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1970219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for adjusting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and storage medium ) 是由 郗永刚 孔国平 常缨 刘海 高仕宁 张周辉 宋子利 温泉 于 2021-09-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是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一、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将驾驶员入座成功信息发送给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二、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未记录过的新用户;三、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四、采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的中点的极坐标位置;五、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坐标位置转化到整车坐标系下;六、人机最优算法模块计算出内后视镜镜片上下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七、内后视镜控制模块驱动内后视镜调节电机,将镜片调节至目标位置。本发明通过预定义的人机算法,结合驾驶员眼点位置,在各类场景下智能实时调节内后视镜的镜片角度位置,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观测视野,提升调节便利性及行车安全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ner rear-view mirror adjusting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judging whether a driver normally seats or not, and sending information of successful seating of the driver to a driver identity recognition module; judging whether the driver is an unrecorded new user or not; thirdly, reminding a driver to adjust to a proper seat position; fourthly, collecting the polar coordinate position of the midpoint of the connecting line of the pupils of the two eyes of the driver; fifthly, converting the coordinate position of the midpoint of the connecting line of the pupils of the two eyes of the driver into a coordinate system of the whole vehicle; sixthly, calculating the optimal absolute position of the inner rearview mirror lens for up-and-down adjustment by a human-computer optimal algorithm module; and seventhly, the inner rear-view mirror control module drives an inner rear-view mirror adjusting motor to adjust the lens to the target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angle position of the lens of the inner rearview mirror is intelligently adjusted in real time under various scenes by combining the predefined human-computer algorithm and the eyepoint position of the driver, so that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visual field is provided for the driver, and the adjustment convenience and the driving safety are improved.)

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电气化程度的提高,车辆的功能趋于智能化、场景化,因此需要更多的考虑用户场景及用户体验。另外,由于共享出行的快速普及,单一车辆的驾驶员可能会频繁更换,为满足不同驾驶员快速调节内后视镜的需求,智能调节内后视镜能够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共享出行车的用户体验。

市面上的内后视镜调节,基本采用以下方案:

手动调节,驾驶员坐姿调整完成后需要用手握住内后视镜旋转镜头实现镜片角度的调节,调节效率和精度都很低,使用不方便,并且在行车过程中调节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增加了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预定义的人机算法,结合驾驶员眼点位置,在各类场景下智能实时调节内后视镜的镜片角度位置,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观测视野,提升调节便利性及行车安全性,解决了现有内后视镜需手动调节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

附图说明

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将驾驶员入座成功信息发送给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

步骤二、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通过接收到的驾驶员入座成功信息后,通过获取驾驶员人脸图像开始识别驾驶员身份,并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未记录过的新用户,如果判断驾驶位上的驾驶员是新用户,则将此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300;

步骤三、人机交互模块300接收到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发送到的驾驶员是新用户的信息后,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调节完成之后通过人机交互模块300确认调节完毕;

步骤四、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收到人机交互模块300发送的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调节完毕的信息后,开始采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的中点的极坐标位置,此坐标原点位置为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的中心点;

步骤五、坐标转换模块500根据车内提前布置的绝对位置参考点,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坐标位置转化到整车坐标系下并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

步骤六、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根据坐标转换模块500发送的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整车坐标位置,计算出内后视镜镜片上下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以及左右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后发送给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

步骤七、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收到人机算法模块600发送的镜片调节位置信息,之后驱动内后视镜调节电机,将镜片调节至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实时通过坐标转换模块500将驾驶员眼点位置信息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判断如果驾驶员坐姿变化,则重新计算人机最优的内后视镜镜片最佳位置,然后将新的内后视镜镜片位置发送给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由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将镜片调节至最新的目标位置,并且将最新的目标位置发送给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员坐姿变化通过坐姿变化判断模块800来判断;当眼点位置变化量超过一定距离即≥Lmax=200mm,并且持续超过一定时间即≥Tmax=30s时判断坐姿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的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判断车锁处于解锁状态、车门打开且驾驶员座椅处于占位状态则断定驾驶员已经正常入座;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处于占位状态通过驾驶员座椅占位传感器来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的提醒方式包括人机界面上的提示图像及文字,以及主动交互式的语音提醒,多维度的提醒驾驶员调整坐姿,为后续智能内后视镜的准确调节做准备;提示图像和文字的提醒持续时间为5s,语音提醒的次数为1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计算最佳绝对位置的具体方法如下:

所述最佳绝对位置是镜片相对于零点的角度位置;人机算法模块600以车辆出厂时标定的最佳人机零点位置为零点,根据驾驶员眼点位置输出相对于零点位置的调节角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

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用于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将驾驶员入座正常入座完成的信息发送给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

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用于通过获取驾驶员人脸图像识别驾驶员身份,并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未记录过的新用户,如果判断驾驶位上的驾驶员是新用户,则将此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300;

人机交互模块300,用于接收到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发送到的驾驶员是新用户的信息后,通过视觉和声音的人机交互方式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

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用于确认座椅位置调节完毕后,采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的中点的极坐标位置;

坐标转换模块500,用于根据车内提前布置的绝对位置参考点,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极坐标位置转化到整车坐标系下并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

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用于根据坐标转换模块500发送的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整车坐标位置,计算出内后视镜镜片上下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以及左右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

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用于收到人机算法模块600发送的镜片调节位置信息后驱动内后视镜调节电机,将镜片调节至目标位置;

坐姿变化判断模块800,用于判断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化;

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900,用于更新内后视镜最新的目标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预定义的人机算法,结合驾驶员眼点位置,在各类场景下智能实时调节内后视镜的镜片角度位置,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观测视野,提升调节便利性及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种一种内后视镜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种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200、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300、人机交互模块;400、眼点位置采集模块;500、坐标转换模块;600、人机最优算法模块;700、内后视镜控制模块;800、坐姿变化判断模块;900、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内后视镜的调节,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将驾驶员入座成功信息发送给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

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的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判断车锁处于解锁状态、车门打开且驾驶员座椅处于占位状态则断定驾驶员已经正常入座;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处于占位状态通过驾驶员座椅占位传感器来识别。

步骤二、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通过接收到的驾驶员入座成功信息后,通过获取驾驶员人脸图像开始识别驾驶员身份,并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未记录过的新用户,如果判断驾驶位上的驾驶员是新用户,则将此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300;

步骤三、人机交互模块300接收到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发送到的驾驶员是新用户的信息后,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调节完成之后通过人机交互模块300确认调节完毕;

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的提醒方式包括人机界面上的提示图像及文字,以及主动交互式的语音提醒,多维度的提醒驾驶员调整坐姿,为后续智能内后视镜的准确调节做准备;提示图像和文字的提醒持续时间为5s,语音提醒的次数为1次。

步骤四、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收到人机交互模块300发送的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调节完毕的信息后,开始采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的中点的极坐标位置,此坐标原点位置为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的中心点;

步骤五、坐标转换模块500根据车内提前布置的绝对位置参考点,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坐标位置转化到整车坐标系下并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

步骤六、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根据坐标转换模块500发送的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整车坐标位置,计算出内后视镜镜片上下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以及左右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后发送给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

计算最佳绝对位置的具体方法如下:

所述最佳绝对位置是镜片相对于零点的角度位置;人机算法模块600以车辆出厂时标定的最佳人机零点位置为零点,根据驾驶员眼点位置输出相对于零点位置的调节角度。

例如:内后视镜镜片的角度调节范围是-26°至26°,车辆出厂时标定的最佳人机绝对零点在2°位置,则人机算法模块600以此位置为零点,根据驾驶员眼点位置输出相对于此零点位置的调节角度,例如正向调节5°,则需要镜片调节至7°位置。

步骤七、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收到人机算法模块600发送的镜片调节位置信息,之后驱动内后视镜调节电机,将镜片调节至目标位置。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实时通过坐标转换模块500将驾驶员眼点位置信息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判断如果驾驶员坐姿变化,则重新计算人机最优的内后视镜镜片最佳位置,然后将新的内后视镜镜片位置发送给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由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将镜片调节至最新的目标位置,并且将最新的目标位置发送给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

驾驶员坐姿变化通过坐姿变化判断模块800来判断;当眼点位置变化量超过一定距离即≥Lmax=200mm,并且持续超过一定时间即≥Tmax=30s时判断坐姿发生变化。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内后视镜调节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任何提供内后视镜调节的功能的设备中,如图2所示,所述内后视镜调节装置具体包括: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人机交互模块300、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坐标转换模块500、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坐姿变化判断模块800和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900。

其中,驾驶员入座识别模块100,用于判断驾驶员是否已经正常入座,将驾驶员入座正常入座完成的信息发送给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

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用于通过获取驾驶员人脸图像识别驾驶员身份,并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未记录过的新用户,如果判断驾驶位上的驾驶员是新用户,则将此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300;

人机交互模块300,用于接收到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200发送到的驾驶员是新用户的信息后,通过视觉和声音的人机交互方式提醒驾驶员调节至合适的座椅位置;

眼点位置采集模块400,用于确认座椅位置调节完毕后,采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的中点的极坐标位置;

坐标转换模块500,用于根据车内提前布置的绝对位置参考点,将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极坐标位置转化到整车坐标系下并发送给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

人机最优算法模块600,用于根据坐标转换模块500发送的驾驶员双眼瞳孔连接线中点的整车坐标位置,计算出内后视镜镜片上下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以及左右调节的最佳绝对位置;

内后视镜控制模块700,用于收到人机算法模块600发送的镜片调节位置信息后驱动内后视镜调节电机,将镜片调节至目标位置;

坐姿变化判断模块800,用于判断驾驶员的坐姿是否发生变化;

内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900,用于更新内后视镜最新的目标位置。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3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12,显示器24不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而是嵌入镜面中,在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不予显示时,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与镜面从视觉上融为一体。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后视镜调节方法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增大容量的用于车辆的控制台托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