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组装装置

文档序号:840951 发布日期:2021-04-02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纸箱组装装置 (Carton assembling device ) 是由 岩佐达也 西辻悟史 有松辰也 立川聪 于 2020-09-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纸箱组装装置,即使存在相互啮合的关系的折片的位置偏离标准位置,也能够适当进行啮合。在纸箱组装装置中,在压入机构(54)的头(541c)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时,通过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对纸箱(B)予以预定的位移,从而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其结果是,位置偏离被消除,并且突出片(Zfb3a)与缺口(Zfb1a)啮合。(Provided is a carton assembling device capable of appropriately engaging flaps that are in an engaged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even when the positions of the flaps deviate from a standard position. In the carton assembling device, when a head (541c) of a press-in mechanism (54) presses in a large flap (Zfb3) for locking, a suction rotating mechanism (112) and a suction holding mechanism (113) give a predetermined displacement to a carton (B), and a preceding large flap (Zfb1) and a large flap (Zfb3) for locking move relatively. As a result, the positional deviation is eliminated, and the projecting piece (Zfb3a) engages with the notch (Zfb1 a).)

纸箱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箱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容易地组装底的纸箱得到普及,组装这样的纸箱的装置已广泛普及。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2271号公报)所记载的包装箱的组装装置在组装底面时,首先折入第一底面片,接下来折入相互对置的第三底面片以及第四底面片,最后折入与第一底面片对置的第二底面片,并通过第一底面片的凹部与第二底面片的凸部啮合,从而组装包装箱的底面。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2-162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将第二底面片向包装箱的内侧压入并使其凸部与第一底面片的凹部啮合时,若凹部与凸部的位置偏离标准位置,则会导致凹部与凸部不会啮合这一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存在相互啮合的关系的折片的位置偏离标准位置,也能够适当进行啮合的纸箱组装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将以包围纸箱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开口的边缘的四个折片折入,所述纸箱组装装置具备折入部件、压入部以及驱动部。折入部件将四个折片按预定的顺序分别折入而将开口封闭。压入部将四个折片中的最后被折入的锁定用折片压入到纸箱的内侧,并将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所述折片重叠。驱动部与纸箱接触并对纸箱予以预定的位移。在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至少一个折片之间形成有相互啮合的部位。在压入部将锁定用折片压入时,驱动部通过位移使锁定用折片相对于其他的折片进行相对移动。

在此,所谓的“压入部压入锁定用折片时,”包括压入部进行压入锁定用折片的动作时以及压入部维持压入了锁定用折片的状态时。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锁定用折片被压入到开口的开口面的内侧且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重合并啮合,即使这时啮合的位置偏离,通过驱动部对纸箱予以预定的位移,从而锁定用折片相对于其他的折片进行相对移动,因此位置偏离被消除,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适当地啮合。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在与锁定用折片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锁定用折片被压入并处于与其他的折片啮合这一位置关系,因此由于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离而易于阻碍啮合。因此,使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在与锁定用折片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可有效地消除啮合位置的位置偏离。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驱动部通过与除了锁定用折片之外的其他的折片或纸箱的侧面接触而对纸箱予以位移。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驱动部通过与折片或纸箱的侧面接触而使纸箱位移,从而能够使开口的俯视观察形状歪斜,作为其结果,能够使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在与锁定用折片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四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所述纸箱组装装置还具备保持部。保持部在搬送纸箱时保持纸箱并使所述纸箱移动。保持部兼作驱动部。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在压入部将锁定用折片压入时,通过保持部使纸箱沿搬送方向移动,从而其他的折片相对于被压入部限制移动的锁定用折片进行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五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压入部对锁定用折片予以与锁定用折片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移。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除了驱动部对纸箱予以位移之外,驱动部保持静止的状态,并通过压入部对锁定用折片在与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予以位移,从而锁定用折片相对于其他的折片进行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六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驱动部在予以使纸箱的开口的俯视观察形状变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位移之后予以使还原为原来的形状的第二位移。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通过使纸箱位移而使开口的俯视观察形状歪斜为平行四边形,从而能够使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在与锁定用折片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是在第一观点至第六观点任一项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四个折片中的与锁定用折片相对的折片具有被切为凹状的第一部位。锁定用折片具有能够插入到第一部位的凸状的第二部位。在压入部将锁定用折片压入时,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位重叠。

在该纸箱组装装置中,通过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重叠,从而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啮合,假设在第二部位与第一部位的重叠位置产生偏离,在压入部将锁定用折片压入时,通过驱动部予以预定的位移而使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相对移动,从而第二部位也与第一部位啮合。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中,锁定用折片被压入到开口的开口面的内侧且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重叠并啮合,即使这时啮合的位置偏离,通过驱动部对纸箱予以预定的位移,从而锁定用折片相对于其他的折片进行相对移动,因此位置偏离被消除,并且锁定用折片与其他的折片适当地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的装箱系统的框图。

图2A是表示装箱系统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装箱系统中的纸箱以及商品的流动的立体图。

图3A是折入底折片之前的扩展为筒状的纸箱材的立体图。

图3B是分三个阶段表示折入图3A中的底折片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4是制箱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折入机构以及第三折入机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6是吸附盘即将与锁定用大折片接触之前的吸附盘的侧视图。

图7是吸附盘与锁定用大折片接触并将锁定用大折片压入时的吸附盘的侧视图。

图8是制箱部的动作流程图。

图9是将先行大折片折入之后,即将折入小折片之前的纸箱的侧视图。

图10是折入小折片之后的纸箱的侧视图。

图11是第三折入板将锁定用大折片折入,并且头上升时的纸箱的主视图。

图12是锁定用大折片被压入到纸箱的内侧时的该纸箱的立体图。

图13A是锁定用大折片被压入到纸箱的内侧之后,且先行大折片与锁定用大折片相对移动之前的该纸箱的立体图。

图13B是锁定用大折片被压入到纸箱的内侧之后,且先行大折片与锁定用大折片相对移动之后的该纸箱的立体图。

图14是头下降时的纸箱的主视图。

图15A是将片状的纸箱材向上方送出之前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15B是吸盘即将吸附纸箱材之前的升降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5C是吸盘刚吸附纸箱材之后的升降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6A是将片状的纸箱材向上方送出之后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16B是将片状的纸箱材向上方送出之后,并且吸盘解除了吸附之后的该吸盘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制箱部(纸箱组装装置);112…吸附旋转机构(驱动部);113…吸附保持机构(驱动部);51…第一折入机构(折入部);52…第二折入机构(折入部);53…第三折入机构(折入部);54…压入机构(压入部);541…压入棒(压入部);541a…压入棒(压入部);541b…压入棒(压入部);541c…头(压入部);551…吸附盘(压入部);B…纸箱;Zfb1…先行大折片(其他的折片);Zfb2…小折片(其他的折片);Zfb3…锁定用大折片(锁定用折片);Zfb4…小折片(其他的折片);Zfb1a…缺口(第一部);Zfb3a…突出片(第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装箱系统1的构成

图1是搭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的装箱系统1的框图。另外,图2A是表示装箱系统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装箱系统1中的纸箱B以及商品G的流动的立体图。

在图1以及图2A中,装箱系统1例如将一定数量的零食等的袋装商品(商品G)以整齐排列状态在纸箱B中装入多层。

如图1以及图2A所示,装箱系统1将纸箱处理区域DHA和商品处理区域GHA以能够相互独立分离的状态连接。在纸箱处理区域DHA中包括制箱工序P1和装箱工序P3这两个工序。并且,在商品处理区域GHA中包括商品排列工序P2。

即,在装箱系统1中,通过将纸箱处理区域DHA与商品处理区域GHA连接,从而使制箱工序P1、商品排列工序P2、装箱工序P3这三个工序协作。

制箱工序P1是将片状的纸箱材Z组装成纸箱B并搬送到装箱位置的工序,由箱材收纳部11、制箱部12、第一姿态转换部13以及箱下方搬送部14构成。

商品排列工序P2是将从上流侧工序供给的商品G搬入到预定位置,将一定数量的商品G排列成邻接的商品G彼此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并搬送至装箱位置的工序,由商品搬入部21、商品排列部22以及商品插入部23构成。

装箱工序P3是在从制箱工序P1搬送来的纸箱B中装入商品排列工序P2中排列完成的一定数量的商品G,并将箱封闭并搬送到箱排出位置的工序,由商品接收部31、第二姿态转换部32以及封箱部33构成。

装箱系统1在纸箱B中装入多层商品G,纸箱B内的商品G的姿态为“站立姿态”。即,在使纸箱B的开口朝上时,处于商品G的正面以及背面朝向侧方、商品G的上下端部朝向上下、左右侧部朝向侧方的姿态。

另外,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纸箱处理区域DHA呈双层结构,由共用的框10支承制箱工序P1和装箱工序P3,二层部分为制箱工序P1,一层部分为装箱工序P3。

为了实现该双层结构,使从制箱部12中的纸箱B的组装至箱下方搬送部14为止的纸箱B的搬送方向与利用封箱部33将装有商品G的纸箱B的开口密封之前的纸箱B的搬送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

(2)制箱工序P1

如图2B所示,制箱工序P1由将纸箱材Z导入到装箱系统1的箱材收纳部11、组装纸箱B的制箱部12、使纸箱B围绕与其搬送方向正交的水平轴旋转90°的第一姿态转换部13、以及将呈第一姿态的纸箱B向下方搬送的箱下方搬送部14构成。

(2-1)箱材收纳部11

在箱材收纳部11中,如图2B所示,将层叠于供给位置的纸箱材Z中的第一张纸箱材Z一张一张地夹住向上方送出,并使送出的纸箱材Z绕铅垂轴旋转90°而扩展为筒状。

纸箱材Z由作业者载置于供给位置。纸箱材Z以折片Zf打开的状态折叠,并以该折片Zf位于铅垂方向的姿态在水平方向上层叠。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顶面侧的折片Zf称为顶折片Zfa,将底面侧的折片Zf称为底折片Zfb。

纸箱材Z朝向上方的送出通过升降机构111进行,当供给位置的所有纸箱材Z被送出时,向控制器40(参照图1)发送检测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

另外,纸箱材Z围绕铅垂轴的旋转通过由吸附旋转机构112利用吸盘吸附并保持纸箱材Z的侧面,并使吸附旋转机构112围绕铅垂轴旋转90°来实现。

(2-2)制箱部12

制箱部12一边沿水平方向搬送扩展为筒状的纸箱材Z,一边将纸箱材Z的底折片Zfb折入而形成底,从而组装成顶折片Zfa打开的状态的纸箱B。

该制箱部12构成本申请发明所涉及的纸箱组装装置,其详细内容在“(5)制箱部12的详细内容”中进行说明。

(2-3)第一姿态转换部13

第一姿态转换部13使纸箱B在搬送方向上旋转90°。更为具体来说,第一姿态转换部13使纸箱B绕与其搬送方向正交的水平轴旋转90°,将纸箱B的姿态转换为纸箱B的开口与顶折片Zfa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姿态(以下称为第一姿态。)。在纸箱B呈第一姿态时,开口朝向商品处理区域GHA。

(2-4)箱下方搬送部14

箱下方搬送部14将呈第一姿态的纸箱B向下方搬送。即,使纸箱B以开口朝向商品处理区域GHA的状态向下方移动。

(3)商品排列工序P2

在装箱系统1的商品G的流动中的商品排列工序P2的上流侧,配置有未图示的计量装置和制袋包装机等。并且,在装箱系统1中,仅将在上流侧工序中重量、密封性、异物混入检查等合格的商品G供给至商品排列工序P2。

商品排列工序P2由接收商品G并搬送至预定位置的商品搬入部21、使从商品搬入部21供给的商品G排列整齐的商品排列部22、以及将排列整齐的商品G聚集并推出的商品插入部23构成。

(3-1)商品搬入部21

商品搬入部21具有商品导入传送带211和搬入传送带212。商品导入传送带211在进行重量、密封性、异物混入检查等的工序的下流侧接收检查合格的商品G的供给,并将其引导至搬入传送带212。

搬入传送带212将从商品导入传送带211搬送来的商品G搬送至商品排列部22。

(3-2)商品排列部22

商品排列部22具有第一排列传送带221、第二排列传送带222以及第三排列传送带223。商品排列部22一边对商品G进行聚集动作一边将其搬送至预定位置,尤其适合聚集袋状的包装物,因而也可以独立作为包装物聚集装置进行使用。

(3-3)商品插入部23

商品插入部23夹住在第三排列传送带223上排成一列的一组商品G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将一组商品G整个插入到纸箱B内。如图2B所示,商品插入部23为了夹住排列整齐的一组商品G而具有竖立传送带231、推动板233以及插入板235。

(4)装箱工序P3

装箱工序P3具有将商品G收入纸箱B的商品接收部31、将姿态转换为纸箱B的开口朝上的第二姿态转换部32、以及一边搬送已完成商品G的装箱的纸箱B一边封闭纸箱B的开口的封箱部33。

(4-1)商品接收部31

商品接收部31将纸箱B维持为第一姿态,使纸箱B的开口与商品插入部23的插入板235相对并进行待机。由于在商品插入部23中变为竖立状态的N个商品G被插入板235朝向纸箱B的开口面推出,因此,商品接收部31在该位置待机直到该N个商品G从开口朝向底完全被插入到纸箱B为止。

当第一层的N个商品G被插入到纸箱B时,下降预定距离。并且,为了接收第二层的N个商品G,使纸箱B的开口中的第一层上方的空间的开口与插入板235相对并进行待机。

重复进行上述那样的动作,从而第i层的N个商品G被插入纸箱B,朝向纸箱B的商品的接收完成。

(4-2)第二姿态转换部32

如图2B所示,第二姿态转换部32具有将装有商品G的纸箱B的姿态转换为开口朝上的姿态的姿态转换机构321。

姿态转换机构321使在此之前一直垂直的开口面变为水平,即,使纸箱B旋转以使开口面朝上。姿态转换机构321利用带吸附盘的L字状部件保持纸箱B的侧面以及底面,并使L字状部件旋转90°,从而使纸箱B旋转,其中,L字状部件同时吸附纸箱B的侧面及底面。

(4-3)封箱部33

如图2B所示,封箱部33具有搬送纸箱B的排出传送带330、封闭包围纸箱B的开口的折片的折片封闭机构(未图示)、以及将被折片封闭的开口密封的胶带粘贴机380。

(5)制箱部12的详细内容

在此,以将扩展为筒状的纸箱材Z的底折片Zfb折入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5-1)纸箱B的底折片Zfb

首先,在动作说明之前,对利用装箱系统1处理的纸箱B进行说明。图3A是将底折片Zfb折入前的扩展为筒状的纸箱材Z的立体图。另外,图3B是分三个阶段表示图3A中的折入底折片Zfb的过程的立体图。

在图3A和图3B中,底折片Zfb包括相互对置的一对大折片Zfb1、Zfb3以及相互对置的一对小折片Zfb2、Zfb4。

一对大折片Zfb1、Zfb3中的一个大折片Zfb1上设置有凹状的缺口Zfb1a,在另一个大折片Zfb3上设置有凸状的突出片Zfb3a。为了便于说明,将具有凹状的缺口Zfb1a的大折片Zfb1称为先行大折片Zfb1,将具有凸状的突出片Zfb3a的大折片称为锁定用大折片Zfb3。

图3B是表示在使底折片Zfb朝上的纸箱B中折入底折片Zfb的顺序的立体图。在图3B中,底折片Zfb的折入是最先折入先行大折片Zfb1,接着折入一对小折片Zfb2、Zfb4,最后折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此时,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纸箱B中,凸状的突出片Zfb3a超过先行大折片Zfb1的凹状的缺口Zfb1a,与先行大折片Zfb1的内侧面接触并停止。由此,四个底折片Zfb相互干扰而被锁定。

在制箱部12中自动地进行该底折片Zfb的折入。以下,对底折片Zfb的折入动作进行说明。

(5-2)底折片Zfb的折入机构

图4是制箱部12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第一折入机构51以及第三折入机构53的示意侧视图。在图4和图5中,作为纸箱组装装置发挥功能的制箱部12包括第一折入机构51、第二折入机构52、第三折入机构53、压入机构54以及吸附机构55。

(5-2-1)第一折入机构51

如图5所示,第一折入机构51是折入先行大折片Zfb1的机构,包括第一折入板511、第一连结棒513以及第一气缸515。

(5-2-1-1)第一折入板511

第一折入板511是具有第一面511a、第二面511b以及第三面511c的板金部件。

第二面511b与第一面511a呈钝角地从第一面511a的端部延伸。第三面511c与第一面511a垂直地从第二面511b的端部延伸。因此,第一面511a水平时第三面511c呈竖直姿态,在第一面511a竖直时第三面511c为水平。

(5-2-1-2)第一连结棒513

第一连结棒513是向第一折入板511传递第一气缸515的活塞位移的棒。

第一连结棒5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折入板511的第一面511a的背面。第一面511a的背面是指在折入先行大折片Zfb1时与先行大折片Zfb1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如图5所示,第一连结棒513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515的活塞515a的前端连接。第一连结棒513的一部分上连结有支承在轴承517上的旋转轴519。因此,通过使活塞515a往复运动,第一连结棒513以旋转轴519为中心转动,因此,第一折入板511随之摆动。

(5-2-2)第二折入机构52

第二折入机构52包括对置的一对第二折入板521和使一对第二折入板521分别转动的第二气缸525。

为了便于说明,将折入小折片Zfb2的一侧的第二折入板521设为第二折入板521A,将折入小折片Zfb4一侧的第二折入板521设为第二折入板521B(参照图9以及图10)。

另外,将使第二折入板521A转动的气缸设为第二气缸525A,将使第二折入板521B转动的气缸设为第二气缸525B。

第二折入板521A是具有1/4圆弧的板金部件。在距该1/4圆弧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转动轴。第二气缸525A的活塞的前端连结于1/4圆弧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二气缸525A的活塞往复运动,使第二折入板521A转动,从而由1/4圆弧折入小折片Zfb2。

第二折入板521B也是具有1/4圆弧的板金部件。第二折入板521B呈与第二折入板521A的镜像相同的形状,在距该1/4圆弧预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转动轴。第二气缸525B的活塞的前端连结于1/4圆弧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二气缸525B的活塞往复运动,使第二折入板521B转动,从而由1/4圆弧折入小折片Zfb4。

(5-2-3)第三折入机构53

如图5所示,第三折入机构53是折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机构,包括第三折入板531、第三连结棒533以及第三气缸535。此外,由于在图4中看不到第三气缸535与第三折入板531及第三连结棒533的位置,因此在图5中记载了第三折入机构53的示意侧视图,请参照。

(5-2-3-1)第三折入板531

第三折入板531是具有第一面531a、第二面531b以及第三面531c的板金部件。

第二面531b与第一面531a呈钝角地从第一面531a的端部延伸。第三面531c与第一面531a垂直地从第二面531b的端部延伸。因此,在第一面531a水平时第三面531c呈竖直姿态,在第一面531a竖直时第三面531c为水平。

(5-2-3-2)第三连结棒533

第三连结棒533是向第三折入板531传递第三气缸535的活塞位移的棒。

第三连结棒533的一端固定于第三折入板531的第一面531a的背面。第一面531a的背面是指折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时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

如图5所示,第三连结棒533的另一端与第三气缸535的活塞535a的前端连接。第三连结棒533的一部分上连结有支承在轴承537上的旋转轴539。因此,通过活塞535a往复运动,第三连结棒533以旋转轴539为中心转动,因此,第三折入板531随之摆动。

(5-2-4)压入机构54

如上述“(5-1)纸箱B的底折片Zfb”中所说明那样,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纸箱B中,凸状的突出片Zfb3a超过先行大折片Zfb1的凹状的缺口Zfb1a,与先行大折片Zfb1的内侧面重叠。

因此,压入机构54具有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纸箱B中的压入棒541。

(5-2-4-1)压入棒541

如图4所示,压入棒541由两个压入棒541a、541b构成。为了维持等间隔,两个压入棒541a、541b由上部保持板543、引导板544、中间保持板545以及下部保持板546支承。

上述四个板部件从上方起按照上部保持板543、引导板544、中间保持板545以及下部保持板546的顺序配置。上部保持板543、引导板544、中间保持板545以及下部保持板546上设置有供两个压入棒541a、541b贯通的两个贯通孔。

通过使两个压入棒541a、541b与上部保持板543、引导板544、中间保持板545以及下部保持板546各自的两个贯通孔的间距一致,从而两个压入棒541a、541b能够维持等间隔。

上部保持板543、中间保持板545以及下部保持板546各自的两个贯通孔与两个压入棒541a、541b被固定。

引导板544的两个贯通孔与两个压入棒541a、541b通过设置两个压入棒541a、541b能够滑动的程度的间隙而能够相对移动。

压入棒541的前端支承有具有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直接接触的吸附盘551的头541c。头541c是通过弯曲加工从一个金属片成型的板金部件。头541c的剖面呈L字的形状。

(5-2-4-2)压入用第一气缸547

压入用第一气缸547以活塞547a朝向铅垂下方的姿态配置。活塞547a的前端部与中间保持板545连结。通过活塞547a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压入棒541以及头541c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5-2-4-3)压入用第二气缸549

压入用第二气缸549以活塞549a朝向铅垂上方的姿态配置。活塞549a的前端部与头541c连结。头541c的下表面上连结有与两个压入棒541a、541b相同间距的两个第二压入棒(未图示)。

两个压入棒541a、541b为中空圆筒,两个第二压入棒具有比该中空圆筒的内径稍小的外径。一个第二压入棒插入压入棒541a的中空圆筒内,另一个第二压入棒插入压入棒541b的中空圆筒内。

因此,通过活塞549a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仅使头541c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5-2-5)吸附机构55

吸附机构55设置于压入棒541的头541c的上表面上。吸附机构55至少具有吸附盘551。吸附盘551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纸箱B中时,吸附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表面上,并在头541c返回待机位置的过程中,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从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的位置拉回至成为纸箱B的底面的位置。

图6是吸附盘551即将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接触之前的吸附盘551的侧视图。另外,图7是吸附盘55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接触并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时的吸附盘551的侧视图。

在图6中,吸附机构55包括吸附盘551、连接器553、连接器保持板555以及姿态控制弹簧557。

吸附盘551例如是由硅橡胶成型的蛇纹状的部件。在吸附盘551的吸附面的相反侧连接有连接器553。连接器553的主体部为中空,主体部侧面设置有与吸引用管(未图示)连接的连接孔553a。

连接器553上设置有被螺纹切削的部位即螺栓553b。连接器553通过螺栓553b和螺母554被固定在连接器保持板555上。

连接器保持板555可选装地被保持在头541c上。姿态控制弹簧557是扭力螺旋弹簧,一端挂在连接器保持板555上,另一端挂在头541c上。

吸附盘551在待机时采用使吸附面朝向铅垂上方的姿态。在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时,如图7所示,吸附盘551的吸附面配合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倾斜。此时,吸附盘551的吸附面的角度位移经由连接器553传递至连接器保持板555,连接器保持板555克服姿态控制弹簧557的作用力而进行角度位移。

(6)制箱部12的动作

在此,对作为纸箱组装装置发挥功能的制箱部12的动作进行说明。特别是,参照流程图对第一折入板511、第二折入板521A、521B以及第三折入板531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

图8是制箱部12的动作流程图。在图8中,控制器40使第一折入板511转动,将先行大折片Zfb1折入。折入角度约为90°。

图9是先行大折片Zfb1被折入后,小折片Zfb2、Zfb4即将被折入之前的纸箱B的侧视图。

在图9中,第一折入板511先将先行大折片Zfb1折入并进行待机。此时,一组小折片Zfb2、Zfb4呈等待由第二折入板521A、521B折入的状态。

(步骤S2)

接下来,在步骤S2中,控制器40使第二折入板521A、521B转动,将小折片Zfb2、Zfb4折入。折入角度约为90°。

图10是折入小折片Zfb2、Zfb4之后的纸箱B的侧视图。在图10中,通过第二气缸525A、525B的活塞上升,使第二折入板521A、521B转动约90°,从而小折片Zfb2、Zfb4被折入。

(步骤S3)

接下来,在步骤S3中,控制器40使第三折入板531转动,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折入。折入角度约为90°。

(步骤S4)

接下来,在步骤S4中,控制器40使压入用第一气缸547的活塞547a向铅垂上方移动,进而使压入用第二气缸549动作,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到纸箱B的内侧。

图11是第三折入板531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折入,并且头541c上升时的纸箱B的主视图。在图11中,作为头541c上升的结果,吸附盘551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压入纸箱B的内侧,锁定用大折片Zfb3以根部为中心转动并倾斜。

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至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越过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并上升至先行大折片Zfb1的内侧面上方。

此时,吸附盘551的吸附面配合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倾斜。吸附盘551的吸附面的角度位移经由连接器553传递至连接器保持板555,连接器保持板555克服姿态控制弹簧557的作用力而进行角度位移。

(步骤S5)

接下来,在步骤S5中,控制器40使纸箱B沿着搬送方向往复移动一定距离,对纸箱B予以位移。

图12是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到纸箱B的内侧时的该纸箱B的立体图。在图12中,锁定用大折片Zfb3以被吸附盘551吸附的状态而静止。

此时,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越过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并上升至先行大折片Zfb1的内侧面上方。在该状态下,若利用吸盘保持纸箱B的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使纸箱B沿着搬送方向往复移动一定距离,则纸箱B进行位移,并且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

图13A是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到纸箱B的内侧之后,且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之前的该纸箱B的立体图。

图13B是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压入到纸箱B的内侧之后,且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之后的该纸箱B的立体图。

在图13A以及图13B中,即使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未与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啮合的情况下(参照图13A),也能够通过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从而将突出片Zfb3a嵌入到缺口Zfb1a而相互啮合(参照图13B)。

此外,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的动作理想上期望为如下的动作:在予以使纸箱B的开口的俯视观察形状变形为平行四边形的位移之后予以使其还原为原来的形状的位移。

(步骤S6)

接下来,在步骤S6中,控制器40使压入用第一气缸547的活塞547a向铅垂下方移动,并将锁定用大折片Zfb3返回到底面水平为止。

由于压入用第一气缸547的活塞547a向铅垂下方移动,所以头541c下降。

图14是头541c下降,锁定用大折片Zfb3返回至原来的底面水平时的纸箱B的主视图。在图14中,随着头541c的下降,吸附盘551也下降。吸附盘551以吸附了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表面的状态下降,因此,锁定用大折片Zfb3不会停留在纸箱B中,而是被拉回到纸箱B的底面的高度位置。

此外,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被拉回至纸箱B的底面的高度位置之前的阶段,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越过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并上升至先行大折片Zfb1的内侧面上方,并且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与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啮合,锁定用大折片Zfb3以压住先行大折片Zfb1的方式下降,因此按照先行大折片Zfb1、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顺序下降至底面的高度位置。

如上所述,即使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突出片Zfb3a未与先行大折片Zfb1的缺口Zfb1a啮合的情况下,通过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对纸箱B予以预定的位移,而使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因此位置偏离被消除,并且突出片Zfb3a与缺口Zfb1a啮合。

另外,纸箱B的底成为先行大折片Zfb1、锁定用大折片Zfb3以及一对小折片Zfb2、Zfb4相互干扰的状态,纸箱B的底完成。

此外,在锁定用大折片Zfb3下降时,也以其根部为中心转动,因此锁定用大折片Zfb3一边改变倾斜角度一边下降,但吸附盘551的吸附面的倾斜角度的变化经由连接器553传递至连接器保持板555。连接器保持板555被姿态控制弹簧557施加作用力,因此能够追随吸附盘551的吸附面的倾斜角度的变化。

因此,吸附盘551的吸附面能够追随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倾斜角度的变化,从而能够维持可靠的吸附。

并且,在吸附盘551的吸附面到达纸箱B的底面的高度位置的时刻,解除吸附盘551的吸引,头541c进一步下降,吸附盘55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分离。

(7)特征

(7-1)

在作为纸箱组装装置发挥功能的制箱部12中,在压入机构54的头541c压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时,通过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对纸箱B予以预定的位移,从而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移动。其结果是,位置偏离被消除,并且突出片Zfb3a与缺口Zfb1a啮合。

在此,所谓的“压入机构54的头541c压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时,”包括压入机构54的头541c进行压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动作时,以及压入机构54的头541c维持压入了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状态时。

(7-2)

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在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7-3)

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通过与除了锁定用大折片Zfb3之外的其他的折片或纸箱B的侧面接触而对纸箱B予以位移,从而能够使开口的俯视观察形状歪斜。作为其结果,能够使先行大折片Zfb1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在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7-4)

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在搬送纸箱B时保持纸箱并使其移动。压入机构54的头541c在压入锁定用大折片Zfb3时,通过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使纸箱B沿着搬送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先行大折片Zfb1相对于被吸附盘551限制移动的锁定用大折片Zfb3进行相对移动。

(8)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先行大折片Zfb1相对于被吸附盘551限制移动的锁定用大折片Zfb3进行相对移动,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压入机构54对锁定用大折片Zfb3予以与锁定用大折片Zfb3的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位移。这种情况下,代替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对纸箱B予以位移,而是吸附旋转机构112以及吸附保持机构113保持静止状态,并通过压入机构54对锁定用大折片Zfb3在与其压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予以位移,从而锁定用大折片Zfb3相对于先行大折片Zfb1进行相对移动。

(9)其他的构成

图15A是将片状的纸箱材Z向上方送出之前的升降机构111的侧视图。在图15A中,升降机构111具有一组吸盘111a、111b和升降爪111c。一组吸盘111a、111b吸附以倾斜状态重叠的片状的纸箱材Z组中的最近的纸箱材Z(图的阴影部分)的下部,并从纸箱材Z组中拉开。

图15B是吸盘111a、111b即将吸附纸箱材Z之前的升降机构11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另外,图15C是吸盘111a、111b刚吸附纸箱材Z之后的升降机构11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在图15B以及图15C中,由于支承片状的纸箱材Z(以下称为“片材”。)的下端的支承台111z倾斜,因此当吸盘111a、111b吸附跟前的片材并拉近时,如图15C所示,在拉近的片材的下端与升降爪111c之间产生有缝隙Gap。另外,有时片材的下端会从最初起以浮起的状态载置于支承台111z,因此若吸附该片材则会进一步产生较宽的缝隙Gap。

图16A是将片状的纸箱材Z向上方送出之后的升降机构111的侧视图。在图16A中,片材以被吸盘111a、111b吸附的状态上升至上方的制箱部。虽然在完成了上升的时刻来自吸盘111a、111b的吸附释放片材,但通过来自其他的片材组的压力也可保持上升后的位置。

图16B是将片状的纸箱材Z向上方送出之后,并且吸盘111a、111b解除了吸附之后的该吸盘111a、111b周边的放大侧视图。在图16B中,片材在其下端与升降爪111c之间存在缝隙Gap的状态下上升,并由于维持有该缝隙Gap,所以片材上升后的高度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成为无法将片材以合适的高度位置过渡到制箱部的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片材被吸盘111a、111b吸附且在被吸附的状态下上升时,片材在目标上升位置之前(可以在10~50mm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从吸盘111a、111b的吸附被释放。

由此,未吸附的吸盘111a、111b与升降爪111c上升并且升降爪111c与片材下端接触,从而能够消除片材下端与升降爪111c的缝隙Gap,并使片材移动至目标上升位置。

3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卤制品的锁鲜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