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55733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ind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赵金阳 李冬泽 于 2021-09-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二本体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且第一引脚与第一本体电极以及第一导电电极接触;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将发光器件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上,提高了发光器件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的接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pane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 binding structur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display panel comprises a substrate, a first body electrode, a first conductive electrode, a second body electrode and a luminescent device,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the first conductive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the second body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the second body electrode is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the 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in and a second pin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first pin, the first pi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ductive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pin is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conductive electrode; the second pin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body electrode and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body electrode.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is bound on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through the first conductive electrode, so that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body electrode is improv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splay panel is further improved.)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图案化电极作为光电子器件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单元,广泛应用于触摸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薄膜晶体管等等各类光电子器件中。在现阶段,通常将待绑定元件转移到图案化电极上,如微纳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在将微纳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转移的过程中,微纳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与图案化电极接触不良,进而导致无法点亮微纳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进而影响器件的显示效果,进而影响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器件与图案化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上;

第二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以及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所述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接触;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上,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上,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电极接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包括第一电极部和与所述第一电极部连接的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部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包括第三电极部和与所述第三电极部连接的第四电极部,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部上,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三电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和所述第四电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第三电极部之间,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图案,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图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图案,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图案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二引脚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还包括第三导电图案,所述第三导电图案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导电图案的宽度;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还包括第四导电图案,所述第四导电图案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导电图案的宽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电极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的电极部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包括若干第三电极部和与所述第三电极部间隔设置的若干第四电极部,所述第二导电图案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的电极部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的电极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的电极部相对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均为导电薄膜,所述导电薄膜包括导电纳米材料。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

提供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所述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上,所述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上,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在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和所述发光器件上沉积导电电极的材料,所述导电电极材料中含有导电纳米材料;以及

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接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位于第一平面,所述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导电电极的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接触,包括:

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二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二导电电极,且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二引脚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所述第一电场和所述第二电场的方向相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导电电极的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接触,包括:

提供一对电极,所述对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位于第一平面,所述对电极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对设置;

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和所述对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二引脚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和所述对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二引脚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包括:

提供一附加电极和牺牲电极,所述附加电极与所述牺牲电极位于第二平面,所述附加电极与所述牺牲电极间隔设置;

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所述附加电极和所述牺牲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其中,所述附加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牺牲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绑定结构,包括:

衬底;

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

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上;

第二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以及

待绑定元件,所述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所述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接触,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上,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绑定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

提供待绑定元件,所述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所述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上,所述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上,且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在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所述第二本体电极和所述待绑定元件上沉积导电电极的材料,所述导电电极材料中含有导电纳米材料;以及

对所述第一本体电极和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本体电极,且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一本体电极接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二本体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且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接触,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将发光器件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上,提高了发光器件与第一本体电极的接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B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绑定结构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在本申请中,“反应”可以为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和制备方法。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第一本体电极设置在衬底上,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二本体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且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接触。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本申请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将发光器件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上,提高了发光器件与第一本体电极的接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的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阐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显示面板沿AB线的结构示意图。

衬底100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刚性衬底可以为玻璃。柔性衬底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

第一本体电极200设置于衬底100上。第一本体电极200包括第一电极部210和与第一电极部210连接的第二电极部220。第一导电电极300设置于第二电极部220上。第一导电电极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二电极部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且边缘重合。发光器件500包括第一引脚510和与第一引脚510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520。第一引脚510设置于第二电极部220与第一导电电极300之间,且第一引脚510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3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接触。第二引脚520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400上,且第二引脚520与第二本体电极400接触。发光器件500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或微纳米发光二极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部210与第二电极部220互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电极2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230与第一电极部210和第二电极部220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30和第二电极部220均与第一电极部210互相垂直。

在本申请中,第一导电电极300覆盖发光器件500的第一引脚510以及第二电极部220上,且第一引脚510与第一导电电极300以及第一本体电极200接触,从而提高第一引脚510与第二电极部220的接触性能,从而避免发光器件500无法点亮,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发光效果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电极400包括第三电极部410和与第三电极部410连接的第四电极部420。第二导电电极600设置于第四电极部420上。第二导电电极6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四电极部4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且边缘重合。第二导电电极6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第四电极部4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第一电极部210与第三电极部410相对设置。第二电极部220和第四电极部420设置于第一电极部210与第三电极部410之间。第二引脚520设置于第四电极部420与第二导电电极600之间,且第二引脚520与第四电极部420以及第二导电电极600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电极部410与第四电极部420互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电极40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30。第二连接部430与第三电极部410和第四电极部420连接,且第二连接部430和第三电极部410均与第四电极部420互相垂直。即,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为叉指电极。

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二导电电极600覆盖于第二引脚52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上,进而提高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的导电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均为导电薄膜。导电薄膜的材料为导电纳米材料。导电纳米材料包括金、银、铜、铁、铝、聚苯胺、聚吡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的材料与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材料相同,即为导电纳米材料。

在本申请中,采用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使得后续可以采用电沉积方法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工艺简单,且工艺流程中的溶剂以及紫外光不容易破坏发光器件500的稳定性以及提高精度,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均为10纳米-50微米。具体的,第一导电电极300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可以为10纳米、100纳米、500纳米、900纳米、1微米、10微米、30微米、40微米或50微米等。

在本申请中,第一导电电极300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设置为10纳米-50微米,提高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的导电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并减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300的第一本体电极200与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600的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距离小于100纳米。具体的,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300的第一本体电极200与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600的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距离可以小于10纳米、50纳米、70纳米、80纳米或90纳米等。在本申请中,将设置有第一导电电极300的第一本体电极200与设置有第二导电电极600的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距离设置为小于100纳米,保证成膜质量,避免因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距离太远,采用电沉积方法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时,电场强度太弱,而无法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且膜厚不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二种平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导电电极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完全覆盖第二电极部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且边缘重合。第二导电电极6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不完全覆盖第四电极部4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且边缘重合。第一导电电极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图案310。每两相邻的第一导电图案310间隔设置。第一导电图案310设置于第二电极部220上。第一引脚510设置于第一导电图案310和第二电极部220之间,且第一引脚510与第一导电图案310以及第二电极部220接触。第一导电图案3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部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二导电电极6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图案610。每两相邻的第二导电图案610间隔设置。第二导电图案6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电极部4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二导电图案610设置于第四电极部420上。第二引脚520设置于第二导电图案610和第四电极部420之间,且第二引脚520与第二导电图案610以及第四电极部420接触。

在本申请中,将每两相邻的第一导电图案310间隔设置以及每两相邻的第二导电图案610间隔设置,避免材料的浪费,进而降低成本,并增大发光器件500和其他结构构成的像素出光区域,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平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种结构和第二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具体的,第一导电电极300还包括第三导电图案320。第三导电图案320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电图案310之间。第一导电图案310的宽度d1大于第三导电图案320的宽度d2。第二导电电极600还包括第四导电图案620。第四导电图案620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导电图案610之间。第二导电图案610的宽度d3大于第四导电图案620的宽度d4。第一导电图案310与第二导电图案610或第四导电图案620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中,第一导电电极300由第一导电图案310和第三导电图案320构成,且第二导电电极600由第二导电图案610和第四导电图案620构成,并将第一导电图案310的宽度d1设置为大于第三导电图案320的宽度d2,第二导电图案610的宽度d3设置为大于第四导电图案620的宽度d4,避免遮挡由发光器件500和其他结构构成的像素出光区域,进而提高像素的开口率,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并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四种平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电极部230。第一导电电极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图案310。第一本体电极200的电极部210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图案310,且每两相邻的第一导电图案310间隔设置。第二导电电极6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图案610。第二导电图案610设置于第二本体电极400的电极部230上,且每两相邻的第二导电图案610间隔设置。第一本体电极200的电极部210与第二本体电极400的电极部210相对设置。第一引脚510设置于一第一导电图案31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的电极部230之间。第二引脚520设置于一第二导电图案610与第二本体电极400的电极部230之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00、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一导电电极3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发光器件500,第一本体电极200设置于衬底100上,第一导电电极300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200上,第二本体电极400设置于衬底100上,第二本体电极4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相对设置,发光器件500包括第一引脚510和与第一引脚510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520,第一引脚510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3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之间,且第一引脚510与第一导电电极300以及第一本体电极200接触,第二引脚520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400上。通过第一导电电极300将发光器件500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200上,提高了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的接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包括:

B11、提供一衬底。

B12、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

B13、提供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第一引脚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引脚设置于第二本体电极上,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B14、在第一本体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上设置导电纳米材料。

B15、对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第一引脚以及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引脚与第一导电电极以及第一本体电极接触。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前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请继续参照图1、图6和图7。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B11、提供一衬底。

B12、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

第一本体电极200包括第一电极部210、第二电极部220和与第一电极部210以及第二电极部220的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230和第二电极部220均与第一电极部210互相垂直。

第二本体电极400包括第三电极部410、第四电极部420和与第三电极部410以及第四电极部42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30。第二连接部430和第三电极部410均与第四电极部420互相垂直。第二电极部220和第四电极部420位于第一电极部210与第三电极部410之间。即,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为叉指电极。

B13、提供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第一引脚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引脚设置于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具体的,第一引脚510设置于第二电极部220上。第二引脚520设置于第四电极部420上。

B14、在第一本体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上设置导电纳米材料。

在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发光器件500上滴加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或者将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发光器件500插入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中。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的浓度为1毫克每毫升-200毫克每毫升。具体的,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的浓度可以为1毫克每毫升、20毫克每毫升、50毫克每毫升、80毫克每毫升、150毫克每毫升、180毫克每毫升或200毫克每毫升等。在本实施例中,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的浓度为25毫克每毫升。导电纳米材料包括金、银、铜、铁、铝、聚苯胺、聚吡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B15、对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第一引脚以及第一本体电极,且第一引脚与第一本体电极以及第一导电电极接触。

具体的,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位于第一平面21,将直流电源设备的负极与第一本体电极200连接,将直流电源设备的正极与第二本体电极400连接,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第一电场为水平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第一导电电极300覆盖于第一引脚510以及第二电极部220。然后,将直流电源设备的正极与第一本体电极200连接,将直流电源设备的负极与第二本体电极400连接,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二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二导电电极600,第二导电电极600覆盖于在第二引脚520和第四电极部420上,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运动方向相反。

其中,两次施加的电压大于0伏,且小于1000伏。两次施加电压的时间为1秒-100秒。具体的,两次施加的电压可以为0.01伏、10伏、80伏、200伏、355伏、600伏、800伏或1000伏等。两次施加电压的时间可以为1秒、20秒、50秒、80秒、90秒或100秒等。在本实施例中,两次施加的电压为30伏,两次施加电压的时间为70秒。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电场强度均为大于0V/um,且小于50V/um。具体的,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电场强度均为0.5V/um、5V/um、10V/um、20V/um、30V/um、45V/um或50V/um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电场强度均为35V/um。

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均为10纳米-50微米。具体的,第一导电电极300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可以为10纳米、100纳米、500纳米、900纳米、1微米、10微米、30微米、40微米或50微米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电极300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为5微米。

在本申请中,将含有导电纳米材料的溶液的浓度设置为1毫克每毫升-200毫克每毫升,施加的电压设置为大于0伏,且小于1000伏,施加电压的时间设置为1秒-100秒,将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电场强度均设置为大于0V/um,且小于50V/um,使得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垂直截面厚度H均为10纳米-50微米,从而提高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导电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并降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B15之后,还包括:

对形成的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进行退火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机成分,以提高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的导电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通过已有的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构建电场,并利用电场驱动带电的导电纳米材料运动并聚集到与其电性相反的第二电极部220以及第四电极部420上,从而制备得到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极部220上的第一导电电极300和设置在第四电极部420上的第二导电电极600,并将发光器件500焊接到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上,从而提高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的导通,且不破坏显示面板1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提供一对基板700,对基板700包括基底710和设置在基底710上的对电极720,对电极7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位于第一平面21,对电极720位于第二平面22,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相对设置。

然后,将直流电源设备的正极与第一本体电极200以及第二本体电极400连接,将直流电源设备的负极与对电极720连接,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对电极720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第三电场为垂直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且第一导电电极300覆盖于第一引脚510以及第二电极部220,第二导电电极600覆盖于第二引脚520以及第四电极部420。“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对电极720施加电压形成的第三电场”中的施加电压与“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相同,“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对电极720施加电压形成的第三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的时间与“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的时间相同。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和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提供一对基板700,对基板700包括基底710、附加电极730和牺牲电极740,附加电极730和牺牲电极740同层设置于基底710上,附加电极730与牺牲电极740间隔设置,附加电极730与牺牲电极740位于第二平面。

然后,将直流电源设备的正极与第一本体电极200以及第二本体电极400连接,将直流电源设备的负极与附加电极730以及牺牲电极740连接;然后,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附加电极730和牺牲电极740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第三电场为垂直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300和第二导电电极600;第一导电电极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图案310,每两相邻的第一导电图案310间隔设置,第一导电图案310设置于第二电极部220上;第二导电电极6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导电图案610,每两相邻的第二导电图案610间隔设置,第二导电图案610设置在第四电极部420上。“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附加电极730和牺牲电极740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中的施加电压与“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相同,“对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二本体电极400、附加电极730和牺牲电极740施加电压形成第三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的时间与“对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中的施加电压的时间相同。

其中,附加电极73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导电电极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牺牲电极74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导电电极6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第一导电图案3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部2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二导电图案6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电极部42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内。

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继续参阅图1。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直流电源设备改为交流电源设备。通过交流电源设备形成的电场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通过已有的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构建电场,并利用电场驱动带电的导电纳米材料运动并聚集到与其电性相反的第二电极部220以及第四电极部420上,从而制备得到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极部220上的第一导电电极300和设置在第四电极部420上的第二导电电极600,并将发光器件500焊接到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上,从而提高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和第二本体电极400之间的导通,且不破坏显示面板1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绑定结构。绑定结构包括衬底、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待绑定元件。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二本体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上。

绑定结构可以适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微纳米发光二极管、传感器、太阳能电池、逻辑电路、场效应晶体管或电路修复等器件中的绑定需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绑定结构,绑定结构包括衬底、第一本体电极、第一导电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待绑定元件,第一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一导电电极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本体电极设置于衬底上,第二本体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相对设置,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一本体电极之间,第二引脚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上。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将待绑定元件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上,提高了待绑定元件与第一本体电极的接触,进而提高绑定结构的性能。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绑定结构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绑定结构发制备方法,包括:

B11、提供一衬底。

B12、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

B13、提供待绑定元件,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第一引脚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引脚设置于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第二本体电极接触。

B14、在第一本体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上设置导电纳米材料。

B15、对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第一引脚以及第一本体电极,且第一引脚与第一本体电极以及第一导电电极接触。

绑定结构可以适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微纳米发光二极管、传感器器件、太阳能电池、逻辑电路、场效应晶体管或电路修复等器件中的绑定需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绑定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提供待绑定元件,待绑定元件包括第一引脚和与第一引脚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将第一引脚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上,第二引脚设置于第二本体电极上,且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本体电极接触;在第一本体电极、第二本体电极和发光器件上设置导电纳米材料;对第一本体电极和第二本体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第一电场,导电纳米材料形成第一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覆盖于第一引脚以及第一本体电极,且第一引脚与第一本体电极以及第一导电电极接触。通过第一导电电极将待绑定元件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上,提高了待绑定元件与第一本体电极的接触,进而提高绑定结构的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00、第一本体电极200、第一导电电极300、第二本体电极400和发光器件500,第一本体电极200设置于衬底100上,第一导电电极300设置于第一本体电极200上,第二本体电极400设置于衬底100上,第二本体电极4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相对设置,发光器件500包括第一引脚510和与第一引脚510相对设置的第二引脚520,第一引脚510设置在第一导电电极3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之间,且第一引脚510与第一导电电极3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接触,第二引脚520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400上,第二引脚520设置在第二本体电极400接触。通过第一导电电极300将发光器件500绑定在第一本体电极200上,提高了发光器件500与第一本体电极200的接触,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的性能。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绑定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WSe-(2)/MoS-(2)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