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81232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 (Coaxial propeller folding mechanism, coaxi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propeller folding control method ) 是由 李健 刘玉华 于 2021-08-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共轴无人机所存在的需要地面人员手动安装或打开折叠螺旋桨机构的技术问题。共轴折桨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2组以上转动单元,2组以上转动单元共轴设置;各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桨毂、桨夹和旋翼叶片,桨毂的转动中心与转动驱动装置的扭矩输出端固定连接,旋翼叶片通过桨夹铰接安装于桨毂的自由端;位于下方的1组以上转动单元的桨毂包括至少两段依次铰接的杆段,其中一段杆段上设置有弹性件。该旋翼叶片能够自动、反复地开桨和收桨,且位于上方的旋翼叶片折桨后能够留出下方旋翼叶片折叠收纳的空间,以此保证两桨不互相干涉。(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coaxial book oar mechanism, coaxi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screw open a book control metho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coaxi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f prior art exists needs ground personnel manual installation or opens folding screw mechanism. The coaxial paddle fol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more than 2 groups of rotating units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more than 2 groups of rotating units are coaxially arranged; each rotating unit comprises a rotating driving device, a hub, a paddle clamp and a rotor blade, the rotating center of the hub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rque output end of the rotating driving device, and the rotor blade is hinged to the free end of the hub through the paddle clamp; the propeller hub of more than 1 group of rotating units positioned below comprises at least two rod sections which are sequentially hinged, wherein an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on one rod section. This rotor blade can open the oar automatically, repeatedly and receive the oar, and lie in the rotor blade of top and roll over the space that the oar was accomodate in the folding below rotor blade back can be left to this guarantees that two oars do not interfere each other.)

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控制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类型无人机已经被用于工业领域。相比于传统固定翼无人机,旋翼类无人机能够以简单的机构实现垂直起降的功能,对作业场地要求低,受空间环境影响小,方便快速部署作业。而比起常见的四旋翼无人机,共轴旋翼类无人机拥有更大尺寸的螺旋桨,空气动力效率更高,因此无人机的挂载和续航能力也更优秀。但也正是由于共轴旋翼无人机螺旋桨的直径较大,带来了不方便携带、收纳和部署的问题。

现有的共轴无人机,在到达作业现场后,需要地面人员手动安装或打开折叠螺旋桨机构,调整无人机到合适的工作状态才能开始作业,无人机回收也要再重复一遍流程,严重降低了作业效率。同时这样的工作方式需要地面人员的参与,难以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部署和飞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共轴无人机及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启动时螺旋桨自主打开旋转,关机时螺旋桨自主折叠收纳,简化了操控无人机执行任务的流程,也为无人机全自主工作提供基础。

实现本申请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轴折桨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2组以上转动单元,所述2组以上转动单元共轴设置;各所述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桨毂、桨夹和旋翼叶片,所述桨毂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的扭矩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翼叶片通过所述桨夹铰接安装于所述桨毂的自由端;位于下方的1组以上所述转动单元的桨毂包括至少两段依次铰接的杆段,其中一段所述杆段上设置有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共轴折桨机构还包括旋翼主轴,所述2组以上转动单元从上至下依次串接于所述旋翼主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翼主轴和其中一段所述杆段连接。

可选的,所述桨毂包括安装部和铰接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悬臂,所述安装部和两个所述悬臂构成三段所述杆段。

可选的,位于下方的1组以上所述转动单元中,所述旋翼叶片、所述桨夹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旋翼叶片通过两个所述桨夹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悬臂的自由端上;

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均与所述旋翼主轴连接,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悬臂连接。

可选的,所述共轴折桨机构包括2组所述转动单元,2组所述转动单元中的转动驱动装置均位于2组所述转动单元中的桨毂之间。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共轴无人机,包括主机和上述的共轴折桨机构,所述共轴折桨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的机舱内部设置有飞行控制器和供电装置,所述飞行控制器、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共轴无人机还包括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安装于所述机身上;所述变距机构包括舵机、连杆和倾斜盘,所述舵机上设置有拨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拨杆和所述倾斜盘铰接,所述倾斜盘与所述转动单元铰接。

可选的,所述共轴折桨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所述转动单元中的转动驱动装置和桨毂均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所述旋翼主轴位于所述主机的内舱中心。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共轴无人机的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包括开桨控制方法和折桨控制方法;

所述开桨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转动,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桨毂带动所述桨夹和所述旋翼叶片转动,以使位于上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整个桨平面打开,位于下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将整个桨平面打开,所述旋翼叶片开桨完成;

所述折桨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反向转动后断电,以使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制动停转,位于上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桨毂向下旋转,位于下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桨毂向下旋转、以及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整体上移,所述旋翼叶片折桨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开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所述2组以上转动单元中的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转动,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桨毂带动所述桨夹和所述旋翼叶片转动,以使位于上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整个桨平面打开,位于下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各所述旋翼叶片从上至下依次开桨;

所述折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所述2组以上转动单元中的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反向转动后断电,以使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制动停转,位于上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桨毂向下旋转,位于下方的所述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桨毂向下旋转、以及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整体上移,所述旋翼叶片从下至上依次折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共轴折桨机构为共轴式上下多旋翼结构,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2组以上转动单元,2组以上转动单元共轴设置。每个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桨毂、桨夹和旋翼叶片,桨毂的转动中心与转动驱动装置的扭矩输出端固定连接,使得桨毂能够在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转动中心旋转,则桨毂的外边缘构成其自由端,旋翼叶片通过桨夹铰接安装于桨毂的自由端。由于铰接结构,使得该旋翼叶片能够在转动驱动装置转动时,由于离心作用,高速旋转的桨毂会将旋翼叶片向远离转轴方向甩开,使得旋翼叶片尾端逐渐提升,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并产生升力,以实现自动开桨的效果;在转动驱动装置停机时,旋翼叶片随之停转,受到重力作用,旋翼叶片会沿桨毂铰接处向下旋转、自然下垂,以实现自动收桨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共轴折桨机构中,位于下方的1组以上转动单元的桨毂采用多段杆段铰接的结构,即桨毂包括至少两段依次铰接的杆段。且其中一段杆段上设置有弹性件。当当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后,弹性件可实现自动收桨。通过弹性件配合桨毂的多段杆段铰接结构,使得旋翼叶片折叠后,下方的1组以上转动单元中旋翼叶片与转动中心的间距小于位于上方的转动单元中旋翼叶片与转动中心的间距,并且各转动单元中旋翼叶片与转动中心的间距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使得位于上方的旋翼叶片折桨后能够留出下方旋翼叶片折叠收纳的空间,以此保证两桨不互相干涉,能够自动、反复地开桨和收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共轴无人机,由于配置有上述的共轴折桨机构,在主机的飞行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控制2组以上转动单元的转动驱动装置按照控制指令转动或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启动时螺旋桨自主打开旋转,关机时螺旋桨自主折叠收纳,简化了操控无人机执行任务的流程,为无人机全自主工作提供基础,适用于共轴旋翼类无人机的快速部署和自主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共轴无人机在开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共轴无人机在折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共轴无人机中共轴折桨机构在开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共轴无人机中共轴折桨机构在收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0-共轴无人机;100-共轴折桨机构,110-上转动单元,111-上电机,112-上桨毂,113-上桨夹,114-上旋翼叶片,115-上转轴,120-下转动单元,121-下电机,122-下桨毂,1221-安装部,1222-悬臂,123-下桨夹,124-下旋翼叶片,125-下转轴,126-弹性件;200-主机,210-旋翼主轴,220-外壳,230-顶盖,240-动力舱,250-飞控舱,260-电池仓,270-工作机构,271-三轴稳定云台,272-摄像头;300-变距机构,310-舵机,311-拨杆,320-连杆,330-倾斜盘,340-铰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的共轴无人机所存在的需要地面人员手动安装或打开折叠螺旋桨机构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开桨和收桨的共轴折桨机构,其基本发明构思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共轴折桨机构为共轴式上下多旋翼结构,每个转动单元均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桨毂、桨夹和旋翼叶片,桨毂的转动中心与转动驱动装置的扭矩输出端固定连接,使得桨毂能够在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转动中心旋转,则桨毂的外边缘构成其自由端,旋翼叶片通过桨夹铰接安装于桨毂的自由端。由于铰接结构,使得该旋翼叶片能够在转动驱动装置转动时,由于离心作用,高速旋转的桨毂会将旋翼叶片向远离转轴方向甩开,使得旋翼叶片尾端逐渐提升,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并产生升力,以实现自动开桨的效果;在转动驱动装置停机时,旋翼叶片随之停转,受到重力作用,旋翼叶片会沿桨毂铰接处向下旋转、自然下垂,以实现自动收桨的效果。并且通过弹性件配合桨毂的多段杆段铰接结构,使得各转动单元中旋翼叶片与转动中心的间距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使得位于上方的旋翼叶片折桨后能够留出下方旋翼叶片折叠收纳的空间,以此保证两桨不互相干涉,能够自动、反复地开桨和收桨。

该共轴折桨机构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转动单元,由于螺旋桨在转动时会对机身产生一转动力矩,因此转动单元的数量以偶数为宜,当然转动单元的数量也可采用奇数,只要保证各个转动单元所产生的转动力矩相消即可。

为清楚理解本申请的内容,下面以双旋翼共轴无人机为例,对本申请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共轴无人机1000,具体为双旋翼共轴无人机1000,也即共轴折桨机构100包括2组转动单元,为方便理解,将2组转动单元分别记为上转动单元110和下转动单元120,则转动单元中的各部件相应的也通过“上”、“下”进行区分。

具体来说,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共轴无人机1000包括主机200和共轴折桨机构100,共轴折桨机构100安装于主机200上,共轴折桨机构100可根据主机200的具体安装于主机200的顶部或底部,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将共轴折桨机构100的各个转动单元分别安装于主机200的不同位置,共轴折桨机构100在主机200上的分布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作为优选,主机200采用圆柱形机身,机身各处的直径可不相同,但整体呈圆柱形。

主机200的机舱内部设置有飞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供电装置(图中未示出),飞行控制器、供电装置和转动驱动装置电连接。飞行控制器和供电装置是每个无人机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其中飞行控制器用于向无人机的各个执行元件(电机、舵机、摄像头、探照灯等等)发出控制指令,并获取各个传感器(例如GPS信号、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的反馈信号,实现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控制和飞行姿态控制,各个执行元件、各个传感器可选择安装于主机200的外壳220上或者主机200的机舱内;供电装置用于向无人机中各个用电元件供电,供电装置一般采用可充电的电池。本申请未对飞行控制器和供电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内容可参阅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此处不展开说明。

总而言之,参见图1,典型的主机200从上至下依次为:顶盖230、动力舱240、飞控舱250、电池仓260和工作机构270(例如三轴稳定云台271及其搭载的摄像头272),共轴折桨机构100设置于动力舱240,飞行控制器设置于飞控舱250,供电装置设置于电池仓260,执行任务的工作机构270通常位于无人机的底端。本实施例中,此共轴无人机的外壳220总体呈圆柱形。其中动力及控制系统主要布置在圆柱形机身的上半部分,拍摄云台和电池主要布置在圆柱形机身的下半部分。

本实施例中,该共轴无人机1000还包括变距机构300,变距机构300安装于机身上,用于调整共轴折桨机构100的桨盘姿态。参阅图3至图4,变距机构300包括舵机310、连杆320和倾斜盘330,舵机310上设置有拨杆311,连杆320的两端分别与拨杆311和倾斜盘330铰接,倾斜盘330与转动单元铰接。倾斜盘330可仅与共轴折桨机构100的其中一个转动单元铰接,也可将倾斜盘330与共轴折桨机构100的各个转动单元均铰接。具体形式本申请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变距机构300设置于共轴折桨机构100的下方,倾斜盘330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转动单元铰接,更为具体的,在倾斜盘330的边缘设置一个铰接杆340,铰接杆340的一端与倾斜盘330的边缘铰接、另一端与位于最下方转动单元的桨毂铰接。

本申请的共轴无人机1000中,在共轴折桨机构100做出了自动折桨设计,实现共轴双旋翼自动开桨、收桨安全可靠不打桨,下面详细介绍共轴折桨机构100的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共轴折桨机构100为共轴双桨结构,包括上转动单元110和下转动单元120两组转动单元,上转动单元110和下转动单元120共轴设置,且上转动单元110位于下转动单元120的上方。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共轴折桨机构100的安装固定,主机200的内舱中心设置有旋翼主轴210,各转动单元从上至下依次串接于旋翼主轴210上,从而使得各转动单元与主机200均共轴设置。

参见图3和图4,共轴折桨机构100中各转动单元110/120均包括转动驱动装置111/121、桨毂112/122、桨夹和旋翼叶片114/124,桨毂112/122的转动中心与转动驱动装置111/121的扭矩输出端固定连接,使得桨毂112/122能够在转动驱动装置111/121的驱动下绕转动中心旋转,则桨毂112/122的外边缘构成其自由端,旋翼叶片114/124通过桨夹113/123铰接安装于桨毂112/122的自由端。旋翼叶片114/124与桨夹113/123通过一转轴铰接,形成绕Y轴旋转的摆阵铰;桨夹113/123通过另一转轴115/125与桨毂112/122铰接,形成绕X轴旋转的挥舞铰。桨夹113/123相当于给旋翼叶片114/124提供了上下左右摆动的空间,该摆动可以消除旋转产生的额外应力。

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装置采用电机,提供高转速,为方便旋翼主轴210的安装,电机采用无刷电机,在飞行控制器上设置有电调ESC(电子调速器,简称电调),通过电子调速器编程控制无刷电机。旋翼叶片可设置一片、两片或者多片,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单元中均设置2片旋翼叶片。电机和桨毂均安装于主机200外壳220中,外壳220对电池和桨毂起到保护作用。

也即,本实施例中上转动单元110包括上电机111、上桨毂112、两个上桨夹113和两片上旋翼叶片114,上桨毂112呈长条状,其重心作为转动中心。上桨毂112的中心与上电机1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上桨毂112的两端形成两个自由端,两片上旋翼叶片114通过两个上桨夹113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自由端上。下转动单元120包括下电机121、下桨毂122、两个下桨夹123和两片下旋翼叶片124,下桨毂122呈长条状,其重心作为转动中心。下桨毂122的中心与下电机1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下桨毂122的两端形成两个自由端,两片下旋翼叶片124通过两个下桨夹123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自由端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电机111和下电机121均位于上桨毂112与下桨毂122之间,也即上电机111和下电机121相近设置,由此可以增加上桨毂112与下桨毂122之间的间距,进一步避免折桨时上旋翼叶片114与下旋翼叶片124干扰。通过该结构,使得整个共轴折桨机构100形成共轴折桨机构模块,模块化的结构能够提高该共轴折桨机构100的适用范围。

上转动单元110的上桨毂111的形状不限,可采用长条状结构或者片状结构,上桨毂111的中心具有空腔,供旋翼主轴210穿过。为了降低共轴折桨机构100的重量,桨毂采用碳纤维骨架,并镂空以减重、节省材料。

不同于上转动单元110,下转动单元120的下桨毂122包括至少两段依次铰接的杆段,其中一段杆段上设置有弹性件126,该弹性件126的一端与原理转动中心的杆段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可将弹性件126的另一端固定于旋翼主轴210或下电机121上。弹性件126可采用弹簧、弹片、橡皮筋等具有弹性的构件,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制。

具体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下桨毂122采用三段杆段铰接的结构,具体包括安装部1221和铰接安装于安装部1221两侧的悬臂1222,安装部1221和两个悬臂1222即为三段杆段,安装部1221的中部具有空腔,供旋翼主轴210穿过。两个悬臂122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弹性件126,两个悬臂1222的自由端构成下桨毂122的两个自由端。

基于下桨毂122的上述结构,将弹性件126设置为折桨状态下处于自然状态、开桨状态下处于拉伸状态。折桨时,上桨毂112保持不变,下桨毂122的安装部1221保持不变,两侧的悬臂1222受到弹性件126的牵引而向上翘起,使得上、下旋翼叶片114/124到旋翼主轴210的距离不同,上旋翼叶片114折桨后能够留出下旋翼叶片124折叠收纳的空间,以此保证下旋翼叶片124向下折叠时不会与上旋翼叶片114干涉,能够自动、反复地开桨和收桨。

实施例2: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共轴无人机1000的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双旋翼共轴无人机或者多旋翼共轴无人机,下面以应用于实施例1的共轴无人机1000为例,对本实施例的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该螺旋桨开折控制方法包括开桨控制方法和折桨控制方法,开桨控制方法和折桨控制方法均通过共轴无人机1000的飞行控制器控制,自动进行,不需要地面人员的参与或辅助。

开桨控制方法包括:

飞行控制器控制转动驱动装置转动,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桨毂带动桨夹和旋翼叶片高速转动,由于离心作用,高速旋转的桨毂会将旋翼叶片向远离转轴方向甩开,使得旋翼叶片尾端逐渐提升,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并产生升力。也即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实现旋翼叶片开桨。

具体的,由于下转动单元120的下桨毂122为多段铰接杆结构,且下桨毂122上设置有弹性件126,下转动单元120在开桨时,下旋翼叶片124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弹性件126的弹力将整个桨平面打开。

由于实施例1的共轴无人机1000具有多个转动单元,为了进一步避免桨叶之间干涉,本实施例中,在开桨时飞行控制器控制2组以上转动单元110中的各转动驱动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桨毂带动旋翼叶片转动,以使旋翼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整个桨平面打开,各旋翼叶片从上至下依次开桨。

以双旋翼共轴无人机1000为例,需要开桨时,共轴无人机1000开机启动,飞行控制器控制上电机111先通电旋转,待上旋翼叶片114打开后,飞行控制器控制下电机121通电旋转,下旋翼叶片124克服弹性件126的弹力而打开,双旋翼共轴无人机1000上下螺旋桨均打开后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3所示。

通过开桨顺序的设置,由此可避免当旋翼叶片尺寸过大(叶片尺寸大于上下桨毂122的间距)时,下旋翼叶片124早于上旋翼叶片114打开,导致上旋翼叶片114与下旋翼叶片124发生干涉的情况。

折桨控制方法包括:

飞行控制器控制转动驱动装置反向转动后断电,以使转动驱动装置制动停转,旋翼叶片随之停转,受到重力作用,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会沿桨毂的转轴向下旋转、自然下垂,实现旋翼叶片折桨。相比于传统无人机电机断电后仍会因为惯性继续旋转并逐渐减速,本申请通过电子调速器ESC编程控制无刷电机,当主控信号给出电机断电指令时,断电瞬间产生逆序旋转磁场使电机瞬间(0.1秒内,毫秒级)制动停转。电机制动后,桨夹和旋翼叶片停转,离心力消失,此时停转的桨夹和旋翼叶片受到重力作用,沿桨毂转轴向下旋转、自然下垂,以实现旋翼自动收桨的效果。

具体的,由于下转动单元120的下桨毂122为多段铰接杆结构,且下桨毂122上设置有弹性件126,下转动单元120在折桨时,下旋翼叶片124在重力作用下沿下桨毂122向下旋转、自然下垂,并且下桨毂122的悬臂1222在弹性件126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转动,使得铰接与悬臂1222自由端的下桨夹123与下旋翼叶片124整体向旋翼主轴210倾斜上移。

由于实施例1的共轴无人机1000具有多个转动单元,为了进一步避免桨叶之间干涉,本实施例中,在折桨时,飞行控制器控制2组以上转动单元110中的各转动驱动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反向转动后断电,以使转动驱动装置制动停转,旋翼叶片在重力作用下沿桨毂向下旋转、自然下垂,旋翼叶片从下至上依次折桨。

以双旋翼共轴无人机1000为例,需要折桨时,飞行控制器控制下电机121先断电刹车,待下旋翼叶片124折叠并整体向旋翼主轴210倾斜上移后,飞行控制器控制上电机111断电刹车,上旋翼叶片114折叠,双旋翼共轴无人机1000上下螺旋桨均折叠后的结构图如图2和图4所示。

通过折桨顺序的设置,由此可避免当旋翼叶片尺寸过大(叶片尺寸大于上下桨毂122的间距)时,上旋翼叶片114早于下旋翼叶片124折叠,导致上旋翼叶片114与下旋翼叶片124发生干涉的情况。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在智能科技环境中的无人机载重装置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