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合金

文档序号:846270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马氏体不锈钢合金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lloy ) 是由 萨拉·维克隆德 约纳什·尼尔森 安德斯·赫尔 斯文-尹格·马特松 柴国才 于 2019-09-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以重量百分比(重量%)计包含:C&gt;0.50~0.60;Si 0.10~0.60;Mn 0.40~0.80;Cr 13.50~14.50;Ni 0~1.20;Mo 0.80~2.50;N 0.050~0.12;Cu 0.10~1.50;V最大值0.10;S最大值0.03;P最大值0.03;剩余物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不锈钢带和机械部件。(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lloy comprising in weight percent (wt%): c is more than 0.50-0.60; 0.10-0.60% of Si; 0.40-0.80 Mn; 13.50-14.50% of Cr; 0 to 1.20 of Ni; mo is 0.80-2.50; n is 0.050 to 0.12; 0.10 to 1.50 of Cu; vmax 0.10; the maximum value of S is 0.03; pmax 0.03; the remainder being Fe and unavoidable impuritie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stainless steel strip and a mechanical component comprising sai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lloy.)

马氏体不锈钢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包含这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不锈钢带和由其制成的不同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马氏体不锈钢一般具有高的性能和良好的性质如高强度和高延展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带钢应用中。

然而,市场对可用于高要求和高温应用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需要具有高疲劳和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磨性和温度稳定性的组合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温度稳定性是指在高温(约300℃的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解决或减少该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具有改善的疲劳强度、高硬度和在高温(约300℃的温度)下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的组合。另外,本发明的马氏体不锈钢具有改善的耐磨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具有以重量百分比(重量%)计的如下组成:

剩余物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是以如下令人惊讶的发现为基础的:C含量大于0.50(>0.50)至0.60重量%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具有改进的拉伸强度和硬度以及高延展性。因此,抗疲劳性将更好。另外,已经显示出,如上文或下文中所定义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在高温应用中将提供良好的温度稳定性。C含量越高,碳化物密度也能够越高,这将对材料的耐磨性产生影响。

此外,包含如上文或下文中所定义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或由其构成的带材和机械部件将具有改善的疲劳强度,并且根据已经实施硬化和回火的条件,将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并同时具有良好的硬度。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以重量百分比(重量%)计包含如下物质:

剩余物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提出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下文中也称为“不锈钢合金”)具有在硬化和回火之后包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和碳氮化物的基体。经硬化和回火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微观结构的特征还在于,除了M23C6和M7C3碳化物或其他类型的碳化物之外,还存在MCN型金属碳氮化物,其中M代表一种或多种金属原子。

与常规马氏体不锈钢相比,本发明的不锈钢合金将提供硬度的增加而不必牺牲温度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所述不锈钢合金能够用于高温应用(约300℃)中。

本发明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合适的硬化温度在980~1100℃、如1020~1060℃的温度范围内。根据应用而异,合适的回火温度可以在200~500℃的范围内。硬化和回火时间将随应用和产品的尺寸而变化。硬化和回火在炉中实施。高的炉温可能需要改变处理时间,以避免对材料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已经发现,本发明的马氏体不锈钢能够在400℃~450℃的温度下回火,并且该材料仍具有足够高的硬度以用于所期望的应用中。通过在这些温度下实施回火,所得材料在高温(约300℃)下将是温度稳定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马氏体合金包含小于或等于0.5重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小于或等于0.3重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杂质可以自然存在于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的原料或再生材料中。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实例是没有故意添加但不能完全避免的元素和化合物,因为它们通常作为杂质存在。因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如下的浓度存在于合金中,在该浓度下不可避免的杂质对最终性能的影响非常有限。不锈钢合金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杂质可以例如包括Co、Sn、Ti、Nb、W、Zr、Ta、B、Ce和O。

而且,在生产过程如在脱氧步骤中或为了改善其他性能,可以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这种合金元素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Al、Mg和Ca。根据使用的元件,技术人员将知道需要多少量。然而,这些元素可以以≤0.02重量%的量被添加到不锈钢合金中。

下面讨论所提出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的合金元素。然而,下面提到的它们的效果不应视为限制性的:

碳(C)

C是形成M23C6、M7C3和MC型碳化物和MCN型碳氮化物的重要元素。C对钢的淬透性也很重要。然而,C含量过高,会与其它合金元素结合,导致在初始生产阶段形成大的且不需要的初始碳化物。另外,C含量高会使马氏体变得更脆,并降低马氏体开始形成时的Ms温度,还可能使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加到太高的水平。因此,将C的量限制为>0.50~0.60重量%,优选0.51~0.56重量%。

硅(Si)

Si是铁素体稳定剂并且可充当脱氧剂。Si还增加了碳的活性并通过固溶增强而有助于提高强度。含量太高可导致形成不需要的夹杂物。因此,将Si的量限制为0.10~0.60重量%,例如0.20~0.55重量%如0.30~0.50重量%。

锰(Mn)

Mn是奥氏体稳定剂并且充当脱氧剂。Mn增加了N的溶解度并改善了热加工性。过高的含量可导致与S组合形成MnS夹杂物。因此,将Mn的量限制为0.40~0.80重量%,例如0.50~0.80重量%。

铬(Cr)

Cr对钢的耐腐蚀性至关重要,这取决于钢基体中Cr的含量。Cr形成碳化物(M23C6、M7C3、MCN)并增加C和N的溶解度。Cr是铁素体稳定剂,过高的量可导致δ铁素体的形成。因此,将Cr的量限制为13.50~14.50重量%。

钼(Mo)

Mo是铁素体稳定剂和强碳化物形成物。Mo对钢的耐腐蚀性和淬透性两者都有积极影响。Mo还有助于提高延展性。因为Mo是昂贵的元素,所以出于经济原因,其含量不应高于所需的量。因此,将Mo的量限制为0.80~2.50重量%,优选0.80~2.00重量%,更优选0.90~1.30重量%。

氮(N)

N是奥氏体稳定剂并且通过间隙固溶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N有助于增加马氏体的硬度,类似于C。N还形成氮化物和碳氮化物。N量过高会降低热加工性。因此,将N的量限制为0.050~0.12重量%,优选0.050~0.10重量%如0.055~0.085重量%。

镍(Ni)

Ni是奥氏体稳定剂并降低了C和N的溶解度。因为Ni是昂贵的元素,所以出于经济原因而应将其含量保持在低水平,并且通常不会有意添加Ni。Ni的量应≤1.20重量%,优选≤0.40重量%,更优选≤0.35重量%。根据一个实施方案,Ni为0.15~0.35重量%。

铜(Cu)

Cu是奥氏体稳定剂并且有助于钢的置换固溶强化。Cu还改善了不锈钢合金的耐腐蚀性。将Cu有意添加到本发明的马氏体合金中。

Cu还可以形成一种能增加强度的团簇。Cu在基体中的溶解度在平衡时大于0.4重量%。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已经发现,为了确保在硬化和回火之后马氏体相和残余奥氏体相的最大固溶强化,具有过饱和的Cu是重要的。

因此,Cu的含量为0.10~1.50重量%,例如0.55~1.30重量%。

钒(V)

V是一种强的碳化物形成物并且限制晶粒的生长。作为碳化物形成元素,V可以存在于马氏体合金中,并且可以有目的地添加。它也可能由于再生材料而存在,但随后被视为杂质。含量还取决于铬的来源。然而,V含量过高会降低延展性和淬透性,并可能导致不需要的初生碳化物。如果存在于不锈钢合金中,则因此将V的量限制为0.010~0.10重量%,例如0.030~0.10重量%。

磷(P)

P导致脆化。通常不添加P并应限制P≤0.03重量%。

硫(S)

S将对热加工性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过高的S量将导致形成MnS夹杂物。通常不添加S并应限制S≤0.03重量%。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不锈钢合金包含任一上述范围内的任一上述合金元素。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不锈钢合金由上述任一范围内的任一上述合金元素构成。

所述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可以适当地以不锈钢带的形式生产,但也可以以线、棒、条等的形式生产。

本发明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可以用于不同的机械部件,例如压缩机的阀门部件,如挡板阀。本发明的马氏体不锈钢也适用于其中需要高疲劳强度和/或耐磨性和边缘性能的其它应用。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不锈钢合金可以由此生产:

-熔化-熔化工艺可以在AOD工艺之后通过使用EAF(电弧炉)来实施并且可以在钢包炉处理中实施化学成分的最终调节;

-浇铸-连续浇铸成所需形状的坯料,例如365~265mm;

-加热-加热坯料,直至材料达到1200~1350℃的温度;

-轧制-将坯料轧制成带坯,例如厚度可以是100~200mm;

-加热-任选地重新加热带坯,直至材料达到1200~1300℃的温度;

-轧制-将坯料热轧至例如3~6mm的厚度。热轧可以实施多次,取决于使用的辊磨机;

-卷绕-卷绕带材,在冷却之后的卷绕温度为约600~750℃;

-退火-在800~900℃下将热轧带材退火至少4小时;

-酸洗(pickling)-除去氧化物;

-轧制-冷轧至例如0.040~3mm的最终厚度;

-任选地退火-为了重结晶,可能需要在约700~800℃的温度下实施中间退火;

-硬化-硬化可以利用如下步骤在连续硬化线中实施:奥氏体化、淬火、额外冷却、回火、冷却至室温和抛光。硬化线的速度取决于材料的厚度或质量流量和炉子的尺寸,并且可以为100~1000m/h。奥氏体化炉和回火炉的长度大致相同。

ο奥氏体化温度为950~1080℃。

ο淬火应以如下的方式实施:材料温度通常在2分钟内迅速降至低于~500℃,以避免脆性或降低耐腐蚀性。

ο任选实施额外的冷却,以使材料在低于Ms温度通过并获得所需的残余奥氏体水平。根据最终的应用而异,冷却温度可以是-100~100℃,但通常使用室温。

ο根据目标的最终拉伸强度而异,回火可设定为250~500℃。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参考材料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本发明材料在疲劳测试中的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非限制性实例进一步示例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对一些1.5kg钢水形式的合金进行加热,其通过使用真空感应熔炼炉(VIM)熔化而产生。合金的元素组成(重量%)列于表I中。剩余物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当没有为特定元素指定值时,则该元素的量低于检测限。包括合金1、2和3作为比较例,而其余合金代表根据本发明的不锈钢合金的不同实施方案。按如下所述制造合金、不锈钢合金。

表I

制造的钢水。钢水1、2和3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剩余物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从钢水生产圆柱形测试棒形式的样品以用于测试。

因此,工艺流程如下:在真空感应熔炼炉(VIM)中熔化原料;浇铸;在热加工之前在700℃下预热(30分钟),然后在在1150℃下热处理(30分钟);退火(825~875℃,历时6小时);以及对样品进行机械加工,随后实施硬化和回火。

根据SS-EN ISO 6507进行硬度(HV1)测量。所述值是5次测量的平均值。将试验样品在1030℃和1050℃下硬化,然后淬火(至室温),然后在400℃(在1050℃下硬化)以及250℃和450℃(在1030℃和1050℃下硬化)实施回火2小时,在表II中能够看到结果。

表II

对于分别在1030℃和1050℃下硬化的两组数据,结果显示了更高的硬度。对于每个数据点,取5次测量的平均值。数据显示,即使回火温度高,硬度也明显增加。进一步高温回火将导致回火脆化的风险增加。数据显示,对于高于400℃的回火,由于添加Cu而导致硬度增加。结果显示,与在约250℃下回火相比,即使拉伸强度和硬度相同,也具有高温稳定性。

疲劳测量

制造了最终厚度为0.305mm的大型材料。利用在~80Hz的共振下运行的有10%预载荷的波动拉伸试验机AMSLER,通过阶梯法对所述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终点定义为5×106个周期。样品由10mm的腰围和15mm的长度构成。所述方法意味着整个横截面暴露于所施加的应力条件下,由此在更大体积上对材料性能进行了测试以确定极限系数。将样品翻转,以确保适当的边缘和高表面残余应力。实施疲劳测试的失败概率为50%。

在图1中显示了疲劳测试的结果。比例R表示疲劳极限与拉伸强度之比。获得的标准偏差分别由各个长方形的大小表示。从图中能够看出,本发明的材料表现出1505MPa的疲劳极限,而参考材料(根据EN 1.4031)表现出1390MPa的疲劳极限。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高尔夫球杆头的组成合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