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下部结构

文档序号:1676525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身下部结构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 是由 露崎匠 今村壮吾 森荣茂树 吉永圭太 小泽裕之 新田贵志 山田誉 芝田泰之 于 2018-05-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车身下部结构具备: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其设于下边梁(14、15)的内部;地板横梁(35),其设于在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架设的地板(16)的上表面(16a)和下表面(16b)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上部(56a)延伸的延出部(108);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其设于所述地板(16)的下方,具备地板下方横梁(131);地板下方框架(29、30),其安装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及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其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131)对置,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具有:与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52、56)的下部(56b)对置的上半部(152a);以及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29、30)中的安装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下部的部位的下半部(152b)。(The vehicle body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includes: rocker load transmission members (52, 56) provided inside the rocker (14, 15); a floor cross member (35) that is provided on one of the upper surface (16a) and the lower surface (16b) of a floor (16) that is laid between the rocker beams (14, 15), and that has an extension section (108) that extends toward the upper section (56a) of the rocker load transmission members (52, 56); a underfloor mounting member (28) provided below the floor (16) and including an underfloor cross member (131); underfloor frames (29, 30) attached to the underfloor mounting member (28) and the lower portions of the rocker beams (14, 15); a underfloor load transmission member (152) provided to the underfloor frames (29, 30) and facing the underfloor cross member (131), the underfloor load transmission member (152) comprising: an upper half (152a) that faces a lower portion (56b) of the rocker load transmitting member (52, 56); and a lower half section (152b) fixed to a portion of the underfloor frames (29, 30) that is attached to 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rocker beams (14, 15).)

车身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下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7年05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00755号、2017年05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06655号、2017年05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06656号及2017年06月0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1033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下部结构,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在左侧的下边梁及右侧的下边梁之间设有地板,在地板的上表面设有地板横梁,在地板的下方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需要对蓄电池封装体内的蓄电池进行保护以免受到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载荷的影响。

因此,增加下边梁的高度而在下边梁的内部设置有能量吸收构件。并且,朝向能量吸收构件设有地板横梁。因此,由于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而将能量吸收构件压溃,从而能够利用能量吸收构件吸收冲击载荷。

由此,能够抑制蓄电池壳体的侧壁的变形,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即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内的蓄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车辆的下部结构体,已知有如下结构:在车身左右的下边梁之间架设有收容多个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中,配置于地板的下方的蓄电池壳体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在蓄电池壳体的内部,结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蓄电池横梁。蓄电池横梁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且与蓄电池壳体的周壁、底壁相结合。蓄电池横梁发挥如下功能:在从侧方向下边梁输入有冲击载荷时,在车宽方向内侧确保空间部,且将输入载荷向车宽方向内侧传递。蓄电池横梁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大致恒定截面。

但是,在蓄电池壳体内架设有蓄电池横梁的车辆中,期望在蓄电池横梁的上部设置用于供配线电缆等构件贯穿的凹部。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能够响应这样的期望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

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中,蓄电池横梁具备在蓄电池壳体的左右的侧壁架设的下横梁以及与该下横梁的上部结合的上横梁。上横梁在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分割为两个块,两个块在沿左右方向分离的状态下与下横梁的上部结合。由此,在上横梁的两个块之间构成有能够供配线电缆等贯穿的凹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中,配置于地板的下方的蓄电池壳体架设在左右的下边梁。在蓄电池壳体的内部结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蓄电池横梁。蓄电池横梁的纵长的矩形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与蓄电池壳体的周壁、底壁相结合。蓄电池横梁发挥如下功能:在从侧方向下边梁输入有冲击载荷时,在车宽方向内侧确定空间部,且将输入载荷向车宽方向内侧传递。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中,在地板上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车身侧横梁配置于蓄电池横梁的上方侧。车身侧横梁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并且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经由紧固构件与下方的蓄电池横梁连结。另外,在车身侧横梁固定有用于支承座椅安全带装置的锚固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固定器。

另外,作为车身下部结构,已知有如下结构:例如在下边梁的内部设有能量吸收构件,在地板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封装体,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横梁。在蓄电池封装体收容有蓄电池。

根据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能量吸收构件吸收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能够利用蓄电池横梁来支承剩余的载荷。由此,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即蓄电池)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但是,在车辆的车型中的轿车(sedan)中,下边梁的下端部配置于与最低地上高度尺寸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即底部)配置于与下边梁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地上高度尺寸。

通过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与下边梁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地上高度尺寸,从而能够隐藏蓄电池封装体而使得从车辆的外侧不能看见蓄电池封装体。

另外,通过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与下边梁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地上高度尺寸,从而能够在利用下边梁的内部的能量吸收构件吸收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之后利用蓄电池横梁来支承剩余的载荷。由此,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即蓄电池)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7021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5880086号公報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83366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下边梁的高度增加。因而,下边梁的上部位于比地板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成为妨碍,难以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下边梁的高度增加,会妨碍抑制下边梁的重量(即车身重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良好地确保了乘客的上下车性能的状态下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的车身下部结构。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下部结构体中,上横梁与下横梁由壁厚较厚的金属的挤出成形件构成,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确保承受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的足够的刚性。但是,在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下部结构体那样将蓄电池横梁的主要部分由挤出成形件构成的情况下,担心制造成本高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蓄电池横梁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构成在前后方向上连通的凹部,并且也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高涨而确保车宽方向的足够的刚性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

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中,蓄电池横梁形成为纵长的矩形截面形状,其下端焊接固定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因此,有如下担心:在通过座椅安全带固定器向车身侧横梁输入有前后方向的较大的载荷,该载荷经由紧固构件传递到蓄电池横梁的上部时,在作用于蓄电池横梁的力矩的作用下,蓄电池横梁向前后倒塌。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从车身侧横梁向蓄电池横梁输入前后方向的载荷时,抑制蓄电池横梁的前后方向的倒塌,从而能够将车身侧横梁的支承刚性维持得较高的车辆的下部结构体。

但是,作为车辆的车型,已知有SUV(Sport utility vehicle)。与轿车的车辆相比,SUV的下边梁设于较高的位置。因此,在SUV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的情况下,能够将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通过将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从而能够使蓄电池封装体为大型。

但是,在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的情况下,蓄电池横梁的下部设于比下边梁靠下方。因此,难以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向蓄电池横梁的下部传递。因此,难以利用蓄电池横梁的下部支承冲击载荷,谋求保护蓄电池封装体(即、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的设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的状态下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的车身下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下部结构具备: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其设于下边梁的内部;地板横梁,其设于在所述下边梁之间架设的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上部延伸的延出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其设于所述地板的下方,具备地板下方横梁;地板下方框架,其安装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及所述下边梁的下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其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对置,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具有:上半部,其与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下部对置;下半部,其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中的安装于所述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下边梁的内部设置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使地板横梁的延出部朝向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上部延伸。另外,使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与地板下方横梁对置。使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与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下部对置。并且,使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经由地板下方框架与下边梁的下部连结。

因此,在从车辆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时,冲击载荷的一部分经由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上部以第一负载路径向地板横梁传递。另外,冲击载荷的剩余的一部分经由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下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以第二负载路径向地板下方横梁传递。

并且,冲击载荷的剩余经由下边梁的下部、地板下方框架、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以第三负载路径向地板下方横梁传递。

这样,能够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第一负载路径、第二负载路径及第三负载路径的传递路径分散地传递。因此,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及地板下方横梁支承冲击载荷。由此,能够抑制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侧壁的倒塌变形,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

另外,通过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地进行传递,从而不需要增加下边梁的高度而在下边梁的内部设置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不需要增加下边梁的高度,能够抑制下边梁的重量(即车身重量)的增加。

(2)在上述(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具有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左右的左右的侧部梁以及配置于所述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中央梁,左右的所述侧部梁与所述中央梁截面形成为大致帽型的截面形状,所述中央梁的上表面形成得比左右的所述侧部梁的上表面低,由所述中央梁的上表面和左右的所述侧部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构成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连通的凹部,左右的所述侧部梁分别与上方的所述地板横梁结合,并且在与所述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的下方附近与所述中央梁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蓄电池横梁将形成比较简单的左右的侧部梁与中央梁作为主要要素而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地由冲压成形件等形成左右的侧部梁与中央梁。另外,由于通过中央梁的上表面与左右的侧部梁的端部构成凹部,因此,能够将该凹部利用为配线电缆等的贯穿槽。

另外,左右的侧部梁在与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的下方附近与中央梁结合,因此,在从车身侧方通过下边梁向侧部梁输入有冲击载荷时,能够使该输入载荷分散于地板横梁与中央梁地进行支承。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既能采用能以低成本制造的蓄电池横梁,又能在从下边梁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蓄电池横梁在中央区域弯折。

(3)在上述(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形成为倒立T字状的截面形状,具有:向上方立起且其上部通过紧固构件结合于所述地板横梁的梁主体部;从所述梁主体部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以及从所述梁主体部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向车身侧横梁输入有前后方向的载荷时,该载荷经由紧固构件向蓄电池横梁的梁主体部的上部输入。由此,对梁主体部作用有向前后倾倒的方向的力矩,但在梁主体部的前后延伸设置有前方伸出座和后方伸出座,这些伸出座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结合。因此,梁主体部的倒塌被前方伸出座和后方伸出座抑制。其结果是,借助梁主体部与紧固构件使车身侧横梁被以较高的刚性支承。

(4)在上述(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外侧且与内角部对置的框架部,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具备与所述框架部对置的所述地板下方横梁,所述框架部具备:卡合部,其与所述内角部对置;以及倾斜部,其以假想延长线与下边梁凸缘交叉的方式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下表面侧朝向所述下边梁凸缘的下端部呈向上倾斜状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使下边梁的下边梁凸缘从内角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向下方延伸出。另外,使框架部的倾斜部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下表面侧朝向下边梁凸缘的下端部呈向上倾斜状地延伸,使倾斜部的假想延长线与下边梁凸缘交叉。因此,能够利用下边梁凸缘进行隐藏,以使得难以从车辆的外侧目视倾斜部。由此,能够不对车辆的外观产生影响地在车辆搭载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的大型的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另外,通过在框架部形成倾斜部,从而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经由框架部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下部传递。

并且,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与下边梁对置。即,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传递。

因此,能够使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分散于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与下部地进行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地板下方横梁支承冲击载荷。其结果是,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的大型的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

(5)在上述(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横梁设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所述延出部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所述下边梁,在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之间具备相对于所述延出部隔开间隔地架设的角撑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使地板横梁的延出部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下边梁。并且,在地板的下表面与下边梁的内壁之间架设角撑板,将角撑板相对于延出部隔开间隔地设置。因此,能够利用延出部及角撑板形成与地板横梁的截面大致相同的截面。另外,由延出部及角撑板形成的截面能够为与地板横梁大致相同大小的截面。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通过延出部及角撑板良好地向地板横梁传递,能够确保第一负载路径。

并且,通过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地板横梁,能够从地板的下方去除地板横梁。由此,能够增大设于地板的下方的搭载部件的容量。

(6)在上述(1)或(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所述上半部配置于与所述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相同的高度,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所述下半部配置于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中的安装于所述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相同的高度,所述上半部及所述下半部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6)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将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固定,且将上半部配置于与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确保从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向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传递冲击载荷的第二负载路径。

另外,将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固定,且将下半部配置于与安装于地板下方框架中的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确保从安装于地板下方框架中的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向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传递冲击载荷的第三负载路径。

由此,能够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第二负载路径、第三负载路径可靠地向地板下方横梁分散。

(7)在上述(1)、(5)、(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框架具有:框架内壁部,其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对置;框架延长部,其从所述框架内壁部沿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延长,所述地板下方横梁配置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内部,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由支柱部和座部形成,所述支柱部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立起,与所述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所述上半部对置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侧壁,所述座部从所述支柱部沿所述底部伸出,经由所述底部固定于所述框架延长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将地板下方横梁的支柱部的端部固定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侧壁。因此,能够确保从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向地板下方横梁的支柱部传递冲击载荷的第二负载路径。

另外,将地板下方横梁的座部经由底部固定于框架延长部。因此,能够确保从框架延长部(即地板下方框架)向地板下方横梁的座部传递冲击载荷的第三负载路径。由此,能够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第二负载路径、第三负载路径可靠地向地板下方横梁分散。

(8)在上述(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具备横梁,该横梁在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外表面的状态下沿所述座部延伸,且具有朝向所述底部鼓起的筋条,所述座部在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所述底部及所述横梁重合的状态下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8)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将地板下方横梁的座部以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和横梁重合的状态固定。另外,在横梁形成有筋条。能够利用筋条来提高横梁的截面强度。因此,能够利用横梁来牢固地加强地板下方横梁的座部。由此,能够提高第三负载路径中的冲击载荷的传递效率。

(9)在上述(8)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框架具有:安装顶部,其安装于所述下边梁的下部;安装外壁部,其从所述安装顶部向下方延伸;安装底部,其从所述安装外壁部到所述框架延长部相对于所述框架延长部在同一面上延伸;以及连结部,其从所述安装底部向下方偏置,且固定于所述框架延长部,所述地板下方框架通过所述安装顶部、所述安装外壁部、所述安装底部形成为截面U字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使地板下方框架的安装底部相对于框架延长部在同一面上延伸。因此,地板下方框架的安装底部与延长部呈直线状地延伸。由此,能够将冲击载荷从安装底部向框架延长部呈直线状地传递,能够提高第三负载路径的传递效率。

(10)在上述(8)或(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框架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左右的侧壁,所述座部以在左右的所述地板下方框架之间向车宽方向连续的状态设置,所述横梁以在所述车宽方向的中央隔开间隔地在左右侧向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车身下部结构具备纵梁,所述纵梁配置于左右侧的所述横梁之间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固定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0)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具备座部(即地板下方横梁)及横梁。由此,能够利用座部(地板下方横梁)及横梁来支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

另外,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具备纵梁。由此,能够利用纵梁来支承车辆的前后方向输入的冲击载荷。

并且,通过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具备横梁和纵梁,能够提高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强度。由此,能够实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大型化。例如在作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应用了蓄电池封装体的情况下,通过使蓄电池封装体大型能够增大蓄电池收容量。

(11)在上述(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左右的所述侧部梁设有固定于所述侧部梁的大致帽型截面的前壁、上壁、后壁的至少三个面的一对隔壁构件,一对所述隔壁构件设于所述侧部梁的延出方向中的、与所述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的前后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隔壁构件牢固地加强各侧部梁与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的前后位置的截面,因此,在从车身侧方向侧部梁输入有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侧部梁的截面在与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的附近压溃。

(12)在上述(1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中央梁在所述隔壁构件的下方区域与左右的所述侧部梁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各隔壁构件对中央梁与左右的各侧部梁结合而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部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侧部梁的截面的压溃。

(13)在上述(1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左右的所述侧部梁与所述地板横梁结合的结合部使用紧固于所述侧部梁的上壁的双头螺栓,一对所述隔壁构件设于所述侧部梁的延出方向中的、所述双头螺栓的突出设置位置的前后。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双头螺栓容易地将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地板横梁与左右的侧部梁结合。另外,能够利用由中央梁和侧部梁形成的闭合截面与隔壁构件来抑制左右的侧部梁的双头螺栓的紧固部处的截面的压溃。

(14)在上述(1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蓄电池壳体的内部配置有蓄电池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上方侧开口的壳体主体与将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封闭的壳体罩,所述双头螺栓使螺纹部向所述壳体罩的上方突出,而通过所述螺纹部紧固固定于所述地板横梁侧,所述双头螺栓的栓体部借助弹性密封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罩的贯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双头螺栓的栓体部借助弹性密封构件保持于壳体罩的贯通孔,因此,在进行地板横梁相对于双头螺栓的紧固作业时,能够对向壳体罩的上方突出的螺纹部的位置、方向进行微调整。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地板横梁相对于双头螺栓的紧固作业性良好。另外,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来抑制水从壳体罩的贯通孔向蓄电池壳体内浸入。

(15)在上述(1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横梁在内部安装具有贯穿孔的托架,并且在上壁设有与所述贯穿孔对置的作业孔,通过所述作业孔将螺母紧固固定于从所述贯穿孔向上方突出的所述双头螺栓的所述螺纹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托架来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另外,在地板横梁设有与托架的贯穿孔对置的作业孔,因此,能够通过该作业孔容易地进行螺母相对于双头螺栓的螺纹部的拧入作业。

(16)在上述(2)、(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左右的所述侧部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与所述中央梁结合有将所述侧部梁的下表面与所述中央梁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大致封闭的辅助隔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6)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辅助隔壁构件来抑制左右的各侧部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的截面的压溃,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横梁的刚性。另外,由于左右的各侧部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与中央梁之间的间隙被辅助隔壁构件大致封闭,因此,能够抑制异物从左右的各侧部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侧部梁的内部的进入。

(17)在上述(2)、(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具备从前壁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以及从后壁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而在所述底壁的下表面侧配置有下表面加强构件,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在将所述底壁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下表面加强构件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蓄电池横梁的前方伸出座与后方伸出座在将蓄电池壳体的底壁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下表面加强构件结合,因此,能够使蓄电池横梁的前后的下端具有较高的刚性地支承于蓄电池壳体。

(18)在上述(1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下表面加强构件以大致沿所述车宽方向延伸出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在所述底壁的下表面还结合有大致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另外的下表面加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8)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蓄电池壳体的底壁被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下表面加强构件与大致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另外的下表面加强构件加强,因此,能够提高蓄电池壳体的底壁整体的刚性。

(19)在上述(2)、(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侧部梁的上表面的载荷传递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载荷传递板有效地提高蓄电池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的弯折刚性。另外,仅通过在左右的侧部梁的上表面架设载荷传递板,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横梁的弯折刚性,因此,能够抑制为了构件加强而引起的制造成本的高涨。

(20)在上述(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配置于所述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侧,在所述底壁的下表面侧配置有下表面加强构件,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在将所述底壁夹在之间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下表面加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0)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蓄电池横梁的前方伸出座及后方伸出座与下表面加强构件一起被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一体化,因此,能够更牢固地抑制蓄电池横梁的梁主体部的前后的倒塌。另外,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被结合的各构件由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构成,能够将构件相互焊接固定。

(21)在上述(20)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下表面加强构件由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板状构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作为下表面加强构件的板状构件的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侧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因此,能够利用板状的下表面加强构件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刚性。

(22)在上述(20)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蓄电池壳体具有从所述底壁的左右的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壳体侧壁,在所述壳体侧壁的外侧结合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壳体框架,所述壳体框架具有配置于所述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壁的下表面而构成所述下表面加强构件的延长片,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在将所述底壁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延长片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设于壳体框架的延长片配置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蓄电池横梁的前方伸出座与后方伸出座被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及延长片一体化。由此,能够更牢固地抑制蓄电池横梁的梁主体部的前后的倒塌。

(23)在上述(3)、(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的所述梁主体部具有上壁、从所述上壁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前壁以及从所述上壁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后壁,在所述梁主体部的所述紧固构件的固定部的附近结合有对所述梁主体部的所述上壁、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这三个面进行约束的隔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由于利用隔壁构件来提高梁主体部的紧固构件的固定部的附近的截面刚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紧固构件的固定部的附近的截面变形。因此,在为了轻量化而不得不减薄梁主体部的壁厚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紧固构件的倾斜移动、沉入,能够利用蓄电池横梁以较高的刚性支承地板横梁。

(24)在上述(3)、(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所述蓄电池壳体的上方配置有所述地板,所述地板横梁具备:截面大致帽状的横板,其接合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且在与所述地板之间形成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闭合截面,并且所述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架设于一对所述下边梁;以及截面大致帽状的角撑板倾斜部,其架设于所述地板的所述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边梁的侧面,且在与所述地板之间形成大致沿所述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闭合截面,所述角撑板倾斜部的所述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与所述角撑板倾斜部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横板的所述车宽方向的靠中央区域的内部安装有兼做截面加强部的托架,所述托架通过所述紧固构件结合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的所述梁主体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横板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与角撑板板以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因此,由地板与横板形成的中央区域的闭合截面和由横板与角撑板板形成的端部区域的倾斜的闭合截面连续。因此,既能将车身侧横梁的中央区域形成为相对于下边梁向上方升起的形状,又能利用车身侧横梁的大致恒定的连续的闭合截面将左右的下边梁连结。另外,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车身侧横梁的中央区域形成为相对于下边梁向上方升起的形状,因此,能够使配置于车身侧横梁的中央区域的下方的蓄电池壳***于上方侧。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蓄电池壳体的下方的地上高度。另外,横板的中央区域的截面被兼做截面加强部的托架加强,该托架通过紧固构件与蓄电池横梁结合。因此,在向车身侧横梁输入有载荷时,能在抑制了横板的截面变形的状态下使该输入载荷支承于蓄电池横梁。

(25)在上述(2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所述蓄电池壳体的内部配置有蓄电池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上方侧开口的壳体主体以及将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封闭的壳体罩,所述紧固构件是两端部紧固于所述托架与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的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栓体部借助弹性密封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罩的贯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双头螺栓的栓体部借助弹性密封构件保持于壳体罩的贯通孔,因此,在进行双头螺栓与车身侧横梁的紧固固定时,能够对向壳体罩的上方突出的螺纹部的位置、方向进行微调整。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车身侧横梁相对于双头螺栓的紧固作业性良好。另外,由于壳体罩的贯通孔被弹性密封构件封闭,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了贯通孔的向蓄电池壳体内的水的浸入。在该情况下,还能利用弹性密封构件抑制壳体罩的振动。

另外,在使弹性密封构件的上表面与地板的贯通孔的周向区域下表面抵接的情况下,还能够防止通过了地板的贯通孔的向车室内侧的水的浸入。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抑制地板的振动。

(26)在上述(2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壳体框架结合有将所述壳体框架与所述下边梁的下表面连结的安装框架,在所述安装框架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壳体框架的所述延长片的下表面重叠的框架延长片,所述框架延长片与所述延长片一起与所述蓄电池壳体的所述底壁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6)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安装框架的框架延长片及壳体框架的延长壁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以三张重叠的方式结合,因此,不仅能够使安装框架与壳体框架的结合更牢固,而且还能提高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刚性。

(27)在上述(3)、(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的所述梁主体部具有上壁、从所述上壁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前壁以及从所述上壁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后壁,在所述梁主体部的内部配置有与所述上壁、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接合的截面大致コ状的加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提高固定有紧固构件的梁主体部的刚性。另外,加强板能够由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形成。因此,能够谋求产品成本的降低。

(28)在上述(3)、(20)~(2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前方伸出座与所述后方伸出座具备底座部,该底座部向上方鼓起且下表面与所述梁主体部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上表面大致平坦。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8)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将设于前方伸出座与后方伸出座的各底座部的上表面利用为蓄电池支承部等。另外,能够利用向上方立起的底座部将前方伸出座及后方伸出座的下表面侧与梁主体部的内部空间能较宽地连通,因此,能够使制造时用于防锈的电沉积涂覆液容易地蔓延到蓄电池横梁的内部的各个角落。

(29)在上述(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框架部设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外周壁,利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倾斜部形成为L字状的闭合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卡合部与内角部对置。并且,框架部通过卡合部与倾斜部形成为L字状的闭合截面。因此,卡合部被牢固地形成于框架部。即,能够利用形成有卡合部的框架部可靠地挡住内角部(即下边梁)。由此,能够将输入到下边梁的冲击载荷经由框架部可靠地向地板下方横梁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利用地板下方横梁支承传递来的冲击载荷。

(30)在上述(4)或(29)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下边梁具备:车宽方向外侧的下边梁外构件;从车宽方向内侧与所述下边梁外构件接合而与所述下边梁外构件一起形成闭合截面的下边梁内构件;以及配置于所述闭合截面且安装于所述下边梁外构件的第一能量吸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0)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下边梁外构件安装有第一能量吸收构件。因此,能够提高下边梁内构件的形状的自由度,能够容易地在下边梁内构件形成内角部。通过将该内角部形成为直角形状,从而在从车辆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内角部良好地卡合于卡合部。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经由框架部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下部传递。

(31)在上述(4)、(29)、(3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框架部具备配置于内部的第二能量吸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框架部的内部具备第二能量吸收构件。因此,能够利用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将第二能量吸收构件压溃。通过利用冲击载荷将第二能量吸收构件压溃,从而能够利用框架部良好地卡合下边梁的内角部。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经由框架部更可靠地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下部传递。

(32)在上述(4)、(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以在所述下边梁的上下方向上与中央部对置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与下边梁的中央部对置。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传递。

因此,能够使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分散于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与下部地进行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地板下方横梁支承冲击载荷。

(33)在上述(4)、(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具备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区域的脆弱部以及形成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区域的牢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地板下方横梁的外侧区域形成有脆弱部。因此,能够通过将脆弱部压溃来吸收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

另一方面,在地板下方横梁的内侧区域形成有牢固部。因此,能够利用牢固部支承由脆弱部吸收后的载荷。

由此,能够将地板划分为车宽方向外侧的能量吸收区域与车宽方向内侧的保护区域。

(34)在上述(4)、(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形成为中空状,并且具备设于上下方向的中央且将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在上下分隔开的隔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空状的地板下方横梁被隔壁在上下分隔开。通过隔壁能够将地板下方横梁划分为横梁上部与横梁下部。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向横梁上部传递。另外,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向横梁下部传递。

这样,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分为横梁上部与横梁下部这两个路径地进行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横梁上部与横梁下部良好支承冲击载荷的一部分。

(35)在上述(4)、(29)~(3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沿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向车宽方向延伸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第一地板横梁及第二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地板横梁及所述第二地板横梁通过顶部、一对壁部、前凸缘及后凸缘形成为截面帽状,所述前凸缘及所述后凸缘接合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座椅支承于所述第一地板横梁及所述第二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地板横梁在与所述第二地板横梁对置的壁部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地板横梁在与所述第一地板横梁对置的壁部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地板具有沿所述第一凹部及所述第二凹部朝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利用第一地板横梁及第二地板横梁支承座椅。即,第一地板横梁及第二地板横梁被座椅加强。因此,能够在确保了第一地板横梁及第二地板横梁的强度的状态下形成第一凹部、第二凹部。

并且,使地板的鼓起部沿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向上方鼓起。因此,能够将地板下方的空间确保得较大,能够增加配置于地板的下方的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容量。

在此,地板的鼓起部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与第二地板横梁之间。因此,鼓起部位于座椅的下方。例如,鼓起部配置于比就座于座椅的乘客的脚(乘客放置脚的部位的周围)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由此,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客放置脚时,能够防止鼓起部成为妨碍。

(36)在上述(35)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与所述第一地板横梁及所述第二地板横梁的下方的所述地板连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6)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在第一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经由连结构件连结有地板下方横梁。因此,第一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被地板下方横梁加强。

另外,在第二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连结有地板下方横梁。因此,第二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被地板下方横梁加强。

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的刚性,能够提高第二地板横梁的下方的地板的刚性。由此,即使在地板横梁、地板下方横梁局部地具有脆弱部,也能够提高相对于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耐力。

(37)在上述(4)、(29)~(3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在车宽方向的中央具有形成有向下方的凹坑的凹部,在所述凹部具有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的管收容部,该管收容部至少收容配管和软管中的一方。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7)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通过在地板下方横梁形成凹部,从而能够在凹部具备管收容部。在管收容部收容有配管、软管等。

另外,通过在地板下方横梁的凹部具备管收容部,能够利用管收容部加强凹部。因此,在从车辆的侧方向地板下方横梁传递载荷时,能够利用管收容部支承传递来的载荷。由此,能够防止凹部因传递来的载荷而折弯,能够利用地板下方横梁支承传递来的载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使地板横梁的延出部朝向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上部延伸。另外,使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与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的下部对置。并且,使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固定于安装于地板下方框架中的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

因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第一负载路径、第二负载路径及第三负载路径的传递路径进行传递。由此,能够抑制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侧壁的倒塌变形,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

另外,通过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第一~第三负载路径进行传递,从而不需要增加下边梁的高度而在下边梁的内部设置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蓄电池横梁具有大致帽型截面的左右的侧部梁与中央梁,中央梁的上表面形成得比左右的侧部梁的上表面低,由中央梁的上表面与左右的侧部梁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构成凹部。因此,能够将凹部作为配线电缆等的贯穿槽使用,并且能够将蓄电池横梁的主要部分由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等构成。

另外,蓄电池横梁的左右的各侧部梁与上方的地板横梁结合,并且在该各结合部的下方附近与中央梁结合。因此,既能采用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具有与前后方向连通的凹部的结构,又能够确保车宽方向的充分的刚性。

另外,在蓄电池横梁的梁主体部的下缘延伸设置有前方伸出座与后方伸出座,这些前方伸出座及后方伸出座与电池壳体的底壁结合。因此,在从车身侧横梁通过紧固构件向蓄电池横梁输入有前后方向的载荷时,能够抑制蓄电池横梁向前后方向倒塌。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车身侧横梁的支承刚性。

而且,在框架部形成有倾斜部。因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经由框架部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下部传递。另外,使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与下边梁对置。因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向下边梁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向地板下方横梁的上部传递。

由此,能够在蓄电池封装体的下表面配置于比下边梁靠下方的状态下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从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去除了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沿图2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的图5的VI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角撑板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沿图10的XI-X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2是从斜上方观察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从斜下方观察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及蓄电池壳体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左隔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左隔壁的侧视图。

图16是说明从车辆侧方向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输入有冲击载荷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7是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来保护蓄电池免受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去掉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20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沿图19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图20的IV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2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20的V-V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3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20的VI-VI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4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20的VII-VII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与图23的IX部相同的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另一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0是去掉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30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31的IV-I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3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31的V-V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5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30的VII-VII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6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图30的VII-VII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去除了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38的II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39的IV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40的V-V线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38的VI-VI线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42的VII部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单元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地板横梁与蓄电池横梁的连结状态的立体图。

图4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38的X-X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7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分解了左框架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40的XII-XII线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从车辆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利用车身下部结构保护蓄电池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左框架部的剖视图。

图5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横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如图1、图2所示,车身10具备构成车身10的下部的车身下部结构12。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左下边梁14、右下边梁15、地板16、地板横梁单元17、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右侧的外隔壁单元21、右侧的内隔壁单元22、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及右侧的角撑板单元25、驾驶员座椅31及乘客座椅32。

如图3所示,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车载部件)28、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地板下方框架)29、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地板下方框架)30、左隔壁(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152(参照图13)及右隔壁(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未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下部结构12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以下,关于左侧的各构成构件进行说明,而省略右侧的各构成构件的说明。

返回图1、图2,左下边梁14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左侧部10a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右下边梁15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右侧部10b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配置有地板16。地板16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单元17。地板横梁单元17具备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

第一地板横梁34在车室38内配置于车身前方侧。第一地板横梁34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

第二地板横梁3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身后方侧。第二地板横梁35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一地板横梁34平行地延伸出。

第三地板横梁3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地板横梁36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二地板横梁35平行地延伸出。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分别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例如通过螺栓37、螺母等紧固构件而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例如通过螺栓41、螺母42(参照图5)等紧固构件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另外,在第三地板横梁36设置有后座椅43。

这样,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另外,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安装有乘客座椅32。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分别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为类似构件。因此,以下,关于第二地板横梁35进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三地板横梁36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第二地板横梁35简记为“地板横梁35”。

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具备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

第一外隔壁5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外隔壁5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外隔壁5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安装于左下边梁14,是能够传递载荷的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外隔壁52作为“外隔壁5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外隔壁51、第三外隔壁53的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具备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

第一内隔壁5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内隔壁5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内隔壁57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安装于左下边梁14,是能够传递载荷的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内隔壁56作为“内隔壁56”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内隔壁55、第三内隔壁57的详细说明。

返回图2,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具备第一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63。

第一角撑板6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99的下方。第二角撑板6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7(也参照图5)的下方。第三角撑板6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9的下方。

第一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6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角撑板62作为“角撑板6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角撑板61及第三角撑板63的详细说明。

如图5、图6所示,左下边梁14具备下边梁外构件65、下边梁内构件66及加强板67。

下边梁外构件65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外构件65具有外部鼓出部71、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外部鼓出部71从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在外部鼓出部71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4。上凸缘72从外部鼓出部71的上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3从外部鼓出部71的下端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内构件66设置于下边梁外构件65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边梁内构件66具有内部鼓出部76、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内部鼓出部76从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内部鼓出部76由内壁81、上部82及下部83形成为截面U字状。在内部鼓出部76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9。上凸缘77从上部82的外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8从下部83的外端向下方伸出。

加强板67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加强板67形成为平坦的板状,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具体而言,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上凸缘72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上凸缘77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另外,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下凸缘73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下凸缘78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即,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夹持有加强板67。

左下边梁14由下边梁外构件65和下边梁内构件66形成为矩形框的外形。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介于上凸缘72、77之间,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介于下凸缘73、78之间,由此加强板67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

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外侧空间88。另外,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内侧空间89。

如图7、图8所示,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的外侧空间(内部)88配置有外隔壁52。外隔壁52具有侧壁84、底部85及接合凸缘86。侧壁84具有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侧壁84通过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84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被底部85封闭。底部85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呈矩形形状开设有开口部87(也参照图6)。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86。

接合凸缘86具有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

前接合凸缘86a从前侧壁84a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后接合凸缘86b从后侧壁84b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86c从上侧壁84c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86d从下侧壁84d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86在侧壁84中的开口部87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87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86的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的状态。

这样,外隔壁52形成为在加强板67侧开设有开口部87的多边形截面(具体而言,矩形截面)的箱体状(以下称作箱状)。

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的内侧空间(内部)89配置有内隔壁56。内隔壁56与外隔壁52同样地,具有侧壁91、底部92及接合凸缘93。侧壁91具有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侧壁91通过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91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由底部92封闭。底部92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开设有开口部94。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开口。

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93。

接合凸缘93具有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前接合凸缘93a从前侧壁91a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后接合凸缘93b从后侧壁91b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93c从上侧壁91c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93d从下侧壁91d的另一端部沿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93在侧壁91中的开口部94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94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93的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

内隔壁56在加强板67侧开设有开口部94,开口部94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内隔壁56形成为多边形截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矩形截面)的箱状。

在外隔壁52的接合凸缘86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且内隔壁56的接合凸缘93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下,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隔着加强板67而重叠。重叠的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

由此,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以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安装于加强板67。而且,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

在该状态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从加强板67沿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分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外隔壁52的侧壁84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85封闭。内隔壁56的侧壁91从加强板67沿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分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内隔壁56的侧壁91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92封闭。

如图2、图6所示,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因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利用冲击载荷F1来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而且,能够利用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经过了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的载荷F2。

这样,能够通过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来吸收冲击能量。

被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2而被向地板横梁35传递。即,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为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来支承被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F2。同样地,能够利用第一地板横梁34来支承被第一外隔壁51和第一内隔壁55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F2。

由此,能够抑制例如左下边梁14等的车身侧部变形至乘客座椅32。另外,能够抑制右下边梁15等的车身侧部变形至驾驶员座椅31。

即,能够保护乘客座椅32、驾驶员座椅31的乘客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返回图8,加强板67具有孔部96。孔部96形成于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及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对应的部位。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从而在对左下边梁14的内部进行电沉积涂覆时,能够利用孔部96来将电沉积涂料良好地引导到左下边梁14的内部。由此,能够容易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附着电沉积涂料。

另外,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能够使加强板67轻量化,能够实现车身10的轻量化。

如图5、图7所示,在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部鼓出部76的上部(上表面)82安装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内部鼓出部76的上部82为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上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上部称作“下边梁上部82”。

地板16形成得平坦。地板16配置于与下边梁上部82相同的高度。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左下边梁14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有地板横梁35。地板横梁35具有梁上部101、梁前壁部102、梁后壁部103、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

从梁上部101的前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前壁部102。从梁上部101的后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后壁部103。地板横梁35通过梁上部101、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梁前凸缘104从梁前壁部102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而向车身前方伸出。梁后凸缘105从梁后壁部103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而向车身后方伸出。

通过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16a,从而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35。在该状态下,地板横梁35的梁上部101位于比下边梁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

地板横梁35在左下边梁14侧具有倾斜部107。另外,梁上部101在左端部的附近具有延出部108。

延出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延出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换言之,延出部108朝向内隔壁56的上部56a呈下降坡度地延伸。

延出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位于下边梁上部82。梁前凸缘104的端部104a及梁后凸缘105的端部105a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因此,倾斜部107的端部107a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如图6、图9所示,在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部鼓出部76的内壁81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架设有角撑板62。以下,将内部鼓出部76的内壁81称为“下边梁内壁(下边梁的内壁)81”。

角撑板62具有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角撑板后壁部113及角撑板凸缘114~118。角撑板倾斜部111形成为俯视矩形。角撑板倾斜部111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相对于延出部108隔开间隔地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即,角撑板62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

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前边朝向地板16伸出有角撑板前壁部112。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后边朝向地板16伸出有角撑板后壁部113。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下边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4。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侧边112a及上边112b分别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5、116。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侧边113a及上边113b分别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7、118。

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下边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4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中的与内隔壁56对置的部位81a。

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侧边112a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5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侧边113a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7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

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上边112b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6接合于地板16的下表面16b。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上边113b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8接合于地板16的下表面16b。

这样,在地板横梁35形成有倾斜部107,倾斜部107的延出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而且,角撑板倾斜部111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

由倾斜部107及角撑板62形成截面。另外,地板横梁35中的直线部35a形成为截面。

因而,倾斜部107的强度与地板横梁35中的直线部35a同样地得到确保。由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能够从内隔壁56经由下边梁内壁81向角撑板62传递载荷F3。

由此,被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吸收后的冲击载荷F1的剩余的一部分经由倾斜部107及角撑板62而作为载荷F2向地板横梁35传递,能够确保第一负载路径。

传递到地板横梁35的载荷F3利用地板横梁35来支承。

并且,通过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地板横梁35,能够从地板16的下方去除地板横梁。因此,能够增加地板16的下方的空间119。

由此,能够增大设于地板16的下方的蓄电池封装体28的容量。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收容于蓄电池封装体28的蓄电池123的容量,能够增大车辆Ve的续航距离。

返回图3、图5,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且地板16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封装体28。蓄电池封装体28通过一对前支承托架46、一对后支承托架47、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30及多个紧固构件133(也参照图10)而安装于车身下部结构12。

蓄电池封装体28具备蓄电池壳体121和盖罩122。蓄电池壳体121具有壳体壁部124、壳体底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125、壳体凸缘126、蓄电池横梁单元(地板下方横梁)131(参照图10)、横梁单元171及纵梁172。

壳体壁部124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124b。壳体壁部124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124b(参照图10)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壳体壁部124的下端部被壳体底部125封闭,壳体壁部124在上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27。壳体凸缘126从壳体壁部124的开口部127的整周向蓄电池壳体121的外侧伸出。

如图10所示,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即蓄电池封装体28(参照图5)的内部129)设有蓄电池横梁单元131。蓄电池横梁单元131具备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及第三蓄电池横梁131C。

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第三蓄电池横梁131C为在地板16的下方且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设置的地板下方横梁。

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设于蓄电池壳体121的前部,朝向车宽方向延伸。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在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的车身后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朝向车宽方向延伸。第三蓄电池横梁131C在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的车身后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朝向车宽方向延伸。

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第三蓄电池横梁131C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蓄电池横梁131B作为蓄电池横梁131进行说明,省略第一蓄电池横梁131A、第三蓄电池横梁131C的详细说明。

蓄电池横梁131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沿车宽方向延伸。蓄电池横梁131的左端部131a接合于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蓄电池横梁131的右端部131b接合于壳体壁部124的右侧壁124b。

返回图11、图12,蓄电池横梁131具备支柱部175、前座部(座部)176及后座部(座部)177。蓄电池横梁131通过支柱部175、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形成为截面T字形。

支柱部175从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立起。支柱部175的与左隔壁152的上半部152a对置的端部固定于蓄电池壳体121的左侧壁124a。以下,将左隔壁152的上半部152a称为“隔壁上半部152a”。

支柱部175具有支柱顶部181、支柱前壁部182及支柱后壁部183。

支柱顶部181位于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的上方,沿壳体底部125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支柱前壁部182从支柱顶部181的前边朝向壳体底部125延伸。支柱后壁部183从支柱顶部181的后边朝向壳体底部125延伸。

支柱部175通过支柱顶部181、支柱前壁部182及支柱后壁部183形成为截面U字形。

前接合片(与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对置的端部)184从支柱前壁部182的左端部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后接合片(与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对置的端部)185从支柱后壁部183的左端部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形成“支柱部175中的与隔壁上半部152a对置的端部”。

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21的左侧壁124a。在该状态下,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配置于与隔壁上半部152a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使冲击载荷F4从隔壁上半部152a向蓄电池横梁131的支柱部175传递的第二负载路径。

在支柱前壁部182的下边形成有前座部176。在支柱后壁部183的下边形成有后座部177。

前座部176从支柱前壁部182的下边沿壳体底部125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前座部176接合(固定)于壳体底部125。

后座部177从支柱后壁部183的下边沿壳体底部125朝向车身后方伸出。后座部177接合(固定)于壳体底部125。

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以向车宽方向连续的状态设于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与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30(参照图3)之间。换言之,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以向车宽方向连续的状态设于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与右侧壁124b(参照图10)之间。

如图5所示,在蓄电池横梁131,通过螺栓187、螺母188(参照图5)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有多个紧固构件133(也参照图10)的下安装部133a。

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123。蓄电池壳体121被盖罩122覆盖。在该状态下,蓄电池封装体28通过多个紧固构件133安装于车身下部结构12。

如图3、图13所示,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的外表面125a设有横梁单元171。横梁单元171具备第一横梁191A、第二横梁191B及第三横梁191C。

第一横梁191A设于蓄电池壳体121的前部,朝向车宽方向延伸。第二横梁191B在第一横梁191A的车身后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朝向车宽方向延伸。第三横梁191C在第二横梁191B的车身后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朝向车宽方向延伸。

第一横梁191A、第二横梁191B、第三横梁191C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横梁191B作为横梁191进行说明,省略第一横梁19lA、第三横梁191C的详细说明。

横梁191具备左横梁192及右横梁193。左横梁192与右横梁193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隔开间隔地设于左右侧。

左横梁192及右横梁193为左右对称的构件,以下,关于左横梁192进行说明,省略右横梁193的详细说明。

如图11、图13所示,左横梁192在接合(固定)于壳体底部125的外表面125a的状态下沿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延伸。左横梁192具有筋条195。筋条195沿左横梁192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为朝向壳体底部125鼓起。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关于形成有多条筋条19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其他例,也可以形成一条筋条195。

通过在左横梁192形成筋条195,从而能够提高左横梁192的截面强度。具体而言,能相对于左横梁192的长度方向的载荷提高截面强度。

在与壳体底部125及左横梁192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固定)有前座部176。另外,在与壳体底部125及左横梁192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固定)有后座部177。

这样,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在与壳体底部125及左横梁192重合的状态下接合。因此,能够确保使载荷F5(也参照图12)从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框架延长部151向蓄电池横梁131的前座部176、后座部177传递的第三负载路径。

特别是,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被左横梁192牢固地加强。由此,能够提高第三负载路径中的载荷F5的传递效率。

另外,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配置于与隔壁上半部152a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使载荷F4从隔壁上半部152a向蓄电池横梁131的支柱部175传递的第二负载路径。

由此,能够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经由第二负载路径、第三负载路径可靠地向蓄电池横梁131分散。

如图3所示,在左横梁192与右横梁193之间配置有纵梁172。并且,纵梁172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该状态下,纵梁172固定于壳体底部125的外表面125a。由此,能够利用纵梁172来支承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输入的冲击载荷F6。

如图3、图11所示,蓄电池壳体121在壳体底部125具备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即蓄电池横梁131)与左横梁192。由此,能够利用前座部176及后座部177(即蓄电池横梁131)与左横梁192来支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

另外,在壳体底部125具备纵梁172。由此,能够利用纵梁172来支承从车辆Ve的前后方向输入的冲击载荷F6。

并且,通过在壳体底部125具备左横梁192和纵梁172,从而能够提高蓄电池壳体121(即蓄电池封装体28)的强度。由此,能够实现蓄电池封装体28的大型化。通过使蓄电池封装体28为大型,能够增大蓄电池123(参照图5)的收容量。

返回图5,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从上方封闭。盖罩122具有盖罩壁部135、盖罩顶部136及盖罩凸缘137。

盖罩壁部135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盖罩壁部135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形成为矩形框状。即,盖罩壁部135与壳体壁部124同样地形成。

盖罩壁部135的上端部被盖罩顶部136封闭,在下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38。从盖罩壁部135的开口部138的整周向盖罩122的外侧伸出有盖罩凸缘137。

通过使盖罩凸缘137从上方与壳体凸缘126重叠,从而盖罩凸缘137与壳体凸缘126之间被密封构件密封。因而,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封闭。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有蓄电池123。在由盖罩122封闭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的状态下,紧固构件133的上部133b从盖罩顶部136的开口向上方突出。

突出的上部133b通过螺栓、螺母而紧固于地板横梁35的托架141。由此,蓄电池封装体28通过多个紧固构件133而紧固于地板横梁35的托架141。

如图6、图12所示,蓄电池封装体28配置于左下边梁14的车宽方向内侧。蓄电池封装体28相对于下边梁内壁81隔开规定间隔L1地设置。

在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安装有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在壳体壁部124的右侧壁124b安装有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30(参照图3)。

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及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30为左右对称的构件,以下,将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作为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进行说明,省略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30的详细说明。

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形成为截面L字形。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具备固定部143及框架主体144。

固定部143安装于内部鼓出部76的下部83。内部鼓出部76的下部83为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下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下部称为“下边梁下部83”。

框架主体144从固定部143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以隔着下边梁内壁81而与内隔壁56对置的方式配置。

框架主体144具有框架内壁部146、框架外壁部147、框架顶部148、框架底部149及框架延长部151。框架主体144通过框架内壁部146、框架外壁部147、框架顶部148及框架底部149形成为截面矩形框状。

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内壁部146与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对置,且沿左侧壁124a接合。

并且,框架内壁部146经由左侧壁124a也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即,框架主体144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

框架延长部151沿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延长,接合于壳体底部125。

蓄电池横梁131的前座部176的左端部经由壳体底部125而接合(固定)于框架延长部151。

另外,蓄电池横梁131的后座部177的左端部经由壳体底部125而接合(固定)于框架延长部151。

在框架主体144的内部145安装有左隔壁152。

固定部143具有安装顶部154、安装外壁部155、安装底部156、折曲部157、上连结部158及下连结部(连结部)159。固定部143通过安装顶部154、安装外壁部155及安装底部156形成为截面U字形。

安装外壁部155从安装顶部154的外端向下方延伸。安装底部156从安装外壁部155的下端到框架延长部151相对于框架延长部151在同一面上延伸。下连结部159从安装底部156的端部经由折曲部157而向下方偏置。下连结部159沿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延长部151固定。

这样,安装底部156与框架延长部151呈直线状地延伸。由此,能够将载荷F5从安装底部156向框架延长部151呈直线状地传递,能够提高第三负载路径的传递效率。

上连结部158沿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外壁部147接合。

在固定部143的内部161夹设有套筒162,在套筒162中贯穿有螺栓163。固定部143通过螺栓163、螺母164而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换言之,固定部143的安装顶部154通过螺栓163、螺母164而以与下边梁下部83抵接的状态安装。

这样,固定部143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框架主体144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框架主体144隔着下边梁内壁81与内隔壁56对置。另外,框架主体144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前接合片184及后接合片185。

在框架主体144的内部145设有左隔壁152。左隔壁152沿蓄电池壳体121的左侧壁(侧壁)124a设置。左隔壁152为以与蓄电池横梁131的左端部131a对置的方式配置的蓄电池载荷传递构件(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

如图14、图15所示,左隔壁152具有隔壁前壁部201、隔壁后壁部202、隔壁侧壁部203及隔壁顶部204。

隔壁前壁部201配置为沿车宽方向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底部149立起的状态,形成为大致矩形。在隔壁前壁部201的外边,在上部形成有第一接合片206,在下部形成有第二接合片207。另外,在隔壁前壁部201的下边形成有第三接合片208。

隔壁后壁部202与隔壁前壁部201同样地形成为大致矩形。隔壁后壁部202以与隔壁前壁部201对置的方式配置于隔壁前壁部201的车身后方。在隔壁后壁部202的外边,在上部形成有第四接合片301,在下部形成有第五接合片302。另外,在隔壁后壁部202的下边形成有第六接合片303。

在隔壁前壁部201的内边、隔壁后壁部202的内边连结有隔壁侧壁部203。隔壁侧壁部203形成为大致矩形。隔壁侧壁部203配置为沿车身前后方向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底部149立起的状态。

在隔壁前壁部201的上边、隔壁后壁部202的上边及隔壁侧壁部203的上边连结有隔壁顶部204。隔壁顶部204形成为大致矩形。

第一接合片206、第二接合片207、第四接合片301及第五接合片302通过点焊等而接合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外壁部147。第三接合片208及第六接合片303通过点焊等而接合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底部149。

在该状态下,左隔壁152通过隔壁前壁部201、隔壁后壁部202、隔壁侧壁部203及隔壁顶部204而形成为多边形截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矩形截面)的箱状。

例如,左隔壁152通过将一张钢板弯折而形成。通过左隔壁152形成为矩形截面的箱状,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能够将左隔壁152压溃而吸收冲击能量。即,左隔壁152安装于蓄电池封装体28,为能够传递载荷的蓄电池载荷传递构件(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

左隔壁152具有隔壁上半部(上半部)152a及隔壁下半部(下半部)152b。

隔壁上半部152a的第一接合片206及第四接合片301接合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外壁部147。由此,隔壁上半部152a固定于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

隔壁下半部152b的第二接合片207及第五接合片302接合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外壁部147。另外,隔壁下半部152b的第三接合片208及第六接合片303接合于框架主体144的框架底部149。由此,隔壁下半部152b固定于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

如图6所示,隔壁上半部152a以与内隔壁56的下部56b对置的方式配置。隔壁上半部152a配置于与内隔壁56的下部56b相同的高度。另外,隔壁上半部152a固定于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因此,能够确保从内隔壁56的下部56b向隔壁上半部152a传递载荷F4的第二负载路径。

隔壁下半部152b配置于与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中的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的安装部位29a相同的高度。另外,隔壁下半部152b固定于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即,隔壁下半部152b固定于与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安装部位(地板下方框架中的安装于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29a相同的高度。

因此,能够确保从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安装部位29a向左隔壁152的隔壁下半部152b传递载荷F5的第三负载路径。

由此,能够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经由第二负载路径、第三负载路径可靠地向蓄电池横梁131分散。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车身下部结构12,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设有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地板横梁35的延出部108朝向内隔壁56的上部56a延伸。另外,左隔壁152与蓄电池横梁131对置。隔壁上半部152a与内隔壁56的下部56b对置。并且,左隔壁152的隔壁下半部152b经由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而与下边梁下部83连结。

因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能够经由内隔壁56的上部56a向地板横梁35而以第一负载路径传递。另外,冲击载荷F1的剩余的一部分能够经由内隔壁56的下部56b、隔壁上半部152a向蓄电池横梁131而以第二负载路径传递。

并且,冲击载荷F1的剩余部分能够经由下边梁下部83、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左隔壁152的隔壁下半部152b向蓄电池横梁131而以第三负载路径传递。

这样,能够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经由第一负载路径、第二负载路径及第三负载路径的传递路径分散地传递。因此,能够利用地板横梁35及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冲击载荷F1。由此,能够抑制蓄电池封装体28的左侧壁124a的倒塌变形,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28(即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另外,通过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地传递,从而不需要增加左下边梁14的高度而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设置隔壁来作为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左下边梁14不会成为干扰,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不需要增加左下边梁14的高度,能够抑制左下边梁14的重量(即车身重量)的增加。

接着,基于图16、图17对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6时利用车身下部结构12来保护蓄电池123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障碍物350从车辆Ve的侧方碰撞。因此,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冲击载荷F6。左下边梁14的下边梁外构件65的外部鼓出部71因输入到左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6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外部鼓出部71变形而抵接于外隔壁52的底部85。

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的各接合凸缘86、93经由加强板67而彼此接合。因此,外隔壁52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86约束。另外,内隔壁56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93约束。

由此,通过外部鼓出部71抵接于外隔壁52的底部85,从而向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另外,向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

在冲击载荷F6的作用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周、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周因冲击载荷F6而通过压曲被压溃来吸收冲击能量。

如图17所示,能够将由外隔壁52、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7经由倾斜部107及角撑板62向地板横梁35而以第一负载路径的路径传递。

另外,能够将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8经由隔壁上半部152a向蓄电池横梁131(详细而言为支柱部175)而以第二负载路径的路径传递。

并且,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能够作为载荷F9经由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框架延长部151向蓄电池横梁131(详细而言为前座部176、后座部177)而与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传递。

载荷F7由地板横梁35来支承。另外,载荷F8及载荷F9由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因此,能够将外隔壁52、内隔壁56充分地压溃,能够利用外隔壁52、内隔壁56良好地吸收由冲击载荷F6引起的冲击能量。

并且,通过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8及载荷F9,能够将左隔壁152压溃。因此,能够利用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良好地吸收载荷F8及载荷F9。

由此,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6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地板横梁35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例如也可以在地板16的下表面16b设置地板横梁35。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载部件而例示了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蓄电池封装体28,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车载部件,也可以应用于燃料箱、燃料电池箱(fuelcell stack)等其他部件。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图18是从后部左斜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身10的骨架部的图,图19是从上方观察车身10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图。另外,图20是将车身下部结构12沿图19的III-III线剖切的图。

车身下部结构12为位于车身10的下部侧结构体,为包含配置于车身下端侧的左右侧部、沿车身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出的一对下边梁140的结构体。

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一对下边梁140、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地板16、配置于地板16的上表面侧的多个地板横梁340、350、360(车身侧横梁)、在地板16的下方侧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蓄电池壳体280(参照图20)以及设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内部的多个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4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前两个地板横梁340、350安装有在车室内设置的驾驶员座椅31与乘客座椅32的各前后的设置部。

地板横梁340、350、360均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延出方向的两端部结合于左右的下边梁140。地板横梁340、350、360彼此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图27是从前部左斜下方观察蓄电池壳体280及安装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外部的周边部件的图。

如图20、图27所示,蓄电池壳体280具备在上方侧开口的壳体主体280A以及将壳体主体280A的上部的开口封闭的壳体罩280B。壳体主体280A具备俯视大致矩形的底壁280Aa以及从底壁280Aa的周向区域向上方立起的周壁280Ab。以下,将周壁280Ab中的从左右的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部分称为壳体侧壁500。

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内部配置有多个蓄电池510(参照图23、图24)以及以将蓄电池壳体280内在前后分隔的方式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多个蓄电池横梁4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蓄电池横梁450设有三个。各蓄电池横梁450配置于地板16上的地板横梁340、350、360的正下方位置。三个地板横梁340、350、360与蓄电池横梁450大致平行地配置。

包含各地板横梁340、350、360和分别与它们对应的蓄电池横梁450的各截面(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包含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地板横梁350和其下方的蓄电池横梁450的截面为代表而对车身下部结构12的截面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0、图27所示,在壳体主体280A的壳体侧壁500的外侧面结合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的角筒状的壳体框架520。壳体框架520的、与壳体主体280A的壳体侧壁500接合的内侧的侧壁520a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在该弯折部的前端设有延长片520b。延长片520b与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重叠,且接合于该底壁280Aa的下表面。

另外,在壳体框架520的车宽方向外侧结合有从壳体框架520的下部区域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安装框架530。安装框架530在与壳体框架520结合的状态下与壳体框架520的外侧的侧壁一起形成横长的矩形截面。该矩形截面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安装框架530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内侧下表面重叠,通过紧固构件540结合于下边梁140的下表面。

另外,安装框架530的下壁接合于壳体框架520的下表面,在该下壁的前端部设有以蔓延到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侧的方式延伸的框架延长片530a。框架延长片530a与壳体框架520的延长片520b的下表面重叠,与延长片520b一起接合于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框架延长片530a、延长片520b与底壁280Aa例如以三张重叠的状态通过焊接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图27中的壳体框架520的详细的形状省略图示。

图21是将图20的IV部放大表示的图。图22是包含沿图20的V-V线的截面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立体图。图23是包含沿图20的VI-VI线的截面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立体图。图24是包含沿图20的VII-VII线的截面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立体图。另外,图25是从后部右斜上方侧观察车身下部结构12中的蓄电池壳体280内的一部分的图。图26是与图23的IX部相同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20、图21所示,蓄电池横梁450具备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左右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以及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的中央梁450C。左右的侧部梁450S形成为相同形状。侧部梁450S与中央梁450C均是与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帽型的截面形状。其中,中央梁450C的上表面的高度设定得比侧部梁450S的上表面的高度低。

如图22、图23所示,侧部梁450S具备:具有前壁370f、上壁370u及后壁370r且向上方立起的截面大致コ状的梁主体部370;从前壁37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以及从后壁370r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390。同样地,如图23、图24所示,中央梁450C具备:具有前壁400f、上壁400u及后壁400r且向上方立起的截面大致コ状的梁主体部400;从前壁4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410;以及从后壁400r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420。如图20、图23、图25所示,中央梁450C在车宽方向的两侧的端缘***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内侧、分别在车宽方向上搭接规定量的状态下焊接固定于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

具体而言,中央梁450C的左右的端缘焊接固定于前壁400f的前表面与后壁400r的后表面所对应的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与后壁370r的内表面。上壁400u与所对应的侧部梁450S的上壁370u之间分开规定距离。另外,中央梁450C的左右的端缘的前方伸出座410与后方伸出座420的各前后的一部分被切除,而成为图23所示的接合片410a、420a。这些接合片410a、420a的上表面焊接固定于左右对应的侧部梁450S的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的根部侧的下表面。

中央梁450C仅左右的端缘与左右的侧部梁450S搭接,中央区域未与侧部梁450S搭接。因此,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之间,通过中央梁450C的上表面与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形成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连通的凹部430。如图20、图24所示,在该凹部430配置有配线电缆440等前后跨越蓄电池横梁450的构件。

蓄电池横梁450的上部的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通过多个双头螺栓460而与上方的相对应的地板横梁350结合。具体而言,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上壁370u各通过两个双头螺栓460而与地板横梁350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结合。

如图23、图26所示,双头螺栓46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中央的栓体部460a;从栓体部460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下方侧的螺纹部460b;以及从栓体部460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上方侧的螺纹部460c。

双头螺栓460的下端与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的、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的车宽方向的靠外侧部分与靠内侧部分结合。如图23、图26所示,各双头螺栓460通过在从上方向下方贯通了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的螺纹部460b螺合螺母470而固定于侧部梁450S。另外,各双头螺栓460的从下方向上方贯通了地板16的螺纹部460c进一步向上方贯通地板横梁350的托架480,在该螺纹部460c螺合螺母490。双头螺栓460的上部由此固定于地板横梁350。

托架480是兼做地板横梁350的截面加强部的截面大致帽形状的金属构件,相当于帽形状的帽檐部的部分接合于地板横梁350的上壁的下表面,在相当于帽形状的顶部的部分形成有供双头螺栓460的螺纹部460c***的贯穿孔480a。双头螺栓460以帽形状的顶部朝向下方的方式焊接于地板横梁350的上壁。在地板横梁350的上壁的与托架480的贯穿孔480a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将螺母490拧入从贯穿孔480a向上方突出的螺纹部460c的作业孔550。

如图23、图26所示,在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设有支承凸缘460aA和从支承凸缘460aA向上方突出的小径的轴部460aB。在轴部460aB嵌合有厚壁的圆筒状的弹性密封构件560。在弹性密封构件560的外周面设有支承槽560a。该支承槽560a部分被卡止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的周缘部。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借助弹性密封构件560保持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另外,弹性密封构件560的下表面与支承凸缘460aA的上表面抵接,弹性密封构件560的上表面与地板16的下表面抵接。

在此,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靠车宽方向内侧的双头螺栓460的设置部(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配置于中央梁450C与侧部梁450S的结合区域的上方。换言之,侧部梁450S在双头螺栓460的设置部(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的下方附近与中央梁450C结合。

另外,如图20、图21、图25等所示,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内部,在侧部梁450S的延出方向上的、各双头螺栓460的设置部的前后设有第一隔壁构件(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隔壁构件)590。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均具有接合用的凸缘580a、590a(参照图25),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上壁370u及后壁370r的至少三个面。

侧部梁450S的配置于靠车宽方向内侧的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配置于侧部梁450S与中央梁450C的接合区域的上方侧。即,中央梁450C在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的下方区域与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结合。因此,中央梁450C与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结合而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部被第一隔壁构件58与第二隔壁构件59加强。

另外,在与凹部430面对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与中央梁450C结合有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大致封闭的辅助隔壁构件600。辅助隔壁构件600具有接合用的凸缘600a,通过焊接等结合于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及后壁370r的内表面和中央梁450C的上壁400u的上表面。

如图22所示,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梁主体部370的内部配置有与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前壁370f及后壁370r接合的截面大致コ状的加强板200。也就是说,梁主体部370的各壁通过金属制的加强板200而成为双层壁,在由加强板200加强了的各壁上结合上述的各构件。

另外,如图24、图25所示,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的前表面之间与后壁370r的后表面之间分别架设有金属制的加强板210。加强板210由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矩形的金属板构成,车宽方向的两侧的缘部通过焊接等结合于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后壁370r。

如上所述,蓄电池横梁450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与中央梁450C具有从梁主体部370、400的前壁370f、40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410以及从梁主体部370、400的后壁370r、400r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390、420。即,侧部梁450S与中央梁450C形成为倒立T字状的截面形状。

蓄电池横梁450以前方伸出座380、410及后方伸出座390、420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上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与此相对,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中的、蓄电池横梁450的设置部的正下方位置配置有下表面加强构件610。

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由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构成。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410与后方伸出座390、420以将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结合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例如,前方伸出座380、410及后方伸出座390、420的平坦的凸缘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的平坦的凸缘重叠于底壁280Aa的上下的面,在该状态下,构件相互以三个重叠的方式焊接。由此,蓄电池横梁450以从梁主体部370、400向前后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410与后方伸出座390、420夹着底壁280Aa的方式与下表面的下表面加强构件610一体化。

如图27所示,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结合有大致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另一下表面加强构件620。由此,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在下表面侧在车身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上被牢固地加强。

另外,如图22~图24所示,在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410与后方伸出座390、420的根部侧(与梁主体部370、400连设的一侧)的一部分设有相对于与周缘的底壁280Aa的接合面向上方鼓出、上表面平坦的底座部230。如图23所示,底座部230能够在其上表面载置蓄电池510。另外,底座部230的下表面侧与梁主体部370的内部空间连通。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蓄电池横梁450具有大致帽型截面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和中央梁450C,中央梁450C的上表面形成得比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上表面低,通过中央梁450C的上表面和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构成与前后方向连通的凹部430。因此,能够将设于蓄电池横梁450的凹部430作为配线电缆等的贯穿槽使用,并且能够将蓄电池横梁450的主要部分通过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等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与上方的地板横梁350结合,并且在其各结合部(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的下方附近,各侧部梁450S与中央梁450C结合。因此,如图21中所示,在从车身侧方通过下边梁140向蓄电池横梁450的侧部梁450S输入有冲击载荷F时,能够使该输入载荷F分散于地板横梁350与中央梁450C地进行支承。因此,既能采用能以低成本制造的蓄电池横梁450的结构,又能在从下边梁140输入有冲击载荷F时抑制蓄电池横梁450在中央区域弯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能在蓄电池横梁450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构成与前后方向连通的凹部430,且也能不导致制造成本的高涨而确保车宽方向的充分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延出方向中的、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的前后位置设有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固定于侧部梁450S的前壁370f、上壁370u及后壁370r的至少三个面。因此,左右的侧部梁450S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的前后位置的截面被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牢固地加强。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情况下,在从车身侧方向侧部梁450S输入有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侧部梁450S的截面在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的附近被压溃。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情况下,中央梁450C在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的下方区域与左右的侧部梁450S结合,因此,中央梁450C与侧部梁450S结合而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部被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加强。因此,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侧部梁450S的截面的压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与地板横梁350结合的结合部使用与侧部梁450S的上壁370u紧固的双头螺栓460,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设于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延出方向中的、双头螺栓460的突出设置位置的前后。因此,能够利用双头螺栓460容易地将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地板横梁350与左右的侧部梁450S结合。另外,能够利用中央梁450C与侧部梁450S形成的闭合截面、第一隔壁构件580及第二隔壁构件590来抑制从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时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处的截面的压溃。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使双头螺栓460的螺纹部460c向蓄电池壳体280的壳体罩280B的上方突出,从而通过该螺纹部460c将双头螺栓460与地板横梁350紧固固定。另外,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借助弹性密封构件560保持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因此,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借助弹性密封构件560保持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因此,在进行地板横梁350相对于双头螺栓460的紧固作业时,能够对向壳体罩280B的上方突出的螺纹部460c的位置、方向进行微调整。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地板横梁350相对于双头螺栓460的紧固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560封闭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因此,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560抑制水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向蓄电池壳体280内浸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与中央梁450C结合有将侧部梁450S的下表面与中央梁450C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大致封闭的辅助隔壁构件600。因此,能够利用辅助隔壁构件600抑制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的截面的压溃,能够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横梁450的刚性。另外,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与中央梁450C之间的间隙被辅助隔壁构件600大致封闭。因此,能够抑制异物从左右的各侧部梁450S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侧部梁450S的内部进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蓄电池横梁450具备从前壁370f、40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410以及从后壁370r、400r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390、420。并且,前方伸出座380、410与后方伸出座390、420配置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上表面侧。在底壁280Aa的下表面侧配置有下表面加强构件610。前方伸出座380、410与后方伸出座390、420在将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通过该结构,前方伸出座380、410及后方伸出座390、420被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一起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一体化。因此,在从地板横梁350侧通过双头螺栓460向蓄电池横梁450输入有前后方向的载荷时,能够抑制蓄电池横梁450向前后方向倒塌。因此,该车身下部结构12能够使蓄电池横梁450的前后的下端具有较高的刚性而支承于蓄电池壳体280。

特别是,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由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板状部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车身的重量增加,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刚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不仅结合有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下表面加强构件610,还结合有大致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另一下表面加强构件62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能够提高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整体的刚性。

图2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120的剖视图。图28表示蓄电池壳体280的壳体主体280A和其内部的与车身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8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共用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120的基本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但在上表面高度比中央梁450C高的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上表面架设有载荷传递板630。载荷传递板630由与侧部梁450S大致相同宽度的金属板构成。

在上述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120中,能够利用载荷传递板630有效地提高蓄电池横梁450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的弯折刚性。另外,该车身下部结构1120仅通过在左右的侧部梁450S的上表面架设载荷传递板630,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横梁450的弯折刚性。因此,能够抑制为了加强蓄电池横梁450而导致制造成本高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图29是从后部左斜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身10的骨架部的图,图30是从上方观察车身10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图。另外,图31是将车身下部结构12沿图30的III-III线剖切得到的图。

车身下部结构12是位于车身10的下部侧的结构体,是包含配置于车身下端侧的左右侧部、沿车身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出的一对下边梁140的结构体。

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一对下边梁140;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地板16;在地板16的上表面侧配置的多个地板横梁340、350、360(车身侧横梁);在地板16的下方侧架设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蓄电池壳体280(参照图31);以及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内部设置的多个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4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前两个地板横梁340、350安装有设置于车室内的驾驶员座椅31和乘客座椅32的各前后的设置部。

地板横梁340、350、360均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延出方向的两端部与左右的下边梁140结合。地板横梁340、350、360彼此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图35、图36是在沿图30的VII-VII线的部分局部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图35是从后部右斜上方观察截面部分的图,图36是从后部右斜下方观察截面部分的图。

如图31和图35、图36所示,蓄电池壳体280具备在上方侧开口的壳体主体280A以及将壳体主体280A的上部的开口封闭的壳体罩280B。壳体主体280A具备俯视大致矩形的底壁280Aa以及从底壁280Aa的周向区域向上方立起的周壁280Ab。以下,将周壁280Ab中的从左右的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部分称为壳体侧壁500。

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内部配置有多个蓄电池510(参照图32)以及以沿前后将蓄电池壳体280内分隔的方式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多个蓄电池横梁4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蓄电池横梁450设有三个。各蓄电池横梁450配置于地板16上的地板横梁340、350、360的正下方位置。三个地板横梁340、350、360与蓄电池横梁450大致平行地配置。

包含各地板横梁340、350、360和与它们分别对应的蓄电池横梁450的各截面(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包含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地板横梁350和其下方的蓄电池横梁450的截面为代表而对车身下部结构12的截面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1、图35、图36所示,在壳体主体280A的壳体侧壁500的外侧面结合有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的角筒状的壳体框架520。壳体框架520的、与壳体主体280A的壳体侧壁500接合的内侧的侧壁520a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在该弯折部的前端设有延长片520b。延长片520b与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重叠,且接合于该底壁280Aa的下表面。

另外,在壳体框架520的车宽方向外侧结合有从壳体框架520的下部区域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安装框架530。安装框架530在与壳体框架520结合的状态下与壳体框架520的外侧的侧壁一起形成横长的矩形截面。该矩形截面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出。安装框架530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内侧下表面重叠,通过紧固构件540与下边梁140的下表面结合。

另外,安装框架530的下壁接合于壳体框架520的下表面,在该下壁的前端部设有以蔓延到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侧的方式延伸的框架延长片530a。框架延长片530a与壳体框架520的延长片520b的下表面重叠,与延长片520b一起接合于壳体主体280A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框架延长片530a、延长片520b及底壁280Aa例如在三张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而接合。

图32是表示沿图31的IV-IV线的截面的图,图33是包含沿图31的V-V线的截面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立体图。图34是从后部右斜上方侧观察车身下部结构12中的蓄电池壳体280内的一部分的图。

如图32、图33所示,蓄电池横梁450具备:具有前壁370f、上壁370u及后壁370r且向上方立起的截面大致コ状的梁主体部370;从前壁37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以及从后壁370r的下缘向后方伸出的后方伸出座390。

蓄电池横梁450的上部的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通过作为紧固构件的多个双头螺栓460而与上方的相对应的地板横梁350结合。具体而言,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通过四个双头螺栓460而与地板横梁350的左半部及右半部结合。

如图32所示,双头螺栓46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中央的栓体部460a、从栓体部460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下方侧的螺纹部460b以及从栓体部460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上方侧的螺纹部460c。

双头螺栓460的下端与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结合。如图32所示,双头螺栓460通过在从上方向下方贯通了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的螺纹部460b螺合螺母470而被固定于蓄电池横梁450。另外,各双头螺栓460的从下方向上方贯通了地板16的螺纹部460c进一步向上方贯通地板横梁350的托架480,在该螺纹部460c部螺合螺母490。双头螺栓460的上部由此固定于地板横梁350。

托架480是兼做地板横梁350(后述的横板650)的截面加强部的截面大致帽状的金属构件。托架480的相当于帽形状的帽檐部的部分接合于地板横梁350(横板650)的上壁的下表面,在相当于帽形状的顶部的部分形成有供双头螺栓460的螺纹部460c***的贯穿孔480a。双头螺栓460以帽形状的顶部朝向下方的方式焊接于地板横梁350的上壁。在地板横梁350的上壁的与托架480的贯穿孔480a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将螺母490拧入从贯穿孔480a向上方突出的螺纹部460c的作业孔550。

如图32所示,在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设有支承凸缘460aA及从支承凸缘460aA向上方突出的小径的轴部460aB。在轴部460aB嵌合有厚壁的圆筒状的弹性密封构件560。在弹性密封构件560的外周面设有支承槽560a。该支承槽560a部分卡止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的周缘部。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借助弹性密封构件560保持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另外,弹性密封构件560的下表面抵接于支承凸缘460aA的上表面,弹性密封构件560的上表面抵接于地板16的下表面。

另外,如图31、图35等所示,在蓄电池横梁450的内部,在蓄电池横梁450的延出方向上的、各双头螺栓460的设置部的前后设有第一隔壁构件(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隔壁构件)590。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均具有接合用的凸缘580a、590a(参照图34),通过焊接等固定于蓄电池横梁450的前壁370f、上壁370u及后壁370r的至少三个面。

如图33所示,在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内部配置有与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前壁370f及后壁370r接合的截面大致コ状的加强板200。也就是说,梁主体部370的各壁通过金属制的加强板200而成为双层壁,在由加强板200加强了的各壁上结合上述的各构件。

如上所述,蓄电池横梁450具有从梁主体部370的前壁370f的下缘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以及从梁主体部370的后壁370r的下缘向后方延伸出的后方伸出座390。即,蓄电池横梁450形成为倒立T字状的截面形状。

蓄电池横梁450以前方伸出座380及后方伸出座390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上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与此相对,下表面加强构件610配置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中的、蓄电池横梁450的设置部的正下方位置。

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由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构成。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在将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结合。例如,前方伸出座380及后方伸出座390的平坦的凸缘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的平坦的凸缘重叠于底壁280Aa的上下的面,在该状态下,构件相互以三个重叠的方式焊接。蓄电池横梁450由此以从梁主体部370向前后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夹着底壁280Aa的方式与下表面的下表面加强构件610一体化。

另外,如图35、图36所示,在蓄电池横梁450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接合有前述的壳体框架520的延长片520b。该延长片520b构成下表面加强构件。与上述的下表面加强构件610同样地,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以将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结合。

另外,如图32、图33所示,在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的根部侧(与梁主体部370连设的一侧)的一部分设有相对于与周缘的底壁280Aa接合的接合面向上方鼓出、上表面平坦的底座部230。如图32所示,底座部230能够在其上表面载置蓄电池510。另外,底座部230的下表面侧与梁主体部370的内部空间连通。

如图31所示,地板横梁350具备: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在与地板16之间形成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闭合截面的横板650;以及架设于地板16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的下表面与下边梁14的内侧面、在与地板16之间形成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闭合截面的角撑板倾斜部111。横板650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帽状,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接合于左右的下边梁140的上表面。角撑板倾斜部111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帽状,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接合于地板16的下表面与下边梁140的内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板650通过多个板材接合而构成。

横板650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的上壁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由此,由横板650与地板16的上表面形成的闭合截面的内部的开口面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逐渐变窄。另外,角撑板倾斜部111的下壁也同样地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由此,由角撑板倾斜部111与地板16的下表面形成的闭合截面的内部的开口面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逐渐变宽。

地板横梁350形成为车宽方向的中央区域相对于下边梁140向上方升起的形状。但是,在地板横梁350中,通过上述的结构,由地板16与横板650形成的中央区域的闭合截面和由横板650与角撑板倾斜部111形成的端部区域的倾斜的闭合截面以成为大致恒定的截面积的方式连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下缘延伸设置有前方伸出座380和后方伸出座390,前方伸出座380和后方伸出座390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结合。在输入有冲击载荷时等,若例如从座椅安全带向车身侧横梁输入前后方向的载荷,则该载荷经由作为紧固构件的双头螺栓460向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上部输入。此时,通过双头螺栓460对梁主体部370作用有向前后倾倒的方向的力矩,但该力矩被从梁主体部370的下缘向前后伸出的前方伸出座380及后方伸出座390和与蓄电池壳体28结合的各结合部挡住。因此,在从地板横梁350(车身侧横梁)向蓄电池横梁450输入有前后方向的载荷时,能够以较高的刚性来抑制蓄电池横梁450的前后方向的倒塌。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能够将地板横梁350的支承刚性维持得较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配置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上表面侧,下表面加强构件610配置于底壁280Aa的下表面侧,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在将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结合。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及后方伸出座390被与下表面加强构件610一起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一体化。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更牢固地抑制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前后的倒塌。

另外,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与蓄电池横梁450结合的各构件由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构成,将构件相互焊接固定。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下表面加强构件的大致波形状的截面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板状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利用板状的下表面加强构件610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蓄电池壳体280的壳体侧壁500的外侧结合壳体框架520,在壳体框架520延伸设置的延长片520b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下表面重叠,蓄电池横梁450的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在将底壁280Aa夹在之间的状态下与延长片520b结合。因此,在蓄电池横梁450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在夹着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状态下与延长片520b一体化。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更牢固地限制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前后的倒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中的、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的附近,结合有对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前壁370f及后壁370r这三个面进行约束的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由此,能够利用第一隔壁构件580与第二隔壁构件590提高梁主体部的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的附近的截面刚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双头螺栓460的紧固部的附近的截面变形。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在为了轻量化而只能减薄梁主体部370的壁厚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双头螺栓460的倾动、沉入,利用蓄电池横梁450以较高的刚性支承地板横梁3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地板横梁(车身侧横梁)350具备: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架设于下边梁140的截面大致帽状的横板650;以及在地板16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的下表面与下边梁140的侧面架设的截面大致帽状的角撑板倾斜部111,横板650的车宽方向的端部区域与角撑板倾斜部111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并且,在横板650的车宽方向上的靠中央区域,兼做截面加强部的托架480安装于内部,托架480通过双头螺栓460与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结合。因此,既能将地板横梁350的中央区域形成为相对于下边梁140向上方升起的形状,又能通过地板横梁350的大致恒定的连续的闭合截面将左右的下边梁140连结。

在采用了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地板横梁350的中央区域形成为相对于下边梁140向上方升起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在地板横梁350的中央区域的下方配置的蓄电池壳体280位于上方侧。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蓄电池壳体280的下方的地上高度。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横板650的中央区域的截面被兼做截面加强部的托架480加强,托架480通过双头螺栓460与蓄电池横梁450结合。因此,在对地板横梁350输入有载荷时,能够在抑制了横板650的截面变形的状态下使蓄电池横梁450支承该输入载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蓄电池横梁450与地板横梁350连结的双头螺栓460的栓体部460a借助弹性密封构件560保持于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因此,在进行双头螺栓460与地板横梁350的紧固固定时,能够对向壳体罩280B的上方突出的螺纹部460c的位置、方向进行微调整。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地板横梁350相对于双头螺栓460的紧固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壳体罩280B的贯通孔570被弹性密封构件560封闭,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了贯通孔570的向蓄电池壳体280内的水的浸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双头螺栓460与壳体罩280B之间夹设有弹性密封构件560,因此,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560来抑制壳体罩280B的振动。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在使弹性密封构件560的上表面与地板16的贯通孔570的周向区域的下表面抵接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560来防止水通过地板16的贯通孔570向车室内侧浸入。并且,在该情况下,还能够利用弹性密封构件560来抑制地板16的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壳体框架520结合有将壳体框架520与下边梁140的下表面连结的安装框架530。在安装框架530延伸设置的框架延长片530a与壳体框架520的延长片520b的下表面重叠,框架延长片530a与延长片520b一起结合于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因此,能够使安装框架530与壳体框架520的结合更牢固,而且也能够提高蓄电池壳体280的底壁280Aa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中,在蓄电池横梁450的梁主体部370的内部配置有与梁主体部370的上壁370u、前壁370f及后壁370r接合的截面大致コ状的加强板200。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提高紧固有双头螺栓460的梁主体部370的刚性。另外,能够将加强板200由能以低成本制造的冲压成形件形成,因此,能够谋求产品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的情况下,在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设有向上方鼓起的下表面与梁主体部370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上表面大致平坦的底座部230。因此,能够将在前方伸出座380与后方伸出座390设置的底座部230的上表面作为蓄电池支承部等来利用。另外,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向上方立起的底座部230使前方伸出座380及后方伸出座390的下表面侧以较宽的开口面积与梁主体部370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制造时用于防锈的电沉积涂覆液蔓延到蓄电池横梁450的内部的各个角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37、图38所示,车身10具备构成车身10的下部的车身下部结构12。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左下边梁(下边梁)14、右下边梁(下边梁)15、地板16、地板横梁单元180、蓄电池封装体2000(参照图39)、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单元2200(参照图39)、驾驶员座椅(座椅)2400以及乘客座椅(座椅)2600。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下部结构12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以下,关于左侧的各构成构件进行说明而省略右侧的各构成构件的说明。

如图38、图39所示,左下边梁14设于车身10的左侧部(外侧)10a而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右下边梁15设于车身10的右侧部(外侧)10b而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出。

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配置有地板16。地板16架设于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单元180。地板横梁单元180具备第一地板横梁3100、第二地板横梁3200及第三地板横梁3300。

第一地板横梁3100在车室3500内配置于车身前方侧。第一地板横梁3100具备左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A与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

左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A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于左下边梁14与地板隧道3700。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于右下边梁15与地板隧道3700。

左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A与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为直线状。

地板隧道3700是在地板16的车宽方向中央向上方鼓出的部位。

左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A是与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因此,以下,将左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A作为“第一地板横梁3100”进行说明,而省略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的说明。

第一地板横梁3100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于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

第二地板横梁3200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车身后方侧。第二地板横梁3200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于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与第一地板横梁3100平行地延伸出。

第三地板横梁3300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地板横梁3300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于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与第二地板横梁3200平行地延伸出。

第一地板横梁3100、第二地板横梁3200及第三地板横梁3300分别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

在右侧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B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右半部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构件安装有例如驾驶员座椅2400(参照图37)。在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左半部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构件安装有例如乘客座椅2600(参照图37)。另外,在第三地板横梁3300设有后座椅。

如图40、图41所示,左下边梁14具备下边梁外构件4100、下边梁内构件4200、加强板4300以及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

下边梁外构件4100设于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外构件4100具有外部鼓出部4600、上外部凸缘4700以及下外部凸缘4800。外部鼓出部4600从上外部凸缘4700及下外部凸缘4800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在外部鼓出部4600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上外部凸缘4700从外部鼓出部4600的上端向上方伸出。下外部凸缘4800从外部鼓出部4600的下端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内构件4200从车宽方向内侧接合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设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边梁内构件4200具有内部鼓出部5200、上内部凸缘5300以及下内部凸缘5400。内部鼓出部5200从上内部凸缘5300及下内部凸缘5400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

内部鼓出部5200具有内部上部5600、第一内部内壁5700、内部中央部5800、第二内部内壁5900以及内部下部6100。内部上部5600从上内部凸缘5300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第一内部内壁5700从内部上部56的内端向下方伸出。内部中央部5800从第一内部内壁5700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呈下降坡度地伸出。第二内部内壁5900从内部中央部5800的下端向下方伸出。内部下部6100从第二内部内壁5900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下内部凸缘5400从内部下部6100的下端向下方伸出。

内部下部6100以与第二内部内壁5900正交的方式延伸。通过内部下部6100及第二内部内壁5900,内角部6400形成为正交的状态。内角部6400形成于左下边梁1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下部。

加强板4300夹设在下边梁外构件4100与下边梁内构件4200之间。加强板4300形成为平坦的板状。具体而言,以在下边梁外构件4100的上外部凸缘4700与下边梁内构件4200的上内部凸缘5300之间夹入上加强板凸缘4300b的状态进行接合。另外,以在下边梁外构件4100的下外部凸缘4800与下边梁内构件4200的下内部凸缘5400之间夹入加强板4300的下加强板凸缘4300a的状态进行接合。

通过下外部凸缘4800、下加强板凸缘4300a及下内部凸缘5400接合,从而由各凸缘4800、4300a、5400形成下边梁凸缘6600。下边梁凸缘6600从内角部640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部6400a向下方延伸出,下端部6600a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

左下边梁14通过下边梁外构件4100与下边梁内构件4200形成为矩形框的外形(即闭合截面)。加强板4300的上加强板凸缘4300b夹设在上外部凸缘4700与上内部凸缘5300之间。另外,加强板4300的下加强板凸缘4300a夹设在下外部凸缘4800与下内部凸缘5400之间。由此,加强板4300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

在下边梁外构件4100与下边梁内构件4200之间形成有下边梁空间6800。

在下边梁空间6800(即闭合截面)配置有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安装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经由加强板4300的开口部4300c向下边梁内构件4200侧鼓出。

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具有第一前壁7100、第一后壁7200、第一侧壁7300、第一前凸缘7400以及第一后凸缘7500。

从第一前壁7100的基端朝向车身前方伸出有第一前凸缘7400。相对于第一前壁7100在车身后方侧隔开间隔地配置有第一后壁7200。从第一后壁7200的基端朝向车身后方地伸出有第一后凸缘7500。第一前壁7100的前端及第一后壁7200的前端通过第一侧壁7300连结。

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通过第一前壁7100、第一后壁7200及第一侧壁7300形成为截面U字状。第一前凸缘7400接合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第一后凸缘7500接合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由此,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安装于下边梁外构件4100,经由加强板4300的开口部4300c向下边梁内构件4200侧鼓出。

因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能够利用冲击载荷F1将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压溃。

这样,在下边梁外构件4100安装有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因此,能够提高下边梁内构件4200的形状的自由度,能够容易地在下边梁内构件4200形成内角部6400。通过将内角部6400形成为直角形状,从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能够将内角部6400与框架卡合部2080(后述)良好地卡合。

如图42、图43所示,在下边梁内构件4200的内部中央部5800安装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b。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宽方向延伸出。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

第一地板横梁3100具有第一梁顶部(顶部)8100、第一梁前壁部8200、第一梁后壁部8300、第一梁前凸缘(前凸缘)8400以及第一梁后凸缘(后凸缘)8500。

第一梁前壁部8200从第一梁顶部8100的前边朝向地板16地向下方伸出。第一梁后壁部8300从第一梁顶部8100的后边朝向地板16地向下方伸出。第一地板横梁3100通过第一梁顶部8100、第一梁前壁部8200及第一梁后壁部8300形成为截面U字状。

并且,第一地板横梁3100通过第一梁顶部8100、第一梁前壁部8200、第一梁后壁部8300、第一梁前凸缘8400、第一梁后凸缘8500形成为截面帽状。

第一梁前凸缘8400从第一梁前壁部8200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前方伸出。第一梁后凸缘8500从第一梁后壁部8300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后方伸出。

通过第一梁前凸缘8400及第一梁后凸缘8500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16a,从而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第一地板横梁3100。由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地板16形成闭合截面。

在该状态下,第一梁顶部8100的左侧凸缘8600接合于左下边梁14的上部(具体而言,左下边梁14的内部上部5600)。因此,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第一梁顶部8100相对于左下边梁14的内部上部5600而言配置于同一面上。

另外,第一地板横梁3100在与第二地板横梁3200对置的第一梁后壁部8300具有朝向上方凹入的第一凹部8800(也参照图40)。

第二地板横梁3200具有第二梁顶部(顶部)9100、第二梁前壁部9200、第二梁后壁部9300、第二梁前凸缘(前凸缘)9400以及第二梁后凸缘(后凸缘)9500。

第二梁前壁部9200从第二梁顶部9100的前边朝向地板16地向下方伸出。第二梁后壁部9300从第二梁顶部9100的后边朝向地板16地向下方伸出。第二地板横梁3200通过第二梁顶部9100、第二梁前壁部9200及第二梁后壁部9300形成为截面U字状。

并且,第二地板横梁3200通过第二梁顶部9100、第二梁前壁部9200、第二梁后壁部9300、第二梁前凸缘9400、第二梁后凸缘9500形成为截面帽状。

第二梁前凸缘9400从第二梁前壁部9200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前方伸出。第二梁后凸缘9500从第二梁后壁部9300的下边沿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后方伸出。

通过第二梁前凸缘9400及第二梁后凸缘9500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16a,从而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第二地板横梁3200。由第二地板横梁3200及地板16形成闭合截面。

在该状态下,第二梁顶部9100的凸缘9600接合于左下边梁14的上部(具体而言为左下边梁14的内部上部5600)。因此,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第二梁顶部9100相对于左下边梁14的内部上部5600而言配置于同一面上。

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200在与第一地板横梁3100对置的第二梁前壁部9200具有朝向上方凹入的第二凹部9700。

利用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左半部支承乘客座椅2600(参照图37)。即,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被乘客座椅2600加强。因此,在确保了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强度的状态下,能够形成第一凹部8800、第二凹部9700。

因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作为载荷F2通过第一负载路径向第一地板横梁3100及第二地板横梁3200传递。

第一凹部8800及第二凹部9700沿地板16的鼓起部3800(参照图42)接合。即,地板16具有沿第一凹部8800及第二凹部9700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3800。

通过地板16的鼓起部3800沿第一凹部8800、第二凹部9700向上方鼓起,能够确保地板16的下方的空间9800较大。由此,能够增加在地板的下方配置的蓄电池封装体2000(即蓄电池99)的容量。

地板16的鼓起部3800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3100与第二地板横梁3200之间。因此,鼓起部3800位于乘客座椅2600的下方。例如,鼓起部3800配置于比就座于乘客座椅2600的乘客的脚(乘客放置脚的部位的周围)靠车身后方侧的位置。由此,在就座于乘客座椅2600的乘客放置脚时,能够防止鼓起部3800成为妨碍。

如图43、图44所示,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参照图38)之间且地板16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封装体2000(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蓄电池封装体2000具备蓄电池壳体1020、多个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1040以及管收容部1060。

蓄电池壳体1020具有壳体壁部(外周壁)1070、壳体底部(下表面)1080以及壳体凸缘1090。

壳体壁部1070具有壳体前壁1070a、壳体后壁1070b、壳体左侧壁1070c以及壳体右侧壁1070d。壳体壁部1070通过壳体前壁1070a、壳体后壁1070b、壳体左侧壁1070c以及壳体右侧壁1070d形成为矩形框状。

壳体壁部1070的下端部被壳体底部1080封闭,在上端部形成有壳体开口部1110。壳体凸缘1090从壳体开口部1110的整周向蓄电池壳体1020的外侧伸出。

在蓄电池壳体1020的内部1125设有多个蓄电池横梁1040。蓄电池横梁1040在蓄电池壳体1020的内部1125沿车宽方向延伸。

蓄电池横梁1040具有蓄电池横梁顶部(上表面)1140、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蓄电池横梁前凸缘1170、蓄电池横梁后凸缘1180、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蓄电池横梁右端凸缘1210以及蓄电池横梁隔壁(隔壁)1220。

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配置于壳体底部1080的上方(具体而言为与壳体开口部1110相同的高度位置),沿壳体底部1080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从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的前边朝向壳体底部1080延伸。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从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的后边朝向壳体底部1080延伸。

蓄电池横梁前凸缘1170从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的下边朝向车身前方伸出。蓄电池横梁后凸缘1180从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的下边朝向车身后方伸出。

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从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的左端部朝向车身前方伸出。蓄电池横梁右端凸缘1210从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的左端部朝向车身前方伸出。

蓄电池横梁1040通过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及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形成为截面U字形。

蓄电池横梁1040通过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蓄电池横梁前凸缘1170及蓄电池横梁后凸缘1180形成为截面帽状。

蓄电池横梁前凸缘1170及蓄电池横梁后凸缘1180接合于壳体底部1080。

因此,蓄电池横梁1040通过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及壳体底部1080形成为中空状(即闭合截面)。

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设于蓄电池横梁104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具体而言,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的前凸缘1120a接合于蓄电池横梁前壁部1150,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的后凸缘1120b接合于蓄电池横梁后壁部1160。由此,在蓄电池横梁104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设有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

即,蓄电池横梁1040被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在上下分隔开。因此,蓄电池横梁1040被蓄电池横梁隔壁1220划分为横梁上部(上部)1040a与横梁下部(下部)1040b。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F3通过第二负载路径的路径向横梁上部1040a传递。另外,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F4通过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向横梁下部1040b传递。

这样,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分为横梁上部1040a与横梁下部1040b这两个路径地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横梁上部1040a和横梁下部1040b良好地支承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

另外,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左侧壁1070c。蓄电池横梁右端凸缘1210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右侧壁1070d。

在该状态下,蓄电池横梁1040配置为蓄电池横梁顶部(上表面)1140在左下边梁14的上下方向上与下边梁中央部(中央部)14a(参照图40)对置(相对)。因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通过第二负载路径的路径可靠地向横梁上部1040a传递。

如图39所示,蓄电池横梁1040形成为中空状,具备脆弱部1240及牢固部1250。

脆弱部1240形成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区域E1。牢固部1250形成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区域E2。

这样,在蓄电池横梁1040的外侧区域E1形成有脆弱部1240。因此,能够通过将脆弱部1240压溃来吸收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横梁1040的内侧区域E2形成有牢固部1250。因此,能够利用牢固部1250支承由脆弱部1240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

由此,能够将地板(即车身地板)16划分为车宽方向外侧的能量吸收区域(即外侧区域)E1与车宽方向内侧的保护区域(即内侧区域)E2。

如图45、图46所示,多个蓄电池横梁1040中的、从车身前方起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下方。

另外,多个蓄电池横梁1040中的、从车身前方起第4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下方。

以下,在图45、图46中,为了方便起见,将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作为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1040A进行说明。将第3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作为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1040B进行说明。

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外端侧下方的地板16设有安装托架1260。在外安装托架1260,通过外连结构件1270连结有第3列的蓄电池横梁104B。

外连结构件1270具备套筒1310、螺栓1320及螺母1330。套筒1310以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下方的地板16与壳体底部1080之间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另外,套筒1310以贯通了蓄电池横梁1040B的内部1040c的状态配置。螺栓1320从壳体底部1080的下方经由壳体底部1080***套筒1310内,螺纹部1320a从地板16及外安装托架1260向上方突出。在螺纹部1320a螺纹结合有螺母1330。

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内端侧下方的地板16设有内安装托架1350。在内安装托架1350,通过内连结构件1360连结有蓄电池横梁1040B。

内连结构件1360具备套筒1370、螺栓1380及螺母1390。套筒1370以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下方的地板16与壳体底部1080之间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另外,套筒1370以贯通了蓄电池横梁1040B的内部1040c的状态配置。螺栓1380从壳体底部1080的下方经由壳体底部1080***套筒1370内,螺纹部1380a从内安装托架1350向上方突出。在螺纹部1380a螺纹结合有螺母1390。

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外端侧下方的地板16,经由外安装托架1260通过外连结构件1270连结有蓄电池横梁1040B。另外,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内端侧下方的地板16,经由内安装托架1350通过内连结构件1360连结有蓄电池横梁1040B。因此,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下方的地板16被蓄电池横梁1040B加强。

即,能够提高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下方的地板16的刚性。由此,即使在第二地板横梁3200、蓄电池横梁1040B局部地具有脆弱部1240,也能提高相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耐力。

在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地板16设有外安装托架1410、内安装托架1420。在外安装托架1410、内安装托架1420,通过外连结构件1440及内连结构件1360连结有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A。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A与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地板16连结的结构和将第3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B与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地板16连结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将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A与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地板16连结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通过将第2列的蓄电池横梁1040A与第一地板横梁3100的地板16连结,能够提高第二地板横梁3200的下方的地板16的刚性。由此,即使在第一地板横梁3100、蓄电池横梁1040A局部地具有脆弱部1240,也能提高相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耐力。

如图44、图46所示,蓄电池横梁1040在车宽方向的中央具有蓄电池横梁凹部(凹部)1480。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以朝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形成。

在蓄电池横梁凹部148,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有管收容部1060。管收容部1060具有管部1510、左凸缘1520以及右凸缘1530。

管部1510形成为中空状的闭合截面。在管部1510的内部收容有配管1540、软管1550等。左凸缘1520从管部1510的左侧部向车宽方向左侧伸出。左凸缘1520安装于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中的、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的左侧部1140a。

右凸缘1530从管部1510的右侧部向车宽方向右侧伸出。右凸缘1530安装于蓄电池横梁顶部1140中的、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的右侧部1140b。

即,管收容部1060以跨越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的方式架设于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的左侧部1140a与右侧部1140b。

通过在蓄电池横梁1040形成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能够在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具备管收容部1060。在管收容部1060中收容配管1540、软管1550等。

另外,通过在蓄电池横梁1040的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架设管收容部1060,从而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被管收容部1060加强。因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向蓄电池横梁1040传递有载荷时,能够利用管收容部1060支承传递来的载荷。由此,能够防止蓄电池横梁凹部1480因传递来的载荷而折弯,能够利用蓄电池横梁1040支承传递来的载荷。

如图44、图47所示,在蓄电池封装体2000安装有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单元2200。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单元2200具备左框架部(框架部)1610、右框架部(框架部)1620以及前框架部(框架部)1630。

左框架部1610从蓄电池壳体1020的外侧设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左侧壁1070c。右框架部1620从蓄电池壳体1020的外侧设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右侧壁1070d。前框架部1630从蓄电池壳体1020的外侧设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前壁1070a。

左框架部1610、右框架部1620及前框架部1630同样地构成。因此,以下,关于左框架部1610进行说明,而省略右框架部1620及前框架部1630的说明。

左框架部1610具备第一框架部1650、第二框架部1660、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1670以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1680。左框架部1610形成为截面L字形。

第一框架部1650具有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第一框架顶部1730、第一框架接合部1740以及第一框架底部1750。

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具有内壁下半部1710a以及内壁上半部1710b。内壁下半部1710a大致铅垂地立起。内壁上半部1710b从内壁下半部1710a的上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地呈倾斜状延伸到第一框架顶部1730。

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具有外壁中央部1720a、外壁上部1720b以及外壁下部1720c。外壁中央部1720a相对于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而言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大致铅垂地立起。外壁上部1720b从外壁中央部1720a的上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上方地呈倾斜状延伸到第一框架顶部1730。外壁下部1720c从外壁中央部1720a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下方地呈倾斜状延伸到第一框架底部1750。

第一框架顶部1730与内壁上半部1710b的上端及外壁上部1720b的上端连通。

第一框架接合部1740从内壁下半部1710a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具体而言壳体底部1080)延伸。

第一框架底部1750从外壁下部1720c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具体而言壳体底部1080)沿第一框架接合部1740的下表面延伸。

第一框架部1650通过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第一框架顶部1730、第一框架底部1750形成为闭合截面。

第一框架部1650的内壁上半部1710b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左侧壁1070c及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另外,第一框架接合部1740的内端部1740a及第一框架底部1750的内端部1750a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底部1080。

在第一框架部1650的内部1780(即闭合截面)收容有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

第二框架部1660具有第二框架顶部1810、第二框架外壁部1820、第二框架倾斜部(倾斜部)1830以及第二框架凸缘1840。

第二框架外壁部1820配置于第一框架部1650的车宽方向外侧,大致铅垂地立起。

第二框架顶部1810从第二框架外壁部1820的上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水平地延伸到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的外壁中央部1720a。

第二框架凸缘1840从第二框架顶部1810的内端沿外壁中央部1720a的外表面向上方延伸。第二框架凸缘1840接合于外壁中央部1720a。

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从第二框架外壁部1820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下方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的外壁下部1720c。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的下部1830a沿外壁下部1720c的下表面配置。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的下部1830a与外壁下部1720c接合。

第二框架凸缘1840接合于外壁中央部1720a,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的下部1830a接合于外壁下部1720c,从而在第二框架部1660安装第一框架部1650。

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以假想延长线1860与下边梁凸缘6600交叉的方式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底部(下表面)1080侧朝向下边梁凸缘6600的下端部6600a呈向上倾斜状延伸。

如图40所示,使左下边梁14的下边梁凸缘6600从内角部640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部6400a向下方延伸出。另外,以使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的假想延长线1860与下边梁凸缘6600交叉的方式使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从壳体底部1080侧朝向下边梁凸缘6600的下端部6600a呈向上倾斜状延长。

因此,能够利用下边梁凸缘6600进行隐藏以使得从车辆Ve的外侧难以目视到第二框架倾斜部183。由此,能够不对车辆Ve的外观带来影响地在车辆Ve上搭载蓄电池封装体2000的壳体底部1080配置于比左下边梁14靠下方的大型的蓄电池封装体2000。

另外,在第二框架部1660形成有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F4经由左框架部1610向蓄电池横梁1040的下部(即横梁下部)1040b传递。

并且,蓄电池横梁1040的上部(即横梁上部)1040a与左下边梁14的下半部对置。即,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F3向横梁上部1040a传递。

因此,能够使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分散于横梁上部1040a与横梁下部1040b地进行传递。由此,能够利用蓄电池横梁1040支承冲击载荷F1。其结果是,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2000的壳体底部1080配置于比左下边梁14靠下方的大型的蓄电池封装体2000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如图47所示,第二框架部1660通过第二框架顶部1810、第二框架外壁部1820、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第一框架部1650的外壁中央部1720a形成为闭合截面。

在第二框架部1660的内部1870(即闭合截面)收容有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即第二能量吸收构件)1680。

即,在左框架部1610的内部设有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即第二能量吸收构件)。

如图47、图48所示,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收容于第一框架部1650的内部1780。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具有第二前壁1910、第二后壁1920、第二侧壁1930、第二前凸缘1940以及第二后凸缘1950。

第二前凸缘1940从第二前壁1910的基端朝向车身前方伸出。相对于第二前壁1910在车身后方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后壁1920。第二后凸缘1950从第二后壁1920的基端朝向车身后方伸出。第二前壁1910的前端与第二后壁1920的前端通过第二侧壁1930连结。

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通过第二前壁1910、第二后壁1920及第二侧壁1930形成为截面U字状。第二前凸缘1940接合于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第二后凸缘1950接合于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由此,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安装于第一框架内壁部1710。

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收容于第二框架部1660的内部1870。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具有第三前壁2010、第三后壁2020、第三侧壁2030、第三前凸缘2040以及第三后凸缘2050。

第三前凸缘2040从第三前壁2010的基端朝向车身前方伸出。相对于第三前壁2010在车身后方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三后壁2020。第三后凸缘2050从第三后壁2020的基端朝向车身后方伸出。第三前壁2010的前端与第三后壁2020的前端通过第三侧壁2030连结。

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通过第三前壁2010、第三后壁2020及第三侧壁2030形成为截面U字状。第三前凸缘2040接合于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第三后凸缘205接合于第二框架倾斜部183。由此,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安装于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

如图40、图47所示,能够利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将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压溃。通过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被冲击载荷F1压溃,从而能够利用左框架部1610良好地卡合左下边梁14的内角部6400。

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F4经由左框架部1610可靠地向蓄电池横梁1040的横梁下部1040b传递。

左框架部1610具有框架卡合部(卡合部)2080。框架卡合部2080以第一框架外壁部1720的外壁中央部1720a与第二框架顶部1810交叉(具体而言正交)的方式配置,从而由外壁中央部1720a及第二框架顶部1810形成。换言之,框架卡合部2080通过外壁中央部1720a的上部1720b与第二框架顶部1810形成为截面L字状。

这样,左框架部1610具有框架卡合部2080及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左框架部1610通过框架卡合部2080与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等形成为L字状的闭合截面。

在第二框架部1660的第二框架顶部1810从下方与左下边梁14的内部下部610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螺栓2110、螺母2120(参照图40)等将第二框架部1660安装于内部下部6100。

在该状态下,框架卡合部2080与左下边梁14的内角部6400对置(相对)(参照图40)。并且,左框架部1610通过框架卡合部2080、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等形成为L字状的闭合截面。

因此,框架卡合部2080牢固地形成于左框架部1610。即,能够利用形成有框架卡合部2080的左框架部1610可靠地挡住内角部6400(即左下边梁14)。由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时,能够将向左下边梁14输入的冲击载荷F1可靠地向左框架部1610传递。

左框架部1610经由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左侧壁1070c接合于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因此,蓄电池横梁1040与左框架部1610对置地配置。由此,能够将传递到左框架部1610的载荷向蓄电池横梁1040传递,能够利用蓄电池横梁1040支承传递来的载荷。

接着,基于图49对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冲击载荷F5时利用车身下部结构12保护蓄电池99的例子进行说明。

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关于在第一地板横梁3100输入冲击载荷F5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49所示,障碍物220从车辆Ve的侧方碰撞。因此,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冲击载荷F5。在输入到左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5的作用下,左下边梁14的下边梁外构件4100的外部鼓出部4600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外部鼓出部4600变形,从而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被冲击载荷F5压溃而吸收冲击能量。

能够将由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6通过第一负载路径的路径向第一地板横梁3100传递。

在该状态下,利用左框架部1610的框架卡合部2080可靠地挡住左下边梁14的内角部6400。因此,剩余的载荷经由左下边梁14的内角部6400及框架卡合部2080向左框架部1610传递。

通过向左框架部1610传递载荷F7,左框架部1610的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及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在载荷F7的作用下通过压曲而被压溃来吸收冲击能量。

左框架部1610经由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左侧壁1070c接合于蓄电池横梁左端凸缘1190。因此,蓄电池横梁1040与左框架部1610对置地配置。由此,能够将传递到左框架部1610的载荷F7向蓄电池横梁1040传递,并利用蓄电池横梁1040支承传递来的载荷。

蓄电池横梁104的上部1040a与左下边梁14的下半部对置。因此,能够将传递到左框架部1610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F8通过第二负载路径的路径向横梁上部1040a传递。

并且,在第二框架部1660形成有第二框架倾斜部1830。因此,能够将传递到左框架部1610的剩余的载荷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F9通过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经由左框架部1610向横梁下部1040b传递。

这样,能够利用第一能量吸收构件4400、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70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1680良好地吸收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5。并且,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5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

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地板横梁3100、蓄电池横梁1040良好地支承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的载荷F6、F8、F9。由此,能够保护收容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内部1125的蓄电池99免受冲击载荷F5的影响。

接着,基于图50~图52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300进行说明。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300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相同的类似构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3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同样地为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下,关于车身下部结构300的左侧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右侧的结构的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50所示,车身下部结构300的左下边梁(下边梁)3020、地板横梁3040、蓄电池横梁3060及左框架部(框架部)3080由铝合金形成。车身下部结构30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相同。

通过将左下边梁3020、地板横梁3040、蓄电池横梁3060及左框架部3080由铝合金形成,能够谋求车身下部结构300的轻量化。并且,通过谋求车身下部结构300的轻量化,能够谋求燃料消费量的提高。

左下边梁3020是由铝合金挤出成形的构件。左下边梁3020具有下边梁外侧壁3110、下边梁内侧壁3120、下边梁顶部3130、下边梁底部3140、下边梁凸缘3150及第一能量吸收构件3160。

左下边梁3020通过下边梁外侧壁3110、下边梁内侧壁3120、下边梁顶部3130及下边梁底部3140形成为矩形闭合截面。

在左下边梁3020的矩形闭合截面的内部收容第一能量吸收构件3160。能够利用第一能量吸收构件3160吸收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

下边梁内侧壁312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下半部的下边梁下半部3120a。下边梁底部3140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内侧半部的下边梁内半部3140a。下边梁下半部3120a及下边梁内半部3140a以交叉(具体而言正交)的方式形成。由下边梁下半部3120a及下边梁内半部3140a形成内角部3180。下边梁凸缘3150从内角部318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部3140b向下方延伸出。

即,左下边梁3020通过铝合金的挤出成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左下边梁14同样地形成。

地板横梁3040通过铝合金的挤出成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地板横梁3100、第二地板横梁3200同样地形成。由第一能量吸收构件3160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的一部分作为载荷F11通过第一负载路径的路径向地板横梁3040传递。

如图51所示,左框架部3080通过铝合金的挤出成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左框架部1610同样地形成。

左框架部3080具备第一框架部3210、第二框架部3220、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3230以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3240。左框架部3080形成为截面L字形。

第一框架部3210具有第一框架内壁部3260、第一框架外壁部3270、第一框架顶部3280以及第一框架底部3290。第一框架底部3290的内端部3290a从下方接合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底部1080。第一框架外壁部3270具有外壁下部3270a。外壁下部3270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下方地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第一框架底部3290。

第二框架部3220具有第二框架顶部3310、第二框架外壁部3320以及第二框架倾斜部(倾斜部)3330。

第二框架倾斜部3330从第二框架外壁部3320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下方地呈下降坡度地延伸到外壁下部3270a的上端。

第二框架倾斜部3330以假想延长线3360与下边梁凸缘3150交叉的方式从蓄电池壳体1020的壳体底部(下表面)1080侧朝向下边梁凸缘3150的下端部3150a呈向上倾斜状地延伸。

因此,能够利用下边梁凸缘3150进行隐藏以使得从车辆Ve的外侧难以目视到第二框架倾斜部3330。由此,能够不对车辆Ve的外观带来影响地在车辆Ve搭载蓄电池封装体的壳体底部1080配置于比左下边梁3020下方的大型的蓄电池壳体1020(即蓄电池封装体)。

左框架部3080具有框架卡合部(卡合部)3380。框架卡合部3380通过以第一框架外壁部3270的外壁上部3270b与第二框架顶部3310交叉(正交)的方式配置,从而由外壁上部3270b及第二框架顶部3310形成。换言之,框架卡合部3380通过外壁上部3270b与第二框架顶部3310形成为截面L字状。

左框架部3080通过框架卡合部3380、第二框架倾斜部3330、外壁下部3270a等形成为L字状的闭合截面。框架卡合部3380与左下边梁3020的内角部3180对置(相对)。

因此,能够利用形成有框架卡合部3380的左框架部3080可靠地挡住内角部3180(即左下边梁3020)。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有冲击载荷F10时,能够将向左下边梁3020输入的冲击载荷F10可靠地向左框架部3080传递。

左框架部3080具有第一闭合截面与第二闭合截面。第一闭合截面由第一框架部3210形成。第二闭合截面由第二框架部3220及第一框架外壁部3270形成。

在第一闭合截面收容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3230。在第二闭合截面收容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3240。

如图52所示,蓄电池横梁3060通过铝合金的挤出成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池横梁1040同样地形成。

蓄电池横梁3060具有蓄电池横梁顶部3410、蓄电池横梁前壁部3420、蓄电池横梁后壁部3430、蓄电池横梁底部3440以及蓄电池横梁隔壁3450。

蓄电池横梁3060被蓄电池横梁隔壁3450在上下分隔开。因此,蓄电池横梁3060通过蓄电池横梁隔壁3450划分为横梁上部3060a与横梁下部3060b。

返回图50,蓄电池横梁3060被划分为横梁上部3060a与横梁下部3060b。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3020输入的冲击载荷F10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水平载荷F12通过第二负载路径的路径向横梁上部3060a传递。另外,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3020输入的冲击载荷F10的一部分作为所谓的偏置载荷F13通过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向横梁下部3060b传递。

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3020输入的冲击载荷F10的一部分分为横梁上部3060a与横梁下部3060b这两个路径进行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横梁上部3060a与横梁下部3060b良好地支承冲击载荷F10的一部分。

如图51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3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同样地,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壳体1020的内部1125收容的蓄电池99免受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的影响。

具体而言,车身下部结构300能够利用第一能量吸收构件3160、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3230及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3240良好地吸收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并且,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作为载荷F11、F12、F13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

因此,能够利用地板横梁3040、蓄电池横梁3060良好地支承分散于第一~第三负载路径的路径的载荷F11、F12、F13。由此,能够保护收容于蓄电池壳体1020的内部1125的蓄电池99免受冲击载荷F10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载部件而例示了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蓄电池封装体2000,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车载部件,也可以应用于燃料箱、燃料电池箱(fuelcell stack)等其他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下边梁凸缘6600的下端部6600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能将下边梁凸缘6600的下端部6600a朝向下方铅垂地伸出。或者,也能够将下边梁凸缘6600的下端部6600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

12、1120 车身下部结构

10a 左侧部(外侧)

10b 右侧部(外侧)

14、302 左下边梁

14a 下边梁中央部(中央部)

15 右下边梁

16 地板

16a 地板的上表面

16b 地板的下表面

28、2000 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29 左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地板下方框架)

29a 蓄电池封装体框架的安装部位(地板下方框架中的安装于下边梁的下部的部位)

30 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地板下方框架)

34 第一地板横梁

35 第二地板横梁

36 第三地板横梁

51 第一外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52 第二外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53 第三外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55 第一内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56 第二内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56a 内隔壁的上部

56b 内隔壁的下部

57 第三内隔壁(下边梁载荷传递构件)

61 第一角撑板

62 第二角撑板

63 第三角撑板

81 下边梁内壁(下边梁的内壁)

83 下边梁下部(下边梁的下部)

108 延出部

111 角撑板倾斜部

124 壳体壁部

124a 左侧壁

124b 右侧壁

125 壳体底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底部)

125a 壳体底部的外表面

129 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

131 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131A 第一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131B 第二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131C 第三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140 下边梁

146 框架内壁部

151 框架延长部

152 左隔壁(蓄电池载荷传递构件、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

152a 隔壁上半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

152b 隔壁下半部(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下半部)

154 安装顶部

155 安装外壁部

156 安装底部

157 折曲部

159 下连结部(连结部)

172 纵梁

175 支柱部

176 前座部

177 后座部

184 前接合片(与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对置的端部)

185 后接合片(与地板下方载荷传递构件的上半部对置的端部)

191 横梁

191A 第一横梁

191B 第二横梁

191C 第三横梁

192 左横梁

193 右横梁

195 筋条

200 加强板

230 底座部

280、1020 蓄电池壳体

280A 壳体主体

280Aa 底壁

280B 壳体罩

350 地板横梁

370、400 梁主体部

370f 前壁

370u 上壁

370r 后壁

380、410 前方伸出座

390、420 后方伸出座

430 凹部

450 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450C 中央梁

450S 侧部梁

460 双头螺栓(紧固构件)

460a 栓体部

460c 螺纹部

480 托架

480a 贯穿孔

490 螺母

500 壳体侧壁

510 蓄电池

520 壳体框架

520b 延长片

530 安装框架

530a 框架延长片

550 作业孔

560 弹性密封构件

570 贯通孔

580 第一隔壁构件(隔壁构件)

590 第二隔壁构件(隔壁构件)

600 辅助隔壁构件

610 下表面加强构件

620 另外的下表面加强构件

630 载荷传递板

650 横板

1040、1040A、1040B 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

1040a 横梁上部(上部)

1040b 横梁下部(下部)

1060 管收容部

1070 壳体壁部(外周壁)

1080 壳体底部(下表面)

1140 蓄电池横梁顶部(上表面)

1220 蓄电池横梁隔壁(隔壁)

1240 脆弱部

1250 牢固部

1480 蓄电池横梁凹部(凹部)

1540 配管

1550 软管

1610 左框架部(框架部)

1620 右框架部(框架部)

1630 前框架部(框架部)

1650 第一框架部

1660 第二框架部

1670、3230 第一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

1680、3240 第二框架能量吸收构件(第二能量吸收构件)

1780 第一框架部的内部

1830、3330 第二框架倾斜部(倾斜部)

1860、3360 假想延长线

1870 第二框架部的内部

2080、3380 框架卡合部(卡合部)

2400 驾驶员座椅(座椅)

2600 乘客座椅(座椅)

3100、3100A、3100B 第一地板横梁

3150、6600 下边梁凸缘

3150a、6600a 下边梁凸缘的下端部

3200 第二地板横梁

3800 鼓起部

4100 下边梁外构件

4200 下边梁内构件

4400、3160 第一能量吸收构件

6400、3180 内角部

8100 第一梁顶部(顶部)

8200、8300 第一梁前壁部、第一梁后壁部(一对壁部)

8400、8500 第一梁前凸缘、第一梁后凸缘(前凸缘、后凸缘)

8800 第一凹部

9100 第二梁顶部(顶部)

9200、9300 第二梁前壁部、第二梁后壁部(一对壁部)

9400、9500 第二梁前凸缘、第二梁后凸缘(前凸缘、后凸缘)

9700 第二凹部

E1 外侧区域

E2 内侧区域

F1、F5、F10 冲击载荷

Ve 车辆。

1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农业无人机及其水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