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组件

文档序号:1539334 发布日期:2020-02-14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门把手组件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 是由 A·林德 A·拉瓦尔 R·格勒努亚 T·斯梅里盖 A·格林 G·德普雷奥 于 2018-06-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门把手(1)的联接装置,该门把手具有把手杠杆(3),它能在它与门板(100)外表面齐平的齐平位置、它通过电动机(7)伸出并可由使用者抓握的就绪位置、其中预加载的推-推单元(13)被释放以在不致动电动机的情况下将把手杠杆置于就绪位置的向内咔哒位置之间移动,该联接装置包括:·连接到把手杠杆的杠杆轴(27);·与杠杆轴旋转地联接的推-推杠杆环(29),它在将把手杠杆向内推到咔哒位置时经由推-推杠杆与推-推单元相互作用,从而释放预加载的推-推单元并将杠杆推到就绪位置;·与所述杠杆轴旋转地联接的联接齿轮(31),它与电动机相互作用以将把手杠杆从齐平位置移到就绪位置,其中,杠杆轴经由被杠杆轴支承并将杠杆轴和联接齿轮旋转地连结的联接机构旋转地联接到联接齿轮,所述联接机构构造成允许杠杆轴相对于联接齿轮在与把手杠杆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间的角向距离对应的角度范围内自由转动运动。(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upling device for a door handle (1) of a vehicle, the door handle having a handle lever (3) which can be moved between a flush position in which it is flush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a door plate (100), a ready position in which it protrudes by means of an electric motor (7) and can be gripped by a user, an inward click position in which a preloaded push-push unit (13) is released to place the handle lever in the ready position without activating the electric motor, the coupling device comprising: a lever shaft (27) connected to the handle lever; a push-push lever ring (29) rotationally coupled with the lever shaft, which interacts with the push-push unit via the push-push lever when the handle lever is pushed inwards to the clicking position, thereby releasing the preloaded push-push unit and pushing the lever to the ready position; a coupling gear (31) rotationally coupled with said lever shaft, interacting with the electric motor to move the handle lever from the flush position to the ready position, wherein the lever shaft is rotationally coupled to the coupling gear via a coupling mechanism supported by the lever shaft and rotationally linking the lever shaft and the coupling gear, said coupling mechanism being configured to allow a fre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lever shaft with respect to the coupling gear within an angular range corresponding to the angular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dy position and the clicking position of the handle lever.)

车门把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组件,特别是具有齐平的门把手杠杆类型的车门组件。

背景技术

这种车门把手组件包括电动机,该电动机在被致动时使把手杠杆在齐平位置与就绪位置之间移动。在齐平位置,把手杠杆与门体的外表面齐平。在就绪位置,把手杠杆从所述外表面突出,以便使用者可抓握。

一旦使用者抓住处于其就绪位置的把手杠杆,他就可以通过将杠杆拉到进一步突出的解锁位置来将门解锁,在该解锁位置,门把手杠杆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通过鲍登索、旋转销或齿轮机构)并将门解锁。

当使用者释放把手杠杆时,把手杠杆弹簧将把手杠杆带回到其就绪位置。电动机还可以在打开或关闭门之后将把手杠杆从就绪位置移动到齐平位置。

这样的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后备机构,以在例如电动机或汽车电池故障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当电动机不能被致动时)能够打开门。该机构包括例如推-推机构,其中使用者从其齐平位置向内推压把手杠杆,直至到达释放预加载弹簧的咔哒位置。所述预加载的弹簧在释放时将把手杠杆从向内咔哒位置推压到突出的就绪位置。

一旦用户以后备模式接近/操作车辆,电池通常将被再充电,和/或电动机故障将被解除并且可以恢复正常的电动致动。

在正常工作中,电动机经由减速机构—例如蜗杆和齿轮机构—使把手杠杆进入运动状态,该减速机构在增大转矩值的同时降低电动机致动的转速。当使用者将杠杆从齐平位置推到咔哒位置时,所述减速机构被反向致动。

当使用者以较快的速度打开门时,观察到由致动的不可逆引起的另一个问题。特别地,使用者拉动处于打开(伸出)位置的杠杆以引起门的打开。一旦门板到达充分打开的位置,使用者将通过推动把手杠杆以停止门板运动来停止该运动。

这种力的反向导致杠杆被快速地从打开位置驱动回到就绪位置或齐平位置。在该运动期间,减速机构可以被反向地致动,可能以高移动速度被反向致动。

在由于温度而增加的摩擦而导致不可逆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反向致动可能导致减速机构损坏甚至破裂,从而有可能在手动后备开门时以及在恢复正常的电动致动(例如,在给电池再充电或解除电动机故障之后)危及整个门把手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车门把手的联接装置,该门把手具有把手杠杆,该把手杠杆可在齐平位置、就绪位置以及向内咔哒(碰响,发出咔哒声,click)位置之间移动,在该齐平位置中该把手杠杆与门板外表面齐平,在该就绪位置中该把手杠杆通过电动机伸出并可由使用者抓握,在该向内咔哒位置中,预加载的推-推单元被释放,以便在不致动电动机的情况下将把手杠杆置于所述就绪位置,

该联接装置包括:

·杠杆轴,其连接到把手杠杆,

·推-推杠杆环,其与杠杆轴旋转地联接,在把手杠杆被向内推到咔哒位置时经由推-推杠杆与推-推单元相互作用,从而释放预加载的推-推单元并将把手杠杆推到就绪位置,

·与杠杆轴旋转地联接的联接齿轮,其与电动机相互作用,以使把手杠杆从齐平位置移动到就绪位置,

其中,杠杆轴经由被杠杆轴支承并且将杠杆轴和联接齿轮旋转地连结的联接机构旋转地联接到联接齿轮,该联接机构构造成允许杠杆轴相对于联接齿轮在与把手杠杆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角向(角度上的)距离相对应的角度范围内自由旋转移动。

相对的自由旋转移动允许当使用者将所述杠杆推入咔哒位置时以及当推-推单元将所述杠杆推入就绪位置时选择性地使杠杆和减速级脱开。

所述联接装置可以具有以下分别地或组合地采用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杠杆轴在轴向部分上包括至少一个径向轨道,联接齿轮包括至少一个收纳径向轨道的圆弧形孔,该圆弧形孔的角向开度对应于把手杠杆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角向距离。

杠杆轴在轴向部分上包括两个在直径上相对的径向轨道,并且减速齿轮包括两个在径向上相对的圆弧形孔,径向轨道可以在该圆弧形孔中在与把手杠杆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相对应的角向位置之间自由移动。

推-推杠杆由与杠杆轴的第一轴向部分形状配合的推-推杠杆环承载。

杠杆轴、联接齿轮和推-推杠杆环由模制塑料制成。

所述联接齿轮的带有啮合齿以便与减速机构相互作用的角向部分覆盖所述联接齿轮的大于把手杠杆的从咔哒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与从齐平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之和的角向部分。

所述联接齿轮的带有啮合齿以便与减速机构相互作用的角向部分覆盖所述联接齿轮的大于从把手杠杆的咔哒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的两倍的角向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相关的门把手,特别是用于车门的门把手,它具有把手杠杆,该把手杠杆可在齐平位置、就绪位置和向内咔哒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齐平位置中该把手杠杆与门板外表面齐平,在所述就绪位置中该把手杠杆通过电动机伸出并可由使用者抓握,在该向内咔哒位置中,预加载的推-推单元被释放,从而在不致动电动机的情况下将把手杠杆置于所述就绪位置,

该门把手包括:

·杠杆轴,其连接到把手杠杆,

·推-推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预加载弹簧,它构造成在电动机不致动的情况下将把手杠杆从其中预加载弹簧被释放的咔哒位置带入就绪位置,

·电动机和用于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把手杠杆的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包括一个联接齿轮,该联接齿轮的旋转使杠杆旋转,

其中,杠杆轴经由被杠杆轴支承并将杠杆轴和联接齿轮旋转地连结的联接机构旋转地联接到联接齿轮,该联接机构构造成允许杠杆轴相对于联接齿轮在与把手杠杆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角向距离相对应的角度范围内自由旋转移动。

推-推单元可以包括两个预加载的弹簧,所述弹簧在被释放时推动滑动件,该滑动件经由突出的指状部与从把手杠杆轴径向突出的推-推杠杆相互作用。

减速机构可以包括蜗杆驱动器,该蜗杆驱动器与联接齿轮相互作用,以在电动机被致动时使把手杠杆运动。

附图说明

在阅读下面以示例性的方式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给出的对附图的描述时,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车门的示意剖视图,其中包括把手杠杆的把手被示出处于不同位置,

·图2是车门把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把手的联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和3的把手的联接装置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其主要部件的横截面,

·图5a、5b、5c示出了图4的联接装置的不同位置,说明了推-推单元的情形,

·图6a、6b、6c示出了图4的联接装置的不同位置,示出了机动化致动的情形。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适用于相同的元件。

尽管附图指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可以通过稍微组合或变更所表示的实施例可以获得其它实施例,所述新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内置门把手1的车辆门板100的一系列示意性剖视图。门板100形成车辆的外表面,门把手1主要由其把手杠杆3(意在由使用者抓住并使其运动的部件)和把手框架5(在致动过程中保持静止的部件)表示。

术语“内侧”、“外侧”和等效术语是关于车辆的内部和外部定义的。

在图1的第一剖视图中,把手杠杆3处于齐平位置。在所述齐平位置,把手杠杆3的外表面与门板100齐平。当车辆行驶时以及当车辆停放较长时间时,采用所述齐平位置。在齐平位置,把手杠杆3在停放时不太可能与偶然或不存在的过往者相互作用,并且在行驶时减小了空气阻力。在齐平位置,把手杠杆3也看上去以赏心悦目且离散的方式集成在门板100中。

在图1的第二剖视图中,把手杠杆3处于就绪位置。在所述就绪位置,把手杠杆3已经围绕把手轴线A向外旋转了预定角度(例如20°至45°),以便可由使用者抓握。当使用者接近车辆或例如使用集成在钥匙或RFID安全令牌中的遥控器引起车门解锁时,采用所述就绪位置。在所述位置,把手杠杆3对于使用者是可用的和可抓握的,但是把手仍被锁闭。

在图1的第三剖视图中,把手杠杆3处于打开位置。与就绪位置相比,把手杠杆3已由使用者进一步向外旋转(40°至60°或更多),并且把手杠杆与闩锁机构相互作用以将门解锁,因此门被解锁并准备好通过进一步拉动把手杠杆3而被打开。

在将杠杆3从齐平位置驱动到就绪位置的机构发生机械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在把手杠杆3施加指向内侧的压力P来相对于门板100向内推动杠杆3,如图1的第四剖视图所示。把手杠杆3然后处于文中称为咔哒位置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机械的相互作用(“咔哒”)释放了推-推单元的弹簧,该弹簧在电动机不致动的情况下驱动处于就绪位置的杠杆3。

图2是从内部看去的门把手1的视图。在图2中,把手杠杆3可以相对于把手框架5旋转移动,该把手框架5旨在附装到车辆门板100的内表面上。框架5包括用于门把手1的大部分部件的壳体。

具有减速机构9的电动机7位于框架5的壳体中。该电动机7通过电流—特别是来自车辆蓄电池的电流—的注入而被起动。减速机构9通过降低转速并增大转矩值来适应电动机7的旋转输出运动。减速机构9使把手杠杆3运动,特别是从齐平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运动。

减速机构9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减速级,所述减速级具有减速齿轮和/或蜗杆和齿轮系统。

减速机构9使联接装置200运动。该联接装置200包括杠杆基部11,在组装把手1时把手杠杆主体(未示出)被附装到该杠杆基部11上,以获得组装的把手杠杆3。

框架5还收纳推-推单元13,推-推单元13包括围绕两个导杆17放置的两个推-推弹簧15。推-推弹簧15在被释放时推动滑动件19,该滑动件19承载突出的指状部21,该指状部21抵靠在联接装置200的推-推杠杆30上。所述突出的指状部21特别地由橡胶、软塑料或任何减振材料制成。

弹簧15和导杆17被放置在释放机构23的两侧上,该释放机构23则在被压缩时(咔哒位置)释放滑动件19,该滑动件19然后被弹簧15沿着导杆17推动,从而推动处于就绪位置的把手杠杆3。

把手杠杆3的旋转位置由位于联接装置200下侧的定位装置25检测。所述定位装置25包括磁指针和磁传感器(例如霍尔效应传感器)。磁指针随着联接装置200和把手杠杆3旋转,然后磁传感器确定磁指针的旋转位置,从而确定把手杠杆3的位置。

图3是从框架5中取出的联接装置200的视图。

在图3中,联接装置200包括杠杆基部11,并且特别地围绕着从杠杆基部11轴向延伸的杠杆轴27。它包括两个轴向部分27a、27b,这两个轴向部分对应于推-推杠杆环29和联接齿轮31,所述杠杆环和联接齿轮在联接装置200的组装状态下分别覆盖轴向部分27a、27b中的一者。

推-推杠杆环29轴向地且可旋转地连结到杠杆轴27,并且包括从形状配合的环形主体径向延伸的推-推杠杆30。

联接齿轮31在其外柱形壁的一部分上包括啮合齿33。

图4是包括杠杆轴27、推-推杠杆环29和联接齿轮31的联接装置200的分解图。

杠杆轴27分别包括两个轴向部分27a、27b,当联接装置200被组装时,这个轴向部分分别被推-推杠杆环29和联接齿轮31包围。

第一轴向部分27a在开始时处于把手杠杆基部11并且具有四个径向轨道35,这些径向轨道与推-推杠杆环29中的形状匹配的十字形孔相互作用。第二轴向部分27b具有两个径向轨道35,这两个径向轨道是第一轴向部分27a的径向轨道35的两个相对的延长部分。

联接齿轮31包括在其中形成了轴向孔的齿轮主体。所述孔包括中心圆孔37和在中心圆孔37的径向相对两侧延伸的两个圆弧形孔39。

圆弧形孔39的角弧开度至少等于把手杠杆3(或把手杠杆基部11)的咔哒位置和就绪位置之间的角向距离。所述孔39的角弧开度特别是介于30°和150°之间。

较低的角向开度值(大约30°)对应于其中杠杆轴27和联接齿轮31的自由旋转移动等于把手杠杆3的咔哒位置和就绪位置之间的角向距离的实施例。具有更显著的角向开度值(大于90°)的圆弧形孔39被表示为消散在门板100快速打开期间的运动结束时产生的动能。

联接齿轮31和杠杆轴27及其径向轨道35形成由杠杆轴27支承的联接机构,该联接机构将杠杆轴27和联接齿轮31可旋转地联接。所述联接机构构造成允许杠杆轴27相对于联接齿轮31在与把手杠杆3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角向距离相对应的角度范围内的自由旋转移动。

图4中还示出了轴向部分27a、27b以及推-推杠杆环29和联接齿轮31的轴向剖视图。

图5a、5b和5c示出了在电力故障(电池耗尽或故障、电动机7故障)的情况下的推-推致动。

所述图是当从与把手杠杆基部11相对的轴向端观察时图4的联接装置200的示意性轴向视图。沿着轴线A观察联接装置200,从而仅联接齿轮31和把手杠杆轴27的径向表面连同推-推杠杆30一起是可见的。

推-推杠杆30、杠杆轴27和把手杠杆3可旋转地联接:由于杠杆轴27与推-推杠杆环29之间的形状配合,任何一个都不能在其它不旋转的情况下旋转。

在图5a中,把手杠杆3处于齐平位置。杠杆轴27和联接齿轮31处于相对位置,在该相对位置,径向轨道37在圆弧形孔39内处于非极限位置:它们不抵靠圆弧形孔39的径向壁之一。推-推单元13(通过其弹簧之一示意性地表示)处于其预加载的、未释放(“装备(进入准备状态,随时备用,arm)”)的状态。

在图5b中,使用者压靠把手杠杆3,从而导致杠杆轴27旋转,并因此导致推-推杠杆30旋转,以便到达咔哒位置,在该咔哒位置,推-推单元13被进一步压缩并释放。在图5b中,杠杆轴19的径向延伸部抵靠它们各自的圆弧形孔39的径向壁之一。在图5a、5b两者中,减速齿轮31处于相同的旋转位置。

在图5c中,释放的推-推单元13推动推-推杠杆30,并继而推动把手杠杆3,直至到达就绪位置。在所述就绪位置,推-推杠杆30被推过其图5a的位置(与齐平位置相对应的虚线轮廓),并且径向轨道35抵靠它们各自的圆弧形孔39的另一径向壁。

在附图5a、5b、5c中均未示出处于运动中的联接齿轮31。杠杆轴27相对于联接齿轮31在就绪位置与咔哒位置之间可以自由度地旋转移动。特别地,圆弧形孔39的角向开度至少对应于把手杠杆3在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

图6a、6b和6c示出了联接齿轮31上的电动机7以及把手杠杆轴27的作用,例如在当已检测到接近的使用者时的正常致动期间。

图6a是把手杠杆3处于齐平位置时的联接装置200的图示,因此图6a与图5a相同。

电动机7引起联接齿轮31的旋转。在所述旋转的第一部分期间,联接齿轮31移动而不使杠杆轴27运动,特别是直至径向轨道35抵靠圆弧形孔39的径向壁。这种情形在图6b中示出。杠杆轴27可以在不向减速齿轮31施加显著转矩的情况下旋转的总角度范围对应于圆弧孔39的角向开度,也就是说至少等于杠杆3的就绪位置和咔哒位置之间的角度。

联接齿轮31的进一步旋转引起所述齿轮31在径向轨道35上施加转矩,并因此对杠杆轴27施加转矩,继而使该杠杆轴27运动,直到到达如图6c所示的就绪位置。

在所有附图6a、6b、6c中,推-推单元13不移动,并且保持由释放机构23预加载和约束。

为了实现图5a、5b、5c和6a、6b、6c中的两种运动,联接齿轮31的承载着用以与例如减速机构9的蜗轮相互作用的啮合齿33的角向部分必须覆盖联接齿轮31的大于从咔哒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用以克服联接齿轮31相对于杠杆轴27的有限***)与从齐平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用以覆盖杠杆轴27在运动时的实际运动)之和的角向部分。

在例如由于长时间停放或前大灯开启而引起汽车电池故障的情况下,使用者将通过释放推-推单元13来起动如图5a、5b、5c所示的推-推致动。

此外,为了能自动返回到推-推单元13的预加载且受约束(“装备”)的状态,电动机7必须能使把手杠杆3从齐平位置返回到咔哒位置。为了实现推-推单元13的自动重新装备,带有啮合齿33的联接齿轮31的角度大于先前讨论的角度(从咔哒位置到就绪位置再加上从齐平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与从齐平位置到咔哒位置的角度(绝对值)之和。

所述角度之和等于从咔哒位置到就绪位置的角度的两倍。

联接装置200、杠杆轴27、联接齿轮31和推-推杠杆环29可以完全由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允许选择性地解耦(使之不关联)与使用电动机7的电力准备有关的运动以及与使用推-推单元13的后备致动有关的运动。于是,减速级及其齿轮和蜗杆只能针对将运动和转矩从电动机7传递到杠杆轴27进行优化,而没有考虑从杠杆3到电机7的可能的反向运动减速。

与可逆的还原机构相比,不可逆的还原机构具有更高的温度承受能力,加工零件所需的精度较低,并且承受的应力和磨损要少得多,从而在零件尺寸和概念设计方面具有更大的公差。

杠杆3在减速齿轮不运动的情况下的运动还导致阻力和噪音减少,所述阻力和噪音是使用者不希望有的并且是较低品质的象征。

因此,本发明使门把手1更坚固并且潜在地更便宜,同时提高了整体感知品质。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机动车门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