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构造

文档序号:1716380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辆后部构造 (Vehicle rear structure ) 是由 加藤浩二 村松匠 于 2019-06-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车辆后部构造,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车辆后部构造(1)包括:侧车架(10),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弹簧支承部(20),其固定于侧车架(10)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4);以及加强部件(30),其在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对侧车架(10)进行加强,加强部件(30)包括在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上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在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上固定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rear struct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load acting on the side fram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torsion direction. A vehicle rear structure (1) comprises: a side frame (10) extending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at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a spring support part (20) which is fixed to the lower side of the side frame (10) and supports the spring (4) of the suspension; and a reinforcing member (30) that reinforces the side frame (10) above the spring support portion (20), wherein the reinforcing member (30) includes a first fixing portion that is fixed to an outer wall portion (13) of the side frame (10), and a second fixing portion that is fixed to a bottom wall portion (11) of the side frame (10), and the second fixing portion is located at an intermediate portion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of the first fixing portion.)

车辆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后部构造,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造:在车身后部的侧车架的下方设有弹簧支承部,利用该弹簧支承部支承悬架的弹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7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该构造中,通过悬架的弹簧产生的上下振动传递到侧车架。另外,侧车架上还作用有由车身的扭转引起的负荷。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的车辆后部构造。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侧车架,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弹簧支承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以及加强部件,其在所述悬架支承部的上方对所述侧车架进行加强,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侧壁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侧车架的底壁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侧车架的底壁部及侧壁部固定的加强部件设置在悬架支承部的上方,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加强部件的安装部位的立体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加强部件的安装部位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后部构造

2 弹簧

10 侧车架

11 底壁部

13 外壁部(侧壁部)

13a、13b 棱线

20 弹簧支承部

30 加强部件

31 加强底壁部(第二固定部)

32 加强侧壁部

33、34 凸缘部(第一固定部)

40 第一隔板(隔板)

50 第二隔板(隔板)

60 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等这类表示方向的表现以车辆的乘员(驾驶者)为基准。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1作为左右一对构造具有侧车架10、10、弹簧支承部20、20、加强部件30、30、第一隔板40、40及第二隔板50、50,且具有在左右一对侧车架10、10上架设的横梁60。该车辆后部构造1为车辆底板(未图示)的下侧构造。

<侧车架>

侧车架(后侧车架)10为在车辆的后部且在车宽方向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骨架部件。侧车架10的前端部固定在下纵梁2上。另外,在左右一对侧车架10、10的前端部之间架设有地板横梁3。

如图2所示,侧车架10一体地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部11;从底壁部1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内壁部(侧壁部)12;从底壁部1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外壁部(侧壁部)13;从内壁部1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4;以及从外壁部13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5。凸缘部14、15通过焊接等与车辆底板(未图示)的下表面接合。即,侧车架10在主视观察时与底板一起构成闭合截面。

如图3的(a)所示,外壁部13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棱线13a、13b。外壁部13形成为在棱线13a、13b间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

<弹簧支承部>

如图2所示,弹簧支承部20为支承在车辆的左右后轮的悬架上设置的弹簧4的金属制部件。弹簧支承部20一体地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的底壁部21;从底壁部21的周缘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圆筒形状的筒壁部22;以及从简壁部22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在俯视观察时呈环状的凸缘部23。凸缘部23的车宽方向外部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下表面接合。凸缘部23的车宽方向内部借助后述横梁60的底壁部61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21的下表面接合。在车辆后部构造1中,悬架的弹簧4的上端部外嵌于筒壁部22且与凸缘部23的下表面抵接。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与弹簧4的上端部之间设有橡胶等缓冲部件。

<加强部件>

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30是在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对侧车架10进行加强金属制部件(加强件)。即,加强部件30设置于在俯视观察时与弹簧支承部20重叠的位置。

加强部件30一体地具有加强底壁部31、从加强底壁部3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加强侧壁部32、从加强侧壁部32的前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3和从加强侧壁部32的后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4。凸缘部33、34从加强侧壁部32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地形成。凸缘部33的前端部与加强底壁部31的前端部相比位于前方,凸缘部34的后端部与加强底壁部31的后端部相比位于后方。

凸缘部33、34在前后一对棱线13a、13b间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即,凸缘部33、34构成固定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上的第一固定部。在这里,凸缘部33与加强底壁部31相比延伸设置到前侧的棱线13a的附近,凸缘部34与加强底壁部31相比延伸设置到后侧的棱线13b的附近。

加强底壁部31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上表面接合。即,加强底壁部31构成固定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上的第二固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底壁部31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部31a、31b。

凹部31a在俯视观察时设置于与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重叠的位置,以与底壁部11及凸缘部23三片重叠的方式焊接。凹部31b设置于在俯视观察时相对于弹簧支承部20的凸缘部23偏移的位置(也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以与底壁部11两片重叠的方式焊接。

在该车辆后部构造1中,在侧车架10上经由弹簧支承部20作用由弹簧4引起的上下振动(参照图2的箭头X1)。另外,在侧车架10上作用因车身扭转而使外壁部13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倒伏的载荷(参照图2的箭头X2)。车辆后部构造1具有固定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及外壁部13上的加强部件30,从而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10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通过将加强部件30的加强底壁部31固定在凸缘部33、34之间,能够更恰当地提高针对上下方向载荷(上下振动)的强度。

<第一隔板>

如图4所示,第一隔板40为在侧车架10上设置于加强部件30前方的金属制部件。第一隔板40用于在侧车架10上设置的底板中对固定座席(后座)的部位进行加强,具有与内壁部12及外壁部13间的距离大致相同的宽度,在侧面观察时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设置第一隔板40的部位由加强件5加强。

第一隔板40一体地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41;从上壁部41的前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前壁部42;从上壁部41的后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后壁部43;从前壁部42的下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4;从后壁部43的下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5;从前壁部4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6;以及从后壁部43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47。前壁部42及后壁部43的下端部与底壁部11抵接。凸缘部44、45接合。凸缘部46、47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

并且,第一隔板40也可以构成为取代凸缘部44而具有从前壁部42的下端部且从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该凸缘部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内壁部12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外侧面)接合。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凸缘部46也从前壁部4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延伸设置。

另外,第一隔板4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从后壁部4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该凸缘部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内壁部12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外侧面)接合。

<第二隔板>

第二隔板50为在侧车架10上设置于加强部件30后方的金属制部件。第二隔板50在侧车架10中对在该侧车架10下方设置的消音器悬吊部位进行加强或用于安装四轮驱动用的差动装置,具有与内壁部12和外壁部13间的距离大致相同的宽度,在侧面观察时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一起构成闭合截面。

第二隔板50一体地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51;从上壁部51的前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前壁部52;从上壁部51的后端部向下延伸设置的后壁部53;从前壁部52的下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4;从后壁部53的下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5;从前壁部5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6;以及从上壁部5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7。前壁部52及后壁部53的下端部与底壁部11抵接。凸缘部54、55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上表面接合。凸缘部56、57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外壁部13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内侧面)接合。

并且,第二隔板50包括:从前壁部5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8;以及从后壁部5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9(参照图1)。凸缘部58、59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内壁部12的内表面(车宽方向外侧面)接合。

<横梁>

如图1所示,横梁(后横梁)60为在与地板横梁3相比的后方处架设在左右一对侧车架10、10上的金属制骨架部件。横梁60一体地具有:左右延伸的底壁部61;从底壁部61的前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前壁部62;从底壁部61的后端部向上延伸设置的后壁部63;从前壁部62的上端部向前延伸设置的凸缘部64;以及从后壁部63的上端部向后延伸设置的凸缘部65。凸缘部64、65通过焊接等与车辆底板(未图示)的下表面接合。即,横梁60在侧面观察时与底板一起构成闭合截面。

横梁60的底壁部61的车宽方向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的下表面接合(参照图2)。横梁60的凸缘部64、65的车宽方向端部弯曲形成,通过焊接等与侧车架10的凸缘部14、内壁部12及底壁部11的下表面接合。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包括:侧车架10,其在车辆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弹簧支承部20,其固定于所述侧车架10的下侧,支承悬架的弹簧4;以及加强部件30,其在所述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对所述侧车架10进行加强,所述加强部件30包括:在所述侧车架10的侧壁部(外壁部13)上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凸缘部33、34);以及在所述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上固定的第二固定部(加强底壁部31),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因此,车辆后部构造1由于在弹簧支承部20的上方设置在侧车架10的底壁部11及侧壁部(外壁部13)上固定的加强部件30,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作用于侧车架10的上下方向及扭转方向的载荷的强度。

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30包括:作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加强底壁部31;从所述加强底壁部31的车宽方向端部延伸设置的加强侧壁部32;以及从所述加强侧壁部32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作为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前后一对凸缘部33、34,前侧的所述凸缘部33的前端部与所述加强底壁部31的前端部(更详细来说是作为固定部位的凹部31a、31b的前端部)相比位于前方,后侧的所述凸缘部34的后端部与所述加强底壁部31的后端部(更详细来说是作为固定部位的凹部31a、31b的后端部)相比位于后方。

因此,车辆后部构造1由于使一对凸缘部33、34与加强底壁部31相比沿前后延伸,因此能够恰当地抑制与车身扭转相伴的侧车架10的侧壁部(外壁部13)的倒伏。

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所述侧车架10的所述侧壁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棱线13a、13b,所述加强部件30设置在所述前后一对棱线13a、13b之间,所述前后一对凸缘部33、34分别延伸至所述前后一对棱线13a、13b的附近。

因此,车辆后部构造1能够使作用于加强部件30的载荷传递至强度较高的侧车架10的棱线13a、13b。

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侧车架10的横梁60,所述横梁60在所述加强部件30的下方固定于所述侧车架10。

因此,车辆后部构造1能够将作用于侧车架10的扭转方向的载荷从加强部件30的设置部位传递至横梁60。

另外,车辆后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前后一对隔板40、50,它们在侧面观察时与所述侧车架10的所述底壁部11一起构成闭合截面,且固定在所述侧车架10的所述侧壁部(外壁部13)上,所述加强部件30位于所述前后一对隔板40、50之间。

因此,车辆后部构造1能够恰当提高针对使侧车架10的侧壁部(外壁部13)倒伏的扭转方向载荷的强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例如,第一隔板40也可以独立于用于加强座席固定部位的部件进行设置。同样地,第二隔板50也可以独立于加强消音器的悬吊部位的部件进行设置。另外,本发明的车辆后部构造1在应用于四轮驱动车以外的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省略第二隔板50的构成。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车辆后部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