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

文档序号:1096446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 (Speed reducer for new energy light truck drive axle ) 是由 黄苏刚 饶剑文 唐思成 邹兵凤 姜致强 于 2020-06-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壳盖和壳体,壳盖和壳体上均设有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差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上带有差速器轴承孔,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内设有行星齿轮,十字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四个,半轴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四个行星齿轮套入十字轴上,再与两个半轴齿轮一起装入差速器右壳中,与差速器左壳合盖后通过差速器壳螺栓紧固,组装成差速器总成;差速器轴承孔与壳盖或壳体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的圆心连线从侧视角度形成“N”字型结构。结构布置紧凑、安装便捷。(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eed reducer for a new energy light truck drive axl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cover and a shell body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wherein the shell cover and the shell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ee-shaft bearing hole, a two-shaft bearing hole and a one-shaft bearing hole; the bearing hole of the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the shell cover or the circle center connecting line of the three-shaft bearing hole, the two-shaft bearing hole and the one-shaft bearing hole of the shell form an N-shaped structure from a side view angle. Compact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轻卡驱动桥关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采用紧凑型布置、安装便捷、具备高效的润滑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在保证新能源轻卡具备传统燃油汽车的性能基础上实现整车的节能减排、减重降本的市场需求。

背景技术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的稳步推广和应用,特别是传统燃油车的电动化进程异常迅速。在商用轻卡底盘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诸多细分车型,诸如城市物流车、环卫车、景区观光车等车型的电动化需求日益旺盛,目前业内普遍采用高速电机直接连接减速器的平行轴式电驱动桥以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这种平行轴式电驱动桥采用高于15以上的减速比以有效控制高速电机及减速器的产品外形尺寸。

公布号为CN202812153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 一种天车用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机盖,所述机体与机盖连接,所述机体内设有平行啮合的三级齿轮、空心轴和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在最上端与三级齿轮啮合,所述三级齿轮的第三级齿轮固定在所述空心轴上;所述输入轴一端设有润滑装置,所述机体的上端设有浇油口,所述机体下端设有回油口,所述润滑装置与浇油口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润滑装置与回油口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的一种天车用齿轮减速器,所述浇油口在机体内的一端为喷淋头,所述润滑装置内设有小型油泵,所述空心轴内孔为锥孔,所述机体外设有一吊耳,其吊耳为底脚。

上述齿轮减速器虽然为三级减速装置,但该减速装置不含差速器结构、且三对齿轮是采用一字排开的布置方式,是靠输入轴上安装的油泵和油管实现上下浇油对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上述齿轮减速器外形宽大,安装的油泵和油管给产品带来重量和成本的激增,产品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不符合新能源车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

公布号为CN208221550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减速器机壳,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相对设置,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相对的位置依次设置有输入部、传动部及输出部,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进油口及出油口,所述减速器机壳还包括:导油壁,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油壁的边缘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抵接,以形成导油腔,所述输入部、所述传动部及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导油腔内,所述进油口及所述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导油腔连通;

其中,所述导油壁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油壁的密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密度。

以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入部、传动部及输出部形成V形布置形式,减速器机壳虽然具备一定得润滑和差速功能,但是,该机构只适用于小速比的两对齿轮的减速装置,不适用于具有三对齿轮的大速比、高承扭的减速装置。归根结底就是目前没有具备大速比、高承扭、具备高效润滑和抗冲击性能的减速器,更未涉及整车低速前进或后退时的润滑路径和设计理念。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该减速器布置紧凑、安装便捷、具备高效的润滑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是传统驱动桥升级为电驱动桥的重要零件和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壳盖和壳体,壳盖和壳体上均设有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差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上带有差速器轴承孔,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内设有行星齿轮,十字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四个,半轴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四个行星齿轮套入十字轴上,再与两个半轴齿轮一起装入差速器右壳中,与差速器左壳合盖后通过差速器壳螺栓紧固,组装成差速器总成;

差速器轴承孔与壳盖或壳体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的圆心连线从侧视角度形成“N”字型结构;

一轴轴承孔内安装一轴轴承,二轴轴承孔内安装二轴轴承,三轴轴承孔内安装三轴轴承,差速器轴承孔内安装差速器轴承,一轴轴承上套设一级主动齿轮,二轴轴承上套设一级被动齿轮,一级被动齿轮连接二级主动齿轮,一级被动齿轮与一级主动齿轮啮合,三轴轴承上套设三级主动齿轮,三级主动齿轮连接二级被动齿轮,二级被动齿轮与二级主动齿轮啮合,三级主动齿轮啮合三级被动齿轮,三级被动齿轮动力输出端连接差速器总成。

进一步,所述壳盖和壳体分体设计并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

进一步,壳盖内的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呈三角形布置,一轴轴承孔与三轴轴承孔底部设置的加强筋给轴承提供了储油腔,一轴轴承孔正上方设置一带倾斜角的V形挡油板,V形挡油板底部设置一暗油槽,将齿轮高速飞溅的齿轮油收集并经由暗油槽导入并润滑一轴轴承。

进一步,三轴轴承孔侧上方设置一倾斜的暗油槽,暗油槽另一端位于壳盖与壳体安装面处,将低-高速情况下,壳体收集的齿轮油导入三轴轴承孔,润滑三轴轴承。

进一步,三轴轴承孔与一轴轴承孔之间倾斜向下设置了一条横断面为菱形的明油槽,该菱形明油槽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自然导入一轴轴承孔、同时也收集明油槽上方粘附的齿轮油并导入一轴轴承孔,补充低速下一轴轴承孔上方V形挡油板集油效果弱甚至无效的隐患。

进一步,壳体上也设有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在壳体内呈三角形布置,三轴轴承孔底部设置的加强筋给轴承提供了储油腔。

进一步,壳体内一轴轴承孔正上方设置一倾斜状的V形挡油板、V形挡油板底部设置一暗油槽;三轴轴承孔侧上方设置一带倾斜角的阶梯状L形挡油板、L形挡油板底部设置了一倾斜的暗油槽,以将低-高速下三级被动齿轮粘附或飞溅的齿轮油收集并导入进三轴轴承孔;

三轴轴承孔与一轴轴承孔之间倾斜向下设置了一条暗油槽,该暗油槽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自然导入一轴轴承孔,补充低速下一轴轴承孔上方V形挡油板集油效果弱甚至无效的隐患。

进一步,壳体靠近差速器总成上方区域设置了一带倾斜角且呈上下分布的“双V”状挡油板,“双V”状挡油板包括上挡油板和下挡油板,上挡油板底部设置有通孔、使得上挡油板收集的油可导入到下挡油板,“双V”状挡油板下底部侧向设置了一倾斜向下的暗油槽、暗油槽另一端位于壳体与壳盖的安装面处,将低-高速下该“双V”状挡油板收集的齿轮油经由壳盖暗油槽导入进壳盖的三轴轴承孔。

进一步,阶梯状L形挡油板以及“双V”状挡油板装配齿轮的状态下与相邻齿轮的间距设置为5mm,在各级齿轮低速反转时,借助齿轮的泵油作用将齿轮油“挤压”进各挡油板内,保证整车后退时减速箱内轴承的可靠润滑。

进一步,该减速器壳组装时:

S1、将一轴轴承、二轴轴承、三轴轴承的外圈压装入壳盖的对应轴承孔处,装配前每个轴承外圈端需添加预选好厚度的垫片;

S2、进一步依次将油封和一轴轴承、二轴轴承、三轴轴承、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压装入壳体的对应安装孔处,压装壳盖侧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前需添加预选好厚度的垫片;

S3、进一步将上述一对一轴轴承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一级主动齿轮上;将一级被动齿轮装配到二级主动齿轮上、将一对二轴轴承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二级主动齿轮上;将二级被动齿轮装配到三级主动齿轮上、将一对三轴轴承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三级主动齿轮上;

S4、进一步将上述压装好齿轮及轴承的组件依次放入压装好轴承外圈的壳体中;

S5、进一步将压装好轴承外圈的壳盖与上述壳体合盖,通过若干六角头螺栓连接紧固;

S6、四个行星齿轮套入十字轴上,再与两个半轴齿轮一起装入差速器右壳中,与差速器左壳合盖后差速器壳螺栓紧固,组装成差速器总成;

S7、进一步将三级被动齿轮通过六角头螺栓与差速器总成连接,再压入差速器轴承的内圈带滚子组件;

S8、进一步将上述装配好齿轮及轴承的差速器总成放入壳体中,盖紧轴承盖并以轴承盖螺栓紧固;至此完成减速器总成的装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减速器是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驱动桥的关键技术,其结构布置紧凑、安装便捷、具备高效的润滑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替代传统驱动桥的减速器并使之升级为高性能电驱动桥,满足整车的节能减排、减重降本的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与现有技术相比,公布号为CN202812153U的专利中,减速器三对齿轮呈“一”字形布置、齿轮和轴承是靠输入轴上额外安装的油泵和油管上下浇油实现润滑,产品不具备差速功能;CN208221550U的专利中,减速器两对齿轮呈“V”字形布置,所需润滑的齿轮和轴承更少,所用差速器抗冲击能力弱、不适用于新能源车频繁且快速加减速的使用工况。

本发明的减速器内三对齿轮呈“N”字形布置,其技术创造性体现在:1、各对齿轮间隔距离小而紧凑,满足产品15以上速比的需求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2、根据各轴承和齿轮的不同位置,在减速器壳体与壳盖上紧靠各齿轮设计的各“L”形、“V”形和“双V”形挡油板,设计的横断面为菱形的明油槽、暗油槽,保证了新能源车在低-高速前进或低速后退时的高效润滑;3、采用承扭能力强的十字轴式差速器,更加适应新能源车频繁且快速加减速下带来的冲击;4、轴承均采用高承载能力的圆锥滚子轴承并通过在壳盖侧选择添加合适厚度的垫片控制轴承的预紧,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使装配维修更为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轴向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壳盖的侧视图;

图4为壳盖在前进工况下的齿轮油流向示意图;

图5为壳盖在后退工况下的齿轮油流向示意图;

图6为壳体的侧视图;

图7为壳体在前进工况下的齿轮油流向示意图;

图8为壳体在后退工况下的齿轮油流向示意图;

图9为壳体与壳盖相连接端齿轮油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减速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壳盖1和壳体2,壳盖1和壳体2上均设有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差速器总成8,差速器总成8上带有差速器轴承孔,差速器总成8上设有差速器轴承9、轴承盖10、轴承盖螺栓11;

差速器总成8包括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2,差速器左壳13和差速器右壳12内设有行星齿轮16,十字轴15,半轴齿轮17,行星齿轮16的数量为四个,半轴齿轮17的数量为两个,四个行星齿轮16套入十字轴15上,再与两个半轴齿轮17一起装入差速器右壳12中,与差速器左壳13合盖后通过差速器壳螺栓14紧固,组装成差速器总成8。

差速器轴承孔与壳盖1上的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的圆心连线从侧视角度形成“N”字型结构;差速器轴承孔与壳体2上的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的圆心连线从侧视角度形成“N”字型结构;

“N”字形结构是相对于CN202812153U专利中所述的三对齿轮呈“一”字形布置结构、是相对于CN208221550U专利中所述的两对齿轮呈“V”字形布置结构而言;相对上述“一”字形结构和“V”字形结构,“N”字形结构布置更为紧凑、轴承的润滑条件更为恶劣,特别是兼顾了整车低速前进或后退时的润滑路径设计。

一轴轴承孔内安装一轴轴承4,二轴轴承孔内安装二轴轴承6,三轴轴承孔内安装三轴轴承7,差速器轴承孔内安装差速器轴承9,一轴轴承4上套设一级主动齿轮01,二轴轴承6上套设一级被动齿轮02,一级被动齿轮02连接二级主动齿轮03,一级被动齿轮02与一级主动齿轮01啮合,三轴轴承7上套设三级主动齿轮05,三级主动齿轮05连接二级被动齿轮04,二级被动齿轮04与二级主动齿轮03啮合,三级主动齿轮05啮合三级被动齿轮06,三级被动齿轮06动力输出端连接差速器总成8。

本发明采用三对齿轮呈“N”字形布置、各齿轮间隔距离小而紧凑,满足产品15以上大速比的需求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采用承扭能力强的十字轴式差速器,更加适应新能源车频繁且快速加减速下带来的冲击;各个轴承均采用高承载能力的圆锥滚子轴承并通过在壳盖侧选择添加合适厚度的垫片07控制轴承的预紧,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使装配维修更为简单便捷。注:现有技术中还未发现在新能源减速器上应用十字轴式差速器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装配方式。

进一步,壳盖1和壳体2分体设计并通过六角头螺栓3连接。

该减速器壳组装时,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轴轴承4、二轴轴承6、三轴轴承7的外圈装入壳盖1的对应轴承孔处,装配前每个轴承外圈端需添加预选好厚度的垫片07;

2、进一步依次将油封5、一轴轴承4、二轴轴承6、三轴轴承7、差速器轴承9的外圈压入壳体2的对应安装孔处,特别是压装壳盖侧差速器轴承9的外圈前需添加预选好厚度的垫片07;

3、进一步将上述一对一轴轴承4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一级主动齿轮01上;将一级被动齿轮02装配到二级主动齿轮03上、将一对二轴轴承6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二级主动齿轮03上;将二级被动齿轮04压装到三级主动齿轮05上、将一对三轴轴承7的内圈带滚子组件压装在三级主动齿轮05上;

4、进一步将上述压装好齿轮及轴承的组件依次放入压装好轴承外圈的壳体2中;

5、进一步将压装好轴承外圈的壳盖1与上述壳体2合盖,通过若干六角头螺栓3连接紧固;

6、进一步将4个行星齿轮16套入十字轴15上,再与2个半轴齿轮17一起装入差速器右壳12中,再用差速器左壳13合盖,以若干差速器壳螺栓14紧固,组装成差速器总成8;

7、进一步将三级被动齿轮06通过六角头螺栓3与差速器总成8连接,再压入差速器轴承9的内圈带滚子组件;

8、进一步将上述装配好齿轮及轴承的差速器总成8放入壳体2中,盖紧轴承盖10并以轴承盖螺栓11紧固;至此完成减速器总成的装配。

进一步,壳盖1内的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一轴轴承孔与三轴轴承孔底部设置的加强筋给轴承提供了储油腔,因二轴轴承孔位于最下端、部分区域被齿轮油覆盖而无需设置储油腔或其他油槽;

一轴轴承孔正上方设置一带倾斜角的V形挡油板001(装配齿轮的状态下与齿轮间距约5mm)、V形挡油板001底部设置一暗油槽002,凭借V形挡油板001可以将齿轮高速飞溅的齿轮油收集并经由暗油槽002导入一轴轴承4,保证壳盖1侧的一轴轴承4高速下的有效润滑;

三轴轴承孔侧上方设置了一倾斜的暗油槽003,暗油槽003另一端位于壳盖1与壳体2安装面处(当与壳体合盖时可连通壳体上对应位置的暗油槽),以将低-高速下壳体收集的齿轮油导入进三轴轴承孔; 三轴轴承孔与一轴轴承孔之间倾斜向下设置了一条横断面为菱形的明油槽004,该菱形明油槽004可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自然导入一轴轴承孔、同时也可收集明油槽004上方粘附的齿轮油液导入一轴轴承孔,可有效补充低速下一轴轴承孔上方V形挡油板集油效果弱甚至无效的隐患。

另外,壳体2上也设有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以及一轴轴承孔在壳体2内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三轴轴承孔底部设置的加强筋给轴承提供了储油腔,一轴轴承孔为输入轴孔、二轴轴承孔部分可被齿轮油覆盖而未设置储油腔; 一轴轴承孔正上方设置一倾斜状的V形挡油板101、V形挡油板101底部设置一暗油槽102,凭借V形挡油板101可以将齿轮高速飞溅的齿轮油收集并经由暗油槽102导入一轴轴承4,保证壳体2侧的一轴轴承4高速下的有效润滑;三轴轴承孔侧上方设置一带倾斜角的阶梯状L形挡油板103、L形挡油板103底部设置了一倾斜的暗油槽104,以将低-高速下三级被动齿轮06粘附或飞溅的齿轮油收集并导入进三轴轴承孔; 三轴轴承孔与一轴轴承孔之间倾斜向下设置了一条暗油槽105,该暗油槽105可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自然导入一轴轴承孔,可有效补充低速下一轴轴承孔上方V形挡油板集油效果弱甚至无效的隐患。 壳体2另一侧需通过六角头螺栓3与壳盖1合盖,该侧靠近差速器总成8上方区域设置了一带倾斜角且呈上下分布的“双V”状挡油板106。“双V”状挡油板106上底部设置了一通孔、使得上挡油板收集的油可导入到下挡油板,“双V”状挡油板下底部侧向设置了一倾斜向下的暗油槽107、暗油槽107另一端位于壳体2与壳盖1的安装面处(当与壳盖合盖时可连通壳盖上对应位置的暗油槽),以将低-高速下该“双V”状挡油板收集的齿轮油经由壳盖暗油槽导入进壳盖的三轴轴承孔。将上述阶梯状L形挡油板103以及“双V”状挡油板106装配齿轮的状态下与相邻齿轮的间距设置为5mm左右,这样在各级齿轮低速反转时,仍可借助齿轮的泵油作用将齿轮油“挤压”进各挡油板内,保证整车后退时减速箱内齿轮和轴承的可靠润滑。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并未提及挡油板的差异化形状设计、未提及各挡油板应设计合理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与相近齿轮合理的间距、更未提及在各挡油板底部设置的暗油槽;现有技术也未提出过横断面呈菱形的明油槽以收集壳体粘附的齿轮油进行辅助润滑的技术应用。这些都是本发明创造性的一部分。

如图3,图4,图5所示,静置时齿轮油液面位于最下端的二轴轴承孔1/3处,二轴轴承6可正常润滑;当整车中、高速运行时,凭借齿轮的飞溅作用和各挡油板、油槽的导油功能可保证各齿轮及轴承的有效润滑;

当整车低速前进时,凭借三轴轴承孔侧上方设置的暗油槽003,可将低速下经由壳体2挡油板106及暗油槽107收集的齿轮油导入并润滑三轴轴承7,再经由菱形明油槽004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导入润滑一轴轴承4;同时明油槽上方粘附的齿轮油液可自然流入一轴轴承孔,可有效补充低速下一轴轴承4上方挡油板001和暗油槽002集油效果弱甚至无效的隐患。

当整车低速后退时,壳体2的挡油板106及暗油槽107仍可收集三级被动齿轮06上粘附的齿轮油导入并润滑三轴轴承7,再经由菱形明油槽004导入润滑一轴轴承4;同时,一轴轴承4正上方的挡油板001及暗油槽002可收集二级被动齿轮04反转飞溅的齿轮油导入润滑一轴轴承4;保证了低速后退时各轴承的有效润滑;

如图6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壳体侧视图及前进、后退工况下的齿轮油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与壳盖相连接端齿轮油流向示意图;进一步对该实施例加以说明:

静置时齿轮油液面位于最下端的二轴轴承孔1/3处,二轴轴承6可正常润滑;当整车中、高速运行时,凭借齿轮的飞溅作用和各挡油板、油槽的导油功能可保证各齿轮及轴承的有效润滑;

当整车低速前进时,三级被动齿轮06上粘附的齿轮油将被挤入三轴轴承孔侧上方的挡油板103和暗油槽104润滑三轴轴承7,再经由三轴轴承孔与二轴轴承孔之间设置的暗油槽105将三轴轴承孔处的齿轮油导入润滑一轴轴承4;

当整车低速后退时,三级被动齿轮06上粘附的齿轮油仍可被反向泵入三轴轴承孔侧上方的挡油板103经由暗油槽104导入并润滑三轴轴承7,再经由暗油槽105润滑一轴轴承4;同时,一轴轴承4正上方的挡油板101及暗油槽102可收集三级主动齿轮05反转飞溅的齿轮油导入润滑一轴轴承4;保证了低速后退时各轴承的有效润滑;

无论整车低速、高速前进或者低速后退,因壳体2的挡油板106与三级被动齿轮06、二级被动齿轮04及差速器总成8距离很近,因此三级被动齿轮06、二级被动齿轮04和差速器总成8上粘附的齿轮油可在其自身旋转动力的作用下被泵入挡油板106,源源不断的齿轮油将经由暗油槽107和壳盖1上的暗油槽003流入壳盖1,对壳盖1处装配的各轴承和齿轮进行高效润滑。

本发明差速器轴承孔与壳盖或壳体三轴轴承孔、二轴轴承孔、一轴轴承孔的圆心连线从侧视角度形成“N”字型结构紧凑型布置,满足产品15以上速比的需求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实现整车的节能减排和减重降本;采用承扭能力强的十字轴式差速器,更加适应新能源车频繁且快速加减速下带来的冲击;轴承均采用高承载能力的圆锥滚子轴承并通过在壳盖侧选择添加合适厚度的垫片控制轴承的预紧,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使装配维修更为简单便捷。减速器壳体与壳盖上巧妙设计的各挡油板和油槽以及和各齿轮的紧凑布置,保证了新能源车在低-高速前进或低速后退时的高效润滑。本发明可以替代传统驱动桥的减速器并使传统驱动桥升级为高性能电驱动桥

本发明的减速器是新能源轻卡驱动桥用驱动桥的关键技术,其结构布置紧凑、安装便捷、具备高效的润滑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替代传统驱动桥的减速器并使之升级为高性能电驱动桥,满足整车的节能减排、减重降本的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便于注油的高强度牢固型梯形螺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