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装置以及排气涡轮增压器

文档序号:1803819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喷嘴装置以及排气涡轮增压器 (Nozzle device and exhaust turbocharger ) 是由 坂本庆吾 加藤永护 樱井刚 佐久间茂吉 段本洋辅 秋山洋二 于 2019-03-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几个实施方式的喷嘴装置具备:环形的喷嘴板;环形的喷嘴装配部,所述喷嘴装配部在与所述喷嘴板的一面之间划定喷嘴流路;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所述喷嘴支承件连结所述喷嘴板及所述喷嘴装配部,并且至少铆接固定于所述喷嘴板;以及至少一个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叶片支承在所述喷嘴板与所述喷嘴装配部之间,所述喷嘴板具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的端部插入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从所述喷嘴板的所述一面朝向另一面延伸;扩径部,所述扩径部形成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另一面侧,且具有比所述直线部大的直径;以及退避加工部,所述退避加工部形成于与所述扩径部相连的所述直线部的一部分,具有比未形成所述退避加工部的所述直线部的其他部分大的直径。(A nozzle device of some embodiments comprises: an annular nozzle plate; an annular nozzle mounting portion that defines a nozzle flow path between the nozzle mounting portion and one surface of the nozzle plate; at least one nozzle support member that joins the nozzle plate and the nozzle mounting portion and is riveted to at least the nozzle plate; and at least one nozzle vane supported between the nozzle plate and the nozzle mounting portion, the nozzle plate having a through-hole into which an end of the at least one nozzle support is inserted, the through-hole including: a linear portion extending from the one surface of the nozzle plate toward the other surface; an enlarged diameter portion formed on the other surface side of the nozzle plate and having a diameter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inear portion; and a retreat processing portion formed in a part of the linear portion connected to the diameter-enlarged portion and having a diameter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part of the linear portion where the retreat processing portion is not formed.)

喷嘴装置以及排气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喷嘴装置以及具备该喷嘴装置的排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排气涡轮增压器利用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能量,对向该发动机供给的空气进行增压。以往,排气涡轮增压器例如在车辆用柴油发动机等中使用,存在具备可变喷嘴装置的可变容量型的涡轮增压器。废气通过形成在涡轮壳体内的涡旋流路,接着通过由可变喷嘴装置划定的喷嘴流路后,向涡轮转子供给。可变喷嘴装置的喷嘴装配部和喷嘴板由喷嘴支承件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支承,在喷嘴装配部与喷嘴板之间形成有喷嘴流路,在喷嘴流路设置有喷嘴叶片。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将喷嘴板形成为比喷嘴装配部厚,从而减小热变形量,由此,减小施加于喷嘴支承件的剪切力、弯曲力矩,防止喷嘴板、喷嘴支承件的损伤。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喷嘴支承件的端部铆接固定于在喷嘴板、喷嘴装配部形成的贯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6793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喷嘴支承件铆接固定于喷嘴板、喷嘴装配部的情况下,与通过铆接加工而变形后的铆接部相连的喷嘴支承件的一部分向形成在喷嘴板、喷嘴装配部形成的贯通孔的面侧变形,有时成为与该贯通孔形成面接触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喷嘴板、喷嘴装配部的振动载荷被该接触部承接,因此,有时在喷嘴板产生微动疲劳,以该接触部的端部为起点产生裂纹。若产生微动疲劳裂纹,则喷嘴支承件的疲劳极限大幅降低。

本公开的几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抑制在铆接固定于喷嘴板、喷嘴装配部的喷嘴支承件产生微动疲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一实施方式的喷嘴装置具备:

环形的喷嘴板;

环形的喷嘴装配部,所述喷嘴装配部在与所述喷嘴板的一面之间划定喷嘴流路;

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所述喷嘴支承件连结所述喷嘴板及所述喷嘴装配部,并且至少铆接固定于所述喷嘴板;以及

至少一个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叶片支承在所述喷嘴板与所述喷嘴装配部之间,

所述喷嘴板具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的端部插入的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包括:

直线部,所述直线部从所述喷嘴板的所述一面朝向另一面延伸;

扩径部,所述扩径部形成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另一面侧,且具有比所述直线部大的直径;以及

退避加工部,所述退避加工部形成于与所述扩径部相连的所述直线部的一部分,具有比未形成所述退避加工部的所述直线部的其他部分大的直径。

在上述(1)的结构中,喷嘴支承件的端部被插入到喷嘴板的贯通孔中,喷嘴支承件的端部通过铆接加工而变形并与形成上述扩径部的面抵接,喷嘴板与喷嘴支承件连结。根据上述(1)的结构,由于贯通孔在与上述扩径部相连的直线部的一部分形成有退避加工部,因此,即便在铆接加工时与同形成扩径部的面抵接的铆接部相连的喷嘴支承件的一部分(以下,如后所述,也称为“非铆接部”)向形成贯通孔的面侧变形,非铆接部也不与贯通孔形成面接触。因此,由于不存在成为产生微动疲劳的起点的接触部,所以能够抑制微动疲劳的产生。

(2)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的结构中,

所述喷嘴板的径向内侧的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与形成所述退避加工部的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喷嘴板的径向外侧的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与形成所述退避加工部的面之间的距离大。

根据上述(2)的结构,由于喷嘴板的径向内侧的贯通孔的中心与形成退避加工部的面之间的距离比喷嘴板的径向外侧的贯通孔的中心与形成退避加工部的面之间的距离大,因此,即便喷嘴板在高温环境下热延伸而使直径扩大,非铆接部也不与形成退避加工部的面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在喷嘴支承件产生微动疲劳。

(3)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的结构中,

所述退避加工部的中心位于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向所述喷嘴板的径向内侧偏移的位置。

根据上述(3)的结构,在退避加工部的中心位于向所述喷嘴板的径向内侧偏移的位置的情况下,上述退避加工部的形成能够利用旋转中心相对于贯通孔的中心向喷嘴板的径向内侧偏移的切削刃容易地进行切削。

(4)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3)中的任一个结构中,

在所述喷嘴支承件的外径为A1,所述退避加工部的内径为A2时,所述内径A2为1.1×A1以上且1.5×A1以下。

根据上述(4)的结构,通过设为A2/A1=1.1~1.5,能够在不过度地扩大形成退避加工部的情况下避免非铆接部与形成贯通孔的面接触。

(5)一实施方式的喷嘴装置具备:

环形的喷嘴板;

环形的喷嘴装配部,所述喷嘴装配部在与所述喷嘴板的一面之间划定喷嘴流路;

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所述喷嘴支承件连结所述喷嘴板及所述喷嘴装配部,并且至少铆接固定于所述喷嘴板;以及

至少一个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叶片支承在所述喷嘴板与所述喷嘴装配部之间,

所述喷嘴板具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的端部插入的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包括:

直线部,所述直线部从所述喷嘴板的所述一面朝向另一面延伸;以及

扩径部,所述扩径部形成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另一面侧,且具有比所述直线部大的直径,

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包括:

铆接部,所述铆接部与形成所述扩径部的面抵接;以及

非铆接部,所述非铆接部在与形成与所述扩径部相连的所述直线部的一部分的面之间具有间隙地设置。

根据上述(5)的结构,喷嘴支承件的上述非铆接部在铆接加工后也与形成与贯通孔的扩径部相连的直线部的一部分的面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不存在成为产生微动疲劳的起点的接触部。因此,能够抑制微动疲劳的产生。

(6)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5)中的任一个结构中,

形成所述扩径部的面形成为锥状。

根据上述(6)的结构,由于形成扩径部的面形成为锥状,因此,在铆接加工时能够使铆接部沿着扩径部的锥面扩径。由此,能够降低为了形成铆接部而附加于喷嘴支承件的端部的所需载荷,因此,能够抑制非铆接部向贯通孔形成面侧变形。

(7)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6)中的任一个结构中,

所述喷嘴装配部固定于轴承壳体,

所述喷嘴板经由所述喷嘴支承件由所述喷嘴装配部支承。

根据上述(1)的结构,能够抑制在铆接固定于喷嘴板或喷嘴装配部的喷嘴支承件因从喷嘴板或喷嘴装配部受到的振动载荷而产生微动疲劳。

(8)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7)中的任一个结构中,

所述喷嘴板的热膨胀系数比所述喷嘴支承件的热膨胀系数大。

根据上述(8)的结构,由于喷嘴板的热膨胀系数比喷嘴支承件的热膨胀系数大,因此,在喷嘴板以及喷嘴支承件在高温环境下升温时,能够抑制在喷嘴板与喷嘴支承件之间产生松动。

(9)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涡轮增压器具备具有上述(1)~(8)中的任一结构的喷嘴装置。

根据上述(9)的结构,能够抑制设置于上述喷嘴装置的喷嘴支承件产生微动疲劳。

发明的效果

根据几个实施方式,能够抑制以与设置于喷嘴装置的喷嘴支承件的铆接部相连的非铆接部为起点的微动疲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B-B线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铆接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喷嘴板的铆接加工前的连结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铆接部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可变喷嘴装置中的喷嘴支承件的铆接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或附图所示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其主旨并非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只不过是说明例。

例如,“在某一个方向上”、“沿着某一个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者“同轴”等表示相对或者绝对的配置的表述,不仅严格地表示上述那样的配置,而且也表示以公差或能得到相同功能这种程度的角度或距离相对位移的状态。

另外,例如,四边形或圆筒形状等表示形状的表述,不仅表示在几何学方面严格意义上的四边形或圆筒形状等形状,而且也表示在能得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括凹凸部或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配备”、“备有”、“具备”、“包括”或者“具有”一个结构部件这种表述并非是排除其他结构部件的存在的排他性的表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40具备:在内部收纳涡轮转子42的涡轮壳体44;在内部收纳将涡轮转子42的旋转轴42a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46的轴承壳体48;以及安装于将这些壳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的内部的可变喷嘴装置10。作为涡轮壳体44与轴承壳体48的连结构件,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将后述的喷嘴装配部14的外周缘部在图1中从左右方向夹入的状态下,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相互紧固。由喷嘴装配部14和形成于轴承壳体48的环形的槽部形成内部空间Si。

并且,在隔着轴承壳体48与涡轮壳体44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具备压缩机壳体(未图示)。该压缩机壳体与轴承壳体48连结,在其内部收容有压缩机转子(未图示)。该压缩机转子与涡轮转子42的旋转轴42a连结,与旋转轴42a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对向发动机供给的空气进行增压。另外,在涡轮壳体44的内部形成有废气流路F,在涡轮壳体44内的外周侧形成有与排气歧管(未图示)连通且供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流动的涡旋流路F(F1)。

可变喷嘴装置10以其轴线10a相对于涡轮转子42的轴线成为同一直线状的方式配置,相对于涡轮转子42配置在与涡轮转子42的轴线(与图1的轴线10a同一直线上的线)垂直的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外侧。而且,可变喷嘴装置10在涡旋流路F(F1)与涡轮转子42之间形成有供废气流动的喷嘴流路F(F2)。图1中的箭头f表示废气的流动。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通过涡旋流路F(F1),然后通过由可变喷嘴装置10划定的喷嘴流路F(F2)后,向涡轮转子42供给。之后,废气从排气出口50向涡轮壳体44的外部排出。

如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喷嘴装置10具备环形的喷嘴板12和在与喷嘴板12的一面12a之间划定喷嘴流路F(F2)的环形的喷嘴装配部14。喷嘴板12与喷嘴装配部14通过喷嘴支承件16连结。喷嘴支承件16至少铆接固定于喷嘴板12,且至少一个喷嘴叶片18配置在喷嘴板12与喷嘴装配部14之间。

如图5所示,喷嘴板12具有供至少一个喷嘴支承件16的端部(在图5中相当于喷嘴板连结部16a)插入的贯通孔13,贯通孔13具有:从喷嘴板12的一面12a(喷嘴装配部14侧的面)朝向另一面12b延伸的直线部13a;在喷嘴板12的另一面12b侧形成的、具有比直线部13a大的直径的扩径部13b;以及在与扩径部13b相连的直线部13a的一部分形成的退避加工部13c。退避加工部13c具有比没有形成退避加工部13c的直线部13a的其他部分大的直径。因此,在喷嘴板12形成有直线部形成面13as、扩径部形成面13bs以及退避加工部形成面13cs。图5中,13cs'表示没有形成退避加工部13c时的贯通孔形成面。

喷嘴板连结部16a被插入到贯通孔13中,喷嘴板连结部16a的端部从贯通孔13的面12b侧的开口突出,在该突出部承接铆接载荷G而进行铆接加工。通过铆接加工,喷嘴板连结部16a的端部变形至与扩径部形成面13bs接触而形成铆接部16f。贯通孔13在与扩径部13b相连的直线部13a的一部分形成有退避加工部13c,因此,即便在铆接加工时与铆接部16f相连的喷嘴板连结部16a的一部分(非铆接部16g)向贯通孔13的退避加工部形成面13cs侧变形,也不与退避加工部形成面13cs接触。因此,由于不存在成为产生微动疲劳的起点的接触部,所以能够抑制在喷嘴支承件16产生微动疲劳。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铆接部16f的一部分呈从喷嘴板12的面12b突出的形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铆接部16f形成与面12b连续的平滑面。

图8表示在以往的可变喷嘴装置中,喷嘴支承件100铆接固定于喷嘴板104的情况。形成于喷嘴板104的贯通孔106包括直线部106a和形成于开口部的扩径部106b。在喷嘴板104形成有直线部形成面106as以及扩径部形成面106bs。喷嘴板连结部102被插入到贯通孔106中,在喷嘴板连结部102的前端部承接铆接载荷G而进行铆接加工。通过铆接加工形成铆接部102a,铆接部102a变形(扩径)而成为与扩径部106b接触的状态。在贯通孔106,并未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形成退避加工部13c,因此,存在通过铆接加工而与铆接部102a相连的喷嘴板连结部102的一部分(非铆接部102b)变形而与直线部形成面106as的一部分接触的情况。若非铆接部102b与直线部形成面106as的一部分接触,振动载荷L从喷嘴板104施加于非铆接部102b,有可能以非铆接部102b的端部为起点而产生微动疲劳裂纹c。若产生微动疲劳裂纹c,则疲劳极限大幅降低。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喷嘴支承件16基本上具有圆筒形,喷嘴板连结部16a以及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形成为最小直径。面向喷嘴流路F(F2)的轴向中央部16c形成为直径比喷嘴板连结部16a以及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的直径大。喷嘴板12以及喷嘴装配部14卡定于在轴向中央部16c与喷嘴板连结部16a以及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之间形成的台阶,喷嘴板12以及喷嘴装配部14被定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中央部16c的轴向两侧部形成有直径大于中央部16c的凸缘部16d以及16e,喷嘴板12以及喷嘴装配部14卡定于凸缘部16d以及16e而被定位。

上述实施方式是将喷嘴支承件16铆接固定于喷嘴板12的例子,但也可以如图3所示,将喷嘴支承件16铆接固定于喷嘴装配部14。在该情况下,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被插入到形成于喷嘴装配部14的贯通孔14b中,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的前端部被铆接加工而形成铆接部16h。铆接部16h成为与形成于贯通孔14b的出口开口的扩径部形成面接触的状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喷嘴板12形成为环形且大致板状。更详细地说,具有:环形且板状的主体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的内周缘部以沿着涡轮转子42的外周形状的方式向与喷嘴装配部14相反的一侧(图1中右侧)延伸的延伸部12c。延伸部12c与该主体部分一体地形成。另外,在该主体部分,用于卡定喷嘴板连结部16a的贯通孔13与喷嘴支承件16的数量相应地形成。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喷嘴板12的周向上以90°间隔形成有4个贯通孔13。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喷嘴装配部14形成为环形且大致板状,在内周侧部分支承喷嘴叶片18,在外周侧部分连结有喷嘴支承件16。即,在内周侧部分,用于将喷嘴叶片18的喷嘴轴18a支承为能够转动的圆柱状的贯通孔14a与喷嘴叶片18的数量相应地形成,在外周侧部分,用于卡定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的贯通孔14b与喷嘴支承件16的数量相应地形成。该贯通孔14b配置在与喷嘴板12的贯通孔13对应的周向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变喷嘴装置10具备喷嘴叶片可变部20。喷嘴叶片可变部20具备至少一个杆板22和驱动环24,配置于内部空间Si。杆板22设置有与喷嘴叶片18相同的数量,在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圆周上相互隔开间隔分离地配置。另外,杆板22的一端与向内部空间Si内突出的喷嘴轴18a的突出部连结,另一端与驱动环24连结。驱动环24形成为环形且板状,其内周面以与形成在喷嘴装配部14的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之间的台阶面相向的方式配置。另外,驱动环24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喷嘴装配部14旋转。

因此,喷嘴叶片可变部20通过使驱动环24旋转规定角度,从而杆板22连动地动作,能够使喷嘴叶片18的叶片角变化。并且,可变喷嘴装置10通过使喷嘴叶片18的叶片角变化,能够使向涡轮转子42供给的废气的流路面积扩大缩小,伴随于此,能够调整向涡轮转子42供给的废气的流速、向涡轮转子42的供给量,从而调整向发动机供给的空气的增压压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扩径部形成面13bs形成相对于喷嘴板连结部16a的轴向倾斜的锥面。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扩径部形成面13bs也可以形成具有相对于喷嘴板连结部16a的轴向成直角以及平行的面的方形截面。或者,扩径部形成面13bs也可以形成圆形、椭圆形等其他截面形状。

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使具有图5所示的锥面的扩径部形成面13bs的倒角部d(铆接部16f与扩径部形成面13bs的接触部)的接触面积扩大。由此,能够增加倒角部d相对于从喷嘴板12施加于喷嘴板连结部16a的振动载荷L的强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退避加工部13c形成为,对于贯通孔13的中心O1与形成退避加工部13c的面之间的距离L1以及L2而言,径向内侧距离L2比喷嘴板12的径向外侧距离L1大(L1<L2)。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便在高温环境下喷嘴支承件16进行热延伸而直径扩大的情况下,非铆接部16g也不与贯通孔13的直线部形成面13as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在喷嘴支承件16产生微动疲劳。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退避加工部13c形成为,退避加工部13c的中心O2位于相对于贯通孔13的中心O1向喷嘴板12的径向内侧偏移的位置。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加工退避加工部13c的情况下,通过将切削刃的中心轴定位在从贯通孔13的中心O1偏移至中心O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加工退避加工部13c。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退避加工部13c的内径A2相对于喷嘴板连结部16a的外径A1为A2=1.1×A1~1.5×A1的关系。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设为A2/A1=1.1~1.5,能够在不过度地扩大形成退避加工部13c的情况下抑制非铆接部16g与直线部形成面13as的一部分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在喷嘴支承件16产生微动疲劳。

在一实施方式中,以使退避加工部13c的内径A2比扩径部13b的最大直径小的方式形成退避加工部13c。由此,在从面12b侧切削加工退避加工部13c的情况下,退避加工部13c的加工变得容易。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7所示,喷嘴支承件16的喷嘴板连结部16a构成为包括:与扩径部形成面13bs抵接的铆接部16f;以及在与相连于扩径部形成面13bs的直线部形成面13as之间具有间隙s地设置的非铆接部16g。根据该实施方式,在非铆接部16g与面对非铆接部16g的直线部形成面13as的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s,不存在成为产生微动疲劳的起点的接触部,因此,能够抑制在喷嘴板连结部16a产生的微动疲劳。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7所示,扩径部形成面13bs形成为锥状。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扩径部形成面13bs形成为锥状,因此,能够使在铆接加工时形成于喷嘴板连结部16a的铆接部16f沿着扩径部形成面13bs的锥面扩径。由此,能够降低在铆接加工时附加于喷嘴支承件16的铆接加工所需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非铆接部16g向退避加工部形成面13cs侧变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喷嘴板12的材料选择具有比构成喷嘴支承件16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由此,在可变喷嘴装置10处于高温环境下而升温时,能够抑制在喷嘴板12与喷嘴支承件16之间产生的松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将喷嘴装配部14与喷嘴支承件16铆接固定时,构成喷嘴装配部14的材料选择具有比构成喷嘴支承件16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由此,在可变喷嘴装置10处于高温环境下而升温时,能够抑制在喷嘴装配部14与喷嘴支承件16之间产生的松动。

排气涡轮增压器40具备上述几个实施方式的可变喷嘴装置10,因此,能够抑制在将喷嘴板连结部16a或喷嘴装配部连结部16b铆接固定于喷嘴板12或喷嘴装配部14的铆接部产生的微动疲劳。由此,能够抑制喷嘴支承件16的微动疲劳裂纹,防止疲劳破坏。

上述实施方式应用于能够改变喷嘴叶片18的叶片角的可变喷嘴装置10、以及具备可变喷嘴装置10的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40,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能够应用于喷嘴叶片18的叶片角被固定的固定喷嘴装置、以及具备该固定喷嘴装置的固定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工业实用性

根据几个实施方式,在喷嘴装置中,能够抑制在铆接固定于喷嘴板、喷嘴装配部的喷嘴支承件产生微动疲劳。

附图标记说明

10可变喷嘴装置

10a轴线

12、104喷嘴板

12c延伸部

13、106贯通孔

13a、106a直线部

13b、106b扩径部

13c退避加工部

13as、106as直线部形成面

13bs、106bs扩径部形成面

13cs退避加工形成面

14喷嘴装配部

14a、14b贯通孔

16、100喷嘴支承件

16a、102喷嘴板连结部

16f、16h、102a铆接部

16b喷嘴装配部连结部

16c轴向中央部

16d、16e凸缘部

16g、102b非铆接部

18喷嘴叶片

18a喷嘴轴

20喷嘴叶片可变部

22杆板

24驱动环

40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42涡轮转子

42a旋转轴

44涡轮壳体

46轴承

48轴承壳体

50排气出口

F废气流路

F(F1)涡旋流路

F(F2)喷嘴流路

G铆接载荷

L振动载荷

O1、O2中心

Si内部空间

d倒角部

f废气的流动

s间隙。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逆变器一体式气体供给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