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1840153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 (Transport semitrail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verlength components ) 是由 李俊熙 赵玉祥 刘祥涛 刘圣杰 王腾 闫楠楠 王嘉豪 杨贺双 于 2021-08-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包含有具有前车架(2)和后车架(3)的运输半挂车本体、设置在前车架(2)和后车架(3)之间的抽拉架(4),通过运输半挂车本体,实现了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通过抽拉架(4),实现了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因此满足了对超长部件的运输安装跨度需要,提高了各种货物的运输长度通用性。(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nsportation semitrail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overlength part, include the transportation semitrailer body that has preceding frame (2) and back frame (3), pull frame (4) of setting between preceding frame (2) and back frame (3), through transportation semitrailer body, realized transporting overlength part, through pull frame (4), realized supporting length setting to the installation of overlength part, consequently, satisfied the transportation installation span needs to overlength part, the transportation length commonality of various goods has been improved.)

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超长部件包含有各种大型、不可拆分的工程机、风电机组设备、军用装备等类似于这种大件货物,因此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车辆,在现有的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中,一般通过低平板半挂车运输,而现有的半挂车在路况较差的山路等地形条件下进行大件货物运输时存在以下问题:不能调节适应各种货物的长度,通用性不足,不存在转向装置或转向半径大、稳定性差,造成半挂车转向及道路通过困难,

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8月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背景技术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因此满足了对超长部件的运输安装跨度需要,提高了各种货物的运输长度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包含有具有前车架和后车架的运输半挂车本体、设置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抽拉架。

由于设计了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通过运输半挂车本体,实现了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通过抽拉架,实现了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因此满足了对超长部件的运输安装跨度需要,提高了各种货物的运输长度通用性。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方式把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设置伸缩节架实现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方式把抽拉架与运输半挂车本体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运输半挂车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牵引销、后支撑装置、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抽拉架,实现了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增加一段支撑车间设置,满足对超长部件的安装长度需要。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前车架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前支撑装置。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运输半挂车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转盘、转向伸缩缸和转向拉杆。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运输半挂车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梁。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PLC控制器。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本发明设计了,在前车架上分别设置有牵引销和前支撑装置,在后车架上设置有后支撑装置并且在后车架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之间分别设置有转盘,在位于后车架和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之间的转盘与后车架之间设置有转向伸缩缸并且在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上设置有转向拉杆。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牵引销、前车架、后车架、抽拉架、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转盘、转向伸缩缸和转向拉杆,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抽拉架设置为包含有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并且前外架部的后端头设置为与中间内架部的前端部嵌入式联接,后外架部的前端头设置为与中间内架部的后端部嵌入式联接并且在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之间分别设置有销轴,前外架部的前端头设置为与前车架联接并且后外架部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后车架联接,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设置为呈伸缩梯分布。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在中间内架部中的轨道滑动连接,保证了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与中间内架部的中心线的重合,提高了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的运动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前车架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前车架的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牵引销联接,前车架的侧面前部设置为与前支撑装置联接并且前车架的后端头设置为与抽拉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后车架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后车架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转盘联接,后车架的侧面前部设置为与后支撑装置联接并且后车架的前端头设置为与抽拉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牵引销设置为半挂车牵引销并且牵引销设置为与前车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后支撑装置设置为半挂车支腿并且后支撑装置设置为与后车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设置为具有悬挂架的半挂车行走机构并且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悬挂架、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的悬挂架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悬挂架分别设置为与转盘联接,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车轴、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车轴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车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向拉杆联接。

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多轴半挂车的设置,满足对超长部件的重量承载需要。

本发明设计了,前支撑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支撑腿部和转动轮部并且支撑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耳座,支撑腿部的耳座设置为与转动轮部转动式联接并且支撑腿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前车架联接,支撑腿部设置为半挂车支腿并且转动轮部设置为中字形盘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转动轮部,满足了对抽拉架的伸展和收缩操作,通过前支撑装置,实现了对前车架的稳定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转盘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转盘部、第二转盘部和第三转盘部并且第一转盘部、第二转盘部和第三转盘部分别设置为具有内外圈的回转支撑,第一转盘部的外圈、第二转盘部的外圈和第三转盘部的外圈分别设置为与后车架联接,第一转盘部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并且第二转盘部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第三转盘部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并且第一转盘部的内圈设置为与转向伸缩缸偏心式联接,第二转盘部的内圈和第三转盘部的内圈分别设置为与转向拉杆偏心式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在后车架上进行转角设置,作为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进行随动转向的部件。

本发明设计了,转向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转向伸缩缸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牵引车的液压装置联接,转向伸缩缸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后车架联接并且转向伸缩缸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位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上的转盘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推动转盘进行工作的动力部件,实现了与牵引车的液压装置的操作联动。

本发明设计了,转向拉杆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并且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第一拉杆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并且第一拉杆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第二拉杆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并且第二拉杆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之间进行联动转向运动,提高了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进行随动转向的稳定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牵引销、前车架、后车架、后支撑装置、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与抽拉架设置为按照镶嵌入伸缩架的方式分布并且牵引销、前车架、后车架、后支撑装置、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与转盘、转向伸缩缸和转向拉杆设置为按照设置随动转动装置的方式分布,牵引销的中心线、前车架的中心线、后车架的中心线、抽拉架的中心线、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中心线、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的中心线、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中心线和转盘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前支撑装置设置在前车架上,两个后支撑装置设置在后车架上。

本发明设计了,连接梁设置为与前车架的侧面部和后车架的侧面部贴附式联接,连接梁的其中一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前车架联接并且连接梁的其中另一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后车架联接,连接梁设置为矩形板状体,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位于牵引车转向伸缩缸上的位移传感器联接并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位于转向伸缩缸上的液压调节阀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连接梁,实现了对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进行刚性连接,通过PLC控制器,提高了牵引车的转向运动与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进行随动转向运动的匹配性能。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方法,其步骤是:由运输半挂车本体实现了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由抽拉架实现了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在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时,把牵引销与牵引车连接,把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之间的销轴取出,使牵引车进行向前移动,转动轮部在地面上进行运动,带动前车架进行向前移动,前车架带动前外架部进行向前移动,前外架部带动中间内架部进行向前移动,使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处于伸展状态,使牵引车停止向前移动,再把销轴分别安装在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之间,把超长部件安装在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上,由牵引车进行牵引运输,当在路况较差的山路等复杂地形区需要进行转向时,使转向伸缩缸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转向伸缩缸的伸缩,使第一转盘部处于转动状态,带动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进行随动转向,通过第一拉杆,带动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进行随动转向,使第二转盘部处于转动状态,通过第二拉杆,带动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进行随动转向,使第三转盘部处于转动状态,当完成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后,使前支撑装置和后支撑装置处于伸长状态,把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之间的销轴取出,使牵引车进行向后移动,转动轮部在地面上进行反方向运动,带动前车架进行向后移动,前车架带动前外架部进行向后移动,前外架部带动中间内架部进行向后移动,使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处于收缩状态,使牵引车停止向后移动,再把销轴分别安装在中间内架部与前外架部和后外架部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当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处于伸展状态时,把连接梁通过螺杆螺母分别安装在前车架的侧面部和后车架的侧面部,当需要把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和后外架部处于收缩状态时,把连接梁通过螺杆螺母从前车架的侧面部和后车架的侧面部上取出,当在路况较差的山路等复杂地形区需要进行转向时,位于牵引车转向伸缩缸上的位移传感器拾取牵引车转向伸缩缸的伸缩长度信号后传输到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后对位于转向伸缩缸上的液压调节阀输入控制信号,对转向伸缩缸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实现对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转向角度、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转向角度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转向角度进行控制,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82-0.91,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63-0.75。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值的设置,提高了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的运输半挂车装置的运动性能,保持了前车架、后车架和抽拉架进行随动转向运动的连贯性能,防止发生与牵引车的转向运动产生干涉现象发生。

在本技术方案中,抽拉架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牵引销、前车架、后车架、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转盘、转向伸缩缸和转向拉杆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前外架部、中间内架部、后外架部、支撑腿部、转动轮部、第一转盘部、第二转盘部、第三转盘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后车架3、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前车架2、后车架3和抽拉架4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牵引销1、前车架2和支撑装置6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后车架3、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牵引销-1、前车架-2、后车架-3、抽拉架-4、前支撑装置-6、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转向拉杆-94、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后外架部-43、支撑腿部-61、转动轮部-62、第一转盘部-921、第二转盘部-922、第三转盘部-923、第一拉杆-941、第二拉杆-94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牵引销1、前车架2、后车架3、抽拉架4、前支撑装置6、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并且在前车架2上分别设置有牵引销1和前支撑装置6,在后车架3上设置有后支撑装置7并且在后车架3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之间分别设置有转盘92,在位于后车架3和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之间的转盘92与后车架3之间设置有转向伸缩缸93并且在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上设置有转向拉杆94。

在本实施例中,前车架2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前车架2的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牵引销1联接,前车架2的侧面前部设置为与前支撑装置6联接并且前车架2的后端头设置为与抽拉架4联接。

通过前车架2,形成了对牵引销1、抽拉架4和前支撑装置6的支撑连接点,由前车架2,实现了与牵引销1的连接,实现了与抽拉架4的连接,实现了与前支撑装置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分节车架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后车架3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后车架3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转盘92联接,后车架3的侧面前部设置为与后支撑装置7联接并且后车架3的前端头设置为与抽拉架4联接。

通过后车架3,形成了对抽拉架4、后支撑装置7和前支撑装置6的支撑连接点,由后车架3,实现了与抽拉架4的连接,实现了与后支撑装置7的连接,实现了与转盘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分节车架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抽拉架4设置为包含有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并且前外架部41的后端头设置为与中间内架部42的前端部嵌入式联接,后外架部43的前端头设置为与中间内架部42的后端部嵌入式联接并且在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之间分别设置有销轴,前外架部41的前端头设置为与前车架2联接并且后外架部43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后车架3联接,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设置为呈伸缩梯分布。

通过抽拉架4,形成了对前车架2和后车架3的支撑连接点,由抽拉架4,实现了与前车架2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车架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分节车架的部件之三。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销1设置为半挂车牵引销并且牵引销1设置为与前车架2联接。

通过牵引销1,形成了对前车架2的支撑连接点,由牵引销1,实现了与前车架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与牵引车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前支撑装置6设置为包含有支撑腿部61和转动轮部62并且支撑腿部6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耳座,支撑腿部61的耳座设置为与转动轮部62转动式联接并且支撑腿部61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前车架2联接,支撑腿部61设置为半挂车支腿并且转动轮部62设置为中字形盘状体。

通过前支撑装置6,形成了对前车架2的支撑连接点,由支撑腿部61,实现了与前车架2的连接,由转动轮部62,实现了对支撑腿部61滚动支撑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前车架2进行支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后支撑装置7设置为半挂车支腿并且后支撑装置7设置为与后车架3联接。

通过后支撑装置7,形成了对后车架3的支撑连接点,由后支撑装置7,实现了与后车架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后车架3进行支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设置为具有悬挂架的半挂车行走机构并且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悬挂架、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的悬挂架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悬挂架分别设置为与转盘92联接,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车轴、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的车轴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向拉杆94联接。

通过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形成了对转盘92和转向拉杆9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实现了与转盘92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向拉杆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运输半挂车的运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转盘92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转盘部921、第二转盘部922和第三转盘部923并且第一转盘部921、第二转盘部922和第三转盘部923分别设置为具有内外圈的回转支撑,第一转盘部921的外圈、第二转盘部922的外圈和第三转盘部923的外圈分别设置为与后车架3联接,第一转盘部921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联接并且第二转盘部922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联接,第三转盘部923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联接并且第一转盘部921的内圈设置为与转向伸缩缸93偏心式联接,第二转盘部922的内圈和第三转盘部923的内圈分别设置为与转向拉杆94偏心式联接。

通过转盘92,形成了对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转盘部921,实现了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向伸缩缸93的连接,由第二转盘部922,实现了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的连接,由第三转盘部923,实现了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连接,由第二转盘部922和第三转盘部923,实现了与转向拉杆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与后车架3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伸缩缸93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转向伸缩缸93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牵引车的液压装置联接,转向伸缩缸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后车架3联接并且转向伸缩缸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位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上的转盘92联接。

通过转向伸缩缸93,形成了对后车架3和转盘92的支撑连接点,由转向伸缩缸931,实现了与后车架3的连接,实现了与转盘9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转盘92产生推动作用力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拉杆94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拉杆941和第二拉杆942并且第一拉杆941和第二拉杆942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第一拉杆94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联接并且第一拉杆94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联接,第二拉杆94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联接并且第二拉杆94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联接。

通过转向拉杆94,形成了对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拉杆941,实现了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的连接,由第二拉杆942,实现了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进行联动转动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销1、前车架2、后车架3、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与抽拉架4设置为按照镶嵌入伸缩架的方式分布并且牵引销1、前车架2、后车架3、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与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设置为按照设置随动转动装置的方式分布,牵引销1的中心线、前车架2的中心线、后车架3的中心线、抽拉架4的中心线、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中心线、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的中心线9、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中心线和转盘9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前支撑装置6设置在前车架2上,两个后支撑装置7设置在后车架3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其步骤是:在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时,把牵引销1与牵引车连接,把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之间的销轴取出,使牵引车进行向前移动,转动轮部62在地面上进行运动,带动前车架2进行向前移动,前车架2带动前外架部41进行向前移动,前外架部41带动中间内架部42进行向前移动,使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处于伸展状态,使牵引车停止向前移动,再把销轴分别安装在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之间,把超长部件安装在前车架2、后车架3和抽拉架4上,由牵引车进行牵引运输,当在路况较差的山路等复杂地形区需要进行转向时,使转向伸缩缸93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转向伸缩缸93的伸缩,使第一转盘部921处于转动状态,带动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进行随动转向,通过第一拉杆941,带动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进行随动转向,使第二转盘部922处于转动状态,通过第二拉杆942,带动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进行随动转向,使第三转盘部923处于转动状态,当完成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后,使前支撑装置6和后支撑装置7处于伸长状态,把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之间的销轴取出,使牵引车进行向后移动,转动轮部62在地面上进行反方向运动,带动前车架2进行向后移动,前车架2带动前外架部41进行向后移动,前外架部41带动中间内架部42进行向后移动,使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处于收缩状态,使牵引车停止向后移动,再把销轴分别安装在中间内架部42与前外架部41和后外架部43之间。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还包含有连接梁和PLC控制器并且连接梁设置为与前车架2的侧面部和后车架3的侧面部贴附式联接,连接梁的其中一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前车架2联接并且连接梁的其中另一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杆螺母与后车架3联接,连接梁设置为矩形板状体,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位于牵引车转向伸缩缸上的位移传感器联接并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位于转向伸缩缸93上的液压调节阀联接。

通过连接梁,形成了对前车架2和后车架3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梁,实现了与前车架2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车架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前车架2和后车架3之间进行刚性连接的部件。

通过PLC控制器,形成了对转向伸缩缸93的支撑连接点,由PLC控制器,实现了与转向伸缩缸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转向伸缩缸93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的部件。

一种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其步骤是:当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处于伸展状态时,把连接梁通过螺杆螺母分别安装在前车架2的侧面部和后车架3的侧面部,当需要把前外架部41、中间内架部42和后外架部43处于收缩状态时,把连接梁通过螺杆螺母从前车架2的侧面部和后车架3的侧面部上取出,当在路况较差的山路等复杂地形区需要进行转向时,位于牵引车转向伸缩缸上的位移传感器拾取牵引车转向伸缩缸的伸缩长度信号后传输到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后对位于转向伸缩缸93上的液压调节阀输入控制信号,对转向伸缩缸93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实现对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的转向角度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转向角度进行控制,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82-0.91,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63-0.75。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支持例之一,其步骤是: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82,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63。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支持例之二,其步骤是: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 0.91,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 0.75。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支持例之三,其步骤是: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13000-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86,当牵引车的前车轴与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的车轴之间长度为大于15000mm时,牵引车的转向角度与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的转向角度之间的比例设置:1:0.69。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方式把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4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设置伸缩节架实现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方式把抽拉架4与运输半挂车本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运输半挂车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牵引销1、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前车架2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前支撑装置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运输半挂车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运输半挂车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二附件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PLC控制器。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其步骤是:由运输半挂车本体实现了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由抽拉架4实现了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4,通过运输半挂车本体,实现了对超长部件进行运输,通过抽拉架4,实现了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因此满足了对超长部件的运输安装跨度需要,提高了各种货物的运输长度通用性。

2、由于设计了牵引销1、前车架2、后车架3、后支撑装置7、第一车轴与车轮总成8、第二车轴与车轮总成9和第三车轴与车轮总成91,实现了三轴系半挂车设置。

3、由于设计了前支撑装置6,方便了抽拉架4的伸缩操作。

4、由于设计了转盘92、转向伸缩缸93和转向拉杆9,实现了半挂车的轴系组的随动转向设置。

5、由于设计了连接梁,实现了对前车架2和后车架3之间的夹持连接。

6、由于设计了PLC控制器,实现了对半挂车的轴系组的随动转向角度的控制。

7、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8、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超长部件的安装支撑长度设置的运输半挂车本体和抽拉架4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超长部件的运输半挂车装置和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B柱结构加强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