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

文档序号:666441 发布日期:2021-04-30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椎间融合器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 是由 朱腾月 于 2021-01-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融合器本体包括基础部和撑开部;沿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基础部的一端与撑开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基础部的另一端开设有旋入孔;沿撑开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撑开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旋入孔与空腔连通;沿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融合器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对应开设植骨窗,植骨窗与空腔连通;撑开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撑开槽自撑开部与基础部连接端的相对端将撑开部分割成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螺旋顶丝自旋入孔进入空腔中,螺旋顶丝的一端连接在旋入孔中,另一端用于对撑开部进行撑开。本申请能够改变融合器的大小,避免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等情况。(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terbody fusion cage, which comprises a cage body and a spiral jackscrew; the fusion cage body comprises a base part and a strutting par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usion cage body, one end of the basic part and one end of the strutting part are integrally formed or fixedly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bas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ing hole; a cavit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trutting part along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trutting part, and the screwing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bone grafting window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and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fusion cage body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fusion cage body and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the side wall of the open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and the opening groove divides the opening part into an upper opening part and a lower opening part from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opening part and the base part; the spiral jackscrew is from rotating the hand-hole and getting into in the cavity, and the one end of spiral jackscrew is connected in rotating the hand-hole, and the other end is used for strutting the portion of strutting. The size of the fusion cag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situations of slippage of the fusion cage, instability of the spine and the like are avoided.)

椎间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盘位于脊柱中的相邻椎体之间。椎间盘能够帮助稳固脊柱并且帮助分配椎体之间的力。椎间盘包括围绕内髓核的外纤维环。髓核包括胶质材料,胶质材料可以吸收作用在椎间盘上的应力。纤维环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的同心层状结构,能够抵抗扭转和弯曲力。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由创伤、疾病或其他变性过程而引起的移位或损坏。

目前,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疾病的有效方法。外科医师在进行脊柱融合术时,通常先将病变位置处的椎间盘切除,然后将填充有诸如骨骼、组织、细胞、药剂等填充物的融合器插入到椎间盘空间中,以替代被切除的椎间盘。融合器中的填充物以有助于骨骼从融合器两侧向融合器内生长,最终实现对融合器的固定。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由于临床中采用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因此容易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融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基础部和撑开部;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基础部的一端与所述撑开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基础部的另一端开设有旋入孔;

沿所述撑开部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所述撑开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旋入孔与空腔连通;

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对应开设有植骨窗,所述植骨窗与空腔连通;

所述撑开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所述撑开槽自所述撑开部远离所述基础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基础部的方向将所述撑开部分割成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

所述螺旋顶丝的一端自基础部远离撑开部的一端进入所述融合器本体中,以撑开所述撑开部,所述螺旋顶丝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部连接。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螺旋顶丝包括柱体部和锥体部,所述柱体部的一端与所述锥体部尖端的相对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柱体部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地,沿所述柱体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柱体部与锥体部连接端的相对端的端部向所述柱体部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匹配植入装置中撑开器的工具端。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柱体部与锥体部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上撑开部与下撑开部对所述限位部进行限位,阻止所述螺旋顶丝从所述融合器本体中旋出。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在所述基础部宽度方向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匹配植入装置中把持器的工具端。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高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均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Ti-24Nb-4Zr-8Sn或PEEK材料制成,其表面均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侧与前侧之间的斜度设置为0°、5°、8°和12°中的一种。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宽度方向,其一侧的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或者所述融合器本体一侧撑开槽的高度大于所述融合器本体另一侧撑开槽的高度。

上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沿其高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面、椭圆面和矩形面中的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可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椎间融合器通过设置融合器本体和螺旋顶丝,融合器本体包括基础部和撑开部,在融合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沿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在融合器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对应开设有植骨窗,植骨窗与空腔连通;基础部与撑开部连接端的相对端开设有旋入孔,旋入孔与空腔连通;撑开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撑开槽将撑开部分割成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螺旋顶丝自旋入孔进入空腔中时,螺旋顶丝的一端连接在旋入孔中,另一端用于对撑开部进行撑开;本申请通过螺旋顶丝对融合器本体撑开,能够改变融合器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而避免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等情况;本申请再通过在空腔中填充骨骼、组织、细胞、药剂等填充物,骨骼和填充物通过植骨窗交互生长,能够更好地实现椎间融合,提高融合率。

本申请椎间融合器中的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倒齿,能够使本申请椎间融合器在植入人体椎间隙撑开后紧密地卡牢椎体,避免椎间融合器后退而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申请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申请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中融合器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中融合器本体的右视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中螺旋顶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装置中把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装置中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椎间融合器的植入装置中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融合器本体;

11、基础部;111、旋入孔;112、卡接槽;

12、撑开部;121、空腔;122、撑开槽;123、上撑开部;124、下撑开部;

13、植骨窗;

14、倒齿;

2、螺旋顶丝;

21、柱体部;211、外螺纹;

22、锥体部;

23、限位部;

3、把持器;31、第一管体;32、把手;33、卡块;

4、固定器;41、第二管体;42、挡环;

5、撑开器;51、杆体;5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申请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申请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申请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关于本文中的“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细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细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1和螺旋顶丝2。

如图2和图3所示,融合器本体1包括基础部11和撑开部12。沿融合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基础部11的一端与撑开部12的一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基础部的另一端开设有旋入孔111,旋入孔111中设置有内螺纹。螺旋顶丝2从旋入孔111进入融合器本体1内部,旋入孔111还与植入装置中的固定器4配合使用。

沿撑开部12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撑开部1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21。旋入孔111与撑开部12内部的空腔121连通。

沿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在融合器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对应开设有植骨窗13,植骨窗13与融合器本体1内部的空腔121连通。其中,植骨窗13可以为圆角矩形、矩形、椭圆形或圆形等。

撑开部12的侧壁上开设有撑开槽122,撑开槽122将撑开部12分割成上撑开部123和下撑开部124。当撑开部12被撑开时,融合器本体1成为一个一端厚,另一端薄的结构。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利用螺旋顶丝2将撑开部12撑开所需的角度。

如图4所示,螺旋顶丝2包括柱体部21和锥体部22,柱体部21的一端与锥体部22尖端的相对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在一起;柱体部21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11,该外螺纹211与旋入孔111中设置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便于螺旋顶丝2能够进入融合器本体1的空腔121中。

沿柱体部21的长度方向,自柱体部21与锥体部22连接端的相对端的端部向柱体部21内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植入装置中的撑开器5的工具端相匹配,以便于植入装置带动螺旋顶丝2向融合器本体1的撑开部12的方向移动,进而对撑开部12进行撑开。具体地,连接孔可以为一字孔、十字孔、三角孔、四角孔、五角孔和六角孔等,对应地,撑开器5的工具端为一字端头、十字端头、三角端头、四角端头、五角端头和六角端头等。

为限制螺旋顶丝2在撑开融合器本体1中撑开部12的过程中的行程,在靠近柱体部21与锥体部22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23。具体地,限位部23可以采用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绕设在柱体部21的外壁上;限位部23还可以采用长方体块,沿撑开部12的高度方向,一对长方体块对应设置在柱体部21外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也就是说,螺旋顶丝2在撑开融合器本体1中撑开部12的过程中,通过撑开部12中上撑开部123与下撑开部124对限位部23进行限位,阻止螺旋顶丝2从融合器本体1中旋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基础部11宽度方向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112,卡接槽112与植入装置中的把持器3的工具端相匹配,以便于把持器3将融合器本体1把持住。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椎间融合器在植入椎体间隙撑开后紧密地卡牢椎体,避免椎间融合器后退,融合器本体1高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14。当融合器本体1采用弧形结构时,倒齿14可以采用与融合器本体1相同弧度的棱。

在上述实施例中,融合器本体1可以采用高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面的结构,也可以采用高度方向的截面为椭圆面或矩形面的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融合器本体1和螺旋顶丝2均可以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Ti-24Nb-4Zr-8Sn或PEEK(聚醚醚酮)材料制成,其表面均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融合器本体1和螺旋顶丝均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也可以采用注塑技术制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沿融合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定义椎间融合器放置在椎体间使用时,融合器本体1远离棘突的一侧为后侧,融合器本体1靠近棘突的一侧为前侧,则融合器本体1的后侧与前侧间的斜度可以设置为0°、5°、8°、12°,以便于适应不同人体中两相邻椎体之间的间隙,使椎间融合器能够与椎体贴合,更有利于融合。

另外,还可以将融合器本体1后侧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前侧的厚度,或者融合器本体1后侧的撑开槽的高度大于融合器本体1前侧的撑开槽的高度。

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与椎间融合器配合使用的植入工具,其包括把持器3、固定器4和撑开器5。使用时,把持器3一端插在基础部11上的卡接槽112中,固定器4的一端从把持器3的另一端插入后拧进旋入孔111中,固定器4的另一端位于把持器3的另一端之外,把持器3与固定器4共同作用对融合器本体1进行固定。撑开器5的一端从固定器4的另一端插入后进入螺旋顶丝2的连接孔,撑开器5的一端位于固定器4的另一端之外。

撑开器5带动螺旋顶丝2向融合器本体1的撑开部12方向移动,融合器本体1的上撑开部123与下撑开部124在螺旋顶丝2的扩张下张开预设角度,融合器本体1的体积出现膨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把持器3包括第一管体31,第一管体31的侧壁上连接有把手32,便于对把持器3进行把持。第一管体31的工具端设置有卡块33,卡块33与卡接槽112相匹配,从而便于将把持器3与融合器本体1进行卡接。具体地,第一管体31的工具端设置的卡块33有两个,一个卡块33与基础部11宽度方向的前端面的卡接槽112卡接,另一卡块33与基础部11宽度方向的后端面的卡接槽112卡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固定器4包括第二管体41,第二管体41的工具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11,第二管体41工具端的相对端设置有挡环42。其中,挡环42的直径大于第一管体31工具端的相对端的直径。挡环42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固定器4进行抓握,进而将第二管体41的工具端拧入旋入孔111中;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二管体41进入第一管体31中。

具体地,挡环42可以采用具有预设长度和壁厚的筒状结构。为增大抓握摩擦,挡环42的外壁上设置有条纹或其他类型的花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撑开器5包括杆体51和手柄52,杆体51和手柄52形成一T字型结构。其中,杆体51的工具端与连接孔相匹配,杆体51的工具端的相对端与手柄5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撑开器5用于带动螺旋顶丝2从融合器本体1的基础部11向撑开部12方向移动,以使融合器本体1的撑开部12撑开。

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第一管体31的直径大于第二管体41的直径,第二管体41的直径大于杆体51的直径。

本申请植入工具配合椎间融合器使用时,先将把持器3插接在融合器本体1上,利用固定器4将把持器3固定在融合器本体1上。将撑开器5的工具端穿过固定器4后插入螺旋顶丝2的连接孔中,旋拧撑开器5的手柄52,撑开器5带动螺旋顶丝2从融合器本体1的基础部11向撑开部12方向移动,螺旋顶丝2将撑开部12撑开,使得椎间融合器的体积膨胀。椎间融合器膨胀到所需高度后,抽出撑开器5。椎间融合器通过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倒齿14固定在两相邻椎体之间,反向旋拧固定器4,将把持器3从椎间融合器上拿开。

本申请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可以用于微创手术中,通过植骨窗13向融合器本体1内的空腔121中植骨,能够提高融合率,使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够防止复发、腰椎退变等治疗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腰椎分体式并联融合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