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文档序号:178884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air duct heater ) 是由 陈亮 于 2021-08-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端部折弯槽及相间排列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端部折弯槽与左折弯槽组件之间、左折弯槽组件与右折弯槽组件之间通过动力切换组件连接;端部折弯槽包括依次相连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端、右折弯段,右折弯段设有折弯电机,折弯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右折弯段,且设有主动带轮;左折弯端、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均设有折弯槽相背设置的折弯槽。本发明能够实现加热管的连续折弯,提升了加热管加热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的折弯槽通过可轴向滑动的滑动支撑套与散热片直接接触,滑动支撑套能够跟随散热片滑动,并且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损伤散热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device and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an air duct heater, wherein the production devic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bending machine comprises end bending grooves, and a lef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and a righ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which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and are arranged oppositely, wherein the end bending groov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through power switching components, and the lef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through power switching components; the end bending groove comprises a left bending end and a right bending section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and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the right bend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bending motor, and the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bending motor penetrates through the right bending section and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belt wheel; the left bending end, the lef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and the right bending groove component are all provided with bending grooves which are arranged back to back.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continuous bending of the heating pipe and improve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heating of the heating pipe. The bending groove 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radiating fin through the sliding support sleeve capable of axially sliding, the sliding support sleeve can slide along with the radiating fin, and the sliding support sleeve has certain elasticity, so that the radiating fin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damaged.)

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道加热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9223648178的专利公开一种风道加热器的加热元件结构,图1中该专利中的一种加热管,该加热管是通过一整根直的加热管1经过连续折弯而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手工治具折弯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效率低下,再者,该加热管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式散热片11,散热片11在折弯之前就需要固定在加热管1的外侧。由于散热片11的强度较低,因此在手工折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散热片11被压溃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道加热管折弯作业自动化程度低、折弯质量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包括端部折弯槽及相间排列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端部折弯槽与左折弯槽组件之间、左折弯槽组件与右折弯槽组件之间通过动力切换组件连接;

端部折弯槽包括依次相连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端、右折弯段,右折弯段设有折弯电机,折弯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右折弯段,且设有主动带轮;

左折弯端、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均设有相背设置的折弯槽;

动力切换组件包括带轮支架、带轮一及带轮二,带轮一、带轮二均通过可传递扭矩的中心轴安装于带轮支架,中心轴还连接设置于带轮一、带轮二之间的折弯轮,且中心轴可沿折弯轮、带轮支架轴向滑动;

左折弯槽组件与右折弯槽组件之间通过带轮支架连接,左折弯端与左折弯槽组件之间也通过带轮支架连接,带轮一设有同轴设置的齿圈,带轮支架设有锁死齿;

所有动力切换组件依次交替设置于折弯槽两侧,主动带轮连接相邻的带轮一,且相邻动力切换组件之间的带轮一、带轮二之间通过交替分布于折弯槽两侧的同步带连接;

当某一动力切换组件需要驱动与之相连的左折弯槽组件或右折弯槽组件时,该动力切换组件的齿圈啮合于锁死齿。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折弯槽内还设有可轴向滑动的滑动支撑套,滑动支撑套设有至少两个轴向设置的凸筋,折弯槽通过导向槽连接凸筋。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带轮支架设有气缸,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开口卡圈,中心轴的端部设有凸环,开口卡圈连接凸环。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立柱、横移支架,横移支架设有滑槽,立柱有多个,且分别连接于端部折弯槽、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的侧部,立柱的端部设有上挡环及滑块,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滑槽,且上挡环设置于滑槽的上沿;所有横移支架均通过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滑杆连接,且滑杆的两端连接底座,滑槽垂直于滑杆。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左折弯端、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均通过与带轮支架安装侧轮廓相匹配的定位槽连接带轮支架,带轮支架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固定孔。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相邻动力切换组件的气缸交替设置于折弯槽的两侧。

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分别安装有滑动支撑套的端部折弯槽、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的折弯槽调整至共线状态,并使端部折弯槽与左折弯槽组件之间动力切换组件处于结合状态,其他动力切换组件处于分离状态;

将带有散热片的加热管插入至折弯槽内,并将其轴向位置调整至预设状态;

折弯电机通过同步带依次带动动力切换组件的带轮旋转,当动力切换组件所在处的加热管被折弯预设角度B时,该处的动力切换组件从结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

当整根加热管被折弯完成之后,将端部折弯槽及另一端的左折弯槽组件向内挤压至端部折弯槽、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相贴合;

拆除带轮支架、同步带,将折弯之后的加热管与折弯槽分离。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工艺:滑动支撑套的长度大于相应的所安装的端部折弯槽、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且折弯作业之前,滑动支撑套的两端延伸出端部折弯槽、左折弯槽组件、右折弯槽组件。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工艺:当整根加热管被折弯完成之后,在折弯电机保持锁定的状态下,等待2-10分钟再拆除带轮支架、同步带。

优选,前述的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工艺:预设角度B是180度,且当动力切换组件所在处的加热管被折弯至度时,与上一折弯槽相背设置的折弯槽卡接待折弯的加热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加热管的连续折弯,提升了加热管加热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的折弯槽通过可轴向滑动的滑动支撑套与散热片直接接触,滑动支撑套能够跟随散热片滑动,并且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损伤散热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热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结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动力切换组件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架端部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未折弯状态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一;

图8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二;

图9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三;

图10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四;

图11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五;

图12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六;

图13是本发明折弯状态俯视图七(折弯完成);

附图标记的含义:1-加热管;11-散热片;2-端部折弯槽;3-动力切换组件;4-左折弯槽组件;5-右折弯槽组件;6-支撑架;7-滑动支撑套;8-定位槽;9-同步带;21-左折弯端;211-连接板;22-折弯轮;23-右折弯段;24-折弯电机;25-主动带轮;31-带轮支架;32-固定孔;34-气缸;35-锁死齿;36-带轮一;37-带轮二;38-中心轴;361-齿圈;381-凸环;341-开口卡圈;61-立柱;62-滑杆;63-横移支架;611-上挡环;612-滑块;631-滑槽;64-底座;71-弧形槽;72-凸筋;7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设备:包括端部折弯槽2及相间排列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端部折弯槽2与左折弯槽组件4之间、左折弯槽组件4与右折弯槽组件5之间通过动力切换组件3连接。

本实施所记载的折弯槽是指与散热片11外径相匹配的,在折弯时用于驱动加热管1及散热片11弯曲的定位槽,在未折弯状态下(图6),折弯槽的中心与本实施例的轴线重合。本实施例的轴线是指折弯槽的中心位置,与图6中加热管1的轴线重合。

端部折弯槽2包括依次相连且折弯槽相对设置的左折弯端21、右折弯段23,左折弯端21、右折弯段23之间可通过设置在折弯槽两侧的连接板211连接。

右折弯段23设有折弯电机24,折弯电机24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右折弯段23,且设有主动带轮25,左折弯端21、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均设有相背设置的折弯槽;也就是说左折弯端21、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均设有两组折弯槽,这两组折弯槽之间的折弯槽是相背设置的,所述相背设置是指折弯槽的开口朝向相反设置。

本实施例的动力切换组件3包括带轮支架31、带轮一36及带轮二37,带轮一36、带轮二37均通过可传递扭矩的中心轴38安装于带轮支架31,中心轴38还连接设置于带轮一36、带轮二37之间的折弯轮22,且中心轴38可沿折弯轮22、带轮支架31轴向滑动。

左折弯槽组件4与右折弯槽组件5之间通过带轮支架31连接,左折弯端21与左折弯槽组件4之间也通过带轮支架31连接,也就是说带轮支架31相当于折页(铰链),中心轴38相当于该折页(铰链)的轴心。其中,带轮一36设有同轴设置的齿圈361,带轮支架31设有锁死齿35。

所有动力切换组件3依次交替设置于折弯槽(折弯槽的中心位置与图6中加热管1的轴线重合)两侧,主动带轮25通过同步带9连接带轮一36,且相邻动力切换组件3之间的带轮一36、带轮二3)之间通过交替分布于折弯槽两侧的同步带9连接,也就是说相邻的动力切换组件3之间通过同步带9实现扭矩的传递,并且同步带9是相间分布于折弯槽的两侧。

当某一动力切换组件3需要驱动与之相连的左折弯槽组件4或右折弯槽组件5时,该动力切换组件3的齿圈361啮合于锁死齿35,通过齿圈361作用于锁死齿35实现折弯扭矩的传递。

折弯槽内还设有可轴向滑动的滑动支撑套7,滑动支撑套7设有至少两个轴向设置的凸筋72,折弯槽通过导向槽73连接凸筋72(图4),滑动支撑套7设有与散热片11外径相匹配的弧形槽71,整个滑动支撑套7最好采用柔性材质或尼龙材质,使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及弹性,再者,通过凸筋72与导向槽73之间的滑动使得滑动支撑套7可在一定范围内沿着折弯槽窜动。

本实施例通过安装于带轮支架31的气缸34实现动力切换组件3的结合(齿圈361啮合于锁死齿35)或分离(齿圈361与锁死齿35脱离),具体是:气缸34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开口卡圈341,中心轴38的端部设有凸环381,开口卡圈341连接凸环381。这样使得气缸34在驱动中心轴38轴向运动的同时而不影响其自身的旋转。其中,相邻动力切换组件3的气缸34交替设置于折弯槽的两侧。

当折弯完成之后需要将折弯完成的加热管1与本实施例脱离,因此本实施例需要实现快速拆装。在本实施例中,左折弯端21、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均通过与带轮支架(31)安装侧轮廓相匹配的定位槽8连接带轮支架31。也就是说:定位槽8设有与带轮支架31安装处轮廓相匹配的空腔,带轮支架31的安装侧放置在该空腔的内部,实现了带轮支架31与相应的左折弯端21或左折弯槽组件4或右折弯槽组件5的定位,折页只需要一颗螺钉即可将带轮支架31固定。带轮支架31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固定孔32,将螺钉通过固定孔32紧固在相应的左折弯端21、左折弯槽组件4或右折弯槽组件5,这样即可实现快速拆装。

由于在折弯过程中需要对本实施例进行支撑,并且还不能影响各个部件之间的运动,本实施例通过支撑架6实现该功能,支撑架6包括立柱61、横移支架63,横移支架63设有滑槽631,立柱61有多个,且分别连接于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的侧部,立柱61的端部设有上挡环611及滑块612,滑块612可滑动连接于滑槽631,且上挡环611设置于滑槽631的上沿;所有横移支架63均通过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滑杆62连接,且滑杆62的两端连接底座64,其中滑槽631垂直于滑杆62。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风道加热器生产工艺:现结合图6至图13进行说明,为了便于更清晰地表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在图6至图13中,隐藏了支撑架6,图6中的散热片11用直线代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安装有滑动支撑套7的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的折弯槽调整至共线状态(图6),并使端部折弯槽2与左折弯槽组件4之间动力切换组件3处于结合状态,其他动力切换组件3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在折弯过程中,由于加热管会相对于折弯槽轴向滑动,因此为了避免散热片11直接与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或右折弯槽组件5接触,在折弯作业之前滑动支撑套7的长度大于相应的所安装的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且折弯作业之前,滑动支撑套7的两端延伸出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

然后将带有散热片11的加热管1插入至折弯槽内,并将其轴向位置调整至预设状态,该预设状态与加热管1两端的预留长度相匹配。

然后,折弯电机24通过同步带9依次带动动力切换组件3的带轮旋转,当动力切换组件3所在处的加热管1被折弯预设角度B时,本实施例的预设角度B是180度。并且当动力切换组件3所在处的加热管1被折弯至180度时,与上一折弯槽相背设置的折弯槽卡接待折弯的加热管11。该处的动力切换组件3从结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上述折弯过程以图6至图8进行讲解:图6状态下,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之间的动力切换组件3处于结合状态,其余动力切换组件3处于分离状态,折弯电机24旋转,带动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之间角度变化,通过两者之间折弯轮22的作用实现折弯,当该处的折弯角度达到180度时(图7状态),该处的动力切换组件3在气缸34的作用下切换至分离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时,该处的带轮就无法提供折弯扭矩,仅仅是起到将扭矩传递至下一动力切换组件3的作用,图7视图中左面第二个动力切换组件3切换至结合状态,在折弯电机24的作用下,该处的加热管1被折弯至180(图8状态),然后依次进行折弯作业。由于锁死齿35的厚度较小,因此当带轮轴向移动时,不会影响同步带9的正常传递。

当整根加热管1被折弯完成之后,将端部折弯槽2及另一端的左折弯槽组件4向内挤压至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相贴合,保证折弯处的折弯效果,其挤压力可参阅图13中的箭头F。需要说明的是,当完成一次折弯之后,若加热管1的回弹角度过大,可以将对折之后的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或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之间增加锁紧装置,如图10中的加粗虚线C处,其具体结构和连接当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上述折弯过程中,支撑架9能够为端部折弯槽2、左折弯槽组件4、右折弯槽组件5提供支撑,并且立柱61下端在滑槽631内滑动,横移支架63沿着滑杆62滑动能够保证上述折弯作业的顺利进行。

最后拆除带轮支架31、同步带9,将折弯之后的加热管1与折弯槽分离,即可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当整根加热管1被折弯完成之后,在折弯电机24保持锁定的状态下,最好等待2-10分钟再拆除带轮支架31、同步带9。

现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加热管1的连续折弯,提升了加热管1加热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的折弯槽通过可轴向滑动的滑动支撑套7与散热片11直接接触,滑动支撑套7能够跟随散热片11滑动,并且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损伤散热片11。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机械零件用的自动收口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