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

文档序号:1539004 发布日期:2020-02-14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气体发生器 (Gas generator ) 是由 小山弘朗 上田真也 大杉知士 鹤田真 金治基纮 椋木大刚 于 2018-03-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发生器(1A)具备点火器(40)、杯状部件(50)、固定部件(70)。杯状部件(50)被配置成容纳有导火药(56)的导火室(55)面向点火器(40),在工作时破裂或熔融。固定部件(70)固定过滤器(60),在工作时也不会破裂及熔融。杯状部件(50)包括侧壁部(51)和顶壁部(52),固定部件(70)具有隔壁部(73)。侧壁部(51)的内径Ra及顶壁部(52)与点火器(40)之间的距离Ha满足Ra/Ha≤1.00的条件。侧壁部(51)具有被隔壁部(73)包围的第1区域(R1)、不被隔壁部(73)包围的第2区域(R2),隔壁部(73)的端部被配置于比点火器(40)靠顶板部(21)侧的位置。气体发生剂(61)被配置成面向顶壁部(52)、第2区域(R2)及隔壁部(73)。(A gas generator (1A) is provided with an igniter (40), a cup-shaped member (50), and a fixing member (70). The cup-shaped member (50) is configured such that a pilot chamber (55) containing a pilot powder (56) faces the igniter (40) and is ruptured or melted in operation. The fixing member (70) fixes the filter (60) and does not crack or melt even in operation. The cup-shaped member (50) includes a side wall portion (51) and a top wall portion (52), and the fixing member (70) has a partition wall portion (73). The inner diameter Ra of the side wall part (51) and the distance Ha between the top wall part (52) and the igniter (40) satisfy the condition that Ra/Ha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The side wall part (51) has a 1 st region (R1) surrounded by the partition wall part (73) and a 2 nd region (R2) not surrounded by the partition wall part (73), and the end of the partition wall part (73) is disposed on the top plate part (21) side of the igniter (40). The gas generating agent (61) is disposed so as to face the top wall (52), the 2 nd region (R2), and the partition wall (73).)

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装入乘员保护装置中的气体发生器,所述乘员保护装置在车辆等碰撞时保护乘员,特别涉及被装入气囊装置中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装置被装备在汽车等中。

背景技术

以往,从汽车等的乘员的保护的观点,作为乘员保护装置的气囊装置已经普及。气囊装置以保护乘员免受在车辆等碰撞时发生的冲击的目的装备,通过在车辆等碰撞时瞬时地使气囊膨胀及展开,气囊成为缓冲垫来承接乘员的身体。

气体发生器是以下这样的设备:被装入在该气囊装置中,在车辆等碰撞时借助来自控制单元的通电而将点火器点火,借助在点火器中产生的火焰使气体发生剂燃烧而瞬时地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使气囊膨胀及展开。

气体发生器存在各种各样的构造,但作为特别适合在驾驶席侧气囊装置或副驾驶席侧气囊装置等中利用的气体发生器,有外径比较大的短尺寸大致圆柱状的盘型气体发生器。

盘型气体发生器具有轴向的两端被封闭的短尺寸大致圆筒状的壳体,在壳体的周壁部设置多个气体喷出口,并且,以面向组装于壳体的点火器的方式在壳体的内部容纳导火药,进而,以包围该导火药的周围的方式在壳体的内部填充气体发生剂,进而,以包围气体发生剂的周围的方式在壳体的内部容纳过滤器。

作为公开该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具体的结构的文献例如有日本特开2008-183939号公报(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3939号公报。

盘型气体发生器中,基于将其装入的气囊装置的规格,从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比较小的到比较大的存在各种盘型气体发生器。

其中,在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大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与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小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相比,有气体从点火器工作的时刻至经由气体喷出口被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工作时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大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气体发生剂及导火药的填充量均相对变多。

即,随着气体发生剂及导火药的填充量变多,壳体必然大型化,结果,从点火器至气体喷出口的距离也变长,所以刚开始工作后产生的气体至气体喷出口需要经过更长的路径,这是上述延迟的原因。

此外,随着气体发生剂及导火药的填充量变多,刚开始工作后的未燃烧的气体发生剂及导火药的量也必然变多,所以这成为相对于刚开始工作后产生的气体的流动阻力,这成为上述延迟的原因。

进而,随着导火药的填充量变多,相对于配置于离开点火器的位置的导火药的迅速的点燃也不进行,所以,结果,顺畅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备阻碍,这也是上述延迟的原因。

这样的从点火器工作的时刻至气体被经由气体喷出口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发生延迟的现象也导致气囊的展开的延迟,所以如何防止该延迟成为重要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8-183939号公报所公开的盘型气体发生器,容纳有导火药的杯状部件由通过伴随点火器的工作的导火药的燃烧而破裂或熔融的脆弱的部件构成,并且不会由于伴随点火器的工作的导火药的燃烧而破裂及熔融的隔壁部应包围杯状部件,设置成到达至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的中途位置。

在这样地构成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点火器的工作时的气体发生剂的延烧被隔壁部限制,所以气体发生剂以绕过隔壁部的方式延烧,结果,能够防止短时间内的气体发生剂燃尽。

这样,日本特开2008-183939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在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小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避免短时间的气体发生剂燃尽,并非原本设想为应用于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大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气体发生器,前述气体发生器能够在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大地设定的气体发生器中,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工作的时刻至气体经由气体喷出口被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

基于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具备壳体、点火器、杯状部件、过滤器、固定部件。上述壳体包括设置有气体喷出口的筒状的周壁部、将上述周壁部的轴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封堵的顶板部及底板部,在内部具有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上述点火器被组装于上述底板部,包括容纳有在工作时点燃的点火药的点火部。上述杯状部件在内部具有容纳有导火药的导火室,被以上述导火室面向上述点火部的方式向上述燃烧室突出地配置。上述杯状部件通过伴随上述点火器的工作的上述导火药的燃烧,将上述导火室限定的部分的整体破裂或熔融。上述过滤器位于上述壳体的内部,由以包围上述燃烧室的方式沿上述周壁部的内周面配置的筒状的部件构成。上述固定部件将上述过滤器固定于上述壳体,即使随着上述点火器的工作而上述导火药燃烧也不会破裂及熔融。上述杯状部件包括将上述导火室限定的筒状的侧壁部、限定上述导火室并且将位于上述侧壁部的上述顶板部侧的轴向端部封堵的顶壁部。上述固定部件具有以沿上述底板部的内底面的方式靠上述底板部的基部、与上述过滤器的靠近上述底板部的内周面抵接的抵接部、被从上述基部向上述顶板部侧立起设置的筒状的隔壁部。将上述侧壁部的内径设为Ra、将沿上述顶壁部和上述点火部之间的上述周壁部的轴向的距离设为Ha的情况下,上述Ra及上述Ha满足Ra/Ha≤1.00的条件。上述隔壁部被配置成沿上述周壁部的轴向到达上述燃烧室的中途位置,由此,上述侧壁部具有位于上述底板部侧且被上述隔壁部包围的第1区域、位于上述顶板部侧且不被上述隔壁部包围的第2区域。上述隔壁部的上述顶板部侧的端部被沿上述周壁部的轴向比上述点火部靠上述顶板部侧地配置,上述气体发生剂被配置成至少面向上述顶壁部、上述侧壁部的上述第2区域及上述隔壁部的外周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优选为,上述Ra及上述Ha还满足Ra/Ha≤0.80的条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优选为,将上述隔壁部的上述顶板部侧的端部和上述点火部之间的沿上述周壁部的轴向的距离设为Hb的情况下,满足Hb≤13.5[mm]的条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优选为,上述气体喷出口在上述周壁部的轴向上设置于比上述隔壁部靠上述顶板部侧的位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优选为,上述气体喷出口在上述周壁部的径向上设置于与上述侧壁部的上述第2区域相向的位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也可以是,上述基部具有圆环板状的形状,该情况下优选为,上述抵接部被从上述基部的外边缘延伸地设置,并且上述隔壁部被从上述基部的内边缘延伸地设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优选为,上述气体发生剂不被配置于上述侧壁部的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隔壁部之间的空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气体发生器也可以是,上述隔壁部具有随着朝向上述顶板部侧而末端变细的锥部。

基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气体发生器具备壳体、点火器、保持部。上述壳体包括设置有气体喷出口的筒状的周壁部、将上述周壁部的轴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封堵的顶板部及底板部,在内部具有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上述点火器用于使上述气体发生剂燃烧。上述保持部设置于上述底板部,保持有上述点火器。上述底板部具有向上述顶板部侧突出设置的突状筒部,在位于上述突状筒部的上述顶板部侧的轴向端部设置有插通配置有上述点火器的开口部。上述保持部以经由上述开口部从上述底板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到达上述底板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使流动性树脂材料附着于上述底板部来使其固化从而形成,由此由至少该一部分固接于上述底板部而成的树脂成形部构成。除了上述突状筒部的部分的上述底板部具有随着朝向上述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上述顶板部侧倾斜的倾斜形状,除了上述突状筒部的部分的上述底板部的倾斜角θ1满足0[°]<θ1≤2[°]的条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大地设定的气体发生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工作的时刻至气体被经由气体喷出口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概略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刚开始工作后的导火药的燃烧的指向性的图。

图3是包括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下部侧壳、点火器及保持部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将下部侧壳载置于下模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通过注射成形形成保持部的前阶段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包括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下部侧壳、点火器及保持部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将下部侧壳载置于下模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通过注射成形形成保持部的前阶段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对被适当地装入气囊装置中的盘型气体发生器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所述气囊装置搭载在汽车的方向盘等中。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共通的部分在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概略图。首先,参照该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被设定成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比较大,其气体发生量被设定成约3.0[mol]。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具有轴向的一端及另一端被封堵的短尺寸大致圆筒状的壳体,通过在设置在该壳体的内部的收纳空间中,收纳作为内部构成零件的保持部30、点火器40、杯状部件50、导火药56、气体发生剂61、作为固定部件的下部侧支承部件70、上部侧支承部件80、缓冲件85及过滤器90等而构成。此外,主要收纳上述内部构成零件中的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室60位于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的收纳空间中。

壳体包括下部侧壳10及上部侧壳20。下部侧壳10及上部侧壳20分别由例如压力成形品构成,所述压力成形品通过将轧制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压力加工而形成。作为构成下部侧壳10及上部侧壳20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例如利用由不锈钢或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构成的金属板,适当地利用在被施加了440[MPa]以上780[MPa]以下的拉伸应力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断裂等破损的所谓的高强度钢板。

下部侧壳10及上部侧壳20分别被形成为有底大致圆筒状,通过以它们的开口面彼此面对的方式组合并接合而构成壳体。下部侧壳10具有底板部11和筒状部12,上部侧壳20具有顶板部21和周壁部22。

下部侧壳10的筒状部12的上端通过被向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的下端***而被压入。进而,下部侧壳10的筒状部12和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通过在它们的抵接部或在其附近接合,下部侧壳10和上部侧壳20被固定。这里,下部侧壳10和上部侧壳20的接合能够适当地利用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摩擦压接等。

由此,壳体的周壁部的靠近底板部11的部分由下部侧壳10的筒状部12构成,壳体的周壁部的靠近顶板部21的部分由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构成。此外,壳体的轴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被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及上部侧壳20的顶板部21封堵。

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中央部,设置有朝向顶板部21侧突出的突状筒部13,由此,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14。突状筒部13是经由保持部30将点火器40固定的部位,凹陷部14是作为用来在保持部30上设置阴型连接器部34的空间的部位。

突状筒部13被形成为有底大致圆筒状,在位于其顶板部21侧的轴向端部上,设置有在俯视的状态下为非点对称形状(例如D字状、酒杯型形状、长圆形状等)的开口部15。该开口部15是供点火器40的一对端子针42插通的部位。

点火器40是用来产生火焰的部件,具备点火部41和上述的一对端子针42。点火部41在其内部包括在工作时通过点燃燃烧而产生火焰的点火药、和用来使该点火药点燃的电阻体。一对端子针42为了使点火药点燃而被连接在点火部41上。

更详细地讲,点火部41具有以下的结构:具备形成为杯状的引爆杯、和将该引爆杯的开口端封堵、***通一对端子针42而将其保持的栓塞;以将***在引爆杯内的一对端子针42的末端连结的方式安装电阻体(桥线);以将该电阻体包围或接近于该电阻体的方式在引爆杯内装填着点火药。

这里,作为电阻体,通常利用镍铬合金线等;作为点火药,通常利用ZPP(锆-高氯酸钾)、ZWPP(锆-钨-高氯酸钾)、收敛酸铅等。另外,上述引爆杯及栓塞通常是金属制或塑料制的。

在检测到碰撞时,既定量的电流经由端子针42流到电阻体中。通过既定量的电流流到电阻体中,在电阻体中产生焦耳热,点火药开始燃烧。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的火焰使容纳着点火药的引爆杯破裂。从电流流到电阻体中到点火器40工作的时间,在电阻体利用镍铬合金线的情况下通常是2毫秒以下。

点火器40在以端子针42插通到设置在突状筒部13上的开口部15中的方式被从下部侧壳10的内侧***的状态下被安装在底板部11上。具体而言,在设置在底板部11上的突状筒部13的周围,设置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保持部30,点火器40通过被该保持部30保持而被固定在底板部11上。

保持部30是借助使用模的注射成形(更特定地讲,是镶嵌成形)形成的部件,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以经由设置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上的开口部15从底板部1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到达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使绝缘性的流动性树脂材料附着在底板部11上,并使其固化。

作为借助注射成形形成的保持部30的原料,适当地选择利用在硬化后耐热性及耐久性、耐腐蚀性等良好的树脂材料。在此情况下,并不限于以环氧树脂等为代表的热硬化性树脂,也可以利用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6或尼龙66等)、聚丙烯硫化物树脂、聚丙烯氧化物树脂等为代表的热塑性树脂。在选择这些热塑性树脂作为原料的情况下,为了在成形后确保保持部30的机械强度,优选的是使这些树脂材料含有玻璃纤维等作为填料。但是,在仅用热塑性树脂就能够确保充分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不需要添加上述那样的填料。

保持部30具有将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覆盖的内侧覆盖部31、将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覆盖的外侧覆盖部32、和位于设置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上的开口部15内、与上述内侧覆盖部31及外侧覆盖部32分别连续的连结部33。

保持部30在内侧覆盖部31、外侧覆盖部32及连结部33的各自的底板部11侧的表面处固接在底板部11上。此外,保持部30分别固接在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的下方端部附近的部分的侧面及下表面、和点火器40的端子针42的上方端附近的部分的表面上。

由此,开口部15成为被端子针42和保持部30完全埋入的状态,通过确保该部分处的密封性而确保了壳体的内部的空间的气密性。另外,由于开口部15如上述那样被形成为俯视非点对称形状,所以通过将该开口部15用连结部33埋入,这些开口部15及连结部33也作为防止保持部30相对于底板部11旋转的旋转阻止机构发挥功能。

在保持部30的外侧覆盖部32的面向外部的部分上,形成有阴型连接器部34。该阴型连接器部34是用来接纳用于将点火器40与控制单元(未图示)连线的电气配线的阳型连接器(未图示)的部位,位于设置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上的凹陷部14内。

点火器40的端子针42的下方端附近的部分露出而配置在该阴型连接器部34内。在阴型连接器部34中被***阳型连接器,由此实现电气配线的芯线与端子针42的电气的导通。

此外,也可以使用在被保持部30覆盖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表面的接地位置处预先设置有粘接剂层的下部侧壳10进行上述注射成形。该粘接剂层可以通过在上述底板部11的既定位置上预先涂敷粘接剂并使其硬化而形成。

如果这样,则硬化的粘接剂层位于底板部11与保持部30之间,所以能够使由树脂成形部构成的保持部30更牢固地固接在底板部11上。因而,如果以包围设置在底板部11上的开口部15的方式将上述粘接剂层沿着周向以环状设置,则在该部分处能够确保更高的密封性。

这里,作为向底板部11预先涂敷的粘接剂,适当地利用含有在硬化后耐热性及耐久性、耐腐蚀性等良好的树脂材料作为原料的材料,例如特别适当地利用含有氰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或硅类树脂作为原料的材料。另外,作为上述粘接剂也可以在上述树脂材料以外,利用作为原料含有酚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蜜胺类树脂、尿素类树脂、聚酯类树脂、醇酸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醋酸乙烯类树脂、聚四氟乙烯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类树脂、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缩醛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苯醚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多芳基类树脂、聚醚醚酮类树脂、聚酰胺亚酰胺类树脂、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橡胶、烯烃类橡胶等的粘接剂。

另外,这里例示了通过将由树脂成形部构成的保持部30注射成形而能够进行点火器40相对于下部侧壳10的固定的情况下的结构例,但在点火器40相对于下部侧壳10的固定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替代手段。

在底板部11上,以将突状筒部13、保持部30及点火器40覆盖的方式组装着杯状部件50。杯状部件50具有底板部11侧的端部开口的有底大致圆筒形状,在内部包括收纳着导火药56的导火室55。杯状部件50以朝向收纳着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室60内突出取位的方式配置,以使设置在其内部中的导火室55面向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

杯状部件50具有限定上述导火室55的筒状的顶壁部51及限定导火室55并且将位于侧壁部51的顶板部21侧的轴向端部封闭的顶壁部52、和从侧壁部51的开口端侧的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53。延伸设置部53以沿着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内表面延伸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延伸设置部53具有以沿着设置有突状筒部13的部分及其附近的底板部11的内底面的形状的方式弯成的形状,在其径向外侧的部分处包含以凸缘状伸出的末端部54。

延伸设置部53的末端部54沿着壳体的轴向被配置在底板部11与下部侧支承部件70之间,由此沿着壳体的轴向被底板部11与下部侧支承部件70夹入。这里,下部侧支承部件70处于被配置在其上方的气体发生剂61、缓冲件85、上部侧支承部80及顶板部21朝向底板部11侧推压的状态,所以杯状部件50成为其延伸设置部53的末端部54被下部侧支承部件70朝向底板部11侧推压的状态,相对于底板部11被固定。由此,即使在杯状部件50的固定中不利用敛缝固定或压入固定,也能防止杯状部件50从底板部11脱落。

杯状部件50在侧壁部51及顶壁部52的哪个上都不具有开口,将设置在其内部的导火室55包围。该杯状部件50在通过点火器40工作而导火药56被点燃的情况下随着导火室55内的压力上升或产生的热的传导而破裂或熔融,其机械强度使用比较低的强度。

因此,作为杯状部件50,适当地利用由铝、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或以环氧树脂等为代表的热硬化性树脂、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6或尼龙66等)、聚丙烯硫化物树脂、聚丙烯氧化物树脂等为代表的热塑性树脂等树脂制的部件构成的结构。

另外,作为杯状部件50的固定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使用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固定方法,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固定方法。

被填充到导火室55中的导火药56被通过点火器40工作而产生的火焰点火,通过燃烧而产生热粒子。作为导火药56,需要能够使气体发生剂61切实地开始燃烧,通常,使用由以B/KNO3、B/NaNO 3、Sr(NO 3) 2等为代表的金属粉/氧化剂构成的组成物、由氢化钛/过氯酸钾构成的组合物、由B/5-氨基四唑/硝酸钾/三氧化钼构成的组合物等。

导火药56使用粉状的导火药、或用粘合剂成形为既定的形状的导火药等。作为由粘合剂成形的导火药56的形状,例如有颗粒状、圆柱状、片状、球状、单孔圆筒状、多孔圆筒状、药片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收纳着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室60位于壳体的内部的空间中的、将配置有上述杯状部件50的部分围绕的空间中。具体而言,如上述那样,杯状部件50被突出配置在形成在壳体的内部中的燃烧室60内,设置在面向该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外表面的部分处的空间、以及设置在面向顶壁部52的外表面的部分处的空间构成为燃烧室60。

此外,在将收纳着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室60在壳体的径向上围绕的空间中,沿着壳体的内周配置有过滤器90。过滤器90具有圆筒状的形状,以其中心轴与壳体的轴向实质上匹配的方式配置。

气体发生剂61是被通过点火器40工作产生的热粒子点燃、通过燃烧而产生气体的药剂。作为气体发生剂61,优选的是使用非叠氮化合物类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61通常形成为包含燃料、氧化剂和添加剂的成形体。

作为燃料,利用例如***衍生物、四唑衍生物、胍类衍生物、偶氮二甲酰胺衍生物、肼类衍生物等或它们的组合。具体而言,适当地利用例如硝基胍或硝酸胍、氰基胍、5-氨基四唑等。

作为氧化剂,利用例如碱性硝酸铜等碱性硝酸盐、或高氯酸铵、高氯酸钾等的高氯酸盐、从碱金属、碱土类金属、过渡金属、氨中选择的包含阳离子的硝酸盐等。作为硝酸盐,适当地利用例如硝酸钠、硝酸钾等。

作为添加剂,可以举出粘合剂或渣形成剂、燃烧调整剂等。作为粘合剂,可以适当地利用例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的金属盐、硬脂酸盐等有机粘合剂,或合成水滑石、酸性白土等无机粘合剂。此外,其他,作为粘合剂,也能够适当地利用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基纤维素、微结晶性纤维素、瓜尔豆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淀粉等多糖衍生物、二硫化钼、滑石、皂土、硅藻土、高岭土、氧化铝等无机粘合剂。作为渣形成剂,可以适当地利用氮化硅、硅石、酸性白土等。此外,作为燃烧调整剂,可以适当地利用金属氧化物、硅铁、活性炭、石墨等。

在气体发生剂61的成形体的形状中,有颗粒状、药片状、圆柱状等粒状、盘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此外,在圆柱状的结构中,也利用在成形体内部中具有贯通孔的有孔状(例如单孔筒形状或多孔筒形状等)的成形体。这些形状优选的是根据装入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气囊装置的规格适当选择,优选的是,例如选择在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时气体的生成速度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形状等,选择与规格对应的最优的形状。此外,优选的是,除了气体发生剂61的形状以外,还将气体发生剂61的线燃烧速度、压力指数等纳入考虑而适当选择成形体的尺寸及填充量。

过滤器90利用例如将不锈钢或钢铁等的金属线材卷绕并烧结而成的结构、或通过将编入了金属线材的网材压力加工而压固的结构等。作为网材,具体而言利用针织品编织的金属网及平织的金属网、卷曲织的金属线材的集合体等。

此外,作为过滤器90也能够利用将开孔金属板卷绕而成的结构。此外,作为开孔金属板,例如利用在金属板上以交错状设入切缝并将其压扩而形成孔、并加工为网眼状的多孔金属板,或在金属板上穿孔并通过将此时在孔的周缘上发生的毛刺压扁而使其平坦化的钩形金属板(hook metal)等。在此情况下,形成的孔的大小及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改变,也可以在相同金属板上包含不同大小或形状的孔。另外,作为金属板,例如可以适当地利用钢板(软钢)或不锈钢板,此外也可以利用铝、铜、钛、镍或它们的合金等的非铁金属板。

过滤器90在由燃烧室60产生的气体在该过滤器90中通过时,作为通过将气体具有的高温的热带走而将气体冷却的冷却机构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将气体中包含的残渣(渣)等除去的除去机构发挥功能。因而,为了将气体充分地冷却并且使得残渣不被释放到外部,需要使得在燃烧室60内产生的气体切实地在过滤器90中通过。另外,过滤器90为了在与构成壳体的周壁部的下部侧壳10的筒状部12及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之间构成既定的大小的间隙部28,从该筒状部12、22离开配置。

在面对过滤器90的部分的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设置有多个气体喷出口23。这些多个气体喷出口23用于将通过过滤器90的气体向壳体的外部导出。

此外,在上部侧壳20的筒状部22的内周面,以将上述多个气体喷出口23封闭的方式粘贴有作为密封部件的金属制的密封带24。作为该密封带24,能够适当地利用在单面涂覆有粘着部件的铝箔等,借助该密封带24确保燃烧室60的气密性。

在燃烧室60中的位于底板部11侧的端部附近,配置有下部侧支承部件70。下部侧支承部件70具有环状的形状,以将过滤器90与底板部11的边界部分覆盖的方式,实质上被分配配置在这些过滤器90和底板部11上。由此,下部侧支承部件70在燃烧室60的上述端部附近位于底板部11与气体发生剂61之间。

下部侧支承部件70具有圆环板状的基部71、抵接部72、筒状的隔壁部73,前述圆环板状的基部71以沿着底板部11的内底面的方式靠着底板部11,前述抵接部72与过滤器90的靠近底板部11的内周面抵接,前述筒状的隔壁部73被从基部71向顶板部21侧立起设置。抵接部72被从基部71的外边缘延伸地设置,隔壁部73被从基部71的内边缘延伸地设置。

下部侧支承部件70是用于将过滤器90固定于壳体的部件,在工作时,也作为防止在燃烧室60中产生的气体在不经由过滤器90的内部的情况下从过滤器90的下端与底板部11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流出防止机构发挥功能。进而,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隔壁部73在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工作时也作为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经由气体喷出口23被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的机构发挥功能,但关于这点在后说明。

另外,下部侧支承部件70由即使导火药56随着点火器40的工作而燃烧也不会由此而破裂及熔融的部件构成。下部侧支承部件70是通过将例如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压力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适当地通过由普通钢或特殊钢等的钢板(例如,冷轧钢板或不锈钢板等)形成的部件构成。

这里,上述杯状部件50的延伸设置部53的末端部54沿着壳体的轴向被配置在底板部11与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基部71之间。由此,该末端部54沿着壳体的轴向被底板部11和基部71夹入而保持。通过这样地构成,该杯状部件50成为其延伸设置部53的末端部54被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基部71朝向底板部11侧推压的状态,相对于底板部11被固定。

在燃烧室60中的位于顶板部21侧的端部上,配置有上部侧支承部件80。上部侧支承部件80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形状,以将过滤器90与顶板部21的边界部分覆盖的方式,被分配配置在这些过滤器90和顶板部21上。由此,上部侧支承部件80在燃烧室60的上述端部附近位于顶板部21与气体发生剂61之间。

上部侧支承部件80具有与顶板部21抵接的基部81、和从该基部81的周缘立起设置的抵接部82。抵接部82抵接在过滤器90的位于顶板部21侧的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

上部侧支承部件80是用于将过滤器90固定于壳体的部件,并且在工作时,也作为用来防止在燃烧室60中产生的气体在不经由过滤器90的内部的情况下从过滤器90的上端与顶板部21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流出防止机构发挥功能。

另外,上部侧支承部件80也由即使导火药56随着点火器40的工作而燃烧也不会因此而破裂及熔融的部件构成。上部侧支承部件80与下部侧支承部件70同样,是通过将例如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压力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适当地通过由普通钢或特殊钢等的钢板(例如,冷轧钢板或不锈钢板等)形成的部件构成。

在该上部侧支承部件80的内部,以与收纳在燃烧室60中的气体发生剂61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环状形状的缓冲件85。由此,缓冲件85在燃烧室60的顶板部21侧的部分中位于顶板部21与气体发生剂61之间,将气体发生剂61朝向底板部11侧推压。

缓冲件85是以防止由成形体构成的气体发生剂61因振动等而粉碎为目的设置的部件,适当地由陶瓷纤维的成形体或石棉、发泡树脂(例如发泡硅、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乙烯等)、以氯丁二烯及EPDM为代表的橡胶等形成的部件构成。

接着,参照图1,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车辆碰撞的情况下,由另外设置在车辆中的碰撞检测机构检测碰撞,基于此,借助来自另外设置在车辆中的控制单元的通电,点火器40工作。收纳在导火室55中的导火药56被通过点火器40工作而产生的火焰点火而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粒子。借助该导火药56的燃烧,杯状部件50破裂或熔融,上述的热粒子向燃烧室60流入。

借助流入的热粒子,收纳在燃烧室60中的气体发生剂61被点燃而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在燃烧室60中产生的气体通过过滤器90的内部,此时,热被过滤器90带走而被冷却,并且气体中包含的渣被过滤器90除去而向间隙部28流入。

随着壳体的内部的空间的压力上升,将设置于上部侧壳20的气体喷出口24封闭的密封带24开裂,气体经由该气体喷出口23向壳体的外部喷出。喷出的气体被导入到与盘型气体发生器1A相邻地设置的气囊的内部,将气囊膨胀及展开。

这里,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设定为比较大,随之,以壳体的内容积比通常的大的方式壳体主要沿轴向变长变大化,并且由此较大地构成的燃烧室60内被填充有比通常情况多的量的气体发生剂61。

气体发生剂61的填充量构成为相对较多,随之,在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导火药56的填充量也构成为相对较多。具体地,杯状部件50沿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构成为相对较长,由此,导火室55的内容积构成为较大,该较大地构成的导火室55通常填充有更多量的导火药56。

该较大地构成的导火室55参照图1将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内径设为Ra而将沿着杯状部件50的顶壁部52和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之间的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的距离设为Ha的情况下,这些Ra及Ha满足Ra/Ha≤1.00的条件,由此被定量地定义。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上述Ra被设定为约14.0[mm],上述Ha被设定为约27.0[mm],Ra/Ha的值约为0.52。另外,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比较小地设定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一般Ra/Ha满足Ra/Ha>1.00的条件。

这样地构成为满足Ra/Ha≤1.00的条件的盘型气体发生器中,有从点火器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被经由气体喷出口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的问题。这点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通过以包围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隔壁部73来解决该问题。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刚开始工作后的导火药的燃烧的指向性的图。接着,参照该图2和前述的图1,对于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被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不发生延迟的理由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从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基部71的内边缘立起设置的筒状的隔壁部73被配置成沿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到达至燃烧室60的中途位置,由此,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具有位于底板部11侧且被隔壁部73包围的第1区域R1、位于顶板部21侧且不被隔壁部73包围的第2区域R2。

这里,侧壁部51的第1区域R1及第2区域R2均相当于限定杯状部件50的导火室55的部分,是由于伴随点火器40的工作的导火药56的燃烧而破裂或熔融的部分。

此外,隔壁部73的顶板部21侧的端部被沿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与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的上表面相比配置于顶板部21侧。由此,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呈沿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被隔壁部73包围的状态。

在隔壁部73和侧壁部51的第1区域R1之间形成有既定的大小的空间S,在该空间S未填充有气体发生剂61。由此,气体发生剂61被配置成面向杯状部件50的顶壁部52、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第2区域R2及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隔壁部73的外周面。

通过这样地构成,如图2所示,在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工作时,能够向被与点火器40相邻地配置的部分的导火药56燃烧而发生的热颗粒的飞散方向赋予既定的指向性(图2中将该指向性示意地由箭头表示)。

这里,一般地,被点火器点燃的导火药由于该燃烧而基本上放射状地延烧,导火药随之燃烧而产生的热颗粒也放射状地飞散,没有上述那样的指向性。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机械强度比较高的隔壁部73将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及其上方的空间设置成在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上包围,随之,向隔壁部73飞散的热颗粒以由于该隔壁部73向顶板部21侧飞散的方式改变其进行方向(换言之,进行方向变窄),所以导火药56高效率地向顶板部21侧延烧。

由此,不仅配置于距点火器40较近的位置的导火药56,相对于配置于从点火器40离开的位置的导火药56,也从点火器40的工作开始时刻较早地进行该点燃,结果,能够使气体发生剂61顺畅地燃烧。因此,气体发生剂61也迅速地开始燃烧,能够将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被开始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发生延迟防范于未然。

因此,通过设为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即使在将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比较大地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被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开始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发生延迟,能够设为在气囊的展开上不发生延迟的高性能的盘型气体发生器。

这里,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将沿隔壁部73的顶板部21侧的端部和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之间的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的距离设为Hb的情况下,构成为,该Hb满足Hb≤13.5[mm]的条件。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上述Hb设定为约4.0[mm],该Hb相对于上述的Ha的的比例为约0.15。这样,距离Hb无需一定被较大地设定,若至少满足Hb≥0[mm]的条件,则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将上述Hb设为极端地大的情况下,由于隔壁部73,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被阻碍,结果,在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工作阶段,容易导致无法得到充分的气体输出(每单位时间的气体喷出量)。因此,从防止气体喷出的延迟且在早期得到足够大的气体输出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如上所述,以满足Hb≤13.5[mm]的条件的方式构成盘型气体发生器。

此外,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设置于壳体的周壁部的多个气体喷出口23在每个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上均被设置于比隔壁部73靠顶板部21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地构成,点火器40刚开始工作后,从由于导火药56的燃烧而被点燃的部分的气体发生剂61至气体喷出口23的距离由大约最短路径构成,所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被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的延迟的发生。

此外,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位于从点火器40刚开始工作后由于导火药56的燃烧而被点燃的部分的气体发生剂61至气体喷出口23之间的位置的、刚开始工作后的未燃烧的气体发生剂61及导火药56的量抑制成最小限度,所以关于这点,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被经由气体喷出口23开始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的延迟的发生。

为了使这些效果切实地实现,进而,像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那样,优选地,多个气体喷出口23在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上设置于与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第2区域R2相向的位置。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多个气体喷出口23的形成位置和点火器40的点火部41之间的沿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的距离Hc构成为约21.0[mm],由此多个气体喷出口23在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上设置于与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第2区域R2相向的位置。

进而,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下部侧支承部件70的隔壁部73具有随着朝向顶板部21侧而末端变细的锥部73a。这样地在隔壁部73设置末端变细形状的锥部73a,由此,能够对与点火器40相邻地配置的部分的导火药56燃烧而产生的热颗粒的飞散方向赋予更强的指向性。因此,相对于配置于从点火器40离开的位置的导火药56,能够从点火器40的工作开始时刻起较早地进行该点火,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的延迟的发生。

另外,上述效果如前所述,是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构成为满足Ra/Ha≤1.00的条件的盘型气体发生器所得到的效果,但本发明特别地通过应用于构成为满足Ra/Ha≤0.80的条件的盘型气体发生器而发挥显著的效果,进而,通过应用于构成为满足Ra/Ha≤0.60的条件的盘型气体发生器而发挥特别显著的效果。

图3是包括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下部侧壳、点火器及保持部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此外,图4表示是在图1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将下部侧壳载置于下模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表示通过注射成形来形成出保持部的前阶段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3至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其他特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基于注射成形的保持部30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构成为,具有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内侧(即顶板部21侧)倾斜的倾斜形状。除了该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倾斜角θ1优选为0[°]<θ1≤2[°]。

这是用于防止在保持部30的注射成形时将下部侧壳10设置于模具时会发生的下部侧壳10的回弹的设计。另外,关于回弹,参照后述的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在后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制造时,下部侧壳10被载置于具有既定的形状的下模100上,之后如图5所示,以借助下部侧壳10夹入下模100的方式使上模200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1方向下降。此时,在下部侧壳10的突状筒部13的周围,用于通过注射成形形成保持部30的腔C在下模100和上模200之间形成,但以该腔C由被封闭的空间构成的方式,上模200抵接于位于下部侧壳10的突状筒部13的顶板部21侧的轴向端部的外周部。

这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具有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内侧倾斜的倾斜形状,所以下部侧壳10如图4所示在载置于下模100上的状态下仅在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内周部与下模100抵接,如图5所示在被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后的状态下也仅在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内周部处与下模100抵接。

即,在下部侧壳10的底板部11的上述的除了内周部的部分,下部侧壳10不与下模100抵接,在被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的状态下,也维持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倾斜形状。

图6是包括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下部侧壳、点火器及保持部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此外,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过程中将下部侧壳载置于下模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图8是表示通过注射成形形成保持部的前阶段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6至图8,对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基于注射成形的保持部30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关于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构成为以具有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外侧(即外部侧)倾斜的倾斜形状的方式具有既定的倾斜角θ2。

如图7所示,在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的制造时,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下部侧壳10被载置于具有既定的形状的下模100上,之后,如图8所示,以将下部侧壳10借助下模100夹入的方式,上模200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1方向下降。此时,在下部侧壳10的突状筒部13的周围,用于将保持部30通过注射成形形成的腔C被在下模100和上模200之间形成,但以该腔C由被封闭的空间构成的方式,上模200与位于下部侧壳10的突状筒部13的顶板部21侧的轴向端部的外周部抵接。

这里,如上所述,在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中,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具有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外侧倾斜的倾斜形状,所以下部侧壳10如图7所示在载置于下模100上的状态下仅在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外周部与下模100抵接,如图8所示在被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后的状态下,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整体与下模100抵接。

即,在将下部侧壳10载置于下模100上的状态下,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倾斜形状被维持,但下部侧壳10被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由此,下部侧壳10的除了上述底板部11的外周部的部分被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2方向推压从而位移,结果,下部侧壳10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与下模100紧贴。

这里,在将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比较的情况下,在保持部30的形成时发生以下的差异。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中,在借助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下部侧壳10的状态下,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的倾斜形状被维持,所以即使在向腔C注入绝缘性的流动性树脂材料来使其固化的状态下,该底板部11的倾斜形状也被维持,之后,即使上模200的相对于下部侧壳10的推压被解除,该底板部11的倾斜形状也被维持。即,分模时,下部侧壳10的形状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因此,即使在保持部30的形成后实施的分模时,也能够防止由于分模而对保持部30施加应力,能够在不损害下部侧壳10和保持部30的紧贴性的情况下,成品率高地制造盘型气体发生器1A。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中,在下部侧壳10被下模100和上模200夹入的状态下,在下部侧壳10不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即使在将绝缘性的流动性树脂材料注入腔C来使其固化的状态下,基于上模200的相对于下部侧壳10的推压被解除时,该底板部11欲基于弹力恢复成原来的形状,下部侧壳10的除了上述底板部11的外周部的部分向图中箭头AR3方向位移。该现象是所谓的回弹,由于该回弹,对由注射成形形成的保持部30施加较大的应力。

由于该应力的产生,在下部侧壳10和保持部30之间产生发生剥离的可能性,在该剥离发生的情况下,有下部侧壳10和保持部30的紧贴性受损的结果。因此,在比较例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X中,有不能维持该部分的气密性的可能,结果,难以成品率较好地制造盘型气体发生器1X。

这里,下部侧壳10如上所述,例如由通过将被轧制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压力加工来形成的加压成形品构成,所以该压力加工时在该形状上发生既定的不均。因此,假如在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为了以不具有倾斜形状的方式(即变为平坦的方式)实施压力加工的情况下,自然形状上产生不均。结果,压力加工后的工件包括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平坦的、下部侧壳10的上述部分的底板部11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内侧倾斜的、下部侧壳10的上述部分的底板部11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外侧倾斜的。

因此,若考虑该不均的发生而预先以下部侧壳10的除了突状筒部13的部分的底板部11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内侧倾斜为目标进行压力加工,则压力加工后的工件不包括下部侧壳10的上述部分的底板部11随着朝向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外侧倾斜的,能够避免由上述回弹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上述倾斜角θ1变大至必要程度以上的情况下,相对于下模100的下部侧壳10的设置稳定性受损,容纳气体发生剂61的燃烧室60的体积减少,所以该倾斜角θ1优选为0[°]<θ1≤2[°]。

若总结在以上内容中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其他特征结构,则如下所述。

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具备壳体、点火器、保持部。上述壳体包括设置有气体喷出口的筒状的周壁部、将上述周壁部的轴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封堵的顶板部及底板部,在内部具有容纳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上述点火器用于使上述气体发生剂燃烧。上述保持部设置于上述底板部,保持有上述点火器。上述底板部具有被向上述顶板部侧突出设置的突状筒部,在位于上述突状筒部的上述顶板部侧的轴向端部,设置有插通配置上述点火器的开口部。上述保持部为,以经由上述开口部从上述底板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到达至上述底板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使流动性树脂材料附着于上述底板部来使其固化从而形成,由此,由至少该一部分与上述底板部固接而成的树脂成形部构成。除了上述突状筒部的部分的上述底板部具有随着朝向上述周壁部的径向外侧而向上述顶板部侧倾斜的倾斜形状,除了上述突状筒部的部分的上述底板部的倾斜角θ1满足0[°]<θ1≤2[°]的条件。

此外,若总结在以上内容中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的制造方法,则如下所述。

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包括设置有上述突状筒部的上述底板部的下部侧壳载置于下模的工序、以插通于上述开口部的方式将上述点火器设置于上述下模的工序、通过相对于上述下模使上模下降来将上述下部侧壳借助上述上模及上述下模夹入的工序、将上述流动性树脂材料向由上述下模、上述上模、上述下部侧壳及上述点火器限定的腔注入使其固化来形成上述保持部的工序、将上述上模及上述下模从形成有上述保持部的上述下部侧壳分模的工序,在将上述下部侧壳借助上述上模及上述下模夹入的工序中,以与上述突状筒部的外周部抵接的方式使上述上模下降。

(实施方式2)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盘型气体发生器的概略图。以下,参照该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被设定成比较大,但其气体发生量被设定为约2.0[mol]。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比较,与工作时的气体发生量较少相应地,构成为气体发生剂61的填充量较少,此外,导火药56的填充量也构成为较少。随之,沿杯状部件50的壳体的周壁部的轴向的长度也构成为较短,与上述Ra为约14.0[mm]相对,上述Ha被设定为约14.2[mm],Ra/Ha的值为约0.99。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Ra/Ha也满足Ra/Ha≤1.00的条件,会发生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以包围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隔壁部73,由此解决该问题。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上述Hb也构成为满足Hb≤13.5[mm]的条件,具体地,上述Hb被设定为约4.0[mm]。因此,该Hb相对于上述Ha的比例为约0.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上述Hc构成为约16.0[mm],由此,多个气体喷出口23的底板部11侧的部分被设定成在壳体的周壁部的径向上与杯状部件50的侧壁部51的第2区域R2相向。

在这样地构成的盘型气体发生器1B中,得到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从点火器40工作的时刻至气体开始经由气体喷出口23向外部喷出的时刻的时间延迟,结果能够设置成在气囊的展开上不发生延迟的高性能的盘型气体发生器。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中,例示了由通过将金属制的部件压力加工来成形的加压成形品构成上部侧壳及下部侧壳的情况,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通过压力加工和其他加工(锻造加工、拉深加工、切削加工等)的组合形成的上部侧壳及下部侧壳,也可以使用仅通过上述其他加工形成的上部侧壳及下部侧壳。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中,以将突状筒部设置于下部侧壳的情况为例,但显然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未设有该突状筒部的结构的气体发生器。

这样,此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全部的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划定,此外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等价的意义及范围内的全部改变。

附图标记说明

1A、1B盘型气体发生器、10下部侧壳、11底板部、12筒状部、13突状筒部、14凹陷部、15开口部、20上部侧壳、21顶板部、22筒状部、23 气体喷出口、24 密封带、28间隙部、30保持部、31内侧被覆部、32外侧被覆部、33连结部、34阴型连接器部、40点火器、41点火部、42端子针、50杯状部件、51侧壁部、52顶壁部、53延伸设置部、54末端部、55导火室、56导火药、60燃烧室、61气体发生剂、70下部侧支承部件、71基部、72抵接部、73隔壁部、73a锥部、80上部侧支承部件、81基部、82抵接部、85缓冲垫材、90过滤器、100下模、200上模、C腔、R1第1区域、R2第2区域、S空间。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救援无人机的车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