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

文档序号:217635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 (Roll bending force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unit with dynamic roll gap control as target ) 是由 邢德茂 张理扬 何乐乐 于 2021-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冷连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冷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1到5机架的设备参数,主要包括:各机架工作辊直径D-(wk)、中间辊直径D-(mk)、支撑辊直径D-(bk),各机架工作辊辊型分布ΔD-(wki)、中间辊辊型分布ΔD-(mki)、支撑辊辊型分布ΔD-(bki),各机架工作辊辊身长度L-(wk)、中间辊辊身长度L-(mk)、支撑辊辊身长度L-(bk),各机架压下螺丝中间距l-(wk)、中间辊压下螺丝中间距l-(mk)、支撑辊压下螺丝中间距l-(bk);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冷连轧机组在轧制过程中,热凸度随轧制时间而增加导致出口的板形质量不够高的原因,通过研究工作辊弯辊力和中间辊弯辊力对有载辊缝动态变化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弯辊力优化模型。(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and discloses a roll bending force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unit by taking dynamic roll gap control as a targe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collecting the equipment parameters of 1 to 5 frames in the rolling process of the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unit, and mainl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diameter D of working roll of each frame wk Diameter D of intermediate roll mk Diameter D of the support roller bk The roll profile of each machine frame working roll is distributed by delta D wki Middle roll profile distribution Δ D mki Roll profile distribution Delta D of support roll bki Length L of working roll body of each frame wk Length L of intermediate roll body mk Length L of the roll body of the supporting roll bk The interval l between the screw pressing of each machine frame wk Middle distance l between the middle rollers and the screw mk The interval l between the support roller and the screw bk (ii) a The invention fully considers the reason that the hot convexity i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rolling time in the rolling process of the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mill set to cause the insufficient quality of the outlet plate shape, and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the loaded roller by researching the bending force of the working roller and the bending force of the intermediate rollerAnd establishing a corresponding roll bending force optimization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change of the gap.)

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连轧技术领域,具体为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冷连轧机出口板形情况与有载辊缝的动态分布直接相关,有载辊缝又受到轧制工艺参数以及辊型情况的影响,冷连轧机组弯辊力对动态有载辊缝变化的调节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工作辊弯辊力调节和中间辊弯辊力调节,一旦弯辊力设定好以后,在轧制过程中就不会改变了。此外,在轧制过程中,热凸度随轧制时间而增加,如果热凸度增加过大,会导致板形出现中间浪,为了尽量消除热凸度对有载辊缝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工作辊和中间辊弯辊力调节有载辊缝的动态变化,使之在轧制过程中变化最小,从而达到改善板形的目的,现有技术研究较多的是优化弯辊力对热连轧机弯辊设备的影响,更多的是关于因轧制力变化导致需要对弯辊力调节量,计算因凸度变化导致的弯辊力调节量,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所需的弯辊力总调节量,检查弯辊设备的极限能力,实现热连轧机弯辊优化等,关于冷连轧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力和中间辊弯辊力的综合优化,相关明确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发明综合考虑到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以轧制过程中有载辊缝动态变化最小为控制目标的基础上,考虑到目标函数的控制问题,对弯辊力进行优化,建立对冷连轧机组有载辊缝控制的优化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冷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1到5机架的设备参数,主要包括:各机架工作辊直径Dwk、中间辊直径Dmk、支撑辊直径Dbk,各机架工作辊辊型分布ΔDwki、中间辊辊型分布ΔDmki、支撑辊辊型分布ΔDbki,各机架工作辊辊身长度Lwk、中间辊辊身长度Lmk、支撑辊辊身长度Lbk,各机架压下螺丝中间距lwk、中间辊压下螺丝中间距lmk、支撑辊压下螺丝中间距lbk,各机架工作辊最小弯辊力δkmin和最大弯辊力δkmax,中间辊的最大弯辊力Skmin与最小弯辊力Skmax

(b)、收集冷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不同轧制时间下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第i机架的来料的厚度横向分布hi,来料板形的横向分布值Li,带钢的宽度B,摩擦系数μi,变形抗力ki,带材的强度,1到5各机架的单位前张力σi0与各机架的单位后张力σi1,1到5机架工作辊弯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δimax、δimin和1到5机架中间辊弯辊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imax、Simin;最优工作辊弯辊力δky和中间辊弯辊力Sky;1到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系数λi和1到5机架中间辊弯辊弯辊系数βi,1到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优化步长为Δδi和1到5机架中间辊弯辊力优化步长为ΔSi,定义控制目标函数G(X)等;

(c)、初始化工作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λ1=0、λ2=0、λ3=0、λ4=0、λ5=0进入步骤(d);

(d)、计算工作辊弯辊力然后到步骤(e);

(e)、初始化中间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β1=0、β2=0、β3=0、β4=0、β5=0,然后到步骤(f);

(f)、计算中间辊弯辊力然后到步骤(g);

(g)、计算有载辊缝G(X),具体公式如下,然后到步骤(h)

将有载辊缝延横向分为n段,将整卷带钢延纵向分为N段,建立各个机架动态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G(X),如下式所示:

(h)、判断目标函数G(X)是否最小,若成立,令δ1y=δ1、δ2y=δ2、δ3y=δ3、δ4y=δ4、δ5y=δ5、S1y=S1、S2y=S2、S3y=S3、S4y=S4、S5y=S5,然后进入步骤(i)进行判断,否则直接进入步骤(i);

(i)、判断δ11max、δ22max、δ33max、δ44max、δ55max是否成立,若成立,令λ1=λ1+1、λ2=λ2+1、λ3=λ3+1、λ4=λ4+1、λ5=λ5+1进入步骤(d);否则进入步骤(j);

(j)、判断S1<S1max、S2<S2max、S3<S3max、S4<S4max、S5<S5max是否成立,若成立,令β1=β1+1、β2=β2+1、β3=β3+1、β4=β4+1、β5=β5+1进入步骤(f);否则进入步骤(k);

(k)、输出满足优化目标函数的最优工作辊弯辊力δk和中间辊弯辊力Sk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第i机架中的i=1~5,δimax、δimin、Simax、Simin、λi、βi、Δδi、ΔSi中的i=1、2、3、4、5,δky、Sky中的k=1、2、3、4、5。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计算式中的Δδ1、Δδ2、Δδ3、Δδ4、Δδ5和步骤(f)中计算式中的ΔS1、ΔS2、ΔS3、ΔS4、ΔS5均为设定的最优步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的计算式中的ξ为动态辊缝的加权系数,α为横向有载辊缝的加权系数,β为纵向有载辊缝加权系数。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冷连轧机组以动态辊缝控制为目标的弯辊力综合优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冷连轧机组在轧制过程中,热凸度随轧制时间而增加导致出口的板形质量不够高的原因,通过研究工作辊弯辊力和中间辊弯辊力对有载辊缝动态变化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弯辊力优化模型,通过引进冷连轧机组各工作辊和中间辊弯辊系数和设定相应的优化步长,尽量消除热凸度对有载辊缝的影响,实现了对于冷连轧过程中各个机架的有载辊缝的控制,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和质量,给机组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为例,结合图1,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选用DT0144D1,规格为宽度1488mm×厚度0.654mm的钢种

首先,在步骤(a)中收集冷连轧机组各机架的设备参数:此设备的五个机架均为六辊轧机,5个机架的工作辊直径dw=475mm、五个个机架的中间辊直径dc=530mm、5个机架的支撑辊直径db=1370mm、最大轧制力Pmax=2700t、五个机架的工作辊身长度lw=2000mm、五个机架的中间辊辊身长度lc=2010mm、五个机架的支撑辊辊身长度lb=1990mm、工作辊轴承座中心距Lw=4070mm、中间辊轴承座中心距Lc=4070mm、支撑辊轴承座中心距Lb=4070mm、工作辊弹性模量E=210Gpa、工作辊泊松比ν=0.3;

随后在步骤(b)和(c)中,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各机架轧制工艺参数,取j=1;1机架设定速度下的带材的入口厚度为3.381mm,带材的出口厚度为2.037mm;1-5机架在轧制速度为机组设定轧制速度时的前张力σi0={322,240,183,138,51},KN;后张力σi1={207,322,240,183,138},KN;1-5机架设定轧制速度mpm;1-5机架第1段上的摩擦系数μi={0.055,0.0290.02,0.012,0.013};1-5机架第1段上带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平均变形抗力ki={619,766,850,967,998},Mpa;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后张力σi1,1={203,319,240,183,136},KN;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前张力σi0,1={319,240,183,136,50},KN;1-5机架第1段上等效张力ψi1={241.5,297.4,222.9,169.5,111.9},KN;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单位后张力σi1,d1={139.1,216.4,161.3,123,92.7,},Mpa;1-5机架第1段上单位前张力σi0,d1={216.4,161.3,123,92.7,34.3},Mpa;1-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最小值为δimin={0.2,0.2,0.25,0.3,0.2};1-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最大值为δimax={0.8,0.7,0.6,0.6,0.5};1-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最小值为Simin={0.2,0.22,0.24,0.25,0.2};1-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最大值为Simax={0.6,0.65,0.6,0.5,0.45};初始化工作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λi={0,0,0,0,0},计算的步长为0.01;

随后在步骤(d)中,计算工作辊弯辊力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分别为δi={0.302,0.302,0.298,0.363,0.216},并进入步骤(f);

随后在步骤(e)中,初始化中间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β1=0、β2=0、β3=0、β4=0、β5=0;

随后在步骤(f)中,计算中间辊弯辊力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分别为Si={0.271,0.271,0.271,0.290,0.225};

随后在步骤(g)中,将有载辊缝延横向分为5段,将整卷带钢延纵向分为100段,建立各个机架动态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

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动态辊缝

随后在步骤(h)中,判断目标函数G(X)最小成立,令δ1y=δ1、δ2y=δ2、δ3y=δ3、δ4y=δ4、δ5y=δ5、S1y=S1、S2y=S2、S3y=S3、S4y=S4、S5y=S5,并进入步骤(i);

随后在步骤(i)中,判断δ11max、δ22max、δ33max、δ44max、δ55max是否成立,经判断不成立,则进入步骤(j)中;

随后在步骤(j)中,判断S1<S1max、S2<S2max、S3<S3max、S4<S4max、S5<S5max是否成立,经判断不成立,则进入步骤(k)中;

随后在步骤(k)中,输出满足优化目标函数的最优工作辊弯辊力δk={0.302,0.302,0.298,0.363,0.216}和中间辊弯辊力Sk={0.271,0.271,0.271,0.290,0.225}。

实施例2:选用DP0161D1,规格为宽度1721mm×厚度0.765mm的钢种

首先,在步骤(a)中收集冷连轧机组各机架的设备参数:此设备的五个机架均为六辊轧机,5个机架的工作辊直径dw=475mm、五个个机架的中间辊直径dc=530mm、5个机架的支撑辊直径db=1370mm、最大轧制力Pmax=2700t、五个机架的工作辊身长度lw=2000mm、五个机架的中间辊辊身长度lc=2010mm、五个机架的支撑辊辊身长度lb=1990mm、工作辊轴承座中心距Lw=4070mm、中间辊轴承座中心距Lc=4070mm、支撑辊轴承座中心距Lb=4070mm、工作辊弹性模量E=210Gpa、工作辊泊松比ν=0.3;

随后在步骤(b)和(c)中,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各机架轧制工艺参数,取j=1;1机架设定速度下的带材的入口厚度为3.730mm,带材的出口厚度为2.691mm;1-5机架在轧制速度为机组设定轧制速度时的前张力σi0={644,446,307,227,70},KN、各个机架的后张力σi1={290,644,446,307,227},KN;1-5机架设定轧制速度mpm;1-5机架第1段上的摩擦系数μi={0.053,0.024,,0.014,0.013,0.173};1-5机架第1段上带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平均变形抗力ki={582,701,774,825,839},Mpa;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后张力σi1,1={287,640,442,299,224},KN;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前张力σi0,1={640,442,299,224,68},KN;1-5机架第1段上等效张力ψi1={396.2,584.6,404.3,283,179.9},KN;1-5机架第1段上带钢单位后张力σi1,d1={168.5,374.2,259.1,178.4,132},Mpa;1-5机架第1段上单位前张力σi0,d1={374.2,259.1,178.4,132,40.7},Mpa;1-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最小值为δimin={0.3,0.28,0.32,0.3,0.3};1-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最大值为δimax={0.8,0.9,0.9,0.75,0.75};1-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最小值为Simin={0.5,0.6,0.6,0.62,0.55};1-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最大值为Simax={0.85,0.95,0.90,0.90,0.86};初始化工作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λi={0,0,0,0,0},计算的步长为0.01;

随后在步骤(d)中,计算工作辊弯辊力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工作辊弯辊力分别为δi={0.408,0.379,0.423,0.387,0.398},并进入步骤(f);

随后在步骤(e)中,初始化中间辊弯辊力优化系数β1=0、β2=0、β3=0、β4=0、β5=0;

随后在步骤(f)中,计算中间辊弯辊力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中间辊弯辊力分别为Si={0.666,0.751,0.702,0.709,0.68};

随后在步骤(g)中,将有载辊缝延横向分为5段,将整卷带钢延纵向分为100段,建立各个机架动态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

计算得出1到5机架的动态辊缝

随后在步骤(h)中,判断目标函数G(X)最小成立,令δ1y=δ1、δ2y=δ2、δ3y=δ3、δ4y=δ4、δ5y=δ5、S1y=S1、S2y=S2、S3y=S3、S4y=S4、S5y=S5,并进入步骤(i);

随后在步骤(i)中,判断δ11max、δ22max、δ33max、δ44max、δ55max是否成立,经判断不成立,则进入步骤(j)中;

随后在步骤(j)中,判断S1<S1max、S2<S2max、S3<S3max、S4<S4max S4<S4max S4<S4max、S5<S5max是否成立,经判断不成立,则进入步骤(k)中;

随后在步骤(k)中,输出满足优化目标函数的最优工作辊弯辊力δk={0.408,0.379,0.423,0.387,0.398}和中间辊弯辊力Sk={0.666,0.751,0.702,0.709,0.6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SA软件在CVC轧机窗口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