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5389 发布日期:2021-09-21 浏览:3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 (Multifunctional offshore intelligent land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是由 马忠俊 姜瀚东 孙攀 李子龙 干方律 邹函成 史辉 于 2021-08-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包括登乘平台和着陆锥。着陆锥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着陆锥包括万向铰,和铰接至万向铰的球体的外侧臂和内侧臂,着陆板铰接至内侧臂,外侧臂可分离地卡接至着陆板,形成着陆锥的展开状态;外侧臂、内侧臂和着陆板还可收起至靠近登乘平台的位置,形成着陆锥的收合状态。在展开状态,着陆板适于向下支撑至着陆点,在收合状态,外侧臂适于沿离开登乘平台的方向连接至着陆点。控制方法根据着陆点的位置,控制着陆装置呈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进行着陆,并通过传感器等装置监控着陆过程。本申请实现了海上着陆装置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landing device on the sea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 multifunctional offshore intelligent la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arding platform and a landing cone. The landing cone has an unfolding state and a folding state, the landing cone comprises a universal hinge, and an outer side arm and an inner side arm of a sphere hinged to the universal hinge, the landing plate is hinged to the inner side arm, and the outer side arm is detachably clamped to the landing plate to form the unfolding state of the landing cone; the outer side arm, the inner side arm and the landing plate can be folded to a position close to the boarding platform to form a folding state of the landing cone. In the unfolded state, the landing plate is suitable for being supported downwards to the landing point, and in the folded state, the outer side arm is suitable fo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landing point along the direction leaving the boarding platform. The control method controls the landing device to land in an unfolding state or a folding state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anding point, and monitors the landing process through devices such as a sensor and the like. The application realizes the multifunction and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of the marine landing device.)

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与陆地、海洋平台或其他船舶之间经常需要进行人员和货物的交换,登乘平台就是用于连接船舶与陆地、海洋平台或其他船舶的通道。常用的登乘平台着陆装置一般通过两个小型液压缸对步桥梯架换乘点施加恒张力来使舷梯末端固定。当登乘平台的着陆地点与船舶存在高度差时,这样的方式难以使得登乘平台与着陆地点之间形成一个安全通道,导致船舶在该种工况下难以保证平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此,公开号为CN105539744A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补偿式海上平台登靠装置,通过液压升降机构连接跳板底座和座架,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压升降机构,以主动补偿波浪造成的船舶升降。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

1.主动补偿系统较复杂,成本高,且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较高的能源消耗,适用范围较小;

2.仅提供从上往下接触着陆点的着陆方式,对着陆点和登乘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适应性不佳;

3.着陆装置和着陆点的接合过程未实现智能化,着陆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舒适性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提供两种着陆方式、对着陆点的适应性好,着陆过程智能化的着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及控制方法。

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适于架设于载具和着陆点之间,包括:登乘平台,具有连接端和着陆端,所述连接端适于活动连接至所述载具;着陆锥,安装于所述着陆端,所述着陆锥包括着陆板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着陆板和所述登乘平台之间;所述着陆锥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着陆板与所述登乘平台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并且所述着陆板适于支撑至所述着陆点;在所述收合状态,所述着陆板与所述登乘平台叠合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或所述着陆板适于连接于所述着陆点。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万向铰和外侧臂,所述万向铰具有底座和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万向旋转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着陆端的底面;所述着陆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体;所述外侧臂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铰接至所述旋转体,在所述着陆锥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四端可脱开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着陆锥处于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四端适于与所述第二端脱开并位于在所述登乘平台的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着陆端的位置;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外侧臂绕所述第三端旋转。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内侧臂,所述内侧臂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铰接至所述旋转体,所述第六端铰接至所述第一端;所述着陆锥还包括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着陆板绕所述第一端旋转。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内侧臂绕所述第五端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四端具有铰接设置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匹配设置的第二卡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卷绳器和第一绳索,所述第一卷绳器固定至所述登乘平台,所述第一绳索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外侧臂;所述第二驱动器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至所述旋转体,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着陆板、且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驱动器包括第二卷绳器和第二绳索,所述第二卷绳器固定至所述登乘平台,所述第二绳索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内侧臂。

优选地,所述外侧臂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具有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两个所述第三端相互远离地铰接至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使两个所述第四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绳索连接至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一驱动器的数量为两个,两根所述第一绳索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

优选地,所述内侧臂包括第三臂、第四臂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臂和所述第四臂分别具有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两个所述第五端相互远离地铰接至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三臂和所述第四臂,使两个所述第六端相互远离。

优选地,所述着陆板设置有第一测距仪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所述着陆板和所述着陆点之间的距离和压力;所述第四端设置有第二测距仪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着陆板之间的距离和压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测距仪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均为多个,均匀交替布置于所述着陆板;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处设置有磁体,所述第二端匹配所述磁体设置有铁磁性材料;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还包括视频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着陆端,用于获取所述着陆点和/或所述着陆锥的图像信息;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控所述第一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所述视频监控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前述的任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包括步骤:根据所述着陆点和所述登乘平台的相对位置,控制所述着陆装置呈所述展开状态或所述收合状态进行着陆。

优选地,操作人员根据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的视频监控装置获取所述着陆点和所述登乘平台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操作人员根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的第一测距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对展开状态的所述着陆锥的着陆过程进行监控。

优选地,操作人员根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和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的第二测距仪、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对收合状态的所述着陆锥的着陆过程进行监控。

本申请提供的船舶具有船体,包括前述的任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所述连接端活动连接至所述船体。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着陆锥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分别实现向下接触着陆点和向前接触着陆点的两种着陆方式,实现了登乘平台着陆装置的多功能化,提高了对着陆点的适应能力;

2.通过万向铰实现着陆锥的自动角度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控制、可靠性好;

3.通过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的设置,用简单的方式实现着陆锥的展开和收合,成本低、易于控制;

4.通过收合状态的设置,可使着陆锥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

5.通过第一测距仪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着陆锥的着陆过程,并对着陆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着陆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舒适性较佳;

6.通过第二测距仪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实现外侧臂和着陆板的卡合过程、以及外侧臂和着陆点的接合着陆过程的智能控制和实时监测;

7.通过在第四端设置的磁体,使外侧臂和着陆板的卡合、外侧臂和着陆点的卡合更加顺利可靠且容易脱开;

8.通过视频监控装置的设置,使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获取着陆点和着陆锥的图像信息,提高着陆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

附图说明

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着陆锥展开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着陆锥收合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着陆锥正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着陆锥俯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旋转体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登乘平台,2.旋转体,3.着陆板,4.外侧臂,5.第一驱动器,6.内侧臂,7.第二驱动器,8.第三驱动器,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一测距仪,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第二测距仪,13.视频监控装置,14.着陆锥,201.第一耳板,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03.第二耳板,401.第三端,402.第四端,403.第一臂,404.第二臂,405.第一连接件,501.第一卷绳器,502.第一绳索,601.第五端,602.第六端,603.第三臂,604.第四臂,605.第二连接件,801.第二卷绳器,802.第二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用于架设于载具和着陆点之间,包括登乘平台1,登乘平台1具有连接端和着陆端,所述连接端适于活动连接至所述载具。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着陆锥14,安装至所述着陆端。着陆锥14包括着陆板3、外侧臂4、内侧臂6、第二驱动器7和由底座和万向连接至底座的旋转体2组成的万向铰(为简洁起见,图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旋转体2)。万向铰、外侧臂4和内侧臂6构成着陆板3和登乘平台1之间的连接组件。着陆板3具有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外侧臂4具有第三端401和第四端402、内侧臂6具有第五端601和第六端602;第三端401和第五端601分别铰接至旋转体2,第六端602和第一端301铰接。第四端402具有铰接设置的第一卡接件,第二端302上设置有匹配第一卡接件的第二卡接件。

着陆锥14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图2示出了着陆锥14的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着陆板3适于向下支撑至着陆点。此时的着陆点可为陆地上、海洋平台上或其他船舶上某个平面,且该平面位置低于登乘平台1,适于着陆板3向下支撑。图3示出了着陆锥14的收合状态,此时的着陆板3与登乘平台1叠合设置。收合状态的外侧臂4适于沿登乘平台1的长度方向、且离开登乘平台1的方向支撑至着陆点。此时的着陆点可为上述平面,或海洋平台上或其他船舶上的某个大致竖直的侧面,且该平面或侧面位置与登乘平台1基本平齐,另外还可在陆地上如码头上、海洋平台上或其他船舶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匹配的卡接位,供外侧臂4的第四端402卡接。

在着陆锥14处于展开状态时,第四端402的第一卡接件可脱开地卡接至第二端302的第二卡接件,在着陆锥14处于收合状态时,第四端402适于与第二端302脱开并旋转至登乘平台1的长度方向上超出所述着陆端的位置。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驱动器5,用于驱动外侧臂4绕第三端401旋转,外侧臂4由此可在图2的展开状态和图3的收合状态之间旋转。着陆锥14还包括第二驱动器7,用于驱动着陆板3绕第一端301旋转,第二驱动器7为液压缸,其一端铰接至旋转体2上设置的第一耳板201,另一端铰接至着陆板3上设置的第二耳板303,且第二耳板303的位置位于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之间。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驱动器8,用于驱动内侧臂6绕第五端601旋转。通过第二驱动器7和第三驱动器8的配合,可将着陆板3和内侧臂6在图2的展开状态和图3的收合状态之间转换。

第一驱动器5包括第一卷绳器501和第一绳索502,第一卷绳器501适于固定至登乘平台1,第一绳索502的自由端连接至外侧臂4;第三驱动器8包括第二卷绳器801和第二绳索802,第二卷绳器801适于固定至登乘平台1,第二绳索802的自由端连接至内侧臂6。第一卷绳器501和第二卷绳器801选用市场上现有的电机驱动的带有锁止功能的钢丝绳卷绳器,第一绳索502和第二绳索802选用软钢丝绳。

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可仅为间隙配合的C型卡口和凸起的卡扣,通过着陆板3和外侧臂4之间的压力卡合,并可简单地脱开;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也可通过弹珠卡扣和匹配设置的凹槽进行卡合,可提供一定的卡合力,也可较简单地脱开,还可通过磁体吸合实现连接。具体地,在图2的展开状态,首先控制第一卷绳器501拉动外侧臂4绕其第三端401旋转,使第四端402从第二端302脱开,直至将外侧臂4拉至贴紧登乘平台1的位置,使第四端402伸出登乘平台1的着陆端;然后控制第二驱动器7伸长,使着陆板3绕其第一端301旋转至与内侧臂6位于同一平面;参见图1,最后控制第二卷绳器801拉动内侧臂6使其绕第五端601旋转,直至内侧臂6和着陆板3位于贴紧登乘平台1的位置,此时着陆锥14呈图3所示的收合状态。相反地,需要展开着陆锥14时,先控制第一卷绳器501将第一绳索502放松,外侧臂4在重力重用下绕第三端401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控制第二卷绳器801将第二绳索802放松,内侧臂6在重力作用下绕第五端601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控制第二驱动器7缩短,使着陆板3绕第一端301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同时第二端302卡合至第四端402,完成展开过程。

为使第四端402的第一卡接件既可向下卡接至第二端302上的第二卡接件,又可水平向前卡接至码头、海洋平台或其他船舶上设置的卡接位,需将第一卡接件的铰接处设置旋转限位,即使第一卡接件仅能旋转一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的旋转范围为图3所示位置±30°。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也可将着陆板3和内侧臂6设置成呈L字形的一个零件,同时省去第三驱动器8,也可实现着陆锥14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适用于着陆板3在登乘平台1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较小的场合。也可仅省去第三驱动器8,保留铰接状态的着陆板3和内侧臂6,同时在第五端601处设置内侧臂6的旋转限位,即内侧臂6向下旋转至图2位置后即被限位,由此,仅通过第二驱动器7即可实现着陆板3和内侧臂6的展开和收合。同样也可对外侧臂4的旋转范围进行限位,使之在着陆锥14的展开过程中旋转下降至图2所示位置即无法继续旋转,以简化第一驱动器5的控制难度,保证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顺利卡合。旋转限位可简单地通过旋转体2上的铰接槽的设计来实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化方式,也可省去万向铰,直接将第三端401、第五端601和第二驱动器7的一端同轴铰接至登乘平台1,铰接轴与登乘平台1的长度方向垂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陆锥14的自动角度调整,但在船舶摇摆时无法保证和着陆点的平稳接触,适用于船舶较长或较大、几乎没有前后俯仰而仅有上下颠簸的场合。还可用虎克铰将第三端401、第五端601和第二驱动器7的一端分别铰接至登乘平台1,也可实现万向转动的功能,设置方便、成本低,但其稳定性比单个万向铰稍差。

第一驱动器5、第三驱动器8也可采用一端铰接至登乘平台1、一端铰接至外侧臂4或内侧臂6的液压缸实现,第一驱动器5、第二驱动器7、第三驱动器8也可采用气缸、电缸、电机丝杆滑块组合等方式实现。着陆板3的底部还可设置橡胶垫,使着陆过程更加平稳,着陆过程中和着陆后橡胶垫还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外侧臂4、内侧臂6既可如图5所示由多个杆件组成,且与旋转体2有多处铰接、与着陆板3有多处铰接或卡接,也可设计成单个的板状或其他形状的构件,并通过较长的单个铰接轴进行铰接、或通过较长的单个卡接槽进行卡接。

着陆锥14及相关零部件也可在水平面内旋转180°设置,即在收合状态,着陆板3在远离登乘平台1的连接端的一侧与登乘平台1叠合,而且第二端302伸出着陆端并适于向前接触或连接至着陆点。

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根据着陆点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展开状态的着陆锥14着陆,或者采用收合状态的着陆锥14着陆,即通过收合状态的外侧臂4或着陆板3着陆。前者适用于着陆点低于登乘平台1和载具的连接端的场合,通过控制登乘平台1,使展开状态的着陆锥14向下接触着陆点,实现着陆。着陆后万向铰可以随船舶的移动而自动调整着陆锥14的角度,使着陆板3保持贴合着陆点,保证登乘平台1的稳定。后者适用于着陆点和登乘平台1的连接端高度大致一致的场合,尤其适合着陆点还设置有与第四端402的第一卡接件匹配的卡接位的场合。

实施例二: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外侧臂4包括第一臂403、第二臂404和第一连接件405,第一臂403和第二臂404分别具有第三端401和第四端402,两个第三端401相互远离地铰接至旋转体2,第一连接件4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臂403和第二臂404,且靠近第四端402设置,使两个第四端402相互远离。第一驱动器5的数量为两个,两根第一绳索502分别连接至第一臂403和第二臂404。相互远离的第三端401、起到加强件作用的第一连接件405使外侧臂4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同时保持较轻的重量。

类似地,内侧臂6包括第三臂603、第四臂604和第二连接件605,第三臂603和第四臂604分别具有第五端601和第六端602,两个第五端601相互远离地铰接至旋转体2,第二连接件6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三臂603和第四臂604,且靠近第六端602设置,使两个第六端602相互远离。结合外侧臂4的设置,着陆锥14在展开状态呈稳定的锥形结构。如图6所示,旋转体2设置有相互远离的铰接位和第一耳板201,两个第三端401和两个第五端601均远离铰接至所述铰接位,可增加着陆锥14的结构稳定性。

着陆板3还设置有4个第一测距仪10和8个第一压力传感器9,分别用于测量着陆板3和着陆点之间的距离和压力。其中第一测距仪10为红外线非接触测距仪,通过着陆板3上设置的测量孔(图中未示出)进行测量。第一压力传感器9为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通过类似地秤的传感器设置结构测量着陆板3和着陆点之间的压力(图中仅示意性地画出了第一压力传感器9的布置位置,未示出其测量结构)。具体地,可采用两种方式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9,一种方式是将第一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与着陆点接触的支脚和着陆板3之间,可以测得每个支脚的准确受力值;另一种方式是将着陆板3分为两层,并将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两层之间,可以测得着陆板3和着陆点之间压力的分布,两种方式均可满足本实施例的应用场合。

如图4所示,第四端402设置有第二测距仪1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分别用于测量第四端402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端302处的第二卡接件之间的距离和压力。在图3所示的收合位置,即外侧臂4用于卡合至码头、海洋平台或其他船舶上设置的卡接位时,第二测距仪1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还用于测量第一卡接件和所述卡接位之间的距离和压力。第二测距仪12同样采用红外线非接触测距仪,第二压力传感器11也采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本实施例的第四端402的第一卡接件还设置有磁体,第二端302处的第二卡接件匹配所述磁体设置有铁磁性材料;还设置有适于安装至登乘平台1的着陆端的视频监控装置13,并采用360°全景摄像头,用于获取着陆点和着陆锥14的图像信息。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控第一测距仪10、第二测距仪12、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一驱动器5、第二驱动器7、第三驱动器8、和视频监控装置13。

在第四端402设置磁体可以帮助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顺利卡合,而且在收合着陆锥14时也容易脱开。当然也可在第二卡接件上设置磁体,或者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设置磁性相反的磁体。磁体可以采用永磁体,也可采用电磁体。采用电磁体时可以设置更高的吸合力,并通过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视频监控装置13的设置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根据着陆点的位置信息决定采用展开状态的着陆锥14着陆还是采用收合状态的外侧臂4着陆,并可实时监测着陆过程和着陆锥14的展开过程。测距仪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也可实时显示在控制器的显示屏上,供操作人员实时监测着陆过程或着陆锥14的展开过程,着陆完成后还可供操作人员监测着陆锥14或者外侧臂4和着陆点的连接情况。

如图4所述,第一驱动器5的数量为两套,两个第一绳索502分别连接第一臂403和第二臂404,每个第一卡接件布置有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1和一个第二测距仪12。第三驱动器8类似地设置两套。在仅需简单配置的应用场合,也可仅设置一套第一驱动器5和一套第三驱动器8,安装至登乘平台1底面,并分别连接至第一连接件405和第二连接件605。第一测距仪10、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测距仪12、第二压力传感器11也可仅设置一个,可满足多数实际应用场合。第一连接件405和第二连接件605也可设置多个,以进一步增加着陆锥14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装置,结合控制系统,即可开发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对着陆装置进行智能控制,也可作为操作人员的辅助系统,使着陆过程更加安全,使操作人员的操作舒适性更佳。

实施例三:一种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用于控制实施例二所述的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着陆点和登乘平台1的相对位置,控制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的着陆锥14呈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进行着陆。

具体地,操作人员根据视频监控装置13获取所述着陆点和登乘平台1的相对位置。若着陆点的高度明显低于登乘平台1和船舶的连接端的场合,则决定采用展开状态的着陆锥14着陆,若着陆点的高度和上述连接端的高度大致相同,甚至略高的场合,则决定采用收合状态的着陆锥14着陆,即通过外侧臂4接触着陆点的侧面或卡合至着陆点的卡接位,辅以其他着陆设施如缆绳完成着陆。采用任一种着陆方式完成着陆后,上述连接端的活动连接和旋转体2及外侧臂4两端的铰接均可提供一定的自动角度调节功能,以适应船舶的颠簸和摇摆。

登乘平台1通常设置有俯仰角度控制和长度伸缩控制,在展开状态的着陆锥14的着陆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根据视频监控装置13提供的图像信息和第一测距仪10的测量数据控制登乘平台1旋转下降,在着陆板3接近着陆点时,可降低登乘平台1的下降速度,并根据第一测距仪10和第一压力传感器9的测量数据判断是否完成着陆。在着陆后,还可通过上述测量数据对着陆状态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时,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报警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如暂停货物的自动传送等。同样地,在采用收合状态的外侧臂4进行着陆时,操作人员可根据视频监控装置13提供的图像信息和第二测距仪12的测量数据调整登乘平台1,在外侧臂4接近着陆点时,降低登乘平台1的靠近速度,并根据第二测距仪1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测量数据判断是否完成第一卡接件和着陆点的卡接位是否成功卡合。着陆完成后也可同样用上述测量数据对卡合状态进行监控。第二测距仪12合第二压力传感器11还可用于着陆锥14的展开过程和展开状态下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卡合状态的监控,同时通过视频监控装置13提供的图像信息进行确认。

实施例四:一种船舶。

本实施例的船舶具有船体,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登乘平台1的连接端活动连接至船体。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的控制器集成至船舶的控制系统内。当然也可将前一控制器单独设置,将多功能海上智能着陆装置设计成单独的可移动的模块。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和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剖面测流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