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

文档序号:194132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5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 (Piezoelectric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iezoelectric module assembly process ) 是由 陈静 颜嘉甫 于 2020-04-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属于压电模组技术领域。该压电模组具有体积小、易加工的特性,适应于批量生产。该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电组件,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压电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自主体部的设定边缘凸出;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一面为正极,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二面为负极,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主体部层叠设置,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连接部沿边缘交错分布,且连接部第一面的朝向相同。正极电路板与连接部第一面相连,负极电路板与连接部第二面相连。(The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piezoelectric modul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a piezoelectric module assembling process,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ezoelectric modules. The piezoelectric modul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volume and easiness in processing, and is suitable for batch production. This piezoelectric module includes: at least two piezoelectric components, a positive circuit board, and a negative circuit board; the piezoelectric assembly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part protrudes from the set edge of the main body part; the first surfaces of the main body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are positive electrodes, the second surfaces of the main body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are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the first surfaces and the second surfaces are opposite. The main body parts of the at least two piezoelectric components are stacked, the connecting parts of the at least two piezoelectric component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edge in a staggered mode,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irst surfaces of the connecting parts is the same. The positive circuit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negative circuit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电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无孔化设计是当前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设备的流行趋势。为了去除电子设备上的出声孔,通过压电模组带动屏幕整体振动,实现发声。因此,需要提供适应于电子设备的压电模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该压电模组能够应用于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电模组,所述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电组件,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

所述压电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设定边缘凸出;

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一面为正极,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二面为负极,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

至少两个所述压电组件的主体部层叠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压电组件的连接部沿所述边缘交错分布,且所述连接部第一面的朝向相同;

所述正极电路板与所述连接部第一面相连,所述负极电路板与所述连接部第二面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承载段,所述承载段的第一面为所述正极,所述承载段的第二面为所述负极;以及

弯折段,与所述承载段相连,所述弯折段的弯折方向被配置为:至少两个所述压电组件的承载段沿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相互靠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任意两个所述压电组件中,所述承载段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

所述第一压电组件的弯折段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压电组件的承载段包括第一承载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一承载段自所述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所述第二压电组件的弯折段包括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压电组件的承载段包括第二承载段,所述第二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自所述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反,使得所述第一承载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或者

所述第一承载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电组件的弯折段包括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一压电组件的承载段还包括第三承载段,所述第三弯折段和第三承载段自所述第一承载段远离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端部顺次连接;

所述第二压电组件的弯折段包括第四弯折段,所述第二压电组件的承载段包括第四承载段,所述第四弯折段和第四承载段自所述第二承载段远离所述第二弯折段的端部顺次连接;

所述第三弯折段和所述第四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承载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用于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承载段和所述第四承载段用于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

所述第三压电组件的承载段包括与所述设定边缘相连的第五承载段;

所述第四压电组件的弯折段包括第五弯折段,所述第四压电组件的承载段包括第六承载段,所述第五弯折段和第六承载段自所述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所述第五弯折段的弯折方向被配置为:所述第六承载段与所述第五承载段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且所述第五承载段与所述第六弯折段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或所述负极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压电组件的弯折段还包括第六弯折段,所述第三压电组件的承载段还包括第七承载段,所述第六弯折段和第七承载段自所述第五承载段远离所述设定边缘的端部顺次连接;

所述第四压电组件的弯折段还包括第七弯折段,所述第四压电组件的承载段还包括第八承载段,所述第七弯折段和第八承载段自所述第六承载段远离所述第五弯折段的端部顺次连接;

所述第六弯折段和所述第七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第七承载段和所述第八承载段用于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或所述负极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交错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组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压电模组。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电模组的组装工艺,所述工艺用于组装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压电模组,所述工艺包括:

提供至少两个压电组件,所述压电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设定边缘凸出;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一面为正极,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二面为负极,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

堆叠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主体部,使得一个所述压电组件第一面朝向另一个所述压电组件第二面,且至少两个所述压电组件的连接部沿所述设定边缘交错分布;

将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所述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且不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的不同位置,不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负极电路板的不同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所述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之前,所述工艺还包括:

弯折所述连接部,使得弯折后任意两个所述压电组件连接部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

所述弯折所述连接部,包括:

以相反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一次弯折,使得第一次弯折后所述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连接部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所述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包括:

在第一次弯折后,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第一面与所述正极电路板连接,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第二面与所述负极电路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所述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包括:

在第一次弯折后,将所述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

以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二次弯折;

在第二次弯折后,将所述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所述弯折所述连接部,包括:

对所述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一次弯折,使得所述第四压电组件和所述第三压电组件连接部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所述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包括:

在第一次弯折后,将所述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

以相同的方向对所述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二次弯折;

在第二次弯折后,将所述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所述正极电路板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正极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位置和所述负极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面的连接位置交错。

本公开提供的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通过交错设置的连接部,使得压电模组与电路板(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始终为一个压电组件与电路板连接的厚度。据此,减小压电组件与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进而,缩小压电模组的体积以便安装。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还加工简单,便于量产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示例。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堆叠设置的压电组件,与压电组件的正极相连的正极电路板,和与压电组件负极相连的负极电路板。通过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对压电组件施加电场,激发压电组件的逆压电效应,使得压电组件在电场作用下出现形变,进而带动屏幕振动发声。

但是,在压电组件与正极电路板或负极电路板连接的部分较厚,增加整体压电模组的体积,影响压电模组的安装。此外,压电组件与电路板连接工艺难度大,不适于量产。

基于上述情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电模组、电子设备、和压电模组组装工艺。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00、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

其中,一个压电组件100包括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的第一面100a为正极,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的第二面100b为负极。其中,第一面100a和第二面100b为压电组件100相对的两面。示例地,第一面100a为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的上表面,第二面100b为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的下表面。

此外,在主体部110中,正极110a和负极110b之间设置有压电件。压电件采用具有压电性能的材料制备,例如,压电件的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纯聚偏氟乙烯,或者聚偏氟乙烯与氧化锆、氧化铝、碳纳米管等材料的混合物)。通过正极和负极的电场作用激发压电件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即压电模组实现振动。

连接部120自主体部110的设定边缘110x凸出设置。图2-1和图2-2是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地,如图2-1所示,压电组件100包括一个主体部110,此时连接部120与主体部110的设定边缘110x连接。示例地,如图2-2所示,压电组件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二主体部112,连接部1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体部111的设定边缘110x和第二主体部112的设定边缘110x。

可选地,压电组件100为完整的压电薄膜组件,通过裁剪、剪切等工艺形成主体部110和连接部120。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10。其中,图1以2个压电组件110为例,图3以3个压电组件110为例。当然,压电组件110的数量还可选为4个、5个、6个等。

在压电模组中,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00的主体部110层叠设置。可选地,相邻压电组件100的主体部110通过光学胶黏剂相连。

并且,在相连两个主体部110中,一个主体部110的第一面100a朝向另一个主体部110的第二面100b设置。以此方式,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10中连接部120的第一面100a的朝向相同。例如图1中,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一面100a均朝上设置,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二100b均朝下设置。

此外,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10的连接部120沿主体部110的设定边缘110x交错分布。交错分布是指:在垂直于电组件110厚度方向的面内,不同压电组件110的连接部120的投影不重合。可选地,在不同的压电组件100中,连接部120到主体部110设定边缘110x的指定端部的距离不同。

例如图1所示,在x轴和y轴所成面内,两个压电组件110的连接部120的投影不重合。又如图3所示,在x轴和y轴所成面内,三个压电组件110的连接部120的投影不重合。

正极电路板200与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第一面100a相连,负极电路板300与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第二面100b相连。据此,通过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为压电组件100输入驱动信号,以驱动压电组件100振动。可选地,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

在这样的情况下,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一面100a的朝向相同,便于正极电路板200与连接部120连接。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二面100b的朝向相同,便于负极电路板200与连接部120连接。

并且,至少两个连接部120交错分布,使得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的在设定长度范围内的部分只连接一个连接部120。以图1中正极电路板200为例,正极电路板200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段210和第二段220。其中,第一段210只用于连接上方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第二段220只用于连接下方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

此时,正极电路板200与压电组件100连接处的厚度为:正极电路板200和一个连接部120连接处的厚度。换言之,在压电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00的情况下,也不会增加正极电路板200与连接部120连接处的厚度。同样地,负极电路板200与压电组件100连接处的厚度始终为:负极电路板300和一个连接部120连接处的厚度。

综上所述,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通过交错设置的连接部120减小压电组件100与电路板(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连接处的厚度。并且,通过设定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一面100a朝向相同,至少两个连接部120的第二面100b朝向相同,便于电路板与连接部120连接,简化组装工艺,使得该压电模组适于量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连接部120的延伸方向,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交错设置。具体来说,连接部120沿x轴延伸,此时,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在x轴和y轴所成面内的投影不重合。据此,通过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交错分布,进一步降低电路板与压电模组连接处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一是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压电组件100中的连接部120包括:承载段121和弯折段122。

承载段121的第一面100a为正极,承载段121的第一面100a用于连接正极电路板200。承载段121的第二面100b为正极,承载段121的第二面100b用于连接负极电路板300。

弯折段122与承载段121相连。可选地,弯折段122包括曲面,或者至少一个斜面。其中,弯折段122的弯折方向被配置为:至少两个压电组件100的承载段121沿连接部120的厚度方向(z轴)相互靠近。以此方式,不同连接部120中承载段121与电路板(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的连接处之间的高度差缩小。

可选地,在任意两个压电组件中,承载段121第一面100a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例如,设定阈值为1mm、1.5mm、2mm等。据此,不同连接部120中承载段121可以与电路板的一个面相连。采用这样的方式,减小连接部120与正极电路板200的连接处,以及连接部120与负极电路板300的连接处的结构厚度,进一步减小连接部120与电路板连接处的体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承载段121和弯折段122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以压电模组包括两个压电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式

如图4所示,压电模组包括:第一压电组件100A和第二压电组件100B,第一压电组件100A的主体部110A设置在第一压电组件100B的主体部110B的上方。

第一压电组件100A的弯折段包括第一弯折段122A,第一压电组件100A的承载段包括第一承载段121A。其中,第一弯折段122A和第一承载段121A自主体部110A的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第二压电组件100B的弯折段包括第二弯折段122B,第二压电组件100B的承载段包括第二承载段121B。其中,第二弯折段122B和第二承载段121B自主体部110B的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其中,第一弯折段122A和第二弯折段122B的弯折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一面100a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示例地,如图4所示,第一弯折段122A向下弯折,第二弯折段122B向上弯折,据此使得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互靠近。

可选地,第一弯折段122A和第二弯折段122B的弯折曲率和长度满足:第一承载段121A的第一面100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一面100a相平,第一承载段121A的第二面100b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二面100b相平。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用于连接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具体地,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一面100a用于连接正极电路板200,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二面100b用于连接负极电路板300。

以此方式,通过第一弯折段122A和第二弯折段122B,在厚度方向(z轴)上,将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汇聚在压电模组的中间位置,减小压电组件100与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连接处的厚度。

第二种实现方式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中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基于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改进。其中,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连接正极电路板200和负极电路板300中的一个。如图5所示,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一面100a连接正极电路板。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压电组件100A的弯折段还包括第三弯折段122C,第一压电组件100A的承载段还包括:第三承载段121C。其中,第三弯折段122C和第三承载段121C自第一承载段121A远离第一弯折段122A的端部顺次连接。

第二压电组件100B的弯折段还包括第四弯折段122D,第二压电组件100B的承载段还包括和第四承载段121D。其中,第四弯折段122D和第四承载段121D自第二承载段121B远离第二弯折段122B的端部顺次连接。

第三弯折段122C和第四弯折段122D的弯折方向相同。如图5所示,第三弯折段122C和第四弯折段122D的向上弯折,以此方式,抬高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的高度。进而,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的第二面100b连接负极电路板。

除了图5所示方式之外,可选地,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的第二面100b连接负极电路板。此时,第三弯折段122C和第四弯折段122D的向下弯折,以降低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的高度。进而,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的第一面100a连接正极电路板。

也即,第一承载段121A和第二承载段121B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在该实现方式中,一个压电组件100通过不同的承载段(121C和121D)分别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并且,通过第三弯折段122C和第四弯折段122D,在厚度方向(z轴)上改变第三承载段121C和第四承载段121D的位置,进而为电路板提供安装空间。

采用这样的方式,在厚度方向(z轴)上,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不会超出主体部110A的上表面和主体部110B的下表面,有效减小连接部120与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

第三种实现方式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中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压电模组包括:第三压电组件100C和第四压电组件100D,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主体部110C设置在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主体部110D的上方。

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承载段包括:与主体110C的设定边缘相连的第五承载段121E。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弯折段包括第五弯折段122E,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承载段包括第六承载段121F。第五弯折段122E和第六承载段121F自主体部110D的设定边缘顺次连接。

其中,第五弯折段122E的弯折方向被配置为:第六承载段121F与第五承载段121E的第一面100a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如图6所示,第五弯折段122E向上弯折,使得第六承载段121F靠近第五承载段121E。优选地,第五弯折段122E使得第六承载段121F不超过第三压电组件100C主体部110C的上表面。

第五承载段121E与第六承载段121F连接正极电路板或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可选地,第五承载段121E与第六承载段121F连接正极电路板负极电路板。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主体部110C设置在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主体部110D的上方,为了避免电路板超出主体部110C的上表面,优选利用第五承载段121E与第六承载段121F的下方空间。也即,第五承载段121E与第六承载段121F第二面与负极电路板连接。

此外,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弯折段还包括第六弯折段122F,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承载段还包括第七承载段121G。第六弯折段122F和第七承载段121G自第五承载段121E远离主体110C的端部顺次连接。

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弯折段还包括第七弯折段122G,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承载段还包括第八承载段121H。第七弯折段122G和第八承载段121H自第六承载段121F远离第五弯折段122E的端部顺次连接。

其中,第六弯折段122F和第七弯折段122G的弯折方向相同。例如图6所示,第六弯折段122F和第七弯折段122G向下弯折,以降低第七承载段121G和第八承载段121H的高度。此时,第七承载段121G和第八承载段121H的上方空间较多,优选连接正极电路板。

该实现方式通过设置弯折段122合理利用承载段121上方或下方的空间,以减小连接部120与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连接部120与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形成编织状结构,优化三者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体压电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当然,还可选第三压电组件100C的连接部先向下弯折,之后再第四压电组件100D的连接部同步向上弯折。此时,正极电路板靠近主体部110设置,负极电路板远离主体部110设置。

此外,在具有两个以上压电组件100的振动模组中,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的设置方式也可参见以上三种实现方式。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膜组中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上方三个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向下弯折至与最下方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平齐,以连接正极电路板200。之后,四个压电组件100的连接部120同步向上弯折,以连接负极电路板300。

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为四个压电组件的示例性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压电组件100的数量,任意选择、组合上述提供的连接部120的设置方式,其所实现的方式均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压电模组。可选地,显示屏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压电模组。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其中压电模组的体积小便于安装,有效降低整体电子设备的组装难度,同时也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轻薄化的设计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压电模组与显示屏的背面连接。例如,压电模组与显示屏的背面贴合;或者,压电模组通过其他传递件与显示屏的背面相连。其中,显示屏的背面是指显示屏朝向电子设备内部的部分。以此方式,通过压电模组振动带动显示屏振动实现屏幕发声,达到去除电子设备出声孔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中框,中框用于固定显示屏。该压电模组贴合设置在中框上。以此方式,通过压电模组振动带动中框振动实现发声,同样达到去除电子设备出声孔的目的。

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车载设备和医疗设备。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电模组的组装工艺。该组装工艺用于加工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压电模组,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工艺包括:

步骤801、提供至少两个压电组件。

其中,压电组件的结构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实现方式。具体来说,一个压电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自主体部的设定边缘凸出;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一面为正极,主体部和连接部的第二面为负极,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并且,参见图2-1和图2-2,在不同的压电组件中,连接部沿设定边缘的设置位置不同。

步骤802、堆叠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主体部,使得一个压电组件第一面朝向另一个压电组件第二面,且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连接部沿设定边缘交错分布。可选地,通过光学胶黏剂连接不同压电组件的主体部。

步骤803、将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连接部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且不同连接部连接正极电路板的不同位置,不同连接部连接负极电路板的不同位置。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通过交错设置的连接部,使得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始终为电路板与一个连接部连接的厚度。以此方式,在具有至少两个压电组件的情况下,减小连接部与电路板的连接厚度。并且,正极电路板与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负极电路板与连接部的第二面连接,整体工艺简便易操作,适用于量产压电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电组件为柔性组件,例如压电组件为薄膜压电组件。此时,在步骤803之前,该工艺还包括:弯折连接部,使得弯折后任意两个压电组件连接部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以此方式,使得任意两个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在压电模组厚度方向上相互靠近,进一步减小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弯折压电组件以及步骤803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在不同示例中分别介绍。

第一种示例,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此时,弯折连接部具体包括:以相反的方向对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一次弯折,使得第一次弯折后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连接部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

结合图4所示结构,将第一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下弯折,将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上弯折。以此方式,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压电模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汇集。进而,进一步降低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处的整体厚度。

基于上述弯折连接部的工艺步骤,步骤803具有两种实现方式。

可选地,步骤803包括:在第一次弯折后,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第一面与正极电路板连接,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第二面与负极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步骤803包括:

步骤8031、在第一次弯折后,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

结合图5所示结构,在第一次弯折后,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

步骤8032、以相同的方向对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二次弯折。

结合图5所示结构,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上弯折。

步骤8033、在第二次弯折后,将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结合图5所示结构,经过第二次弯折后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可见,通过步骤8032中第二次弯折,使得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抬高,为负极电路板提供安装空间。

当然,可选地,步骤8031中,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步骤8031中,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下弯折。步骤8033中,经过第二次弯折后第一压电组件和第二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

第二种示例,至少两个压电组件包括: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

此时,弯折连接部具体包括:

对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一次弯折,使得第四压电组件和第三压电组件连接部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以此方式,第一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第三压电组件的连接部靠近。

可选地,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步骤803具体包括:

步骤8034、在第一次弯折后,将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一个。

结合图6所示结构,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二面连接负极电路板。

步骤8035、以相同的方向对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进行第二次弯折。

结合图6所示结构,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向下弯折。

步骤8036、在第二次弯折后,将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连接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中的另一个。

结合图6所示结构,第三压电组件和第四压电组件的连接部的第一面连接正极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803中,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正极电路板与第一面的连接位置和负极电路板与第二面的连接位置交错。也即,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正极电路板与第一面的连接位置和负极电路板与第二面的连接位置错开。据此,减小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与连接部相连处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未具体限定压电组件的数量,当压电模组中包括2个以上压电组件的情况下,其组装工艺可参照上述提供的工艺步骤进行。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电模组组装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所组装的压电模组中压电组件与电路板连接处的厚度,降低整体压电模组的体积。并且,整体工艺简便、易操作,适用于量产压电模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述权利要求指出。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电能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