间的横杆,两侧所述门型架的横杆之间设置有横跨于轨道上方的横跨梁,所述横跨梁上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的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门型架的设置可跨越铁路下方的涵洞,从而防止涵洞对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无需对既有涵洞或其他构筑物改除,从而减少了工程量,并且节约了成本和工程时间,在列车通过时减小了定位装置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线之间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了列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跨梁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拼接梁,相邻的所述拼接梁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拼接梁固定至一起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横跨梁包括多个拼接梁,使得多个拼接梁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铁路,提高了整个安装结构的适用性;固定件可将相邻的拼接梁固定至一起,从而完成多个拼接梁之间的安装固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拼接梁均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拼接杆,每个所述拼接梁的三个拼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强框,相邻的所述加强框所在的平面之间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强框均呈顶点朝下的倒三角形设置,所述拼接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加强框所在的平面设置,三个所述拼接杆分别位于三角形的加强框的三个顶点所在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拼接梁包括多个三个拼接杆,并且在三个拼接杆之间设置三角形的加强框,提高了整个横跨梁的强度和承载力,使得整个横跨梁进一步对不同重量的定位装置承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的拼接梁的拼接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拼接杆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将相邻的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至一起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对相邻的拼接梁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并且固定后的牢固性较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杆体和位于第一杆体下方且与第一杆体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沿横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杆,每个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三个拼接杆中上部的两个拼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上,下部的一个拼接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杆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的设置提高了横杆的强度和承载力,从而提高了门型架对横跨梁的承载效果,间接提高了横跨梁对定位装置的承载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两端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位于低于第一连接杆的位置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可对第一连接杆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强度和承载力,提高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对横跨梁的承载效果,间接提高了横跨梁对定位装置的承载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上且位于第一杆体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三连接法兰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螺栓和多个第二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对第二连接法兰和第三连接法兰连接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并且提高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位于立柱上的牢固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一端通过悬挂底座固定连接至最下部的拼接杆上,另一端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绳,两根所述第一连接绳远离第一绝缘子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环线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环线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绳远离第一定位线夹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环线夹,两侧所述第二定位环线夹上均设置有定位器,两侧所述定位器远离第二定位环线夹的端部均设置有定位线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环线夹上均设置有悬吊滑轮,所述定位线夹用于供接触网的接触线穿过,所述悬吊滑轮用于供承力索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绝缘子的设置可防止接触线上的电流导通至横跨梁上,从而防止电流导通至门型架上,防止门型架带电对人体造成伤害;定位器的设置可调节定位线夹的位置,使得定位器可带动定位线夹上的接触线固定至不同的高度从而与列车的受电弓相互接触;采用定位线夹的设置可对接触网的接触线导向和固定,使得列车受电弓可以更好的与定位线夹内的接触线接触,提高了列车的受力质量;悬吊滑轮可供接触网的承力索穿过,从而对承力索进行导向和固定,使得承力索可对接触网的接触线进行更好的承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门型架的两个立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第二杆体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与第一杆体呈相互平行设置,两侧所述门型架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线,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穿过第一定位环线夹,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穿过第二定位环线夹,所述固定线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远离固定线的端部通过抱箍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第一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可对第一定位环线夹起到定位和固定的效果,防止列车受电弓在与接触线接触时带动第一定位环线夹移动,提高了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的接触效果;两侧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可对第二定位环线夹起到定位和固定效果,防止列车受电弓在与接触线接触时带动第二定位环线夹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的接触效果;第二绝缘子的设置可防止接触线上的电流导通至门型架的立柱上,防止门型架带电对人体造成伤害;采用抱箍的设置方便对固定线固定拆卸,并且可使得固定后的固定线具有较好的牢固性,间接提高了对第一定位环线夹和第二定位环线夹的固定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端部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五连接法兰,所述第四连接法兰和第五连接法兰之间通过多个第三螺栓和多个第三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对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其固定方式方便简单,并且可使得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位于立柱上具有较好的牢固性,间接提高了对固定线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采用门型架的设置可跨越铁路下方的涵洞,从而防止涵洞对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无需对既有涵洞或其他构筑物改除,从而减少了工程量,并且节约了成本和工程时间;

两侧第一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可对第一定位环线夹固定,两侧第二固定杆之间的固定线可对第二定位环线夹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定位环线和第二定位环线夹带动定位器上的定位线夹对接触网的接触线固定,使得列车受电弓在与接触线接触后防止接触线移动,在列车通过时减小了定位装置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线之间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了列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门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横跨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用于展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型架;11、立柱;111、横杆;112、横跨梁;113、拼接梁;114、拼接杆;115、加强框;116、第一连接法兰;117、第一螺栓;118、第一螺母;12、第一杆体;121、第二杆体;122、加强杆;123、第一连接杆;124、第二连接杆;125、第二连接法兰;126、第三连接法兰;127、第二螺栓;128、第二螺母;13、第一绝缘子;131、悬挂底座;132、第一连接绳;133、第一定位环线夹;134、第二连接绳;135、第二定位环线夹;136、定位器;137、定位线夹;138、悬吊滑轮;14、第一固定杆;141、第二固定杆;142、固定线;143、第二绝缘子;144、抱箍;145、第四连接法兰;146、第五连接法兰;147、第三螺栓;148、第三螺母;15、接触线;16、承力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定位安装结构,包括两个门型架1,两个门型架1均固定设置在路基上且分别位于轨道两侧,两侧门型架1所在的平面呈相互平行设置,每个门型架1均包括两个立柱11和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11端部之间的横杆111。

在本实施例中,将立柱11的端部浇筑至路基内,使得立柱11固定至路基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地脚螺钉对立柱11进行固定。

结合图1和图3,两侧门型架1的横杆111之间设置有横跨于轨道上方的横跨梁112,横跨梁112上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的承力索16和接触线15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采用门型架1的设置可跨越铁路下方的涵洞,从而防止涵洞对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无需对既有涵洞或其他构筑物改除,从而减少了工程量,并且节约了成本和工程时间。

结合图1和图3,为了带动横跨梁112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铁路,从而提高安装结构的适用性,将横跨梁112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拼接梁113。

结合图1和图3,为了提高每个拼接梁113的强度和对定位装置的承载效果,在每个拼接梁113均包括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拼接杆114,每个拼接梁113的三个拼接杆114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强框115,相邻的加强框115所在的平面之间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加强框115均呈顶点朝下的倒三角形设置,拼接杆114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加强框115所在的平面设置,三个拼接杆114分别位于三角形的加强框115的三个顶点所在的位置。

结合图3和图4,为了将相邻的拼接梁113固定至一起,在相邻的拼接梁113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拼接梁113固定至一起的固定件。

结合图3和图4,相邻的拼接梁113的拼接杆114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116,拼接杆114垂直于第一连接法兰116设置,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将相邻的第一连接法兰116固定至一起的第一螺栓117和第一螺母118。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对相邻的拼接梁113进行固定。

结合图1和图2,为了提高横杆111的强度和对横跨梁112的承载效果,将横杆111包括第一杆体12和位于第一杆体12下方且与第一杆体12平行设置的第二杆体121,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之间沿横杆11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杆122,每个加强杆1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上,三个拼接杆114中上部的两个拼接杆114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12上,下部的一个拼接杆114固定设置在第二杆体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三个拼接杆114中上部的两个拼接杆114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12上,同样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下部的一个拼接杆114固定设置在第二杆体121上。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杆体121对第一杆体12的承载效果,从而间接提高对整个横跨梁112的承载效果,将第二杆体121包括第一连接杆123和位于连接杆两端的第二连接杆124,第一连接杆123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立柱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连接杆124与第一连接杆123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设置,第二连接杆124远离第一连接杆123的端部位于低于第一连接杆123的位置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可拆卸连接至两侧立柱11上,在立柱11上且位于第一杆体12和第二连接杆124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25,第一杆体12和第二连接杆124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126,第二连接法兰125和第三连接法兰126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螺栓127和多个第二螺母128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杆体12和第二连接杆124的端部固定至两侧立柱11上。

结合图1和图5,为了对接触网的接触线15固定,从而防止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15接触后带动接触线15移动,提高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15之间的接触效果,提高列车的受电质量,将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子13,第一绝缘子13的一端通过悬挂底座131固定连接至最下部的拼接杆114上,另一端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绳132,两根第一连接绳132远离第一绝缘子13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环线夹133,两侧第一定位环线夹13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绳134,两侧第二连接绳134远离第一定位线夹13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环线夹135,两侧第二定位环线夹135上均设置有定位器136,两侧定位器136远离第二定位环线夹135的端部均设置有定位线夹137,两侧第一定位环线夹133上均设置有悬吊滑轮138,定位线夹137用于供接触网的接触线15穿过,悬吊滑轮138用于供承力索16穿过。

在本申请中,悬挂底座131、第一定位环线夹133、第二定位环线夹135、定位线夹137以及悬吊滑轮138均为本领域人员常用的接触网中接触线15的安装连接部件,因此,对于悬挂底座131、第一定位环线夹133、第二定位环线夹135、定位线夹137以及悬吊滑轮138的具体结构,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定位线夹137,适用于铁路上道岔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调节定位装置中定位线夹137的数量,使得不同数量的定位线夹137可适用于不同的铁路。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对第一定位环线夹133和第二定位环线夹135固定,从而防止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15接触后带动第一定位环线夹133和第二定位环线夹135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列车受电质量,在每个门型架1的两个立柱1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第一固定杆14位于第二杆体121下方,第二固定杆141位于第一固定杆14下方,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均与第一杆体12呈相互平行设置,两侧门型架1的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线142,两侧第一固定杆14之间的固定线142穿过第一定位环线夹133,两侧第二固定杆141之间的固定线142穿过第二定位环线夹135,固定线14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绝缘子143,第二绝缘子143远离固定线142的端部通过抱箍144固定设置在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上。

两根固定线142可分别对第一定位环线夹133和第二定位环线夹135起到承载和固定的效果,防止列车受电弓在与接触线15接触后带动第一定位环线夹133和第二定位环线夹135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接触线15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列车的受电质量。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可拆卸连接至两侧立柱11上,在立柱11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的端部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连接法兰145,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4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五连接法兰146,第四连接法兰145和第五连接法兰146之间通过多个第三螺栓147和多个第三螺母148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采用门型架1的设置可跨越铁路下方的涵洞,从而防止涵洞对整个定位装置安装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无需对既有涵洞或其他构筑物改除,从而减少了工程量,并且节约了成本和工程时间;当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线15接触后,两根固定线142可分别对第一定位环线夹133和第二定位环线夹135起到承载和固定的效果,使得接触线15被导向和固定,使得列车受电弓在与接触线15接触后防止接触线15移动,在列车通过时减小了定位装置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线15之间的接触效果,从而提高了列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整体吊弦防磨防护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