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611416 发布日期:2021-05-07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 (Protect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system of coal mining machine ) 是由 李鹏 王东林 杨勇 郑茂慧 孙炳清 杨朋威 王辉 苏岳 张正萌 于 2020-12-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外罩,用以将液压系统罩住以进行防止煤矸掉落到液压系统内部对液压系统产生损坏;刮板,用以将掉落在外罩上表面的煤矸刮除;固定管,用以保持外罩内液压系统的温度;散热片,用以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吸风管,用以运输所述散热片吸收的液压系统的热量;冷却扇,用以将所述吸风管运输过来的热量进行冷却;夹块,用以将液压系统的油管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延长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hydraulic system of a coal min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the outer cover is used for covering the hydraulic system to prevent the gangue from falling into the hydraulic system to damage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scraper is used for scraping the coal gangue falling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outer cover; a fixed pipe for mainta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in the housing; a heat sink for absorbing heat generated by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air suction pipe is used for transporting the hea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bsorbed by the radiating fins; the cooling fan is used for cooling the heat transported by the suction pipe; and the clamping block is used for fixing an oil pip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refore, the coal gangue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falling off from the top plate, hydraulic fittings and pipelines on the unit are broken or burie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re reduc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a hydraulic system is prolonged.)

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采煤机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液压系统可分为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则要使液压系统输出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动态性能),通常所说的液压系统主要指液压传动系统。

现有的采煤机液压系统系统裸露在外,在机割过程中,由于滚筒产生的震动,往往会发生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导致安全隐患高和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包括:

外罩,其与刮板连接,用以防止煤矸掉落到液压系统内部对液压系统产生损坏,外罩上表面设置有重量检测仪,用以实时测量外罩上表面承受的重量;在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中控模块根据外罩的承受能力设定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重量检测仪的测量值与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值进行比较以判定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刮板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刮板,其与所述外罩连接,设置在外罩的侧面上端,用以刮除掉落在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固定管,其与所述外罩连接,用以保持外罩内液压系统的温度,固定管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仪,用以实时检测外罩内的温度;在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液压系统的承受能力设定过热保护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测量值与过热保护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散热片吸收热量;

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内,用以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吸风管,其与所述固定管连接,用以运输所述散热片吸收的热量;

冷却扇,其与所述吸风管连接,用以冷却所述吸风管输出的热量;

夹块,其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用以对液压系统的油管进行固定,夹块上面设置有挤压力传感器,用以将所述油管承受的挤压力转化为可用输出信号后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油管挤压变形所需要的力设定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读取所述挤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以得到油管承受的实际挤压力值,中控模块将实际挤压力值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

中控模块,其与分别与所述保护装置中的各部件连接,用以在所述保护装置运行时依次将各所述部件的运行参数调节至对应值;

所述中控模块设有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和预设刮板推力矩阵 N0;对于所述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设定△m0(△m1,△m2,△m3), 其中,△m1表示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第一差值,△m2表示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第二差值,△m3表示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第三差值,△m1<△m2<△m3;对于所述预设刮板推力矩阵N0,设定N0(N1,N2,N3,N4),其中,N1表示预设刮板第一推力,N2表示预设刮板第二推力,N3表示预设刮板第三推力,N4表示预设刮板第四推力,N1<N2<N3<N4;

当煤矸掉落在所述外罩上表面时,所述重量检测仪测得的所述外罩的实际承受重量值为m,同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罩的承受能力将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值设定为m0;

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外罩的实际承受重量值m与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值为m0进行比较:

若m≤m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无需控制刮板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若m>m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控制刮板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控制刮板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时,中控模块计算外罩承受重量差值△m并将其与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m<△m1,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以N1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若△m1≤△m<△m2,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以N2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若△m2≤△m<△m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以N3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若△m≥△m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以N4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

其中,所述外罩承受重量差值△m的计算方式如下,

△m=(m-m0)×δa;

式中,δa表示外罩承受重量系数,δa=(m/m0)×[(m+m0)/(m-m0)]。

进一步地,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温度检测仪将测得的实际温度值记为β,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液压系统的承受能力将过热保护值设定为β0;

当所述温度检测仪测得实际温度β且所述中控模块将过热保护值设定为β0 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实际温度值β与过热保护值β0进行比较:

若β≤β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吸收热量;

若β>β0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吸收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和预设散热片功率矩阵P0;对于所述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设定△β0(△β1,△β2,△β3), 其中,△β1表示预设第一温度差值,△β2表示预设第二温度差值,△β3表示预设第三温度差值,△β1<△β2<△β3;对于所述预设散热片功率矩阵P0,设定PO(P1,P2,P3,P4),其中,P1表示预设散热片第一功率,P2表示预设散热片第二功率,P3表示预设散热片第三功率,P4表示预设散热片第四功率,P1<P2<P3<P4;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吸收热量时,所述中控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β并将其与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β<△β1,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以预设散热片第一功率P1 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1≤△β<△β2,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以预设散热片第二功率P2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2≤△β<△β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以预设散热片第三功率P3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β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以预设散热片第四功率P4 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和预设散热功率调节系数矩阵e0;对于所述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设定M0(M1,M2,M3),其中,M1表示预设实际第一承重值,M2表示预设实际第二承重值,M3表示预设实际第三承重值,M1<M2<M3;对于所述预设散热功率调节系数矩阵e0,设定 e0(e1,e2,e3,e4),其中,e1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一调节系数,e2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二调节系数,e3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三调节系数,e4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四调节系数;

当煤矸掉落在所述外罩上表面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外罩的实际承受重量值m 与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m<M1,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1对预设散热片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1≤m≤m2,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2对预设散热片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2≤m≤m3,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3对预设散热片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m3,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4对预设散热片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j修正Pi时,设定j=1,2,3,4,设定i=1,2,3, 4,中控模块计算修正的散热片功率为为Pi’,设定Pi’=Pi×ej。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以预设散热片第i功率Pi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时,设定i=1,2,3,4,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温度值β计算启动散热片吸收热量的时间T,其计算公式如下:

T=β/Pi。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吸收热量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罩承受重量系数δa计算温度差值系数δb,其计算公式如下:

δb=0.5×δa×(β/β0);

计算完成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温度差值系数δb计算所述温度差值△β,其计算公式如下,

△β=(β-β0)×δb;

式中,β表示温度检测仪测得的实际温度值,β0表示过热保护值。

进一步地,当所述液压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挤压力传感器传递给所述中控模块的实际挤压力值为J,同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油管挤压变形所需要的力将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设定为J0;

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实际挤压力值J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J0进行比较:

若J≤J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需要发出警报;

若J>J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和预设时间段矩阵t0;

对于所述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设定△J0(△J1,△J2,△J3,△J4), 其中,△J1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一差值区间,△J2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二差值区间, △J3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三差值区间,△J4表示预设挤压力第四差值区间,所述各区数值范围不重叠;

对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矩阵t0,设定t0(t1,t2,t3),其中,t1表示第一时间段,t2表示第二时间段,t3表示第三时间段,0<t1<t2<t3;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所述中控模块计算挤压力差值△J并将其与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中的参数进行匹配:

若△J在△J1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立即发出警报;

若△J在△J2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一时间段t1后发出警报;

若△J在△J3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二时间段t2后发出警报;

若△J在△J4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三时间段t3后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所述中控模块结合外罩承受重量系数δa和温度差值系数δb计算挤压力差值△J,其计算公式如下:

△J=(J-J0)×(δa/δb);

式中,J表示实际挤压力值,J0表示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防护筒,其与所述吸风管连接,用以防止所述散热片吸收的热量扩散;

连接件,其分别与所述吸风管和所述固定管连接,用以将吸风管和固定管连接在一起;

基座,其分别与所述冷却扇和调节杆连接,用以支撑所述保护装置;

调节杆,其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夹块连接,用以固定不同位置的油管;

螺栓,其与所述夹块连接,通过旋紧螺栓使夹块两侧内表壁互相挤压油管,可对油管进行固定;

报警器,其与所述夹块连接,用以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发出警报以提醒人们查看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重量检测仪的测量值与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值进行比较以判定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刮板刮除所述外罩上表面的煤矸,通过将温度检测仪的测量值与过热保护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散热片吸收热量,通过将实际挤压力值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通过将承受重量差值△m与预设外罩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刮板的力道,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延长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实际温度值β与过热保护值β0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需要启动散热片吸收热量,从而能够精确把控散热情况,节省能源,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温度差值△β与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中的参数进行匹配以确定散热片吸收热量的功率,从而能够在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快速吸收液压系统设备上的热量,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将实际挤压力值J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J0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从而能够降低隐患,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挤压力差值△J与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 中的参数进行匹配以确定发出警报的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隐患,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防护筒能够有效防止散热片吸收的热量扩散,报警器能够及时提醒人们查看油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延长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的固定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的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的夹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吸风管;2、连接件;3、固定管;4、防护筒;5、冷却扇;6、基座;7、散热片;8、调节杆;9、夹块;10、螺栓;11、警报器;12、外罩;13、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保护装置,包括:

外罩12,其与刮板13连接,用以防止煤矸掉落到液压系统内部对液压系统产生损坏,外罩12上表面设置有重量检测仪,用以实时测量外罩12上表面承受的重量;在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中控模块根据外罩12的承受能力设定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重量检测仪的测量值与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值进行比较以判定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刮板13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刮板13,其与所述外罩12连接,设置在外罩12的侧面上端,用以刮除掉落在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固定管3,其与所述外罩12连接,用以保持外罩12内液压系统的温度,固定管3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仪,用以实时检测外罩12内的温度;在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液压系统的承受能力设定过热保护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测量值与过热保护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散热片7吸收热量;

散热片7,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管3内,用以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吸风管1,其与所述固定管3连接,用以运输所述散热片7吸收的热量;

冷却扇5,其与所述吸风管1连接,用以冷却所述吸风管1输出的热量;

夹块9,其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用以对液压系统的油管进行固定,夹块9 上面设置有挤压力传感器,用以将所述油管承受的挤压力转化为可用输出信号后传递至所述中控模块;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前,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油管挤压变形所需要的力设定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读取所述挤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以得到油管承受的实际挤压力值,中控模块将实际挤压力值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

中控模块,其与分别与所述保护装置中的各部件连接,用以在所述保护装置运行时依次将各所述部件的运行参数调节至对应值;

所述中控模块设有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和预设刮板13推力矩阵N0;对于所述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设定△m0(△m1, △m2,△m3),其中,△m1表示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第一差值,△m2表示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第二差值,△m3表示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第三差值,△m1 <△m2<△m3;对于所述预设刮板13推力矩阵N0,设定N0(N1,N2,N3,N4),其中,N1表示预设刮板13第一推力,N2表示预设刮板13第二推力,N3表示预设刮板13第三推力,N4表示预设刮板13第四推力,N1<N2<N3<N4;

当煤矸掉落在所述外罩12上表面时,所述重量检测仪测得的所述外罩12 的实际承受重量值为m,同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罩12的承受能力将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值设定为m0;

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外罩12的实际承受重量值m与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值为m0进行比较:

若m≤m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无需控制刮板13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若m>m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控制刮板13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控制刮板13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时,中控模块计算外罩12承受重量差值△m并将其与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 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m<△m1,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13以N1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12 上表面的煤矸;

若△m1≤△m<△m2,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13以N2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若△m2≤△m<△m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13以N3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

若△m≥△m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刮板13以N4的力道刮除所述外罩12 上表面的煤矸;

其中,所述外罩12承受重量差值△m的计算方式如下,

△m=(m-m0)×δa;

式中,δa表示外罩12承受重量系数,δa=(m/m0)×[(m+m0)/(m-m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重量检测仪的测量值与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值进行比较以判定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刮板13刮除所述外罩12上表面的煤矸,通过将温度检测仪的测量值与过热保护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中控模块是否需要控制散热片7吸收热量,通过将实际挤压力值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通过将承受重量差值△m与预设外罩12可承受重量差值矩阵△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刮板13的力道,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延长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温度检测仪将测得的实际温度值记为β,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液压系统的承受能力将过热保护值设定为β0;

当所述温度检测仪测得实际温度β且所述中控模块将过热保护值设定为β0 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实际温度值β与过热保护值β0进行比较:

若β≤β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7吸收热量;

若β>β0时,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7吸收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实际温度值β与过热保护值β0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需要启动散热片7吸收热量,从而能够精确把控散热情况,节省能源,提高散热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和预设散热片7 功率矩阵P0;对于所述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设定△β0(△β1,△β2,△β3),其中,△β1表示预设第一温度差值,△β2表示预设第二温度差值,△β3 表示预设第三温度差值,△β1<△β2<△β3;对于所述预设散热片7功率矩阵P0,设定PO(P1,P2,P3,P4),其中,P1表示预设散热片7第一功率,P2表示预设散热片7第二功率,P3表示预设散热片7第三功率,P4表示预设散热片7第四功率,P1<P2<P3<P4;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7吸收热量时,所述中控模块计算温度差值△β并将其与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β<△β1,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7以预设散热片7第一功率 P1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1≤△β<△β2,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7以预设散热片7 第二功率P2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2≤△β<△β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7以预设散热片7 第三功率P3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若△β≥△β3,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7以预设散热片7第四功率 P4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温度差值△β与预设温度差值矩阵△β0中的参数进行匹配以确定散热片7吸收热量的功率,从而能够在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快速吸收液压系统设备上的热量,散热效果好。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和预设散热功率调节系数矩阵e0;对于所述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设定M0(M1,M2,M3),其中,M1表示预设实际第一承重值,M2表示预设实际第二承重值,M3表示预设实际第三承重值,M1<M2<M3;对于所述预设散热功率调节系数矩阵e0,设定 e0(e1,e2,e3,e4),其中,e1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一调节系数,e2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二调节系数,e3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三调节系数,e4表示预设散热功率第四调节系数;

当煤矸掉落在所述外罩12上表面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外罩12的实际承受重量值m与预设实际承重值矩阵M0中的参数进行比较:

若m<M1,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1对预设散热片7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1≤m≤m2,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2对预设散热片7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2≤m≤m3,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3对预设散热片7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若m>m3,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4对预设散热片7第i功率Pi进行修正;

当所述中控模块选用ej修正Pi时,设定j=1,2,3,4,设定i=1,2,3, 4,中控模块计算修正的散热片7功率为为Pi’,设定Pi’=Pi×ej。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散热片7以预设散热片7第i功率Pi 吸收所述液压系统产生的热量时,设定i=1,2,3,4,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实际温度值β计算启动散热片7吸收热量的时间T,其计算公式如下:

T=β/Pi。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控制所述散热片7吸收热量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外罩12承受重量系数δa计算温度差值系数δb,其计算公式如下:

δb=0.5×δa×(β/β0);

计算完成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温度差值系数δb计算所述温度差值△β,其计算公式如下,

△β=(β-β0)×δb;

式中,β表示温度检测仪测得的实际温度值,β0表示过热保护值。

具体而言,当所述液压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挤压力传感器传递给所述中控模块的实际挤压力值为J,同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油管挤压变形所需要的力将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设定为J0;

当所述液压系统运行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实际挤压力值J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J0进行比较:

若J≤J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不需要发出警报;

若J>J0,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将实际挤压力值J与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J0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发出警报,从而能够降低隐患,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还设置有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和预设时间段矩阵t0;

对于所述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设定△J0(△J1,△J2,△J3,△J4), 其中,△J1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一差值区间,△J2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二差值区间, △J3表示预设挤压力第三差值区间,△J4表示预设挤压力第四差值区间,所述各区数值范围不重叠;

对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矩阵t0,设定t0(t1,t2,t3),其中,t1表示第一时间段,t2表示第二时间段,t3表示第三时间段,0<t1<t2<t3;

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所述中控模块计算挤压力差值△J并将其与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中的参数进行匹配:

若△J在△J1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立即发出警报;

若△J在△J2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一时间段t1后发出警报;

若△J在△J3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二时间段t2后发出警报;

若△J在△J4范围内,所述中控模块判定经过第三时间段t3后发出警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挤压力差值△J与预设挤压力差值区间矩阵△J0中的参数进行匹配以确定发出警报的时间,从而能够降低隐患,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所述中控模块结合外罩 12承受重量系数δa和温度差值系数δb计算挤压力差值△J,其计算公式如下:

△J=(J-J0)×(δa/δb);

式中,J表示实际挤压力值,J0表示预设可承受挤压力值。

具体而言,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防护筒4,其与所述吸风管1连接,用以防止所述散热片7吸收的热量扩散;

连接件2,其分别与所述吸风管1和所述固定管3连接,用以将吸风管1和固定管3连接在一起;

基座6,其分别与所述冷却扇5和调节杆8连接,用以支撑所述保护装置;

调节杆8,其分别与所述基座6和所述夹块9连接,用以固定不同位置的油管;

螺栓10,其与所述夹块9连接,通过旋紧螺栓10使夹块9两侧内表壁互相挤压油管,可对油管进行固定;

报警器,其与所述夹块9连接,用以在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需要发出警报时发出警报以提醒人们查看油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筒4能够有效防止散热片7吸收的热量扩散,报警器能够及时提醒人们查看油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冒落煤矸,砸坏或掩埋机组上的液压配件及管路,降低了安全隐患,延长了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确定煤层走向及煤层厚度的方法、数据传输设备及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